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研究的热点问题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1、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天? ( B )A、4-13B、3-15C、4-15D、3-142、2021年版登革热诊疗指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登革热感染分为哪两种临床类型?( A )A、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B、普通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C、典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D、登革出血热和重症登革热3、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哪三期? ( B )A、急性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B、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C、急性发热期、出血期和恢复期D、急性发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4、重症登革热实验室指征? ( D )A、血小板快速下降B、血小板快速下降和白细胞升高C、HCT 升高D、血小板快速下降和HCT 升高5、登革热急性发热期常见热型? ( A ) A、双峰热 B、稽留热 C、驰张热 D、波状热6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A )A.发热,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皮疹、出血和其他症状和体征B.潜伏期为1—3天,发热同时出皮疹C.没淋巴结肿大,可有肝脾肿大D.登革热没重症病例7登革热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 C )A.急性期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B.口服补液为主,监测生命体征C.高温应以药物为主D.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8登革热的诊断依据有( D )A.流行病学资料:疫区蚊子叮咬史B.临床表现有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C.实验室检查有包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病毒分离阳性、登革热抗体阳性D.以上都是9登革热的临床分型有( D )A.典型登革热B.轻型跟重型登革热C.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D.以上均是10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中高危人群有( ABCDE )A、二次感染患者B、伴有糖尿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等基础疾病者C、老人或婴幼儿D、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E、孕妇11症登革热的诊断指标中包括( ABCDE ) A、退热后病情恶化B、腹部剧痛C、持续呕吐D、嗜睡,烦躁E、少尿12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登革热后,出现下列哪一种情况即可诊断为重症登革热( ABCDE )A、皮下血肿B、黑便C、急性心功能衰竭D、休克E、肝脏损伤13革热的治疗措施 (ABCD )A、卧床休息,清淡饮食B、退热:以物理降温为主C、补液:口服补液为主D、可给与安定、安痛定等对症处理。
登革热主题知识讲座
埃及伊蚊 东南亚、海南省
伊蚊
白蚊伊蚊 太平洋岛屿、广东
• 易感性:
新流行区:均易感
地方性流行区:儿童为主
感染后免疫力:
同型:长久
其它型:短期交叉保护性免疫
登革热主题知识讲座
第6页
流行情况
• 1779年首次报道 • 200年来,在热带各国流行:超出100个国家
第21页
八、判别诊疗
发烧伴皮疹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流感、麻疹 、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
•非感染性疾病:药品疹、本身免疫性 疾病等。
登革热主题知识讲座
第22页
九、治 疗
1.普通治疗:隔离完全退热。休息
2. 监测:血压、尿量、血小板、血
球容积等。至退热后24~48小时
3.抗病毒:利巴韦林
登革热主题知识讲座
第23页
最主要治疗:对症治疗:
• 高热: 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
• 脱水: 及时补液,但不滥用静滴
• 严重毒血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
• 出血:
止血药,输新鲜血
• 脑型: 脱水剂,激素
登革热主题知识讲座
第24页
十、预 防
• 控制传染源:隔离患者 不足以控制
• 切断传输路径:最主要,防蚊、灭蚊 • 预防接种:疫苗在试验阶段
登革热主题知识讲座
登革热主题知识讲座
第1页
一、简况
登革病毒引发 伊蚊传输
发烧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
突起发烧、骨关节肌肉痛、疲乏
登革热主题知识讲座
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降低
第2页
依据是否存在同时存在血液浓缩 和血小板降低
• 登革热:经典、轻型、重型
登革热流行与防控要点
发生本地感染病例或暴发疫情时
本地病例指发病前14天内未离开本县区(现住址) 的登革热病例
登革热暴发是指在一个最长潜伏期(14 天)内, 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社区、居委会、 村庄、学校或其它集体单位等),发生3 例及以上本 地感染的登革热实验室诊断病例
县级疾控机构需实时关注是否发生暴发疫情,若发 现暴发疫情需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 系统报告
疫情控制
发生输入性疫情
组织协调与沟通
➢第一时间通知疫情发生地的街道 办事处居会或乡镇政府及村委会
做好组织协调登革热防治工作, 组织相关药物、试剂,物资储备与 调拨
➢开展宣传教育
疫情控制
发生输入性疫情
病例管理 ➢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 地治疗 ➢病例救治与管理:
病人治疗、卧床休息地要做好灭蚊 防蚊工作 住院治疗并做好防蚊隔离。 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5 天并热退
登革热防控措施
实施疫情日报告,科学风险评估,及时预警 向医疗机构发出预警及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政府主导,卫生、城管和街道居委多部门联合 紧急杀灭成蚊,清除蚊虫滋生地 广泛社会动员,健康宣教
39
防控重点措施
紧急杀灭成蚊:
➢ 及时、快速、全面、反复 ➢ 各地市爱卫会组织消杀 ➢ CDC组织实施效果评价和风险评估
所有个案调查结果电子化,个案调查表录入epidata, 逐级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疫情控制
发生输入性疫情
防控重点
➢查明患者病毒血症期在境内的停留地点 ➢落实清除孳生地 ➢蚊媒密度调查 ➢卫生宣教 ➢喷药灭蚊及疫情监测等防治措施 ➢做好传播风险评估
控制与现场调查
发生输入性疫情
登革热研究的热点问题
成蚊控 制 ,超低容墨空间 喷洒 杀虫药 ,实际上对 育 、环 境 制约 模式 。措 施简单 易行 ,效 果 持 伊蚊几 乎无效 ;④ 国际航空旅行增多 ,病毒在国 久 ,既经 济又不污染环境 ,被认为是控 制登革热 家、地 区间经旅行者迅速传播 ,战争中大量军人 的最佳模 式。社区参 与是指各级政府部 门通过社
教 授 .主 任 医 师 .中华 医 学 会肝 病 学 台 常 务 委 员
区组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健康教 育是让民众知 晓登革热对人类 的危 害及防病知识 ;环境 制约则
维普资讯
额医学 2 0 0 2年 3月第 3 3巷第 3朝
要 求村 ( )民 定期刷 洗 水缸 ,翻 盆 倒罐 ,或水 缸 居
所致。此外 ,亦可出现肝、心、肺等病变表现。
养鱼 ,村 ( 居)民干部监督施行。如海南儋州市流 行 期 3年 的 实践 ,布 雷 指 数 从 4 8控 制 到 23 3 0 ,从而安全地渡过 整个流行期。 l 年来 全国 .7 0 登革热的控制取得 了卓越的成绩。 登革热的监测目的是早 期发现病人 ,发现带 毒蚊种 ,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我国在 7 年代末和 O
全 球 流 行 动 态
近十年来 ,登革热已对一百多个国家 2 亿人 5
的健康 构成 威胁 。而其 中登革出血热流行的国家 于 17 年 以前仅为 9个 ,20 90 00年 已接近 5 个 。 0
告患者 7050 ,死亡 5 3 0 4 例 1 例。病例绝大多数发 生在前 1 ,自 19 0年 9 8年以来 ,除海南省等少数
登革热 在东 南亚和南 太平 洋地区 的流行范围 不断扩 大 ,现 已成 为该地 区儿童住院和死 亡的主 从致乏库蚊体内亦分离出登革病毒。 登革热的免疫预防接种 尚未达到现场 推广应 要原 因。近十年泰 国、缅甸 、老挝登革热每年报 告均有 数千例 ,泰国于 19 98年的 流行 高峰 中为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登革热是由哪种病毒引起的?A. 流感病毒B. 埃博拉病毒C. 登革热病毒D. 寨卡病毒答案:C2. 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什么?A. 蚊子B. 苍蝇C. 蜱虫D. 跳蚤答案:A3. 以下哪个症状不属于登革热的典型症状?A. 高热B. 头痛C. 皮疹D. 咳嗽答案:D4. 登革热的潜伏期通常为多久?A. 1-2天B. 3-7天C. 8-14天D. 15-30天答案:C5. 登革热的预防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避免蚊虫叮咬B. 清理积水C. 服用抗生素D. 穿着长袖长裤答案:C二、填空题6. 登革热病毒属于________病毒科。
答案:黄病毒7. 登革热的传播主要依赖于________的叮咬。
答案: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8. 登革热病毒有四种血清型,分别是________、DENV-2、DENV-3和DENV-4。
答案:DENV-19. 登革热的临床症状包括________、恶心、呕吐等。
答案:肌肉痛10. 登革热的高发季节通常是________。
答案:雨季或夏季三、简答题11. 请简述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答案:登革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的叮咬传播给人类。
这些蚊子通常在白天活动,尤其是在日出和日落时分。
12. 登革热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答案:预防登革热的措施包括: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长裤以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清理积水,防止蚊子繁殖;在蚊虫活跃的季节,使用蚊帐或屏风等物理屏障。
四、论述题13. 论述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答案:登革热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眼后痛、肌肉和关节痛、疲劳、恶心、呕吐、皮疹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包括补充液体、降温、止痛等。
重症登革热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包括静脉补液和监测并发症。
五、案例分析题14. 假设你是一名医生,面对一位疑似登革热的患者,你将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答案:首先,我会询问患者的旅行史和接触史,了解是否有蚊虫叮咬的可能。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与防制措施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的登革热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 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城市地区由于人口密集、人工容器多 ,更容易滋生蚊子,因此城市居民面 临更高的登革热传播风险。
03
登革热的防制措施
防制策略
预防为主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登 革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减少
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环境治理
定期清理积水,消除蚊虫滋生 环境,从源头上阻断登革热的 传播。
个人防护
提倡穿着长袖长裤,使用驱蚊 液等个人防护措施,避免被蚊 子叮咬。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平均 为10天。
登革热的病情轻重差异很大,轻症患 者可自行痊愈,而重症患者可能出现 严重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登革热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 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其中发热 是最常见的症状。
登革热并发症包括心脏疾病、肾脏疾 病等,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 弱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02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的种类
蚊子
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蚊子(主要 是亚洲虎蚊或白纹伊蚊)传播给 人类。
其他昆虫
一些其他类型的蚊子、苍蝇和蜱 虫等昆虫也可能携带登革热病毒 ,但不如亚洲虎蚊或白纹伊蚊常 见。
传播媒介的生态习性
01
02
03
繁殖场所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主要在 室内和室外人工容器中繁 殖,如水桶、花盆、轮胎 等。
创新防制手段
积极探索新的防制手段和技术, 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 行预测和监测等,以提高防制效 果。
强化国际合作
我国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我国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一、概述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登革热疫情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登革热的流行特征,以期为预防和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从地理分布上看,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份。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蚊子的繁殖生长,加之人口密度较高,使得登革热疫情在该地区尤为严重。
此外部分内陆省份如云南、贵州等地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疫情,但总体上较东南沿海地区要轻。
其次从季节性变化来看,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气温较高、湿度较大,有利于蚊子的繁殖生长。
同时夏秋季节人们外出活动增多,容易受到蚊子叮咬,从而增加了感染风险。
因此夏秋季节应加强登革热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再者从人群分布来看,我国登革热患者以青壮年为主。
其中儿童感染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相对较弱;而成人由于免疫力逐渐下降,且常有慢性病史等因素,感染后病情较重。
因此加强对成人的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工作至关重要。
从疫情监测与应对策略来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和应急预案。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疫情信息发布不及时、疫苗接种率偏低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措施,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1. 登革热的概述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登革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严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登革热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世界上登革热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病例发生。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皮疹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出血性症状,如皮肤、黏膜、内脏出血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此外登革热还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如休克、急性肾功能损害、脑炎等。
关于加强登革热防控相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加强登革热防控相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向公众普及登革热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对登革热病例的监测和数据统计,及时发现疫情动态,预警风险。
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加强对疑似病例的检测和诊断能力。
3. 增加防控投入: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对登革热防控的资金支持,提供必要的物资和设备,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加强社区防控工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居民的沟通和合作,发动居民自觉清除废水、清理垃圾、灭蚊虫,同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防控能力。
5. 强化疫源管控:加强对登革热传播媒介蚊虫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控制蚊虫数量,减少传播潜力。
6. 强化国际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享信息、技术和经验,加强跨国边境合作,防止跨境传播。
7. 组织开展疫苗研发:加强对登革热疫苗的研发和推广,提供有效的疫苗防控手段。
8.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对登革热的病理机制、毒株变异、传播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开展创新性技术研究,提高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9. 加强卫生应急准备: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和效率。
10. 加强领导和协调机构的作用:明确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的责任和职能,加强领导和协调,形成合力,确保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登革热情况汇报
登革热情况汇报近期,我国登革热疫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活跃态势,各地区病例数量有所增加,疫情形势较为严峻。
以下是我对登革热情况的汇报:一、疫情分布情况。
截止目前,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份。
其中,广东省疫情最为严重,各地市病例数量不断增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其他地区虽然病例数量较少,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需要高度重视。
二、病例情况分析。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近期,我国登革热病例中,多数为流行型登革热,病情较为严重,部分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病例中以中青年人群为主,但也有少量儿童和老年人感染。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一些病例出现了输入性病例,说明疫情传播已经扩散到国外。
三、防控措施。
针对当前登革热疫情,各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紧急防控措施。
主要包括,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加大对蚊虫的灭蚊工作力度;加强社区卫生防控,提高居民环境卫生意识;加强医疗救治,及时发现和诊治登革热患者;加强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信息公开和社会宣传教育等工作。
四、应对策略。
针对当前登革热疫情,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策略。
首先,要加强病媒生物防制,消灭蚊虫滋生地,减少蚊虫数量。
其次,要加强社区卫生防控,提高居民环境卫生意识,减少蚊虫叮咬机会。
同时,要加强医疗救治,提高对登革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降低病死率。
最后,要加强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信息公开和社会宣传教育等工作,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五、总结。
登革热疫情对我国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需要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防控。
同时,也需要广大市民积极配合,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卫生安全。
希望各地区能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登革热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登革热的研究进展
登革热的研究进展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的,由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的特点,是蚊媒传染最为严重的疾病。
随着经济和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及人口基数的不断增长,该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就登革热的病原学、实验室检查、诊疗方案和预防控制措施研究现状进行綜述,以期对登革热更好的防治提供借鉴。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主要经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流行[1]。
自1779年首次发现登革热以来,世界各地陆续有登革热的流行。
近年来,登革热病例正在迅猛增加,这种致命的传染病已威胁到全球1/3人口的健康安全。
据WHO估计,目前全球2/5的人口受到登革热感染的威胁,每年约有亿计的人感染该病毒[2]。
我国最早在1873年厦门首次报道了登革热病例[3]。
1995年以来,我国除台湾有流行外,登革热疫情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多呈爆发、输入性流行的特征[4]。
已知的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均已在我国发现。
本文对登革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登革热防治提供借鉴。
1 病原学研究进展登革病毒(DENV)是有脂质包膜的球形病毒,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依抗原性不同分Ⅰ、Ⅱ、Ⅲ、Ⅳ四个血清型。
病毒基因组全长约11 kb,编码3个结构蛋白(C蛋白、prM蛋白、E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NS1~NS5)。
其中E蛋白是登革病毒最主要的结构蛋白,全长500氨基酸左右,编码位置为936~2420,包含促进病毒结合和进入易感细胞的位点,其突变可能会影响病毒介导的膜融合和病毒毒力,可诱导保护性中和抗体。
NS1蛋白编码位置为2421~3476,为1056个碱基,位于非结构蛋白2A(NS2A)和包膜蛋白之间,具有高度的亲水性和强烈的免疫原性,其蛋白二硫键分别以C1/C2、C3/C4、C5/C6、C7/C12、C8/C9和C10/C1的顺序构成[5]。
NS1高水平存在于患者感染急性期血液中,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保护性抗体。
登革热病的传播途径及其控制研究
登革热病的传播途径及其控制研究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威胁着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健康。
虽然登革热在一些地区已有控制,但其传播和防治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登革热病毒的传播途径以及目前采取的控制研究措施。
一、登革热病毒传播途径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两种蚊虫传播,分别是埃及伊蚊和亚洲虫媒蚊。
在病毒感染的患者体内,病毒会通过蚊子吸血,并在蚊子的体内进行繁殖。
当被感染的蚊子再次叮咬其他人时,病毒就会传播给新的宿主。
此外,登革热也可通过出生时由感染的母亲传给新生儿,或者在输血过程中由献血者传播给受血者。
然而,这些传播途径相对较少见,蚊虫传播仍然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二、控制登革热病毒传播的措施1. 蚊子控制由于登革热主要通过蚊子传播,蚊子的控制是防止疾病传播的关键。
常见的蚊子控制方法包括环境清洁、生物防治和化学控制。
环境清洁是指清除蚊子滋生的源头,如清理废弃容器、清除积水等。
这有助于减少蚊子的繁殖地点,从而降低病毒传播的机会。
生物防治是利用对蚊子有捕食作用的生物来控制蚊虫数量。
比如引入蚂蚁、蝌蚪和鱼类等物种来吞食蚊虫的卵和幼虫,以减少蚊虫的繁殖。
化学控制则是使用杀虫剂喷洒、熏蒸等方法来杀死蚊子。
这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控制方法,但需注意使用安全、环保的杀虫剂,以免对人体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2. 社区教育和宣传社区教育和宣传在控制登革热病毒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向民众普及登革热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可减少感染的风险。
宣传手段可以包括海报、宣传册、电视广告等等,传播途径多样化,以确保信息能够覆盖到不同的群体。
3. 疫苗研发与接种研发有效的疫苗是控制登革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已有一些登革热疫苗上市并用于防控工作,这些疫苗可提供一定的免疫保护,降低感染风险。
同时,推动公众接种疫苗也是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政府的推广和相关机构的协助来完成。
三、结语登革热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蚊子传播,其中以埃及伊蚊和亚洲虫媒蚊为主要媒介。
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与防控措施研究
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与防控措施研究登革热作为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蚊媒传染病,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登革热主要由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媒介传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
其特点是潜伏期短(2-7天),临床症状多样化,包括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
登革热病毒由感染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健康人,形成一种传播链。
二、登革热的流行病学分析1. 流行病学分布登革热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别是南美洲、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每年全球约有3.9亿人受到登革热感染,其中大约有2.9亿人发病。
2. 流行病学特点登革热病例呈现季节性高发的特点,通常在雨季或夏季出现暴发。
暴发可以从一个地区扩散到其他地区,形成链式传播。
登革热的传播与环境因素、病毒株型、人群免疫状况以及蚊虫密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登革热的防控措施1. 病毒监测和溯源及时监测登革热病毒的传播情况和变异情况是预防与控制登革热的重要措施。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毒进行检测和溯源,有助于了解病毒的流行状况,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2. 增强社区预防意识向社区居民宣传登革热的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提高社区居民对登革热的认知水平,并教育他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穿长袖衣物、使用蚊帐、使用驱蚊剂等,对蚊虫的滋生环境进行清理。
3. 控制蚊虫传播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蚊虫的滋生。
例如,埃及伊蚊的繁殖地主要在家庭周围,可以设置防蚊网、喷洒杀虫剂等防控措施;白纹伊蚊的滋生地主要在室外的水容器中,可以封堵水容器、清除积水等。
4. 加强卫生监测与应急响应建立完善的卫生监测体系,及时监测登革热的发病情况和传播趋势,确保早期发现和报告疫情。
同时,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
登革热的消毒隔离制度
登革热的消毒隔离制度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危害大,给世界各地都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威胁。
为了控制登革热的传播,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各种消毒隔离制度。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登革热的消毒隔离制度,并分享个人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登革热的消毒隔离制度的深度评估1. 病毒的传播途径:登革热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但也有可能通过输血、器官移植等途径传播。
在制定消毒隔离制度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传播风险。
2. 知识与宣传:针对公众,特别是易受感染的群体,应加强对登革热的宣传和教育,增加其对病毒传播途径的了解,引导他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的登革热疫情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制定消毒隔离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二、登革热的消毒隔离制度的广度评估1. 区域隔离:对于登革热高发区域,应采取隔离措施,限制人员流动,防止疫情扩散。
2. 患者隔离:对于已经感染登革热的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防止其传播给他人。
3. 病媒生物控制:针对蚊子等登革热传播媒介,采取有效的杀灭措施,减少其数量,切断传播链。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登革热的消毒隔离制度在控制疫情蔓延、保护公众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单靠制定制度还不足以解决问题,重要的是人们的主动配合。
只有加强社会的协同合作,增强公众的责任意识,才能真正实现疫情的有效控制。
对于传染病的防控措施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望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等传染病。
总结回顾:登革热的消毒隔离制度是针对登革热疫情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其深度评估主要包括传播途径、知识与宣传、疫情监测等方面;其广度评估主要包括区域隔离、患者隔离、病媒生物控制等方面。
个人认为,制度的制定仅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公众的主动参与和社会的协同合作。
希望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能够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等传染病。
登革热的病原学与传播防控
登革热的病原学与传播防控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
本文将从病原学和传播途径的角度探讨登革热的病因以及预防控制方法。
一、病原学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共有4种不同的血清型:DEN-1、DEN-2、DEN-3和DEN-4。
感染某一型别的登革病毒后,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对其他血清型不具备交叉免疫力。
因此,一个地区若出现某种血清型的疫情后,其他血清型仍有可能引发新的疫情。
登革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给人类。
感染者在发病期内可成为蚊子叮咬传播病毒的源头,进一步传染给其他人。
而人类感染后,血液中的病毒可以通过蚊子叮咬再度传染给蚊子,形成蚊媒人的传播循环。
此外,登革病毒也可通过输血和器官移植传播,以及垂直传播给胎儿。
二、传播途径1. 蚊媒传播登革病蚊主要有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这两种蚊子对登革病毒具有高度敏感性,它们一般在白天繁殖和活动,特别是黄昏和清晨时分活动最为频繁。
当蚊子叮咬一名感染登革病毒的患者时,会摄取患者血液中的病毒,并在其体内进行病毒复制。
约10天后,蚊子的唾液中就会含有病毒,并在叮咬其他人时将病毒传播给其它人。
2. 输血和器官移植传播如果献血者或器官移植者感染了登革病毒,而受血者或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则有可能通过血液或器官传染病毒。
因此,在采集血液和器官时要进行严格的病毒筛查,以防止登革病毒的传播。
3. 垂直传播如果孕妇感染登革热病毒,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这种情况下,新生儿可能出生时带有登革病毒,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三、防控方法1. 消灭蚊源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蚊子,因此有效清除和消灭蚊源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措施。
这包括清除环境中的积水,避免蚊蛹孵化;定期清理周围环境,清除蚊子的滋生地;使用蚊帐、蚊香等个人防护措施;灭蚊剂的使用等。
2. 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公众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蚊子叮咬。
出入蚊密集区域时,应穿长袖衣物和长裤,使用蚊 repellent等防护品。
3. 加强病例监测和报告对于登革热的病例,需要及时进行监测和报告。
登革热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登革热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简介本报告旨在对登革热病毒实验活动进行风险评估,为相关人员提供有关安全措施的指导和建议。
实验活动概述登革热病毒实验活动是一项涉及登革热病毒的实验性研究。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进行疫苗研发、病毒检测及相关数据收集等工作。
风险评估在登革热病毒实验活动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实验操作风险: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误操作、洒漏、感染等情况,导致人员受伤或病毒泄露。
2. 病毒传播风险:如果未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病毒可能传播到实验室以外的区域,对环境和人群产生潜在危害。
3. 实验设备安全风险:实验设备故障或未经适当维护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并对实验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安全措施建议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建议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 建立标准操作程序(SOP):制定清晰的工作流程,明确每一步的操作要求和安全措施,以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2. 个人防护措施: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实验室服、手套、护目镜等,以保护自身免受病毒感染。
3. 病毒传播控制:实验室应设置合适的防护设施,如生物安全柜、废液处理设备等,以防止病毒传播到实验室以外的区域。
4. 设备维护与检修: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修复故障,以减少安全风险。
结论通过对登革热病毒实验活动进行风险评估,我们可以看到在操作、传播和设备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然而,通过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这些风险可以被有效控制和降低。
建议相关人员在进行病毒实验活动时牢记安全第一,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指南,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实验的顺利开展。
登革热流行病学史
登革热流行病学史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对于了解其传播规律和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登革热流行病学史为主题,探讨其起源、传播途径、流行趋势以及防控措施等内容。
一、起源登革热最早可追溯到古代,但直到19世纪末才被正式命名。
1906年,菲律宾首次爆发大规模登革热疫情,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此后,登革热在全球范围内流行,成为人类健康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二、传播途径登革病毒主要通过蚊子传播,其中以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为主要媒介。
感染者通过蚊子叮咬将病毒传播给蚊子,蚊子再通过叮咬其他人传播病毒。
此外,登革病毒也可通过输血、器官移植、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三、流行趋势登革热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气候条件适宜蚊子繁殖和病毒传播,登革热疫情往往更加严重。
此外,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也对登革热的流行产生影响。
四、防控措施为了有效控制登革热的流行,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首先是加强蚊媒防控,包括蚊虫灭活、环境清洁卫生、喷洒杀虫剂等。
其次是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加强登革热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采取预防措施。
此外,疫苗的研发和使用也是控制登革热的重要手段。
五、登革热的挑战和展望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登革热的防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病毒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疾病,增加了防控的难度。
其次,蚊子的抗药性和适应性不断增强,使得传播更加广泛。
未来的重点工作包括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疫苗研发和应用,改善监测报告体系等。
六、结语登革热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染病,其流行病学研究对于制定防控策略和保障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登革热的起源、传播途径、流行趋势以及防控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登革热的流行,保护人们的健康。
希望通过国际合作和科学研究,能够找到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方法,使全球范围内的人们免受其困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致。此外,亦可出现肝、心、肺等病变表现。 登革病毒感染诊断主要用病毒分离和血清学 检测,但这些技术的早期性、敏感性和特异性都 不够满意。采用简化的白纹伊蚊细胞株纯系 03 8 "3 进行病毒分离,可使分离时间缩短到 3 日。应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9:+;< ( 检查 +,= 和 +,- 抗体 及直接检测血清中登革病毒抗原,仍为早期诊断 采用的方法。近年来基因诊断,如逆转录聚合酶 链反应 & >?670> ( 、原位杂交等技术的建立,使诊 断进入分子生物学的新阶段。 >? @ 70> 用于早期 快速诊断及型别鉴定,原位杂交可检测登革病毒 不同血清型核糖核酸。基因检测亦为流行监测提 供先进可靠的方法。
新医学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
登革热研究的热点问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 % 5!$F"$ . 肖杰生 !
!
引
言
和难民的流动亦加速扩散。
登革热 % &’()*’ +’,’- . 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 伊 蚊 传 播 的 急 性 传 染 病 。 登 革 出 血 热 % &’()*’ /’01--/2)34 +’,’- . 是 登革热 的一种严 重类型 。 #$ 世纪后半叶,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 行,每次发病人数均高达数百万,对亚洲包括太平 洋岛屿及中、南美洲的许多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威 胁。登革热已成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常务委员
万方数据
!"#
新医学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要求村 & 居 ( 民定期刷洗水缸,翻盆倒罐,或水缸 养鱼,村 & 居 ( 民干部监督施行。如海南儋州市流 行 期 " 年 的 实 践 , 布 雷 指 数 从 #$) "’ 控 制 到 ") %*,从而安全地渡过整个流行期。 !% 年来全国 登革热的控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登革热的监测目的是早期发现病人,发现带 毒蚊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我国在 *% 年代末和 ’% 年代的流行,主要教训是未能及早发现患者。 因而,在登革热易发地区,在口岸,应常年对登 革热的动态进行系统监测;力求掌握轻型患者的 临床变化以及病原体的变异,使血清学技术简单 化、标准化;严防登革热的发生和流行。
"
中国登革热的控制
我国台湾省早在 !;7$ 年已有发生登革热的记
载, !6!5 年期间全岛登革热流行, ;$> 的民众感 染。 !6!7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登革热亦波及我 国内地。#$ 世纪 <$ 年代初期,我国东南沿海省份 曾有流行,并蔓延到汉口等地。其后近四十年基 本消失。 !67; 年广东佛山开始流行,迅速蔓延至 省内多个市、县,甚至海南以及广西, !6;5 年海 南儋县发生登革出血热。 !67; 年 ? !66; 年总共报 告患者 7$$ 5<$ 例,死亡 5!" 例。病例绝大多数发 生在前 !$ 年,自 !66; 年以来,除海南省等少数 地区发生过本病流行外,我国的疫情基本得到控 制。香港 !66" 年首次发生登革热以来,以后的 " 年均有病例报道。澳门 #$$! 年 ; 月首次发现登革 热,5$ 日内经实验室确诊病例达 6#5 人。 大量的调查研究证实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在 我国是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媒介。海南以埃及伊 蚊,广东、广西以白纹伊蚊为主要的传播媒介。 从致乏库蚊体内亦分离出登革病毒。 登革热的免疫预防接种尚未达到现场推广应 用阶段。在客观上控制传染源有困难,原因为典 型患者只占一小部分,大多患者临床表现较轻, 诊断往往延误,难以严格隔离病人。而且隐性感 染者数量更多,可能是更重要的传染源。 目前,预防的唯一对策是控制传播媒介。登 革热流行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依靠药物杀灭伊蚊的 成虫和幼虫,我国在流行期间亦采用此办法,甚 至在大城市使用飞机喷洒杀虫药,但效果不理 想。 ;$ 年代中期,海南省在儋州、临高等地采用 药物喷洒灭蚊,同时宣传、动员民众清洗水缸, 翻盆倒罐控制伊蚊幼虫,使布雷图指数 % @-’A’2( 3(4B’C DE,即检查 !$$ 户内发现伊蚊幼虫孳生的容 器数 . 得以显著下降,登革热流行得到控制。 我国的防疫部门创造了“社区参与、健康教 育、环境制约模式”。措施简单易行,效果持 久,既经济又不污染环境,被认为是控制登革热 的最佳模式。社区参与是指各级政府部门通过社 区组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健康教育是让民众知 晓登革热对人类的危害及防病知识;环境制约则
. 参考文献 0
.!0 .$0 .&0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 ( 鼻咽癌临床诊断分期标准 ( 新 医学,!--, , $# 4 !$ 6 : 1,$( 黄义文,罗荣喜,廖遇平,等 ( 鼻咽癌 !##$ 例放射治疗疗 效分析 ( 中国放射肿瘤学杂志,!-#, ,! 4 & 6 :)( 陈善义,李光明,李而周,等 ( 影响 <=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 颈 淋 巴 结 复 发 因 素 分 析 ( 中 华 放 射 肿 瘤 学 杂 志 , $%%! , !% 4 & 6 :":1( ."0 .)0 冼超 贵, 张 恩罴 ( 颈淋 巴 结阴 性 鼻 咽癌 患 者的 颈 部放 射 治 疗 ( 癌症, !--1 ,!) 4 $ 6 :!&,:!&#( 冼超贵,林焕新,郑列 ( ,- 例 <= 鼻咽癌患者颈部 98 扫描 结果分析,癌症,!--# , !, 4 " 6 :&%,:&%#( 4 收稿日期:$%%! 年 !% 月 $1 日 6
#
全球流行动态
近十年来,登革热已对一百多个国家 #5 亿人
的健康构成威胁。而其中登革出血热流行的国家 于 !67$ 年以前仅为 6 个, #$$$ 年已接近 5$ 个。 #$ 世纪 5$ 年代,报告到 89: 的登革出血热病例 每年平均为 6$; 例,而 !66; 年报告的登革热包括 登革出血热总数达 !#$ 万例,其中死亡 "<<# 例。 全球感染人数实际上远远高于报告例数,按统计 模型分析,估计全球每年感染人数为 5!$$ 万例, 其中登革出血热为 5$ 万例,死亡 #5 $$$ 例。 登革热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的流行范围 不断扩大,现已成为该地区儿童住院和死亡的主 要原因。近十年泰国、缅甸、老挝登革热每年报 告 均 有 数 千 例 , 泰 国 于 !66; 年 的 流 行 高 峰 中 为 !#6 65< 例 % 发病率高达 ##$ = !$ 万 . ,越南于 !666 年为四万余例。澳洲、美洲、非洲的流行地区亦 在扩散,病例数显著增加,而欧洲、美国、加拿 大和日本等,则仅有到登革热流行区返回后的散 发病例。 登革热全球性大流行的原因较为复杂且尚未 明确,但与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的关系密切,下列 几个重要因素可证明: ! 全球人口空前增长,全 球气候变暖,城市化地区增加,容易引起蚊媒传 染病的传播; " 周围环境中各种被丢弃的塑料制 品、罐头盒和旧轮胎等积聚的雨水,以及发展中 国家家庭大量使用贮水容器,均为媒介蚊的幼虫 提供了孳生场所; # 大多数地方性流行区因强调 成蚊控制,超低容量空间喷洒杀虫药,实际上对 伊蚊几乎无效; $ 国际航空旅行增多,病毒在国 家、地区间经旅行者迅速传播,战争中大量军人
要采用物理降温,解热镇痛药宜慎用,因此类药 物易引起登革热患者大量出汗,加重血液浓缩及 诱发休克,对 -371 患者可诱发溶血。高热不退和 中毒症状严重时,可短期适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 素或加用亚冬眠疗法。有认为本病患者静脉输液 时,易发生输液反应及脑水肿,可导致死亡,故 切忌滥用,病情需要使用时应在静脉输液过程中 进行必要的监测。休克病例应尽快扩张血容量, 加用血浆或血浆代用品,但不宜输全血,以免加 重血液浓缩。有报道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于发 病 2 日以内患者试用利巴韦林 & ABCDEBABF ( ,对减轻 病情和缩短病程可能有助。
*
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登革热的预防主要是防止传染源传入、传播
媒介的控制和疫苗的接种。目前主要以防蚊灭蚊 的办法来预防传播,但真正控制流行的关键在于 疫苗的研制成功。 研究得较早的是减毒活疫苗,登革病毒 ! 5 # 型混合的减毒活疫苗在志愿者体内试用,免疫效 果好。值得注意的是应用减毒活疫苗尚存在一系 列的问题,如减毒株的稳定性差,如果减毒不充 分则有可能引起临床症状;疫苗接种可能产生促 进性抗体,有导致登革出血热的潜在危险等,故 减毒活疫苗尚难以推广应用。 近年来重视亚单位疫苗的研究,主要是对登 革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作克隆表达,所 产生的疫苗可能不会诱导促进性抗体。 核酸疫苗被认为是第三代疫苗技术,为亚单 位疫苗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它既有重组
& 下转第 !#’ 页 (
2
临床观察与早期诊断
登革病毒感染除引起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常
见的症状外,尚可出现下列较为严重的临床表 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在登革热病人的发生率为 !) 34 5 #) "4 ,以往称为脑型者,已证实为登革 病毒引起脑膜脑炎。溶血发生率 %) 24 5 3) %4 , 为急性血管内溶血,个别病例发展成急性肾功能 衰竭,符合溶血尿毒综合征,这类病人多为葡萄 糖 636 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 -371 ( 者,并与应用退 热药或抗疟药有关。肾脏损害的发生率为 !2) #4 ,由于不是在发热高峰期出现,因而难以 用发热导致肾损害来解释,亦未能证明与免疫复合 物的形成有关,可能与病毒血症时病毒的直接损害
#
登革出血热发病机制的探讨
登革出血热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无突破,现仍
3
治疗原则
临床研究对某些治疗措施已有共识。高热主
存在 " 种假说,即二次感染、病毒变异和促进性 抗体假说。二次感染假说认为登革出血热的发生 与先后两次异型登革病毒感染相关;病毒变异假 说则认为本病发生是由于病毒变异导致毒力改变 所致。目前多认为二次感染不过是一个现象,病 毒变异的证据不足,而以促进性抗体假说较有说 服力。 登革病毒感染产生的抗体可具有较弱的中和 作用和较强的促进病毒复制作用。促进性抗体与 病毒结合不能起中和作用,而且可形成病毒抗体 复合物,并通过 +,- 的 ./ 段吸附到细胞表面。受 感染的大单核或巨噬细胞被激活而释出可裂解补 体 " & 0" ( 的酶、血管通透因子和凝血活酶,进而 导致 1+0、出血、休克等一系列病理过程。此假说 可解释大多数登革出血热的发病机制,但却未能 阐明第一次感染登革病毒发病为登革出血热的患 者的发病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