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_六一诗话_的贡献及特色_宫臻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理工学院校内科研项目 <六一诗话>研究 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LG0711)。

作者简介:宫臻祥(1975 ),男,陕西户县人,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论 六一诗话 的贡献及特色
宫臻祥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 723001)
[摘 要]欧阳修 六一诗话 的问世,改变了中国文学批评的走向,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话 体评论体例的先河,其独特的批评视角、幽默的批评话语、独特的文体特征对后世诗话具有一定垂范作用。

[关键词] 六一诗话 ;贡献;特色[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1)06-0113-02do:i 10.3969/.j issn .1671-5918.2011.06-056[本刊网址]htt p ://www.hbxb .net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
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一生创作颇丰,不只在文学创作史学上上硕果累累,在文学批评上亦有建树,他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于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创作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批评形式 诗话 ,开中国诗话学之先河。

一、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话 体评论体例的先河欧阳修于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六月以太子少师致仕致仕,致仕后定居颍州,后来把自己在颍州 以资闲
谈 [1]264
的论诗片段集结起来冠名名为 诗话 ,这是欧阳修
晚年最后之笔 。

[2]3
据文献考察,最早征引 诗话 时将诗人名号加于前的是宋人魏泰,魏泰在 临汉隐居诗话 中引到欧阳修 诗话 时把欧阳修的称为 永叔诗话 。

后世模拟 诗话 的作品层出不穷,学者为了避免征引时和其他作家的诗话混淆,故将欧公在颍州时的号 六一居士 冠之于前,因 六一居士 之号的含义与欧公 诗话 以资闲谈 宗旨比较接近,遂为后人所采用,即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 六一诗话 。

诗话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特有的形式之一,这种形式创始于欧阳修的 六一诗话 ,关于这个第一的论述,诗话研究大家郭绍虞先生给予充分的肯定: 诗话之称当始于行欧阳修,诗话之体,也创自欧阳修。

[3]3在 清诗话 前言 中郭绍虞先生又云: 溯其源流所自,可以远推到钟嵘的 诗品 ,甚至推到 诗三百 或孔、孟论诗片语只言,但严格地讲,又只以欧阳修 六一诗话 为最早的著作。

[4]1
在欧阳修 六一诗话 问世之前,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有两种专著形式,一种是以南朝齐梁时代刘勰的 文心雕龙 和钟嵘的 诗品 为代表的文论形式,逻辑严密,体系完备,特别是 文心雕龙 文字艰深,属于 贵族式 的文学批评;另一种是以晚唐诗人司空图的 二十四诗品 为代表的文论形式,主要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

而 六一诗话 的问世彻底打破了这两种传统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格局,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正统的文学批评走向,欧阳修以浅易的文字为批评话语,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诗话 体滥觞。

六一诗话 既不像刘勰 文心雕龙 那样 体大而虑周 (章学诚 文史通义?诗话篇 ),也不像钟嵘 诗品 那样逻辑严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思辨。

文心雕龙 共五十篇,分为
上下两篇,开始 原道 、 征圣 、 宗经 、 正纬 、 辨骚 五
篇为第一部分,是全书的总纲。

从 明诗 到 书记 的二十篇,以 论文序笔 为中心,每篇分论一种或两三种文体,可称是文体论。

下部,从 神思 到 物色 的二十篇,是创作论。

时序 、 才略 、 知音 、 程器 等四篇,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

而 六一诗话 全书以条目的形式分则记事,连缀成篇,全书共计29则(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郑文校点本 六一诗话 为28则,而 百川学海 等诸馆藏善本,为29则。

两版本不同的原因,盖郑文校点本将其中第17则 李白戏杜甫 篇 与第18则 陶尚书谷尝 篇 合二为一之故),每则均无标题。

六一诗话 的问世打破了 文心雕龙 所开创的 贵族式 的文学批评话语霸权,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掀起了一股诗话学的热潮。

单就宋代而言,紧承 六一诗话)而作的作品即有著名的文学家司马光的 续诗话 ,即续 六一诗话 而作。

随后刘攽继其后而撰 中山诗话 、陈师道的(后山诗话 、魏泰的 临汉隐居诗话 、许顗的 彦周诗话 、吕本中的 紫微诗话 、叶梦得的 石林诗话 等等。

自此之后,仿效者云集,诗话创作蔚然成风,一直延续到近代。

中国的历代诗话,以其独有的体制风格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二、独特的批评视角 六一诗话 在文学批评上,体现了一种史学家的求实精神和文学家的敏锐的审美感悟,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批评视角。

史学家的求实精神使欧阳修在评判诗歌时,能对诗歌进行理性的分析,见解精辟,文学家的敏锐的审美感悟能从细微处着眼,眼光独到。

比如 六一诗话 在对西昆体的态度上就令人感佩。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以批评西昆体揭开帷幕的,西昆体是欧阳修批评的主要对象。

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统治诗坛长达四十年,欧阳修说: 盖自杨刘唱和, 西昆集 出,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

由是唐贤诸诗集几废而不行。

( 六一诗话 )便是对当时盛况的追忆。

西昆体它是以 西昆酬唱集 而得名的,其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西昆体是晚唐五代诗风的延续,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

然而西昆体在艺术上也有严重的缺点,西
113
第24卷第6期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V o.l 24.NO.62011年6月Journal ofHUBE I Corres pondence Un i versit y Jun .2011
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它们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也很少抒写诗人的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由于西昆体诗人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而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所以往往徒得其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就像泥塑木雕的美人总是少有神采一样。

[5]30欧阳修的诗文创作,与西昆派所走的路子是不同的,但欧公对西昆体却不是绝对地一概排斥,而是以史学家的求实精神对西昆体给予中肯的评价,肯定西昆体在宋初诗歌演变中的历史作用,如 六一诗话 第22则:
杨大年与钱刘数公唱和。

自西昆集出,时人争效之,诗体一变。

而先生老辈患其多用故事,至于语僻难晓,殊不知自是学者之弊。

如子仪(刘筠)新蝉云: 风来玉宇鸟先转,露下金茎鹤未知。

虽用故事,何害为佳句也?又如 峭帆横度官桥柳,迭鼓惊飞海岸鸥 ,其不用故事,又岂不佳乎?盖其雄文博学、笔力有余,故无施而不可。

非如前世号诗人者,区区于风、云、草、木之类,为许洞所困者也。

[1]270
文中提到的杨大年即就是西昆体的代表诗人的杨亿,而钱刘则分别指的是钱惟演和刘筠, 西昆集 即就是 西昆酬唱集 。

西昆体存在和着明显的弊病,这是人们的共识,作为西昆体虽然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所批评所要矫正的的对象,但欧公并未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而是以史学家的求实精神,公允的给予评价,表现出一种宽容的批判精神,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对西昆体的包容的态度并不是容忍浅切粗俗, 六一诗话 对 浅切 和 浅率粗俗 进行毫不留情的讥讽和批评。

如第2则批评白体:
仁宗朝,有数达官以诗知名。

常慕 白乐天体 故其语多得于容易。

尝有一联云: 有禄肥妻子,无恩及吏民。

有戏之者云: 昨日通衢遇一辎轿车,载极重,而赢牛甚苦,岂非足下 肥妻子 乎?闻者传以为笑。

[1]264
欧公在嬉笑中对白体浅切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又比如第15则:
圣俞尝云: 诗句义理虽通,语涉浅俗而可笑者,亦其病也。

如有 赠渔父 一联云: 眼前不见市朝事,耳畔唯闻风水声。

说者云: 患肝贤风 。

又有咏诗者云: 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

本课诗之好句难得耳,而说者云: 此是人家失却描几诗。

人皆以为笑也。

[1]269
以上二则均是对宋初诗坛白体言语浅切的批评之语,白体,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他们诗作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诗人的作品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但他们仅模仿了白居易诗风平易浅切的一个方面,出语浅俗,欧阳修对此深表不满。

正是欧公不遗余力的力矫北宋文坛的积弊,才使那场轰轰烈烈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得以顺利进行,使文风沿着康庄大道前进。

六一诗话 在品评作家、品读逸闻趣事时同时也不忘为那些不见于经史,名不经传的普通诗人立传,表现出史学家的实录精神。

例如在 六一诗论 中欧阳修对那些死后不久即湮没名不见经传的诗人,深感惋惜,他变为这些人立传。

例如诗话 六一诗话 第9则:
国朝浮图以诗名于世者九人,故时有集号 九僧诗 。

今不复传矣。

余少时,闻人多称之。

其一曰惠崇。

余八人者,忘其名字也。

余亦略记其诗,有云 马放降来地,雕盘战后云 又云 春生桂岭外,人在海门西 ,其佳句多类此。

其集已亡,今人多不知有所谓九僧者矣。

是可叹也!当时有进士许洞者,善为辞章,俊逸之士也。

因会诸诗僧分题,出一纸约曰: 不得犯此一字。

其字乃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之类,于是诸僧皆搁笔。

洞咸平三年进士及第,时无名子嘲曰 张康浑裹马,许洞闹装妻 是也。

[1]266这是一则诗坛逸事,未见于正史,作者没有连篇累牍,而是通过 闲谈 方式介绍九僧的诗句和进士许洞会九僧诗人的故事将九僧诗人的诗歌特色体现出来,从而使九僧诗人在诗坛不致隐没无名使人遗忘。

再如第6则:
吴僧赞宁,国初为僧录。

颇读儒书,博览强记,亦自能撰述,而辞辩纵横,人莫能屈。

时有安鸿渐者,文词隽敏,尤好嘲咏 [1]265
三、幽默的批评话语
六一诗话 批评的视角主要集中在唐宋两代,篇幅虽不长,仅有29则,但却涉及唐宋两代诗人33名人的琐事或诗作。

比如唐代诗人就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13人;宋代文学家有李昉、梅尧臣、苏舜钦、杨亿、钱惟演、晏殊等20人。

欧公在评论时一该传统文学批评说教式文字艰深语言特色,而是代之于轻松的语气,晓畅平易的文笔,特别是诙谐语言使人看后在捧腹之余又会引起赞叹和深思,如前文提到的 诗话 第2则的 岂非足下 肥妻子 乎?闻者传以为笑。

,[1]264这则诗话的 肥妻子 之喻确让读者捧腹不已,捧腹的同时又发人深省,再如第6则:
吴僧赞宁,国初为僧录。

颇读儒书,博览强记,亦自能撰述,而辞辩纵横,人莫能屈。

时有安鸿渐者,文词隽敏,尤好嘲咏。

尝街行遇赞宁与数僧相随,鸿渐指而嘲曰: 郑都官不爱之徒,时时作队。

赞宁应声答曰: 秦始皇未坑之辈,往往成群。

时皆善其捷对。

鸿渐所道,乃郑谷诗云 爱僧不爱紫衣僧 也。

[1]265
吴僧赞宁捷对机智幽默,针锋相对。

这等幽默的批评话语是正统的文学批评话语所不可能有的,正如郭绍虞先生云: 在轻松的笔调中间,不妨蕴藏着重要的理论;在严正的批评之下,却又多少带些诙谐的成分。

综上, 六一诗话 以独特的批评视角、幽默的批评话语、独特的文体特征,赢得了广大的读者群,受到后世的热捧,由此改变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走向,在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郭绍虞.宋诗话考[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郭绍虞.清诗话续编.前言(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郭绍虞.宋诗话辑佚[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4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第24卷第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