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概述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l 原劳动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5)12号)
l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符合法律规定主体资格
l 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 位的管理,从事安排的有酬劳动;
l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l 延伸思考: l 出租车公司与司机之间的关系? l 小时工与家政公司和雇主之间的关系? l 大学生兼职、大学生实习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
l 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劳动法主体间已经 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由于一定的客观情况的 出现而引起法律关系中某些要素的变化。
l 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劳动法主体间的劳 动法律关系依法解除或终止,亦即劳动权利和 劳动义务的消灭。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l 二、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规定的能够引起劳 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一切客观情况。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l (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它社会关系 (1)劳动者管理方面的关系 (2)劳动力配置服务方面的关系 (3)执行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4)工会与职工、用工单位发生的社会关系 (5)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社会关系 (6)劳动监察方面的社会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l (一)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的概念
劳动关系从广义上说是指劳动主体在实现集 体劳动过程中彼此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劳动法中的劳动关系是从狭义上看:是指劳 动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在实现劳动 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2.劳动关系的特征:
什么是劳动法
什么是劳动法劳动法是一门涉及劳动关系的法律学科,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平衡和稳定。
它规定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调整了劳动关系中的各项事项,为实现公平、合理的劳动条件提供法律保障。
一、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 平等原则:劳动法追求平等对待,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保障每个人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2. 自由原则:劳动法鼓励和保护劳动者的个人自由,包括选择职业、自愿参加劳动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自由。
3. 保护原则:劳动法强调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工资保护、劳动时间限制、休假制度、劳动安全保障等。
4. 协商原则:劳动法鼓励雇主和劳动者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5. 社会保障原则:劳动法要求雇主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和福利,确保劳动者在失业、疾病和其他风险中得到保护。
二、劳动法的内容劳动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劳动合同: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和解除程序。
劳动合同是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它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 工资和福利:劳动法规定了雇主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规定了工资的支付方式、时间和标准。
此外,劳动法还规定了雇主应提供的其他福利,如社会保险、工伤保险等。
3. 劳动时间和休假:劳动法规定了正常工作时间和加班工作的条件。
它还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带薪休假和例假日的安排。
4. 劳动安全和健康:劳动法要求雇主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伤害和职业病的侵害。
5. 劳动争议解决: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和方式,强调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争议,保障劳动关系的稳定。
三、劳动法的实施与监督为保证劳动法的有效实施,各国都设立了相应的劳动监管机构,如劳动部门、劳动委员会等。
这些机构负责监督雇主和劳动者是否遵守劳动法的规定,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调解。
此外,劳动法的实施还离不开劳动者自身的维权意识和团结行动。
劳动者应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在遇到问题时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讲义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第一讲劳动法和劳动法律关系一、劳动法概述(一)概述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关系: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劳动:是人们为创造社会财富所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处理劳动争议所发生的某些关系;工会组织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有关国家机关对执行劳动法进行监督检查而发生的关系;狭义的劳动法:指由最高权力机关颁布的关于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全国性的、综合性的法律,即1994年7月5日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广义的劳动法:包括劳动法律、劳动行政法规、劳动行政规章、地方性劳动法规和规章,以及具有法律效力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关于劳动法的司法解释等。
我们学习和运用劳动法时,不仅应以《劳动法》为核心,而且要了解其他的劳动法律规范。
(二)劳动法的发展历史1、人类历史上,长期以来并没有专门的劳动法律、法规,劳动法的出现是19世纪初期开始的,它的产生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日益壮大分不开的。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劳资关系的不断变化,政府为了协调劳动关系,颁布了调整劳动关系的劳动法规,劳动法从萌芽状态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在二百余年的历程中,劳动法日益完备起来。
我们知道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但是劳动法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产物。
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可以追溯到远古。
早在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中就有关于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的规定。
公元前5世纪中页,罗马共和国颁布的“十二铜表法”也确认了奴隶主对奴隶的统治。
就我国来看,春秋战国以后,历代所制定的许多法律对奴隶和奴隶主的关系,也有过一些具体的条文。
随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劳动关系表现为农奴对封建主的依附关系。
劳动法的概述
三、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1、劳动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2、劳动关系的种类 职业劳动关系和附随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的种类
(1)职业劳动关系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基于职业劳动而产生
的社会关系。 四类劳动者不适用劳动法: ※公务员和比照适用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
团体的工作人员; ※农村劳动者 ※现役军人 ※家庭保姆
2、劳动权是生存权,也是发展权 3、劳动权是一种综合权利
劳动权的类型
1、应然劳动权、 法定劳动权 实有劳动权 2、可诉劳动权 不可诉劳动权
第四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一、劳动合同概述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三、劳动合同的效力 四、劳动合同的履行 五、劳动合同的终止与解除 六、违约责任及损害赔偿 七、集体合同
一、劳动合同概述
1、概念和特征 概念——又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一些国家亦称雇
用(佣)合同。《劳动法》No16条:“劳动合同是劳 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关系的协议”。
特征:A.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B.劳动合同内容 具有双重性,是劳动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C. 劳动合同具有从外部关系向内部关系转化的性质。 D. 劳动合同具有双务、有偿、诺成合同的特性。
自己劳动权益的自由 (2)用人单位的用工自由
2、劳动协调原则
(1)劳动法目的性原则要求 A、劳动权利义务统一:确立劳动既是权利也是
义务;确保劳动法的主体既享有劳动权利又负有 劳动义务;确保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实现对应。 B、劳动关系的契约化 C、劳动法主体利益的平衡 D、劳动法上各种力量的有机组合 (2)劳动法手段性原则要求,注重和平谈判、 协商、调解、仲裁这些调整手段。
劳动法重点知识总结
劳动法重点知识总结
一、劳动法的概述
1.1 劳动法的定义
1.2 劳动法的目的和意义
1.3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二、劳动合同
2.1 劳动合同的定义和要素
2.2 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变更
2.3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2.4 劳动合同的违约和补偿
三、劳动报酬
3.1 劳动报酬的确定和支付
3.2 加班工资和绩效工资
3.3 工资支付的时间和方式
四、劳动时间和休假
4.1 劳动时间的安排和调整
4.2 法定休假和带薪休假
4.3 法定节假日和加班调休
五、劳动保护
5.1 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5.2 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
5.3 特殊劳动保护和女职工保护
六、劳动争议解决
6.1 劳动争议的种类和解决途径6.2 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
6.3 劳动争议的调解和裁决
七、劳动监督和法律责任
7.1 劳动监督的机构和职责
7.2 劳动法律责任的种类和承担方式
7.3 劳动违法行为的处罚和赔偿
八、劳动法的最新动态
8.1 劳动法的修订和更新
8.2 劳动法的适用和解释
8.3 劳动法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以上是对劳动法重点知识的总结和概述,从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开始,逐步深入探讨了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和休假、劳动保护、劳动争议解决、劳动监督和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劳动法作为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对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关系的变化,劳动法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
了解劳动法的重点知识,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五章 劳动法
第五章劳动法一、劳动法概述(一)自然人要成为劳动者,必须具备主体资格,即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依《劳动法》规定,凡年满16周岁、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法律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童工),但文艺、体育、特种工艺单位确需招用未满16周岁的文艺工作者、运动员和艺徒时,须报经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二)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特征:1.劳动关系的当事人是特定的,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在我国劳动者包括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我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
在我国用人单位包括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2.劳动关系是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3.劳动关系具有人身、财产关系的属性。
这一属性也决定了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使用、管理,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人身,关系到其健康和生命,关系到其劳动能力、劳动人格、尊严的维护,关系到其工资等物质权利的保护;这种人身属性也决定了劳动者必须亲自履行劳动义务,并应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按照劳动力使用者的要求进行劳动。
劳动关系具有财产关系的属性,是指劳动者有偿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由此缔结的社会关系具有财产关系的性质。
4.劳动关系具有平等、从属关系的属性。
一般而言,劳动者处于相对弱势。
同时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劳动关系一经确立,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职工,与用人单位存在身份、组织和经济上的从属关系,用人单位控制和管理劳动者,双方形成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提示】订立阶段平等,履行阶段从属,不平等。
劳动法还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包括:(1)管理劳动力方面的社会关系;(2)社会保险方面的社会关系;(3)工会组织关系、工会监督方面的社会关系;(4)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社会关系;(5)劳动监督检查方面的社会关系。
【提示1】1.居民家庭与家政服务员只会形成民事劳务关系,不管是自己找来、中介推荐、还是家政服务公司派来,因为家庭不是单位;2.只有家政服务员与家政服务公司才签订劳动合同。
第一章劳动法概述2013.8
第二节
劳动法的地位
36
一、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一)劳动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二)劳动法具有其他法律部门不可取代的 功能和重要性 (三)劳动法具有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传统
37
二、劳动法是一个基本的法律部门
劳动法是直接隶属于宪法的,与民法、 行政法、经济法相平行的一个基本的法律 部门。
31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劳动关系 劳务关系
之间、自然人和法 人之间的关系
主体
关系 适用法律 合同形式
劳动者——用人单位 自然人之间、法人
兼具平等关系和隶属 关系 劳动法 书面形式 地位平等 民法 书面形式、口 头形式 没有相应待遇
32
主体待遇
强制保险等待遇
下列情形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是( ) A.出版社向作者支付稿酬 B.企业支付给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 劳动报酬 C.甲企业支付给乙企业的零件加工费 D.国家机关支付给公务员的工资
24
不包括以下人员: (1)公务员和比照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 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 (2)农业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 经商的农民除外); (3)现役军人; (4)家庭保姆; (5)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建立劳动合同关 系的干部。
25
习题: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 整的劳动关系是( ) 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借款关系 B、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 C、两企业之间签订劳务输出的合同关 系 D、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产 生的关系
《劳动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 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 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 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法全文解析
劳动法全文解析摘要:一、劳动法概述1.劳动法的定义2.劳动法的作用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原则2.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原则3.平等就业原则4.劳动报酬公平原则三、劳动者的权益保障1.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2.工资待遇与福利3.社会保险与福利待遇4.劳动安全与卫生5.职业培训与发展四、用人单位的义务与责任1.合法用工2.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3.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与维护4.社会保险的缴纳与劳动争议的处理五、劳动法的实施与监管1.劳动行政部门的职责2.劳动监察机构的设置与职责3.劳动争议的处理与仲裁4.法律责任的追究与补偿正文:劳动法全文解析一、劳动法概述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规范用人单位行为的一部法律。
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原则: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保障,用人单位有义务尊重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2.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原则:用人单位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劳动用工自主权。
3.平等就业原则: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因性别、年龄、民族、宗教、残疾等因素歧视劳动者。
4.劳动报酬公平原则:劳动者享有公平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减或者无故延迟支付劳动报酬。
三、劳动者的权益保障1.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劳动者享有法定的工作时间,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2.工资待遇与福利:劳动者享有法定的工资待遇,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福利待遇。
3.社会保险与福利待遇:劳动者享有法定的社会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4.劳动安全与卫生: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安全的劳动环境,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5.职业培训与发展: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帮助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实现职业发展。
四、用人单位的义务与责任1.合法用工: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劳动法规定,合法招用劳动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劳动法笔记(自己整理)
劳动法笔记(自己整理)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狭义的理解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颁布的关于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全国性的、综合性的法律,即第八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广义的理解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西方学者和我国学者对劳动法的解释的共同点:(1)、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是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部门。
(2)劳动法与工厂立法有密切关系,是工厂立法逐步发展而形成。
(3)劳动法还要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现代劳动法的起源:1802 《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一部工厂立法。
第二节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
⑴劳动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彼此之间发生的关系,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的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的要素: A主体:a 劳动者:是指依照劳动法律好劳动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获取相应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的资格条件:① 年龄:16-18 不能从事有毒有害的工种16 最低劳动年龄 (童工<16 未成年工:16-18 未成年人:<18)②劳动能力:与特定工种相符合的能力条件。
③要有基本的行为能力(实习生不是劳动者)b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资格,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单位。
用人单位的类型:劳动者的范围① 企业排除:公务员(不适用劳动法)适用公务员法② 事业单位农村劳动者(纯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③ 国家机关家庭保姆④ 社会团体现役军人⑤ 个体经济组织享有外交特权好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B 客体:劳动行为⑵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也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①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②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③处理劳动争议所发生的某些关系④工会组织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⑤有关国家机关对执行劳动法进行监督检查而发生的关系。
劳动法
劳动法
• 劳动法 劳动法具有完整体系: 第一、就业制度; 第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第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 第四、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第五、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 第六、职业培训制度; 第七、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第八、劳动争议制度; 第九、监督检查制度;法律责任。
•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条: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第二条:劳动权利义务相一致 第三条: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则
劳动法
• 案例 赵某,男、16周岁(有独立的劳动能力), 身高175公分,面貌成熟,但身为特殊群体。在 新安公司上班半年中(三个月试用期),一直在 2009 督促与公司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未果。2009年八 月在一次出差的时候老板发电邮告知其被解雇。 公司未给出具体说明。期间未领到自己的工作所 得。回单位后向公司提出领取工资跟其他依法所 得,遭到单位的反对,故此,向法院提起诉讼。 问:法院能支持赵某的请求吗? 该案件中有没违反劳动法中的基本原则?如果 有违反那条原则?
劳动法
• 四、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1、劳动关系是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 关系,与劳动有着直接的联系。 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 ,一方是劳动 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 3、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用 人单位的成员,并遵守单位的内部劳动规 则,双方地位平等。 4、双方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劳动法
• 一、工厂立法: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 工厂立法: 工厂立法 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巩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而颁布的一系列有关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 法》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工厂立法的开端, 也被认为是现代劳动法 劳动法的开端。 劳动法
劳动法
劳动法劳动法(2024)
2024/1/29
6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劳动法首要原则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劳动者在 劳动过程中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原则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不因民族、种族 、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原则
劳动者有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得报酬的权利,用人单 位不得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的工资。
01
履行
双方应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确保合同的顺利执
行。
2024/1/29
02 03
变更
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遇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双方协商一致, 可对合同内容进行变更。变更后的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签字 或盖章确认。
解除和终止
在符合法定或约定条件的情况下,双方可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解 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定,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 保障。
劳动法劳动法
2024/1/29
1
2024/1/29
• 劳动法概述 • 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 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
2
2024/1/29
• 劳动争议处理与仲裁制度 • 劳动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3
2024/1/29
01 劳动法概述
4
劳动法的定义与作用
2024/1/29
定义
7
02 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2024/1/29
8
劳动合同的种类和内容
2024/1/29
种类
根据合同期限和性质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固定期限劳动 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 劳动合同。
劳动法ppt课件
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单位一般 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 24小时的用工形式。
例题14.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进行经济性裁员
时,应当优先留用的人有(2011.10.多)
A.与本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就业人员,并有需要扶养的老人的
B.家庭无其他
C.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D.本单位 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E.本单位先进工作者
第二节 劳动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合同终止(简答、多选):
三、仲裁原则与仲裁时效
仲裁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公开或涉及国家秘密、 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除外。
申请仲裁时效为1年。
第三节 劳动仲裁
四、仲裁时限与先予执行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 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案情复 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 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 15日。预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 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 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即时辞职 3.用人单位单方解除 (1)即时解雇 (2)预告解雇 (3)经济性裁员
第二节 劳动合同
即时辞职——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可解除合同:
1.未按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单位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本法第26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手段强迫劳动,或违
第四章 劳动法概述
第四章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狭义劳动法:我国现行劳动法是1994年7月5日公布,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广义劳动法3、劳动法学或劳动法课程二、劳动法中劳动的概念劳动法中的劳动,属于劳动力所有者将其劳动力有偿地提供他人使用的劳动。
内涵:1、以职工或雇工身份所从事的劳动。
2、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动3、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的劳动4、用人单位的集体劳动三、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一)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1、特征(1)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或雇主;(2)以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核心;(3)是一种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相结合的社会关系;(4)是一种平等性质与不平等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5)是对抗性质与非对抗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
2、类型(1)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标准(2)以劳动者特定身份为标准(3)以劳动关系所在产业为标准(4)以劳动岗位地点为标准(5)以劳动关系确立方式为标准3、范围(1)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3)部分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96条)(4)非典型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五章)讨论案例:A公司主要从事床上用品的生产、销售,生产季节性较强,每年7月至9月是生产旺季。
朱某自2001年以来,每逢生产旺季,自带其本人的小货车至该公司从事运输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劳动就业制度的规定 3. 职业培训的法规 3. 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 3.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3. 有关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3.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
个人练习:请列出上述内容的关键词。 请根据劳动法的内容,察看课本7-19节章 节目录。
回顾:需掌握内容
劳动法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第一章:劳动法概述
2018/4/6
1
法律概述
什么是法律?
规则、规范 调整人的行为的规则、规范
法律概述
法律涉及的几个方面
人:主体 法律关系:调整对象 法律规范
请根据以上方面写出以下法律的定义:
婚姻法: 合同法: 劳动法:
法律概述
根据效力法律分为以下层次:法律的渊源
劳动法律关系
主体 内容
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法律关系
主体 内容
劳动法渊源 劳动法内容
练习题
劳动法调整哪两种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主要发生在 同 之间。 对错题:劳动法不调整国家机关同劳动者之间的 关系。 对错题:《工会法》不属于劳动法的内容。 请把下列法律法规的效力层次排序:《劳动法》、 《宪法》、《劳动合同法》、《违反和解除劳动 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 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请根据你列出的关键词与一名同伴简述劳道某个具 体法规的效力。
个人练习题:请结合教材,回答下面问 题(15分钟)
请根据老师讲授的法律基本内容,看劳动 法的主要内容,将其具体分类:
1. 劳动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终止 2.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 3. 同劳动关系关系密切的一些法律关系
我国劳动法的主要内容
国际法、国际条约 宪法 人大制定的法律 国务院的行政法规 国务院部委的部门规章 地方法规 规范型文件 司法解释
需掌握章节
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 第二节: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第三节:劳动法的渊源 第四节:劳动法的内容
需掌握内容
劳动法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劳动法律关系
1. 劳动就业制度的规定 3 2. 劳动合同制度的规定 1 3. 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 1 4.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 2 5. 工资方面的法规 2 6. 劳动安全与卫生的各项规程 2 7. 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办法 2 8. 职业培训的法规 3 9. 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 3
劳动法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 切联系的一些关系的法律。
劳动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 关、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
劳动法律关系内容
劳动关系的发生、变更、终止 在劳动过程中之间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请自己总结归纳出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2 分钟)
劳动法发展历史
由小组对课本第二、三章内容进行课堂讲 解,抽签决定下列内容分配。
1. 2. 3. 4. 5. 6. 第二章第一、二节:课后思考题1和2 畅飏 第二章第三节:课后思考题3 YE 第二章第四节:课后练习题1 浪潮 第三章第一节:课后思考题1和2 六合梦 第三章第二节:课后思考题4 马家军 第三章第三节:课后练习题1 炫彩
主体 内容
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法律关系
主体 内容
劳动法渊源 劳动法内容
小组练习题:请结合教材,回答下面问题 (30分钟)
请根据老师讲授的法律的概念列出劳动法 的概念 请根据刚才老师讲的法律关系,请列出劳 动法所涉及的所有法律关系:请具体到主 体和内容 请根据刚才老师讲的法律的层次,按效力 大学,尽可能列出劳动法的所有法律渊源。 (参考课本23页、32-33、38-39页)
劳动法的渊源(课本23页、32-33、38-39 页)
分析下列的法律法规调整的是什么具体关 系?
工会法 劳动保障监督条例 失业保险条例 劳动合同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法的渊源
国际法、国际条约 宪法 人大制定的法律 国务院的行政法规 国务院部委的部门规章 地方法规 规范型文件 司法解释
10.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11. 有关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12.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
3 3 3
《劳动法》的内容
把上述内容按照你的分类排序
1. 劳动合同制度的规定 1. 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 2.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 2. 工资方面的法规 2. 劳动安全与卫生的各项规程 2. 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办法
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法律关系
1. 国家机关与劳动争议双方处理劳动争议而发生的 关系 2. 社会保险机构与劳动关系双方在执行社会保险方 面的关系 3. 国家机关与用人单位关于监督劳动法律、法规的 执行方面的关系 4. 工会组织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之间的关 系。 5. 劳动行政部门同用人单位在劳动管理方面发生的 关系 这些关系同前面讲的劳动关系的区别有哪些? 个人练习:请列出上述内容的关键词。 请根据你的关键词,重述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