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绩效评价_目标定位与指标体系_郑方辉

合集下载

政务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政务绩效考核评价标准

政务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政务绩效考核评价标准

政务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政务绩效考核评价标准政府的绩效考核是衡量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促进政府提高服务水平、推进事务处理效率和加强社会管理。

然而,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政务绩效考核评价标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的目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探讨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政务绩效考核评价标准。

一、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的目的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评估政府各方面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为政府改进工作、增进公众满意度和提升绩效提供依据。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政务绩效考核评价标准至关重要。

二、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的原则(一)目标导向原则政府绩效考核评价应当明确具体的考核目标,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政务工作中。

同时,考核评价的标准应当与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相一致,确保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的目的明确、具体和可操作。

(二)科学性原则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的标准应当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数据,确保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客观、可比较和可信的。

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的数据来源应当广泛、多元,并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

(三)公正公平原则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的标准应当公正、公平、透明和公开。

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的过程应当有关方面共同参与和监督,避免主观武断和恶意操纵。

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评价。

三、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的方法(一)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的方法应当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指标、模型和方法。

定性分析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评价政府绩效,定量分析可以通过数据和数字指标评估政府绩效。

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结合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政府绩效。

(二)绩效链条分析的方法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的方法应当基于绩效链条分析的原则,即从输入、过程和输出等多个维度评价政府绩效。

通过对政府工作的输入、过程和输出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全面了解政府工作的绩效和效率,为政府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

(三)比较和竞争的方法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的方法应当基于比较和竞争的原则,即通过与其他地区、其他政府和其他部门的比较,评估政府绩效的优劣和差距。

政务绩效管理的目标与指标体系设计

政务绩效管理的目标与指标体系设计

政务绩效管理的目标与指标体系设计政务绩效管理是指利用一系列管理方法和工具,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估、监督和改进的过程。

为了实现政府效能的提升和公共服务的优化,政务绩效管理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与指标体系。

本文将探讨政务绩效管理的目标与指标体系设计,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政务绩效管理的目标政务绩效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实现公民满意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目标。

在制定政务绩效管理目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高效公共服务政府部门的首要职责是为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服务。

因此,政务绩效管理的目标之一是确保公共服务的及时性、便利性和满意度。

2.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部门拥有丰富的资源,政务绩效管理的目标之一是确保这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通过对政府项目和政策的评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整体成本,并实现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 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政务绩效管理的目标之一是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估系统和监督机制,政府部门可以更加透明地展示其绩效,接受公众和上级监督,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质量。

二、政务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设计1. 宏观指标宏观指标是对整体政府运行状况的综合评估。

它可以从政府部门的总体效率、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等角度来衡量政府绩效。

典型的宏观指标包括政府服务满意度指数、行政效率指标、区域经济增长率等。

2. 中观指标中观指标是对某一特定政府部门或特定业务领域绩效的评估。

它可以从多个角度对政府业务的质量、效率和成效进行评价。

比如,在教育领域,中观指标可以包括学生教育质量指数、师资水平评估指标等。

3. 微观指标微观指标是对具体项目或具体行为的绩效评估。

它可以从细分的角度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价,以便更加准确地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方法。

典型的微观指标包括某一特定项目的完成情况、公共服务的反馈指数等。

华工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华工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华工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实行公开招考、申请考核、直接攻博以及硕博连读四种考试方式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对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除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不实行“申请考核制”外,其他招生学院均实行上述四种招考方式同时进行选拔录取博士研究生。

对于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各学院全部采用“申请考核制”考试方式。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9年4月,其前身是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座落在古朴典雅的5号楼。

学院现设有行政管理系、公共政策系、社会保障系和土地资源管理系。

2001年开办行政管理本科专业,2004年开始招收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2009年开始招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13年开始招收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师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厚、潜心教书育人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近年来,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逐渐成为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

专任教师队伍中正高20人(占39%),副高19人(占37%),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7人(90%)。

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1人,中共吉林省省委第三届决策咨询委员1人,广东省政府应急管理专家2人,全国MPA优秀教师2人,华南理工大学“百人计划”杰出青年教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1人,华南理工大学“杰出人才与创新团队引进计划”杰出人才2人,华南理工大学“兴华学者人才计划”启航学者1人,“兴华学者人才计划”青年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16人。

“政府决策与社会治理研究团队”获批成为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人文社科)。

行政绩效评估的方法与体系

行政绩效评估的方法与体系

行政绩效评估的方法与体系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行政绩效评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行政绩效评估的方法与体系,以期为政府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评估方法1.定量评估:定量评估通常采用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通过统计数据、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信息,对政府部门的绩效进行量化评估。

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2.定性评估:定性评估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文件审查等方式,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表现、服务质量、公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易行,但可能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应将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第三方评估的方式,引入外部力量参与评估,提高评估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二、评估体系1.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行政绩效评估的核心,它包括一系列具体的指标和标准,用于衡量政府部门的工作表现。

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和职责,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

在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客观性,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同时,还应关注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逻辑结构,确保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周期性评估:行政绩效评估应建立周期性评估机制,定期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

周期性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工作方向,提高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和效能。

在周期性评估中,应注重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将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和参考。

同时,还应加强与被评估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激励与问责:行政绩效评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激励与问责。

通过激励措施,可以激发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问责机制则可以督促政府部门履行职责,确保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在激励与问责机制中,应注重公平、公正和透明原则,避免出现不正当利益交换和腐败现象。

论我国法治政府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论我国法治政府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论我国法治政府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作者:刘艺来源:《现代法学》2016年第04期摘要:“法治”研究范式不再关注正义、民主等相关指标,而转向了重视法治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用指标评估而非概念把握法治已然成为一种国际趋势。

论文选取了在世界范围内三个比较有影响的法治评估指标体系,即世界银行基于“治理事务”中的法治报告、“营商环境”中的合同执行力指标以及欧洲委员会针对司法效率提出的欧洲理事会框架进行分析,发现三个评估体系都是从“薄”的法治概念出发,而且评估数据来自需求方还是供应方会影响评估客观性,而针对法治这样的复杂现象,任何评估都是基于“相关性”而非“因果性”来建构。

论文反思了我国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提出三点改进我国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建议:增加薄的法治概念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推动内部法治评估稳步向外扩展;增强考核和改善的联动机制设计,提升指标体系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法治评估;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营商环境报告;治理事务报告;CEPEJ报告中图分类号:DF 21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6.04.02一、法治复兴的评估路径(一)法治理论的复兴之路:从规范概念到指标体系近二十年来,“法治”研究范式发生重大变革。

越来越多的研究不再关注正义、民主等相关指标,转而重视法治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

人们相信法治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法治问题,进而成为“法治复兴”的主要推手[1]。

与此同时,以世界正义组织为代表,一批具有特定关切的机构也开始热衷用指标体系对各国和地区的法治水平进行衡量。

2009年以来,我国各地也陆续推出一批法治评估指标体系。

学界对法治指标的研究也日渐深入参见:钱弘道,戈含锋,王朝霞,刘大伟.法治评估及其中国应用[J].中国社会科学,2012(4);蒋立山.中国法治指数设计的理论问题[J].法学家,2014(1).。

法治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法治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法治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促进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入发展,从综合、科学、客观的角度
出发,建立了一套法治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主要由以下几
个方面的指标构成:
一、法治保障指标。

该指标主要考核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完善度和
质量,包括法律法规数量和覆盖范围、政策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等
方面。

二、法治实施指标。

该指标主要考核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包括
法规执行的效果、法律适用的公正性、执法办案的公正性和效率等方面。

三、法治服务指标。

该指标主要考核法律服务机构的质量和服务
水平,包括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等法律服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基层法律服务网点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等方面。

四、法治宣传指标。

该指标主要考核法律法规宣传和公众法律素
质的提高情况,包括法律知识普及度、公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提
高等方面。

以上四个方面的指标均为法治建设中的关键指标。

通过综合考核
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全面地衡量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状况,并为下
一步的法治建设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为了有效管理和监督政府机构的工作,绩效评估已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的重要管理工具。

政府绩效评估是评估政府机构的业绩和成就,并确定政府机构在实现目标和结果方面是否取得了良好的表现。

政府绩效评估的结果可用作重要的信息来源,以改进政府机构的管理方法和政策制定。

为此,在政府绩效评估中,指标体系是达到评估目标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其重要性。

一、指标体系的定义和作用指标体系是衡量政府绩效的重要工具,它根据政府机构工作目标和任务的要求,设计出一系列定量或定性的指标,用于评估政府机构的业绩。

通过指标体系,可以实现定量、系统、全面地评估政府机构的工作成果,准确反映政府机构工作的实际状况和变化趋势。

指标体系的优点在于规范了政府机构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加强了政府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了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透明度和公信力。

二、指标体系的构成指标体系的构成包括指标选取、指标分类、指标权重和指标评价方法。

指标选取的过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重要性指标的重要性是指这个指标在政府机构的业务中占有的作用和地位。

政府机构应该选择那些对政府机构优劣评价影响最大的指标。

2.可量化性指标必须是可量化的,指标的量化程度越高,评价结果越客观、准确、实用。

3.可比性指标应该具有可比性,政府机构的同类型业务以同样的指标进行比较,其意义才更有意义。

4.操作性指标的操作性是指用简单、直观的方式进行测定或采集。

指标的操作性越强,就越便于政府机构评估自己在某个方面的表现。

指标分类原则如下:1. 工作目标类这是针对政府机构的主要工作目标,用于评估政府机构工作的总体效果。

2. 工作过程类指政府机构在开展各项工作过程的质量和效率,主要用于评估政府机构运作的效率与口碑。

3. 结果输出类用来评估政府机构为公众提供的各项服务的质量。

指标权重是指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在指标权重的分配中,应该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可量化性、可比性和操作性来分配权重。

政府绩效评估

政府绩效评估

政府绩效评估政府绩效评估是指对政府机关的运行状况、政策实施效果和公共服务质量等进行系统、全面、科学地评估,旨在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增强政府公信力,同时为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一、概述政府绩效评估是现代公共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随着政府功能的不断扩展和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化,政府的绩效评估变得尤为重要。

政府绩效评估能够客观地评价政府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帮助政府优化政策、改进治理,实现治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政府绩效评估方法1. 目标导向法目标导向法是一种以政府设定的目标为评估标准的方法。

这种方法将政府的目标和政策目标作为制定评估指标的基础,通过对目标的达成程度进行评估,来评价政府的绩效。

2. 成本效益法成本效益法主要考察政府在实施特定政策或项目时所产生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通过分析政策实施的成本与其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来评估政府的绩效。

3. 360度评估360度评估是一种综合性评估方法,它综合考察政府在政策制定、执行、监督等各环节的表现,并结合公众、企业、相关利益方的反馈意见,对政府的绩效进行评估。

4. 群众满意度调查群众满意度调查是一种直接了解民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和对政府政策实施效果的方法。

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或面对面访谈等形式,收集民众的反馈意见,进而对政府的绩效进行评估。

三、政府绩效评估的意义1. 促进政府改革政府绩效评估可以揭示政府机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政府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撑。

通过评估结果,政府可以识别问题所在,并针对性地推出改革方案,不断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和服务质量。

2.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政府绩效评估可以督促政府机关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通过评估政府的绩效,可以及时发现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公共服务进行优化和改进。

3. 增强政府公信力政府绩效评估可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以其所做出的政策和决策为民众提供服务,而公众对政府的认可和信任程度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我国区(县)法治政府建设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

我国区(县)法治政府建设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

我国区(县)法治政府建设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作者:郭蕾吕维霞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01期〔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还提出了要推进法治政府绩效管理。

区(县)层级政府是党和政府观察和体恤民情的“窗口”和“前沿”,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和承担着重要责任。

因此,对区(县)层级的政府法治绩效评估进行研究,构建一套区(县)层级的政府法治绩效评估体系尤为重要。

文章在对江苏苏北、苏中、苏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区(县)层级的政府法治绩效评估体系,这个评估体系认为区(县)法治政府构建要以我国国情和法治政府建设实际进展来运行;法治政府绩效体系是一个包括评估主体、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制度安排在内的有机系统,法治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安排需要从制度的价值意蕴、绩效评估的宏观环境等方面着手,通过区(县)法治政府绩效评估来推进基层法治政府的建设,从而为我国基层政府的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区(县)法治建设;绩效评估;制度安排;法治政府〔中图分类号〕D0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4)01-0055-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30304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20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CXTD4-09);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1ZDIXM016)〔作者简介〕郭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吕维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北京 100093。

绩效评估作为在西方国家流行的监督和控制公共部门的利器颇为流行,而我国各级政府也开始了用绩效评估方式来对各级政府和公共部门进行监督,但专门针对“区(县)层级的政府法治建设”进行绩效评估,以展现区(县)层级法治政府建设的成效尚无进行专门针对性的实施。

为此,本文即以区(县)层级的法治建设现状和成效为观察研究视角,借鉴和运用西方盛行的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方法,在对江苏苏北、苏中、苏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区(县)层级的法治政府建设绩效评估体系。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相关成果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相关成果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相关成果介绍第一部分 2014年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摘要一评估指标本次评估使用的地方法治政府评估指标体系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研发,以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提出的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为指引,以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为参照。

上述文件基本可以涵盖法治政府内涵,是国务院推进依法行政的纲领性文件,是地方建设法治政府的指南和依据。

从上述文件中凝练评估指标,科学设置测评方法,有利于提高评估的权威性、客观性、公平性和全面性。

整个评估指标体系设置有机构职能、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政府制度建设、行政决策、行政执法、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与问责、社会矛盾化解与行政争议解决8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基本涵盖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领域。

在每个一级指标之下,选择可以充分反映该一级指标要旨的内容作为二级指标,并兼顾评估可操作性等因素设置三级指标作为具体观测点,从而形成相对完整、全面、普遍适用于地方政府的法治政府评估体系。

应用于2014年评估的指标体系包含8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72项三级指标;此外,项目组设置公众满意度调查作为第9项一级指标,设置10个问题,通过调查评估城市的公众,对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进行主观评价。

2014年的评估坚持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

在评分标准上分为四种情况:第一,以考察“是否开展某些工作”或者“有无建立某种制度”等客观事实作为评分依据,根据检索资料的情况,进行赋分;第二,以“多寡”或者“频率”等客观事实分层赋分;第三,为了突出城市之间的可比性,项目组对于部分指标采取将评估城市的平均分作为参照的评估方式;第四,根据项目组成员实际的信息公开申请或执法体验进行赋分。

二评估对象本次评估是第二次针对全国地方法治政府建设水平的整体评价,并希望实现对地方政府间的比较。

本次评估对象共计100个城市,分为四类:第一类是4个直辖市;第二类是27个省府所在地的市;第三类是国务院批准的23个较大的市,以上具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共计54个;第四类是根据人口规模选择的其他城市46个,合计100个。

预算绩效评价理念嬗变及基本问题郑方辉

预算绩效评价理念嬗变及基本问题郑方辉

预算绩效评价理念嬗变及基本问题荫郑方辉陈麒茜揖摘要铱预算绩效评价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价值工具遥从财务评价尧绩效审计到绩效评价折射预算监督理念的嬗变遥基于结果导向和满意度导向袁预算绩效评价的基本问题指向为何评价尧谁来评价尧评价谁尧评价什么和如何评价遥依据职能及角色的差异性袁预算绩效评价指向与财政资金关联的责任主体袁对应于使用绩效尧管理绩效和监督绩效袁追求公共财政公信力的提升遥从发展趋势看袁预算绩效评价将更加关注公共价值袁强化数字赋能袁动态调配评价的价值工具性袁铸造地方特色袁以及推进由人大主导尧政府部门协同尧第三方实施的评价模式遥揖关键词铱预算绩效管理财政绩效评价财政公信力野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算能力遥冶预算是公共财政与国家治理关系的集中反映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野建立全面规范透明尧标准科学尧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袁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冶曰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要求野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冶袁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上升至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遥评价是管理的基本环节和重要手段袁逻辑上袁现代国家财政制度体制中袁预算绩效评价与预算绩效管理价值同构袁评价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野抓手冶袁可视为破解目前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尧预算监督乏力尧财政资金效益不彰等现实问题的突破口遥基于绩效评价的二重属性袁预算绩效评价既是以循证绩效信息为基础优化资金配置的重要工具袁也是对公共治理中民主导向的有效回应遥审视二十余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历程袁梳理预算绩效评价的理念及涉及的基本问题袁对于健全现代预算制度袁推动财政制度转型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遥一尧预算绩效评价的理念和历程预算绩效评价可视为预算监督的价值工具遥从某种意义上说袁现代预算绩效评价大体历经从野财务评价冶到野绩效审计冶再到野绩效评价冶的发展过程袁但这一过程并非为递进性替代关系遥事实上袁这些监督手段具有功能的互补性和形态的共存性遥第一阶段院财务评价遥兴起于20世纪初袁以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袁追求利润最大化遥基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假设袁社会总效益由私人利益所构成袁因而无须市场之外的其他评价手段遥作为一种财务控制的手段袁公共领域的财务评价侧重于审查政府或项目支出过程的合规性袁主要通过核验账目凭证尧资金收支尧审批程序等以加强财政成本核算袁强化资金全过程的监控及结果问责效力遥我国财务评价可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袁并有效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遥从本质上说袁财务评价是财务管理的内在要求袁凸显过程控制遥第二阶段院绩效审计遥缘自于野绩效预算冶袁1983年英国叶国家审计法曳将绩效审计定义为野检查某一组织为履行其职能而运用其资源的经济性尧效率及效益性冶遥与根植于古典经济学的财务评价不同袁绩效审计以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的社会费用要效益分析理论为基础袁更加强调政府及公共政策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改善遥技术层面上袁绩效审计除核验财政资金支出的合规性与合法性以外袁还注重对资金支出效果的系统考察与衡量遥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绩效审计的探索袁早先称之为经济效益审计或承包责任制审计遥1994年实施的叶审计法曳将财政或财务收支的真实尧合法和效益视为法定审计内容遥2002年袁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探索效益审计袁同年袁深圳市率先开展政府绩效审计遥2006年修订的叶审计法曳进一步要求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冶曰同时袁国家审计署在叶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曳提出财务评价与绩效审计野两个并重冶遥第三阶段院绩效评价遥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旗帜下袁政府绩效评价被赋予变革的功能袁并成为政府创新的重要路径遥自20世纪80年代起袁凸显结果导向和满意度导向的财政绩效评价成为化解财政收支结构失衡困境的利器袁随后掀起绩效评价的全球浪潮遥不同于目标性或阶段性评价袁绩效评价内置对绩效目标的纠错纠偏功能袁强化对公民诉求的回应袁以增强政府公信力遥从历史来看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遥2011年袁财政部出台叶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曳遥2015年袁修订后的叶预算法曳实施袁标志着我国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尧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遥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冶作出重大部署袁将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高到新高度遥2018年中共中央尧国务院颁布叶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曳袁提出加快建成全方位尧全过程尧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袁为预算绩效评价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遥预算绩效评价的发展历程折射了评价理念的嬗变遥首先袁针对评价目的袁从强化财政管理的执行力到追求公共财政的公信力遥财务评价和绩效审计为体制内部自上而下的监管工具袁重点关注纵向层面下级完成上级指令的执行力遥绩效评价指向财政决策过程的民主性袁主要体现于财政资金分配尧目标设置尧制度安排的科学性尧合理性和可行性袁并通过公众参与强化社会对目标的认同性遥其次袁针对评价内容袁从过程导向转向为结果导向遥绩效评价不仅衡量政府财政野正在做什么冶袁更重要的指向野应该做什么冶遥评价内容的差异导致评价标准改变袁从野2E冶野3E冶袁到强调公平正义的野4E冶评价维度遥最后袁体现于评价方法上袁从会计普查尧定性分析到综合评价尧定量分析遥财务评价侧重于审核支付程序尧查验票据袁绩效审计进一步关注效果性袁绩效评价野要求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并重袁侧重定量曰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并举袁客观指标优先冶遥同时袁采用多维综合的评价标准袁取得结构化的量化评价结果袁形成更有深度和针对性的评价意见遥绩效评价理念嬗变有着深刻的背景及缘由袁大体而言院一是市场化与民主化的深化遥不论是市场化改革还是民主化潮流均强调对政府财政决策的顶层监督袁体现决策过程的民主性遥预算作为公共财政的再分配方式袁其绩效反映的是政府部门支出责任与效率袁最大程度发挥预算配置资源的作用袁优化支出结构袁驱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遥同时袁公共财政取之于民袁用之于民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要求预算绩效评价在关注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之外袁更应重视社会公平正义遥市场化民主化前置政府信息公开透明袁这也是预算绩效评价的核心理念遥二是现实的财政压力遥分税制改革之后袁出现所谓野财政收入越增长袁收支矛盾越突出冶的野财政悖论冶遥支出规模及赤字规模不断扩大袁非税收入居高不下袁要遏制这种趋势袁财务评价与绩效审计固然重要袁但以人民需求为导向袁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产出效果尧效能势在必行袁绩效评价成为现实选择遥三是全球化及信息化赋能遥全球化经验与信息化手段为绩效评价提供了条件和工具遥以新技术推动财政治理变革成为世界潮流袁尤其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财政建设袁深刻影响预算监督遥同时袁构建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并开放源代码系统让公众参与到预算过程中袁公众对预算的监督和评价野触手可及冶遥全球化信息化既是一种发展理念袁也是一种发展动能遥二尧预算绩效评价的基本问题社会评价是人类的主动意识和能动作为袁涉及目的尧主体尧客体尧内容尧方法等基本问题袁预算绩效评价也不例外遥从逻辑上分析袁预算绩效评价首先是对政府财政的评价袁进一步是对财政预算的绩效评价遥冠以绩效评价袁其内涵拥有自身的特征遥渊一冤评价目的所谓评价目的袁即野为什么要评价尧为什么要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冶遥首先袁评价是组织管理固有的基因袁有组织就有管理袁有管理就有评价遥正常运行的体制内部系统袁评价作为管理手段服务于管理目的袁换言之袁评价是管理的内在属性遥其次袁绩效评价不局限于体制内自上而下管理袁它涉及政府与外部的关系袁指向政府野应该干什么冶袁以社会和公众需求检验及调适政府野正在干什么冶袁追求政府公信力袁即野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冶袁也是公众对政府信任程度的呈现遥财政资金源于纳税人袁野花钱必问效袁无效必问责冶可视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调野全方位尧全过程尧全覆盖冶的检验标准遥最后袁平衡体制内部纵向与体制外部横向关系袁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现实定位应是绩效导向的目标评价袁既服务于组织管理袁又体现产出导向和满意度袁以及公信力和执行力的有机统一遥渊二冤评价主体预算绩效评价涉及评价权尧组织权尧实施权和评议权袁指向不同的责任主体及其背后的权力关系与权责结构遥首先袁评价权居于核心地位袁基于组织结构中上下级的权力划分袁上级党委政府或部门拥有对下级的评价权袁可成为预算绩效评价主体遥其次袁在我国的体制架构中袁一般而言袁财政部门是财政资金的监管者袁职能部门是资金的主管者袁它们通常是预算绩效评价的主导者或组织者袁拥有实际的评价组织权遥再次袁绩效评价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时效性袁财政及主管部门往往委托咨询机构尧科研院所尧高等院校尧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价袁这些机构受托行使实施权袁成为实施主体遥最后袁评议权一般指向政府外部袁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袁人民尧企业尧社会组织等有权评价公共财政袁行使评议权遥渊三冤评价对象绩效评价并非水平或状态测度袁其对象指向责任主体袁即具有行为能力并负有责任的组织或个体遥按照预算级次及制度规范袁我国预算绩效评价由财政部门主导袁评价对象一般为预算资金管理部门及财政资金使用机构渊单位冤袁涉及本级部门预算资金袁包括基本支出尧项目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袁以及转移支付中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遥逻辑上袁预算绩效评价是以预算资金为载体袁评价资金决策尧使用和监督等责任主体袁对应决策绩效尧使用绩效与监督绩效遥但评价对象并非政府的服务对象袁如财政补贴的受益群众遥渊四冤评价内容绩效作为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袁其内涵为野基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和不同的意义所界定的一系列关于组织成就的信息集合冶袁具有区间渊Span冤特征袁涵盖需求尧投入尧过程尧产出尧效果与影响等维度遥政府绩效评价是关键指标的量化评价袁经济性尧效率性尧效果性和公平性构成野最好的分析范式冶遥指标体系是预算绩效评价内容的指标化和结构化袁将财政资金流动路径上的重要节点转化为关键指标袁这样既可以克服现有内部考评体系过于庞杂的缺陷袁又具有方便操作尧降低成本的优点遥一般而言袁财政绩效评价内容在宏观层面上重点考察预算决策的科学性尧民主性及管理办法可行性袁以及预算绩效目标的科学合理性袁与国家战略目标和规划的衔接度尧与部门主要职责和任务的匹配性袁在中观层面上关注主管部门监管的有效性袁在微观层面上检验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遥渊五冤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即如何评价袁指向评价的方法论遥财政绩效评价已有较成熟的方法体系袁涉及的几个问题院其一袁绩效管理是标杆管理袁评价针对一组对象袁从而要求技术体系渊如指标体系冤具有统一性袁但不同的被评对象总是拥有自身的特点袁预算绩效评价应提供解决这一对矛盾的方法袁如将指标体系多层级结构化曰其二袁绩效评价针对增量袁兼顾存量袁即因责任的主动作为带来的周期变化袁野进步了多少冶袁而目前各地做法大都是指向存量袁采用的是目标比照法袁测度即时状态袁这种方法简洁可行袁但偏离绩效内涵曰其三袁其他技术方法应强化可操作性袁如指标体系构建袁通过专家咨询法对备选指标两两比较过于理想化袁可行的做法是专家单独赋值袁作为层次分析法特例袁简化隶属度尧相关性和鉴别力分析遥三尧预算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野评估是对人民和进步的投资遥冶预算绩效评价发展遵循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遥笔者认为袁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特征院渊一冤更加关注公共价值现代预算制度作为政府施政的重要工具袁体现国家战略方针和发展规划袁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袁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全方位尧全过程尧全覆盖的根本要求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呈现遥预算绩效评价凸出野结果导向冶和野公众满意导向冶袁导入公共价值的评价体系将更加注重民主与效率的关系尧责任与公平等问题袁将人民需求尧财政回应尧公众参与等要素嵌入评价体系中袁凸显野以人民为中心冶的价值追求袁换言之袁从本质上说袁预算绩效评价追求公共财政的公信力遥渊二冤依托数字政府袁成为数字政府有机部分大数据尧云计算尧人工智能等新一代财政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广泛影响着预算绩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程度袁财政绩效评价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已然成为当前财政改革的方向遥面对高效化尧精细化尧敏捷化的政府数字化治理需求袁数据整合与分析尧预算执行与管控尧绩效评价与监测尧风险预警与管理等数字化技术逐渐成为数字财政下预算绩效管理新模式袁通过数据赋能袁在野事前绩效评估要事中绩效监控要事后绩效评价冶的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实现数字化应用袁发挥辅助决策尧强化执行和驱动激励功能遥渊三冤价值性与工具性因评价目的动态匹配马克思窑韦伯将理性区分为野工具理性冶和野价值理性冶袁野价值要工具冶二分法被学界视为一种极富解释力和包容性的分析视角遥公共价值蕴含公共利益袁而公共性是一切政府行为的核心特征袁价值理性与政府行为具有高度契合性遥预算作为野贴着价格标签冶的一系列政策目标袁呈现导向性尧前置性和约束性特征遥过多强调评价的工具性袁不但滋生重形式轻实效尧处处留痕尧过度精细化尧机械化等形式主义和治理异化等困境袁而且会造成评价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悖离遥预算绩效评价需要技术赋能袁但面对内外环境变化袁更需要实现工具性与价值性的融合统一和动态匹配遥渊四冤地方实践服从中央统一部署袁力求体现地方特色全面实施绩效预算管理需要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的能动作用遥首先是坚持全国统一性袁落地中央的统一部署及规划要求袁体现单一制度的强劲效能遥但各地实际情况存在差异袁绩效目标及环境条件亦有所不同袁因此袁未来的趋势将更加立足于地方特色袁实现共性与个性相平衡遥姻渊作者单位院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冤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参考文献[1]埃贡窑G窑古贝袁伊冯娜窑S窑林肯.第四代评估[M].秦霖袁译.北京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袁2008.[2]曹堂哲袁罗海元.部门整体绩效管理的协同机理与实施路径要要要基于预算绩效的审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袁2019袁(06).[3]高洪成袁刘广明.构建人大在政府绩效评价中的主体地位[J].河北学刊袁2012袁(05).[4]高小平.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N].淮安日报袁2012-06-24(A04).[5]李文彬袁黄怡茵.基于逻辑模型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理论审视要要要以广东省人大委托第三方评价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袁2016袁(03).[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渊下卷冤[M].陈良璧袁译.北京院商务印书馆袁1965.[7]孟宪斌.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院对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运行逻辑的反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渊社会科学版冤袁2020袁(04).[8]王海涛.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研究[D].北京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袁2014.[9]翁列恩袁陶铸钧.地方政府公信力影响因素研究[J].理论探讨袁2019袁(03).[10]张大田.从绩效审计的历史沿革看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J].财会通讯袁2010袁(24).[11]张绘.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实践尧挑战与优化路径[J].财会月刊袁2023袁(04).[12]郑方辉袁陈佃慧.论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独立性[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袁2010袁(02).[13]郑方辉袁刘国歌.预算绩效管理与财政绩效评价院以教育经费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渊社会科学版冤袁2019袁(05).[14]郑方辉袁尚虎平.中国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的政府绩效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袁2016袁(01).[15]EzraJ.Mishan袁Welfare Economics:TenIntroduc鄄toryEssays袁NewYork院Random House袁1969. [16]SchickA.CapacitytoBudget[M].Washington:TheUr鄄banInstitutePress袁1990.[17]Weber M.Economy and Society: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鄄nia Press袁1978.。

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设计及实证检验——以广东省为例

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设计及实证检验——以广东省为例

绩效评 价 , 意与 市 场研 究 , 制经 济 ; 元 果 、 紫微 , 南理 工 大 学行政 管理 2 o 民 管 华 毕 华 o 8级 研 究 生。 基 金 项 目 :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效 导 向 下 的 我 国政 府 公 共 政 策 评 估 体 系与 机 制 研 究 ( 号 :9 Z 0 7 ; 国 绩 编 0 B Z 2 )
依据既定 ( 作为层次分析 法特例 ) 的概念模型 , 参照 专家咨询调查统计结果确定指标权 重分配的技 术方案 ,
将 其 运 用 于广 东全 省 2 1个 地 级 以上 市及 1 1个 县 级 政 府 的绩 效 评 价 中 。 文就 多种 权 重分 配 方案 对 评 价 2 论 结 果 的 影 响 进 行 比较 检 验 , 旨在 完善 我 国地 方政 府 整体 绩 效评 价 技 术体 系的科 学性 和 适 用性 。
中 的核 心 问题 。针对 指标 权 重分 配 , 学术 界 的研 究
本 文基 于 “ 广东 省 地 方政 府 整 体绩 效 评 价研 究” 的数 据 库 。 简述 指 标 及其 权 重 设计 路 径 的基 在
础上 . 针对 既 定 的技 术方 案 ( 实证 方 案 )重 点 就 指 ,
大都停 留于 理论 层 面 .而政 府 操 作 部 门 的做 法 带

D A两 者组 合 法 , E 如陈 涛I 3 J 。这 些 方法 基 于 共 同 的假 设 :作 为 基础 数 据 来 源 的专 家 咨询 调 查 是 可 行 的 .访 问 对象— — 所 谓专 家 不 仅熟 悉 被 遴 选 的 指标 ,而且 能 够对 指 标 之 间 的重 要 程度 做 出 精 确判 断 。显 然 。这种 理 论 性假 设 与 现 实相 距 甚 远 , 果 考虑 到 AH 如 P法 本 身 的 主观 性 , D A 法 或 E 对 决策 者偏 好 的忽 视 。形 式 “ 美 、逻辑 严谨 的 精 AH P法 运用 于实 证 面对 一 系列 技 术 障碍 .实 际 操 作及 推 广必 须改 良路 径 。 实 上 , 于 系统性 误 差 事 基 及 专家 的主观 特 征 , 重 与其 说 是一 个 值 , 如 说 权 不 是 一个 值 的范 围 。这样 , 范 围值 比较 检验 显得 十 对

法治政府建设绩效对公众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广东省的抽样调查

法治政府建设绩效对公众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广东省的抽样调查

法治政府建设绩效对公众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广东省的抽样调查∗郑方辉;谭玮【期刊名称】《广东社会科学》【年(卷),期】2016(000)003【摘要】建设法治政府要求规范和约束政府权力,保障人民权益,追求人民幸福。

显然,法治政府建设绩效与公众幸福感存在内在联系,探究两者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基于独立第三方立场,构建法治政府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10项公众满意度指标在广东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14年度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法治政府绩效满意度均值为54.45,公众幸福感均值为71.52,两者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可有效提高公众幸福感。

Order Logit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政府服务态度、市场监管、社会治安、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等5项满意度指标对幸福感起明显的正向作用,为此,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应简政放权,改进政府服务,加强市场监管,维护社会治安,建设服务型政府。

【总页数】11页(P223-233)【作者】郑方辉;谭玮【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02【相关文献】1.公众幸福指数实证研究--基于2011-2014年广东省的抽样调查 [J], 郑方辉;卞潇;覃雷2.经济发展与法治政府绩效评价的关系——基于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抽样调查 [J], 唐霄;李春毅3.我国区(县)法治政府建设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对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的实证调查 [J], 郭蕾;吕维霞4.经济发展能提升法治政府建设绩效吗--基于2016年广东省的抽样调查 [J], 郑方辉;周礼仙5.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公众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J], 叶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法治政府建设及其绩效评价体系

法治政府建设及其绩效评价体系

Construc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a Nomocracy Government 作者: 郑方辉[1,2,3];卢扬帆[2]
作者机构: [1]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510640;[2]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广州
510640;[3]全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
出版物刊名: 中国行政管理
页码: 26-31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法治政府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结果导向;公众满意度导向
摘要:法治政府作为理论主张和政府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政府运行状态,或者说,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

法治政府评价是对法治政府建设成效的评价,可视为目标性考评。

作为政府绩效评价的组成部分,法治政府绩效评价强化结果导向与公众满意度导向,指向政府法治职能的实现程度,旨在提升政府法治的公信力,是法治政府建设评价的延伸。

构建法治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与保障条件,涉及理论体系、组织体系、技术体系、制度机制、智能化等主要元素。

论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独立性

论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独立性

第22卷第2期2010年4月广东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I nstitute of Public Ad m inistrati on Vol 122No 12Ap r 12010收稿日期:2009—12—15基金项目:200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编号:ncet -10-0374);广东省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广东省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实证研究》(编号:09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绩效导向的我国政府公共政策评价体系与机制研究》(编号:09BZZ02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郑方辉(1964—),男,湖南邵东人,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政府绩效评价、民意与市场调查、政府经济学;陈佃慧(1986—),男,山东济南人,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绩效评价。

论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独立性郑方辉 陈佃慧(华南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摘要:评价主体、意义和技术体系是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备受关注的三大议题。

第三方组织作为独立的评价主体与体制内的各类评价比较迥然有别,它改变了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第三方评价宣示政府的不可评估性已不再适用,独立性要求评价的主体独立、标准独立和过程独立,实现这一过程取决于社会开放、技术完善等多种因素。

关键词:政府绩效;第三方评价;独立性;功能;内涵;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533(2010)02—0031—05基于历史、文化、现实条件等复杂因素,我国官员及政府组织的考评始终表现为体制内部的自上而下形态,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成为上级政府控制下级政府的“理性工具”。

评价主体大多为上级政府及官员,也就无所谓独立性。

2007年11月,媒体率先公布华南理工大学课题组发布的“广东省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红皮书”,被称之为“广东试验”。

第三方评政府整体绩效:指标领域层及实证检验

第三方评政府整体绩效:指标领域层及实证检验

第三方评政府整体绩效:指标领域层及实证检验
郑方辉;何志强;邓霖
【期刊名称】《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在我国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领域层(一级指标)构建是其核
心问题。

目前学界及政府提出的一级指标大都体现了目标考核理念、强化过程控制。

基于现代政府职能定位和整体绩效评价的内涵,可确定第三方评价的五个领域层: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政府成本、实现公众满意,本研究利用在广东省进行的实证研究数据库,对不同领域层的组合方案进行了检验。

结果表明,在以层次分析法为特例建立的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模型中,由上述5个
领域层组成的指标体系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案。

【总页数】6页(P5-10)
【作者】郑方辉;何志强;邓霖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华南理工
大学法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3
【相关文献】
1.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设计及实证检验——以广东省为例 [J], 郑方辉;华元果;毕紫微
2.独立第三方评政府整体绩效:“广东试验”审视 [J], 郑方辉;张兴
3.关于优化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思考——以某省2014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及数据为例 [J], 龙莉莉;刘国艳
4.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理论假说及其实证检验——以2008年度广东省为例 [J], 郑方辉;喻锋;覃事灿
5.评地方政府整体绩效: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广东试验” [J], 郑方辉;李振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绩效评价与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绩效评价与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绩效评价与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郑方辉;李振连
【期刊名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年(卷),期】2007()5
【摘要】简单而言,政府绩效就是一定时期内政府职能得以实现的成绩和效益。

显然,评价政府绩效,前提在于界定政府职能。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推行市场导向改革,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及重新定位既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又是行政及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基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有限有效的现代政府的治理理念,中国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价不仅仅是对因政府作为而带来社会经济变化"增量"的度量,更重要的是通过此种评价,引导政府作为,推动职能转变,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总页数】4页(P69-72)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评价;职能定位
【作者】郑方辉;李振连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省委办公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5
【相关文献】
1.绩效评价: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科学工具--甘肃省政府绩效评价活动的实践与理论思考 [J], 包国宪
2.科学发展观与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以东北老工业基地地方政府为例 [J], 包红君
3.从深圳市政府职能定位看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J], 孙至芳
4.论政府职能定位理论对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启示 [J], 肖林炜; 何静静
5.论政府职能定位理论对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启示 [J], 肖林炜; 何静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问题的提出
2015 年 12 月, , 中共中央 、 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 ( 2015 ~ 2020 年) 》 把法治 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 事实上, 自 2002 年党的十六 2004 年, 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之后, 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 , 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 提出用 10 年 左 右 的 时 间 基 本 实 现 建 设 法 治 政 府 目 标 。 2012 年, 党的十八 大进一步明确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 面 落 实,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的 时 间 表 。 2014 年, 十八 作为会议主题 。 同 时, 党和政府的这些重大决定( 文件) , 都强调要充 届四中会议将“依法治国 ” 分发挥考评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推动作用, 确保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得以实现 。 “以评促建 ” 有组织就有管理与评价, 符合管理的激励原理, 也是我国党政组织管理的法宝 。 因为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 不管评估结果是否令人满意, 管理活动的结果都必须能够进行恰当评 估 。 同时, 考评是手段不是目的, 一切考评活动都服务于特定的目的 。 强化“法 治 政 府 建 设 考 核 评价, 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 的顶层要求涉及到法治政府 、 考核评价 、 政府绩效 、 指标体系等几
③ 。 法治 评 价 是 对 法 治 运 行 状 况 的 测 量 与 判 断, 运行状态及具体表现形式 ” 或 者 说, 运用相关指 ④ 20 世纪 70 年代后, 标对评价过程和结果的检验 。 有关法治评价理念开始将价值分析与规范分
强化主观指标的 功 能, 某种程度上导入政府绩效评价的理念方法。但在西方的语境 析相结合, , 现代政府是法治的产物, 法治 政 府 为“常 态 ” 法 治 评 价 虽 然 涉 及 到 政 府 依 法 行 政, 但大多数 中, 情形下评价对象及范围指向整个国家或特定地区 。 因此, 法治政府建设评价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 法治政府绩效评价更是全新的概念范畴 。 按 法治政府绩效评价是基于结果导向及公 众 满 意 度 导 向, 依 据 既 定 的 指 标 体 系, 对 照我们的理解, 政府法治建设的投入 、 产出及效果进行综合性测量的活 动, 体 现政 府 履行 法 治 职能 的 经 济性、 效 率性 、 有效性与公平性 。 在这里, 政府法治与法治政府存在差异, 前者为政府的主动职能, 后者包 含立法 、 司法与行政的关系, 体现外部环境对政府的要求 。 不过, 从技术层面, 法治政府绩效评价 即以政府绩效评价的理 念 方 法 对 政 府 法 定 职 能 及 实 现 职 能 可视为法治政府评价的延伸和拓展, 法治化进行评价 。 我们以为, 法治政府绩效评价与政府整体 、 政府部门 、 政府支出 、 政府政策绩效 评价构成矩阵结构, 评价体系所包含的组织体系 ( 如评价主体 、 评价对象等 ) 、 技术体系 ( 如评价 周期 、 指标体系等) 、 制度机制等要素, 与政府绩效评价相一致 。
⑤ 但总体上看, 制度的信任程度 。 境外的评价主体多为独立第三方, 评价更多是为社会提供国别
或地区法治化指数, 作为治理或营商环境的重要参 数, 并 非 组 织 内 部 的 考 核 激 励 。 同 时, 一般不 以政府为直接评价对象( 体系中 涵 盖 政 府 作 为 ) , 因 为 在 西 方 的 语 境 中, 现代政府本身是法治的 产物, 无所谓法治政府, 因此, 逻辑上无须对法治政府进行评价 。 评价的目标定位与指标体系是评价的核心问 题 。 过 去 十 几 年 来, 我国学界围绕法治政府建 设及法治政府评价的背景 、 动因 、 技术方法等展开了较深 入 的 讨 论, 对地方政府依法行政考评实 践有着较全面的总结, 重点关注法治政府评价的执行力 、 科 学 性 和 结 果 应 用, 尚未涉及法治政府 绩效评价的概念范畴 、 评价的目标定位与指标体系, 以及目标定位和指标体系之间的关系 。 但已 有的文献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 首先, 关于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 。 学界对此有 着 比 较 一 致 的 看 法, 如 马 怀 德 指 出, 法治政府 是一个有限有为 、 透明廉洁 、 诚信负责 、 便民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⑥ ; 袁曙宏 ⑦ 、 叶必丰 ⑧ 、 王利民 ⑨ 等 其他学者的观点亦基本相似, 将法治政府与 有 限 、 服 务、 阳 光、 责 任、 廉 洁、 诚 信、 效 能、 守 法、 透明
①, “最适合人的本性的政府 ” 人治政府是一种无限政府, 法治政府凸现规则对权力的规范及有限
政府属性 。 在法治的框架下, 政府该干什么 、 不该干什么的边界由制度和法律来界定 。 法律具有 “法定 职 责 必 须 为, 。 与 法 治 国 家、 至高无上性, 对于政府来说, 法无授权不可为” 法治社会比较
③ ④
① ②
: 《法治政府特征及建设途径 》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 , 2008 年第 2 期 。 马怀德 : 《社会指标运动中法治评价的演进 》 , 《环球法律评论 》 , 2013 年第 3 期 。 屈茂辉 、与指标体系 法治政府绩效评价理论融合了法治政府理论 与 政 府 绩 效 评 价 理 论 。 前 者 认 为, 法治政府是
① 这是由中国的权力维度和秩序所决定的 。 结合,
从技术的角度看, 法治政府绩效评价面对为什么要评价 、 谁来评价 、 评价谁 、 评价什么以及如 一定程度上, 评价 主 体 决 定 评 价 的 公 信 力, 指标体系决定评 何评价等基本问题 。 学界普遍认为, 但两者都服务于评价的目标定位 。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 法治政府建设考评 价的科学性, 作为组织管理手段意味着考评主体 具 有 内 置 性 ( 一 般 为 上 级 党 委 政 府, 社会人士参与评议但非 考评主体) , 因此, 评价的目标定位及指标体系是问题的核心 。 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战略, 落实《法 , 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 2015 ~ 2020 年) 》 客观上要求面对现状, 针对体制内部考评存在的各自为 相互牵制 、 模糊目标 、 指标繁杂 、 流于形式等问 题, 围 绕 建 设 目 标, 基 于 政 府 绩 效 理 念, 构建目 政、 标导向明确 、 具有科学依据与广泛适应性的评价体系 。
*
· 67·
政治学研究
2016 年第 2 期
个重要概念, 以及作为组织管理手段的考评( 工具理性) 和作为民主理性的政府绩效评价的统一 “以 评 促 建 ” 性, 是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 。 从我 国 组 织 考 评 的 历 史 经 验 来 看, 的传统做法强调 考评的工具属性及激励作用, 它隐含着两个假设: 一是激 励 目 标 本 身 的 正 确 性 和 合 法 性; 二 是 体 这两项假设只是一种理想情形, 与政府内部的组 制内部各项考评目标与功能的一致性 。 事实上, “法 治 ” 织结构及现实环境存在距离, 更何 况 在 中 国 语 境 中, 必须与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相
④ ” 法治化特征, 政府在公众眼里才是合法的 。
( 二 ) 文献综述 境外法治评价研究可追溯至美国 20 世纪 90 年代兴起的“法律与发展运动 ” 和“社会指标运 , 动” 开始侧重于政策评估 ( 主要是公共政策绩效评估 ) , 包括专门法律性政策评估, 后来发展为 法治评价 。1968 年, 美国学者伊万建 立 了 包 括 70 项 具 体 指 标 的 法 律 指 标 体 系 。 由 于 评 价 的 理 论方法研究直接服务于实证, 这类研究催生了实证性成 果, 如 世 界 银 行 全 球 治 理 指 标、 世界正义 、 工程指数, 亦如我国香港地区的“法 治 指 数 ” 台 湾 地 区 的“公 共 治 理 指 标 体 系 ” 等 等 。 2005 年, , , 国内首次引入“法治指数 ” 被视为“可量化 的 正 义 ” 指向评判公众守法意识的意愿以及对法律
: 《保守主义 》 , 1998 年版 。 刘军宁 第 103 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论法治国家 、 》 , 《法学杂志 》 , 2013 年第 6 期 。 姜明安 法治政府 、 法治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 : 《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 , 《改革 》 , 2003 年第 6 期 。 朱火弟 、 蒲勇键 :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 , 2005 年版 。 彭国甫等 第 184 页,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中国法治指数设计的思想维度 》 , 《法律科学 》 , 2013 年第 5 期 。 侯学宾 、 姚建宗 : 《法治政府特征及建设途径 》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 , 2008 年第 2 期 。 马怀德 : 《依法行政干部读本 》 , 2004 年版 。 袁曙宏 、 宋功德 第 264 ~ 268 页, 人民出版社, : 《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 》 , 《理论参考 》 , 2005 年第 6 期 。 叶必丰 :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 , 《中国司法 》 , 2014 年第 11 期 。 王利明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二、 理念 、 文献与实证探索
( 一 ) 概念内涵及理念 狭义的法治与法治政府具有相同的内涵 ② , 核心在于规范和约束政府权力, 以尊重和保障人 权 。 简单而言, 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的核心内涵, 以确 保 行 政 主 体 、 行政内容和行政程序的合法 权责法定是法治政府的根本要求; “透明廉洁 、 诚信负责和便民高效 是 法 治 政 府 的 性; 权从法出 、
③ 法治政府绩效评价首先 指 向 政 府 法 治 水 平 及 执 行 力, 任机制等 。 进而强化法治的结果导向与
公众满意度导向, 追求公信力。“政府公共权力的运行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支配性 、 强制性和惩罚 性, 在某种意义上还取决于作为相对人社会公众的同意 。 只 有 当 公 众 认 为 政 府 行 政 行 为 具 有 了
② 法治政府绩效评价的基 而言, 法治政府强调国家行政权行使的法治化和依法办事 、 依法行政 。
本内容指向是政府依法律运行 。 政府绩效评价源自西方 的 公 共 管 理 运 动, 并成为政府管理创新 的手段 。 但由于政府组织 、 行为及目标的特殊性与复 杂 性, 过 去 半 个 多 世 纪 以 来, 学术界对此存 在着争论 。 菲利普 · J · 库 珀 将 其 定 位 于 一 种 市 场 责 任 机 制, 包 括 经 济 学 的 效 率 假 设、 采取成 — — 收益的分析方式 、 本— 按投入和产出的模式来确定绩效标准 、 以顾客满意为基础来定义市场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