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理论建设的回顾与反思
理解现代散文作品中的自我反思与成长
理解现代散文作品中的自我反思与成长散文是一种广泛流传的文学形式,它以平实自然的语言展现作者的真实感受与思考。
现代散文作品中,自我反思与成长是两个常见的主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散文作品中的自我反思与成长,并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
【开篇段落】自我反思是现代散文作品中常见而重要的元素。
散文作家通过自我反思,深入思考生活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的矛盾与成长。
自我反思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散文主题和作者的内心。
【例子一: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的自我反思】在一些散文作品中,自然景观作为背景,成为作者自我反思的突破口。
例如,在李白的《登高》中,他通过登高远望的经历,对人生的意义进行思考。
通过欣赏壮丽的自然风光,李白反思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追求自由与无拘束的生活态度。
【例子二:人际关系与自我成长】另一方面,现代散文作品中还常常探讨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影响与自我成长。
丁玲的《太阳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这篇散文中,丁玲讲述了一个农村少女在城市工厂中的遭遇与抗争。
通过这段经历,她对社会的不公与个人的成长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她认识到自身敢于追求公平与正义的勇气,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和思考。
【例子三:对内心的剖析与自我成长】一些现代散文作品着重反思个体的内心世界,揭示内心的矛盾与成长。
例如,钱钟书的《围城》通过讲述主人公方鸿渐的故事,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内心的迷茫与挣扎。
方鸿渐在不断的思考与纠结中逐渐成熟,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出路。
这个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人在内心困惑中成长的过程,以及找到自己真实面貌的重要性。
【结尾段落】总之,现代散文作品中的自我反思与成长是一个丰富而多样的主题。
通过对自然景观、人际关系和内心世界的反思,作家能够向读者传递思想的深度与内涵。
读者也能通过这些作品,思考自己的生活、人际关系和内心境遇,从而实现自我成长的目标。
【字数:520字】尽管文字的字数有所控制,但我已经按照你的要求展开了文字,并且用合适的格式来书写。
当代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反思与建议
理 论 列 为 人 文 学 科 开 设 的课 程 科 目 。但 是 直 到 1 9 2 0 年 文 学 理 论 才 真 正 作 为 课 程 正 式 开 讲 。 据 《 国立北 京 大学学 科课 程一 览》 记载 , 初 次 讲 授
第一批 文学理论教 材 , 如蒋 孔 阳著 作 的 《 文学的 基本 常识 》 、 霍 松林 编著 的《 文艺 学概论 》 、 李 树 谦编写 的《 文学 概论》 。 苏 联 模 式 对 这 些 文 学 理 论 教 材 的 正 面 影 响 主 要 表 现 在 两 个 方 面 : 一 是
在 教 材 中 确 立 了 马 克 思 主 义 文 学 理 论 的 主 导 地 位 。 努 力 用 马 克 思 主 义 文 学 理 论 知 识 来 解 释 文 学活动 , 说 明文 学 发 展 的客 观 规 律 . 阐 明 文 学 的 意 识 形 态 本 质 。 文 学 是 通 过 形 象 反 映 社 会 生 活
文 学 概 论 的 是 周 作 人 。由 此 开 始 , 文 学 理 论 都 是 作 为 中 文 系 专 业 必 修 课 程 . 编 写 既 适 合 学 生 学 习 又 具 有 民 族 特 色 的 教 材 成 为 教 师 和 学 者 共
同 的追求 。1 9 4 9年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 广 大 文 学 理
文 学 理 论 作 为 一 门独 立 学 科 在 中 国 的 出 现 . 不 过 一 百 多 年 的 历史 。成 立 于 1 8 9 8年 的 京 师 大 学堂( 1 9 1 2年 易 名 为 北 京 大 学 ) , 第 一 次 将 文 学
课. 一 边构思 。 结 合 中 国 的 文 学 创 作 实 践 编 写 出
当今散文创作的现象和反思
当今散文创作的现象和反思作为一种不讲韵律,不讲排比,没有任何束缚与限制的自由文体,散文从上世纪至今,如三角函数中的正弦曲线,走过了一个由波峰到波谷、又由波谷到波峰的路程,至上世纪九十年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
但近年来,虽然创作园地很是热闹,涌现出的作品其数量也相当惊人,但真正有影响的独作品不多,独享文学地位的作家也不多见,甚至不见。
究其原因,笔者以为,除了整体社会心态的浮燥,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心态之外,其语言艺术的走弱、随心所欲的构思、散文意境的误读和生活的丰富性、真实性、壮美性消退,影响着散文的创作。
一、语言艺术的走弱,导致审美情趣的弱化散文语言作为最丰富、最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言,具有凝瑰练丽的特质,自由恬淡的辞彩,它既可以运用小说的语言,进行生动的叙事描绘,也可以吸收理论的语言,对抽象的、深邃的哲理进行状物的喻理,还可以借用杂文的语言,嘲古讽今,幽上一默。
所以,散文的语言,兼容了各类文学体裁的语言,有着广阔的天空。
但是,如今的一些作者,在广阔的散文语言天空中,不是努力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语言风格,而是不顾语法修辞的基本规则,错乱文字的逻辑顺序,一味地刻意求变,过度地翻新变异,把散文语言“革新”到文法不通的地步,导致文字晦涩,病句连篇,让读者不知其为何所云,何云何事。
也有的作者,其作品缺乏思想性,虽辞藻华美,如行云流水,似天马行空,但细读则淡而无味,如同嚼蜡,如送人一杯白开水,导致审美情趣的弱化,难掩内容的苍白,笔者以为,散文创作追求个性化语言,独创个人之风格,本无可厚非,但在追求语言风格上,无论追求哪一种语言的特质,都应以追求散文语言“完美表达”的艺术之美为目的,追求思维的奇崛,情感的丰盈,抒情的俊逸,哲辩的精警,致力于增强语言的表现活力与文学张力,扩充散文语言的表现空间,强化散文语言的表意功能,都应当合乎语法的修辞方法,符合文字的逻辑规律,恪守语言的法则规程。
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准确地把握散文语言的“言外之言”,把握散文语言生动奇妙的“音外之音”,体现出个人独特的表现手法与创作风格,而不是一味地“装饰”,玩一些文字游戏。
对现代散文教学的认识、收获与体会
对现代散文教学的认识、收获与体会散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相比其它文学体裁,散文更有语文味。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新学期的第一单元都是散文。
可见散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我们之所以称之为美文,我想是散文“集诸美于一身”的原因吧。
散文的教学,能检验出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甚至影响到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根据这些年来教学经历,我认为散文的教学应该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散文兴趣散文之所以称之为美文,就在它的语言美、内容美、结构美意境美。
要使散文的教学体现出美,创设情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在教学散文时,都要精心去设计好导语,设计好情景。
如《白杨礼赞》的教学中,我在课堂上展示白杨树的图片和西北高原的风景图,配以有感情的解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散文的不同类型,设计出不一样的情景,使散文的教学在开始就奠定了感情基调。
学生在学习前就大致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二、通过朗读,体会散文的语言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在琅琅读书中展示自己,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散文的朗读在教学中尤为重要。
因为散文的语言本身体现了美感。
通过朗读,学生能感受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许多老师着重了知识内容的讲解,忽视了朗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甚至学生也怕读书、认为没什么必要。
这样导致了语文教学没了语文味,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三、把握“文眼”,理解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散文的“文眼”表现出来的,抓住“文眼”就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散文要表现的主旨。
在阅读中要让学生通过“文眼”去把握中心,要抓住关键的句子去理解品味,进而了解作者的感情。
“散文教学的关键不是抓人物,而是找到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
”“那句话”有时可以理解为“文眼”。
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是:“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全文正是由这一句展开回忆,通过背影,抒发了父子之间深厚、真挚的爱。
中国当代文学的回顾、反思与展望——“中国当代文学70年”高峰论
中国当代文学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中国当代文学70年 高峰论坛会议述评周伟薇㊀㊀共和国70年的风雨历程ꎬ中国当代文学几经沉浮ꎬ历久弥坚ꎬ谱写了跌宕起伏的壮丽篇章ꎮ70年当代文学曾经受了革命激情的洗礼ꎬ也经受了文化虚无与失序的沉痛ꎬ更感受过劫后重生的欣喜与繁盛ꎻ在技术和媒介高频革新的21世纪ꎬ文学又面临着空前巨大的挑战和无穷多样的可能性ꎮ可以说ꎬ当代文学参与㊁见证了共和国70年的每一个重要时刻ꎬ70年来中国人民的酸甜苦辣ꎬ都已深深印刻于当代文学的历史记忆中ꎮ而今ꎬ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上ꎬ这个崭新的纪元将文学置于一个更加开放却也空前复杂的新的时空情境ꎮ抚今追昔ꎬ进行历史的回望与沉思ꎬ对于当代文学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ꎻ鉴往知来ꎬ在重审与反思中叩探当下㊁瞻望未来ꎬ也成为摆在当代文学研究者面前的迫切议题ꎮ共和国70年ꎬ这一历史节点ꎬ赋予当代文学以相当的历史厚度ꎬ也带给我们更多亟待廓清的问题:我们该以怎样的价值立场㊁审美尺度与历史参照来重返㊁回顾与评价中国当代文学?又应在怎样的基点上展望前路?十年前曾扰攘不安的关于 唱盛 与 唱衰 的纷争之后ꎬ如今的当代文学创作又面临怎样的新情境抑或新困境?它又须寻求怎样的新突破?有鉴于此ꎬ2019年5月11日-12日ꎬ由«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和集美大学共同主办㊁集美大学文学院承办的 中国当代文学70年 高峰论坛在集美大学召开ꎬ70余位活跃于当代文学领域的教授㊁学者和重要文学刊物编辑㊁作家等齐聚厦门ꎬ围绕 传承与突破 ㊁ 趋向与可能 两大议题各抒己见ꎬ展开了深入㊁广泛的研讨ꎮ论坛汇集了包括南帆㊁程光炜㊁陈晓明㊁张福贵㊁孟繁华㊁王彬彬㊁王尧等在当代文学学科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ꎬ以及谢有顺㊁敬文东㊁韩传喜㊁杨丹丹㊁方岩㊁陈培浩等一批优秀的青年批评家ꎮ«新华文摘»«文艺报»«文学评论»«小说评论»«当代文坛»«扬子江评论»«中篇小说选刊»等学术报刊高度关注此次盛会ꎬ共同参与了此次研讨活动ꎮ㊀㊀一㊁回顾:当代文学70年的传承㊁裂变与演进现代社会在飞速演进ꎬ中国当代文学在70年的时空体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完成了数次裂变ꎬ王尧㊁陈汉萍㊁谢有顺㊁张丛皞㊁王侃等学者都意识到了70年文学的体系裂变和14㊀DOI:10.16551/j.cnki.1002-1809.2019.04.0052019年第4期㊀当代作家评论话语形变所带来的冲突㊁转型与重建ꎬ陈培浩甚至指出ꎬ 当代文学70年 是一个充满符点㊁断裂和差异的包裹性概念ꎮ本次会议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回顾ꎬ在人㊁空间和语言三个维度上展开ꎮ(一)人的书写: 人民的文学 与 人的文学在文学数次的历史变革当中ꎬ 人民的文学 和 人的文学 是最为关键的一组矛盾ꎮ陈汉萍认为ꎬ中国当代文学大致可以分为前30年与后40年ꎬ前30年文学建立的是人民话语体系ꎬ包含了社会动员㊁劳动阶级㊁民间话语等宏大叙事ꎻ后40年文学建立的是人的话语㊁启蒙主义话语和现代主义话语的个人叙事话语体系ꎮ王尧回顾了当代文学中 人民的文艺 ㊁ 人的文艺 以及中间路线学术脉络的历史纠缠和相关的政策调整ꎬ从毛泽东1942年的«讲话»㊁周扬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上的«新的人民的文艺»㊁陆定一在中南海怀仁堂的讲话㊁邵荃麟1959年关于建国十年的文艺论述ꎬ到1979年第四次文艺座谈会周扬作«继往开来ꎬ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ꎬ文艺政策一直在调整ꎬ到了今天ꎬ情况更为复杂ꎮ在这些历史事件当中ꎬ有种种的冲突ꎬ此消彼长ꎬ循环往复ꎮ百年文学ꎬ我们所有重大的判断和论述仍然缠绕在 人民的文艺 还是 人的文艺 上ꎮ作为中国当代文学70年的全程参与者㊁见证者ꎬ谢冕传达出的是ꎬ在一个人民话语时代的困境中ꎬ坚守 人的文学 信念以及对此不懈的追求ꎮ他以切身的案例血肉丰满地再现了中国文学前30年惊涛骇浪的历程ꎮ在30年历程中ꎬ他寻找自由的文学表达而不得ꎬ被批判ꎬ被密报ꎬ被打成反革命ꎬ但即使在这样的夹缝中ꎬ他仍坚持寻找文学的灵感来报答文学ꎮ行超指出ꎬ 十七年文学 ꎬ或者五六十年代的文学批评ꎬ批评家会特别喜欢写一些宏大的问题ꎬ比如1949年艾青的«谈大众化和旧形式»㊁老舍的«现成与深入浅出»㊁陈冲的«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等ꎮ张丛皞指出ꎬ在1985年之后的文艺思潮的文学史书写中ꎬ宏大叙事㊁文学整体观㊁历史本质观开始被认为是一种后进的文学观念ꎮ文学是一种虚构ꎬ实验主义则对应的是一种常态的文学观念ꎮ新时期以来文学又重新回到 人 的起跑线ꎮ谢有顺高度评价新时期以来的文学ꎬ他认为ꎬ新时期以来的文学ꎬ无论是艺术自身还是表达的自由度ꎬ起点都是很低的ꎬ通过几十年的努力ꎬ当代文学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ꎮ苏童㊁阿来㊁海子㊁«白鹿原»等作家㊁作品会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性存在ꎮ对于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ꎬ他认为这是非常粗俗的判断ꎮ王侃则认为80年代的寻根文学㊁先锋文学是批评家强行在文学史当中做出来的经典ꎬ因为那些作品没有广泛地进入到公共阅读范畴ꎮ程光炜重返80年代的研究ꎬ以个案方式进入时代运动心态史研究ꎬ将研究拓展到文学及其周边的总体风景研究ꎬ以一种朴学式的研究来对林红与路遥的交往进行了历史细节考证与还原ꎬ试图推翻三本传记对林红背信弃义的记载ꎬ给予了文学史作家研究本应有的细腻与真实ꎮ在每一次裂变中ꎬ 人民的文学 与 人的文学 所传递出来的不同价值观和审美趣味ꎬ也收获了不同的读者群ꎮ王侃认为ꎬ在前30年中ꎬ公共阅读由官方意志决定ꎻ在80年代之后的一段时间ꎬ是由批评家主导的阅读ꎻ新世纪以来的公共阅读是读者自己形成的ꎮ孟繁华认为ꎬ文学作品的公共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ꎬ谁掌握了话语权力ꎬ谁就能把这种阅读植入到公共阅读里ꎮ他不认可新世纪读者的阅读有了自己的意志ꎬ因为排行榜㊁评奖等资本市场与文化机制等因素对公24㊀当代作家评论㊀2019年第4期共阅读具有巨大的影响力ꎮ关于 人民的文学 与 人的文学 的思考ꎬ本次会议还追溯到现代文学的源头ꎮ张丛皞指出ꎬ 人民的文学 与 人的文学 不仅仅是当代文学的一组矛盾ꎬ可以说ꎬ现代文学已经包含了 人民的文学 与 人的文学 的矛盾ꎬ这对矛盾体现在五四时ꎬ即是 政治的五四 与 文化的五四 ꎮ张丛皞试图超越左和右ꎬ反对学者简单粗暴地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是建立在以社会主义文化为起点的文化体制和整体信仰之上ꎬ中国的现代文学是建立在以五四为起点的文化体制和整体信仰之上ꎮ他认为ꎬ 革命的五四 与 文化的五四 ꎬ即 人民的文学 与 人的文学 始终在现当代文学中消长ꎮ(二)空间叙事:乡村书写与城市书写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型ꎬ中国大地的乡村与城市成为特殊的空间符号与书写谱系ꎬ以丰富而复杂的形象并峙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ꎬ并呈现出乡村书写逐步让位城市书写的时代更迭之特质ꎮ南帆提出ꎬ乡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最为主流的文学式样ꎬ乡村形象有着非常复杂的谱系ꎮ在漫长的乡土文学创作中ꎬ几乎找不到关于乡村的一致性定义ꎬ生产粮食的乡村㊁战火中的乡村㊁革命的乡村㊁流放 右派 的乡村㊁ 知青 下乡的乡村㊁改造资产阶级的乡村㊁跟城市对立的乡村㊁田园风光的乡村㊁寻根文学中的乡村㊁先锋文学中魔幻现实主义的乡村ꎬ等等ꎬ乡村在当代文学中是一个复杂的重要存在ꎮ韩传喜提到中国乡村的逐渐消逝ꎬ他认为过去生活的农村再也找不到了ꎬ然而ꎬ当代乡土文学却无法提供一个让读者感到真实㊁亲切的关于农村生活的回忆ꎬ这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一种缺失ꎮ在中国文学日益融入世界文学整体格局的今天ꎬ赛珍珠的中国经验ꎬ为中国小说的写作㊁为中国故事的表达ꎬ提供了一个外部视角ꎮ刘艳以一段宏观鸟瞰式的批评文字回顾了当代文学城市书写范式ꎬ指出五四新文学作家奠定了关于现代市镇和乡土文学现实主义书写的基本叙述模式ꎬ虽然乡土文学现实主义书写一直是更加主流的文学样式ꎬ但是ꎬ无论现代时期还是当代时期ꎬ城市文学书写一直没有消失ꎬ并且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题材选择和文学样式ꎮ李振则以«景恒街»等为具体案例ꎬ指出当前城市书写的不足ꎬ尽管当前的城市书写集中了资本㊁新媒体㊁快递餐盒等重要的城市元素ꎬ但一些城市书写却固执于古老的命题㊁道德的审判以及乡土乌托邦的想象ꎬ体现的是道德运作规则而非资本的运作法则ꎬ没有写出真正的城市气质和城市生活ꎮ贺绍俊指出ꎬ乡村劳动的美好形象是古代文学的文学意象ꎬ是文人的田园乌托邦元素之一ꎻ而兴起于革命斗争最尖锐时期的城市劳动并没有建构起美好的文学意象ꎮ当代文学的正统性是由劳动者来标识的ꎮ当代文学是革命的产物ꎬ革命胜利了ꎬ革命文学转为劳动文学ꎮ劳动者以建设新中国的姿态出现ꎮ(三)语言的思考:本质㊁翻译与流变文学的研究ꎬ从根本上说ꎬ是语言的研究ꎮ文学作品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ꎬ是世界㊁作家㊁读者和语言彼此吸引㊁对峙和搏斗的结果ꎮ以现代汉语为载体的当代文学ꎬ汉语的本质是什么?汉语经过了什么样的流变?世界的经典文学是通过什么样的语言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ꎬ并影响了当代的文学创作?本次会议也从汉语本质㊁翻译语言和现代汉语流变等角度展开了富有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考与研讨ꎮ现代汉语的视觉化是现代汉语变迁的一个维度ꎮ关于汉语的本质ꎬ即汉语本来的样34㊀2019年第4期㊀当代作家评论子ꎬ以及汉语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ꎬ敬文东认为ꎬ汉语思维是围绕味觉组建起来的ꎬ以诚为中心ꎻ希腊-西方文明是围绕视觉组建起来的ꎬ以真为中心ꎮ汉语以味觉为中心ꎬ以诚为伦理ꎬ以君子之诚与汉语之诚创造万物ꎮ所以沧桑的语气㊁仁爱的语气或悲悯的语气ꎬ是汉语本质的东西ꎮ白话文运动把味觉化的汉语改造成视觉化的汉语ꎬ即把主观性很强的语言改造成客观性很强的语言ꎬ为汉语输入了科学性和分析性ꎻ但在视觉中心主义笼罩下ꎬ新诗对精确和冷静的过度追求带来的ꎬ很可能是冷血ꎮ现代汉语的另一个变迁维度ꎬ是百年来翻译语言对新文学语言的影响ꎮ王彬彬指出ꎬ五四新文学作家ꎬ比如鲁迅㊁胡适㊁周作人等作家的语言资源可以直接面对部分语种的外文文本ꎻ但五四以后的作家直到80年代崛起的作家ꎬ外文水平不足以支撑他们直接阅读外文文本ꎬ特别是先锋作家ꎬ主要的创作资源就是80年代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西方小说ꎬ导致先锋创作有一种浓重的翻译腔ꎮ由此可见ꎬ翻译家语言对中国百年来新文学的创作影响巨大ꎮ会议对这一问题的关注ꎬ既是对十年前当代文学论争的延续ꎬ也是对十年前文学论争的回应ꎮ现代汉语的变迁ꎬ源自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ꎬ特别是意识形态的影响ꎮ耿占春一直以来十分关注语言问题研究ꎬ他指出ꎬ现代文学伊始ꎬ对诗歌的语言有着非常丰富的审美与追求ꎻ但随着30年代历史与政治的左转ꎬ逐渐形成了光明与黑暗二元对峙的语言体系ꎬ隐喻性的语言逐渐变成了概念性的语言ꎬ使得语言逐渐失去了活力ꎬ并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ꎮ70年代末ꎬ芒克㊁北岛的创作ꎬ颠覆了这种二元对峙的语义族ꎬ恢复了语言的隐喻性与模糊性ꎮ在80年代中后期之后ꎬ二元对立的语义系统被解构ꎬ更多的灰色的㊁中间地带的语言被社会接受ꎬ朦胧诗走入广场ꎮ耿占春认为ꎬ我们的社会在心态㊁理解力和感知力方面产生了巨大的进步ꎬ这一点可能比我们今天的经济成果还要重要ꎮ二㊁新变:网络文学与人工智能写作(一)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已然成为当代文学重要的变化ꎬ甚至有人将网络文学视为 时代新文化运动的先声 ꎮ网络催生了文学新的写作方式㊁阅读方式㊁审核机制和流通机制等ꎬ这些是人们对网络文学的常识性认知ꎬ然而ꎬ此次会议对这些常识性认知发出了质疑与挑战ꎮ网络文学是否带来了文学实质性的变化?与会学者各抒己见ꎮ南帆㊁吴俊㊁陈汉萍㊁方岩等学者都意识到ꎬ网络文学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评判已与传统文学大不相同ꎮ南帆㊁陈汉萍指出ꎬ与纸媒文学相比ꎬ网络文学常常强调爽点的制造ꎬ以爽点为价值批判标准ꎮ南帆认为ꎬ爽点的制造很可能与资本的运作有关ꎮ方岩认为网络文学与科幻文学等类型文学改变了当代文学的面貌ꎮ王晴飞认为ꎬ网络文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新ꎬ比如ꎬ«蜀山剑侠传»和现在流行的网络玄幻武侠文本之间差别不是很大ꎮ吴俊则认为ꎬ从短期来看ꎬ还很难回答这个问题ꎬ新媒体文学与纸媒文学之间的美学趣味博弈才刚刚开始ꎮ网络是一个新的载体ꎬ变迁发生在网络文学领域ꎬ所以网络文学比纸媒文学更有责任㊁资格和权利来回答这个问题ꎮ也只有等到新媒体技术达到一定的饱和状态ꎬ网络文学的文体修辞开始有一定的稳定性ꎬ我们才可以从容地探讨ꎬ新的文学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标准ꎮ网络文学是否就完全是一种大众文学?方岩和王晴飞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历史的回溯与前景的展望ꎮ王晴飞认为ꎬ在1998㊁1999年的时候ꎬ网络实际上是掌握在一批精英分子手中ꎬ当时的一些网络写作带有很强的实44㊀当代作家评论㊀2019年第4期验性和先锋性ꎮ方岩指出ꎬ2000年前后的BBS论坛时代ꎬ有大量的写作构成了新世纪非虚构写作的一个资源或一个起点ꎮ网络文学研究不应忽视BBS时代ꎬ否则ꎬ就会遗漏太多的信息ꎮ我们现在通常流行的网络文学与纸媒文学㊁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划分需要进一步细化ꎮ王晴飞甚至预想ꎬ在纸媒存在不下去的时候ꎬ纯文学作家转移到网络ꎬ那么被类型文学压抑的精英文学的可能性将被激发出来ꎬ产生一种新的写法和新的文本ꎬ从而使网络文学具有精英写作的维度ꎮ资本㊁产业㊁网络㊁媒介与艺术形式是一种怎样的纠缠?方岩认为ꎬ网络文学不是文学ꎬ而是一种资本运作方式ꎬ它在根本上和我们谈论的文学是有区别的ꎮ南帆非常赞同方岩的这一看法ꎬ并进一步指出ꎬ网络文学在资本的运作下ꎬ是产业链中间的一环ꎬ这一特质导致了资本的运作跟艺术形式之间发生着一种隐秘的联系ꎬ使资本运作之下的网络文学的艺术形式与传统文学的艺术形式之间拉开了距离ꎮ(二)人工智能写作比网络文学更具挑战性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ꎬ人工智能的变革显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ꎬ人类第一次越出 人 的视野ꎬ面对一个未知的对手/伙伴ꎮ杨丹丹指出ꎬ人工智能技术同样给文学发展带来各种新的可能性ꎮ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从文学语境㊁文学写作方式㊁文学样态㊁文学叙事经验㊁文学价值㊁文学发展的趋向各个方面给文学带来了各种新的变化ꎬ产生了一系列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ꎮ人工智能写作到底在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写作方法还是一种本理性的存在?如果人工智能写作作为一种本理性的存在ꎬ它呈现出了哪些新的审美特性?这些审美特性ꎬ对我们的传统文学产生了哪些冲击?提供了哪些新的审美增值?这些冲击裂变和增值给传统文学提供了哪些机遇和挑战?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ꎬ我们如何调整已经成为某种定式的精英化的批评方式ꎬ才能够公开地㊁客观地或者包容地去面对人工智能写作和人工智能文学ꎬ构建一种更具现实警示力的文学理论框架?在这个新的文学理论框架内ꎬ如何建构人工智能写作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它的发展路线?如何厘清关于人工智能写作存在的警惕㊁质疑㊁焦虑和论争?实际上我们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是回到了关于文学是什么的一个源问题上:文学怎么写?文学如何存在?文学为何存在?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到底在哪里?㊀㊀三㊁反思与砥砺:当代文学70年的缺失㊁困境与突破现在的文学老了吗?还是自我塑造的文学吗?还是做梦的文学吗?谢冕深感于当代的文学开始做棋盘外的功夫ꎬ也曾感叹文学的过早苍老ꎮ他强调当代文学不能放弃追求ꎬ诗歌是做梦的ꎬ文学是做梦的ꎬ文学和诗歌是让我们无中生有的ꎬ文学让我们在极度贫乏的时候ꎬ感觉到我们很富有ꎻ文学ꎬ给我们以力量ꎬ给我们以光明ꎬ让我们在非常黑暗的时候ꎬ仍感觉到光明始终在前面ꎬ不然我们要文学干什么呢?谢冕的这种激情与信仰恰恰是这个时代文学所缺乏的一种品质与精神ꎮ谢有顺不无忧虑地指出ꎬ文学越来越偏离一种自我塑造的特征ꎬ越来越受制于一种互相塑造的力量对它的影响ꎬ就连一些他认为可以超越俗世考量的作家ꎬ也可以为了获奖ꎬ为了印数ꎬ为了别人的评价ꎬ做很多自我写作的调整ꎮ谢有顺认为ꎬ从80年代走过来的文学也如此看重文学以外的力量ꎬ这让他感到诧异ꎮ这种强调彼此互相依赖的文学场域的建构潜藏着一种文学的危机ꎬ它背离了现代写作强调个体独立性的尺度ꎮ究竟为何出现这样的文学危机呢?谢有顺认为ꎬ现在54㊀2019年第4期㊀当代作家评论的作家缺乏像谢冕那样对文学非常深沉㊁独立㊁不可更易㊁不可摧毁的热爱ꎬ信念般的热爱ꎮ当代文学过早地进入一个苍老阶段ꎬ缺乏五四文学那种敢为世界先的意气风发ꎬ那种我就是世界㊁我能改变世界的青春激情ꎮ中国当代文学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ꎬ还有哪些不足呢?文学ꎬ作为我们曾经的栖居之所ꎬ现在还是我们的栖居之地吗?当代文学是否给人们提供了足够的温暖㊁怜悯等普遍的人性经验?刘恩波高度评价了中国当代文学ꎬ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有着非凡的创造力㊁想象力㊁理解力和表达力ꎬ但缺失也是存在的:第一ꎬ缺乏百科全书式的写作者ꎬ像曹雪芹㊁歌德㊁博尔赫斯那样将文明精神价值的各种要素提升到审美和文化层面上的写作者几乎凤毛麟角ꎻ第二ꎬ我们几乎没有启示录意义上的作品ꎬ绝大多数作家都是平行甚至滞后于自己的时代ꎻ第三ꎬ当代中国文学写作普遍过于艰涩沉重ꎬ缺少心灵的轻盈翱翔ꎬ缺少出奇制胜的轻灵之作ꎮ陈培浩认为ꎬ时代环境的巨变ꎬ使得原来作家的概念变成了纯文学作家的概念ꎬ在一个人文学不断被贬低㊁科学不断被神学化的时代ꎬ当代文学语言变成了当代社会濒于灭绝的小语种ꎬ更无法给人们提供精神的栖居之所ꎮ这样的时代ꎬ我们如何捍卫一种可以栖居的当代文学?这可能要回到当代文学ꎬ它必须建构一种可以看㊁可以体会㊁可以感受ꎬ让我们的精神可以栖居的一种语言ꎮ李建军认为ꎬ中国的当代文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ꎮ从五四以后ꎬ或者说从40年代初期以后的整个文学经验是狭隘的㊁苍白的㊁病态的ꎬ甚至是无意义感的㊁无法理喻的㊁无法理解的一种东西ꎮ李建军在对中外文学经验的参照中指出ꎬ无论是在«史记»㊁杜甫的诗歌ꎬ还是莎士比亚㊁托尔斯泰这些最伟大的文学经验里ꎬ无不包含了世界主义的人性内容ꎮ一个现代作家ꎬ应当首先培养对世界爱的情怀㊁同情的态度ꎬ尊重一切形式的生命ꎬ但我们的当代文学狭隘㊁苍白与病态的境况令人担忧ꎮ李建军认为鲁迅将现代文学导向了一个封闭的意识和情感领域ꎮ文学应当有批判的锋芒ꎬ应该有揭示社会病苦的犀利和勇气ꎬ但是ꎬ这种否定的指向并不是文学的全部ꎬ文学应该还有肯定的指向ꎮ积极建构ꎬ创造美好世界ꎬ创造美好人物ꎬ这个甚至更为艰难ꎮ结语回顾70年的历程ꎬ如张福贵在发言中指出ꎬ 当代文学在参与社会历史进程中起的作用之大ꎬ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ꎮ如果宽泛地按照 前三后四 区分ꎬ前30年的当代文学以 人民的文学 为主调ꎬ通过一套完整的建制与党的意志和国家政策紧密联系在一切ꎬ进入社会主义新文化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双重文化建构ꎮ文学的宏大叙事盖过了个体命运与情感ꎬ文学的阶级性㊁政治性与工具性前所未有地凸显ꎮ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ꎬ文学无疑发挥了积极的宣传和教化功能ꎬ但也遗留下许多问题ꎬ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贬抑㊁对西方文化的隔绝以及文学独立性的消解㊁文学艺术形式的刻板化和审美品格的萎缩ꎬ文学创作缺少对中国传统精神的领会与真正有力的解剖ꎬ与西方文化和文学的疏隔ꎬ以及深度追问能力和人文关怀的流失等ꎮ中国当代文学的后40年ꎬ文学积极转型而走入审美自律ꎮ80年代ꎬ文学又重新回到了五四启蒙运动的起跑线ꎬ开始思考人的问题ꎬ个体的情感和命运受到关注ꎬ80年代文学的热情㊁朝气㊁探索㊁勇气和突破以及它所具有的独立性与感召力ꎬ彰显出当代文学的熠熠光彩ꎬ也提供了关于文学 黄金时代 的美妙想象ꎮ然而ꎬ80 90年代期间ꎬ西方一64㊀当代作家评论㊀2019年第4期百多年的现代派文学和理论ꎬ在短短的时间内被快速地引入ꎬ不加咀嚼㊁检审与反思模仿ꎬ这种快速与粗糙使得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和形式探索ꎬ一方面达到了 奇怪的高度(陈晓明)ꎻ另一方面又陷入了某种与政治㊁现实过于疏远甚至隔绝的歧途ꎬ充满历史感的宏大叙事几乎被完全抛弃ꎬ并最终失去文学读者的青睐ꎮ90年代中期以后ꎬ中国进入消费时代ꎮ影视媒介大行其道ꎬ网络文学如雨后春笋ꎬ大众文学高歌猛进ꎬ与此相应的则是纯文学的惨淡经营ꎬ理论界对 文学之死 的焦灼不安与 日常生活审美化 的聚讼纷纭ꎮ文学的 世俗化 ㊁ 消费性 ㊁ 休闲性 ㊁ 娱乐性 特征日益凸显ꎮ在这些方面ꎬ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比之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ꎬ但它的底色或许更加驳杂难辨:比如 底层写作 ㊁ 打工文学 等以一种朴实的原初叙事直面现实的冷峻和凌厉ꎬ使人们看到了时代浮华底下的疼痛与困顿ꎮ姗姗而来的 后人类写作 似乎已然揭开了一个望不到底的 黑洞 文学历史上ꎬ人类第一次超出 人 的视界ꎬ面对一个全然无法预知的对手/伙伴ꎬ来重新寻找和确立自己的坐标ꎮ而这ꎬ也是当代文学在通向未来的旅程中ꎬ最使人不安却也最值得期待的新风景ꎮ此次论坛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与观点ꎬ在 多声部 的对话中ꎬ既有在思想碰撞与认同中的 视域融合 ꎬ也有观点和问题争鸣中的启示与反思ꎮ回望70年当代文学走过的历史路程ꎬ放眼新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ꎬ在历史与未来汇集点上的这些沉思与展望ꎬ也将构成丰富和开阔我们学术视野的新的活性元素ꎮʌ作者简介ɔ周伟薇ꎬ集美大学文学院讲师ꎮ(责任编辑㊀李桂玲)74㊀2019年第4期㊀当代作家评论。
当代中国文论建设的得与失
F3777‘3牲址争掌,锄|‘‘五四”以来,我国文学理论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经历了十夯曲折的道路。
改革开放之前,当欧洲国家的文学理论流派不断更迭走向多样之时,相对来说,我国的文学理论形态引进较多,而体系的构建相对较少。
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文学创作的创新局面的不断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的迅速展开,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充满生机,在了解外国理论成果的同时也开始重建自身,逐步走向理论的自觉。
近二十年来,无论是自身的理论建设,还是对外来理论的消化与吸收上,当代中国文论都体现了一种上下求索的自我意识。
在密切关注文艺思潮与文学创作的同时,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成绩固然能带来动力,但另一方面当代中国文论在方方面面也存在着一些疏忽和缺失。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权衡并正确对待这些不足之处对引导当代中国文论朝正确的方向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由于文艺意识形态层面上的特殊性,目前对当代中国文论发展的考察往往存在着一些偏见,这些看法要么过于偏激,要么言喜不言忧,无法还当代中国文论一个本来面目。
因此,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文论取得的成绩并指明其发展中问题所在便日显迫切。
体文从当代中国圭诊纵向发展以及与欧美理论横向比较的角●_-_●●—__一——__-___一’’度,试图总结出当代中国文论二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并寻找一些被遗忘的足迹,进而提出个人一些建设性意见,为当代中国文论的发展建设抛砖引玉‘.\轰,{幻已当代中国文论的成就一、在历史变革中更新文艺观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民族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揭开了新时期文艺蓬勃发展的历史帷幕。
早期的文艺理论与批评在“伤痕”文学带动下走上文艺舞台以其凌厉的锐气和锋芒跃入思想解放的时代洪流。
在沉寂多年之后,文艺理论开始显露出它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勇敢地承担起文艺界激浊扬清、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
广大理论工作者大胆冲破帮派体系思想禁锢,对林彪、江青一伙的谬论进行了彻底批判,充分肯定17年文艺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认真清理文艺领域长期存在的许多思想、理论、路线是非,着手纠正文艺工作中存在的错误及其影响,大量的文艺理论问题得以重新讨论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来面目得到恢复和发扬。
现代散文的社会关于怀与文化反思
现代散文的社会关于怀与文化反思怀与文化反思现代散文是一种以散文形式表达情感、思考现实问题的文学体裁。
在当代社会中,怀与文化反思是现代散文所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
怀是指对过去的记忆和情感的拥抱,是对于个体生活经历的反思与思考;文化反思则是对于社会、历史和文化现象的思考、质疑和探索。
本文将从怀与文化反思两个方面,探讨现代散文在社会中的作用与意义。
怀:回忆与思考现代散文以其真实、亲切的语言风格,通过对个人经历与感受的叙述,呈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回忆。
怀既是对美好往昔的缅怀,也是对失去的珍贵的思考。
在怀的过程中,个体试图通过回忆与思考,寻找自己的生活意义与价值所在。
例如,散文作家可以通过对家庭与亲情的回忆,思考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家人对自己成长的影响;他们也可以通过对个人成长经历的再现,反思自己价值观的形成和价值观的转变。
怀对于社会的意义也不容忽视。
通过对个体记忆的呈现,现代散文拓宽了社会的记忆范畴,为社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历史记录和宣告。
散文作家通过个人经验的再现,将个体与集体联系在一起,从而使社会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身的历史与文化。
此外,怀还有助于塑造社会的文化认同感与凝聚力,通过共同的记忆,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与共识。
文化反思:批判与探索现代散文在文化反思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现象的批判与探索,散文作家试图凸显社会问题,引起公众的关注与思考,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
例如,在现代散文中,作家可以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进行揭示与批判,挖掘社会中的隐形问题,激发公众的关注和呼吁改变。
散文作品也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探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现代社会对传统价值观念的重新解读。
文化反思还在于对现代社会现象的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
现代社会充斥着信息的过载和浮华的娱乐消费,现代散文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和分析,引导读者对社会进行思考与反思。
作家可以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探索和思考,引发读者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深度思考,激发公众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现代散文的自我意识与反思
现代散文的自我意识与反思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现代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承载着作者丰富的情感、独特的思考和深刻的洞察。
它以自由灵活的笔触,展现了个体对于生活、社会、人性等诸多方面的感悟与理解。
然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自我意识与反思,以更好地发挥其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现代散文的自我意识首先体现在其对个体经验的重视。
与传统散文相比,现代散文更加关注作者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经历。
作者们不再仅仅局限于描绘外在的风景和事件,而是深入挖掘自己的情感、记忆和心理活动。
这种对个体经验的强调,使得散文成为了作者自我表达和心灵探索的重要工具。
通过散文,作者能够真实地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分享成长中的困惑与收获,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然而,这种过度关注个体经验的倾向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当作者过于沉浸在自我的小世界中时,散文可能会变得狭隘和自恋,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他人的关怀。
因此,现代散文在强调个体经验的同时,也需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社会关怀,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脉搏相连接,使作品更具普遍性和时代价值。
现代散文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形式的创新与多样。
在语言运用上,现代散文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语法和修辞规则,而是大胆地运用口语、方言、网络语言等各种鲜活的语言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语言魅力。
在结构上,现代散文也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采用跳跃、穿插、拼贴等手法,营造出丰富多变的结构形式。
这种形式的创新为散文创作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作品在形式上过于追求新奇,而忽视了内容的深度和内涵。
一些现代散文作品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过度追求形式上的花哨,却缺乏扎实的思想和情感支撑。
这样的作品往往只是表面上的热闹,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长久的回味。
因此,现代散文在追求形式创新的同时,必须以内容为核心,让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内容的表达,使作品既有独特的形式美感,又有充实的精神内涵。
理解现代散文作品中的社会问题与思考
理解现代散文作品中的社会问题与思考现代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对社会问题的触角和思考的抒发,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画卷。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现代散文作品中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与思考。
一、揭示社会底层的困境现代散文作品常常把目光聚焦在社会底层的人群和他们的困境上。
这些作品以真实的细节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社会弱势群体的贫困、无奈、心理压力等问题。
通过揭示这些问题,作家们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对这些困境的改变。
例如,在《命运的交叉口》一文中,作者描绘了一个农村家庭的生活状况,通过女主人公的命运转折,反映了农村教育落后、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
这种现实主义的刻画,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底层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引发我们对改变社会现状的思考。
二、探讨社会道德和精神困境现代社会中,道德和精神层面的困境也是现代散文作品关注的焦点。
这些作品通过对个体的心理状况和生命困境的描述,反映出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认同危机等问题。
举例而言,《灵魂的悸动》一文以一个公司职员的视角,描述了他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我,内心产生了困惑和焦虑。
这个故事让我们思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个体应该如何在面对社会价值观的冲击时,保持自我、找到内心的平衡。
三、反思现代生活的压力与焦虑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日益残酷的竞争,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焦虑。
现代散文作品通过对个人生活的描摹,反映出现代人所面临的压力和焦虑,并引发对生活方式的思考。
比如,《末路繁华》一文中,作者以城市白领的视角,描述了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示了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困扰。
这种作品引导我们反思现代生活的本质和方式,进而思考如何在繁华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总结起来,现代散文作品在描绘社会问题与思考时,通常从揭示社会困境、探讨社会道德与精神困境,以及反思现代生活的压力和焦虑等角度展开。
当代中国散文创作中的现实反思与人文关怀
当代中国散文创作中的现实反思与人文关怀当代中国散文创作中的现实反思与人文关怀散文是一种以散文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真实、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在当代中国的散文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作品都具有现实反思和人文关怀的特点。
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作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体现了他们对人性、人情的关怀和思考。
首先,当代中国散文创作中的现实反思体现在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上。
作家们通过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揭示出社会的弊端和不公,呼吁社会改革和进步。
例如,作家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书中,他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沉寂和衰落,指出了当代社会中存在的文化问题。
同时,他也提出了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建议。
这样的作品不仅反映了现实社会的问题,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其次,当代中国散文创作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人性和人情的关注和思考上。
作家们通过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描写和探索,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他们关注人的内心痛苦和困惑,呼吁人们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例如,作家韩寒的散文作品《后知后觉》中,他通过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回忆和反思,揭示了人性的脆弱和迷茫。
他呼吁人们关注他人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这样的作品使人们更加关注他人,关爱他人,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价值和意义。
此外,当代中国散文创作中的现实反思和人文关怀还体现在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上。
作家们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描写,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他们关注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呼吁人们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
例如,作家杨绛的散文作品《我们仨》中,她通过对自己家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对家庭和生活的珍视和关爱。
她呼吁人们关注家庭和生活的美好,关心自然环境的保护。
这样的作品使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珍惜生活,体现了对生活的关怀和思考。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散文创作中的现实反思与人文关怀体现在对社会问题、人性和人情以及生活的关注和思考上。
初一语文总结学习现代散文作品的体验与思考
初一语文总结学习现代散文作品的体验与思考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现代散文作品,其中有些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不仅享受到了美妙的语言艺术,也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自己学习现代散文作品的体验,并分享一些我的思考。
首先,通过学习现代散文作品,我体验到了语言的魅力。
现代散文作品以其自由奔放、真实细腻的特点,使我感受到了语言的无穷力量。
在《味道》这篇散文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让我仿佛嗅到了文中所描述的食物的香味,也感受到了生活中那份真实而温暖的情感。
这种通过语言表达感受和情绪的能力,深深地吸引着我,也让我更加热爱语文学习。
其次,学习现代散文作品让我思考了人生、伦理和社会问题。
现代散文作品往往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触动了我对人生的思考。
比如,《人间游戏》这篇散文通过描述主人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持和努力,让我明白了生活的不易和奋斗的意义。
同时,作品中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通过《群山有眼》这篇散文,我对环保和珍惜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意识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此外,通过学习现代散文作品,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特思维和表达方式。
现代散文作品通常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见解,使我对某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例如,《白天与黑夜》这篇散文通过对白天和黑夜的描述,让我思考了时间、人生和存在的意义。
作者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打动了我内心深处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也引发了我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恩。
最后,通过学习现代散文作品,我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享受艺术的能力。
现代散文作品往往以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展示出艺术的魅力。
阅读这些作品,我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对美的敏感度。
例如,《无题》这篇散文中的文字简洁而充满张力,让我沉浸在文字的美感中,享受到了纯粹的艺术愉悦。
总之,通过学习现代散文作品,我不仅增长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拓宽了思维视野。
对当前散文教学的反思
对当前散文教学的反思作者:杨虹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7年第3期在文体教学中,散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一直是大家探讨的问题。
面对文本,既要教“作者”,又要教“读者”,再加上散文的相对自由性,于是散文教学往往陷入“文本”“作者”“读者”的灰色三角而难以自拔。
长期以来,影响中学现代散文教学最主要的理论观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这一观点的提出者肖云儒近期发表文章《“形散而神不散”的当初、当年和现在》,提出“在散文写作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一切都过去了,‘形散神不散’说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应该让它进入历史了,还是让它沉淀到历史的烟尘之中去吧。
”并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应对散文之‘神’作更宽泛的解释(如意蕴、情绪、甚至一种心理场),而不仅仅是主题和中心思想。
”它提醒我们思考,在现代散文的话语方式和写作手法都越来越丰富的今天,现代散文的教学能否换个角度来理解,跳出单篇单教的局限,从而也让散文教学序列化一点呢?下面便以刘亮程散文教学为例探讨散文教学策略。
一、教学现状分析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个不可忽视的作家——刘亮程,高一必修教材中选录了他的《今生今世的证据》,高二《现代散文选读》教材中选用了他的《寒风吹彻》,同时在《现代散文选读读本》中又出现了他的《通往田野的小巷》,《柴火》。
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刘亮程成了一个无法躲避的作家,而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具体处理课文时往往忽略了这几篇课文的共性和异性,零散的把课文讲述一下,算是了解了刘亮程,更有甚者索性视而不见,让学生自读一下便过了,事实上编者特别把关于刘亮程的4篇文章放人教材,代表了刘亮程不同时期的作品,深入解读课文,与刘亮程进行对话,或者说与新疆这个特殊的地方进行对话,然后让我们永远怀着惊讶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或许这才是我们应该的做法。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深入了解一个人物,才能教给学生更多研读散文的方法。
《今生今世的证据》在高一必修教材中是打星号表示选读的课文,因而很多老师会忽略不计,也有一部分老师把它作为公开课的篇目进行讲解,从最近的几次公开课情况来看,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课堂师生对话,生本对话比较生硬。
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理论与实践
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理论与实践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散文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
散文不同于诗歌和小说,是一种简洁明快,具有直接表达感受和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形式,散文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认知和思考,也是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通道。
中国的散文创作深受古代文学的影响,同时又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从而独具特色。
本文以中国现代散文创作为主题,探讨其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理论发展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理论,依托于中国古代文学,同时受到全球文化融合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
1. 继承古代散文的优秀传统中国古代散文创作流传了一千多年,产生了许多传世名篇,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优秀的古代散文作品对中国现代散文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宋代散文家苏轼的《东坡志林》,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人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鲁迅、丁玲等现代散文家都在《东坡志林》中汲取养分,使他们的选材和写作风格更加接近生活,更加贴近人民。
2. 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国现代散文创作不仅继承了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还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
西方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思潮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林语堂在其《豫章散话》中倡导的“散文应该也有诗的味道,否则就太不像了”这一思想,就是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的影响。
3. 探索散文的写作特点中国现代散文创作摆脱了古代散文的束缚,不再局限于以史论政、议论时事,而更加追求真实性、情感性、主体性的表达。
现代散文再现生活,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点滴,以小见大,突出人物的感情和形象,使题材更接近人民,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同时,现代散文倡导语言简洁、形式新颖,注重写作技巧和风格变化。
这些创新特点让现代散文更加丰富多彩,风格多样。
二、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实践探索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理论已经较为成熟,随着时代发展,这些理论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深入体会散文的特点,提高散文的创作水平。
高二语文:当代散文的观点表达与批评思考
语言运用与观点表达
语言的修辞手法
当代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 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都有助于作者更生动地 表达自己的观点。
语言的情感色彩
通过语言的情感色彩,作 者可以传递出对主题的立 场和态度,从而表达自己 的观点。
语言的节奏感
语言的节奏感能够影响读 者的阅读体验,进而影响 作者观点的表达效果。
意象塑造与观点表达
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形式灵活 、内容广泛,既可抒发个人情感 ,也可反映社会现实。
当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起始阶段
20世纪初,受到西方文学影响, 中国散文开始发生变革,出现了 以鲁迅为代表的“白话散文”。
发展阶段
20世纪中期,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 运动,散文逐渐走向成熟,出现了 以巴金、老舍等为代表的作家。
高二语文当代散文的观点表达与 批评思考
目录
• 当代散文概述 • 观点表达在当代散文中的体现 • 批评思考在当代散文中的运用 • 当代散文的创作实践与启示 • 当代散文的阅读与鉴赏
01
当代散文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当代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以真 实生活为创作基础,强调个人情 感、思想和体验的表达。
特点
深入挖掘文章的主题思想,理 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探究其 社会意义和价值取向。
结构层面
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段落安 排和过渡方式,理解作者的思 路和谋篇布局的技巧。
文化层面
将文章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 ,探究其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时代
特色。Leabharlann 当代散文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
1 2 3
审美价值
详细描述
选取具有相似主题或风格的当代散文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不同作家对同一 主题的表达方式和技巧,理解他们在语言、结构、修辞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劣。通 过比较,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当代散文的发展趋势和艺术特点。
现代散文的社会批判与反思
现代散文的社会批判与反思现代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的同时,也不乏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现代散文在社会批判与反思方面的作用。
一、社会问题的揭示现代散文通过真实而生动的语言描述,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例如,许多散文作品描绘了贫困山区的生活困境,展现了城乡差距、教育资源不均等社会问题。
这些作品通过具体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对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唤起了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二、价值观念的批判现代散文常常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不良价值观念进行批判。
有些作品以讽刺或夸张的手法,揭示了物质追求、功利主义等不健康的价值观念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这样的批判引发了读者对自身价值观的反思,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人性的反思现代散文作品通过对人性的揭示与反思,表达了对人类行为的思考。
有时,作者会通过对社会中的丑恶现象的刻画,反思人类的本性与行为。
这种反思引发了读者对人性的思考,使人们对自身的行为和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四、社会改革的探索现代散文作为一种批判性的文学形式,不仅揭示问题,还提出了一些具有启示性的探索和解决方案。
某些作品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对策和改革思路,为社会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这样的作品对于推动社会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五、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转化与社会批判相辅相成的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转化。
现代散文作为一种表达作者内心情感和体验的方式,使作者能够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与读者分享。
这种情感的抒发与转化,使读者在共鸣的同时也得到一种情感上的满足和启迪。
综上所述,现代散文在社会批判与反思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揭示社会问题、批判价值观念、反思人性、探索解决方案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转化,现代散文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考与启示。
正是因为现代散文的社会批判与反思,我们更能够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关注个人价值观念,探索社会改革的途径,以及理解与共鸣他人的情感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散文理论建设的回顾与反思一、“形散神不散”散文观的形成及其影响“形散神不散”散文理论出现于被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者称为“散文年”的1961年,它是“十七年时期”的社会与文学思潮、散文写作等综合因素所整合 6^$。
¥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之初,散文写作上,表现为建国初期大量热情洋溢地歌颂新生活、新制度、新建设等方面成就的特写类散文的兴盛。
这种特写类散文虽然有着可以及时、迅速、生动地报告社会生活的新人、新事、新景观,但是在艺术形式上有粗糙之气,摒弃了写作者个人的抒情空间,降低了散文的美学品格。
这样,如何在一元的抒情机制里使散文“既好看又好吃”,成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诱人“菜肴”,这成为文艺界所思考的问题。
1950年代中期的“复兴散文”运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复兴散文”运动中所出现被称为“佳作”的散文,如杨朔的《香山红叶》、秦牧的《社稷坛抒情》、魏巍的《我的老师》、何为的《第二次考试》、老舍的《养花》等,形式灵活,文笔优美,所表现出的是与工农兵具有“同质同构”的情感关系。
经过1957年的“反右运动”,1958年的“大跃进”,知识分子自由言语的空间彻底丧失,整个国家处于一种虚幻抒情状态,表现为对“共产主义”一相情愿式的幻想与渴望,对社会生活赋予诗意的浪漫情调。
形式灵活、文笔优美的抒情类散文,成为热爱国家、颂扬人民的有效文本,走到当代文学写作的前台位置。
1961年之所以成为“散文年”,它有这样几方面原因:一是抒情散文写作获得丰收,大量意境隽永、文体优美的“抒情散文”涌现出来;二是许多全国性的报纸展开对散文创作理论的讨论,形成了相当的气候,出现了为多方所激赏的“形散神不散”散文理论。
换言之,“散文年”是散文写作实践与散文理论探索“水到渠成”的结果。
总体而言,1950年代的散文研究,基本上集中到对作家作品的评论上,虽说出现了一些凤毛麟角的探讨散文特质的文章,但没有形成大的冲击波。
抒情散文的写作虽说队伍扩大、作品大面积丰收,但同样也出现写作题材狭窄、风格单一等状况,这样势必要求散文研究者对散文的概念、范畴、特征、传统等方面内容做出相对明确的探讨,以指导散文写作实践。
应该说,到了 1960年代之初,探讨散文基本内涵、特征理论准备的时机相对成熟。
《人民日报》专门在1961年1月28日至6月5日,在第八版开辟了“笔谈散文”的专栏,发表了二十来篇文章,专门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散文的诗意、意境、结构、范畴等艺术问题。
此外,《文艺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羊城晚报》等多种报刊,也刊发了提倡、议论散文写作的文章。
这次“散文笔谈”的重点,不是讨论散文生存的土壤问题,而是把精力集中到散文文体等一些技术性问题上,估计也有像一些学者所猜度的原因:“这次‘散文笔谈’的策划者尽量避开敏感的政治话题,将讨论的重点放在散文的本体建设和艺术表现方面,从而避开来自政治的干预,这是颇具策略的明智做法。
”对散文“形散神不散”特征的概括和论争,首先成为当时讨论较多的话题。
有人认为“散文忌散”——李健吾提倡散文的“竹简精神”,作家师陀也提出了“散文忌散”的观点。
也有人提出“散文贵散”的观点,把散文形容为“文学的轻骑兵,是从战斗的风沙中跋涉过来的”、“散文是一切文学样式中最自由活泼,最没有拘束的”。
与此同时,王尔龄在《光明日报》发表《散文的“散”》文章,也赞同散文的特点在于“散”。
萧云儒的千字短文《形散神不散》,综合“散文忌‘散’”与“散文贵散”观点,提出自己关于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观点:“神不‘散,,中心明确,紧凑集中,不赘述。
形‘散’是什么意思呢?我以为是指散文的运笔如风、不拘成法,尤贵清淡S然、平易近人而言。
‘像煞有介事’的散文不是好散文。
会写散文的人总是在平素的生活和日常的见闻中有所触动,于是随手拈来,生发开去,把深刻的道理寓于信笔所至的叙述上,笔尖饱蘸感情,时而勾勒描绘,时而倒叙联想,时而感情激发,时而侃侃议论”。
萧云儒不光认为散文的“散”与“不散”相互统一、相映成趣,更具体地发挥了这种“神不散”的观点,即“中心明确,紧凑集中”、“字字珠玑,环扣主题”、“形似‘散’,而神不散”。
“形散神不散”观点是对当时文艺主潮的一种阐释:作品的主题必须明确与集中,完全符合当时盛行的反个性主义的大一统文艺思想。
《形散神不散》的短文一出现,立刻引起评论家们的重视,经过宣传、推广,终于构筑成当代散文的理论框架。
与其说这些文章从理论上推动了当时散文写作的发展,毋宁说是对当时散文状态的理论总结与进一步规范,给散文的发展戴上更为沉重的“紧箍咒”,由此,所谓的“散文年”真正形成了属于“十七年时期散文”的理论与创作模式。
在拥有具体的“形散神不散”理论指导下的散文环境中,散文“诗化”这种散文写作的技术方法,成为散文作家们自觉的追求。
当然,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普遍的,既表现社会大众对于“三大家”散文创作的“诗化”方式的模仿上,也表现在当代的文学教育上的一种全力引导与灌输。
就拿“十七年时期”散文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来说,到了“拨乱反正”后的“新时期”,“十七年时期”所涌现的散文佳作,如杨朔的《香山红叶》、《荔枝蜜》、《茶花赋》、《海市》、《泰山极顶》,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日出》,秦牧的《花城》、《土地》、《社稷坛抒情》,冰心的《樱花赞》,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猎户》,何为的《第二次考试》,袁鹰的《井冈翠竹》等大量散文作品全面进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全国统编语文教材,成为全国中小学生所诵读的名篇佳作。
就是萧云儒的《形散神不散》也一度进入中学语文教材,其关于散文特征的论述“形散神不散”,成为中学生必须牢记的散文特征“定律”。
这种影响所造成的社会意义不言而喻。
二、对于“真情实感”的讨论1980年前后,著名作家巴金先生连续发表了《说真话》、《写真话》、《三论说真话》、《说真话之四》、《未来(说真话之五)》随笔文章,并在1982年把“讲真话”的一组随笔辑成《真话集》出版。
巴金先生反复说“我所谓‘讲真话’不过是‘把心交给读者’,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表现出了一位具有“五四”文化精神的老作家的社会良知。
现在有人看“说真话”这个命题似乎很幼稚,其实在没有明确的社会制度保障的前提下“说真话”并不容易,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以“新时期”之初的特定社会语境来分析,“说真话”应该成为散文写作的最基本条件。
因为能否忠实而冷静地记述“文革”乃至“极左路线”时期的历史现象,能否客观地追述那些已经在“文革”中逝去的人们的历史功过,能否真实地表达作者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理解,这些均不是易事。
其实,“讲真话”曾是当代许多作家的共同心声。
早在1962年,作家周立波主编的《散文特写选》(1962年)序言中这样强调:“描写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首要特征。
……散文特写绝对不能仰仗虚构。
它和小说、戏剧的主要区别就在这里。
”秦牧说:“文学作品应当宣传真善美,反对假丑恶”,他认为的“真”,就是“要本着现实主义的态度写作,反对弄虚作假,反对粉饰太平,反对掩盖矛盾,反对诓诓骗骗”。
可以看出,长期以来散文的“真实性”问题,一直被视为散文不可动摇的基石和不容偏离的创作原则。
众多作家对于散文“真实性”原则的强调,主要是捍卫最基本的写作权利。
这里既有对当代散文创作中长期出现的“假大空”、“假嗓子”的不满,也有对于散文生存语境的反思。
80年代后期,林非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提出散文的“真情实感”问题,他指出:“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对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或自然图景的再现,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情感的表现中间,它主要是以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
”林非这里反复强调“真情实感”对于散文创作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散文审美价值观的核心问题。
林非引出的对散文“真情实感”探讨的话题,成为新时期以来散文研究界长期纠缠不清的问题。
楼肇明认为:“‘真情实感’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基础,它在扫荡‘瞒和骗’的文艺中是立了功劳的”;“其二,‘真情实感’论因过丁•普泛,不可避免地非文学、非艺术的因素也一古脑地全包含了进来”;“其三,真情实感,本身包含着若干层次,又人和人不尽相同,这样就为相对主义留有藏身的洞穴”。
陈剑晖也认为:“‘真情实感’是可以作为散文的本体范畴和对散文的文体进行规范的,它的功劳也是别的散文概念所不能代替的”“问题在于,我们充分肯定这一散文范畴的同时也应看到:首先,散文虽是‘表现自我’的‘主情性’艺术,但它的情感抒发和小说、诗歌的情感抒发有着较大的区别……”;“其次,感情有文学的因素,也有非文学的因素;有具备很高审美价值的真,也有毫无艺术意义的真”;“再次,还应注意到,感情还有‘大,、‘小’和‘高’、‘低’之分,这是就散文的情感质量而言。
事实上谈论散文的情感,必然涉及作家的主体人格结构、思想涵养、文化心理等因素”。
那么,“真情实感”是不是散文的内核,是不是散文创作的灵魂?我以为应该这样回答:“真情实感”仍是文学进入审美需求的最基本的层次,它是一种外在现象,“真情实感”的内核应当是“个性”精神,正如郁达夫所言:“散文的解放,第一要写‘散文的心’”,“散文的心”就是散文创作者所释放的“个性精神”,而这种充分与自由的个性精神的释放,必须有足够的社会条件来保障o探讨散文在技术上可否进行“虚构”的问题,也是对于散文“真情实感”的讨论逻辑必然。
90年代初,秦晋坚持认为:“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散文如果描写不是关于实际发生的事情,而是关于可能发生的事情,读者就会出现阅读障碍……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在散文中像小说一样虚构事实情节,那无疑是‘自毁长城’,失去疆界的散文也就失去了散文自身。
”秦晋对于散文“真实性”的讨论,己经不是简单层面的情感诉求了,而是上升对于散文特质的探讨了。
可是,陈剑晖却认为:“从散文的创作规律和散文发展趋势来看,要使散文所描写的内容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完全吻合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我看来,只要我们把握好‘真实与虚构’的‘度’,既不要太‘实’又不要过‘虚’,则散文的‘真实性’这一古老的命题便有可能在新世纪再现它的原有活力。
”其实,我们完全不必在“真实性”问题上纠缠不休,“真实性”就是现代散文不容动摇的特质之一。
现代散文具有“现代性”、“真实性”、“自由性”三大特质。
所谓“现代性”就是一种表现为科学、人道、理性、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法制等普遍原则的现代意识精神;“自由性”,既是散文写作者心灵的最大自由,也是散文文体的自由,呈现一种开放的态势;而“真实性”就是写真相、表真情、诉真心,散文中所涉及到的人和事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构和杜撰。
也就是说,散文的“真实性”所符合的原则是真人、真事与真实的时空场景,但是作者在真实时空中包括想象、幻觉等心理体验,则不能以简单的“真实性”来加以限制了,因为人的思维具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