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法的运用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两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情况,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成本核算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成本偏差的方法。
在标准成本法中,企业会事先确定好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然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会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出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而找出成本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而作业成本法则是一种根据作业的特点,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作业或成本对象的方法。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会根据不同的作业特点进行分配,以便更好地掌握不同作业的成本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不同的作业或产品的情况,能够更准确地了解不同作业的成本构成和分布情况,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实际运用中,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各有其优势和适用范围。
标准成本法更适合于重复性生产过程,能够通过标准成本的设定和分析,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而作业成本法更适合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情况,能够更精确地了解不同作业的成本情况,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总的来说,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都是企业成本管理中常用的方法,它们在不同的生产情况下有着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企业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经营需求,合理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以便更好地掌握和管理企业的成本情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对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介绍和分析,相信读者对这两种成本核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希望读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和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本测算法,在企业内部,用于监督和控制支出以保持经营成本的高效性和可行性。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标准的控制环节放在其本质确定的要求范围内,实现对支出运营的有效细化管理,以及告诉管理者究竟在哪些地方出现的浪费或者超标的情况,以便能够及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进一步改进和补救措施。
标准成本法布置的细节元素是以单位成本表示,它往往以目标产品或服务为出发点,将涉及到的产品或服务的各种原材料、工序、人工等因素做得一一对照,形成一个目标产品的技术路线,同时明确每种原材料的购置支出及每项工序的耗时,然后加以扩展,最终组织起来,形成完整的标准成本系统。
决定每个产品或服务标准成本的原则是: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基础,不但要考虑过去采用的有效管理方法(如价格、结构、配置),还要反复检验,以满足现有市场、经济和技术发展状况的变化,保持经营策略的时效性。
标准成本确定的原则主要有:概念性原则,特征性原则,比较性原则,允许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
标准成本法的作用是使企业运用策略核算,使用标准成本知道每一张支出之后的实际成本,以免耗损成本控制的机会,从而获得高的社会效益和运营报酬。
同时,标准成本法还有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竞争力,让消费者能最大程度地享受优惠价格。
标准成本法是用来确定企业现行经营历史成本的有效工具,它提供了企业决策者更具有说服力的信息,提供了有助于提高运营水平和激励增强运营能力的重要参考。
标准成本法是以充分考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条件的成本测算法,它的作用在于保持经营的高效性和有效性,为企业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提高运营水平,为企业发展和稳定提供有效而可操作性的支持,使企业能够高效运营,持续发展。
在应用时标准成本法还可以把具体事件转变为专家们之间共同有效的接受可控的计划,促进企业控制成本的能力,增强企业的资源管理能力,使企业能够更有效地、更科学地调整和改进自身的企业运作,使企业能够更好的支持财务部门的决策,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
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能够帮助企业合理核算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分析。
下面将对这两种成本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际成本法是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来进行核算的方法。
它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实际发生的成本按照发生的时间和数量进行核算,以反映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状况。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成本,对于成本控制和决策分析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实际成本法也存在着成本核算周期长、成本波动大、难以预测等缺点,对于一些需要快速决策和成本控制的情况可能不太适用。
标准成本法是以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来进行核算的方法。
它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按照预先确定的标准进行核算,以反映企业在标准条件下的成本状况。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提前确定成本,有利于成本控制和预测,对于需要快速决策和成本控制的情况有较高的适用性。
然而,标准成本法也存在着与实际情况偏差大、对实际成本的反映不够准确等缺点,需要不断进行标准成本的修订和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法进行核算。
对于生产周期长、成本波动大的情况,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核算,以反映实际成本情况;对于需要快速决策和成本控制的情况,可以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核算,以提前确定成本并进行控制。
此外,还可以将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结合起来进行成本核算,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都是管理会计中重要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企业的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企业成本管理的六种方法
企业成本管理的六种方法1.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通过建立标准成本体系来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以标准成本为基准,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成本预算,监控成本变动,并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2.环节成本法:环节成本法是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环节,通过对每个环节的成本进行分解、定额和核算,以实现成本的透明化和可控性。
这种方法可以明确各个环节的成本责任和权责,帮助企业管理成本,发现成本波动和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成本调整和控制。
3.生产成本法:生产成本法是企业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进行核算和分配,来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
通过细化生产过程,清晰明确每一道工序的成本构成,企业可以掌握产品成本分布情况,为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4.活动成本法:活动成本法是将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分解为若干个活动,并对每个活动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配。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理解各项活动对成本产生的影响,并通过优化活动过程和提高活动效率来实现成本控制和降低成本的目标。
5.素质成本法:素质成本法是通过评估和计算企业的质量成本,来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降低质量成本。
素质成本包括内部质量成本、外部质量成本和质量提升投入成本。
通过分析质量成本的构成和分布情况,企业可以找到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6.价值链成本法:价值链成本法是将企业的价值链划分为若干个环节,通过对每个环节的价值附加和成本进行分析和管理,实现成本的优化。
价值链成本法强调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和利润,通过优化每个环节的成本和价值创造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率。
以上述六种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方法,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水平。
制造业企业 标准成本法
制造业企业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企业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揭示成本差异动因,进而实施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企业经过努力应达到的产品成本水平。
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相应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当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时,形成超支差异;当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时,形成节约差异。
一、标准成本法的目标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揭示与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并按照例外管理的原则,对不利差异予以纠正,以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善产品成本。
二、标准成本法的适用范围标准成本法一般适用于产品及其生产条件相对稳定,或生产流程与工艺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企业。
三、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环境《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2号——标准成本法》对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环境的规定: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0号——成本管理》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要求处于较稳定的外部市场经营环境,且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相对平稳。
企业应成立由采购、生产、技术、营销、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跨部门团队,负责标准成本的制定、分解、下达、分析等。
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取得标准成本制定所需要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信息。
四、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程序《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2号——标准成本法》对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程序的规定:确定应用对象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一般按照确定应用对象、制定标准成本、实施过程控制、成本差异计算与动因分析,以及修订与改进标准成本等程序进行。
为了实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应根据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环境,结合内部管理要求,确定应用对象。
标准成本法的成本对象可以是不同种类、不同批次或不同步骤的产品。
五、制定标准成本(一)企业制定标准成本,可由跨部门团队采用“上下结合”的模式进行,经企业管理层批准后实施。
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分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完善,使得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往的静态成本管理逐步转变为动态成本管理。
在合理运用标准成本法的情况下,制造企业的利润水平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也能够得到保障。
实践环节,制造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标准成本法的应用,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对于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继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标准成本法概述标准成本法指依照标准成本,进行成本的制定、执行、核算以及控制等,可以通过对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成本考核以及成本分析的融合,推动成本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标准成本法能够为企业经营活动及业绩评价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参考,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成本费用。
对企业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包含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成本,标准成本法应用中,需要制定出科学的标准成本,做好成本差异的分析、计算以及账务处理。
在企业中使用的标准成本依照具体的使用条件,可以分为几种:一是理想标准成本,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够达到预期最佳状态,实际成本达到标准成本的最低下限,不存在浪费情况。
然而,理想标准成本仅存在于理论中,在实操环节基本无法实现。
二是基本标准成本,指企业以某一年份的经营状况为标准制定出的成本,提供给后续年度使用,方便进行成本的对比。
三是预期标准成本,在一个会计期间内,通过企业努力能够达到的成本水平。
四是实际标准成本,其表示的是企业在正常经营状态下的成本水平。
五是正常标准成本,指企业结合自身所处的行业环境、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生产要素等,可以达到的成本水平[1]。
二、标准成本法的作用(一)丰富成本管理内涵制造企业在实施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产品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成本等,需要对照生产状况来做好成本差异分析,确保管理计划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避免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
在合理应用标准成本法的情况下,制造企业能够实现对于生产成本的精准分析,从事前分析、事中控制和事后管理三个方面,提升成本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丰富成本管理的内涵,推动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能够提高制造企业发展中的成本管理效益,为企业管理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提高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
标准成本法的运用
案例名称:标准成本法在明水公司的运用案例类型:企业案例案例单位具体名称:山东明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通信地址:章丘市世纪大道2712号邮政编码:250200标准成本法在明水公司的运用一个准确的标准成本能够尽可能地缩小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尽可能地做到事前规避市场变化引起的销售量变动对产品变动成本的影响,保证标准成本在年初的设定更加贴近实际成本。
计算的准确性和对市场变化、制造费用的实时监控能够使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设置一个有效的考核目标,真正意义上对控制产品成本起到激励作用。
本文以明水公司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现状为依据,分析了明水公司在使用标准成本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明水公司成本控制和成本差异的分析研究建立起一套更能准确反映产品成本的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控制体系,规避市场变化风险,缩小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真正意义上激励生产、控制生产费用。
一、背景描述(一)明水公司基本情况明水公司是集团下属电子驱动事业部、起发动机事业部在中国的生产、研发、应用和销售基地,主要产品包括冷却风扇系统、水泵、天窗电机、举窗电机、雨刮电机与连杆系统、雨刮杆刮片、起动机、发电机等,同时也是为一汽大众供货的主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明水公司下设两个主要的事业部,包括电子驱动事业部和起发电机事业部。
公司组织结构呈矩阵式管理结构,各部门日常工作直接汇报给上级领导直至总经理,各事业部就业务情况及盈利水平等经营状况还要上报集团总部分管该事业部的负责人。
(二)明水公司管理现状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标准成本应用的事前成本控制明水公司现行的标准成本管理模式下,首先,产品成本的计算结果仍然是管理关注的重点,相比之下在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流程控制力度严重缺乏。
其次,在整个产品生产周期中,成本控制的焦点主要还集中在产品量产(SOP)之后,对前期发生的产品开发成本费用关注不够。
2.事中成本控制不合理明水公司产品种类繁多,且产品生产复杂程度不一样,使用单一成本动因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不可避免的带来成本风险。
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
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
成本结转是指将企业的费用或成本分摊到各个产品或部门上的过程。
在日常经营中,企业需要通过成本结转来确定产品成本,为决策、核算和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下面将介绍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
1.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以事实发生的实际成本为依据来结转成本的方法。
它要求根据实际支出来确定产品成本,计算复杂度较高。
实际成本法适用于对成本核算要求较高的特殊行业,例如航空、电力等行业。
2.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以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为依据来结转成本的方法。
标准成本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预测出的标准单位成本,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摊。
标准成本法能够提供与实际成本法相似的成本核算结果,但计算更加简便。
它适用于成本波动较小、生产过程稳定的企业。
3.承包成本法:
承包成本法是一种常用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结转方法。
根据承包合同的约定,将承包商的成本按照一定的比例或按照工程进度进行分摊,以得出成本结转结果。
承包成本法适用于工程项目较大、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可以对成本进行较为精确的结转。
4.综合成本法:
综合成本法是将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承包成本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结转方法。
在实际经营中,企业常
常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成本,综合成本法能够灵活地根据各种成本的特点来进行结转,提供更精确的成本核算结果。
总结:不同的成本结转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企业情况和特定的行业。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成本结转方法,以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数据为决策、核算和管控提供支持。
标准成本法应用难点知识点总结
标准成本法应用难点知识点总结标准成本法作为一种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遇到一系列的难点和挑战。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标准成本法应用中的难点知识点。
一、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的制定是标准成本法应用的基础,但这一过程并不简单。
首先,需要准确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包括原材料价格、人工工时、机器设备运行效率等。
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到标准成本的合理性。
在确定标准成本时,还需要考虑到生产工艺的改进、技术的更新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等因素。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标准成本,就可能导致成本控制失去有效性。
例如,某企业在制定原材料的标准成本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价格的波动。
当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时,按照原有的标准成本进行核算,就会导致成本低估,影响企业的决策。
另外,对于间接成本的分配,如制造费用的分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不同的分摊方法可能会得出不同的标准成本,这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分摊方法。
二、成本差异的分析成本差异的分析是标准成本法的核心环节之一,但也是一个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成本差异包括直接材料差异、直接人工差异和制造费用差异等。
直接材料差异又分为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
价格差异可能是由于采购部门未能有效控制采购价格,或者市场价格波动超出预期。
用量差异则可能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操作不当或者材料质量问题等原因导致的。
直接人工差异同样包括工资率差异和人工效率差异。
工资率差异可能是由于工资政策的调整或者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引起的。
人工效率差异则可能与员工的技能水平、工作积极性以及生产流程的合理性有关。
制造费用差异的分析更为复杂,因为制造费用包含了多种不同性质的费用项目,如折旧费、水电费、修理费等。
要准确分析这些差异,需要对各项费用的发生原因进行深入探究。
在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时,还需要注意区分可控差异和不可控差异。
可控差异是企业可以通过管理措施加以控制和改进的,而不可控差异则是由于外部因素或者企业无法直接控制的原因导致的。
标准成本法传统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传统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是两种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们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准成本法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从而实现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传统成本法则是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通过对各项成本进行分类和核算,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标准成本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方法。
标准成本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根据实际情况测算出来的预期成本。
通过与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比较,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激励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员工,促使他们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传统成本法。
传统成本法是一种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方法。
它主要通过对各项成本进行分类和核算,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
传统成本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的成本核算和控制需求。
但是,传统成本法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不能及时发现成本偏差,难以激励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员工提高效率。
综上所述,标准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各有其优缺点。
在实际运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从而更好地实现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最终,企业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和控制,提高经营效益,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标准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都是企业管理中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企业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以实现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最佳效果。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对标准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有更深入的了解提供帮助。
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运用
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运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塑造成本优势,才能争夺更多的发展空间。
很多制造企业为强化自身成本控制能力,实行了标准成本法。
但诸多企业实际实施中存在问题,标准成本确定不合理,差异分析不深入,成本管控成效并不理想。
一、成本管理的内涵企业生产经营所消耗的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就是成本。
例如,办公费、人工工资、营销费用、设备费用等等,都要纳入成本范围。
从成本分类来看,按形成概念可分为:理论成本和应用成本;按生产依据可分为: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按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1]。
实际上,成本是影响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企业生产成本过高,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
若投资收益达不到预期,企业就难以持续发展。
要想对成本进行有效管控,就要合理运用成本分类概念,对成本影响因素进行事前事中管理、调节、控制,减少不必要的经费支出,从而降本增效。
常见成本管理方法有:定额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责任成本法。
二、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与优势(一)标准成本法的概念标准成本法最早提出于20世纪20年代,是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成本管理方法。
应用标准成本法通过科学计算,对各环节预期产生的成本进行分析,可找出成本管理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改善措施后,便能进一步降低成本,以求达到预期的成本水平。
(二)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标准成本法主要包括:标准成本的确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三个部分。
其中,标准成本的合理确定是关键,标准成本值关系到成本预测的准确性。
根据企业经济活动规律,成本发生与发展特点,主要可分为: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历史平均成本三类[3]。
而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是标准成本法执行的重点内容,只有找准差异原因,才能对成本进行科学管理。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方面,成本核算可先按标准成本核算,核算结果具有前瞻性、预见性。
这对于财务内部控制、成本自查有引导作用。
标准成本法经典培训资料
标准成本法经典培训资料一、标准成本法的基本概念标准成本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完成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的成本。
它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个部分。
标准成本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生产工艺、材料价格、劳动生产率等,以确保成本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二、标准成本法的应用流程1. 制定标准成本: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产品生产的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2. 核算实际成本: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进行实际成本的核算,包括实际材料成本、实际人工成本和实际制造费用。
3. 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企业应当定期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调整。
三、标准成本法的优缺点优点:1)帮助企业管理控制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2)可以促进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沟通和协作,提高生产效率;3)能够为企业的绩效评价提供依据,鼓励员工改善工作绩效。
缺点:1)标准成本可能不一定符合实际生产条件,无法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2)标准成本法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对信息系统的要求较高;3)标准成本法容易产生“过度控制”现象,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标准成本法的应用案例例如,在汽车制造行业,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型号汽车的生产工艺和标准材料成本,制定相应的标准成本;然后通过实际成本的核算,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浪费和成本增加的原因,采取改进措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总之,标准成本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但也需要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完善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环境。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进行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进企业的竞争力。
在实际应用中,标准成本法需要分析数据、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并根据差异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在实践中积极地利用标准成本法可以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应对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标准成本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标准成本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建立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来评估和分析企业的绩效和成本控制情况。
在实际中,标准成本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企业和行业,以下是一些应用案例:
1. 生产制造业:标准成本法常被用于生产制造业中,用于评估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效益。
通过设定标准成本,企业可以比较实际生产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的原因。
这有助于企业确定是否存在浪费、低效率或成本控制不当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 服务业:标准成本法也可以应用于服务业中,用于评估服务过程中的成本效益。
在酒店业中,可以使用标准成本法评估客房清洁和维护的成本。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并找出原因,酒店可以改进清洁和维护流程,提高效率,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
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运用
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运用标准成本法是有效的成本管理方式之一,在企业之中应用能够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使企业经营效益提升,同时可以使企业提升资源利用率,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市场竞争不断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使用标准成本法,能够支持企业积极运转,协助企业更加科学合理地完成成本管理工作。
就当前而言,企业的标准成本法实施存在的一定的问题,对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没有积极作用,因此,本论文针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并推动企业的积极运转。
一、标准成本法的内涵标准成本法也被叫作标准成本会计与标准成本制度,是我国企业之中较为常见的成本管理方法。
标准成本法的内涵即为企业依据经营活动的规划进行成本预算,制定目标成本。
在业务活动结束之后,把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明确其中的偏差,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转情况,分析企业在业务活动之中导致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存在偏差的原因。
标准成本法主要依靠企业的专业人员结合标准成本记录生产流程与最终成本,找出产生成本差异的因素,这种方法能够十分有效地控制成本。
具体来说,使用标准成本法更多是产品种类相对较少或是内部管理能力相对较强的企业。
产品生产标准较为稳定的企业,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核算流程简化,减少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
同时,标准成本法之中包含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计算以及分析、成本差异账务处理三个层面,特别需要重视标准成本制定环节,这一环节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成本管理质量,所以企业应当科学完成标准成本制定,结合企业实际运营状况,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二、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意义(一)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效果标准成本法能够结合企业的具体生产现状以及对产品的长期稳定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提供加强成本管理的依据,进而提升成本管理效果。
因此,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之前,需要明确相关数据,以此来保障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由于标准成本法最关键的内容就是进行目标成本预算,在此基础上对产品的生产数据进行实际成本统计,找出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分析生产环节之中产生差异的原因,结论产生之后,能够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企业找到可行的措施。
标准成本法的核算步骤
标准成本法的核算步骤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通过制定标准消耗量、标准价格和实际产量的单位产品成本,来衡量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情况。
标准成本法的核算步骤如下:
1.制定标准成本:首先,需要对各项生产要素(如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制定标准消耗量和标准价格。
这些标准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行业标准和实际生产能力等因素来制定。
2.计算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将各项生产要素的标准消耗量乘以标准价格,得到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3.核算实际成本:记录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包括材料消耗、人工工资、制造费用等。
4.计算实际产量下的单位产品成本:将实际发生的各项成本合计,除以实际产量,得到实际产量的单位产品成本。
5.分析成本差异:比较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和单位产品标准成本,计算出各项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包括正差异和负差异,正差异表示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负差异则表示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
6.分析原因:针对成本差异,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7.调整标准成本:根据成本差异的分析结果,对标准成本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实际生产情况。
8.持续改进: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断跟踪、监控和调整成本,
以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生产成本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引言基于现实的调查研究发现,标准成本管理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
企业如果想长久立足,须根据标准成本法的规则,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把控,并对其做好积极的预测与评价,管理好本企业的成本将成本降到最低,进而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有效地对资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避免了资源的浪费等情况。
还要根据本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利用标准成本法,进而平稳地提高企业的收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也是标准成本法其自身特点与性质所决定。
由于企业的管理标准不同,利用标准成本管理法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缺陷,因此我们要注重不断地去完善现有的标准成本法,要做到更加科学、系统、合理甚至是细致入微的程度,这样才能保障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
一、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应用的相关论述分析(一)可行性因素分析标准成本法主要是指率先制定标准成本,通过标准成本与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并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核算出结果,进而得出一种最优解。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普遍应用到各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发现,标准成本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可以充分地发挥出经济绩效所起到的评价作用,将整个成本过程体现得淋漓尽致,进而实现我们最初的目的,即控制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经过调查研究表明,标准成本的基础环节之一是制定成本中心,产品在整个过程中造成的投入与支出也都算作是成本中心。
科学合理的区分成本中心,进而找出最合理的成本标准,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标准的流程计算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不同。
第一,标准成本法有利于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
企业想要提高其经济收入,完成目标成本建设就必须注重其经济,这需要对成本工作做好控制,提高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地位。
成本控制中标准作业成本法应用
关键词]企业成本控制;标准作业成本法;企业管理与传统的成本控制相比较,标准作业成本法在分析单位产品成本差异时的分析更为详细,且可以较好的根据差异得出其原因所在。
与此同时,标准作业成本法对企业实现长期性的发展目标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通过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更为高效的进行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活动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预测,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预防企业经营风险的措施,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基于此,本文对企业成本控制中的标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进行探索,进而使标准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1企业成本控制中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的优势1.1有助于单位产品成本差异的分析在标准作业成本法中,其核心价值流思想是:对企业资源予以优化配置,从作业成本的维度出发,最终对单位产品的成本予以控制。
显然,企业成本控制中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对降低单位产品的核算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的标准成本法相比较,标准作业成本法对不同单位产品成本及其发生变化的动因的分析更为细致化,同时,根据多元化的产品动因再对产品间接费用予以灵活分摊。
如此一来,利用标准作业成本法计算得出的单位产品也更为精准。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均意识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企业成本控制中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可以实现对企业生产及经营过程中的间接费用的灵活控制,而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已与企业全面的分析各单位成本的差异及其发生变化的“作业”因素,还可以提升单位产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进而为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合理制定定价战略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1.2有助于精准反映企业成本结构企业成本控制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是企业成本管理技术优化创新的体现所在,而这种创新也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然方向。
在当前环境下,企业的自动化生产及管理使得企业成本结构中的间接成本大幅提升,且间接成本也促进了产品价值增值空间的提升。
企业成本控制中应用标准作业成本法,并不是摒弃了原有的成本控制法,而是在此基础上,对产品成本产生的各环节予以分析,以此精准核算生产该产品时在各项作业环节所需要耗费的成本费用。
浅析标准成本法的应用
中国外资一、标准成本法概述(一)标准成本法应用环境1.企业在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中运营,而且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也保持相对的稳定。
2.标准成本法适用于种类单一且大量多批次生产的企业,极少会专门为某些客户定制产品,同时在生产标准项目的设置上尽量要有重点。
3.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取得标准成本所需的各种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4.企业应成立由采购、生产、技术、营销、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等有关部门组成跨职能团队,负责标准成本的制定、分解、下达、分析等。
(二)标准成本法的作用1.简化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对于企业中所有原材料、在产品以及完工成品在流通过程中都使用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值可作为当期的亏损或利润,极大地减轻了公司财务方面的工作量。
2.可作为企业进行绩效考核的依据企业实施标准成本法是指划分各成本中心,设定产品成本标准,将成本中心的责任均衡分配到每个部门,能起到对员工的考核和激励作用,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员工参加工作的热情度,而且方便了企业对各部门及员工的业绩考核。
二、标准成本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成本管理的理念固化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理念还处在过去时,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
(1)对成本管理的认识还只包括内部的成本管理,并不会关注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成本管理。
(2)管理者只关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并不关注后期与产品相关的成本,如后期的服务费和维修费;(3)管理者只关注材料投入生产后的成本管理,而忽视了与产品相关的技术费用以及材料投入生产前的部分相关成本,从而使成本管理的外延受到了一部分的局限;(4)成本管理缺乏严肃性和科学性,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成本管理不完善,员工工作量大,导致准确性无法保证,数据不能及时从上一环节传递到下一个环节,导致管理者无法进行正确决策。
(二)不良的动机驱使企业成本失真在我国,由于受到偷税漏税、美化业绩、谋取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的驱使,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信息进行了随意调整和操作,导致成本信息失真,并且使以成本为基础的各种管理活动效率降低甚至给企业造成损失。
.标准成本法的作用、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应注意的问题
宁波电业局刘洋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电网企业业绩压力逐年增大,能否实现资产经营目标的关键更多地取决于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而标准成本法由于其广泛的适应性与科学性,已在电网企业成本控制中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
一、标准成本法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标准成本法是成本管理实践与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生产过程成本控制体系,它是根据系统论、控制论和成本控制原理而建立的,用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成本控制系统。
在产品生产中,它以实现预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控制和监督费用的支出,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比较,记录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产生及其原因,促进标准成本的全面实现,借以检查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和提高成本核算工作质量。
通过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帮助企业对成本进行全面控制,分清具体责任,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决策资料和信息。
标准成本法把生产过程开始之前的事前计划、生产过程进行中的事中控制和生产过程完成之后的事后计算与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对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的目的。
它作为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制度,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运用标准成本法有助于进行成本控制以往,国内许多企业根据各自的生产工艺流程,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但这些成本计算方法一般都是按照成本费用的实际发生额进行成本核算。
企业只有在月末进行成本归集计算得出实际成本后,才能与预算成本或历史成本相比较,因而缺乏在生产过程中对成本的实际耗费的适时(real-time)监督和控制,也不能及时提供相关的信息作为成本管理的参考指标。
标准成本法是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能力与有效经营的条件下,根据下一期最可能发生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耗用量,预计价格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并将此标准成本分配至各个成本中心,由企业管理层分别对各个成本中心负责,从而达到分层分权管理的目的,强化了企业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成本法的运用————————————————————————————————作者:————————————————————————————————日期:案例名称:标准成本法在明水公司的运用案例类型:企业案例案例单位具体名称:山东明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通信地址:章丘市世纪大道2712号邮政编码:250200标准成本法在明水公司的运用一个准确的标准成本能够尽可能地缩小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尽可能地做到事前规避市场变化引起的销售量变动对产品变动成本的影响,保证标准成本在年初的设定更加贴近实际成本。
计算的准确性和对市场变化、制造费用的实时监控能够使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设置一个有效的考核目标,真正意义上对控制产品成本起到激励作用。
本文以明水公司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现状为依据,分析了明水公司在使用标准成本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明水公司成本控制和成本差异的分析研究建立起一套更能准确反映产品成本的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控制体系,规避市场变化风险,缩小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真正意义上激励生产、控制生产费用。
一、背景描述(一)明水公司基本情况明水公司是集团下属电子驱动事业部、起发动机事业部在中国的生产、研发、应用和销售基地,主要产品包括冷却风扇系统、水泵、天窗电机、举窗电机、雨刮电机与连杆系统、雨刮杆刮片、起动机、发电机等,同时也是为一汽大众供货的主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明水公司下设两个主要的事业部,包括电子驱动事业部和起发电机事业部。
公司组织结构呈矩阵式管理结构,各部门日常工作直接汇报给上级领导直至总经理,各事业部就业务情况及盈利水平等经营状况还要上报集团总部分管该事业部的负责人。
(二)明水公司管理现状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标准成本应用的事前成本控制明水公司现行的标准成本管理模式下,首先,产品成本的计算结果仍然是管理关注的重点,相比之下在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流程控制力度严重缺乏。
其次,在整个产品生产周期中,成本控制的焦点主要还集中在产品量产(SOP)之后,对前期发生的产品开发成本费用关注不够。
2.事中成本控制不合理明水公司产品种类繁多,且产品生产复杂程度不一样,使用单一成本动因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不可避免的带来成本风险。
由于成本动因过于单一,对制造费用的分配过程的定义过于狭窄,结果导致生产复杂程度较低的产品可能分配过多的制造费用,而生产复杂程度较高的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可能过少——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无法反映产品真实的成本。
3.需要完善事后成本控制明水公司现行的成本考评主要是以回顾上月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方式通过成本例会由财务部门和部门经理沟通讨论,分析实际成本和预算之间的差异。
这种考评机制使得成本控制参与的人员较少,具有局限性,所有的指标都止于部门层面,对成本责任的考核没有逐级下放到具体人员,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成本责任考评体系。
(三)选择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原因标准成本法在企业应用过程中会出现标准成本制定不合理,实际成本信息扭曲,成本控制不当导致经营行为短期化,成本责任考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而造成生产经营过程中资源的浪费,达不到预期的利润水平。
因此当前迫切需求优化现行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构建更加合理高效的成本管理模式。
二、总体设计(一)应用标准成本法的目标根据明水公司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分析并研究其现行成本控制现状,发现其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与具体行动措施,从而实现加强和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
分析标准成本法在明水公司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出一套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标准流程。
(二)应用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总体思路针对企业现有标准成本法计算以及现行成本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构建新的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计算方法,进一步分析成本差异并建立基于目标—作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模式,并以明水公司雨刮生产车间为试点,将新的成本控制模式应用到试点生产车间,解决案例企业标准成本法应用及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标准成本法的内容标准成本一词包括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又被称为“成本标准”,其计算基于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另一种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即根据实际产品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而来。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包括(1)事前成本控制。
由于制定的标准成本具有目标性,一般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有助于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使各自负责的成本达到标准的要求。
因此,标准成本制度可以起到衡量实际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度的作用。
(2)事中成本控制。
与其他成本制度相比,标准成本制度的重要性在于可进行成本的事中控制。
在成本控制的事中阶段,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需要企业及时分析,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寻找应对措施,改进产品成本,尽量缩小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距。
(3)事后成本控制。
通过对成本控制结果的分析、总结,找到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日后的成本控制持续改善,在生产领域发现可以不断改进的环节,实现产品成本的事后控制。
除此之外,标准成本制度只计算各种产品的标准成本,不计算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
(四)应用标准成本法的创新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管理模式能够帮助明水公司解决当前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高公司整体生产经营效率,减少浪费,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一席之地,并能从容地应对瞬息万变的供求关系以及日益严峻的价格压力。
三、应用过程(一)组织架构明水公司下设两个事业部,包括电子驱动事业部和起发电机事业部。
其中,电子驱动事业部分为产品生产部、信息管理部、物流部、质量部、财务部、后勤部、市场销售部、工程研发部等部门,产品生产部又根据主要产品类别设立为微电机生产部、冷却系统生产部、雨刮系统生产部。
公司组织结构呈矩阵式管理结构,各部门日常工作直接汇报给上级领导直至总经理,各事业部就业务情况及盈利水平等经营状况还要上报集团总部分管该事业部的负责人。
(二)管理会计专门组织机构及运作方式明水公司的标准成本在每年7-9 月年度预算过程中制定,包括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及其他增值成本的标准成本制定。
所有标准成本都是以下一年度销售预测为起点,估算确定下一年度产量,以各个产品年产量为基础,由公司各个部门参与、财务部统筹协调制定出来的。
(三)应用相关标准成本法的资源、环境、信息化条件等部署要求1、资源要求(1)企业应根据各业务部门与战略目标的匹配程度进行资源配置;(2)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有效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2、环境要求(1)宏观环境:国内汽车市场在刚性需求的强劲拉动之下,国际品牌也摆脱不了价格战的现实压力。
(2)产业环境、竞争环境: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汽车整车品牌多样化,汽车厂家产能的过剩,国内外品牌对市场份额激烈地争夺等多方面因素使汽车行业零部件供应商处于成本高压之下。
(3)内部环境:企业管理者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能通过学习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3、信息化条件要求信息系统较为完善,信息化程度较高。
(四)具体应用模式和应用流程企业成本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应该依据企业成本运动规律,以优化成本投入、改善成本结构、规避成本风险为目的,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行全过程、广义性、动态性、多维性管理。
从理论体系、管理制度、控制机制和方法角度全面控制公司成本,同时对公司成本管理做到“三全性”,即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过程控制。
成本管理不应只停留在管理层,而应该调动各部门员工的主动性并深入到成本的每一项作业。
(五)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1、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标准成本管理指导思想落后,无法充分认识到标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其次,标准成本管理的组织架构相对滞后,对于实施标准成本管理带来一定的阻力;最后,成本核算的方法落后,存在责任划分不清,核算不明晰。
2、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加强学习,改变意识,提高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实施信息化管理,制定精准的成本核算方法;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四、取得的成效与前后对比1、标准成本法应用的事前成本控制合理分解标准成本是成本控制及成本责任考评的重要前提。
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控制对于标准成本的分解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将标准成本按照价值链分解到已识别的各项作业中去,并汇总每个作业中心的标准成本作为成本绩效考评的依据;其二,将标准成本按照成本动因逆向分解到各个成本要素,以便于企业从源头对资源进行管理及合理配置。
标准成本分解是运用分解和分析作业的方法对既定标准成本细分并落实到责任中心的过程。
从确定可允许目标成本到最终标准成本的分解过程是对成本的事前控制,在标准成本分解完成之后,就需要对各项作业的实际成本发生进行核算与控制。
2、标准成本法应用的事中控制根据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设置,企业需依据不同作业层次所驱动的各项成本将作业进一步分类为:单位作业、批作业、产品作业、能量作业。
根据明水公司雨刮系统生产车间的作业流程,可以将其作业清单中的各项作业分类汇总到四个作业中心:(1)前期生产准备作业中心。
前期生产准备作业中心包括原材料计划、原材料领用以及生产设备调试三项作业。
(2)制造加工作业中心。
根据明水公司雨刮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将所有制造单位作业划分入该作业中心,主要包括冲压、切割、组装、压机、卷边、喷漆、总装七项作业。
(3)质检包装作业中心。
与产品数量线性相关的产线完工成品的质检作业及包装入库作业可以合并。
(4)生产管理作业中心。
对于属于产品层次作业的,其资源消耗不能确定是为生产何种产品所发生的作业,其共性是它们是为了维持特定生产线存在而执行的作业,其对资源的消耗与产品数量或生产批次不相关。
在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控制对于成本的事中控制主要依赖于对产品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找出差异产生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实施改进。
3、标准成本法应用的事后控制成本控制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将标准成本划分至各个责任中心,明水公司现行的责任中心是以企业组织结构为基础按照职能部门划分的,对于标准成本的分解只是简单地将企业标准成本拆分至各个部门或其他企业行政管理单位,而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将标准成本落实到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对责任的确定比较模糊。
需要将明水公司的各个责任中心确定明确的负责人,并在明确的日期与管理层和财务部门回顾各个责任中心的成本支出。
分析其必要性,并讨论能够从中节省成本的方法,同时制定行动日程和最后完成实施的目标结果。
作为基于作业的标准成本管理模式的最后一环,绩效考评属于事后控制。
绩效考评是以作业中心为单位,基于作业成本差异对成本管理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价。
如果成本差异为有利差,则对作业中心给予奖励,相反的如果为不利差则给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