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膨胀》课后反思____一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1)

大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1)

大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物体的变化》,详细内容为第5节《有趣的膨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物体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膨胀现象,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膨胀现象的基本概念,了解常见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膨胀表现。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分析膨胀现象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膨胀现象的本质。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分析不同物体在膨胀过程中的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泡沫板、玻璃瓶、热水、冷水、食用色素、滴管、尺子、实验记录表等。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泡沫板、玻璃瓶、热水、冷水、食用色素、滴管、尺子、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吹起来的气球,引发幼儿猜想:这个气球为什么能吹起来?(2)邀请幼儿尝试吹气球,感受气体的膨胀。

2. 探索膨胀现象(10分钟)(1)教师演示实验:将气球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膨胀变化。

(2)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3)讨论:为什么热水会使气球膨胀?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泡沫板,提出问题:泡沫板在热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2)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分发实验材料,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玻璃瓶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变化。

(2)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发现。

(2)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膨胀现象?六、板书设计1. 膨胀现象的基本概念2. 不同物体在膨胀过程中的表现3. 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遇到的膨胀现象。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膨胀现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大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

大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

大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质变化》,详细内容为“有趣的膨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物体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膨胀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物体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膨胀现象,了解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发现并描述物体膨胀的特点。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探究欲,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膨胀的原理。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让幼儿发现物体膨胀的现象,并学会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塑料瓶、水、硬币、乒乓球、实验器材等。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塑料瓶、水、硬币、乒乓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吹气球,引发幼儿兴趣。

(2)提出问题:气球为什么能变大?让幼儿思考并讨论。

2. 新课导入:(1)讲解物体膨胀的概念。

(2)展示实验器材,引导幼儿观察。

3. 例题讲解:(1)用气球、塑料瓶等教具,演示物体膨胀现象。

(2)讲解物体膨胀的原理。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物体膨胀现象。

(2)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描述膨胀现象。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物体膨胀的概念和原理。

(2)强调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2. 内容:(1)物体膨胀概念(2)膨胀现象演示图(3)实验结果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生活中的膨胀现象,记录下来。

(2)思考:还有哪些物体会产生膨胀现象?2. 答案:(1)生活中的膨胀现象:如热胀冷缩、气球吹大等。

(2)其他会产生膨胀现象的物体:如热水瓶、轮胎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实验操作环节,幼儿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3)在讲解膨胀原理时,语言表达不够简练,需要加强。

大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

大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

大班科学课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有趣的膨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物体因温度、湿度等因素而发生的膨胀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膨胀是物体体积增大的现象,了解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够观察和描述物体膨胀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膨胀现象的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物体膨胀的现象,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材料(气球、水、瓶子、绳子等)、PPT、视频、卡片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气球,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气球为什么会变大吗?”(2)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激发幼儿对膨胀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讲解膨胀现象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2)教师演示实验,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物体膨胀的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实验记录表,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

(2)幼儿观察实验过程中的膨胀现象,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4. 小组讨论(5分钟)(1)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膨胀现象的原因。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膨胀现象的更多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2. 板书内容:(1)膨胀现象的定义和原理(2)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3)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发生了膨胀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1)热水袋在加热时,体积会膨胀。

(2)夏天,自行车轮胎会因为热胀冷缩而膨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膨胀现象,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膨胀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膨胀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膨胀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活动主题为“有趣的膨胀”。

教材的章节为“物质的变化”。

具体内容包括:1. 介绍膨胀现象,让幼儿理解膨胀的概念;2.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膨胀现象;3. 探讨膨胀现象的原因;4. 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理解膨胀现象,知道膨胀的概念;2. 通过实验观察,让幼儿掌握不同物质的膨胀现象;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使幼儿理解膨胀现象,知道膨胀的概念;通过实验观察,让幼儿掌握不同物质的膨胀现象。

难点:探讨膨胀现象的原因;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热水、冷水、气球、塑料尺、橡皮泥、放大镜。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气球、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一块橡皮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每个幼儿用手摸摸自己的气球,感受气球的形状和质地,然后将气球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膨胀现象。

2. 讲解概念: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到气球在热水中的膨胀现象,引导幼儿理解膨胀的概念。

3. 实验观察:让幼儿用自己的实验工具,观察不同物质在热水中的膨胀现象,记录下来。

4. 探讨原因:让幼儿思考为什么不同物质在热水中会膨胀,引导幼儿理解膨胀现象的原因。

5. 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想一想,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冬天衣服变紧、夏天衣服变松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膨胀现象1. 概念:膨胀是指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密度减小的现象。

2. 原因:物体膨胀是因为物体内部的分子在温度升高时,运动加快,间距增大,从而使物体的体积增大。

3. 应用:膨胀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冬天衣服变紧、夏天衣服变松等。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哪些物品会出现膨胀现象,并记录下来。

2. 请幼儿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些物品会出现膨胀现象,试着解释一下。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及教学反思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知道物体遇水膨胀,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膨胀》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知道物体遇水膨胀。

2、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

3、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重点难点:重点: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知道物体遇水膨胀。

难点: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有膨胀的初步经验。

物质准备:1、黄豆、黑木耳、白木耳、海带、香菇膨胀与未膨胀各一份。

2、面膜纸、小铁球、胖大海、核桃。

3、记录表一张。

4、微波炉、黄油、糖、爆米花专用玉米、纸袋或微波专用玻璃碗等。

活动过程:一、幼儿观察,感知物体的膨胀。

1.师出示未膨胀的黄豆、黑木耳、白木耳、海带、香菇,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从家里厨房里带来了一些东西给你们看,看,这是什么?”2.师提出要求:“老师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放了两盆这样的东西,请你们看一看、也可以轻轻地摸一摸,比较这两盆里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3.幼儿观察比较,师适当引导。

二、幼儿第一次实验,知道物体遇水膨胀。

(9分钟)1.集合,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不一样?”2.师小结:“有的干、有的湿;有的硬、有的软;有的小、有的大。

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吗?是怎么变成这样大大的?(启发放入水中)放到水中就能变大吗?让我们来试一试!”3.幼儿第一次实验,集合。

师:“变大了吗?原来白木耳吸水会变大,我们把这种变大的现象叫做膨胀。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知道有些物体能膨胀而有些不能膨胀。

(11分钟)1.师引发:“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到水里都会变大膨胀?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面膜纸、小铁球、胖大海、核桃,请你们再去做实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有趣的膨胀”。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物体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膨胀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膨胀现象,知道物体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膨胀。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膨胀的原理,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思考。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膨胀现象的兴趣,提高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塑料瓶、热水、冷水、乒乓球、胶带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形状。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气球为什么是圆鼓鼓的吗?”引发幼儿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气球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变化,引导幼儿了解膨胀现象。

(2)教师讲解膨胀的原理,让幼儿理解物体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膨胀。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记录表、画笔等学具,让幼儿观察并记录塑料瓶、乒乓球等物体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变化。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合作、分享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2. 板书内容:膨胀现象:气球、塑料瓶、乒乓球等膨胀原理:物体在特定条件下发生膨胀科学方法:观察、思考、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小朋友们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具有膨胀现象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2)与家长一起探讨这些物体为什么会出现膨胀现象。

2. 答案:(1)如热水瓶、热水袋等,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膨胀。

(2)物体在受热或受冷时,分子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导致体积增大或减小。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反思(1)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反思(1)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中的第二节“膨胀现象”。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膨胀现象,探索不同物质膨胀的特性,通过实验活动了解膨胀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膨胀现象,知道不同物质膨胀的特性。

2.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发现并描述膨胀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物质膨胀的特性。

教学重点:观察并描述膨胀现象,进行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实验材料(如:气球、水、盐、苏打粉、醋等),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演示:教师向气球内吹气,气球膨胀。

提问:气球为什么膨胀?2. 探索膨胀现象(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气球膨胀的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课件,讲解不同物质膨胀的例子(如:水加热膨胀,盐溶解膨胀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思考。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膨胀的现象。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享。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膨胀现象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现象2. 板书内容:膨胀现象的定义不同物质膨胀的例子实验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哪些现象是膨胀现象,并简单描述。

2. 答案:如水加热膨胀、气球吹气膨胀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家园联系:请学生与家长共同寻找生活中的膨胀现象,并进行记录。

下节课预告:探讨如何利用膨胀现象为生活带来便利。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随堂练习的实验操作和记录。

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

6. 作业设计的实际应用和思考。

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效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物质膨胀的特性。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优质教案有趣的膨胀反思1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优质教案有趣的膨胀反思1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优质教案有趣膨胀反思一、教学内容在中班科学活动“有趣膨胀”中,我们选取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科学》中第一节“物质变化”。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日常生活中膨胀现象,如水加热后体积膨胀,以及酵母发酵使面团膨胀等,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理解膨胀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解膨胀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2. 培养孩子们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孩子们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膨胀科学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膨胀现象背后科学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膨胀现象,培养孩子们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壶、面团、酵母、温度计、气球、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尺子、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在课堂上,我向孩子们展示一个气球,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气球为什会膨胀?”让孩子们带着好奇心开始今天课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教材中例子,让孩子们解膨胀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3. 实验演示(15分钟)a) 将热水倒入一个气球中,观察气球膨胀过程。

b) 将酵母加入面团中,观察面团膨胀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验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向全班同学分享观察结果。

针对孩子们观察结果,引导他们探讨膨胀现象背后科学原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膨胀2. 板书内容:a) 膨胀现象定义b) 日常生活中膨胀现象c) 膨胀科学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膨胀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a) 洗衣机在脱水过程中,衣服会膨胀。

b) 烤面包时,面包会膨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观察和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但在理解膨胀科学原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让孩子们在家中进行更多膨胀实验。

b) 组织孩子们参观实验室,解更多科学现象。

大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膨胀》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膨胀》教案反思
(3)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发现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以致用,增强实践能力。
举例:讨论自行车轮胎、热气球等应用膨胀原理的实例。
2.教学难点
(1)观察与分析:培养幼儿在观察膨胀现象时,能够抓住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难点突破: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探究,如观察气球吹气过程中的变化,分析气体体积与气球膨胀的关系。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膨胀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膨胀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实验操作:指导幼儿正确进行实验操作,探究膨胀现象,培养实验技能。
难点突破:教师分步骤演示实验,并指导幼儿动手操作,如制作发酵面包实验,了解酵母菌的作用。
(3)表达与交流:鼓励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观察和实验结果,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难点突破: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幼儿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膨胀的基本概念。膨胀是指物体由于某种原因体积增大的现象。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发酵的面包、热胀冷缩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2.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在实验操作和分组讨论环节,孩子们亲自参与,动手实践,加深了对膨胀现象的理解。同时,小组讨论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在讲授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膨胀的原因和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举例和比较,帮助孩子们理解难点。但仍有部分孩子在理解上存在困难,说明我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法。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膨胀”。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物体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膨胀的现象,并探索膨胀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膨胀的定义,知道物体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膨胀现象。

2. 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感知膨胀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膨胀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膨胀现象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瓶子、水、盐、搅拌棒、实验操作台。

2. 学具:每组一套气球、瓶子、水、盐、搅拌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大家有没有见过气球吹起来的样子?气球为什么会变大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膨胀。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气球膨胀实验:将气球吹起来,让幼儿观察气球变大的过程。

(2)讲解膨胀现象: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体积会变大,这种现象称为膨胀。

3. 实验操作(1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将气球套在瓶口,向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和盐,用搅拌棒搅拌均匀,观察气球膨胀的现象。

(2)讨论实验结果:为什么气球会膨胀?加入盐后,瓶中的液体密度增大,压强减小,气球内的气体受到外部压力作用,体积变大,从而发生膨胀。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膨胀现象,如:夏天轮胎会膨胀、热空气会使气球变大等。

拓展:除了今天学习的膨胀现象,还有哪些现象是物体体积变大的呢?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2. 板书内容:(1)膨胀现象:气球、轮胎、热空气等。

(2)实验结果:加入盐后,瓶中液体密度增大,压强减小,气球膨胀。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膨胀现象。

(2)为什么加入盐后,气球会膨胀?2. 答案:(1)生活中的膨胀现象:夏天轮胎会膨胀、热空气会使气球变大等。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有趣的膨胀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有趣的膨胀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有趣的膨胀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具体内容为“有趣的膨胀”。

通过本章的学习,幼儿将了解物体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膨胀现象,学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过程,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理解膨胀现象,掌握膨胀现象的基本原理。

2. 技能目标:幼儿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膨胀现象的原理。

2. 教学重点: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气球、瓶子、水、盐等)、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尺子、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大小,并提出问题:“气球为什么会变大呢?”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看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膨胀。

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膨胀现象的原理,帮助幼儿理解物体在特定条件下体积增大的原因。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一个简单的膨胀实验,如瓶子膨胀实验。

讲解实验步骤,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进行一个膨胀实验(如气球膨胀、盐膨胀等)。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2. 内容:膨胀现象:物体在特定条件下体积增大。

膨胀原理:物体内部粒子间隔增大,导致体积增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膨胀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原因。

2. 答案示例:膨胀现象:热水袋加热后体积增大。

原因分析:热水袋内部热水膨胀,导致整体体积增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幼儿了解了膨胀现象,但在讲解膨胀原理时,部分幼儿理解较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中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反思范例

中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反思范例

中班科学有趣的膨胀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有趣的膨胀》。

主要内容包括:探索物体因温度、湿度变化而发生膨胀的现象;观察并记录膨胀现象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应用;通过实验活动,了解膨胀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膨胀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技能。

3. 让幼儿学会运用膨胀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膨胀现象的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运用膨胀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材料(气球、热水、冷水、瓶子、橡皮泥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气球,邀请一名幼儿上台,将气球放在热水瓶口,观察气球膨胀的过程。

(2)讨论:为什么气球会膨胀?还有什么物品会发生膨胀现象?2. 探索膨胀现象(10分钟)(1)分组实验:每组发放实验材料,幼儿自行探索不同物品的膨胀现象。

(2)记录与表达:幼儿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上,并用画笔、彩泥等材料进行表达。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针对膨胀现象,结合日常生活用品进行讲解。

(2)讨论: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运用膨胀原理的小制作。

(2)分享与展示: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设计思路。

(2)幼儿分享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2. 板书内容:(1)膨胀现象的定义及原理。

(2)膨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实验过程及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膨胀现象请幼儿观察并记录生活中遇到的膨胀现象,并描述其原理。

答案示例:热水袋加热时,里面的水会膨胀,使热水袋鼓起来。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表述清晰。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质变化》,详细内容为“有趣的膨胀”。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探索日常生活中的膨胀现象,使他们初步了解物质膨胀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膨胀现象,认识不同物质在膨胀过程中的变化。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质膨胀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教学重点: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膨胀现象,引导幼儿思考、探索膨胀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泡沫板、水、盐、糖、果汁、试管、滴管、温度计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泡沫板、水、盐、糖、果汁、试管、滴管、温度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吹起来的气球,引发幼儿兴趣,提问:“大家知道气球为什么能吹起来吗?”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气球膨胀的原理,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其他膨胀现象。

3. 探索活动:(1)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气球在不同液体中的膨胀情况。

(2)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分析、讨论膨胀现象。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其他膨胀现象的图片,让幼儿判断、描述其膨胀原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2. 板书内容:(1)膨胀现象:气球、泡沫板等。

(2)膨胀原因:气体、液体、温度等。

(3)实验结果:不同液体中的膨胀情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中常见的膨胀现象,描述并记录下来。

(2)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膨胀现象。

2. 答案:(1)例如:吹气球、煮鸡蛋、发酵的面包等。

(2)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膨胀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尝试在家中寻找其他膨胀现象,与家长一起探索、学习。

(2)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其他小朋友,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3. 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4.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提供;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膨胀”。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实践,探索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膨胀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膨胀现象的基本概念,知道物质膨胀的原因。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及合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和掌握膨胀现象的基本概念。

难点:让幼儿理解物质膨胀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瓶子、水、盐、搅拌棒、放大镜、实验材料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气球为什么能鼓起来吗?”通过讨论,引出膨胀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瓶子,倒入水并加入适量盐,搅拌使盐溶解,引导幼儿观察瓶子变瘪的现象。

(2)教师解释膨胀现象: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体积会变大,导致容器变形。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实验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膨胀现象。

(2)引导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将观察到的膨胀现象表现出来。

(2)教师提出问题:“除了我们今天实验的物质,还有哪些物质会发生膨胀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5.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2. 内容:(1)膨胀现象的基本概念(2)膨胀原因(3)实验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庭中发生的膨胀现象。

2. 答案:(1)观察到的膨胀现象:如冰块融化、煮熟的饺子变大等。

(2)原因:物质在溶解、加热等过程中,体积变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了膨胀现象,提高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膨胀》教学背景幼儿园中班是一个探索世界的关键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新的知识渴望学习。

培养幼儿园中班的科学兴趣,引导幼儿园中班主动学习科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膨胀是中班科学课程中一个非常有趣的主题。

通过该主题,幼儿园中班能够学习对象的性质、空气的压力及源和控制膨胀和收缩。

同时,还有助于启发幼儿园中班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属性,包括膨胀和收缩;2.理解膨胀和收缩的原因;3.学习空气压力及源;4.激发幼儿园中班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学内容知识点1.物质膨胀和收缩;2.空气的压力及源。

教学材料1.空气球;2.蜡烛。

教学过程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1.老师向幼儿园中班展示一个充气的气球;2.引导学生围绕气球进行思考:为什么充气的气球会变得更大?为什么需要给气球放气?第二步:学习物质的膨胀和收缩1.安排学生进行物质膨胀和收缩实验;2.将同样大小的水放在两个烧杯中,让其中一个烧杯放在热水中,另一个烧杯不放在热水中,并将两个烧杯的温度记录下来;3.等待几分钟后,观察和记录两个烧杯中的水的高度以及两个烧杯的温度;4.进行分析:如果我们加热水,它会膨胀;如果我们诗冷水,它会收缩。

第三步:学习空气的压力及源1.将一个点燃的蜡烛放在灰色的盘子上,观察蜡烛的熄灭;2.让学生感受蜡烛熄灭的瞬间,听取学生的想法和猜想;3.让学生自由探索,引导学生探究蜡烛熄灭的原因。

第四步:总结和反思老师引导学生对这次实验进行总结和反思,回顾本次实验的中心思想。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让幼儿园中班学习物质的膨胀和收缩,学习空气的压力及源,引导幼儿园中班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探究自然现象,他们将对自然充满想象,并强化他们在课堂以外对科学的兴趣,推动他们继续探索科学知识。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精品教案有趣的膨胀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精品教案有趣的膨胀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优秀精品教案有趣膨胀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物理现象》,具体内容为“物体膨胀现象”。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不同物质在温度、压力等条件变化下膨胀表现,以及膨胀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膨胀现象基本原理,知道不同物质膨胀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膨胀现象,激发他们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膨胀现象基本原理,能够区分不同物质膨胀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热水、冷水、玻璃瓶、塑料瓶、硬币、尺子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a) 演示:将气球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膨胀过程。

b)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为什气球会膨胀,生活中还有哪些膨胀现象。

2. 例题讲解:a) 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玻璃瓶、塑料瓶在不同温度下膨胀情况。

3. 随堂练习:a)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膨胀现象。

b) 制作记录表:让幼儿用画笔和彩泥制作记录表,记录实验结果。

a) 让幼儿分享自己实验结果和观察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膨胀现象》2. 内容:a) 膨胀现象基本原理b) 不同物质膨胀特点c) 生活中膨胀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膨胀现象,与家人分享你发现。

2. 答案:根据幼儿观察和记录,家长协助完成作业,鼓励幼儿用自己语言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幼儿解膨胀现象基本原理和不同物质膨胀特点。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提高他们科学素养。

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小实验,让幼儿在实践中深入解膨胀现象。

b) 组织幼儿参观相关科普场所,解膨胀现象在科技领域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特别关注是如何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大班科学优质课有趣的膨胀教案【含教学反思】(1)

大班科学优质课有趣的膨胀教案【含教学反思】(1)

大班科学优质课有趣的膨胀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中的第二节“有趣的膨胀”。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物质在加热或遇水后的膨胀现象,探讨膨胀的原因,以及膨胀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膨胀的概念,理解膨胀现象的产生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膨胀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膨胀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膨胀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热水、冷水、气球、瓶子、硬币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用气球和瓶子做一个简单的膨胀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物质在加热或遇水后的膨胀现象,讲解膨胀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物质膨胀的现象,探讨膨胀的原因。

4. 课堂讨论(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膨胀2. 板书内容:膨胀的概念膨胀产生的原因膨胀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一个物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膨胀现象,分析其原因,并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对膨胀现象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的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关注生活中其他有趣的物理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组织一次科学小研究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中对膨胀概念和产生原因的阐述。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4.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让幼儿开始科学探究的活动前,应该交代清楚活动的要求和观察的目的,这样就为幼儿更好的进行探究活动提供前提。
2、由于幼儿缺乏科学探究的经验,应该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和培养,让孩子们亲身经历“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验证—整理思考—表达交流”的科学探究过程,切实让孩子们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动手实践感知体验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有趣的膨胀》课后反思
一实小易上好,而幼儿科学课对于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为科学课必须很好地体现科学探究,切实赋予孩子们科学探究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孩子们亲身经历并深入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而这正是我们的孩子没有接触过的新事物。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科学的教育内容因从身边取材,这样就有益于孩子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孩子们会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针对幼儿这方面知识比较贫乏,以及新《纲要》的精神,选择了《有趣的膨胀》这一活动。膨胀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每位幼儿在生活中都会遇见的,但是幼儿一直不会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说明这个现象。例如:在班级的植物角中,我用水泡了一些黄豆、绿豆,让幼儿观察这些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些豆子用水泡过后,就变大了,幼儿看见后就说它们都鼓起来了,而不知道黄豆、绿豆是因为遇水产生了膨胀。我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水泡过和没泡过的花生米、绿豆,干木耳茶叶球、热水若干,蛋糕、爆米花、瘪乒乓球若干),引导幼儿通过先猜测再小组操作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感知物体的膨胀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从而强烈地激发了幼儿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但是幼儿强烈地探索欲望没能被我给及时的收回,导致后面的内容没能达到预设的效果。我认真地反思了不足之处:
3、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的教学语言还没有从一名小学教师转变过来,不能很好的运用充满感情的、激励性的幼儿语言吸引幼儿,以致不能把全部心思都放在那些实验材料上的孩子们的兴趣点转移,后面的活动进行得不好。
在今后的幼教之路上还有很多我应该学习改进的地方,我会努力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