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扩散国外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
2023-11-07contents •区域创新系统概述•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机制•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影响因素•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案例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展望与建议目录01区域创新系统概述定义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定地域内,由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创新网络,旨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点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协同性、自组织性等特征,其核心在于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通过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创新效率与创新能力。
定义与特点20世纪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欧美国家开始关注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与发展。
起源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区域创新系统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发展阶段区域创新系统的历史与发展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这些主体在创新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创新主体包括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这些要素在创新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要素包括政策、法规、制度、文化等方面,这些环境因素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创新环境02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在区域创新系统的起源阶段,科技园区是最初的形态,旨在推动特定区域的科技创新发展。
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初步合作这个阶段开始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包括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
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始初步合作,形成创新网络,开展联合研发和成果转化。
03起源与初步发展0201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内的创新要素不断积累,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集群。
创新集群政府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创新人才和资源聚集。
优化政策环境逐渐形成了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创新思维、冒险精神和成果转化。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综述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综述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它能够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可以打破地域界限,实现跨地区、跨行业和跨领域的合作创新,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有利于形成科技资源集聚效应,推动区域知识创新和产业升级。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有助于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产业学、创新学等。
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针对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探讨区域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参与主体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和责任。
一、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类型与特点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主要包括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地方政府间的协同创新以及国际间的协同创新等多种类型。
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创新活动,主要包括跨企业的产业链合作、价值链合作和供应链合作。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活动,通过共享科研资源和技术成果,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地方政府间的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地区政府之间合作开展创新活动,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
国际间的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通过共享科技资源和技术成果,共同推动全球科技创新。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特点主要包括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驱动、风险共担等。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包括技术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资金资源等,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能够发挥创新驱动的作用,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的产生和应用。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能够实现风险共担,参与创新主体之间能够共同分担科技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高科技创新的成功率和效率。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论文摘要:本文对现有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机制、功能、创新主体的作用、系统构建等;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理论作出了简要评价,指出了其不足之处,并进而展望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综述展望区域创新系统概念1992年提出,1990年代,英国的库克较早对它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期,我国学者也开始引入这个概念并着手这方面的研究。
迄今,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成果已见诸不少中外文献。
本文将首先概略描述现有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然后,对现有理论作一简要评价,并以此为基础试提出这一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综述迄今,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主要涉及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机制,功能,人学、政府和中介组织的作用,以及系统如何建设等内容。
、区域创新系统的涵义区域创新系统概念最早是由库克提出并定义的,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
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非主体要素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
王核成、宁熙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利益相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组成的以技术创新利制度创新为导向、以横向联络为主的开放系统,它是在地理位置相互靠近的经济主体之间通过某种方式而形成的一系列长期交易关系集合,其中既包括把各类行为主体连结起来的一般联系,更大量的则是体现在系统内以资产、信息、人才、技术的流动等具体形式之上的经济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
陈德宁、沈玉芳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由一个区域内参加技术创新利扩散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为创造、储备、使用和转让知识、技能利新产品提供交流关系的网络系统。
国外区域创新体系最新研究现状与展望
目前关于 RS评价体 系的研究是 RS I I 研究 中较 为薄弱的环节。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区域创新体 系进行评 价 ,因此 评价 的指标 和方法也不 尽相 同。 促进与该组织其他成员之间的交流 ;而 区域网络可 JnM. aaa tr aao i o Z b l —I r ggia等 ( 0 7 ui t 2 0 )基 于 欧 以促 进 知 识 流 动 和 加 强 区域 内组 织 间 合 作 。而 洲创新记 分牌 ( I)应用数 据包络分 析 ( E ES D A) A n yar de neN gadMasn等 (09 分 析 了 欧洲 1 20 ) 6个 方 法对欧 洲 区域创 新 体 系进 行 评 价 ,把受 高等 教育 氢气燃 料 电池产 业 ( 2 C)发达地 区 的区域 创新 体 的人数 、参 与终 生 教 育 的人 数 、 中高科 技 制 造业 就 HF 系 ,结 果也表 明地 理位 置 的 相对 集 中对 区域 创 新 活 业人数、高科技服务业就业人数 、公共 R D支 出、 & 动有积极 的影 响 J ( ) RS中要 素 之 间 的相 互作 企业 R D支出和高科技专利申请数作为输入指标 , 。 2 I & 用 。CiiaC a iae等 (08 rt hmnd sn 20 )从 发 展 历 程 的 角 以人 均 G P作 为输 出指 标 。研究 结 果表 明技 术水 平 D 度研究了印度班加罗尔 区域创新体系 的演化过程 , 越 高 的 区 域 越 需 要 系 统 的 协 调¨ 引。 H g io等 uoPn t 认 为 RS系统各 组成 部 分 的互 动 对 区 域创 新 体 系 的 (00 I 2 1)通 过对 欧盟 15个 地 区的区域创新 体 系概况 7 形成 起重 要 作 用 。他 们 认 为在 发 展 中 国家 ,RS的 进行 比较研究 ,用 因子分 析 法 将 区域 创 新 评价 指 标 I 形成 要经 历初期 和成熟 两个 阶段 。在 RS创建 初期 , 综合归纳为技术创新 、人力资本 、经济结构和劳动 I 市场 主导 RS各 组成 部 分 ( I 企业 、大 学 及 其他 知 识 力市场状 况 四个 维度 。 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是及其重要的 ; 上述 RS I 评价研究主要集 中在区域创新能力和 而在成 熟 阶段 ,RS各 组成 部 分 之 间 的 合 作 互 动 是 效率等方面 ,主要 指标都集 中在创新投入 、产 出、 I 通过市场及非市场机制 ( 如信息联络 ,交互作用和 经济效益和科技成果等方面。而在测度评价方法上 , 其它正式或非正式网络等)进行的 。 ( )RS中 ] 3 I 多为对特定 区域 创 新 体 系 的定 性 描述 。定 量 研究 方 的知识资本。M Ti l (07 . r p 等 20 )对奥地利维也纳、 p 面主要是应用 D A E 、回归分析和生产函数模型等方 施蒂利亚州和蒂罗尔州地区的生物技术产业进行问 法, 缺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到 目前为 卷调查 ,认为区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很大程 止,学者们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系统和完善 的区域 度上依 赖于 RS的优势 和结 构 J i an cima I 。Go ni hu 创新体系评价体系。 v S 等 (0 8 20 )对 四类知识 资 本对 决 定 和 构建 区域 创新 4 区域 创新体 系实证研 究进展 能力的不同作用进行了分析 :人力资本 、关系资本、 结构 资本 和社会 资 本 ,他们 认 为 知 识 资本 是 区域 创 很多 学者 对 全 球各 地 区构 建 RS进 行 了实证 研 I
区域创新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深 的同时, 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区域化强性特征 , 新的世界分工不再 以国家 , 而是按照区域竞争力 来进行 , 区域创新能力 日益成为地 区经济获取国 际竞争优 势 的决 定性 因素 , 此 背景 下 区域 创 新 在 体系 ( ei a InvtnSs m, ) 理论 研 究 R g nlnoao yt ms 的 o i e 获得 了极大 的关注。区域创新体系又称为区域创 新 系统 , 般认 为 , 个概念 最早是 由英 国卡迪 里 一 这 大学 的库 克 (hi i o sCoe于 19 年 首 次 P i Nc l ok) 92 l p ha
( ohat o syU i rt, a i 04 ,h a N res Fr t nv syH rn1 00 C i ) t er ei b 5 n
Ab ta t Th ur eerh 0 0llin vt n s ̄ m a h oyad pad ersace T eter e u c n ld steb scdf io s te sr c: ec r ̄trsac fr | n oai rt hster n rc c eerhs h hoy rs  ̄ h icu e h ai ei t n , I a o e ni h
一
、
区域 创新 体 系理论 的产生
主要包括 以下 内容 。
1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 . 目前 , 区域创新体 系的概念还没有统一 的说
11 年 , 92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 夫 ・ 熊彼
特 ( s hA Shm e r首次在其著作《 J e . . u pt ) op c e 经济发展
的主要 功能是 技 术创 新 , 的人 认 为 包 括 知识 创 有 造、 技术 创 新 、 知识 扩散 和 知识 应 用 , 也包 括 输 出
国外创新研发总结的成果与展望
国外创新研发总结的成果与展望近年来,国外创新研发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本文将就这些成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科技创新成果国外的科技创新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
以信息技术为例,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的通信、商务和娱乐提供了方便。
各种新型移动设备和应用程序的出现,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
此外,生物技术的突破也为医学、农业和环保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二、经济创新成果国外的经济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金融和市场开拓等方面。
国外很多企业通过增强内部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有效提升了其市场竞争力。
同时,金融创新也在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各类金融衍生产品和投资工具的出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融资和投资选择。
此外,国外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三、社会发展创新成果国外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创新成果涉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
教育创新方面,国外积极探索教育模式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医疗方面,国外的医学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新药的研发和治疗手段的创新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另外,国外也致力于环境保护,开展了大量的环境科研和环保项目,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望未来,国外创新研发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
一方面,科技创新将更加注重跨领域和跨学科的合作,推动优势技术的集成和应用。
例如,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的结合将为医学诊断和治疗带来更多突破。
另一方面,经济创新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增长。
企业将更多关注社会责任,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友好保护。
此外,社会发展创新将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福祉。
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医疗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预防性治疗,环境保护将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循环经济。
总结起来,国外创新研发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24年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及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范文
《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及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构建完善的区域创新系统,不仅有助于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还能为区域内的企业和产业提供持续的创新动力。
因此,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评价及创新能力提升路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与特点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一个特定地理区域内,以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府等为主体,以技术创新和知识转化为核心,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形成的网络化创新体系。
其特点包括多元化主体参与、知识流动与共享、开放性与互动性等。
三、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评价应涵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创新效益等多个方面。
具体指标包括研发投入强度、专利申请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科技成果转化率等。
同时,还需考虑区域内的政策环境、基础设施、人才资源等影响因素。
2. 评价方法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综合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四、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1. 增强创新投入政府应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同时,应优化投入结构,重点支持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研发。
2. 优化创新环境完善政策环境,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内的硬件环境。
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为区域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3. 促进知识流动与共享加强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知识在区域内的流动与共享。
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4.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同时,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
五、案例分析以某地区为例,通过对其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进行评价,发现该地区在创新投入、创新环境等方面存在优势,但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国外区域创新体系研究新进展与启示
关 键 词: 区域创新体系 新进展 启示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382(2012)04-0080-04
自从 1992 年库克教授提出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以 来,区域创新体系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广为应用,成为 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区域创新实践范围和内容的 不断扩展,也推动了相关理论研究。 近年来,国外区 域创新体系理论不仅在基本概念方面继续深化,而且 还取得了很多新进展。
大学在区域创新中的角色在过去的 20 年里不断 发展演变,这种进化逐渐凸显了大学的第三种角色, 重塑和改变了教学和科研这两种传统的大学功能。 Chrys Gunasekara(2006)提出了一个基于三重螺旋模 型(大学-企业-政府)的概念框架,对在区域创新系统 发展中大学扮演的多重角色进行了分析: 如知识传 播、人才培养、科技研究、网络沟通等。
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也引人注目。 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创新体系被概括为全球创新和生 产网络的专业化集成中心,一个专业化集成中心是在 全球市场满足一种或多种产品需求的活动,是开发给 定产品或服务或部分服务的全球价值链的一个节点。 在全球价值链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传统上一直进行 低附加值活动。 但是,发展中国家一些正在出现的区 域创新体系通过价值链的快速提升开始挑战这种局 面。 然而,对于创新体系如何出现和参与支持这个转变 过程, 以及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区域创新政策为本土中 小企业提供区域环境条件的发挥什么作用, 现在却仍 然理解不够。 Chaminade 等(2008)通过本土中小企业 合作演化策略和印度班加罗尔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案例 分析,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作用的变化,以及支持发展
david把美国南部13个州归纳为三种类型的区域创新体系他们对1992年非都市区人口就业收入与区域创新体系靠近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靠近ris的非都市区人口和就业都有快速增长但非都市区的增长率却因为区域创新体系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另外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远近对非都市区人口变化的影响要远大于就业增长以往的区域创新体系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都市区而对于不发达地区来说区域创新体系能否建立并发挥作用是近年来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之一david等28通过对加拿大进行的案例研究分析了边缘区的创新体系在边缘区创新体系的主体和结构创新活动和区域创新体系转变的推动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动力等方面doloreux进行了详细研究充实了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体系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也引人注目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创新体系被概括为全球创新和生产网络的专业化集成中心一个专业化集成中心是在全球市场满足一种或多种产品需求的活动是开发给定产品或服务或部分服务的全球价值链的一个节点在全球价值链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传统上一直进行低附加值活动但是发展中国家一些正在出现的区域创新体系通过价值链的快速提升开始挑战这种局面然而对于创新体系如何出现和参与支持这个转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区域创新政策为本土中小企业提供区域环境条件的发挥什么作用现在却仍然理解不够chaminade等2008通过本土中小企业合作演化策略和印度班加罗尔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案例分析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作用的变化以及支持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从低成本竞争向知识提供者转变的区域政策尤其是对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区域创新体系产生和发展的政策支持这为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启示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体系同发达国家相差很大一个典型差异就是不发达国家制度框架较弱创新体系的不同主体互动水平较低创新体系的研究学者认可发展中国家在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时理解创新体系的重要性而当最重要的组织需要出现时消费者生产者和大学产业之间的关键联系却仍然没有建立这需要中介组织的介入astridszogs利用来自东非的坦桑尼亚和中美洲的萨尔瓦多的数据讨论了在发展中国家正在出现的创新体系中中介组织在支持不同形式的互动学习和相关主体相互关联上的作用近年来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活动被视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中的重要角色创新研究和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大都集中于大都市区或发达地区的高科技产业然而如何能在不发达地区构建或发展区域创新体否则可能会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
论进行 了综述 。 内客 涉及 区域创 新 系统的 概 念 、 构 、 制 、 能 、 新 主 体 的 作 用 、 统 结 机 功 创 系
构建等 ; 在此基础 上, 对现有理 论做 出了简要
评价 。 出了其不足 之处 , 指 并进 而展 望了未 来 需要进一步研 究的若干问题 。
体 : 是 不 同 创 新 主 体 之 间 通 过 关 联 。 成 创 三 构 新 系统 的 组 织 结 构 和 空 间 结 构 ; 是 创 新 主 四
体 通过创新 ( 组织和空 间 ) 构 自身组织厦 其 结 与环境的 相 互作 用而 实现 创新 功 能, 并对 区
域 社会、 经济和生 态产生影响 ; 五是通过 与环 境 的作用和 系统 自组织作 用维持创新 的运 行 和 实现 创 新 的持 续 发展 ( i H, xl Wi Wc g x M,
关键 词: 区域创 新 系统 理 论 综 述
展 望
中图分类号: 0 15 F6 .
0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4 1 (0 7 0 0 9— 1 4 94 20 )3 3 0
概念最早 是 由库 克( 9 6 提 出并 定 叉的 , 19 ) 他 认 为, 区域 创 新 系统主要 是 由在 地理 上 相互 分工与关联 的 生产 企业 、 究机 构 和 高等教 研 育机构等构 成的 区域性 组 织体 系, 而这 种体 系支持并产生创新。 黄鲁成( 0 0 认 为, 20 ) 区域创 新 系统是 指 , 在特定的经 济 区域 内。 各种 与创 新 相联 系的 主体要素 ( 创新 的机 构和 组 织) 非 主体 要 素 、 ( 创新所 需要的物质务 件 ) 以厦协调各要 素之
浅谈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演变及其特点
浅谈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演变及其特点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讨论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演变过程以及其特点,以深入了解该概念在现代经济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
概念的演变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经济学领域的研究。
最初,该概念用于描述一种区域内企业、产业和其他相关机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网络关系。
这种观点认为,创新是由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促进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解逐渐发展。
研究者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更广泛的因素,例如社会和文化因素对创新的影响,以及政府在促进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这种演变使得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变得更为综合和复杂。
最近,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再次扩展。
现在,我们认识到创新不仅仅是在企业和机构之间进行的,还存在于个人之间、社会团体之间以及跨国界的合作中。
这种全球化的视角使得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更为全面和多层次。
特点区域创新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
除了企业和机构,个人、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团体在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通过合作、分享知识和资源,共同推动区域创新的发展。
2. 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区域创新系统涉及到知识和技术的转移。
不同的机构和个人在创新过程中共享和交流知识和技术。
这种转移可以促进创新的加速和提高创新的质量。
3. 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不同的创新主体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仅是竞争关系,更重要的是合作和共享。
4. 发展和适应能力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和适应能力。
它们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创新策略。
这种能力使得区域创新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环境,并保持竞争优势。
5. 空间维度的重要性区域创新系统对空间维度的重视也是其一个显著特点。
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第16卷第3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 16No 32015年9月JournalofYanshan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Edition)Sep.2015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宋之杰,于㊀华,徐晓华,徐㊀蕾(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㊀[收稿日期]㊀2015⁃05⁃05㊀[基金项目]㊀2014年度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创新驱动河北省经济增长极与创新集群培育研究 (13457524D);2015年度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河北省创新资源协同及政策协调机制研究 (144576136D)㊀[作者简介]㊀宋之杰(1954 ),男,黑龙江青冈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㊀华(1991 ),女,山东烟台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徐晓华(1988 ),男,河北任丘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徐㊀蕾(1980 ),女,辽宁沈阳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㊂[摘㊀要]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很多地区都已经形成了以创新为驱动力量的创新生态系统㊂文章从宏观㊁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入手,在对国家㊁区域㊁产业和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层次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内容㊁方法及主要观点,重点介绍了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各驱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㊂[关键词]㊀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F205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DIO]10.15883/j.13⁃1277/c.20150311810㊀㊀在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全球化脚步日益加快,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构建起合理的创新生态系统㊁加强系统内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㊁深度探索生态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逐渐成为热点㊂国内外学者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分别从概念㊁功能以及运行机制和评价标准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入手,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㊂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起源于19世纪中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熊彼特(1934)率先使用创新理论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解释,熊彼特将创新解释为五个维度,分别是:产品㊁技术㊁市场㊁制度以及资源配置㊂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创新主体㊁创新模式和创新环境的不断变化,创新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互动关系即创新生态系统㊂与创新系统相比,创新生态系统由于融入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其更加强调系统内部的自组织性㊁多样性以及系统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㊂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的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学者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认识也更加深化,更加注重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交互作用㊂一㊁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三个层次㊀㊀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创新美国 挑战与变革“报告中提出,该文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机构和高校㊁科技人才㊁制度和社会经济环境㊁金融机构㊁完备的基础项目研究等多种驱动因素构成,其核心是追求创建创新型和技术领导型的国家㊂由于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多层次结构所组成,所以学者们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也主要从国家创新系统㊁区域创新系统㊁产业创新系统和企业创新系统展开㊂1.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根据创新系统的相关性质和特性,Freeman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其将国家创新系. All Rights Reserved.第3期宋之杰等㊀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119㊀统描述为公共事业部门和私营事业部门根据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形成的复杂网络,并且技术的创新和完善都需要借助该网络完成㊂而对于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现阶段并没有相对统一的表述,只有部分学者对该定义做出了论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Jackson提出的 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是以技术发展与创新为目标的参与者形成的动态经济关系 ㊂[1]有关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多数集中于概念㊁运行模式和激励措施等领域㊂其中以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居多,其中PSharma㊁SBSNookala和LucienneAbrahams通过对印度和南非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指出了发展中国家在构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多种挑战和机遇,并且根据印度和南非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策略㊂同时LucienneAbrahams还对像南非这样发展情况不均衡的国家如何发展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提出合理化建议㊂对于国家层面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国内学者涉猎不多,少许学者从生态学的视野来审视国家创新体系㊂任雪萍㊁黄志斌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可以分为创新主体的个体生态化建设以及创新体系的系统生态化建设两方面,前者的关键在于创新主体生态位的准确定位和拓展,后者的关键则在于创新主体之间㊁创新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协同演进㊂[2]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较高的资源投入的基础上,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曹建东分析了国家创新战略生态化评价的必要性,并结合知识与技术创新㊁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㊁信息技术社会化㊁经济增长及质量和环境质量五个生态化评价指标构建了国家创新战略生态化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创新战略生态化评价下阶段的研究问题进行探讨和展望㊂[3]2.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不断加快,财富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区域的竞争,因此区域创新系统越来越被众多学者所关注㊂Cooke教授在对创新系统相关理论总结和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区域性的组织体系,是由企业㊁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组成,并且各主体之间相互作用㊁相互联系㊁协调分工并形成一个有效的合作创新体系㊂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㊁驱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的研究,RichardJosph总结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规范市场㊁研发技术㊁融资㊁政策制定㊁发展教育以及技术传播等六项主要功能,Michael指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创新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可以将R&D作为动态循环过程的输入量和输出指标,并且使用知识函数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程度和绩效水平进行度量[4];随后Cooke和Brazyk提出了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这一概念,认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生产企业㊁科研机构和高校所组成,这一体系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整体性,极大地促进区域内的创新发展㊂[5]虽然任何一个创新都是互动的过程,但是相比于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由于同生态理论相结合,还融入了生态协同进化理论以及系统自调节机制理论,所以更能反映出系统内部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驱动要素和产出指标的研究中,Graciad提出,区域创新活动的驱动要素主要包括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数量和投入以及专利申请数量,将区域内人均GDP作为主要的输出衡量指标,发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并不存在滞后性,而滞后性主要出现在技术专利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过程中㊂[6]国内学者对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领域,其中黄鲁成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当中,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即 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技术创新复合组织与复合环境,通过创新物质㊁能量和信息流动从而相互作用㊁相互依存形成的系统 ,同时其认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其他创新系统相比也同时具有整体性㊁层次性㊁动态性㊁耗散性㊁复杂性㊁稳定性和调控性等属性和运动规律㊂[7][8][9]对于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发展适宜度的评价,如周青和陈畴镛通过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构建了针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适宜度评估体系,利用该指标体系与生态位模型相结合对我国的创新生态系统的适宜度问题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并且得出了我国东部地区相比于西部地区更适于构建创. All Rights Reserved.120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新生态系统[10];另一种则是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的评价,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苗红提出的生态系统健康理论,该学者通过对多层次模糊评价方法的改进,构建了针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将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指标分为五个等级,即健康㊁亚健康㊁临界态㊁亚病态与病态,该学者还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苏州科技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且得出了与实际相符的验证性结果㊂[11][12]关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学者们存在不同观点,例如,祁明㊁林晓丹提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应当 以TRIZ理论为核心㊁五环体系为架构㊁公共创新服务系统为中心 ,并且能够实现为不同行业提供统一㊁共享㊁综合的创新生态系统平台,同时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内部中应当加强公共创新服务水平,借助产学研一体化的实现,最终促进区域的整体快速发展㊂[13]创新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具有层次性,根据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按照表现形态分为理念层㊁主体层㊁物质层㊁制度层和行为层;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以及其与外部环境作用的动态过程和作用机理就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机制,包括动力机制㊁复制机制㊁变异机制㊁控制机制和重组机制[14];对创新生态系统结构进一步剖析,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也具有集聚系数高和特征路径长度较短的小世界网络特征㊂[15]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存在密切关系㊂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阐述一般都涉及到政府政策㊁R&D㊁人力资源以及研发机构等因素的重要驱动作用㊂除此之外,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多普佛提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创新生态体系的重要环节,肩负着创新 孵化室 的职责[16]35,43,而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则共同为新技术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一定的外部环境和相应的规则,保证整个社会网络空间的相对稳定;第二,很多研究者指出,无论是国家创新生态系统还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二者均强调系统内部核心创新企业对于创新系统巨大的推动作用㊂但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也有一些差异㊂表现为:第一,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侧重于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的宏观整体性,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则以中观的视角出发,对生态系统内部各驱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第二,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外部因素主要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际关系为主,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则以创新政策等制度性影响因素为主㊂3.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在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很多学者从产业的角度入手,针对某些产业进行深入研究,力求找到一条协调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㊂多数学者认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一种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由产业集群及其相关的环境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一个体系,在该体系内不同个体通过资金㊁物质以及信息的流动构成一个能够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的系统㊂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要素构成的研究中,MartinFransman提出了 五要素构成理论 ,即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由产业体系㊁硬件㊁软件㊁创新型人才以及外部环境等五要素构成㊂其中产业整体的战略定位构成了产业体系的主体;基础设施是硬件条件的主要内容;软件条件则是以技术为基础;产业内的人才培训机构和相关的配套设施则构成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人才条件;外部环境是指政府对产业创新的政策支持和产业整体的发展趋势㊂[17]对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成长性研究,RonAnder和RahulKapoor等学者提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能够促进产业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快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速度,为区域经济提供更加强劲的增长动力㊂[18]在对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关系的研究基础之上,AnnabelleGawer和MichaelACusumano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分为 内部平台 和 外部平台 ,定义内部平台为一个具有通用结构下的一组资产,使得企业或者组织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产品研发,而定义外部平台为由一个或多个公司开发的技术㊁产品或服务,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能够使多数企业建立可能产生进一步创新的网络效应,并且以Intel和IBM等企业为例分析了产业创新系统内核心企业引领产业内部创新的作用,同时也描述了产业创新系统内的平台领导者和创新者面对系统内部的快速发展应当采取开放性的管理. All Rights Reserved.第3期宋之杰等㊀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121㊀策略来进一步引领产业创新系统内部的进一步发展㊂国内学者对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产业进行,例如:对于高科技产业,张运生㊁张利飞将其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 面向客户需求,由高科技企业以技术标准化战略为创新耦合纽带,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基于构件㊁模块的知识异化㊁协同配套㊁共存共生㊁共同进化的技术创新体系 ,该系统区别于传统意义的企业动态联盟㊁企业集群㊁地域性园区等对象,具有 以界面技术的标准化㊁核心技术的模块化㊁合作关系的锁定性㊁集群的高度虚拟性以及协同创新的跨国性 等显著特征,同时两位学者深入研究了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耦合战略,指出构成其战略的三个子战略分别为专利许可㊁协作R&D和技术标准推广合作战略,并且基于这三个层面提出了高科技企业实现协同创新㊁合作共赢的十大战略模式㊂[19][20]战略新兴产业是未来国家发展的重点,是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关键㊂在该领域的研究中梅强㊁张兵等基于企业的视角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建议,为构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风险控制机制奠定了初步基础[21],同时两位学者还指出战略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技术㊁整合以及依赖性等潜在风险㊂但是国内学者对于与战略产业相关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也因此对于战略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将会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领域㊂4.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如何使系统内企业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和资源,从而提升创新系统内部的创新效率,推动系统整体的发展㊂在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的研究中,Lambooy指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是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依靠高校㊁科研机构㊁政府以及金融机构等组织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网络结构㊂[22]在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如何利用系统内部资源的研究中,StephenECross以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创新工作经验为例,介绍了该校在创新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系统内部的科研机构㊁金融组织以及企业资源,阐明企业创新系统开放合作的发展策略对于系统内成员的重要性㊂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策略的研究中,PaulDrews和IngridSchirmer认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合理构建和发展需要系统内部的企业从两个方面入手:(1)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架构;(2)同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之间的良性互动㊂两位学者通过对美国医疗㊁零售和教育等行业的企业研究发现企业在组织扩展以及与相关企业联合中遇到多种挑战,所以如何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是系统内部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㊂[23]JeromeSEngel则以跨国公司为视角,通过Intel公司在某些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推动作用为例,指出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及技术在相关企业之间的流动对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企业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㊂以张运生㊁张利飞等为代表的国内学者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在研究初期刘友金率先提出了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概念,并且对美国硅谷㊁英国苏格兰科技区㊁印度班加罗尔等世界各国高新区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寻找能够使中小企业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发挥更大创新作用的发展方式,同时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企业创新的特征进行了研究[24];陈斯琴㊁顾力刚则将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在一定的时期㊁空间内由企业技术创新复合组织与环境,通过创新物质㊁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统一整体[25];针对高科技企业,随着高科技产品技术复杂性不断增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活动也日益频繁,最终会形成面向客户需求㊁以技术标准为纽带,共存共生㊁共同进化的创新体系㊂[26]李湘桔㊁詹勇飞利用 知识发酵 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本质内涵进行了探讨,并且借助该模型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四种管理模式即 管理矩阵 ,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了企业构建创新生态系统过程中的渐进式推进策略㊂[27]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技术的成功不仅仅依托于与之兼容的技术标准,还需要协作R&D的支持,因此技术创新可能会引起与传统R&D项目管理不同的风险,所以针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张运生总结了由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合作共赢㊁技术模块化等本质特征引发的其它依赖. All Rights Reserved.122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性风险等六种典型的合作风险,并且对这些风险的产生机理㊁识别与控制进行了研究㊂[28]随后,针对创新生态系统中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成员敲竹杠㊁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张运生和邹思明提出了包括决策机制㊁谈判协调机制㊁平台定价机制以及约束机制在内的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㊂[29]从微软㊁沃尔玛㊁可口可乐等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成功案例来看,基于核心企业视角来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孙冰㊁周大铭提出了包含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㊁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㊁创新环境和创新平台四部分的系统结构模型,并深入探讨了各部分的内涵及相互作用㊂[30]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一大热点㊂由于高科技企业创新具有类似于生物群的行为特征,可将其看做是生态进化系统,知识分布㊁知识互动㊁知识竞争与知识演化四个生态构面构成其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 DICE模型,即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以此为基础总结其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31];进一步,张运生将非线性生态动力学基本研究方法与实物期权方法㊁博弈论相结合,提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技术标准许可价格结构及非平衡性理论一般分析框架㊁要素与思路,对基于不完全信息的技术标准许可 基本价 和最优定价公式进行了动态测算㊂[32]另外,从知识经济的宏观背景出发,在高科技企业内部构建知识创新生态系统,将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更加有利于展现高科技企业强劲的竞争优势㊂[3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现有相关研究中,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属于宏观层面,区域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属于中观层面,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则属于微观层面㊂微观㊁中观和宏观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文献分别研究了产品与服务㊁技术创新能力的产生和演化过程,反映了创新表现形式由具体向抽象转化,其系统结构则是由表层转向深层㊂[34]28微观层次的个体行为往往孕育着创新,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充当着这一创新的生境,中观创新生态系统则桥接微观与宏观,为创新种群和群落提供相应的社会网络空间㊂对于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区域㊁产业及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以视为具体的创新生境㊂[35]二㊁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㊀㊀Foddi和Usaia在对欧洲的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研究时,将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环境因素纳入到了驱动要素之中,并且尝试将环境因素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量化[36];而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环境要素又可以分为内部环境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Riccardo和AndrésRodríguez⁃Pose教授发现区域创新系统的驱动要素并非仅仅受到R&D投入㊁人力资源总量㊁核心企业数量㊁科研机构数量以及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其在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将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㊁经济部门构成㊁资源利用率等环境因素进行量化时,使用克鲁格曼指数作为控制变量,测算出了这些环境因素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㊂[37]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大多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入手㊂对于不同层次的创新生态系统,其内外部影响因素也有所差别㊂事实上,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于不同层次的创新生态系统常常是模糊㊁任意的㊂1.区域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影响区域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因素主要有核心企业㊁创新人才等,而政策环境㊁创新文化等则是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㊂(1)内部影响因素㊂学者们对于创新内部影响因素的研究有着不同的切入点,BarryBozeman和DanielSarewitz等认为知识是影响创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因素,指出发展中国家创新系统构建的重点是如何更加有效地促使知识在系统内部流动,从而促进国家创新系统整体上的知识的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㊂而知识的传播则需要技术㊁专利㊁人力资源以及企业等作为载体,所以对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因素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类观点㊂第一,赋予企业以核心地位㊂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是推动系统创新的核心主体,是区域创新链条中的最终一环,所以对于创新生态系统而言,企业能否积极地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决定着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成败㊂从创新系统中的核心企业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核心技术的应用入手,Maggioni指出核心企业对创新生态系.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在国外,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学者们开始从不同 角度研究技术创新。Dosi的“技术演化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并引入了组织、制 度等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也引发了广泛,推 动了创新理论的发展。
在国内,金吾伦教授及其团队在技术创新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提 出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实际情况的创新理论,如“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创新能力评 价”、“创新型企业评价与激励机制”等。这些理论研究对于推动我国企业技术 创新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CAD技术现状及创新
1、市场发展情况
中国CAD市场发展迅速,国内CAD软件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不断提高。目前,国 内CAD软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并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持续 扩大。国内CAD软件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逐渐增强,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与 国际知名CAD软件企业竞争的实力。
(3)智能化设计:智能化设计是CAD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之一,它可以通过 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产品的智能设计和优化,提高了产品设计的 质量和效率。
二、CAD技术发展趋势
1、云端化发展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CAD技术也将逐渐向云端化发展。未来,CAD软 件将不再需要安装在本地计算机上,而是可以通过云端服务实现随时随地的访问 和使用,这将更加方便快捷,也将提高工作效率。
推动CAD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等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扩 大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全球CAD市场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五、 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CAD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发现,CAD技术在市场发展、 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明显的趋势和特点。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 的扩大,CAD技术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科学与信息化2022年5月上 7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瑞广饶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山东 东营 257300摘 要 对于目前社会发展来说,科技的创新发展对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需要对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引起重视,从而促进社会发展,使我国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本文主要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对现阶段广饶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同时对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效进行研究,最后对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进行探索,以期达到完善广饶县区域创新建设体系,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引言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科技社会化的时代背景下,正值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入攻坚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走向科技社会化的主要组成结构,所以需要国家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型城市。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不只是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科技水平的提升,也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彰显,从长远来看,更会影响整个区域的长期经济发展。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能提高城市的竞争力,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精神,充分发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作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氛围,将会对城市长期经济的发展起到支撑的作用。
1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理论基础 1.1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和特点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指在城市范围内一定的区域,通过在该区域中引入一些具有特色的,同时与区域内的资源有关联的,以及可以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网络体系,从而促进新资源可以直接有效地进行融合、创新和提升。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要根本要素,其中包括主体要素、资源要素以及环境要素等;二是出现的新要素或是要素的新组合都可以成为该区域内一个新的创新体系;三是在出现主体要素缺失的情况下,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可以是网状结构也可以是链状结构;四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建设是需要根据该区域的结构和形态、特殊的制度、政策,法规以及创新的氛围和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来决定的;五是对区域创新体系内的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从而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提高区域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提升。
集群视角的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与未来研究展望
名, 等等。这些地区的竞争优势明显表现为特色产 业群之间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提高 集群 内单个企业的竞争力 , 而且通过群体效应可以
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成功 的区域与成
功的企业一样 , 往往拥 有 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区域
收稿 日期 :06—0 —2 20 3 0 基 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项 目(5 J )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0706 、 0 BU6 、 6 732 1 )教育部 “ 新世纪 优秀人 才支持计 划” 目( C I 项 N E"
个 新 的研 究框 架构 思 。
群而闻名, 本 的大田区以机械制造产业集群而闻 日 名, 意大利的勒佐 ・ 艾米利亚 以农业 机械制造产业
集群 而 闻名 , 意大 利 的波伦亚 以陶瓷产 业 集群 而 闻
一
产 业 集 群 为 研 究 区 域 国 际 竞 争 力
提供 了一个 新视角
国际竞争力一直是 2 世纪后期 以来学术界研 o
闻名 , 国的底 特律 和 日本 的丰 田城 以汽 车产业 集 美
的 核心竞争 力往 往表 现 业 空 间集 聚 所 形 成 的本 地 化 的产 业氛 围 和相 互支 撑 的产 业 链 以及 由此 形 成 的区域
创新网络 , 它是其它 区域最难 以模仿 的。因此 , 从 集群视角研究区域 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 的理论意 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对 现有相关研究进行 回顾 与梳理 , 分析下 一 步 理 论 研 究 的可 能 走 向 , 出一 提
中图分类号 :1 . F2 4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7 — 852o 5 07 — 6 1 2 73( 60 — 05 0 6 0 J
国外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四、结论与展望
本次演示从现状分析、路径探讨、案例分析和结论与展望等方面对产业联盟创 新生态系统升级进行了全面研究。通过对现有问题的梳理和解决方式的探讨, 为相关产业和地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未能全面涵盖所有产业联盟类型和升级路径等。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深入挖掘各类产业联盟的独特性和升级路 径的多样性,为实现创新生态系统的高效升级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也可以 结合新兴技术发展趋势和全球经济发展动态,对未来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的 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预测与分析,为相关产业和地区提供更为全面和前瞻性的 参考。
(1)人才支撑: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 充足的人力资源。
(2)资金保障:通过引导社会资本、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为创新活动提供 稳定的资金支持。
(3)技术引领: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与迭代更 新。
(4)产业链协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上下游企业间的紧密合作,降低成本, 提高整体竞争力。
4、拓展国际合作: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创新资源的全球流动,提高我国 在全球产业创新生态中的地位。
5、加强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结论:
国外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 意义。通过对国外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市场、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为我国产业创新 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3、知识创新:在知识积累和共享的基础上,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参与者 们不断进行知识创新。他们通过探索新的技术、方法和商业模式,推动整个行 业的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摘要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特征和研究方法。
首先从理论层面介绍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和构成要素,然后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并从政策、产业和企业三个角度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影响因素。
接下来,通过对区域创新系统研究领域的综述和归纳,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应用领域,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挑战。
1. 引言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是创新管理和区域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和研究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不仅是实现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基础。
因此,深入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影响因素和发展路径对于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与构成要素2.1 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网络、制度和人力资源等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促进创新的系统。
它以知识创新为核心,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创新环境等多个要素。
2.2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创新环境。
创新主体是推动创新活动的各个参与者,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和社会组织等。
创新要素是实现创新的基础条件,包括科技、人力资源、资金和市场等。
创新环境是指影响创新活动的各种因素,包括政策环境、产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3. 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3.1 开放性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开放性,可以通过吸纳外部知识和资源来推动创新。
开放的区域创新系统能够通过国际合作和创新网络的建立,获得更多的创新机会和资源。
3.2 多样性区域创新系统中存在多样性,不同类型、规模和领域的创新主体共同构成了创新生态系统。
多样性的区域创新系统能够促进不同创新要素的交流和学习,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3 聚集效应区域创新系统具有聚集效应,不同创新主体的集聚能够形成创新集群和创新生态系统。
合作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合作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介本文探讨了合作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通过共享资源和知识,共同进行创新活动。
通过合作创新,可以增强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分析国内外在合作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趋势。
国内合作创新研究现状国内合作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创新等领域。
研究表明,合作创新可以加速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在产业创新方面,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可以促进技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创新效率和竞争力。
在区域创新方面,跨地区的合作创新可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在科技创新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创新可以转化科研成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国外合作创新研究现状国外合作创新研究在国际合作和跨国企业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跨国企业通过与不同国家的合作伙伴进行创新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机会,提高创新效率和竞争力。
国际合作则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跨国流动,推动了全球创新网络的形成。
研究趋势与展望合作创新在国内外的研究趋势上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 多层次合作:合作创新不仅仅限于企业之间的合作,还涉及到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合作。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多层次合作的模式和效果。
2. 数字化合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合作成为合作创新的新趋势。
通过虚拟合作平台和数字化工具,合作伙伴可以更轻松地进行合作创新活动。
3. 跨学科合作:合作创新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结合。
跨学科合作能够带来创新思维和新的创新机会。
4. 国际化合作:国际合作创新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共享,加速全球创新网络的形成。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合作创新的模式、机制和效果,为合作创新提供更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结论合作创新在国内外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过合作创新,可以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和知识,加快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一、概述技术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
在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中,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分析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在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起步较早,经历了从线性模型到非线性模型、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从单一创新到系统创新等多个阶段。
代表性的理论有技术创新线性模型、链环回路模型、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用户创新理论等。
这些理论不仅丰富了技术创新的理论体系,也为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在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在引进和消化国外理论的基础上,国内学者结合中国实际,对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
例如,国内学者提出了“自主创新”的概念,强调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推动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理论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传统技术创新理论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发展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未来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进行梳理和评价,分析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本文也将探讨如何结合中国实际,推动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技术创新概念的定义与重要性技术创新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生产实践活动中,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或新材料等手段,对现有产品或服务进行改进或创造新的产品或服务,以实现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产品质量提升或开辟新市场的目的。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提升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试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述评(一)
试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述评(一)论文摘要:本文对现有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机制、功能、创新主体的作用、系统构建等;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理论作出了简要评价,指出了其不足之处,并进而展望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综述展望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innovationsystems,RIS)概念1992年提出,1990年代,英国的库克(Cooke,1996)较早对它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期,我国学者也开始引入这个概念并着手这方面的研究。
迄今,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成果已见诸不少中外文献。
本文将首先概略描述现有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然后,对现有理论作一简要评价,并以此为基础试提出这一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综述迄今,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主要涉及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机制,功能,人学、政府和中介组织的作用,以及系统如何建设等内容。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涵义区域创新系统概念最早是由库克(1996)提出并定义的,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
黄鲁成(200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创新的机构和组织)、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
王核成、宁熙(2001)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利益相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组成的以技术创新利制度创新为导向、以横向联络为主的开放系统,它是在地理位置相互靠近的经济主体之间通过某种方式而形成的一系列长期交易关系集合,其中既包括把各类行为主体连结起来的一般联系,更大量的则是体现在系统内以资产、信息、人才、技术的流动等具体形式之上的经济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 过 B e n g t — Ak e L ( 1 9 9 2 ) _ l j 、Ne l s o n R R .
济竞 争更 多地 是 表 现 为 区域 竞 争 力 、 产 业 技 术 的 竞 争 。因此 , 区域 创 新 系 统 作 为 国家 创 新 系 统 组 成部 分 , 同时 又是 产业 的空 间支 撑体 系 , 获 得 人们
l e v e I d i f f u s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1 9 9 2— 2 0 1 3 Ov e r s e a s Re g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S y s t e ms Re s e a r c h
i nno v a t i on po l i c y r e s e a r c h
创 新 系统 是一 个 国家或 地 区 内部 使各 种创 新 职能 得 到充 分 发 挥 的制 度 、 组织 、 网络 体 系 , 根 据 其地 理界 限可 划分 为 国家创 新 系统 和 区域创 新 系
N O. 1
Fe br u a r y 2 01 4
区域创 新 系统 中知识 扩散 国外研 究进 展及 未来展 望
李 鑫伟 , 胡登 峰
( 安徽 财经 大 学 MB A 教 育 中心 , 安徽 蚌埠 2 3 3 0 0 0 )
摘
要: 从 区域 创 新 系 统 知 识 扩 散 的影 响 因素 、 扩散 途径 、 扩散特点人 手 , 对 1 9 9 2年 至 2 0 1 3年 间 国 外 区
Ab s t r a c t :St a r t i n g f r om t he r e gi o na l i nno v a t i on s y s t e m k no wl e d ge di f f us i o n t h e di f f u s i on
域 创 新 系 统 有 关 知 识 扩 散 的研 究 进行 了 文 献 回顾 , 探讨 了区域创新 网络建设 、 区 域 创 新 系 统 政 策 研 究 等 对 知
识 扩散的作用 , 指 出创新网络对知识扩 散、 政 策工具 运用对 区域 创新 系统建设 方面是 西方学 者关 注重点 , 同
时根据相关研究 , 提 出 区 域 创 新 系 统 中关 于 知识 扩 散 方 面 未 来 的 研 究 侧 重 点 。 关键词 : 知识 扩 散 ;区域 创 新 网 络 ;区域 创 新 政 策工 具
LI Xi n — we i , H U De ng — f e ng
( MB A E d u c a t i o n C e n t e r ,An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F i n a n c e 8 L Ec o n o mi c s ,B e n g b u 2 3 3 0 0 0 ,C h i n a )
Ke y wo r d s :k n o wl e d g e d i f f u s i o n ;r e g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n e t wo r k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r e g i o n a l
中图 分 类 号 :F 1 2 0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2 6 0 3 ( 2 0 1 4 ) 0 1 — 0 0 3 3 — 0 7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a n d Fu t u r e Pr o s p e c t s o f Re g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S y s t e m i n t he Kn o wl e dg e Di f f u s i o n Fo r e i g n
第 1期
2 0 1 4年 2月
华北 电力 大学 学报 ( 社 会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பைடு நூலகம்o f N o r t h C h i n a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I S c i e n c e s )
c o ndu c t e d a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 a n i nn ov a t i ve wa y t o e xp l or e r e g i o na l i nn ov a t i o n ne t wor k bu i l d i ng,r e g i on a l i nno v a t i o n s ys t e ms po l i c y r e s e a r c h o n kno wl e d ge d i f f us i o n we r e po i nt e d o u t t h a t t he l a c k of i nno v a t i o n ne t wo r ks a n d po l i c y r e s e a r c h,a nd r e g i o na l i nn o va t i o n s y s t e m k no wl e dg e di f f u s i o n,f ut u r e r e s e a r c h di r e c t i ons a r e s ug g e s t 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