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概述
医学心理学 心身疾病
易暴怒、抑郁、孤僻及多疑倾吸烟、酗酒、多食、缺少运
向者
动及A型行为等
工作和生活环境里存在明 显应激源的人
及早通过心理指 导加强其健全个
性的培养
LOGO
利用心理学技术 指导其进行矫正
及时帮助其进行 适当的调整,以 减少不必要的心
理刺激。
实用文档
第二节 常见心身疾病
LOGO
实用文档
一、原发性高血压
❖综合因素所致。 ❖心理社会因素:
而心身疾病既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又有 明确而具体的病变部位,一般累及植物神经 所支配的脆弱器官。
LOGO
实用文档
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心理干预目标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帮助患者从客观上消除致 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消除心理学病因:提高患者对应激的认识水平,增 强应对能力
消除生物学症状:减轻生理反应,缓解病情
Alexander认为潜意识冲突导致精神紧张,改变了交 感或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扰乱了神经内分泌系统而出现 器官症状。
迷走神经 哮喘、溃疡
心理冲突
LOGO
交感神经 原发性高血压、甲亢
实用文档
❖心理生理学说
如果说心理动力学是强调病因,则心理生 理学说着重于发病机制。
Cannon的“应急” 反应,巴甫洛夫的实 验神经症,都说明神经刺激可以影响和改变 器官功能,即心理活动可影响生理过程,甚 至引起疾病。Selye的“应激”学说更带动 了内分泌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参与。
重视心理社会因素有助于癌症的防治。
LOGO
实用文档
癌症的临床心理问题
❖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表现
确诊前 回避、不积极检查、焦虑、失眠
确诊后 否认 愤怒 接受现实 消极等待
心身疾病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相关知识讲座第六讲心身疾病一、心身疾病概述(一)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包括狭义和广义的概念。
所谓狭义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一类有病理形态学或生化改变的躯体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强调病理学和生化的临床改变。
广义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一些躯体疾病或障碍,这些躯体疾病或障碍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没有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的情况,例如,心因性阳痿、心因性厌食、书写痉挛、口吃等。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如生活事件)和情绪反应有关;4.生物和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和器官;6.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三)心身疾病的范畴1.内科心身疾病⑴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外收缩,雷诺氏病,神经性循环衰弱症等。
⑵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习惯性便秘,直肠刺激综合征。
⑶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心因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咳嗽。
⑷神经系统: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自主神经失调症,心因性知觉异常,心因性运动异常,慢性疲劳等。
⑸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亢进,阿迪森氏病,副甲状腺机能亢进,副甲状腺机能低下,垂体机能低下,糖尿病,低血糖。
2.外科:全身性肌肉痛,脊椎过敏,书写痉挛,过敏性膀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3.妇科:痛经,月经不调,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能性不孕症,性欲减退,更年期综合征,心因性闭经。
4.儿科:心因性发烧,遗尿症,遗粪症,周期性呕吐,胃肠功能紊乱症,脐周痛和心因性呼吸困难。
《护理心理学》第五章
1 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注意控制热量,限制脂 肪〔尤其是动物脂肪〕的摄入,多吃富含钾、钙而含钠低的食物,多吃绿 色蔬菜及新鲜水果。
运动不仅可使血压下降,而且可起到减轻体重、增强体力、改善睡眠、提 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3.生活方式 ➢ 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不讲卫生等不良习惯也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重要因素。
2.3 消化性溃疡
〔二〕消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溃疡的防治及心理护理要点
1.消化性溃疡的防治
〔1〕合理膳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适量的食物中和胃 酸;选择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防止食用粗糙、易产生气 的食物,如芹菜、韭菜、干果等;禁食油煎、油炸及过热的食物。
胃酸和胃蛋白酶水平明显升高,诱发消化性溃疡。
2.3 消化性溃疡
2.情绪因素 ➢ 紧张、焦虑、悲伤、沮丧等负性情绪均易导致消化性溃疡,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强烈的心
理应激可扰乱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人在恐惧或悲哀时,胃黏膜变白,胃酸停止分泌, 引起消化不良,而在焦虑、愤怒、怨恨时,胃黏膜会充血,胃酸分泌过多,长期如此会 导致消化性溃疡。
1.3 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
〔三〕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是指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经济状况、 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社会地位等。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开展,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噪声干扰、矛盾冲突等, 都使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需要努力去适应这些压力。假设适应不 当,就会损害身体健康,引发心身疾病。
1.3 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
〔二〕心理因素
1.情绪
➢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满足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 情绪。积极的情绪对个体的生命活动起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提高劳动效率,维 护人的健康。消极的情绪在一定程度内是适应性反响,但如果过大或过久,那 么会使人心理失衡,导致相应的躯体器官或组织功能紊乱,进而产生各种疾病。
护理心理学 第8章 心身疾病
• 偏执:多见于知识分子或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高 血压病人。
A型行为
• ①时间紧迫感:行为急促,速度快;办什么 事总想提前;脾气急躁,缺乏耐心,常因急 于考虑做什么事情彻夜不眠,甚至半夜起床 做事情;
(五)糖尿病
• 1、概念:以糖尿和高血糖为特征的多因性 分泌—代谢障碍,是由胰岛素缺乏或靶细 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引起的。
• 2、病因
• 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 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 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 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 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 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 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
• 3、心理特点
• 初患糖尿病新入院的患者,由于对糖尿病知识的 缺乏,以及与医生、家庭和社会的关系等诸多因 素的影响下,常引发各种心理障碍。常见的糖尿 病心理障碍通常是神经症。主要表现为:过度焦 虑、癔症性、恐怖、强迫和抑郁。
• 具体表现:与别人过分合作协调、姑息,谦让; 原谅一些不该原谅的行为;生活和工作中没有 主意和目标,不确定性多;对别人过分耐心; 尽量回避各种冲突;负性情绪控制能力强,特 别是愤怒;屈从于权威;追求完美、生活单调 等。
• 3、心理特征 • 1、肿瘤病人的心理反应分期 ¤休克-恐惧期 ¤否认-怀疑期 ¤愤怒-沮丧期 ¤接受-适应期
第六章 心身疾病
第一节 心身疾病 概述
一、心身疾病概念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
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二、与其他病症的异同
1、与一般躯体疾病:
二者都有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 改变或病理生理过程,即都有生物学基础;但 病因不同,心身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精神病学 第十八章 心身疾病
⼼⾝疾病(Psychosomatic disorders),是指以⼼理、社会因素为重要病因引起有⼀定病理⽣理和病理形态学改变的某些躯体疾病。
故与神经症等是有区别的。
⼼⾝疾病,早在我国中医学就有记载,即喜、怒、忧、惊、悲、思、恐七情的⼼理因素的发病的主要因素。
近代⼼⾝疾病,是19世纪20年代由⼼⾝医学提出的⼼⾝疾病的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病因和主要研究:由多种因素联合作⽤所致。
⼀、病因: (⼀)⼼理因素:即⽣活事件。
如家庭、经济、⽣活、职业、⼯作、⼦⼥、夫妻等引起各种⼼理因素。
(⼆)社会因素:⼀般包括社会、环境、⽂化等。
如空⽓污染、居住拥挤、交通繁杂、噪⾳⼲扰、环境卫⽣不佳、⼈际关系等因素。
(三)⽣物学因素:遗传、性格、体型和⽂化、教育、教养等素质也有⼀定关系。
⼆、中介机理的研究 有关⼼⾝疾病发病机理,是什么情绪和⼼理因素会引起机体各系统的疾病?现在从神经⽣理、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等进⾏研究。
(⼀)神经⽣理机理的研究:⼼理社会因素的应激可传⼊脑内,若主观认为是恐惧的信息,就会引起惊恐、焦虑或愤怒。
这种恐惧⼼理⼜对⼤脑功能产⽣不良影响,以⾄导致功能障碍,当⼼理反应时,交感神经中枢兴奋,通过状结构向下传递,可引起总体性交感神经反应,多⽽导致⾎压上升、全⾝代谢增强、胃肠道抑制等。
如副交感神经活动亢进时,上述的功能活动起着相反作⽤。
因此长期持续的⼼理反应能使交感和副交感的对⽴统⼀出现失调。
(⼆)神经内分泌机理的研究:内分泌系统具有使机体适应环境的作⽤,下丘脑垂体激素有调节肾上腺、甲状腺等激素的作⽤。
⼼理因素能改变激素⽔平,因⽽影响所有的代谢过程,如⾼度紧张或抑郁状态时,⾎液⼉茶酚胺含量增⾼,⼀旦这种因素多次反复,可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持续增⾼,激素⽔平的改变影响代谢过程。
经过反馈作⽤,促使神经递质更新率,⼉茶酚胺增⾼,增强⼤脑⽪质的兴奋性,可使整个功能的稳定性改变,从⽽可导致⼼⾝疾病的产⽣。
第十章:心身疾病
西方国家对应激的研究
不幸的是,如果因为长期慢性的应激,而 反复出现“战斗或逃跑反应”,将会导致 长期的负面的影响。你的肾上腺分泌出肾 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抑制消化、生殖、 生长、组织的修复、和你的免疫和抵抗炎 症的系统的反应。也就说,你的身体中一 些对保持你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功能开 始下降。
心身疾病的诊断
目前学术界对心身疾病的态度是不倾向于 对此做出单独的诊断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对 心理因素与躯体疾病的关系没有得到明确 的澄清和证实。但是,无论是国外还是国 内的精神障碍诊断系统都不同程度地保留 了对心身疾病的关注。
心身疾病的范围
主要包括由情绪因素所引起的、以躯体 症状为主要表现、受植物神经所支配的 系统或器官疾病。
按各器官和学科分类有: (一)心血管系统:冠心病、原发 性高血压、心率不齐等。 (二)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 疡、溃疡性结肠炎、胃痉挛、精神性 (心因性)厌食等。 (三)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 度换气综合征,慢性胰腺炎等。 (四)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亢 进症,肥胖症等。
(五)神经系统: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痉 挛性斜颈、植物神经障碍等。 (六)泌尿生殖系统:遗尿、阳萎、月 经不调、经前紧张症等。 (七)肌肉骨骼系统包括免疫机制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肌痛、颈臂综合症等。 (八)皮肤科:荨麻疹、湿疹、过敏性 皮炎,皮肤搔痒症等。 (九)眼科:青光眼、弱视等。 (十)耳鼻科:美尼尔氏综合症、口吃、 咽部异物感等。 (十一)妇科: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 症等。 (十二)口腔科:舌痛、口炎、口臭 等。
09心身疾病
挫折: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过 程中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障碍,使行为进 程受阻或被延搁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 绪反应。
焦虑:担心会发生不好的结果 恐惧:面对危险而感到害怕,试图逃避 抑郁:因无法应对困境或严重后果而产 生无助和无望感 愤怒:由于目标受阻、自尊心受到打击 而引起
情绪
医学心理学
4、文化性应激源 (culture stressor)
医学心理学
呼吸系统
• 支气管哮喘 • 过敏性鼻炎 • 过度换气综合征 • 神经性咳嗽等。
医学心理学
消化系统
• 消化性溃疡 • 溃疡性结肠炎 • 进食障碍(厌食、呕吐、贪食) • 食道贲门或幽门痉挛 • 肥胖症等
医学心理学
泌尿生殖系统
• 神经性多尿症 • 阳萎 • 月经紊乱 • 经前紧张症 • 心因性不孕症 • 功能性子宫出血 • 阴道痉挛等。
医学心理学
内分泌代谢系统
• 肥胖症 • 消瘦 • 糖尿病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医学心理学
神经系统
• • • • 偏头痛 肌紧张性头痛 痉挛性疾病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医学心理学
肌肉骨骼系统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痉挛性斜颈 • 腰背部肌肉疼痛等
医学心理学
皮肤系统
• 神经性皮炎 • 慢性荨麻疹 • 湿疹 • 银屑病 • 斑秃 • 瘙痒症 • 多汗症等。 医学心理学
文化性应激源 主要源于社会文化 环境的改变,如语 言、风俗、信仰、 社会价值观念的变 化等。
医学心理学
(二)认知评价
• 指个体对遇到的应激源的性质、程 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 是应激作用过程的关键性中介因素。
医学心理学
(三)人格特征
• 在个体认知事件的角度和选择行为方式上起重要 作用。
医学心理学第八章心身疾病
生理因素
01
02
03
内分泌失调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 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身 体的生理功能,引发心身 疾病。
免疫系统异常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 免疫系统异常,使身体更 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神经系统异常
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神经系 统异常,影响身体的生理 反应和调节能力。
遗传因素
基因遗传
某些心身疾病可能与特定的基因遗传有关,个体可能因为携带这 些基因而增加患病风险。
04
CHAPTER
常见心身疾病及其案例分析
抑郁症
总结词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 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和思维迟缓 等症状。
VS
详细描述
抑郁症可导致患者失去对日常活动的兴趣 和乐趣,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绝望感。严 重时可能出现自杀念头。案例分析:某中 年女性因长期工作压力和家庭问题,出现 情绪低落、失眠等症状。经过心理评估, 诊断为抑郁症,经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后,症状得到缓解。
系列躯体症状。
心身疾病的分类
总结词
心身疾病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病因 、症状表现、发病部位等。
详细描述
根据病因,心身疾病可以分为原发性心身疾病和继发 性心身疾病。原发性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为主 要病因,而继发性心身疾病则是由于其他躯体疾病导 致的心理生理反应。根据症状表现,心身疾病可以分 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消化系 统疾病等。根据发病部位,心身疾病可以分为神经系 统心身疾病、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呼吸系统心身疾 病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总结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于经历创伤事件而 导致的心理障碍。
详细描述
患者常常出现对创伤事件的反复回忆、噩梦、 逃避行为等症状,并可能出现情感麻木、焦 虑和抑郁等情绪反应。案例分析:某年轻男 性因亲身经历车祸事故,出现持续的噩梦和 恐惧。经过心理评估,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 碍,经过心理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
医学心理学-心身疾病
第六章心身疾病第一节概述一、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 )又称心理生理疾患( 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s ),是一类在发病、发展、转归和防治方面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目前对心身疾病的认识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防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
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防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躯体组织损害性疾病。
例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等。
心身疾病和心身障碍在目前文献中有时被混合使用,心身疾病和心身障碍之间本身也存在交叉和重叠。
一些著作中提到的心身障碍有时还会笼统包括一部分心身疾病和一部分神经症,故广义的心身障碍和广义的心身疾病有时几乎是同义语。
心身障碍( Psychosomatic disorders )是一组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例如神经性呕吐、偏头痛。
现已被越来越多的心身医学工作者所重视,目前美国精神病学及心理学著作中逐渐改用( DSM-IV)的分类,以及世界卫生组织( WHO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一一第十版》(ICD-10)的分类,对经典的“心身疾病”名称已不再使用。
但日本心身医学会仍然有心身疾病的分类。
目前所指的心身障碍是从引起躯体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及由躯体疾病产生的心理障碍两个方面来考虑。
这样,目前的心身障碍显然要比原来的心身疾病广泛得多。
因为它不仅是指疾病,而还指患者体验的心身不适。
但这要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
本章讨论的心身疾病主要以狭义的概念进行,归纳起来,心身疾病有以下主要特征:①主要是由心理社会因素刺激,通过情绪和人格特征等作用而发病;②必须具有躯体症状和与症状相关的体征,有明确的器质性损害;③损害往往涉及的是植物神经所支配的组织或器官;④区别于神经症和精神病;⑤大多数病人不了解心理社会因素在自身发病中的作用。
心身疾病课件
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 性厌食、神经性呕吐、溃疡性 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
13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六) 心身疾病的分类
1.心血管系统 2.呼吸系统 3.消化系统 4.皮肤系统 5.肌肉骨骼系统 6.泌尿生殖系统 7.内分泌系统
神经性皮炎、瘙痒症、斑 秃、银屑病、多汗症、慢性荨 麻疹、湿疹等。
广义:特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 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
2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一)定义
1818年德国精神病学家 Heinroth 提出了“心身概念”
美国心身医学研究所于1980年 正式命名心身疾病
Heinroth
3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一.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概述 第二节 常见心身疾病
精品课件学习交流
1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一)定义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或称心理生理疾 病(psychopsysiological diseases)
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14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六) 心身疾病的分类
1.心血管系统 2.呼吸系统 3.消化系统 4.皮肤系统 5.肌肉骨骼系统 6.泌尿生殖系统 7.内分泌系统
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疼、 肌肉疼痛、痉挛性斜颈、书写 痉挛等。
15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六) 心身疾病的分类
8. 神经系统 9. 妇 科 10.外 科 11.儿 科 12.眼 科 13.耳鼻喉科 14.口 腔 科
第10章心身疾病
1.
2.
Selye将GAS(一般适应综合症)分为警戒期、 阻抗期、衰竭期三个阶段。 警戒期即机体为了应对有害刺激而唤起体内的防 御能力; 阻抗期即当有害刺激继续存在时,机体则通过提 高体内各器官组织的机能水平以增强对应激源的 抵抗能力;
衰竭期即当有害刺激持续不减或者加重时,机体 将会丧失抵抗能力转入衰竭阶段。
计分标准
题目中,有些是答“是”得分,有些是答“否” 得分。如下: 答“是”计分的题目。(每题一分) 2、3、4、5、6、7、9、10、11、12、15、16、 17、21、22、23、25、26、27、28、29、 31、32、34、35、38、39、40、41、42、 44、46、47、50、53、55、57、58、59、 60。 答“否”计分的题目。(每题一分) 1、14、18、19、30、36、45、49、51、54。
三、心理调节因素
(一)生活事件 霍尔姆斯(Holmes)和雷赫(Rahe)设计了社会 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此外还有生活 事件量表(LES)、心理社会应激评定量表 (PSAS)等。
• 离婚-50分、配偶死亡-100分。
生活事件影响健康,尤其是日常琐事和不 可控的生活事件,然而,乐观和坚忍可以 抵抗疾病。
结果及表现
50~37分属于典型的A型 36~29分属于中间偏A型(简称A-); 28~27分属于中间型(M型); 26~19分属于中间偏B型(简称B-); 18~ 1分属于典型的B型。 其一,雄心勃勃,争强好胜,对自己寄予极大的期望; 其二,苛求自己,不惜任何代价实现目标; 其三,以事业上的成功与否,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 其四,把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试图在极少的时间里,做 极多的工作;其五,终日忙忙碌碌、紧紧张张,不知道放 松自己,极不情愿把时间花在日常琐事上。
名词解释心身疾病
名词解释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指影响个体身体和心理两个层面的复杂疾病,包括心理因素与生理机制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身体功能异常、症状或疾病。
心身疾病是一种综合性疾病,其病因往往涉及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多个方面。
在心身疾病的发生中,心理因素可以作为一个触发和维持因素,加重了疾病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心身疾病的典型表现是身体上的疼痛或其他生理症状,但找不到明确的生理病因解释这些症状。
常见的心身疾病包括:紧张性头痛、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心身疾病的形成涉及多个因素。
首先,个体的心理压力可以导致身体上的生理和神经途径的改变,进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反应。
心理压力还可以通过影响行为习惯,例如饮食和运动,而进一步增加身体疾病的风险。
其次,人体的身心健康是相互关联的。
生理疾病可以导致心理症状,而心理压力也可能诱发身体上的生理反应。
例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增加个体的压力水平,进而增加心理疾病的风险。
最后,心身疾病的发生还与个体的心理特征和应对机制有关。
一些人具有更大的心理弹性和身体适应能力,他们更容易应对压力和适应心身疾病。
相反,一些人可能具有较差的应对机制,他们面对压力时更容易出现身体上的症状和心理疾病。
治疗心身疾病通常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旨在改善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改变。
药物可以用于改善心理症状和身体疼痛,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个体认识和处理与心身疾病相关的心理因素。
行为改变方法旨在帮助个体调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增加运动和改善饮食习惯。
总之,心身疾病是一种由心理因素与生理机制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复杂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身体疼痛和其他生理症状,同时也伴随着心理症状。
心身疾病的治疗应当综合考虑身体和心理健康,并采取综合措施。
护理心理学 - 第7章 心身疾病
B型行为
按部就班 随遇而安 从容不迫 享受生活 生活就是享受
冠心病
``
3、行为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行为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缺乏运动、过食与肥胖,以及对社会压力的适应不良等。它们 往往是在特定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条件下形成。
``
课堂测试
你是A型行为类型么?
A型行为类型问卷
冠心病
``
(二)心理干预
第一节心身疾病概述
``
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征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Disease)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
躯体器质性疾病;
广义的心身疾病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
心理干预对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Friendman(1982):心肌梗死患者接受
未接受心理干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显著
1、A型行为的矫正:
主要采用
认知重建技术:再评价和自我矫正
认知行为疗法 自我控制技术:对环境的控制和对个人行为的调节
松弛训练:将松弛反应泛化到日常生活中
生物反馈治疗、想象疗法、书画练习、音乐欣赏
2、社会支持疗法:提供行为矫正的反馈信息,有利于矫治进行
家庭
社会
关心 帮助 监督
医院
同事
派出 所
父母
战友 叔伯姑 舅姨
媒体
个人
兄弟 姐妹
同学
老师 学校 院系
3、综合性心理治疗:
对冠心病病人出现的多种情 绪问题,可采用多种方法
合理情绪治疗 积极暗示 放松训练 书画练习 音乐欣赏等
心身疾病
(3)消除生物学症状:例如采用长期松弛 训练或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高血压病人, 能改善循环系统功能,降低血压。
三 心身疾病的预防
1 培养健全的人格
a人格是早年形成影响较大 b家庭是人格形成的摇篮 c人格可以改变 d社会和文化对人格产生直接影响,人可以 主动选择 总之:健全的人格来自客观环境影响+人主 观能动努力
又称——心理生理疾病 (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是一组 躯体疾病或综合征。
它们的发病、发展、预后、转归 以及预防和治疗都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 相关。 心身疾病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目前,心身疾病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1) 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 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的躯体组织损害性疾病.(原发性高血压、 溃疡病。) 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 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则被 称为——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disorders).(神经性呕吐、偏头痛)。
(2)干扰淋巴组 织的再循环,淋巴退化或改变淋巴结对 免疫反应发生的影响 (3)胸腺功能失 调,阻止淋巴T细胞的成熟,减弱免疫能 力
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原则
(一)诊断原则 1.心身疾病诊断要点 ⑴明确的躯体症状; ⑵寻找心理社会因素并明确其与 躯体症状的时间关系; ⑶排除躯体疾病和神经症和精神病 及心因性精神障碍的诊断。
(2)人格特征与行为类型的作用 A型性格类型——争强好胜,努力奋 斗,时间紧迫感,固执己见,旺盛精力, 过度敌意。(冠心病性格) B型性格类型——随遇而安,心境平 静,不争强好胜,不慌不忙,不计较时 间。 不健康的行为:吸烟,酗酒,多食等
三、生理因素 (一)生理始基(analogue) 即心身疾病患者在患病前的生理特 点。为什么同样的心理社会刺激,如地 震、洪水、战祸、灾荒等波及大量人口 的刺激,其中只有少数人得了心身疾病? 为什么这些患者的心身疾病又不都是一 种病?如有人患溃疡病,有人患高血压, 有人却患冠心病,这主要是由患者的生 理特点不同所致,因而使他们具有对不 同心身疾病有着不同的易患性 (vulnerability)。
(医学课件)心身疾病
《(医学课件)心身疾病》2023-10-27contents •心身疾病概述•心身疾病的病因•心身疾病的治疗•心身疾病的预防•心身疾病案例分析目录01心身疾病概述定义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分类心身疾病可分为神经性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定义与分类历史心身疾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如中世纪的黑死病、霍乱等,这些疾病的爆发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发展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心身疾病的认知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历史与发展心身疾病的症状因疾病类型而异,但通常包括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
例如,心血管疾病可能包括胸闷、心悸、胸痛等躯体症状,同时患者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症状心身疾病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躯体检查和心理评估。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并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人格特征等心理方面的情况,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
诊断症状与诊断02心身疾病的病因许多心身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遗传因素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不良可导致多种心身疾病。
生活习惯如糖尿病、慢性肝炎等慢性疾病长期影响生理功能,易导致心身疾病。
慢性疾病空气污染、噪音等环境因素也可对心身疾病产生影响。
环境因素生理因素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易导致心身疾病。
情绪因素应激反应人格特质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如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易导致心身疾病。
某些人格特质如易怒、焦虑倾向等,易导致心身疾病。
030201社会经济压力、工作压力等可导致心身疾病。
社会压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可增加心身疾病的风险。
生活方式缺乏社会支持如家庭不和、朋友关系差等,易导致心身疾病。
社会支持03心身疾病的治疗抗抑郁药物是治疗心身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可以改善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学课件)心身疾病
案例一: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与治疗
总结词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心理干预在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详细描述
冠心病患者常常面临情绪压力和焦虑,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 性和生活质量。
案例二
总结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心理治疗在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02
心身疾病的临床表现
心血管系统表现
心律失常
心悸、心跳过快或过慢、期前收缩等。
高血压
血压升高、脉压增大、头晕等。
冠心病
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低血压
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等。
呼吸系统表现
哮喘
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
过度换气综合征
呼吸急促、胸闷、心慌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夜间呼吸暂停、低氧血症等。
消化系统表现
中医治疗
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调理身体 、改善气血循环。
环境改善
通过调整居住环境、工作场所等,营造舒 适、安静的生活氛围。
04
心身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策略与方法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饮食、规律的睡眠,进行适量的运动,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管理压力
学会有效地应对和缓解压力,如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法来放松身心。
心身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与研究进展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如心理 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 通过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不良行为和认知,有助 于缓解心身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随着对心身疾病机制的深入了解,新型的药物治疗也取 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针对某些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 、多巴胺等的功能性药物,可以改善心身疾病患者的情 绪和躯体症状。此外,一些中药制剂也被发现具有很好 的抗抑郁、焦虑等作用,为心身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 选择。
心身疾病概述 PPT
二、心身疾病的主要特点
1.发病原因主要是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或者心理社会因素在 其发病中是重要诱因。情绪通常起引发作用。
2.心理社会因素的存在与心身疾病的发生有时间上的相关性, 病程的发展和转买的VIP时长期间,下载特权不清零。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 载
VIP有效期内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VIP免费文档,不消耗下载特权,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据英、美等国报道,吸烟者患消化性溃疡的要比不吸烟者 2~3倍。
酗酒易引起肝硬化和各种癌症。
孤僻少言、消极离群的性格与自杀有关,也与恶性肿瘤发 病有关,急躁易怒者患肺心病及脑血管病的危险大于孤僻少言 者。
多食行为对健康也不利。由多食引起的肥胖与糖尿病、胆 囊炎和高血压有关。
多食动物脂肪,少食谷物和蔬菜等易患肠癌等疾病。
“内脏学习理论”从新角度解释心身疾病的发病机理,并为心 身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生物反馈疗法和其它行为治 疗方法就是在米勒的“内脏学习”理论基础上而提出的,目前已 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身疾病的治疗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
一、心理因素与心身疾病
心理因素主要通过情绪起作用。人体在威胁性情境下产生 的焦虑或愤怒反应,同时就伴随着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及抗利尿激素的增加,因而心率加快,血管收缩或舒张、血压 升高,呼吸增速、胃肠活动减慢,新陈代谢率增高。如果消极 情绪经常反复出现,它所引起的长期或过度的神经紧张,还会 造成机体的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行为类型与心身疾病
吸烟与冠心病和癌症的死亡率增高有关,吸烟者 比非吸烟者的死亡率高70% 酗酒易引起肝硬化和各种癌症 多食行为引起的肥胖与糖尿病、胆囊炎和高血压 有关。 孤僻少言、消极离群的性格与自杀、恶性肿瘤发 病有关
四、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
生活在简单、安定的原始社会中的人们血压偏低, 且不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20项研究结果总 结) 二战列宁格勒高血压的患病率从战前的4%上升到 64% 在噪音大的工业环境下,溃疡病的发病率比安静 环境高5倍。
建立研究中心
国内心身医学概况
过去 对心身医学缺乏重视 1981年 精神病学教学工作讲习班、全国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
讲习班、全国心理卫生工作骨干训练班 1986年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1987年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全国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 1993年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学会/行为医学会 如今 心理生理疾病医院和综合性医院中心身病房相继成立
DSM-Ⅳ:影响医学情况的心理因素
指对医学疾患起不良影响的心理或行为因素
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
ICD-10: 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伴有
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F5)及其它 分类中
中国的精神障碍分类(CCMD系统) 无→心身疾病→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
神经症及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
主要内容
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点 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 流行病学特点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诊断和防治疗原则 几种主要心身疾病(自学)
心身疾病相关危险因素
一、心理因素与心身疾病
心理因素主要通过情绪起作用 焦虑或愤怒反应→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利尿
激素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增速、胃肠活动 减慢,新陈代谢率增高。
前期实验
先给狗电击,狗遭受电击时会产生恐惧反应。 然后在电击同时伴随高频声音。
实验假设
狗会学到将声音与电击联系起来,听到声音就会 出现遭受电击时的恐惧反应,建立声音与恐惧的 条件反射。
后期实验
在狗建立了条件反射后,将狗放入特殊的可 以通电或产生高频声音的箱子。
分别对实验狗和对照狗给予声音或电击,看 实验狗是否对声音产生恐惧和逃跑反应。
呼吸系统
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功能性 胸痛
Hale Waihona Puke 皮肤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瘙痒症,湿疹,斑秃,银屑病, 多汗症
内分泌代谢性
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突眼性甲状腺肿, 精神性烦渴
神经系统
肌紧张性头痛,偏头痛,抽搐,书写痉挛,痉挛性斜 颈,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泌尿及骨骼肌肉系统
遗尿,阳痿,激惹性膀胱炎;月经紊乱,经前紧张症; 类风湿关节炎,肌痛,颈臂综合征,腰背部肌肉疼痛
术系讲师焦连伟 46岁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高
文焕 36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
生导师何勇 北京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连续3年调查
显示,目前我国白领约有70%处 于亚健康状态,而在高血压人群 中,约20%是35岁以下白领。
年轻时拿命换钱、
年老时拿钱换命 ……
案例
××,女,46岁,性格争强好胜,自我要求严格。其 父患肺癌住院,母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在家,其 夫胆囊炎住院手术,其子适值高考。本人工作重担 在肩,不能脱身,每日除完成大量艰巨工作外,还 奔波于两院所医院,照顾父亲和丈夫。回家后还要 关心和照顾儿子的高考复习,持续地高度紧张、忧 虑导致突发性的应激性消化溃疡。
国外心身医学的发展
1938年 当伯 《情绪与躯体变化》
马格
1939年 当伯 《心身医学》
1956年 英国
1944年 美国 1943年 渥尔夫
心身医学学会
1954年 日本
持久的生理变化可导 1961年 日本 致结构的改变
塞里 应激理论
1967年 霍姆斯、 社会再适应量表 瑞尔
至今 欧洲
心身相关的基 础 《心身研究》 心身医学会 《精神身体》
3.多具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和体征,该躯体症状有 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具有已知的病理生理变化。
4.通常涉及的是植物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或内分泌 系统支配的器官。
5.在发生上和遗传、个性特征有一定的联系。 6.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7.不是神经症、精神病及心因性精神障碍。
主要内容
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点 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 流行病学特点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诊断和防治疗原则 几种主要心身疾病(自学)
肾上皮质素
性腺素
甲状腺素
抗利尿素
胰岛素
长期应激
免
疫
糖皮质激素 的分泌
系
统
降低免疫细 胞活性
免疫力下降
发病的危险
发病机制—学习理论
条件反射式学习
例:哮喘患儿
发病机制—学习理论
条件反射式学习
例:哮喘患儿
行为学习理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 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
例:习得性无助
狗的情绪“转移”实验
五、生物躯体因素与心身疾病
应激性心血管高反应性是导致高血压的因素
有边缘性及持久性高血压的个体与血压正常者相 比,其心血管反应性较强。
六、述情障碍与心身疾病
述情障碍(alexithmia):又译为情感难言症或情绪表 达不能,目前被认为是心身疾病的易感因素。 特征:缺乏用言语描述情感的能力,缺乏想象力及 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 述情障碍者由于难以区分情绪与躯体的障碍而以各 种躯体不适来表达
心身医学的传统观念
传统中医:“形神合一论”、《黄帝内经》中的 “五情致病”认为,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 恐伤肾、喜伤心
早期西方医学: “体液平衡论” 哲学领域→宗教神学→心身同一论→心身疾病 希波克拉底的名言:了解什么样的人得的病, 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重要得多。
心身医学
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是创 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门心理学和医学的分支 学科。心身医学以人类疾病中的心身关系问题 为核心,以心身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探 讨躯体疾病中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其致病方式与 条件。
流行病学特点
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躯体疾病---略高于 1/3;心理疾病---不足1/3;心身疾病---1/3
国内徐俊冕等对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病人1108例的 调查表明,368人为心身疾病,占32.2%
心身疾病在内分泌科占比例最高,可达75.4%;其 次是心血管专科;占60.3%;再次是肺科、普通 内科、皮肤科等。
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二
心身疾病
登封市人民医院心理科 徐斌
2005年8月18日凌晨, 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 因心脏病突发猝死
2007年6月23日,著名 相声演员侯耀文因心 脏病突发猝死
健康透支
过劳累死屡见不鲜 2004年4月8日晚,爱立信中国有限
公司总裁杨迈 年仅32岁的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
究中心学者萧亮中 36岁的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
其它—妇科,儿科,外科,口腔科
主要内容
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点 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 流行病学特点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诊断和防治疗原则 几种主要心身疾病(自学)
流行病学特点
心身疾病在女性更多见:男:女=2∶3 城市高于农村 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工业化的社会高于工业不发达的社会 更年期发病率高 65岁以上及15岁以下人群患病率较低
如何处理?
主要内容
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点 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 流行病学特点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诊断和防治疗原则 几种主要心身疾病(自学)
三大杀手: 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
高血压
肥胖病
癌症
心身疾病 (psychosomatic diseases )
亦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是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的躯体疾病或病理生理过程。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理生理学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 综合机制
心理动力理论
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 用,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特征决定了心 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病。
未解决的心理冲突 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 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
心理生理学理论
侧重于说明发病机制,重点说明哪些心理社 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物学机制作用于何种 状态的个体,导致何种疾病的发生。
丧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等心理刺激最易致病。
居丧第一年死亡率12%(对照组为1%)
消极的情绪对疾病起不良的作用(60年代以来流行病学调 查,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的研究结论)
二、人格特征与心身疾病
C型行为的主要特征
压抑内蕴、怒而不发、抑郁焦虑、克制姑息等
有C型行为的人,其癌症发生率比非C型行为者高3倍 以上。
通电的箱子
没通电的箱子
隔
墙
实验假设
对照组的狗 遭受电击时,立即产生恐惧和逃跑反应。 听到声音时,没有恐惧和逃跑反应。
实验组的狗 遭受电击时,立即产生恐惧和逃跑反应。 听到声音时,也会产生恐惧和逃跑反应。 狗会学到将声音与电击联系起来,建立声 音与恐惧的条件反射。如果这样,说明情 绪学习可以转移到不同情境中。
心理神经中介途径 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 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
心理生理学理论
心理因素
大脑皮质功能变化
自主神经 功能变化
内脏形态学改变
内脏功能变化
应激
自
主
大脑皮层
神
经
交感和副交感 神经系统
系
统
躯体生理反应
焦虑
心率加速 面部潮红 呼吸加快
抑郁
心悸 胃肠蠕动变慢 手脚发凉
神
应激
经
内
大脑皮层
分
泌
下丘脑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