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第1课时)导学案
重点
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
难点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知识链接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诼州市)人,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卒于关中(今陕西临漳)。郦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父、父亲曾多年为官。郦道元成年之后,也多次出任中央和地方官吏,到过很多地方。郦道元做官期间,执法严格,办事果断,对各种违法行为予以严加惩处,因此触犯了一些地方豪强和皇亲国戚,后遭皇室暗算而死。
三峡
课题
三峡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推测(5)将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词(6)古今词义的不同(7)识别通假字
①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②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 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绝。
④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⑥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⑦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当堂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略无阙处( ) 叠嶂( )曦月( )御( )溯( )
5、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6、小组讨论,疏通课文的意思。注意以下句子的意思。
学法链接:疏通文义的方法(1)借助注释(2)查工具书(3)添字法、换字法(4)根据上下文内容
素湍( ) 飞漱( )涧肃( ) 沾裳( )
2、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学后反思
学法指导栏
学习
目标
1、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的河山。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3峡》 精品导学案
26 三峡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疏通文言字、词、句,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并默写全文。
2.品析课文,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3.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背诵并默写全文。
资料链接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做官期间,执法严格,办事果断,对各种违法行为予以严加惩处,因此触犯了一些地方豪强和皇亲国戚,后遭皇室暗算而死。
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有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该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其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第一课时课时要点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古文阅读三字经:读一遍,找生字;读两遍,断句子;读三遍,看注解;读四遍,握文意。
1.读准字音。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不见曦.月 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素湍.绿潭 绝巘.怪柏 飞漱.其间 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2.熟读课文及注释,解释词义。
① 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② 古今异义词词句古义 今义 词句 古义 今义 或.王命急宣 或许,也许 虽.乘奔御风 虽然 略.无阙处 省略 至于..夏水襄陵 表示另提一事 夏水襄.陵 帮助 良.多趣味 良好明确: 有时 即使 完全、全部 到了 漫上 的确③ 词类活用的词(1)虽乘奔.御风( ) (2)回清.倒影 ( ) (3)晴初霜.旦 ( ) (4)素湍.绿潭 ( ) (5)空谷传响.( ) (6)清荣峻茂....( ) 明确:(1)奔: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
(2)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3)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4)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
(5)响:动词用作名词,回声。
(6)清、荣、峻、茂四个词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水清、木荣、山峻、草茂”。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三峡》导学案(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三峡
学生齐读第4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
训练达标一、达标训练
1.给加粗字注音。
①曦月②沿
溯阻绝③素湍
④绝⑤飞
漱⑥属引凄异
2.解释加粗词。
①夏水襄陵:②亭午夜
分:③不见曦月:
④沿溯阻绝:⑤乘奔御
风:⑥绝:
⑦霜旦:⑧属引
凄异:
3.填空。
《三峡》一文选自_____。
_____(朝代)
的地理学家__________给《水经》作注
写成了《________》。
4.将下列写景的句子与相应的季节用
线连接起来。
①沿溯阻
绝
春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夏
③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秋
④清荣峻
茂
冬
学生根据训练达标题,当
堂完成。
总结反思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
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
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
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
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
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
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写出了三峡
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
美。
学生各抒己见,畅谈阅读
的感受。
板书
设计
三峡。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导学案1 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1 新人教版课前预习【知识链接】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
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并且爱好游览,每到一处,都留心勘察水流地势,阅读了大量地理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考察,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巨著。
全书共40卷,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它不但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巨著,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全长大约二百公里。
【学习与交流】一、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自由朗读,看谁字音读得准。
阙处()曦月()襄陵()沿溯()御风()素湍()怪柏()飞漱()属引()2、再读课文:(1)听老师范读,划出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2)小组内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自我评价:二、合作探究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句(1)良.多趣味 (2)林寒.涧肃.(3)属引..风不以疾.也..凄异 (4)虽乘奔御(5)略无阙.处 (6) 哀转久绝.(7) 空谷传响.(8)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9)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展示与点拨】1.组内交换导学案看看有什么异同,发现自己的问题再交流、整理。
2.请准备你要展示的内容。
(要积极,你们可是代表本组的荣誉,要好好准备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有礼貌的建议或评价)【强化与提高】我会做:1、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
(4分)⑴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⑵长:常有高猿长啸( ) 巴东三峡巫峡长( )今日表现:☆☆☆☆☆组长评价:☆☆☆☆☆教师寄语:。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导学案 新人教版-2.doc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新人教版-2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3、重视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朗读和翻译能力。
4、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感受祖国山川的雄奇壮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作品及其写作背景:(1)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好学,博览群书,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参阅了437种书籍,通过自己的实际考察,写成了《水经注》。
(2)本文选自《水经注》。
《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作品介绍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是我国第一部完整记录河流、山川、地貌的书,被称为“圣经贤传”“宇宙未有之奇书”。
(3)郦道元少年时代就喜欢游历,后来做了官,到各地游历参观,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的地理、地貌、气候及地域变迁等,他发现《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有准确记载,但随着时代变迁,有些河流改道,名称都变了,但未加以补充说明,他于是给《水经》作注,使原著内容大为丰富,成为著名的《水经注》。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阙处()曦月()襄陵()沿溯()御风()素湍()怪柏()飞漱()属引()绝巘()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⑤或王命急宣()⑥虽乘奔御风()⑦属引凄异()⑧哀转久绝()4、三峡具体指哪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别概括1、2、3、4段的段意: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长江三峡的风光片,学生观看后,教师激情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导学案1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1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积累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三峡景色之美,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及方法。
2、背诵、默写。
一、课前预习:1、郦道元,字,(朝)家、家。
撰著《》2、“三峡”西起,东至,全长公里,它包括、、。
3、给下列黑体字注音郦道元()阙处()叠嶂()曦月()襄陵()沿溯()素湍()绝巘()飞漱()峻茂()涧肃()属引()凄异()御风()怪柏()4、给下列句子划分正确的节奏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5.早读课采用同桌互读、齐读、男女生竞读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熟读课文。
新课学习:第一课时一、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并反馈。
二、新课学习活动:一)、我是小小朗诵家。
小组自选形式朗读(读后互评)二)、我是小小翻译家1、学生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自译全文,圈画自己不懂的字、词、句2、小组共同研究解决疑难3、集体解决疑难,教师强调并引导学生善于积累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议1)、区分词义,我能行!(一词多义)自:自三峡七百中自非亭午夜分绝:哀转久绝绝巘多生怪柏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属: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2)、辨析词类,看我的!(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回清倒影空谷传响素湍绿潭3)、慧眼辨真假(通假字)略无阙处哀转久绝4)、博古通今(古今异议)或王命急宣古今属引凄异古今4、抽生翻译课文(听译同学评价)。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展学:
1翻译的展示按照 先领读,再翻译重点字词,再译全文的顺序进行。.
2.展示文言知识的小组直接将研学成果写在侧 板相应位置。
☆前置学案学法指导:
1.填上下方原文空缺处内容,重点字词的意思写在原 文所在横格中,原文下方 空格中写翻译。要求,不得翻看除语文书外的一切书籍、参考书。
八年级文言文学习——《三峡》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 ),
常有高 猿长啸,()引()异,空谷 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课题:
《三峡》二课时
课型:
文言文阅读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能准确翻译课文 第四段并背诵。
2、能自主梳理一次多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环节预设
导学3分钟研学12分钟展学20分钟巩固10 分钟
导学过程
研学:
1.对子组交流翻译,一个主说,一个补充,有解决不了的地方外显到白板桌;
2.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梳理文言知识 ;
第26课《赤壁》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赤壁—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前导学【基础知识】一、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自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计八十三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
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
他是宰相杜佑之孙。
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
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剌史。
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小李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著名的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二、写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三、字词释义⑴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⑵销:销蚀。
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火烧赤壁事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称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知识小练】1.阅读本诗,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3分A.这是一首咏史诗。
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乐之处。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导学案(人教版)
26《三峡》学习目标:1、正确、熟练朗读、背诵课文;记住一些重点文言词、句。
2、能描述三峡壮美的景色;学习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3、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试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注音)阙嶂曦襄溯属引郦巘2、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把握停顿和节奏。
划分句间停顿:⑴、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3、自由读课文,读准、读顺,并初步把握惊叹、赞美之情。
4、朗读比赛:个人或分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等,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5、自主译文,圈画疑点、难词难句。
课堂探究6、小组讨论交流疑点、难点,疏通文意。
(1)解释重点词语:自;阙;嶂;曦;襄;沿;溯;或;虽;以;疾;湍;漱;良;肃;属引;(2)译句:①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绝。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再读课文,抒发我们内心的赞叹之情。
自然段季节主要景物景物特征1 山2 夏季水3 春冬季山、水、树(柏)凄异哀转44、赏读课文,自由评说文章的妙处。
当堂检测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1、试找出关键字词,抓住每段的关键字词背诵。
如写山的关键字词:连、无阙、重叠、隐蔽2、、背诵课文,摘抄积累精彩词句。
基础题测试1.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错误的一个分别是(1)A.素湍(chuǎn)绿潭B.不见曦(xī)月C.夏水襄(xiāng)陵D.重岩叠嶂(zhàng)()(2)A.略无阙(quē)处B.沿溯(sù)阻绝C.属(shǔ)引凄异D.飞漱(shù)其间()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新人教版
山东省日照经济开发区三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学习准备:1、注音或写字。
阙.处素湍.属.引绝yǎn 沿sù xī月2、课文选自《______ __》,作者________,我国古代的______家,_______家。
三峡是指峡、峡、峡的总称。
3、解释加点字词。
○1略.无阙处隐天蔽.日○3亭午..夜分○4不见曦.月○5至于..阻绝...夏水襄陵○6沿溯○7或.王命急宣○8朝.发白帝,暮.至江陵○9虽.乘奔御风○10不以疾.也○12良.多趣味○13每至.晴初霜旦.○14林寒.涧肃.15属引○..凄异○16空谷传响.问题探究: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这些句子有怎样的特点?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3.本文材料的安排有什么特点?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4.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二、解释下列词语。
1、重岩叠嶂:嶂(zhàn g),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2、夏水襄陵:襄(xiāng),上。
3、乘奔御风:奔(bēn),这里指快跑的马。
4、素湍绿潭:湍(tuān),急流的水。
5、绝巘:巘(yǎn),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八年级语文上册 26《三峡》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三峡》【学习目标】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3.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学习重点】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自主预习案】1、给加点字注音。
阙( ) 叠嶂.(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素湍.( ) 绝巘.( ) 长啸.( ) 属.引( ) 哀转.( )2、解释加点字。
(1)晴初霜旦.()(2)夏水襄.陵()(3)素湍.绿潭()(4)飞漱.其间()(5)乘奔.御风()(6)不见曦.月()(7)林寒涧肃.()(8)空谷传响.()(9)属引..凄异()(10)春冬之时.()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巘/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4、本文作者,(朝代)人,选自,它是有文学价值的巨著。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
5、阅读课文,你认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板书:峡)根据“峡”字的字形结构,什么样的地势才可以称得上“峡”?(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谈出不同见解,最后明确“峡”的基本特征应为两山夹水。
)我们古老的母亲河长江就有一条神奇秀丽的峡谷。
几千年来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北魏郦道元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节课我们就随着郦道元一起去游三峡。
(板书:三峡郦道元)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融入情境读三峡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音频,展示三峡画面。
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语调。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三峡》导学案一、成功导学成功导入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今天,让我们通过郦道元的《三峡》去欣赏一下三峡的秀丽风光。
成功目标(学习要高效,目标不可少)1、了解作者,积累文言词语。
2、熟读课文,理解本文大意。
3、整体感知课文,体味三峡壮丽的风光。
二、成功学习自学指导1、搜集作者的情况:郦道元,字,(朝)地理学家、散文家。
撰著《》2、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把语音读准。
阙( ) 叠嶂( ) 曦( )月襄( )陵沿溯( ) 素湍( ) 绝巘( ) 飞漱()长啸( ) 属( )引哀转( )3、再请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和提示把语句读顺,特别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互助学习(一)、读一读1、挑学生读。
(其他学生点评并纠正)2、小组自选形式朗读。
(多种方式如:分散读、合读,调动朗读的积极性)(二)、译一译。
1、自己通译课文,圈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句,拿出来小组合作研究。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 )阻绝()或()王命急宣清荣()峻茂哀转()久绝()良()多趣味属()引()凄异虽( )乘奔( )御风不以疾( )也2、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试译课文,并在全班交流。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1)借助注释(2)查工具书(3)添加省略的内容(4)古今词义的不同(5)识别通假字注意下面文言语句的翻译: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6、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合作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美丽?并找出相关的语句。
八年级语文上册 26 三峡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6 三峡导学案新人教版☆课文导读《三峡》是由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写的一篇写景散文。
它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的优美风光,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
《三峡》既是一篇优秀的学术著作,又是一篇优美的文学篇章。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阙.处(quē)襄.陵(xiānɡ)绝巘.(yǎn)属.引(zhǔ)沿溯.(sù)飞漱.(shù)御.风(yù)林寒涧.肃(jiàn)猿.鸣(yuán)长啸.(xiào)曦.月(xī)急湍.(tuān)长啸.(xiào)重岩叠嶂.(zhànɡ)二、词语释义重岩叠障: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夏水襄陵:襄,漫上。
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风:奔,这里指快跑的马。
素湍绿潭:湍,急流的水。
良多趣味:良,真,实在。
林寒涧肃:肃,寂静。
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
空谷传响:传,同“啭”,声音婉转。
三、语句解读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
动静结合,色彩各异。
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四、作家作品郦道元(?— 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
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
《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
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6课《三峡》导学案(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学生齐读这三句话,感受其语言美的特质。
师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山”、“水”、“春冬景”、“秋景”特点的词?
学生涵咏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
训练达标
学生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的句式说一句话,同桌相互检查。
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探究展示
二、理清结构
1.指名读课文,其它学生思考:本文写了三峡的哪些景?(山、夏水、春冬景、秋景)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山”、“水”、“春冬景”、“秋景”特点的词?
三峡
课题
三峡
课型
新授
总课时
两课时
第2课时
授课人
教学内容
《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更是令人赞叹。
教学目标
1.积累实词和理解文意。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品味语言。
4.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感受三峡的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教学重点
积累实词、品味语言、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两个句子。
2.品味语言。
教学资源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导学案2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2 新人教版一、复习回顾1、检查背诵2、重点实虚词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清荣()峻茂沿()溯( )阻绝哀转()久绝飞漱()其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重点句子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二、课文探究,合作学习1、根据自己对课文三峡景观特征的把握,用“三峡的……美。
美在……”说一句简单的话。
如:三峡的山美。
美在连绵不绝,高耸险峻。
学生自由品析三峡的美,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回答。
三峡的山:美在三峡的夏水:美在三峡的春冬:美在三峡的秋:美在2.作者笔下的三峡是如此之美,那么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4、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明确: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
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
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
而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5、本文结尾引用渔歌起到怎样的作用?明确:更反衬了三峡的凄凉,同时也使文字显得对仗工整,更加精练。
6、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呢?明确: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所以先写夏水。
三、当堂检测:1、“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从面体现了山的、;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则从面描写,以“不见曦月”衬托山的高峻,江面的。
(正连绵、高峻侧狭窄)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用了修辞手法,突出水势的。
(夸张迅疾)3、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一诗和本文的有关内容意境相同,请默写出这首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三峡》
学习目标:
1、正确、熟练朗读、背诵课文;记住一些重点文言词、句。
2、能描述三峡壮美的景色;学习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3、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试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注音)
阙嶂曦襄溯 属引郦巘
2、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把握停顿和节奏。
划分句间停顿:
⑴、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⑷、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自由读课文,读准、读顺,并初步把握惊叹、赞美之情。
4、朗读比赛:个人或分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等,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5、自主译文,圈画疑点、难词难句。
课堂探究
6、小组讨论交流疑点、难点,疏通文意。
(1)解释重点词语:
自;阙;嶂;曦;襄;沿;溯;或;虽;以;疾;湍;漱;良;肃;属引;
(2)译句:
①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绝。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边读文章边根据课文描述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准备用“三峡美在……,……”的方式来口头描述一下你脑海中留下的最美的一副画面!
8、“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再读课文,抒发我们内心的赞叹之情。
如此美景,浓缩于150多字中,却思路清晰、音韵和谐,那么郦道元是如何用凝练的笔
墨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理清本文的结构。
请速读课文,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讨论:文中描绘了三峡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先口头描述,再完成下列表格。
季节?景物?景物特征?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表现了什么?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3、作者以忧伤的渔歌作结,有何用意?
4、赏读课文,自由评说文章的妙处。
当堂检测
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1、试找出关键字词,抓住每段的关键字词背诵。
如写山的关键字词:连、无阙、重叠、隐蔽
2、、背诵课文,摘抄积累精彩词句。
基础题测试
1.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错误的一个分别是
(1)A.素湍(chuǎn)绿潭B.不见曦(xī)月
C.夏水襄(xiāng)陵D.重岩叠嶂(zhàng)()
(2)A.略无阙(quē)处B.沿溯(sù)阻绝
C.属(shǔ)引凄异D.飞漱(shù)其间()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略无阙处略无:阙:
(2)自非亭午夜分自:亭午:
(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沿:溯:
(4)虽乘奔御风虽:奔:
(5)素湍绿潭素:湍:
(6)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声:
3.解释下列词语。
(1)重岩叠嶂:
(2)隐天蔽日:
4.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分别是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A.除非正午和半夜,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B.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A.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B.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5.译述课文时,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请你补出下边句子中省略的词。
(5分)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①其间,②清③荣④峻⑤茂,良多趣味。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6.按要求默写并译述句子。
(1)写三峡两岸的山长又多的句子。
(2)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
(3)写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意思差不多的一句话。
7.请用横线标出译述下列句子不妥的地方,并在横线下改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日子,树林里十分清冷,山涧里一片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大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宛转,很长时间还未断绝。
8.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我国古代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综合题
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之水的?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郦道元:字----,----著名-----家,-----家。
范阳涿县人。
历任东荆州刺史,御史中
尉等职。
为政素称严猛,得罪权豪,被遣至政局动荡不宁的陇西任关右大使,途
中被人杀害。
他一生好学,博览奇书,所著《水经注》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
的地理学专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
2、《水经注》
《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书,《水经注》是给《水经》所作的注文,不仅是一部地理志,还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
由于郦道元酷爱自然,有意探寻祖国山川美景,通过实地考察体验,才写出了如此形象生动、富有生命力的文字。
他的写景部分历来被文学史推为山水游记的首倡。
基础题1.(1)A(2)C 2.完全没有同“缺(2)如果正午(3)上顺流而下逆流而上(4)即使奔驰的马(5)白色急流的水(6)几声(这里的“三”不是确数)
3.(1)重重叠叠的岩峰(2)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4.(1)B(2)A 5.①于②水③树④山⑤草
6.(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7.(1)“霜旦”应译为“降霜的早晨”。
(2)“林寒涧肃”应译为“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
(3)“高猿”应译为“高处的猿猴”。
(4)“久绝”应译为“很长时间才消失”。
8.水经注郦道元地理学散文
综合题
先写夏水襄陵,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了。
这是按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安排的。
先写夏水的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等第评定参考意见
优:课文写三峡之水的顺序说得清楚,并概括出这种顺序;对这样安排的作用说得正确。
良:课文写三峡之水的顺序说得较清楚,但未作概括;对这样安排的作用说得较清楚。
中:大体上能说出写三峡之水的顺序,对这样安排的作用说得不够清楚。
下:对写三峡之水的顺序及其作用说得不清楚,语言也不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