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合集下载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语文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不仅仅是教授语言文字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成为每位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至关重要。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

语文课堂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渗透德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文学作品传递正能量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

1.选材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具有思想性和道德性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学作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可以选用一些感人至深的散文、小说或诗歌,结合作者的生平故事,深刻描述作品背后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社会、人生等重大问题,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

2.引导讨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学作品中的道德问题,展开道德探讨和思想交流。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深度的课堂讨论题目,指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培养学生辨别是非、明辨是非的能力。

也可以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判断力。

3.情感熏陶4.榜样力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文学作品中的正面榜样,引导学生学习正能量的榜样,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讲述一些作家的人生故事,鼓励学生向优秀的作家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实践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教育的力量。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活动、写作比赛,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德育作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应当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将德育融入发挥其渗透与实施的作用,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要通过语文教学材料的选择和创设来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材料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媒介,应该注意材料的挑选和创设,使之能够充分体现思想内涵和道德价值观。

可以选择一些蕴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谐与友善的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正能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同。

可以引入一些专门的德育教育文本和故事,通过讲述和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教学中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引导与培养。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智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养的提高。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守纪律、尊敬师长等良好行为习惯。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分析文本中人物的行为和思想,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积极的道德力量和文化内涵,做到榜样引领、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有机结合。

要注重德育教育与语文知识的结合。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道德修养,而语文教学则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要注重德育教育和语文知识的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可以通过课堂讲解、解读名句、赏析经典作品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接受正面的道德观念,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要注重德育教育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德育教育要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活实践中,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道德修养。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社区服务、开展校园文明创建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到社会责任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勤奋、守纪律、诚实、友好等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谈初中语文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谈初中语文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谈初中语文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

语文教学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

然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如何做到文道的最佳结合呢?下面笔者就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巧用作者简介,进行德育教育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往往凝结着作者本人的情感精华。

因此,每次上新课之前,教师应该抓住“作者简介”这一环节,把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巧妙地融于作者简介之中。

如在《留学巴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作者冼星海的简介,感悟作者在艰难环境中所立下的发展祖国的音乐事业的远大志向和深深的爱国情怀。

二、妙用背景介绍,实施德育教育中学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有必要介绍作者情况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教师要有目的地利用这些有德育教育价值的资源,实施德育教育。

如《挖荠菜》的时代背景介绍:本文作于1978年。

是时,已粉碎了“四人帮”,人民生活有了明显好转。

旧社会的痛苦,新社会的伤痕,铭刻在父母一辈的心里。

做父母的总希望孩子们牢记历史和苦难,要珍惜现在。

但是,生在新社会的孩子们,他们不愿走父母们走过的路,他们甚至嗔怪父母为何要过这样苦的生活。

这样两代人就产生了所谓的“代沟”。

如何填平这代沟呢?作者以为,父母要耐心教育晚辈,孩子们要尊重父母的见解和行为,两代人共同努力,就能消除“代沟”。

于是,作者创作了《挖荠菜》。

通过这一背景的介绍,学生懂得了要了解过去的苦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消除代沟,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三、利用课文具体内容,渗透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文以载道”的课文占了绝大部分,我们应当挖掘教读课文中的那些“道”的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如在小说《麦琪的礼物》的具体内容的学习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本文通过层层设置悬念的精巧结构,叙写了一个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为互赠圣诞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自豪的长发和金表,却换来了不再起作用的发梳和表链的故事,赞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相濡以沫的爱情。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与实施是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德育教育理念和德育活动的有机结合,将德育的内容和目标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下面将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来介绍德育渗透与实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渗透进去。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选取富有情感和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

通过阅读、欣赏和解读这些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世界,进而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感。

在阅读中学习了一位勇敢、善良并有正义感的主人公,学生就可以通过思考、讨论、分享等方式,增加对勇敢、善良和正义的情感体验,进而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通过知识的交流和探究来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争议和思辨性的话题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并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价值观去审视这些问题。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并理解到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在探究文学作品中的道德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什么是真正的忠诚?为什么有的人会背叛?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思考和交流,了解到忠诚的重要性和背叛的后果,从而培养和加深自己的道德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通过行为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实践自己的道德观念。

在学习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情境,让学生模拟人物的行为并进行互动,从而让学生在行动中感受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和意义。

也可以通过社区服务、参观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际的道德行为中,如关爱他人、帮助弱者等,从而培养和巩固学生的道德行为。

浅谈初中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浅谈初中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作文/zuowen/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为理想远大品德高尚有奉献精神的人,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已,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谈吐优雅。

要知道,教师的言行举止,精神面貌,语言态度、思想作风都对学生具有渗透性,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珍重自己的形象,尊重自己的人格,用教师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提升德育素质,使本身成为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

二、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是理想之根,事业之本,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人,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竭尽全力为祖国服务,有了炽热的爱国热情,就一定能够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在语文学科中蕴含着生动的、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如教授《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体会到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那种为国家、为民族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启发学生,在今天的和平年代里,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去爱国,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三、在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因此,学生要正确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联系,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如讲授《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内容,一群斑羚为了保证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让年轻的斑羚获得新生,通过这个事例,使学生感受到斑羚身上折射出来的团队精神牺牲精神,从而教育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

总结大全/html/zongjie/四、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当前,有少部分的初中生由于缺乏对生命的认识,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把生命当作儿戏,吸毒、泡网吧,轻生,打群架致伤,无视交通安全,闯红灯的事故时有发生,常见于报端,针对这一情况,在学习《热爱生命》一文时,教育学生不要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就任意把生命浪费,而是要充分利用时间,珍爱生命,做事三思而后行,切实做好每一件事,为祖国为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浅谈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起到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的作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浅谈。

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选取符合道德要求的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思想觉悟的重要途径,而文学作品是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工具。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所蕴含的道德观念。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的善恶、情节的对错以及作品的主题思想,启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和正确的道德选择。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促使学生体验到善良、美好、真实的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或唱歌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美妙的文字和音乐所带来的情感,让他们在诗词歌赋中感受到美丽、纯真和真情实感。

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作品情感的感受,通过分享和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沟通,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作家的人生故事以及作品背后的道德思考,引导学生从作家的人生经历中汲取道德力量。

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历程和创作经历,其中蕴含着许多可贵的品质和道德品行。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作家的人生故事,如鲁迅的奋斗精神、巴金的拒绝虚伪和封建的决心等,启发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从中汲取勇气和智慧。

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育不仅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积极的社会心态和社会责任感。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区志愿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文化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复杂性,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选取优秀文学作品、注重情感体验、讲述作家的人生故事以及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通用11篇)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通用11篇)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通用11篇)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篇1《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因而,作为语文教师,一方面要落实语文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课文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文道统一。

笔者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一粗浅探讨。

1.在汉字的深奥理解中渗透德育。

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经常从汉字的造字原理上与学生进行推敲。

这里有时就蕴含一定的德育因素。

例如:如“爱”字,它的繁体字是“愛”。

字的顶端是“放在盘子里的一颗心;中间的心表示发自内心地对待朋友(也包括亲人),这就是爱”——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诸如此类,我们通过解说汉字原理,使学生深刻理解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对汉字与汉语言作为母语产生发自心底的自豪感,渗透德育教育。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1、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我们通过学习《沁园春·雪》—毛泽东等课文,激发爱国之情;通过学习《陈涉世家》等课文,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2、求实教育。

例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通过寻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让学生明晰要正确的寻找事物的正确答案。

让学生在体味、赏析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思考与把握。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学生只有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双手去做,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感染力。

同时,这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好机会。

比如,在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中,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系列作业:首先,写一篇调查报告。

让学生调查身边的人,了解党在我心中的巨大变化。

二是开展体验式教育活动。

如果可能的话,尝试用柴火做饭,用蜡烛过夜,感受祖国的巨变。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9篇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9篇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9篇第1篇示例: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语文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学科,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那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德育应该如何渗透?有哪些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呢?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讨论。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是多样的,可以通过课文内容、课外阅读和作文等多种形式来实现。

在课文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价值观念的引导,通过选取富有思想性和感染力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接受美好的情感熏陶和崇高的道德教育。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他们接触更广泛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

作文是学生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在作文中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社会生活的热爱。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是关键的,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启发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让他们在积极思考中接受德育教育。

情境式教学是指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参与感受其中的人文情感和道德观念。

可以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在角色扮演和游戏中体验人生百态,感悟真理和美好。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生动地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力量,增强其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也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和家校合作。

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在课堂之外,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思考和自主写作来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任务和写作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主动阅读和写作来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和道德意义。

家校合作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家长的参与和辅导,让德育教育在课堂之外得以延伸。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中学语文教学一直被认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载体,而德育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享。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之一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融入道德教育的场所,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仅要在教学中教授知识,还要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美好的心灵感受文学的力量,从而感悟其中的道德情感,塑造良好的品格。

教室文化建设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室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延伸,是包含着道德情感、审美情感和学科文化情感的。

通过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选材渗透语文教师要在选材方面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

在课文选材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蕴含丰富道德情感的文学作品,比如《荷塘月色》、《孔乙己》等。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和诠释,引导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教师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等选材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引导学生用文学的眼光审视社会,用道德的标尺衡量行为,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公民意识。

三、课堂教学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诵读课文、朗诵诗歌来引导学生感受美、培养情感,从而渗透道德教育。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课文背后的道德情感、道德规范,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其中的人文情怀和道德内涵。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来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对世界的理解。

四、阅读习惯培养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渗透过程,而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文化类书籍,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道德精髓,培养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初中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德育的渗透德育的渗透是指德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课程紧密联系的,通过其他课程来渗透、传导,从而起到德育作用的过程。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文化熏陶渗透:初中语文教育是注重人文关怀、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学科,教育对象是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个性逐渐形成的时期,学习语文课程过程中能接受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得到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素质提升。

2.德育价值渗透:初中语文教学贯穿着关注学生价值观的意图,通过篇章中所传达的人性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式,引导初中生正确诉求,形成正确的社会心态和人生观。

如《草房子》等,通过审视国家对农村帮助的重视,反映对于人民利益的态度,对于弘扬正能量具有积极意义。

3.责任担当渗透:通过内容对学生进行导引,引导他们适应、适当地承担责任,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服从社会、家庭、学校等机构的纪律,从而使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环境中起到担当责任的作用。

二、德育的实施德育的实施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下面列出几种较为有效的:1.启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语文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加务实,更加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

通过种种方式和手段,启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做到对于人物的形象描绘、生活方式展开神秘化描述,增强他们的个人情感、个性特点等,可促使他们形成理性、洞察力强的成熟人士特质,成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2.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初中生的心理活动往往是不稳定的,比较敏感,经常因为一些琐事而情绪低落,而语文老师可以承担起心理辅导的作用,引领他们的心态,构建一个良好、稳定的心理环境,帮助学生逐渐适应当前的环境。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语文学科在德育渗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语文教育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

下面将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具体实践。

首先,语文课堂上的文学作品阅读可以成为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比如,通过阅读《红楼梦》,学生可以感受到贾宝玉的痴情和林黛玉的忠贞,从中领悟到爱情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而通过阅读《荷花深处》,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培养出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

这些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道德情操和人生哲理,都可以通过语文课程传递给学生,渗透到他们的心灵深处。

其次,语文学科的写作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德。

比如,在写作《我的家乡》这样的作文时,学生可以通过描述家乡的美景、乡亲的淳朴和家乡的变迁来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家乡人民的热爱,从而培养出对家乡的感情和责任感。

在写作《我的梦想》这样的作文时,学生可以通过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社会的贡献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样的写作教学,语文学科可以在学生心中播下良好的道德种子,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最后,语文学科的课外阅读活动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一些启发思考、陶冶情操的优秀文学作品,比如《小王子》、《悲惨世界》等,通过这些作品的阅读,学生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友情的珍贵和人性的复杂,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比如义工活动、社会实践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和奉献的意义,从而培养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在德育渗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文学作品阅读、写作教学和课外阅读活动等多种途径,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中学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文化修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道德情感。

通过阅读与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教师可以让学生领略其中的人生哲理、道德情操和人生智慧,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人生问题和社会现实,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具有深刻道德意义和启发性的文章、诗歌或散文,通过阅读和解读这些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感受其中的道德价值和人生情感。

比如选用《荷塘月色》、《岳阳楼记》等经典散文,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取向,启发他们珍视生命、珍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

此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主题班会、读书分享或主题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增进对道德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认识,扩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比如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的优秀文学作品、正能量的文章或诗歌,并通过小组讨论或展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促使他们明白人生道路上的选择与担当,锻炼其独立思考和判断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格魅力。

最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当下社会热点、时事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情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选择一些涉及社会公正、道德伦理等议题的文章或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关注社会现实,参与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情感,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注重选材、引导,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意识,引导学生探究人生哲学和人生道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语文德育渗透计划10篇

语文德育渗透计划10篇

语文德育渗透计划10篇语文德育渗透计划篇1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起着主导作用。

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材料,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沤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也确保教学中德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小之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

在于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使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__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二、深挖教材中德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体现在课程设计中。

在编写语文教材的过程中,教材的编写者就要注重德育内容的融入。

通过选取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课文,如励志故事、感人的真实故事等,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温馨和人文关怀,进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培养和品质提升。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还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和引导上。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如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文化养分和道德教育的营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情和情感,让学生用心去感受、思考,启发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品德问题要及时引导和教育,让学生明白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还体现在作业设计和评价中。

教师通过作文、阅读理解等作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道德素质和思维能力的机会。

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道德背景的话题,引导学生写出积极阳光的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的评价和批改,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错误观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还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示范作用。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道德品质的榜样。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高尚的品德,才能真正在教学中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教师的言传身教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德育观念。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

只有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作业设计和教师示范作用等各个环节中,均注重德育的渗透,才能真正达到德育的目标,培养出道德情操高尚、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

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德育工作,使德育与学科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建议: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元素,将德育内容与语文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的熏陶。

例如,在讲解文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古代文人墨客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讲解现代文时,可以关注文章中的道德主题和人物形象,让学生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

二、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在实际参与中感受道德的力量;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剖析和评价,让他们从中领悟道德的意义和价值;还可以通过分享德育故事、开展德育主题班会等方式,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德育的魅力。

三、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榜样之一,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例如,教师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应该在教学中注重诚信、公正、责任等道德价值的传递和引导。

四、结合社会实践进行德育渗透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社会实践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体验道德的力量和价值;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让他们从中思考道德问题和解决方案;还可以通过开展德育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并结合社会实践进行德育渗透。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途径与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既是一种必然的要求,也是一种重要的任务。

语文教学既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也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通过经典名著渗透德育教育经典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通过经典名著的阅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接受道德的熏陶。

比如在《红楼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道德败坏;在《三国演义》中,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忠诚、仁义、奉献的精神。

通过经典名著的阅读,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到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渗透德育教育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来示范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讲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爱心;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疏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言传身教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受到道德教育的熏陶。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引导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在教学文言文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在教学现代文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当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

通过语文教学内容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的也接受到道德教育的熏陶。

课外读物是学生学习的延伸,也是学生道德情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课外读物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可以让学生接受到道德教育的渗透。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小王子》,感受到纯洁的友情和高尚的理想;通过阅读《格林童话》,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善恶有报的道理。

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

·210·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重知识轻德育的问题,使学生缺少全面的教育,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因此,在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下,初中语文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放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如此才能够让学生在掌握丰富语文知识的同时,对知识背后蕴含的深层次内涵进行感知和感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良好思想和灵魂的塑造。

那么究竟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笔者将根据此主题具体分析。

一、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课改背景下,倡导教育者要加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度,要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而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进而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有利于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新课改背景下,应试教育思想的不足日益暴露出来,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如何,直接会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接受有效的德育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十分有益。

3.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德育是围绕学生思想意识实施的一种教育形式,所以德育教育与各学科的教育不同,即使如何费力讲解和灌输,也无法取得令人惊喜的教育效果。

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借助各种渗透形式,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在不知不觉中促使自身道德品质、思想意识的提高,最终达成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教学目标。

二、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1.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从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来看,大部分语文老师对基础知识的教育不太重视,甚至存在一点不讲的情况。

在学生长时间缺少基础知识学习时,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还会阻碍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北林区四方台一中吕峰
新课标给我们指出:“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

教师要善于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积‘文化’为‘品格’。

”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文道统一,是在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认为结合语文学科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从课堂和课外两个方面着手。

一、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1.以文为本,以文明道。

早在唐代韩愈和柳宗元就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强调要以文明道。

语文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以文为本,以文明道。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诵,引导学生赏析,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品德教育,更深刻地体会学科知识的思想性,从而保证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如,讲授《斑羚飞渡》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分析情节,体会感情的教学过程中,抓住老斑羚甘愿作垫脚石让小斑羚飞渡成功的场面重点分析,让学生感受斑羚身上折射出来的团队精神、牺牲精神以及以身作则、敢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经过这一课的学习,许多学生发生变化,主动帮助别人,关心集体的事情越来越多,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
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以情感为主线。

在语文学科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中,应当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体会人间真情,激发爱亲人、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让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父爱母爱”,同学们在列举了父爱母爱的种种事实后感慨:谁言寸草心,难报三春晖!有位同学这样说道:“世间最纯洁的便是母爱,她的宽容涵盖了我们一切的幼稚和无知,她的宽容更无法掩饰我们内心的自私,如果要学会爱别人,就先从热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吧。

3.深挖教材,寻找最佳结合点。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备课,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或知识点或训练点),都尽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意识。

我在初一语文教材《最后一课》中找到针对部分学生不重视课堂教学、上课四十五分钟效率差这一现象的德育最佳结合。

课文以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国的部分学校被迫改学德语为背景。

文中两处关于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写:第一处体现小弗朗士“懊悔”的心理特点,我语重心长地说:“小弗朗士是多么令人同情!他没能好好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以致于后悔都来不及了,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堂课。

”第二处心理描写:“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问:“为什么呢?是不是老师今天讲的是最简单的部分呢?”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小弗朗士认真听课的原因!”这时,我及时地融合德育工作,点出了课堂的重要性。

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读出了他们的感触和领悟。

二、要把课外活动变成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另一途径。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

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薰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例如语文活动的比赛,即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

古典诗歌朗育、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诵、演讲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2.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如开展培优补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固,当然也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

大家知道,课堂教学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对知识分析、理解及德育渗透难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而课外辅导,相对限制少,它使教师更容易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现状进行少数或个别的辅导,这样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形象。

不仅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连效果也得到增强,例如培优补差,因为对象是学生群体的两极,人数较少,这就方便了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自然德育渗透也能更具体、实在、形象、直接。

作业批改,如日记、作文,教师可以通过评语,指导学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

并将它化作
学习进步的动力。

教育是育人,育人要育心,育心就是育德。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积极探索,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洞的口头说教;只有抓好德育教育,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