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五高二年级第9课 《说木叶 》课件(29张ppt)

人教版必修五高二年级第9课 《说木叶 》课件(29张ppt)

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思 念
鸿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西洲曲》 雁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
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
《声声慢》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
秋风叶落的季节
精读探究
品味诗句“寒风扫高木” 和“高树多悲风”,比较 诗中“高木”与“高树”的不同意味。并分析作者引 用以上诗句作用何在?
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
(饱满)
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
(空阔)
精读探究
品味诗句“寒风扫高木” 和“高树多悲风”,比较诗中“高木” 与“高树”的不同意味。并分析作者引用以上诗句作用何在?
精读探究
根据“木”的形象特征,品味探讨诗句“袅袅兮秋 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和“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 翩。” 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味。
探究
填写下表,归纳比较“(落)木(叶)” 与 “落叶”的不同意蕴。
意象 场合 外形 颜色 质感
意味
联想
落叶
木叶 落木
探究
填写下表,归纳比较“(落)木(叶)” 与 “落叶”的不同意蕴。
初读文章 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意。
第1段: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 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古 诗中用“树叶”的十分少见。而“木叶”却发 展到了“落木”。指出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 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 诗歌如此丰富多彩。
初读文章 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意。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 《说“木叶”》 课件 (共28张)语文课件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 《说“木叶”》 课件 (共28张)语文课件PPT

文本探究
一、阅读课文第1~5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1自然段列举四个名句说明了什么观点?
答案:列举四个名句,说明木叶之美,说明“木叶”是那么突 出地成为诗人喜爱的形象,为下文的分析张本。
2.第2自然段中“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 了”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再进一步指出宁用“落木”而不用“落叶”,又非偶然现象, 悬念的设置使人急欲弄清原因。此处言简意丰。一是指出创新的途 径:“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二是指出 个例中体现的普遍性;三是含蓄地告诉我们,这样细致地揣摩是欣 赏诗的精妙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唐诗综论》。林庚先生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学者。 他的《唐诗综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把唐诗这一课题的研究提 到了现代学术的高度,同时也把唐诗的风貌的系统化研究留给了后 人。《说“木叶”》就是这部书中的精品佳作之一。
单音字
①袅袅(niǎo) ②萧萧(xiāo) ③翩翩(piān) ④冉冉(rǎn) ⑤绵密(mián) ⑥缠绵(chán mián) ⑦吟唱(yín) ⑧王褒(bāo) ⑨皎皎(jiǎo) ⑩灼灼(zhuó) ⑪亭皋(ɡāo) ⑫柳恽(yùn) ⑬寒砧(zhēn) ⑭万应锭(dìnɡ)⑮窸窣(xī sū)
说“木叶” 林庚
作者名片
简历:林庚(1910-2006),中国作家、诗人、古 典文学研究学者。字静希,祖籍福建福州,生于北京。 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转入中文系,曾创 办刊物《文学月刊》。
1933年毕业后留校任朱自清先生助教,又参与编辑《文学季刊》。 1934年后,先后在民国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授中国文学史课程 ,继续写诗。这时期是他写自由诗的时代。1935年以后对诗的形式 有进一步的追求,从现代生活、语言的节奏与民族诗歌发展的规律中 探索新的格律体诗。抗战后,赴厦门大学任教。1947年北归任燕京 大学中文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文联理事、《文学遗产》 编委,一直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对于新诗的形式、中国古典诗 词有独到的研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9《说“木叶”》 课件 (共47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9《说“木叶”》  课件           (共47张PPT)优秀课件

面对飘零的落叶,古往今来无数的诗人,将之 定格成永恒的风景,凝聚成挥之不去的情结。

林庚 gēng
林庚
清华大学中 文系教授,既是 诗人,又是学者。 在唐诗和楚辞的 研究中卓有建树, 提出了著名的 “盛唐气象”。
识词
袅袅 (niǎo) 灼灼 (zhuó) 涔阳 (cén)
——王安石《梅花》
表现了梅的高贵品格,我国古 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 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诗表现的 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 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 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 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
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
(空阔)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木”比“树”更显得 单纯,仿佛本身就含 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精读课文第6段:
概括“木”在形象 上的第二个特征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 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 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 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 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压力逼迫得痛哭一百次,但哭完记得笑一千次给它看,你可以习惯为别人付出,但至少别忘了为自己而活,你可以学会假装,但最后不要变成 你当初讨厌的那种人。
5 、诚实就如埋藏在泥土里面的果实,谎言犹如枝头上妖艳的花朵。虽然谎言能给人暂时的美感,但它的枯萎是不可避免的,而诚实会在那里 生根发芽。
3 、拼搏是成功的通行证,美貌是失败的墓志铭。不要再斤斤计较于你的容貌,关键是打造自己强大的内心。朋友,凤姐就是榜样啊,你长得 比她还励志,你行的! 6 、会说话的多说,不会说话的少开口,要小心言多必失。成功人士大多沉默寡言,不多开口,这不是说沉默寡言能够做出什么创造性贡献, 而是减少错误的发生。

9《说木叶》课件(共16张PPT)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9《说木叶》课件(共16张PPT)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一部分(1-3):写“木叶”为诗人所钟爱。(现象)
第二部分(4-6): “木”被人喜欢的原因。(特征 )
第三部分(7): “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似,Βιβλιοθήκη 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却是一字千里。
(总结 )
阅读1-3段,思考作者谈论了哪些文学现象?

1、“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 2、“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 3、“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总结

木叶
疏 朗空 阔

相去无几


一字千里
树叶
绵密 饱满

什么诗诗歌的暗示性?文章如何阐释诗歌暗示性的问题?
文章谈到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作为概念影子的暗示 性是指概念以外的意义,如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这样 的意义是不确定的,在诗歌鉴赏中不但要玩味诗歌的语义, 而且要玩味诗歌语言以外的意义。中国诗歌语言注重语言的 含蓄,注重暗示,给予读者的暗示、启发是无尽的。作者用 了许多例子做了分析,讲明了这个问题。
比较下面三首诗“梅”的特点:

• 梅花 王安石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卜算字·咏梅 陆游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独立完成“自学深 思”部分内容。

小组讨论完成 “合作探究” 部分内容。
正字音

袅袅(niǎo) 灼灼(zhuó) 涔(cén)阳 窸(xī)窣(sū)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九课《说“木叶”》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2张PPT(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九课《说“木叶”》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2张PPT(共22张PPT)

枫叶: 江枫渔火对愁眠/枫叶荻花秋瑟瑟 /停车坐爱枫林晚/晓来谁染霜林醉/明朝挂 帆席,枫叶落纷纷 柳: 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然烟笼十里堤/枝上柳絮吹又少/羌笛何须 怨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月: 月上柳梢头/残月脸边明/杨柳岸晓 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山高月下/烟笼寒 水月笼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是故乡 明/举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近水楼台先得 月/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垂 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种纤腰学不成。
阅读1~3段,思考:
作者列举了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什么现象?
“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 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 “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木叶”到“落木”,其与“树叶”或“落叶” 的不同,其关键点在哪?
关 键 点
在“木”字
全文思 路
发现问题 (1—3)
雪: 飞雪连天射白鹿/独钓寒江雪/楼船 夜雪瓜洲渡 花: 花非花,雾非雾/无可奈何花落去/ 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径不曾缘客扫/花落知多 少 日: 夕阳无限好/日出江花红胜火/东边 日出西边雨 杜鹃: 杜鹃夜半犹啼血/杜鹃枝上杜鹃啼 /望帝春心托杜鹃 风: 山雨欲来风满楼 松: 静听松风寒

《说木叶》ppt课件

《说木叶》ppt课件

木叶这一意象,可以作为文学创作的 素材,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内涵。
主题表达方式
《说木叶》通过木叶这一意象,表达 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这种主 题表达方式对文学创作具有启示作用。
《说木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01
02
03
传承中华文化
《说木叶》作为一篇具有 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能够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 精神。
03 《说木叶》的艺术特色
《说木叶》的语言风格
语言简练
林庚先生的语言简练明快,没有 过多的华丽辞藻,却能够准确传 达出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诗意浓厚
林庚先生的语言充满诗意,善于 运用形象生动的词汇和比喻,将 诗歌中的意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说木叶》的结构特点
层次分明
林庚先生的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每个段落都有明确的主题和意义, 整体结构清晰明了。
拟人
文章中通过拟人的手法,将木叶人格化,赋予其生命和情 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木叶的意象内涵。
引用
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诗句和典故,通过引用前人的经典论 述和诗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说木叶》的意象分析
01
木叶的象征意义
在本文中,木叶被视为秋天的象征,代表着凋零、枯萎和落寞。同时,
木叶也寓意着生命的轮回和时间的流逝。
《说木叶》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说木叶》的背景介绍 • 《说木叶》的内容解析 • 《说木叶》的艺术特色 • 《说木叶》的影响与评价 • 《说木叶》的实践应用
01 《说木叶》的背景介绍
《说木叶》的作者介绍
01
叶赛宁:俄罗斯著名诗人,他的 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而著 称,深受读者喜爱。
总结词:高度评价

人教版必修五《说木叶》课件 (21张PPT)

人教版必修五《说木叶》课件 (21张PPT)

现象
“木叶” 为历代诗人所钟
爱。
发现问题 (1—3)
分析问题 总结全文 (4—6) (7)
“木叶” 为古代诗 人所钟爱
析“木” 的两个艺 术特征
艺术领域: 一字之差 相隔千里
• “树叶”与“木叶”不过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 领域的差别却一字千里,这种一字千里的差别在 中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下面就分析诗人为何 钟爱“落红”“落英”而很少用“落花”的原因。
所谓“得意忘言”、“言不尽意”, 并不是说语言不能表达意思,而是说文学 作品应该追求一种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 作为文学作品,就要求含蓄蕴藉,有回 味,特别是诗歌创作,就要以少总多,追 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
一、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试着勾画出每 一段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想一想,本 文要讨论的核心话题是什么?
• “落英”“落红”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诗 歌中“落英”出现的情况不少,《全唐诗》约有 16句,《全宋诗》中约有36句,而《全宋词》就 约有26句,但其中也有个别句“落英”不是做 “落花”的意思。
• 如: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暮春门有感》“春事已 烂漫,落英渐飘扬”。陆游《山居食每不肉戏作》 “秋来更有堪夸处,日傍东篱拾落英。”秦观 《如梦令》“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晏几 道《浣溪沙》“凉月送归思往事,落英飘去起新 愁”等等。
• 以“落红”表落花意的也不胜枚举,《全唐诗》 中约26处,仅《全宋词》中就约有91处,如:张 先《天仙子》“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 径,苏轼《水龙吟》“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 落红难缀”,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 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
• 【提问】诗人们为何在当用“落花”时而弃之不 用,却钟情于“落英”“落红”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说“木叶”》课件 (33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说“木叶”》课件 (33张PPT)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 翩。” 中“木叶”与“落
叶”的不同意味(方法提示:
朗读感悟,抓关键词句,相互讨
木 叶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
落 叶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 翩翩。
——曹植《美女篇》
• 填写下表,归纳比较“(落)木 (叶)”与“树(叶)”的不同意 蕴。
意象 场合 外形 颜色 质感 意味
• 在北大中文系老一辈的学者中,林先生是享 寿最高的一位。在为先生九十华诞祝寿的时候, 有人曾向先生请教过他的长寿之道,先生回答说: “有两条,一条是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再一条就 是多吃胡萝卜。”先生所说的“一切都是身外之 物”,这当然首先是指的淡泊名利,先生的淡泊 名利是人所共知的,可以说是保有陶渊明之风, 承继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但据我的 体会,其含义又还不止于此,其间还包含了在 《西游记》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童真童趣和乐观 精神。先生被称为“喧闹时代的隐退者”。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 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 《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 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 《中国文学简史》等。
• 做人

• 常言说“做人”,而高境界的人不是“做”出来 的。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中文系办一份学生刊物
时,学生主编去找林老题字,林老爽快应允,还
对当时这位才上大二的学生说:“看您什么时候
课后作业
1、搜集有关含“月”“梅” 等 意象的古典诗词。 2、在班上进行交流。 3、认真品味欣赏,就自己 所得谈谈感悟,写成小论 文。
的不同意味。(方法提示:
朗读感悟,划出文中关键词句,
相互讨论交流)
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

高中语文必修5-9《说“木叶”》课件共60张PPT

高中语文必修5-9《说“木叶”》课件共60张PPT

比较“梅〞不同的生长环 境,分析三种“梅〞的不同形 象,赋予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王安石?梅花?,表现了梅花 “凌寒单独开〞的高贵品格。我国 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 〞,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梅 花?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 统文化精神。
陆游?卜算子·咏梅?表达 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 “黄昏单独愁〞的凄凉心境, 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 清高。
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琶行?〕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声声慢?〕
〔白居易?琵 〔李清照?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 期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采菊东篱下,愁情绪 脱俗之境 圣洁 坚贞
得到的启示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 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
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 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四、课堂训练与检测
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
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 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学习本文之后,我 们在读古诗时见到“木叶〞大家就会想到在 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进而体会诗人抒发 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 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 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 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 〞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7、 课文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 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 “木叶〞?,假设改为?谈谈诗歌语 言的“暗示性〞?,你认为如何?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 第9课 说-木叶- (共18张PPT)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  第9课  说-木叶- (共18张PPT)

美丽、忧愁、冷清、思念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明 月 几 时 有
近 水 楼 台 先 得 月
床 前 明 月 光
举 杯 邀 明 月
月 是 故 乡 明
无 言 独 上 西 楼 , 月 如 钩
山 高 月 小
别 时 茫 茫 江 浸 月
杨 柳 岸 晓 风 残 月
月 上 柳 梢 头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①爱情的美好, 传达思念情人之 切。 ②抒发昔盛今衰、 人事代谢、亡国破家 的感慨和悲愤。 ③代人传书,幽诉离 情之苦。 ④表现羁旅情愁,状 写漂泊流浪之苦
课后作业:
搜集整理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 的含义及情感特征。
爱诗,其实是在爱 着我们的生活。
说 “木 叶”
林庚
林庚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既是诗人,又是学者。 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 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 的“盛唐气象”。
学习目标
1.理解古典诗歌中“木”的艺术特征。
2 .体味“木叶”与“树叶” 、“落木”与“落 叶”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
3. 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征。
‘‘木叶’’是历代诗人笔 下钟爱的对象。
“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暗示 性的问题。
树 木
满树的叶子 浓阴 水分很充足 浓绿
木头木料、木板
树干 秋天 干燥
落叶 微黄
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饱满)
(空阔)
山木 。叶 下 , 江 王波 褒连 《, 渡秋 河月 北照 》浦 云 歇
陆 厥 《 临 江 王 节 士 歌 》
洞 庭 始 波 , 木 叶 微 脱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说“木叶”》课件 (47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说“木叶”》课件 (47张PPT)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 “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 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 爱诗,成为有激情,有修养的人。
• 《喜外弟卢纶见宿》 - 司空曙
•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唐诗综论》、《天问论笺》、 《西游记漫话》、《新诗格律与语 言的诗化》
近影
识词释义
1.词语认读
袅袅(niǎo) 照浦(pǔ)
褒(bāo)
灼灼(zhuó) 亭皋(gāo)
寒砧(zhēn)
涔(cén)阳
万应锭(dìng) 言筌(quán)
窸窣(xī sū) 迢(tiáo)远
2.词语理解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天街小雨润如酥, • 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 • 绝胜烟柳满皇都
结束语
最后用一首小诗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吹着袅袅不断的秋风 啊,洞庭湖水扬起清波, 枯叶从干黄的树上飘落。
湘君等不到湘夫人, 只看到这一片秋风扬波, 木叶飘落的清秋景色,传 神地表现了湘君的怅惘心 情。
第一段:
• 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 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 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 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暗_示_性 _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九课说“木叶”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九课说“木叶”课件 (共34张PPT)
14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5
梧• 梧桐桐树树,,三三更更雨雨,,不不到到离离情情正正苦苦,,一一
叶叶叶,叶一,声一声声,声空,阶空滴阶到滴天到明天。明。
梧• 梧桐桐更更兼兼细细雨雨,,到到黄黄昏昏点点点点滴滴滴滴。。
7
高树
高木
“木”比“树”更显得 单纯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木”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8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注解】筌:捕鱼用的竹制的篓子,有口,内有 逆刺,鱼进入就出不来。
9
10
树 木
11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
征是什么
着透黄“着木色”黄,暗色在示触了觉它上的它颜可色能,干是可燥干能燥透的 而不是湿润的,窸“窣木飘叶零”有落叶的
30
曾诗:乱条咏狂柳舞,贺柳知絮章纷飞。 碧讽玉刺妆攀成附一权树贵高、,得万势条猖垂狂下的绿奸丝绦。 不佞知之细臣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贺条诗犹:未亭变亭初玉黄立,,倚碧绿得丰东茂风,势枝便条狂。 解纷春把披色飞,的花细美蒙叶丽日精 和月致大,。自不诗然人的知借活天咏力地柳。有赞清美霜。
23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 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4
李 白《孤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25
LOREM IPSUM DOLOR
黄巢《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树叶”与“木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 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 此“树叶”可简化为“叶”。
“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 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 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 象之间是不一致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滚来。”
《登高》杜甫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 浦。” 《哀江南赋》庾信
艰 难 潦 倒 的 处 境 。
凄 凉 萧 瑟 的 景 象 , 飘 零 的 愁 苦 ,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 中寄寓夔州时所作,诗人历经 战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 在一个深秋时节独自登高远 望……
“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
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 因素。 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 着黄色,有疏朗、飘零之感。
1、木叶成了(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引题 2、从(树叶)到木叶又到(落木)
3、说明(树、落木)与(树木、落叶)的不同
4、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因素)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折杨柳》萧纲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拟古》陶渊明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屈原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捣衣诗》柳恽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古意》 沈佺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歌词描述了湘君、湘夫人的悲 欢离合,他们虽然欢会难期,思而 不见,却彼此爱恋不忘。此处“木 叶”就成了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 的形象。
尽可能多 的搜集有关 “月”的诗 句,分析月 的形象的多 样的暗示性。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的对 思故 念乡 、 亲 人
主体
5、说明(木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征)
6、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微黄 和干燥的感觉带来疏朗的秋天的气息)
小结 7、 概念(相去无几);形象(一字千里)
图文比较
形象感知上述概念的细微差 别,进一步辨析诗歌的精微语 言
“木”——叶落的形象 “树”——树叶多
“树叶”——繁密湿 润 “木叶”——微黄
落木
干燥之感 饱含水分的繁密叶子
落叶
秋风叶落
满树叶子吹动,
浓阴密密层层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繁茂的枝叶 黄色、干燥的质感 枝叶绿色,树干褐绿色
疏朗什么异同?
“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 “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 “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3)“落木”与“落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 “落叶”是春夏 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 “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 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 之意也洗净了。
(4)“木叶”与“落木”的意味又有何区别?
“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少了“叶” 便少了清秋的绵密之意,完全是一片悲凉、凄 清。
暗示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体上讲“木”就是“树”二者是 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 的联想不同。“木”就是“木料”, “木头”,“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是 形象色彩,使人更多的想起树干,而很 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 排斥到“木”疏朗的形象之外,这排斥 也就暗示着落叶。
例证分析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有 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
合作探究
1、
掌握了上述概念的细微差别之 后,请同学们相互合作、相互探究, 说说下列诗句为什么要用 “树”“叶”“木叶”“落木”呢? 2、 为什么说“暗示仿佛是概念的 影子” 呢?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橘颂》屈原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 《招隐士》淮南小山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无名氏
第9课 说“木叶”
林庚
梳理思路
请同学们齐读第 一段,看看作者谈了 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木叶’’是历代诗 人笔下钟爱的对象。
“木叶”一用再用,且 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 许多精彩的诗句。
“树叶”“落叶”却无人 过问。
阅读4~6段,思考:
第4~6段是课文的中心 部分,请同学们利用找标 志词的方法,说说这几段 阐释了“木”在形象上有 哪些艺术特征?
月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
——李清照《声声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李煜 《相见欢》
迁移练习
月落乌啼霜满天 杨柳岸晓风残月 波心荡,冷月无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