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12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12种修辞手法及作用修辞手法是指语言运用中用以达到细腻、生动、美感效果的一种技巧。
修辞手法通常以修饰和增强叙述效果为目的,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文学创作和修辞演讲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下面将介绍12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用以加强表达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比喻可以使听者或读者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增强修辞的效果。
例句:他是我的太阳,给我温暖和希望。
2.拟人:将非生物或抽象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例句:风儿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好像一个细心的母亲。
3.夸张: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和现象,以增加表达效果和激起读者的感受力。
例句:那个西瓜大得像一颗天文引力超强的行星。
4.对比:通过对两个相对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或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例句:他的笑容像夏日阳光,她的笑容像冰山上的花朵。
5.并列:将同等重要的事物并列在一起,以加强表达的力度和明确性。
例句:他的毅力、智慧和勇气使他成为我们的榜样。
6.排比:通过并列结构将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短语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表达的节奏感和力度。
例句:不仅仅是勇敢,不仅仅是智慧,不仅仅是慷慨,他们拥有的是一种不言退缩的精神。
7.借代:用一些事物来代替另外一个事物,以传达一种深刻的意象或隐喻。
例句:中国的五星红旗代表着我们的爱国精神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8.修辞问句:是一种以表达感情或强调其中一观点的修辞手法,不需要回答,只是提出一个反问的问题。
例句:我们难道不应该为和平而努力吗?9.反问:是修辞手法的一种,用一个与事实相反的事实提问,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例句:难道这不是一个对人类的耻辱吗?10.比较:通过对两个事物进行正面或负面比较,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并引发读者的思考。
例句:与其无谓地争吵,不如彼此理解与包容。
11.借代:用一些事物来代替另外一个事物,以传达一种深刻的意象或隐喻。
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 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拟物:启发读者想象,令文章更加生动。
3、夸张:可以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4、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增加语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6、设问: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
7、反问: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使印象更深刻。
8、双关: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9、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10、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11、对比:①定义: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
②作用:能把好坏、善恶、美丑等对立面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③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宽恕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憎恨别人是一件痛苦的事。
12、衬托:突出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桃花潭水的深衬托友情深。
)13、引用: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
例: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4、反语(就是说反话,使用同本语相反的词语表达本意):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例:妈妈这般疼我、爱我,我还天天跟她斗嘴,我真是太孝顺了。
10种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
10种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运用中,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感和说服力。
下面是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将两个本质上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或描述其中一个。
比喻使得语言更具有形象感,可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2.拟人:赋予无生命的物体、抽象概念或动物人类的特征和行为。
通过拟人,可以使一个概念或对象更加容易被读者理解和共情。
3.排比:使用连续的词语、短语或句子进行并列,以增强语境中表达的力度和重要性。
排比可以使得文字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易于被读者记忆和体会。
4.对比: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其中的差异或相似之处,达到强调的效果。
对比有助于清晰地传达信息和观点,使文章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5.夸张:对其中一事物或情况进行夸大和放大,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夸张可以使语言更具有戏剧效果,强调叙述中的特定部分。
6.反问: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说话者的观点或意义。
反问用于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参与,使读者更加关注和思考问题的核心。
7.修辞问答:使用问答的形式进行表达,以达到更加生动的效果。
修辞问答使得信息传递更加有条理和易于理解,加强表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8.倒装: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以突出句子主语或表达情感的目的。
倒装引起读者的注意,使文章更具有节奏感和煽动力。
9.比较: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其中的差异或相似之处,达到强调的效果。
比较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论证力,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观点。
10.反转:改变原有思维方式或观点的转变,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反转在文章中尤其是辩论类文体中常用,可以打破读者的固有思维定式,使得读者对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
以上是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每种修辞手法都有特定的目的和效果,可以使得文章表达更加生动、有力和有说服力。
在文学创作、演讲和辩论中,修辞手法是增加表达艺术性和引起读者共鸣的重要工具。
八大修辞手法的作用
八大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不相关的概念相比较,以便产生新的理解或更深刻的描述。
比喻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拟人:拟人是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拟人,可以增加文字的感情色彩,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3.夸张:夸张是对一些事物或现象进行夸大描述,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夸张能够使文章更引人注目,使观点更加鲜明,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和记住。
4.排比:排比是通过把相同结构的成分进行并列排列,以达到强调和增加语言力量的效果。
排比能够使文章更有节奏感,增加语言的节奏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记忆。
5.倒装:倒装是将正常语序颠倒,以达到强调作用。
倒装能够使语言更加紧凑,增加句子的吸引力和引起读者的注意。
6.反问:反问是以问句的形式提出观点,但并不需要回答。
反问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增加文章的互动性和表现力。
7.并列:并列是将几个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并列排列,以增加语言的力量和表现力。
并列能够使文章更加紧凑,增加信息的密度和引起读者的注意。
8.对比:对比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对象进行比较,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距和区别。
对比能够使观点更加鲜明,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效果。
这些修辞手法在不同的文章和场景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总体来说,它们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增强表达力:修辞手法能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记忆力。
2.引起共鸣:修辞手法能够使用感性语言和形象化的表述方式,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深度。
3.强调重点:修辞手法能够通过对其中一观点或描述的强调,使其在文章中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效果。
4.增加形象感:修辞手法能够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是指一种用语言表达特定意义和情感的技巧和方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反问、设问、设想、借代、双关语等等。
各种修辞手法在不同语境下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各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1. 比喻比喻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通过相似之处来强调一种事物的特点。
比喻可以使文理显得生动形象,让读者感到亲切和共鸣,并且能够带来独特的思考和感受。
2. 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使其具有人的思想、情感、意志等特征。
拟人能够给人以实感,使读者更深刻地体验到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3. 排比排比是指在同一句中使用相同的语法结构,将一系列词、短语或句子逐一列举出来,以加强语气和节奏。
排比能够加强对待比较对象的感受强度,让表达更加生动有力,易于记忆。
4. 对偶对偶是以与一个词或句子相同或类似的结构为基础,用另一个词或句子来构成相对或矛盾的修辞形式。
对偶能够通过形式对观念和思想进行升华和强调,以达到强化语言效果的作用。
5. 夸张夸张是指把某个情况或事物进行过度的渲染和扩大,以达到强化表达感情的效果。
夸张技巧能够加强讯息的认知和情感的共鸣,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6. 反问反问是指说话人提出一个明显的问题,不做回答,而是随即给出答案。
反问能够更好地引起读者的注意力和思考,让读者对一些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7. 设问设问是指在文章中通过问答的方式来强化论述和加强语言效果。
设问能够增强读者的注意力和逻辑思考,让人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文章的内容和思想。
8. 设想设想是提出一种假设的情境或事件,并在其中发挥想象力进行描述,以达到表现情感和思想的目的。
通过设想的手法进行表达,能够引起读者的内心共鸣和情感反应,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9. 借代借代是指通过某种暗示或象征方式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
借代能够丰富语言形式和情感内涵,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文章的意义和价值。
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是指运用语言表达方式的技巧,在谈论话题时可以充分利用它们,以更生动、有力、深入的方式传达信息。
以下是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1. 比喻比喻是将一个比较成分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相比较的修辞手法。
在比喻中,常用一个物体来代表另一个物体,这使得听众更容易理解讲话者所进行的比较。
比喻还有助于让听众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因为它可以用图像性的语言来传递信息。
2. 比拟比喻有时会给听众留下模糊的印象,比拟可以弥补它的不足。
比拟的作用是通过类比不同的事物来解释某一概念。
使用比拟时需要注意事物的相似性,以确保它们在要传达的信息方面有足够的联系。
3. 比较比较涉及到将不同物品的特点进行对比。
它的作用是凸显相似点与差异点,使得听众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所传达的信息。
比较的好处在于它能够在不使用过度修饰或复杂语句的情况下传达信息。
4. 对称对称是指重复或对称使用词语或短语的修辞手法。
这种手法的作用是强调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或想法,使其更加引人注目。
对称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助于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让听众更容易理解所说的话。
5. 联想联想是指利用类似乎物的形象来诱使听众有更深刻的理解。
联想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其中最显著的是可以增加听众的记忆力和提高他们对重要信息的理解。
6. 借喻借喻是指在表达中使用动词或名词来传达某种概念或思想。
借喻的作用在于使听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所说的话,并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个概念。
7. 排比排比是指在连续的语言中使用相同的语法结构来表达相似的想法。
排比的作用是使语言更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并且可以强调表达的重点。
8. 修辞问答修辞问答是指在语言中提出问题并直接回答。
修辞问答的作用在于使听众专注于讲话者所讲的话,并且可以增加听众在话题上的思考。
9. 夸张夸张是指增加或减少某个事物的状况。
夸张的作用在于让听众更加引人注目,并加强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10. 双关语双关语指的是有多个意义的语言。
双关语的作用是让语言变得有趣并产生反讽的效果,它可以使听众理解说话人想表达的意思。
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是一种在语言表达中使用的艺术手段,用于丰富文章的形象、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以下是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1. 比喻:通过将两种不同事物进行比较,使文学作品更具有形象感,增强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共鸣。
例如:她如蝴蝶般翩翩起舞。
2. 拟人:将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类特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增加感染力。
例如:风啊,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
3. 比较:通过对两种事物的对比,突出某个特点或者强调其差异,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知。
例如:她美若天仙,你却黯然失色。
4. 夸张:对某事物或概念进行夸张描述,以强调其特殊性或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例如:那个男人像一头巨人般高大。
5. 排比:通过将相似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排列,使文章更有顺口和韵律感,增加修辞效果。
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 借代:通过使用一个词指代另外一个含义相近的词,以丰富文章的意境和感染力。
例如:心在滚滚红尘中颤动。
7. 反复:通过在文章中多次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加强其语义效果,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知。
例如:我爱你,不离不弃的爱。
8. 倒装:将句子的语序颠倒,以强调某个词语或句子的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9. 并列: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相同句法结构的句子并列排列,以表达事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产生对比和冲突效果。
例如:我独坐在岸边,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而西边的夜霞还残留着太阳余晖。
10. 蕴含:通过采用含糊模糊、暗示或隐喻的方式,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和思考,增强文字的魅力和深度。
例如:月光如练,落在大地上,轻柔的拥抱了一切。
修辞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不同的修辞手法在不同的语境下发挥不同的作用,充分运用这些手法,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意图,从而打动读者。
10种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
10种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修辞方法,通过对语言的运用来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富有情感和意味。
1.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用来通过两种事物之间的类比来表达其中一种含义。
比喻可以使抽象概念更具体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比如“他的心如冰”就用来形容一个人冷漠无情。
2.拟人:拟人是一种将非生物事物赋予人的行为和特征的修辞手法,用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形象化。
例如“树叶在风中轻轻地低语”中,把树叶拟人化,使得描述更具有情感和生动性。
3.夸张:夸张是一种故意夸大事物或情况的修辞手法,用来引起读者注意并产生强烈的效果。
夸张常常用于幽默或讽刺作品中,例如“他高兴得飞起来了”。
4.暗喻:暗喻是一种隐含含义的修辞手法,通过隐晦的语言暗示其中一种观点或情感。
读者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背景来理解暗喻的含义。
例如“扬一把细沙,让她爱上你”,暗示的是温柔细致的方式能够赢得对方的心。
5.反衬:反衬是通过对比来突出主题或人物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强调事物的特点或差异。
例如在描述一个勇敢的人时,可以与一个胆怯的人进行对比,以凸显出前者的勇气和果断。
6.排比:排比是一种将相同结构的语句或短语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用来强调其中一种情感或情节。
排比可以使文章更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增加表达的力量。
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早死晚死皆不祥”中的排比结构使得句子更加引人入胜。
7.借景:借景是一种利用大自然景物来抒发感情或表达思想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自然的形象和景物的描写,可以加深读者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
例如“望穿秋水,凄凉的画面把人的心都冻结了”。
8.反衩:反讽是一种用表面正面的语言表达负面含义的修辞手法,通过讽刺或嘲讽来批评一种观点或情况。
反讽常常被用于讽刺社会现象或个人行为,具有强烈的讽刺和批评意味。
例如“这次选举真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好机会,人人都有机会买票”。
9.对偶:对偶是一种对称结构的修辞手法,通过对称的排列来加强表达的效果。
12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12种修辞手法及作用修辞手法是指作家运用文字的巧妙方法,通过特定的表达方式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下面将介绍12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通过将两个本不相干的事物进行类比,来形成鲜明的形象和感官印象,增强表达力与感染力。
例如:“她的眼睛像一汪清泉,清澈见底。
”比喻了眼睛的清澈与明亮,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性。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动作,使其形象化,以增加形象的鲜明度和感情的富有性。
例如:“风轻轻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拟人了风,使风具有了唤醒的功能,强调了风的轻柔特质。
3.排比:通过列举一系列相同结构的词语、短语或句子,以加强修辞效果,增加文采和韵律。
4.对偶:将相对或对立的事物进行并列,表达出一种对比的关系,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例如:“春花与秋叶,鲜艳与凋零,相映成趣。
”通过对春花与秋叶的对比,强调鲜艳与凋零的反差。
5.夸张:对事物的叙述和描写夸大其词,以强调事物的特点,增加作品的艺术张力和感染力。
例如:“他的快乐溢满心间,如同百花绽放的芬芳。
”通过夸张比喻,增加了主人公快乐的感染力。
6.省略:在叙述中有意忽略或省略一些关键信息,以引发读者联想和思考,增加作品的悬念和吸引力。
例如:“那一刻,我真的后悔了。
”省略了具体细节,使读者自行补全情节,增加作品的张力和感染力。
例如:“橘子的香甜让人心生温暖。
”通过橘子来借代美好的事物,表达出温暖的内心。
8.设问:提出的问题本身即含有答案,通过反问的方式达到引发思考或强调主题的目的,增强作品的逻辑力量。
例如:“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追求金钱和权力吗?”通过设问,引导读者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9.比较:通过对两个事物进行相互对照,以突出它们的差异和共性,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生动性。
例如:“他的心情犹如火红的夕阳,温暖又明亮。
”通过比较,使主人公的心情更加生动具体。
10.反问:通过提出疑问,却不要回答,使问题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增强修辞效果。
63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63种修辞手法及作用修辞手法是用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手段,能够增强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以下是常见的63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 比喻: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行为和属性,增加表现力。
3. 拟声:通过语言模拟或描写声音,使句子更加形象传神。
4. 拟态:通过语言模拟或描写物体的形态,使句子更加生动。
5. 指事:用具体事物来代替抽象概念,增加形象感。
6.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情感的强度,引起强烈共鸣。
7. 暗喻:通过暗示或隐晦的方式表达意义,引起读者的思考。
8. 反问:用反问方式提出问题或表达观点,引起反思。
9. 排比:通过连续并列的结构,使语句更加节奏感强烈。
10. 对仗:使用相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增加韵律感和平衡感。
11. 近义反义:使用相近或相反的词语来增强表达力。
12. 叠词:将相同的或类似的词语重复使用,增加语气和效果。
13. 倒装:改变语序,使句子更加突出或显著。
14. 省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词语,使句子更简洁明了。
15. 讽刺:通过嘲讽或调侃的方式表达讽刺意义,引起思考。
16. 幽默:使用幽默的描述或表达方式,增加趣味性。
17. 比较:通过对比来凸显事物的特点或差异性,使句子更加生动。
18. 隐喻: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意义,增加文学性。
19. 明喻:直接表达意义,使句子更加明确。
20. 反讽:通过对相反意义的表达,增加句子的反向效果。
21. 反复:通过重复使用句子或词语,增加表达力和强度。
22. 借代:用代词或其他词语代替某一事物,增加推敲性和哲理性。
23. 对照:通过对照不同事物的特点,突出句子的衬托效果。
24. 真实描写:真实地描写事物的特征和情况,增加说服力。
25. 怎样:通过使用疑问副词开头的句子,引出问题或观点。
26. 修辞反问:通过修辞手法来表达反问的意义,加强效果。
27. 渲染氛围:通过描写环境、情感等细节,使氛围更加浓厚。
18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8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修辞手法是指通过一些言辞上的变化和修饰,使表达更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表达方法。
下面是18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 比喻:通过比较说明事物的共同之处,使抽象概念更具体、形象化,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2. 拟人:赋予非人物以人的行为和性格特征,使描述更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3.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效果。
4. 反问:以疑问的方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义,引起读者思考,并达到强调观点的效果。
5. 排比:通过列举相同结构的词语或句子,使语言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6. 对偶:通过呼应、呼唤,使前后呈现的词语或短语形成对比,加强语言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7. 手眼:通过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8. 象征:用一个事物代表另一个事物,以便更好地阐述抽象概念或隐喻,使语言更具艺术性和形象感。
9. 押韵:通过词语的发音和韵律的呼应,使语言具有音乐性和感染力。
10. 典故:引用名人、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以丰富表达内容,增强文化内涵,使语言更富有深度和内涵。
11. 比拟: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以便更好地阐述抽象概念或隐喻,使语言更具艺术性和形象感。
12. 推断:通过一系列逻辑推理和论证,使语言更具说服力和逻辑性。
13. 省略:在表达中有意忽略一些信息,使意义更加隐晦、深远,增强表达的效果和感染力。
14. 真假:通过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15. 反复:通过特别的表达方式,使语言具有重复的效果,强调表达的内容和观点。
16. 对称:通过词语、句子结构等的对应和呼应关系,使语言更具和谐感和美感。
17. 激起:通过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18. 揭示:通过揭示隐含的意义或真相,使语言更具说服力和启示性。
这些修辞手法能够使表达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增强读者对文章的共鸣和理解。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大全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6)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7)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8)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9)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10)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呼告等。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事物间有相似性)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18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8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可感(3)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气势,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简洁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
(6)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7)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8)设问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起思考,引出要表达的内容。
(9)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0)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一、比喻(1)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2)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3)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二、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三、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四、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不易理解的事物.作用是:将表要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如: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
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馨香。
诚信,维系世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严寒,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温暖。
诚信,人类精神的缔造者,有了你,世间少一些尔虞我诈,少一些世态炎凉。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如: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携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胆相照,多少次投桃报李,又有多少美丽温暖的回忆漫漫长路,总有朝夕相处的亲人,多少叮咛,多少呵护,多少孝心,多少无私。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等。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事物间有相似性)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具体见下表: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老舍《济南的冬天》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2)拟物(借物喻人):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荷花淀》孙犁)3.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榆钱饭》⑤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或增强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即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1〉明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2〉暗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1.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臧克家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12.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即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13.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作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谐音双关。
例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即“思”的意思,以此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2〉语音双关。
是一种根据词的多义条件而故意导致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
例如: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嘴倒不出老太太抹口红——给你点颜色瞧瞧14.联想:看到某事物,从而联想到一些事物,也就是想象。
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着了火。
15.顶真:顶真也作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
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例句:友情是花,引来群群之蝶。
友情是蝶,两人翩翩起舞。
友情是舞,舞出激情之火。
友情是火,永恒地在燃烧。
梦想是翅,飞翔永恒蓝天。
梦想是天,遮住茫茫大海。
梦想是海,还是小船悠悠。
梦想是船,海上乘风破浪。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16.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此外有:“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17.互文: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主人下马客上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在阅读古代散文作品时,对于一些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思索和体味,往往容易忽略过去。
例如:(1)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意为:“她微微一笑就迷惑了阳城、下蔡所有的公子哥儿。
”(2)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如宿构。
(《文心雕龙?神思》)意为:“曹植、王粲铺上纸拿起笔写作时,就象事先写好了背出来一样。
”(3)齐魏徭戍,荆韩召募。
(李华《吊古战场文》)齐魏荆(楚)韩等战国时期君王为徭役守边而招募兵员。
”(4)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柳宗元《捕蛇者说》)意为:“凶暴的差吏来到我们村里,到处叫嚷喧哗,到处骚扰百姓。
”这里的“东西南北”泛指“各处”。
(5)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意为:“不因外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为个人处境好坏而欢欣悲伤。
”18.回环:可以正读,也可以倒读,但是都流利,不会不通顺!例如: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