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完整版)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总结,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0bb43e6bceb19e8b8f6bacb.png)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讲析物理实验六大步骤分析一,清楚实验目标(题目、提出问题):探究理解:1,为什么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压时产生电流的原因,可能电压越大电流也越大;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那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这是我们学习电学必须研究清楚的问题。
2,探究谁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某一定值电阻的,电流、电压、电阻都是对同一导体在同一时间的对应值而言,即I是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是U时的电流。
所以我们要测的电流是定值电阻R的电流,电流表要与R串联;要测的电压也是定值电阻的电压,电压表要并联在R两端。
3,实验思维导向:(1)电路中电压变化可能会导致电流的变化,电阻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电压、电流同时变化,所以,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就要保证电阻不变,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就要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2)要研究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定量关系,我们需要知道导体两端电压数值不会是导体电流的队医数值怎样变化;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定量关系,我们需要知道在同一电压下导体电阻值变化时导体中对应电流怎样变化。
所以我们需要电流、电压表来测量准确的电流、电压数值,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同一导体的电压产生变化,也需要同一电压是导体电阻值产生变化,所以,我们需要滑动变阻器和不同阻值的电阻。
二,明了实验原理;1,探究同一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2,探究同一电压时不同阻值的导体中电流与导体阻值的关系:导体阻值不同对电流阻碍作用不同。
三,合理选择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三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若干导线。
4、科学设计实验步骤,准确收集数据:1,设计电路,并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2,分步研究:(1)保持电阻不变,测量电阻两端电压U和电流I,记下数值;改变电阻两端电压,重复三次以上,记下多组数据;(2)保持电压不变,测量电流并记下阻值R和对应的电流值;改变接入电阻的大小,重复三次以上,记下多组数据。
第17章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17章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65646fb76c66137ef06199c.png)
(4)下表为另一同学提交的实验数据,林老师指出有的数据不符合实际,你认为
不符合实际的是实验次序 4、5 的数据,理由是 要控制R两端电压6V不变,所需分压电阻超过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
实验次序 R/Ω I/A
1
10 0.59
2
20 0.30
3
30 0.20
4
40 0.15
5
50 0.12
A.小满 C.小梦
B.小希 D.都不对应
7.(河南中考)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强选用了 4Ω、8Ω、 10Ω、20Ω 四个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为 3V。
(1)请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实物图乙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 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定值电阻断路 。
5.如图所示电路中,R 表示电阻箱,那么该电路( C )
A.只能探究 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B.只能探究 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C.既能探究 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又能探究 R 段电路中电流与 电压的关系 D.既不能探究 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也不能探究 R 段电路中电 流与电压的关系
(1)电路连接完毕,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B (填“A”或“B”) 端。 (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不为零,出现这种现 象的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 R 断路 (填“断路”或“短路”)。 (3)小尧排除故障后,电路中接入 5Ω 电阻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 表示数为 U,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接着用 10Ω 电阻替换 5Ω 电阻 接入电路再次实验,此时应将电压表的示数调为 1 V,再记录此时电流表 的示数;然后用 15Ω 电阻替换 10Ω 电阻继续实验,她发现无论如何调节滑 动变阻器的阻值,电压表示数都无法调至 U,原因可能是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答出一种情况即可)。
2020年中考物理题型归类《实验1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020年中考物理题型归类《实验1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9111cbef111f18582d05a34.png)
5. 电路故障分析[绵阳2014.26(2);宜宾2015.17(3)]
6.
滑动变阻器规格选取:R
滑≥U
源-UR minR UR min
7.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防止损坏电路元件 (2)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以进行多次测量[宜宾2017.15(2)第二空] 8.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控制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移动滑片改变定值电阻两端 的电压,观察电流表示数[宜宾2017.15(2)第一空] 9. 滑片移动方向的判断:根据串联分压原理,若要增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滑动变阻器滑片应向阻值变小的方向移动
【分析数据,总结结论】
10. 实验数据表格设计:包含电压、电流项,并且至少需要记录3次数据
11.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1)根据数据绘制曲线:先描点,然后顺次连接各点
(2)根据数据或曲线总结结论[宜宾2017.15(5)]
(3)根据数据计算定值电阻阻值:利用R=U 计算 I
(4)判断错误数据并解释:①分析比较各组数据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否相同,
找出不同的一组数据②结合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利用 UR=U-UR 分析判断不
】 12. 动态电路分析(见本讲微专题二重难点突破) 13. 多次进行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1)多次测量的目的:得出普遍规律; (2)多次实验的方法:保持电阻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多组数据 14. 此装置还能完成的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全国视野分层练
例1 小明和同学们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准备了两节
微专题三 伏安法实验
实验1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 (2017宜宾15题8分)小明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 使用的器材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交叉)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共37张PPT)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3c29c8ee2bd960590c677d7.png)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问题与猜想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两点猜想)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IR
U
U
I
R
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用实验研究一个量随两个量变化时,要保持一个 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研究 物理问题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一组实验
第2组实验
U 3V R 10
U 1.5V R 10
U 3V R 10
U 3V R 5
每组实验的现象分别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如果要使灯泡亮度发生 变化,有几种办法?
①改变电压(改变电池节数) ②改变电阻阻值的大小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探究一:
电阻(R)一定时,研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
1.实验:保持__电___阻___不变,研究__电___压___ 和___电__流____的关系
定量:电阻(R); 变量:电流(I)、电压(U)
2、实验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实验中应选择哪些器材? 电路图怎样设计?
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成反比。
结论2: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 电阻成反比关系。
对这一关系的理解要注意:
(1)电流和电阻也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谁的电阻 就影响谁的电流,不能说一个导体的电流与另一个 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同样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个性质,它的大小由导 体本身来决定,与导体中通过的电流无关。
问题: 相同规格的灯泡,但在不同实验中发光程度却不 相同,说明流过灯泡的电流不同。那么电流为什 么不同,电流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第一节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第一节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8c92346be1e650e52ea99d4.png)
越大 当电路中的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__。 当电路中的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__。
当电路中的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__。 当电路中的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__。
实验探究 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条件控制: 条件控制: 电压 a、保持电阻 不变,改变__,研究电流与电 __不变 __,研究电流与电 、保持__不变,改变__, __ 压之间的关系。 压之间的关系。 b、保持电压 不变,改变电阻 研究电流与电 __不变 __,研究电流与电 、保持__不变,改变__, __ __, 阻之间的关系。 阻之间的关系。
物理量 电流 电压 电阻
定义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 流。
国际 测量工 符号 具 单位 I U R A V 电流表 电压表
电压是使电荷定向移 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 作用。 作用。
电压越大,对电流的推动作用也越大; 电压越大,对电流的推动作用也越大;电阻 越大,对电路中的电流的阻碍也越大。 越大,对电路中的电流的阻碍也越大。请大 家猜测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家猜测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实验二 电压不变时, 实验二.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 电压U=_ 电压 _V 电阻 电流 / /安 安 10 15 20
实验 次序 (1) (2) (3)
结论2: 结论 : 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 __关系 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__关系。 __
结论1: 结论 :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 正比关系 结论2: 结论 : 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 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 反比关系
12.1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2.1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7b9c84cccbff121dd368382.png)
随堂检测
下列电路中,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将如何变 化?
R
A
V
随堂检测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由闭合到断开时,两电流表的示数如 何变化?
A2
R1
A1
R2
随堂检测
刘阳同学想利用图所给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在电压表尚未接入电路之前,有两处连接错误,找出来: A、__电__流__表__正__负__接__线__柱__接__反____________; B、__滑__动__变__阻__器__没__有__调__到__阻__值__最__大__处____。 (2) 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 电__阻__不变,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控__制__变__量__法_。 (3)使用滑动变阻器除了可以保护电路,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过程中, 还能改变定__值__电__阻___两端的电压;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过程中,还 能通过调节使_定__值__电__阻__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随堂检测
当加在某导体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5A,则这导体 的电阻多大?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1倍时,该导体的电阻多大?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变为多少?
车床照明灯的电压是36V,它正常工作时灯丝的电阻是32 Ω。试问 通过灯丝的电流是多大?
随堂检测
有甲乙两导体,甲的电阻是2Ω,两端电压是2V;乙的电阻是4Ω, 两端电压是8V。求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各是多少?
L1 L2
S
随堂检测
一个电灯泡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440Ω,如果电灯两端的电压是 220V,求灯丝中通过的电流大小。
如图,电源电压U=8V,R1 =10Ω,,通过R2的电流为0.2A,求: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课件(第一课时)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课件(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370e801bb68a98271fefa9d.png)
5
1 3 5
0.2 0.6 1
5 10 15
1.2 0.6 0.4
6
分析表一所得到的数据可得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表二所得到的数据可得结论:
例题1 一只电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 是242欧,如果电灯线路的电压是 220伏,求灯丝中通过的电流。 解:依题意和根据 I = U
2、记下电阻值(如 5Ω ),闭合开关,移动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某一值 (如2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把数据记录 在表格中;
3、更换一个新的电阻,记下其阻值( 如 10Ω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 表的示数保持不变(如仍为2V),记下电 流表的示数,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再更换一个新的电阻,记下其阻值( 如 15Ω ),重复上次实验。
姆定律。
欧姆研究了 欧姆定律:
I
R U
并在1827年将 研究结果总结 为: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 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 = 变换公式:
U R U=IR U R= I
I(A) 单位:U(V) R(Ω)
1、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在 形式上相似,说“电阻R跟电压成正 比,跟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 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性质,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跟电流、电 压无关。
U I= R 2、试根据欧姆定律,完成下列表格。
次序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3)
2 10 15
4 2 3
0.5 5 5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最全笔记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最全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2c1bf6b0c22590103029d6c.png)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提出问题: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存在怎样的关系?猜想与假设:因为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声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所以电流与电压可能存在正比关系。
设计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需要将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并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串联在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来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进行试验:(1)将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按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接入电路。
(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分别为 2.4V、1.8V、1.2V,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下表中。
R=10Ω电压U/V 2.4 1.8 1.2电流I/A 0.24 0.18 0.12分析论证: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与电压有关,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电流与电压的比值为一定值,说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将实验数据通过图像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分析图像可知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提出问题: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存在怎样的关系?猜想与假设:因为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越大,电流会越小,所以电流与电阻可能存在反比关系。
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必须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值的大小(如5Ω、10Ω、20Ω。
),只需要更换不同电阻接入电路即可。
试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需要在电路中串联滑动变阻器来调节,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进行试验:(1)按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2)将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3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中。
(3)将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更换为10Ω、15Ω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在3V不变,分别读出对应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下表中电阻R/Ω 5 10 15电流I/A 0.6 0.3 0.2分析论证: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与电阻有关,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为一定值,说明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课件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a0b60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7.png)
进行实验 电路图
A
S
R
R' V
记录数据
控制变量
电阻R/Ω
5
电压U/V 1.0 1.5 2.0 2.5 3.0
电流I/A 0.2 0.3 0.4 0.5 0.6
自变量
因变量
绘制图象
I/A
0.9 0.80.7来自0.6·R0.5
·
0.4
·
0.3
·
0.2
·
0.1
·
O 0.5 1.0 1.5 2.0 2.5 3.0
(2)R
U I
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
过它的电流的比值.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给定的导体,
其电阻是不变的(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所以不能说成电阻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
电压成正比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 成反比
6.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和灯泡串联,测得它正常发光时的 电流是0.18 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0 V, 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
解: R=
U I
=
220 V 0.18 A
≈
1222
Ω
物理 九年级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3.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和变形式的意义. 4.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压越高,电流可能越大.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可能会越小.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教案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5b34237375a417866f8f79.png)
第一节: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2)、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会找出简单的电路故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2)通过实验、分析和探索过程,能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学会用图像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实验中的误差,并会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对自然规律的好奇及探索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图象分析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式。
【教具准备】电池组5,10Ω、15Ω开关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电压表一块,电流表一块。
【课型】新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及学情分析】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
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探究活动得出,从而更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这一节综合性较强,从知识上讲,要用到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从技能上讲,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学生要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主要培养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表格数据和图像的分析能力。
本节课“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在前面“电流”“电压”“电阻”等知识学及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性关系的基础上,引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会不会有定量关系”的问题。
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其次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其基本思路是:首先以教师演示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电路图,确定所需的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并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和图像的分析得出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7aac270561252d380eb6e58.png)
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助学稿主备人_______ 审核人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3.5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学习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实验方法。
2.参与欧姆定律的得出过程,学习科学方法的运用。
3.理解欧姆定律,并能应用它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
二.课前预习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
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
3.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_______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___成反比。
(2)公式: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导学(一)活动:研究同一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
1.应该控制的变量是。
两个变量是,应先改变的大小,再看的变化。
2.电压的改变可用改变来实现。
为了分析方便,电压值选择时,可取一些整数值。
3.正确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正确接入电路。
4.把四组结果填入课本的表一中。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1)书面表述必须完整具体。
(2)注意“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方法的运用。
(3)要明白“成正比”的含义。
(4)把结论填在课本中。
(二)活动:研究相同电压下不同导体中电流与它的电阻的关系。
仿照活动(一)进行,明确“成反比”的含义。
(三)欧姆定律1.用综合方法得出欧姆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 I-电流(安) U-电压(伏) R-电阻(欧)3.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
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I∝U)。
2019届物理中考总复习第15讲欧姆定律第1课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习题及答案
![2019届物理中考总复习第15讲欧姆定律第1课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f7e6024b35eefdc8d33348.png)
第15讲欧姆定律第1课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如图所示,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闭合开关前,移动滑片P到最右端是为了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②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的作用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③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的作用是控制通过电阻的电流保持不变④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的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3.(2017·襄阳)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把电流表连入电路时,必须使电流从________接线柱流入.每次更换电阻后,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同时,应观察________表,使其示数保持不变.4.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永锋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并选择了需要的器材进行实验.(1)这个实验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其中被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R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他获取的一组实验数据:(3)分析表中的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电阻R1的阻值是________Ω.实验突破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018·临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B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连线时导线不允许交叉).(2)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2.8 V,电流表无示数,移动滑片P两电表示数均无变化,则故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________A.若要增大电阻R两端的电压,应将滑片P向________(填“A”或“B”)端移动.(4)实验中测得多组数据,绘制出电阻R的I-U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得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所用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5)小明想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他的实验方案可行吗?请说出理由.答: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不改变电路和器材的前提下,该实验装置可以用来做________________实验.实验突破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2018·岳阳)用图甲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 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0 Ω2 A”.(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压表连入电路,测R两端的电压.(2)滑片P移至阻值最大处,将5 Ω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只填序号).A.R短路B.R断路C.滑动变阻器短路(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4)将5 Ω电阻换成10 Ω电阻,为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滑片P应向________(填“A”或“B”)端移动.(5)若每次实验均选用单个定值电阻连入电路,实验室还有“15 Ω、20 Ω、30 Ω、35 Ω、50 Ω”5个电阻,你认为能供本实验继续使用的电阻最多还有________个.(6)利用可选电阻继续实验,得到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________比.(7)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在如图丙所示位置,且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两处故障可能是:①电流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定值电阻R____________________.1.(2018·台州)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 V,更换5个定值电阻R 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 V不变C.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5 ΩD.将R x从5 Ω换成10 Ω后,应将滑片P向左移2.(2018·广东)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关系”的实验中:(1)如图a所示,甲为________,乙为________.(填“电流表”或“电压表”)(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b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右向左移动.(导线不能交叉)(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保持________不变,闭合开关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做了三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该表中数据在图c中进行描点连线.(4)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8·聊城)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1)请在方框中画出能够改变定值电阻的电压,并可以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2)通过实验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表所示.(R=10 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想用此电路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每次更换电阻后,可以通过调节____________,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8·安顺)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小明选择了5 Ω、10 Ω、15Ω、20 Ω、25 Ω五个电阻进行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完成的电路连接完成.(导线不能交叉)(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A.电阻断路 B.电流表坏了C.滑动变阻器短路 D.电阻短路(3)排除电路故障后进行实验.为达到实验目的,滑动变阻器除了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实验中,当把5 Ω的电阻换成10 Ω的电阻后,应把变阻器滑片向________(填“左”或“右”)滑动,同时眼睛盯住________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4)根据实验数据,作出I-R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图象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8·沈阳)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使用的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1)如图所示,甲图为实验电路,请在接错的一根导线上打“×”,再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改正(导线不允许交叉).(2)电路改正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在第二次实验中电流示数如乙图所示,请将电流表示数填入表格空白处.(3)6.(2018·泸州)图甲为“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3 V,用电阻箱来选用不同的电阻,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适当位置,调节电阻箱使接入电路的电阻为4 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A;电压表示数应为________V.(2)将电阻箱调到一个阻值更大的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同时记下对应的电流值.(3)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重复上述操作,得到了下表中所示的数据,通过观察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时,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________.(4)I-1R的图象.根据画出的图象可知:电压一定时,电流I跟电阻R成________比.7.(2018·安徽)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可以研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使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1)请按照图a,将图b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S,当滑片从滑动变阻器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连续发生变化,于是可得到多组测量值(U,I),根据测量值画出小灯泡的I-U图象如图c所示.从图象可以发现:随着小灯泡两端电压从0逐渐增大(不大于额定电压),其灯丝的电阻值____________(填“不断增大”“保持不变”或“不断减小”).(3)在图a中,闭合开关,将滑片P从A端向B端移动.在此过程中,小灯泡两端的电压__________(填“不断变大”“保持不变”或“不断变小”).(4)考虑到电压表的电阻对电路的影响,每次电流表的示数比测量时通过小灯泡的实际电流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8.(2018·重庆)小峻和小薇两位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标有“20 Ω 2 A”的滑动变阻器R′、开关,导线和定值电阻R若干.(1)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且导线不能交叉)(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连接完电路后,小薇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互换了,如果闭合开关,则________表(填“电压”或“电流”)的指针可能有明显偏转.(3)排除故障后,他们先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依次测得5组数据,其中第5次实验中电压表的指针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V.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1所示,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比.表1电流与电压关系0.(4)2所示,老师指出其中一组数据是拼凑的,你认为是第________组(填实验序号),理由是实验所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________(填“大”或“小”).表2电流与电阻关系(5)比.(6)在不更换滑动变阻器的情况下,可以采取________(填字母符号)的措施,完成这组拼凑数据所对应的实验测量.A.降低定值电阻两端电压B.降低电源电压C.选用更大阻值的定值电阻答案基础得分训练1.A 2.C 3.正电压 4.(1)电阻阻值改变电阻两端电压(3)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4)5导学提分训练实验突破1①最大值②试触③电路中的电流④两端电压⑤电阻⑥电阻两端电压⑦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⑨正⑩反例1(1)(2)电阻R断路(3)0.12 A(4)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5 (5)不可行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明显(6)伏安法测电阻例2(1)(2)B (4)A(5)2 (6)反(7)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短路课后提分训练1.C 2.(1)电流表电压表(2)(3)电阻(4)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3.(1)(2)5 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3)滑动变阻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4.(1)(2)A (3)调节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左电压表(4)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5.(1)(2)0.20 (3)106.(1)0.5 2 (2)b(3)小(4)反7.(1)(2)不断增大(3)不断变大(4)偏大8.(1)(2)断开电压(3)2.2 正(4)4 小(5)电压(6)B。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1课时)教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1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3f59930b4c2e3f572763c3.png)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1课时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2.使学生初步熟悉如何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同一只电阻的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会用与待测电阻串联的滑动变阻器调节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初步领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2.进一步培养学生电路连接和有关电路的电学实验操作能力及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概括实验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3.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重点通过实验得出“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难点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的实验操作.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最佳解决方案创设情境教师演示两个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一节干电池给一个小灯泡通电后,再用两节干电池给同一个灯泡通电,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2)如图乙所示,用同一个电路给两个不同的小灯泡通电,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通过对灯泡亮度的观察,你认为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电阻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可能存在什么关系?甲乙教师演示两个实验,学生观看.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和好奇心,教师趁机引出课题.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提纲”见学案答案:1.控制变量2.电阻电压3.正比反比教师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利用课前或课上5分钟左右的时间预习本节内容,并完成导学提纲.知识点1: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问题1:提出问题: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教师提出问题;合作共建压有什么关系?小结:(猜想)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可能成正比.问题2:(设计方案)为了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应该怎样设计电路图?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小结:(1)电路图(如图):(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10Ω的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和导线.问题3:实验中怎样改变电压?小结: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问题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你能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吗?小结:实验次序电阻R/Ω电压U/V 电流I/A1R=10Ω1 0.12 2 0.23 3 0.3问题5:(分析论证)你打算怎样分析你得到的数据?小结:(1)分析数据之间的倍数关系.(2)画出图像分析问题6: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猜想小组内讨论、制定实验方案,教师最后组织全班学生讨论,确定最佳方案和最佳电路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首先个人独立设计,然后小组内讨论,最后教师组织学生确定最佳表格.学生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教师巡回走动,给予必要的指导.教师提出问题教师组织学生用两种方法分析数据:1.分析数据之间的倍数关系;2.画出图像分析.教师提出问题;小结: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问题7:处理例1及变式练习1.例1:【解析】表中数据所体现的是当电阻一定时(R=5Ω),电流随电压变化的规律:当电压成倍的增大时,导体中电流也随之成倍的增大所以可以得出“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结论.变式练习1:【解析】选A.四幅图中,横坐标为电压,纵坐标为电流,反映了在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也为零,故选A.知识点2: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问题1:(提出问题)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有什么关系?小结:(猜想)电流跟电阻可能成反比.问题2:(设计方案)为了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是否成反比”应该怎样设计电路图?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小结:(1)电路图(如图):(2)实验器材:有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电流表、电压表和导线.问题3:实验中怎样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小结: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问题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你能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吗?教师启发学生得出结论,要求学生记忆、理解实验结论.学生独立完成例1;教师提问,收集答案;教师讲解,订正答案及解题方法教师讲解变式练习1的解法,重点讲解图像问题的解答方法;学生听讲、理解和记忆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小组内讨论、制定实验方案,教师最后组织全班学生讨论,确定最佳方案和最佳电路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学生首先个人独立设计,然后小组内讨论,小结:学生把实验得出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序电压U/V 电阻R/Ω电流I/A1U=1.5V 5 0.32 10 0.153 15 0.1问题5:(分析论证)你打算怎样分析你得到的数据?小结:(1)分析数据之间的倍数关系.(2)画出图像分析问题6: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小结: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问题7:(评估)你做的实验有哪些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不足之处怎么改进?小结:根据实际实验数据总结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并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问题8:处理例2及变式练习2.例2:【解析】李丽的结论包含了张芳的结论,而且比张芳的结论更具体、更准确,因此李丽的结论更好些。
第1节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第1节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cedcaaee45c3b3566ec8b63.png)
电阻R/Ω
表2 10
电压U/V
2
3
4
5
6
电流I/A
0.2 0.3 0.4 0.5
0.6
(1)分析表2中数据可得:电阻一定时,通__过__导__体__的__电__流__与__其__两__端__电__压__成__正__比____. (2)分析可知,小明使用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___2_0____Ω.
拓展训练 2. (2019石家庄42中5月校模)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 ”的实验电路. (1)正准备闭合开关时,同组的成员小兰拦住他,说导线接错了.请你检查一下 电路,把接错的那一根导线找出来,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8)小明想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实验是否可以进行,__不__可__以__(选 填“可以”或“不可以”),理由是_灯__泡__的__电__阻__随__温__度__的__变__化__而__变__化_____. (9)同桌小丽进行实验时所选取的滑动变阻器规格与小明选用的不同,实验时 发现无论如何移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为0.5 V,原因是 __滑__动__变__阻__器__的__最__大__阻__值__过__小______,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_减__小__电__源__电__压__(或__串__联__一__个__电__阻__或__换__用__最__大__阻__值__更__大__的__滑__动__变__阻__器__)_.(写出一 种即可)
(4)实验表明: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正__比____. 接着小明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电源电压为15 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 “100 Ω 1 A”,阻值为5 Ω、10 Ω、15 Ω、20 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电压表(0~3 V、 0~15 V),电流表(0~0.6 A,0~3 A损坏). (5)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__控__制__定__值__电__阻__两__端__的__电__压__保__持__不__变___. (6)为了保证四个电阻都能为实验所用,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范围是_2_.5__V_~__3_V. (7)四次实验中,当电压表调到控制电压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之 比是_4_∶__1____.
物理 九年级上册 13.1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物理 九年级上册 13.1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669090ab14e852459fb579c.png)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结 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论
---欧姆定律
小资料
乔治·西蒙·欧姆 ,生 于德国埃尔兰根城。欧姆最 重要的贡献是建立了电路定 律(即欧姆定律)。当时还 缺乏明确的电压、电流乃至 电阻的概念,使用的电流表 也正在探索中,他只好自己 动手制作仪器,进行测量。 他经过无数次试验和归纳计 算,用了10多年时间才获得 成功。
位置
程 3、电压表、电流表接法正确,选择合
适的量程。
【温馨提示】:
探
究 4、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时,建议
相邻的电压间隔不能小于0.4V,由小到
过 大记录数据。
5、小组分工合作,测量完毕及时断开
程 开关,防止电阻发热给测量带来误差!
【数据记录】:控制电阻阻值R=___ Ω
电压U/V 电流I/A
……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评估交流】:
实验过程中,你们遇到什么问题?是怎样 解决的?实验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以致用
了解生活中有哪些改变电流的实例?
同学们,你都学会了吗?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这世上,没有谁活得比谁容易,只是有人在呼天抢地,有人在默默努力。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0、放手如拔牙。牙被拔掉的那一刻,你会觉得解脱。但舌头总会不由自主地往那个空空的牙洞里舔,一天数次。不痛了不代表你能完全无视,留下的那个空缺永远都在,偶尔甚至会异常挂念。 适应是需要时间的,但牙总是要拔,因为太痛,所以终归还是要放手,随它去。
初中电学专题3.1-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初中电学专题3.1-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2b11a69767f5acfa1c7cdcb.png)
1U I R=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一、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结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二、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结论: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三、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注: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跟电流、电压无关。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公式可进行有关计算。
解题的方法是:(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看清电路的组成(串联还是并联);(2)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并在电路图上标明; (3)针对电路特点依据欧姆定律进行分析; (4)列式解答。
本节课知识要点1、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R 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阻R 两端的电压; 2、滑动电阻器R /的作用:改变电阻R 两端电压。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电阻最大的位置,保护电路) 1、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R 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阻R 两端的电压;2、滑动电阻器R /的作用:保持电阻R 两端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电阻最大的位置,保护电路)3、更换不同的电阻做实验典型例题2例题1. 为了研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当电阻R 不变时,得出的结论是 成正比。
当电压U 不变时,得出的结论是 成反比。
答案:电流与电压 电流与电阻例题2. 对同一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是 ( )A.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C. 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就越大D. 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就越小 答案:A例题3. 为了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量的关系,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A. 先使其中的两个量保持不变,研究另一个量的变化规律B. 先使其中的一个量保持不变,研究另两个量的变化规律C. 同时研究三个量的相互关系D.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 答案:B例题4. 关于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跟电阻成反比B.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 当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 当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压跟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答案:C例题5. 一只电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484欧,如果电灯线路的电压是220伏,求灯丝中通过的电流。
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说课稿
![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58a73e3f524ccbff12184d2.png)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欧姆定律《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说课稿故县镇第一初级中学王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欧姆定律第一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欧姆定律》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之后编排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和欧姆定律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安全用电”打下基础。
所以欧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生探究学习。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概念,并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再加上初中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三、教学目标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识能力,确定以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欧姆定律的认识,体会物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增强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教学难点: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实验及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中应着力于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教法学法:说教法:本节课我采用自主学习、学生分组实验、分析讨论、讲授及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动手、动脑,从而掌握知识、提高各种能力。
说学法:(1)创建情境设疑激趣(2)合作探究体验深化(3)知识迁移举一反三五、教学过程:本节课分2个课时完成(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第一课时)1、设计实验,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所以我用演示实验“把一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串联在电路中”,然后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办法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先让学生积极的讨论分析,然后肯定学生的多种方法,引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