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探究
分层教学 分组互动——新课标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探索和应用
现象一 : 教 师采 用同步教 学系统开始 过 程难 以控制 ; 信 息技术课 堂教 学评价体 讲课 , 老 师控 制学生机 , 在教 师机 上一边
讲课 , 一边 演示 , 让学生注意看操 作步骤 。 马上就听到 一片哀叹声 , 学生继而交 头接 听不 明白 , 有 的说 : 这我早 会 了, 讲 点别的
途径 。让每 一 个学生都尽 可能得到发展 。 从 而实现教 学质量的 全面提 高。 关 键词 : 反 思 剖析 分层教 学 策略 优 势
一
、
反恩存在问题:
间 的层 . 班 级之 间 的层 。 班 内学 生之 间的
趣高 。 接 收能 力强 , 自学能 力也相 当好 的
2 1世纪 是 电脑普 及 、科学技 术迅 猛 层 。 备课 复杂 、 技 术要求高 、 课 堂上难 以操 学生可能 只用五分钟就 完成 了 . 而 另一些
吧{ 有 的还混 水摸 鱼地说 些与上课无关 的 话, 听课的学生 不到一半 ……
原 因, 往往造成绝 大多数教 师在实 际课 堂 从教学 方法的 角度 ,把握好 这种 差异 , 将 教学布置任务 时出现简 单的 “ 一 刀切” 现 差异转 变为优势 , 促 进学 生的共 同发展 , 全 面提 高学生的信息 素养 。
时不时的瞄向老师; 另一部分学生则慢慢 息技术课大 多以实践操作 为主 . 而教 师也 展 和提 高。具体 的说 , 就是教 师在教 学 中
向把 学生科 学地 分 成几 组各 自水平 相近
孔子曾提 出因材 施教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原 则 。 他 的群体并 区别对待 , 这些群 体在 教 师恰 当 承认 学生在个性与才能 上的差异 。 目 前信 的分 层策 略和相 互 作 用 中得到 最好 的 发
初探信息技术的分层教学
初探信息技术的分层教学教师手中拿同一本教材要给知识基础不同的学生授课,必然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
分层次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个性,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而采取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提倡以人为本,以多元智能结构理论指导课改,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不同的学生”指的是在不同的智能领域或非智能领域有蕴藏着发展潜能的学生,“不同的发展”应是学校管理与教学要创造学生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或“毗邻发展带”,让所有的学生在大多数领域得到大小不同的发展。
教师还应承认学生的差异,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教师要本着让学生“能飞的飞,能跑的跑,能走的走,不能走的推一把”的思想,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功”标准,坚持每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发展;每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提高;每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相同规格,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分层教学的理论支撑。
下面来看一个信息技术教师的感慨:有些上课内容,对接受能力强或接触电脑相对频繁、基础好的同学来说,显得浅显,布置的课堂练习轻轻松松就完成了。
而对一部分可能日常生活中接触电脑的机会不多相对实践机会少些的同学来说,操作技能就显得滞后些。
而另有部分同学可能对电脑处于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状态,老是停留于喜欢看同组的同学操作,自己不愿动手,即使有问题也化气息浓不主动问的阶段。
这就使我们看似现代厚的课堂隐藏着严重的脱节现象。
当要求完成同一教学任务时,就会产生这样的局面:一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当堂课的教学任务和拓展内容,而还有一部分同学则是正在进行时,更有甚者尚还处于懵懵懂懂中。
而教师则在循环往返地指导、复述。
而到了下一堂课又有了新的教学内容,状态又是前一堂课的复制,这样周而复始,问题越积越多。
从表面上看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完成了,同学们各个兴致勃勃,一切OK,可实际上却掩盖不了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同学学得不尽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久而久之对课堂失去了新鲜感,还有一部分同学则学得吃力,教师教得也累,课堂也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
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实践思考
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在目前的许多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采取同样的教材和模式对学生进行着重复的教学,造成课堂效率的低下,也影响了学生自我信息技术能力与个性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信息课堂分层教学原理的探究,对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做出一点建议,以对提高我国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们可以根据需要,去正确有效、灵活地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来为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服务,而不是单纯给学生大脑复制教材内容,会简单操作计算机就可以了。
为此,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课堂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
一、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的意义信息技术和语数英等科目完全不同,由于教育观念、信息配置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都存在着差异,信息技术教育并没有统一的起跑线,这就造成每位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时候都有所差别,有些学生已经非常熟练,而有些学生可能没接触过。
分层教学可以适应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从而令每个学生都能有效正确的去学习信息技术,发展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分层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能在离他们“最近的发展区”学习,并从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同时,这也体现了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能否做到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做到充分的照顾,取决于他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以及对学生的关注能力。
二、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我们通过对20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有87%的学生都非常喜欢信息技术课堂,而在生活中可以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去上网、制作多媒体、收发e-mail等操作的只有25.5%,操作能力一般的占了57%,还有15.5%的学生并不太会,而有2%的学生就完全不会。
这些数据表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兴趣是非常高的。
然而他们的基础能力还有着很大的差别,因而,实施信息技术课堂的分层教学也就非常有必要了,这既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
小学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模式初探
的客观差异 . 因材施教 二、 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f 一) 座位分配多动脑 信息技术学科教 学一般都在专用 的计算
让“ 小 我” 撒欢儿 的自由天地 对于信息技术 教师来说 . 在 日常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
制约 .学 生掌 握的信息技术知识 和操作水平 参差不齐 现象 一 : 家庭条件好 的学生 , 因经 常接触 电脑而 对电脑掌握情况较好 . 反之 . 家 里没有 电脑 的学生掌握情况要差许 多 现象
二: 由于不同的学生对知识 的认 识水平 、 智力
碟添 上脚 、 太 阳戴 墨镜 、 树 上盖新 房 、 雪 人扮 特工 ……学生 的故 事各不相同却又 同样 的精 彩。又如 , 制作贺卡时 ,画 图、 WO R D、 P O W.
心理学 家威廉. 詹姆 士说过 : “ 人性 最深 处 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 . 这是人类之所以 有 别于动物的地方 ” 用 欣赏的眼光看孩 子 . 及 时地表扬孩子 . 肯定成绩 . 会帮助他们树 立 做 事的信心 . 并肯定 自 我 的存在 . 进而培养 良
好 的品格 我们 的课堂是让 每个学生学 到知 识. 也让每个学生得到关爱 课堂教学应培养 学生 良好的学 习习惯 ( 思维 、 作业 、 发言 、 学法
的内容大多数 以操作 实践为主 .而教 师也大
多采 用任 务 驱动 教学 法 来完 成课 堂 教学 目
标 传统的教学方法 和教学模式并不能满 足 信 息技术学科 的教学需 要 .致使课堂教学 沉 闷. 学生缺乏学 习积极性 . 课堂效率不 高。其
教学思想 、教学方式 以及教学模式也 应该随 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相应更新 f 二) 学生基本情况 由于受到学 校 、家庭条件和个 人因素 的
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教学摘要:信息技术教育能否起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本人结合教学实际,从学生层次的分层、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效果的分层、作业评价的分层四个方面尝试进行分层教学,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随着信息技术课开展的深入,根据信息技术教材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重点。
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认为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中值得一提。
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课程的要求。
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都有所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下面是我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一点体会:一、按照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每个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层次是不同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
有些同学接触电脑比较早,接受能力比较强,学习起来比较感兴趣,有些同学则接触电脑的机会少,对电脑并没有兴趣,接受能力也相当差,这样,他们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
另外,要承认学生自身能力素质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如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可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较高层次的学生电脑操作基础好,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
中层的学生各方面都比较一般化,课堂学习中基本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较低层次的学生双基情况比较差,对电脑没有兴趣,接受能力及学习习惯都比较差。
根据前面的三层标准,在每个学期上课时,我都有意地将各层次的学生安排在机房的不同位置,同时,要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学习信心,正确对待分组方式,明确教师的分组目的,防止优生骄傲自满,中等生得过且过,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模式探索
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模式探索信息技术是一门非常实用的科学技术,它涉及到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多种多样的应用技术。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支柱,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探索一种适用于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模式非常重要。
一、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意义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如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通讯、数据库、Web编程、多媒体技术等等。
学习这些知识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就是一种非常适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模式可以顺序地将知识点划分到不同的层次中,从而实现知识结构的逐步深入。
分层教学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点的主要特征,以及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和转换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次的知识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可以将不同的教学内容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知识点和教学方法。
例如,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Web编程、多媒体技术等,这些知识点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二、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模式探索1. 教学目标的制定教育要有目的性,而教学目标是课程体系的基础,它是教育激励的源泉。
信息技术是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它有很多不同的分支,因此,要制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应当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目的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因素。
2. 知识点的划分在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知识点的划分直接关系到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一般来说,可以将知识点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知识层、深入层和应用层。
基础知识层是指计算机和通信原理、程序设计语言和软件设计模式等基础知识。
深入层是指操作系统、网络通讯、Web编程、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应用层是指各种计算机应用、多媒体应用、互联网应用和信息系统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3.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信息技术的分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很关键,它涉及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而小学阶段就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时期。
本文将探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实践经验。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性的信息技术活动,如编程游戏、简单的动画制作等,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
二、分层次授课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分层次的授课。
对于初学者,可以从基本操作技能入手,引导学生掌握电脑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而对于已经掌握基本操作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教授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和简单的程序设计等。
三、实践与应用相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通过实践与应用结合可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项目,如制作学校广播站、创建班级博客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技能。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解决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培养信息获取、处理和创新的能力。
四、资源的引导和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迅猛,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平台。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信息检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获取渠道。
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利用电子教育资源和多媒体教具,如教育软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五、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节奏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尽量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所收获。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
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小学生来说,及早接触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不仅能够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因此,探索有效的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信息技术课程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需要学会如何获取、筛选、处理和利用信息。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他们能够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信息的分类与整理等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机会运用软件进行创作,如制作动画、设计网页等。
这一过程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信息技术课程还能促进学科融合。
例如,在数学学习中,通过信息技术工具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图形和数据;在语文学习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阅读和写作体验。
二、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尽管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学资源分配不均。
一些地区的学校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导致教学内容受限。
其次,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操作和自主探索的机会。
再者,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实践中的策略与方法1、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有趣的案例和故事来引入课程内容。
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时,可以讲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如何从庞大的机器演变成如今便捷的个人电脑的。
同时,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电脑故障,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创设情境,增强实践操作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思考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思考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由于地区不同、家庭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基础、操作能力、接受水平、生活体验等各个方面。
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直面学生的客观差异,因材施教。
实践表明,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认识和使用计算机的热情和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动脑、动口、动手去进行学习,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个性,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而采取的教学模式。
它重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很好的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统一起来,弥补了班级授课制固有的缺陷,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引入分层教学思想,意义更深远。
其原因在于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除了有常规的差异外,还存在一些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差异,主要表现在: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差异。
由于家庭、社会背景不同,有的学生早已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专家”了,有的已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一切要从零开始。
2.学生兴趣方面的差异。
有的学生是”电脑迷”,有的学生对电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讨厌信息技术课。
3.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
有的学生求知欲强烈,乐于并且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
分层教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要求和目的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平时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考查,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评价,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客观地认定每个学生的层次,并相应地将学生分成若干不同层次的组。
教师通过交谈、观察课堂表现、测验等手段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智力、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划分a、b、c、d四个层次。
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我认为在信息技术 教学 中更值得推广 分层教学 法。在教 学过 程 中, 对学 生不 针 同 的 个 性 特 征 与 心 理 倾 向 , 同 的 知 识 基 不 础 与 接 受 能 力 , 计 多 层 次 的教 学 目标 , 设 运 用不同的方法 进行 教学 , 而使 全体 学生 从 都能在原有基 础上 学有 所得 , 后达 到课 先 程的要求 。通 过多 年的教 学实 践 , 我认 为 在 高 中信 息 技 术 教 学 中应 用 分 层 教 学 的方 法, 可从 以下几个 方面来设 计 : 学 生 分 层 及 帮 扶 模 式 设 计 高中阶段学生信息素养 的层 次是 客观 存 在的 , 因也是有 多方面的 。首先 , 原 在小 学 和初 中阶段学生学习信息技术 的起 点不 同。有 些学校条件好 , 信息 化起 步较早 , 学 生 接 触 电 脑 早 , 础 好 ; 些 地 方 比 较 落 基 有 后, 信息技术教育起步 晚 , 或对信息技术教 育重视 不够 , 使学生接触 电脑 的机会 少 , 动 手能力差 。其次 , 学生 自身 能力 素质 也有 着 较 大 的 差 异 , 逻 辑 思 维 能 力 、 察 能 如 观 力、 动手 能 力 等 。 另 外 , 生 的 情 感 态 度 也 学 是导致信息 素养 差异的一个因素 。 依 据 上 述 特 点 , 们 应 主 要 做 好 三 项 我 工 作 。首 先 是 对 全体 学 生 进 行 前 期 调 查 和 测试 , 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 、 体能 、 理 、 心 测 试成绩 、 业学 校 、 校 表现 、 家表 现及 毕 在 在 家庭环境等 , 并对 所获数据 、 资料进 行综合 分析 。然后根据学生 的智 力 、 基础知识 、 能 力 水 平 和 情 感 态 度 等 各 方 面 的 差 异 , 学 将 生 分 为 三 层 次 。高 层 : 生 电 脑 操 作 基 础 学 好 , 受 能力 强 , 接 自学 能 力 强 , 维 活 跃 , 思 学 习 兴趣 浓 厚 。 中 层 : 生 各 方 面 都 比较 一 学 般 化 , 堂 学 习 中 能 掌 握 教 师 所 传 授 的 知 课 识 , 缺 乏 学 习 的 主 动性 。 低 层 : 生 双 基 但 学 情 况 比较 差 , 电脑 没 有 兴 趣 , 受 能力 及 对 接 学习习惯都 比较差 。最 后 , 分层 后 的学 将 生分组 结对 , 我们 的做 法是 高层 和低层 的 学 生 两 两结 对 , 以 自愿 , 可 由 老 师 安 排 , 上 机 可 也 在 课 上按 结 对 排 座 位 。 同时 , 在课 堂 教 学 中 , 利 于 教 有 师 的辅 导 。 在教 学 目标 实 施 过 程 中 , 利 于 激 发 各 有 层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 。 二 、 学 设 计 分 层 教 不 同层 次学生在基 础知识 、 基本 能力 等方 面都 存在着较大差距 , 了达到普遍提 高 、 面培养 的教 为 全 学效果 , 我们有必要 在备课 过程 中, 从教 学 目标 、 教 学 内容 、 学 时 间 、 学 步 骤 、 学 方 式 到 教 具 准 备 教 教 教 都做到与高层 、 中层 、 低层 三类 学 生的 实际相 适应 。 做到既能保证 “ 向全 体” , 面 又能兼 顾 “ 促优 ”、 补 “ 差 ”, 教 师 在 教 学 的 各 个 环 节 都 能 抓 住 三 类 学 生 。 使 备课过程 中可按 高层 、 中层 、 低层三类学生设 计 目标 要 求 。对 高 层 学 生 来 说 , 掌 握 了 课 本 的 基 础 在 知 识 后 不 应 该 让 他 们 的学 习 活 动 停 止 , 巧 妙 设 计 , 应 在 课 本 基 础 知 识 之 上 更 大 地 发 挥 他 们 的 特 长 及 个 性, 进一步提高他们各 方 面 的能力 ; 中层学 生 , 对 在
信息技术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
信息技术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分层教学理论的理论基础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由此可见,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分层教学,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真正贯彻落实分层教学呢?以下几点就是分层教学的具体操作。
一、学生的分层我认为首先要从思想上承认学生个体客观上的差异,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区别对待,分层施教”的策略,本地区的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还是相当的薄弱,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水平差异特别大,而且还有一部分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电脑,学生们的差异是相当明显的。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把学生隐性分成a、b、c三层。
a层学生为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或勤奋的学生。
b层学生为接受能力一般、学习成绩中等或学习情绪不够稳定的学生。
c层学生为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
例如:有个家中有电脑的学生小陈,平时接触电脑比较多。
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他基本上都已经很好的掌握。
在课堂上也比较活跃。
这样的学生我就把他分到a层。
平时在课堂上能比较好的掌握课堂上教学知识目标的小盛在学生分层中就为b层。
在民工子弟学校转来的小李,他在平时基本没有接触电脑,没有基础,在课堂的学习中困难比较大,这样的学生就分为c层。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学生吸收知识。
对a层学生来说,在掌握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后不应该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停止,应巧妙设计,在课本基础知识之上更大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b层学生,给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还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对c层学生,促使他们打好基础,耐心辅导,多加训练。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探
中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初探摘要:《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指出:“小学为‘零起点’或‘低起点’,建议各校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小规模短时间辅导、课间开放电脑室、个别指导、分类教学和异质分组教学等各种针对性措施,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采用分层教学模式。
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就当前形势下,针对分层教学的概念、差异性表现、必然性和实施策略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技术差异性分层教学一、分层教学的理念认识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若干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强调了以下几点:1、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
2、分层次。
3、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二、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的差异表现有如下几方面: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差异。
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有计算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已经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能手”、“小专家”,而有的学生则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一切要从零开始。
2、学习兴趣的差异。
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有相当数量学生的兴趣主要浓厚在游戏上而非学习中,也有的学生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另有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不喜欢信息技术课。
3、学习态度的差异。
学生的学习态度分为主动型、非主动型、被动型三类。
不同类型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师教学方式的适应性,以及完成学习任务情况均有较大差异。
如果对如此不同知识水平、情感水平的学生进行相同内容、统一进度、同一方式的教学,势必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或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电子游戏上;基础差的学生又会“吃不了”,加剧厌学的情绪。
三、分层教学是必然趋势小学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小学阶段计算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使他们在信息技术学科上的基础不同,学习差异较大,这种差异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研究
1 分层教堂的内涵
分层次教学 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 . 以学生 的知识接受能 力、 学习基础、 以及个人性格特点等为依据 . 将学生划分 为几个或者是 4 教 学 目标 分层 多个层次 . 教师针对不 同的学生实行具体有效 的指导 . 让每个学生得 为 了能让不同层次 的学生都能获得 较大 的提高 . 在具体 的备 课过 到更加适合 自己发展 以及学习 的教学模式 以信息技术教学为例 , 学 程 中, 要根据教学大纲给不 同层次的学生设 置不 同的教学 目 。前苏 标 生的个体差异很大 . 体的操作水平也参差不 齐 . 具 这就会给信息技术 联著名 心理学 家维果茨基认为“ 教师 的教 学应该引起 、 激发和启 动学 教学带来一些问题。 由于这个原 因. 就可以实行分层次教学 , 教师根据 生 一系列 的内部发展过程 . 让学生通过 自己的努力思考 . 完成相对其 学生对课程的接受能力 和学 习基础将学生进行分层 . 并有针对性 的采 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层次 的知识水平 这种知识水平是经过学生的 用不 同的教学手段 . 以满足不 同学生在学 习中的个 性差异 , 这是解决 努力可 以达到的” 。通俗的说就是通过“ 跳一跳” 可以摘得不同高度的 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的最有效 的措施和方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实” 即完成教学任务) 果 ( 。在备课时要能够分析教学内容 , 而制订 从 受家庭条件 、 地域 等因素 的制约 , 生在课 堂上会表现 出较大 的 学 与不同层次学生相匹配的教学 目标 对于优 + 层次学生通过 自学掌握 差异 . 主要表现在学习基 础、 接受水平 以及操作能力等各个方面。 统 传 如书本 中的“ 亲身体验” “ 、开动脑筋 ” 或者课后有难度 的习题 ; 为优层 的信息技术 的课程教学基本 上都采取统一的教学手段 . 这会导致原本 次学生提供一些相应的提高题 . 这样能够激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 : 为 课程基础较为优秀 、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课堂中表现较为突出 . 而 优一 层次学生提供一些基本题 .这样可 以让他们在操作中获得成功的 在这些方面较差的学生则会对学 习不感兴趣 . 这样会 非常不利于课 堂 愉悦。 的学 习. 间长 了就会使基础较差 的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学实践 时 比如在《 邀游因特网》 的教学 中 , 以对优和优一 生要求学会在 可 学 证明 . 如果要使信息技术 的教学 达到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 , 就必须面 I 浏览器的地址栏中直接输入 网址 , E 以浏览 网上 的有用信息。而对于 对学生 的客观 因素 . 针对每个学生 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另一方 优+ 学生来说 , 除了以上 的目标 , 还要求能搜索资料 、 设置主页等操作 。 面. 通过一些教师的教学实践 能够证 明 . 在小学生 的信 息技 术课程的 对教学 目标进行分层 . 能让各层次的学生在学 习中都有适合 自己的 目 教学 中引入分层次教学可 以极大的刺激学生主动学 习信息技术的积 标. 都有了努力 的方 向. 并能够增强学 习氛 围。 极性 . 仅会对课程产生浓厚 的兴趣 . 能提高学生 的动 I 、 不 也 = 动手 、 1 动 脑能力 . 正体会到学习的成绩与快乐 。 真 5 教 学 过 程 的分 层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初探
我觉得非常适合我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教
模 式 、 的 思 路 。于 是 从 去 年 开 始 , 新 我 就 在 自己的信 息技 术课 堂 教 学 中尝 试 实
学, 可以说 为我 的课堂 教学提供 了新的 上 , 我会 让学生 自由分成8 , 前提是 组 但
我在每一节课前 都会 分析教学内容 , 制 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 合的教学 目标 。 针
3 中 信 技 教 2 01 2 l 圈 息 术 育 0 /0 1
EI TE
对我划分 的三 个层次 , 我将教 学 目标分 为基础目标 、 前进 目标 、 拓展 目标 。 基础 目标要 求 “ 一 那一层次学生能够通过 优 ”
求 知欲 的学生 , 优为表现一 般 , 基本 能 顺 利掌握 新知识 的学生 , 为知识 和 优一 技 能较 差的学生 。 在对学生分层的基 础 确保 每组都得 有优+ 优 、 ~ 、 优 的学 生 ,
的任务是复 习三年级 学习的画图软件 ,
作一幅图画, 任务刚下达, 班上几个眼明 手快的学生 , 三下五除二 , 一幅精美的图 画就 跃然于电脑屏 幕上 , 余下 的时 间就 在那东张西望 , 浪费 宝贵的上课时间 。 但 是也有几个 学生 , 看着电脑屏幕 , 手 忙脚乱, 眉头紧锁, 连最基本的画图软件 在哪都找不到 , 而且拿 鼠标 的姿势也是 临时从同学 那拷贝过来 的, 看上去极其
分层 评价 人人 皆有收获
分层次的教学 目标, 所采用的评价方 法、 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也应不 同, 否则 将无法体 现评价的诊断 、 激励和促进作 用。对于 “ 一 优 ”层的学生 , 评价 要注重 知识性, 评价标准要 放低 , 重在激励 ; 对 于 “ 优”层的学生 , 在评价知识性的基础 上, 还得注意能力的评价, 促使他们向高
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
、
分 层 教 学 的课 前 准 备
1 教 学对 象 进 行 分 析 和 分 组 。分 层 教 学 理 论 的 一 个 的管 理 软 件 。 . 对
基 本 的要 求 和 目的就 是 根 据 不 同 学生 的 具体 情况 和知 识 结 3教学 任务 的分 层 设 计 。 教 学 目标 分 层 的 目的在 于针 . 活动 中所 要达 到不 同的 学 习 目标 ,从 而 有 针 对性 地 教 给 学
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
李 玉玲
( 白银市 第 八 中学 甘肃 白银 700) 3 9 0
信 息 技 术课 是 一 门实 践 性很 强 、 富创 造 性 、 极 具有 明显 利 于各 小 组 进 行 自主探 索 学 习 和协 作 学 习 的开展 。 此外 , 教
的时 代 发展 性 特 点 的课 程 。 过 教 学 实践 。 通 我们 发 现 分层 教 师也 可尝 试 通 过单 独辅 导 这部 分素 质 较 好 的学 生 ,再 由他
生 的 素质 情 况把 学 生 分 为 不 同 的层 或 组 。每 一 小 组 又 安 排 有一 两名 计 算机 基 础 较 好 的 , 受 能力 较 强 的学 生 。 样 有 接 这
三个 层次 的 学生 制 定高 、 低三 个层 次 的教 学 目标 。 中、 在课 前
讲座 , 广 大 教 师认 识 到 信 息 技术 在教 学 中 的 重要 性 , 使 了解 取 跨 学 科 培 训 方 式 。 打破 学 科 界 限 。 让 不 同 学科 的 教 师 要 信息 技 术 的 发展 前 沿 ,激 发教 师 应 用信 息技 术 开 展 教 学 的 有 机 会 共 同参 与 学 习 。实 现 多 渠 道 、多 层 次 的 交 流 与 协 积极 性 。 可 以经 常 开 展 信 息技 术 教 学 观摩 课 、 息 技 术 研 作 。④ 确定合理 的培训 内容 。应 针对年龄不同 , 算机水 也 信 计
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验报告
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实验报告一、课题的提出目前,我校从四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但由于学生有些从小接触电脑,但有些从未接触过电脑,固造成学生电脑水平差异悬殊。
再加上教材内容经常变化,如果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这样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难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为此,在我们学校中,我把我所任教的五个班为实验班,实施分层教学实验。
二、实验的过程1、学生分层学生升上四年级后,我先进行一次小测验,根据他们的测验成绩,再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把学生划分为A、B、C、D四个层次。
A层的学生为优等生,他们有一定的电脑知识,对电脑很感兴趣,学习自觉,理解接受能力强,潜力较大,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B层学生为中等生,电脑基础较好,理解接受能力较好,但在学习上只求过得去,欠缺强烈的进取心。
C层学生为中下生,理解接受能力一般或稍弱,但学习上很努力,电脑知识与B层学生相差不远。
D层学生为后进生,电脑基础差,理解接受能力也较差,他们在学习上往往也不努力。
层次的划分是动态的,实行升降级制,学习期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层次调整,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预期目标分层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各层次阶段性和平时目标、要求的设定,遵循“经过努力能达到”的原则,使他们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增长知识和能力。
A层:在知识目标上,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教材的知识点,并在实践操作方面有较大的拓展和提高。
在能力目标上,着重提高学生在理论方面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方面的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超过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力争使学生在高考中创造佳绩,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B、C层:在知识目标上,使学生能够比较透彻地理解教材的知识点,并在实践操作方面方面有一定的拓展和提高。
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了小学
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育效果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研究和实践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非常有必要。
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针对不同的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使每个学生都能
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实践中,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分层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进行分层,可以考
虑以学生的学习成果、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等为标准。
2.制定教材和教学方案:为不同的层次确定适合的教材和教学
方案,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和难度都能够更好地贴合自己的实际
情况。
3.实现分层教学:在课堂上,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
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育中来,并且能够有很好的学习体验和学
习效果。
4.评估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评估分层教学的效果,对于不同的层次的学生可以给予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非常重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
浅谈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
生 ,使 每个学 生 的素质都 有所 提
高 ;发展性— —开 发潜 能 ,发 展 个性 特长 。二是重 视 中学 生在 由 少年 到 青 春期 过 渡 阶段 的心 理 、 生 理 、 感 、 志 、 格 的不 稳 定 情 意 品 和 知识 、 力 、 力 与行 为 的 差 智 能
降级制 , 我在教学期间根据学生的 学 习情况进行层 次调整 , 使他们保
持 积极 的学 习心态 以取 得更好 的 学 习效果
定 的拓 展 和 提 高 ;在 能 力 目标
上 ,重点 培 养 学生 的操 作 技 能 ,
使 学 生 掌 握 的知 识 达 到 教 学 大 纲 的要 求 , 时兼 顾 学 生 自主学 同 习的培养 。这 里要 重点 培养 B层
学 生 的上 进 心 和 c层 学 生 的 自 信心 。
方面 的实践能 力 ,蕈 点培 养学 生
在公平 、 正的环境 中展 开竞 争 ; 公
是认 知 能力强 的学生 ,他们 有一
定 的 电脑 知识 , 电脑 很感 兴趣 , 对 学 习 自觉 , 理解 接受能 力强 , 潜力
指导 , 励“ 鼓 冒尖 ” “ 和 小小 老 师” ,
使 优生更 优 秀 ,而且 在他们 的积
极 带动下 , 力争取 集体优 化 ; 努 引 入 竞争机 制 ,鼓 励学 生互 相之 间
有 针对性 的学 习 。 A层 : 知识 目标 ~ , 学生 在 f使
水平 和接 受能 力 ,把学 生归类 为
A、 C、 B、 D四个 层次 。A层 的学 生
导学习方 法 ,而 是 由课 堂任 务 引 导 学生 自主学 习 ,让他 们 自己主
动构建 电脑知 识结 构 ;对 于个 别
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等多种教学法形式相结合 , 充分使用教学评价 , 保证教学 始终 以评 定作 为衡量的标准 ,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教学与学
生 个 别差 异 性 的矛 盾 。 在教学 中针对 不同层次的学生 开展相应 的教 学活动 , 以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 让学生 “ 能飞的 飞, 能跑的跑 , 能走的走 , 不能走的拉一把” 。对不同的学生 , 用不 同的“ 成功” 标 准; 坚持每位 学生都要 发展 , 但不求一样 发展 ; 每位学生都要 提高 , 但不是 同步提高 ; 每位学生都 要 合格 , 但不必相同规格。笔者认为这就是分层教学的理论支 撑。 二、 传 统 教 学对 象 的 差异 分 析
复习《 函数 的值域 与最值》 这 一节内容时 , 笔者安 排 了这样
一
个 问题 :
① 已知 , t ∈( 0 , 1 ] , 求函数 y =
了的最大值。
1 +2 t ‘
学生很快 就找 到了解题思路 :利用基本不等式就能解 决问题。接下来笔者将这个问题稍作变化 : ② 已知 , 求 函数 的最大值 。 由于受第一题 的影响 ,很多学生还是会按照前 面的方 法去做。但 是如果你考虑清楚基本 不等式使用的三要素 , 然会发现得刮最大值时的 t 是不存在 的。形式上的变化 , 导 致了本质上 的改变。这样 的实例让学生在错误 中学会变通 , 从 变 化 中 寻找 不 同 的 数学 方 法 , 通 过 比较 和 归 纳 训练 了数 学
机会。 ( 3 ) 从 变 式 训练 中培 养 思 维 世 间万 物 都 在 随 时 随地 发 生 变 化 ,数学 问题 同样 干 变
【 参考文献 】
…金相建.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方法报 - 理化教研 周刊 , 2 0 1 1 年第 1 2 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但这种分层是动
态的, 教师 应随时根据学生的学 习 况 情
调整分类。
让 参差 不齐的学生都 能提高信 息技术 水 平, 需要教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
的引导下不断提高自 身能力, 突破学习 难点。 扶” “ 就是扶持、 帮助, 令学生建
立学 习 心, 学习兴趣。 信 培养
学 生又会感 到吃力, 渐失 去信 心, 渐 形 成心理负担— — 吃不 了。 所以教师 要在
中的两种常见现象 , 种差异给信 息技 这
术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为此, 我根据
学生的认知水平 分成 不同层次, 有针对
备好 教法 和学 法。 根据 教材特 点、 学生 特点 , 择不同教法和 学法。 选 比如, 于 对 A类和B 学生 , 师应该 多运用任务 类 教 驱 动法, 引导其 自 主探 索, 培养 自 主学 习
点和难点 , 按A B C 然后 、 、 类学生的实际
情 况, 分层 次备课 。 如教学 目标的确定,
对A类学 生要尽 可能地 挖掘潜 能; B 对
1 2 中国信息技生的 容,
0 备课分层
一
潜力, 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这样不但
能较好地解决班级制教学所要求的整
体性和学生个体差异 性之间的矛盾 , 而 且 能大面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要备 教 材 , 清每 一 章节 的重 理
任务驱动分层
在分 层教学中, 任务驱动法 中 的任 务设 置 是非 常重 要 的。 如果 任务 难 度 过 低, 生会觉得 没有 挑战 陛, 渐 失 学 渐
以教师要 特别注意 。 类生需要 教师给 C
在设计 问题及 练习时, 难度要与学生 的 层次相一致。
应不同, 类学生采用表扬评价, 对C 发现
其闪光 点, 及时 肯定他 们的点滴 进 步; 对B 学生采用激励性 评价, 动他们 类 调 的积极 眭, 既指明努力的方向又揭示不 足; 对A类学 生采用竞 争性 评价 , 持 坚
经验 交流 }a e cnt un t c r ha dc e h@ ii . e
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探究
臧富真 山东省胶南市积米崖港 区小学
“ 吃不饱 ” “ 和 吃不了” 是课 堂教学
类学生要努力培养 兴趣 , 调动学习积极
性 ; 类学生 , 对C 主要是打好 基础。 二要
去成就 感— — 吃不饱; 如果 难度 过高,
能力; 而对于c 类学生, 则应多运用讲解
演示法 , 引导学 生获 取知 识, 掌握 学 习 方法 。 三要备教 学设 计。 知识导入 课 新 题的深 浅程 度、 重难点知识讲解的坡 度 减缓程度 , 要以C 类学 生的认知水 平为
基准 , 但也 要激 发A类学 生的求知 欲 。
舞 学生分层 教师通过交谈、 观察课堂表现、 测
验 等手 段进 行摸 底 , 学生 的智 力、 了解
知识基础 、 能力水平 和 睛感态度等方面
主要面向B 类学生, 的在于强化技能, 目
巩 固操作 ; 提高题主 要面向A 类学 生, B 类学 生有时间可选 做。 翰 教学评价 分层 由于学 生因个 性 差异而 进行 了不 同层次的学习, 那么评价他 们的标 准也
充分了解学生能力的前提下 , 设置 分别 不 同层次 的学 习任 务 , 括基 础 题、 包 巩 固题 、 高题 。 提 基础 题 是根据 C 学生 类 的学习能力设计 的简单操作 题; 固题 巩
性 地 开 展教 学 活动 , 应学 生的个 性 适 差 异, 满足学 生的不同需求 , 学生在 使 各自 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 高。
的差 异 , 将学 生 划分 为三 类 : 类 优秀 A 生, 思维 活跃 、 础扎实、 基 接受 事物快 、 学习兴趣浓 ;类中等生, B 各方 面表现一 般 , 有一定 的上 进心 ; 类后进 生, 但 C 学 习能力、 础知识、 基 操作水 平、 习积极 学 性 相对 较弱。 类生通常 不需 要教 师太 A 操 心, 应 重点 关注 如何 让 其 更上 一 但 层楼 。 类 生 处于 可上 可下 的位置 , B 所
高标准、 要求 , 严 促使 他们更进 一步。 分 层 教 学 实质 上是 因材 施 教 , 要
帮 教学活动分层
在 教 学 中, 主 要 抓住 不 同层 次 我 教 学 内容的 共性 , 对 不 同类 别 的学 针 生, 采取不 同的方 法, 做到 “ 引、 ” 放、 扶 。 “ ” 是 大胆 放 手 , 放 就 多让 学生 自己探 索、 学习, 培养学 生自 主学 习、 胆创 新 大 的能力。 引” 是引导, 学生 在教师 “ 就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