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3 在小鼠乳腺癌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机制
211105498_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促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促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①侯宛廷周雪冰陈丹李元苏朝霞朴英实任香善(延边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延吉 133002)中图分类号R73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484X(2023)03-0630-05[摘要]天然免疫应答在免疫防御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是保护机体免受微生物感染并消除病原体感染的主要免疫细胞,在肿瘤疾病中具有促进肿瘤和抑制肿瘤的双重作用。
肿瘤相关性中性粒细胞(TANs)对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进展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重点阐述TANs在肿瘤发病机制和进展中的作用,以及探讨TANs作为新型肿瘤治疗靶点的潜在作用。
[关键词]天然免疫;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肿瘤转移;免疫治疗Research progress of tumor associated neutrophils and their tumor promoting effectsHOU Wanting, ZHOU Xuebing, CHEN Dan, LI Yuan, SU Zhaoxia, PIAO Yingshi, REN Xiangshan.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Medical College of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133002, China[Abstract]Natural immune respon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mune defense function. Neutrophils are the main immune cells that protect the body from and eliminate pathogen infection, and play a dual role in tumor promotion and inhibition. 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 (TA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 and progression of solid tumor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ole of TANs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cancer, and discusses the potential role of TANs as novel tumor therapeutic targets.[Key words]Natural immunity;Tumor associated neutrophils;Tumor metastasis;Immunotherapy天然免疫应答是由单核/巨噬细胞、NK 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介导的非特异性、作用迅速的免疫应答,通过抗原呈递过程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依赖于精确的调控机制来维持免疫稳态,从而对免疫防御功能发挥重要作用[1-2]。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_王晓梅
第22卷第1期宿州学院学报Vol .22,No .1 2007年2月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Feb .2007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王晓梅1, 曹稳根2(1宿州市立医院药剂科,安徽宿州234000;2宿州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安徽宿州234000)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多种植物中广泛分布的多酚化合物。
由于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肿瘤、抗癌、抗菌、抗病毒、抗炎免疫、抗衰老等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07)01-0105-03收稿日期:2006-08-26作者简介:王晓梅(1963-),女,安徽宿州人,药师,研究方向:中药药理药性。
黄酮类化合物亦称类黄酮或生物类黄酮,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目前黄酮类化合物已达8000多种[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均有一个三环的核心,其基本结构式由两个苯环(A 和B)通过中间杂环的吡喃或吡喃酮(C)相连接[2]。
根据C 环的氧化状况和B 环所连接的位置不同进行分类,主要有黄酮及黄酮醇类,如芦丁、槲皮素;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如陈皮苷;异黄酮及异黄酮醇类,如葛根素;黄烷醇类,如儿茶素;花色素类,如飞燕草素;双黄酮类,如银杏素;查耳酮类,如红花苷;其他黄酮类,如异芒果素[3]。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除传统意义上的抗炎、抗变态、抗病毒、解热和保肝作用外,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又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1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自由基(Free radical)是一类在外层电子轨道上含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4,5]。
生物体内常见的自由基有超氧自由基(O 2·-)、羟自由基(·O H )、烷氧自由基(R O ·)。
肿瘤外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二(精选)
肿瘤外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二(精选)[单选题]1.鼻咽癌MRI最可能的表现为A.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江南博哥)B.T1WI低信号,T2WI低中信号C.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D.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E.T1WI中低信号,T2WI中高信号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鼻咽肿瘤在T1加权像呈中等、较低信号,T2加权像信号增高;注射造影剂后可见病灶实质部分强化[单选题]2.甲胎蛋白(AFP)是什么抗原A.隐蔽的自身抗原B.肿瘤特异性抗原C.肿瘤移植相关抗原D.同种异体抗原E.肿瘤相关抗原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μg/L。
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所以是肿瘤相关抗原[单选题]3.肿瘤细胞中,有一些酶表达升高,它们是A.与脂代谢相关的酶B.与增殖相关的酶C.与糖代谢相关的酶D.与核酸代谢相关的酶E.与分化相关的酶类参考答案:B[单选题]4.关于肿瘤免疫逃避机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肿瘤细胞缺乏有效的抗原表位,难以触发足够的抗肿瘤免疫效应B.肿瘤细胞MHC分子发生改变,影响抗原呈递C.大量表达B7等抑制免疫细胞的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D.患者血清中存在着封闭因子,阻止CTL与肿瘤细胞的结合,从而抑制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E.肿瘤细胞表达FasL,介导CTL凋亡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B7是活化免疫细胞的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肿瘤细胞不能正常表达此因子,从而出现免疫逃避。
[单选题]5.早期结肠癌X线表现中,最常见下列哪种类型?()A.溃疡性病变B.平坦性病变C.浸润性病变D.隆起性病变E.凹陷溃疡性病变参考答案:D[单选题]6.最有可能导致心脏毒性的是以下哪种药物?()A.环磷酰胺B.博莱霉素C.顺铂D.长春碱类E.阿霉素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反应较为突出,呈剂量累积性,如阿霉素积蓄量超过600mg/m2时,心肌病发生率可达15%以上。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小鼠IL-23基因在鼠高转移性乳腺癌细胞系MA-891中的表达
( 00)I- / A81 胞的增殖反 应 与 L S/ A81 M 一 1 P> . ; 2 M - 细 5 L3 9 X N M 一 和 A8 细胞相 比虽有 所降低 , 9 9 但无显 著性 差异 ( 00) P> . 。然 5
而 , -3MA8 1 I 2/ 一9 细胞的培养上清可明显促进小 鼠脾细胞分泌 IN7 P< .1 。结论 : L F 一( 0 0 ) 建立 的稳定表达 I-3的 I-3 MA8 1 L2 L2/ -9 细胞 , 具有较强 的免疫学 调节 活性 , 其生物学形状与 MA8 1 L S /MA8 1 一9 和 X N -9 细胞相 比较没有明显差异 , 但可进一步用 于肿瘤
L US u n F N ogl , H N a— n TeF ut o i lfH bi d a n e i , h i ha g 0 0 1 , I a g, E G Yn - t S A B oE . h or H s t e i lU i rt S i zu n 5 0 1 h a h pa o e Me c v sy j a
Chn ia
[ btat O jc v :h os a a acr e n -3 MA81epes gI-3p tnw s e u dt et fL2 A s c] bet eT e uem mm r cne ll e L2/ 一9 xrsn 2 re a t p n ee c I-3 r i m y c li I i L oi s a h f o
o rw h a d o e i o ia h rc e ft e c l s s de M eh d : h L 2 e e W e u n ey t n f c d it a kn e n g o t n t rb o gc lc aa tr o e s wa t id. t o s T e I -3 g n a s q e c l r se t no t p c ig c l h l h l u s a e wo
乳腺癌放疗抵抗机制的研究进展
- 17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903119);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20ykpy52)①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80通信作者:毕月乳腺癌放疗抵抗机制的研究进展*毕月① 【摘要】 放疗是鼻咽癌、乳腺癌及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不过部分患者会出现放疗抵抗的现象,造成转移及复发,从而降低患者生存率。
乳腺癌患者放疗抵抗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肿瘤干细胞及肿瘤微环境等。
乳腺癌放疗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放疗抵抗密切相关,对放疗抵抗的产生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减少或者抑制放疗抵抗,提高放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本文从肿瘤干细胞、自噬性调节及DNA 损伤修复等多个方面做一综述,旨在为随后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乳腺癌 放疗抵抗 肿瘤干细胞 自噬性调节 细胞周期调控 上皮间充质转化 DNA 损伤修复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echanism of Radiotherapy 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BI Yue.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30): 172-176 [Abstract] Radiotherapy is an important treatment method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breast cancer, rectal cancer and other malignant tumors. However, some patients may experience resistance to radiotherapy, which may cause metastasis and recurrence, thus reduc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The occurrence of radiotherapy 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s related to many factors, such as cancer stem cell and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resistance to radiotherapy. Studying the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radiotherapy can help reduce or inhibit resistance to radiotherapy, improve the effect of radiotherapy,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This article reviews cancer stem cell, autophagy regulation, DNA damage repair and other asp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Radiotherapy resistance Cancer stem cell Autophagy regulation Cell cycle regulation 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DNA damage repair First-author's address: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8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30.040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
小鼠模型在肿瘤免疫研究中的进展与意义
究 恶 性 细 胞 与 免 疫 细 胞 之 间 的 关 系 。 恶 性 肿 瘤 的 各 种 小 鼠 模 型 奠 定 了 肿 瘤 免 疫 学 的 基 础 ,指 导 了 免 疫 监 视 、免
疫平衡和免疫逃逸理论的形成,故构建 动 物 模 型 在 研 究 中 起 到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本 文 就 近 年 来 有 关 肿 瘤 免 疫
immunecellscanbestudied.Various mouse modelsof malignanttumorshavelaidthefoundationfortumor immunologyandguidetheformationofimmunesurveillance,immunebalanceandimmuneescapetheory,so
褪黑激素的保健功能(综述)
褪黑激素的保健功能(综述)Lerner(1960)[4]第一次在松果体中分离出一种激素,由于这种激素能够使一种产生黑色素(melanin)的细胞发亮,故取其字首Mela;同时由于它从5-羟色胺(serotonin)衍生而来,故取其后缀tonin,因此,这种松果体激素取名为Melatonin(褪黑激素)。
褪黑激素在体内含量极小,以pg(1×10-12 g)水平存在。
最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褪黑激素的生物学功能,尤其是作为膳食补充剂的保健功能进行了普遍的研究,说明其具有增进睡眠、调剂时差、抗衰老、调剂免疫、抗肿瘤等多项生理功能。
1 褪黑激素的生物合成褪黑激素的生物合成受光周期的制约。
[5,6]松果体在光神经的操纵下,由色氨酸转化成5-羟色氨酸,进一步转化成5-羟色胺,在N-乙酰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再转化成N-乙酰基-5-羟色胺,最后合成褪黑激素,[7]从而使体内的含量呈日夜性的节律改变。
夜间褪黑激素分泌量比白天多5~10倍,[8]早晨2:00到3:00达到峰值。
[9]Hakola等对夜班工人唾液中褪黑激素含量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种日夜节律性转变。
[10]褪黑激素生物合成还与年龄有专门大关系,它可由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也可经哺乳授予新生儿。
因此,在刚诞生的婴儿体内也能检出很少量的褪黑激素,直到三月龄时分泌量才增加,并呈现较明显的日夜节律现象,3~5岁幼儿的夜间褪黑激素分泌量最高,青春期分泌量略有下降,以后随着年龄增大而慢慢下降,到青春期末反而低于幼儿期,到老年时日夜节律渐趋平缓乃至消失。
[11]2 褪黑激素对睡眠的阻碍Holmes研究了褪黑激素的催眠作用和对神经化学的阻碍,大鼠给予10 mg/kg BW褪黑激素后,用EEG检测入眠时刻,与服药前相较,缩短一半,觉醒时刻也明显缩短,慢波睡眠、异相睡眠明显延长而且容易唤醒;给予 mg/kg BW,取得程度略低的、类似的催眠成效。
任何剂量的褪黑激素都可不能改变标准EEC模型和干扰正常的睡眠规律。
龟鹿二仙胶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综 述
龟鹿二仙胶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朱文豪 童东昌 郭垠梅 张 振 宁迪敏 田雪飞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
摘 要 肿瘤目前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表明,龟鹿二仙胶可通过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 免疫、降低肿瘤细胞耐药性、改善骨髓抑制,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而成方中单药抗肿瘤作用亦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 新生血管形成等多种途径来实现。虽然龟鹿二仙胶抗肿瘤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主要聚焦于免疫系统,今后需进一 步研究其相关作用机制,为肿瘤临床治疗拓宽思路和方法。
80 2021 年总第 53 卷第 7 期
综 述
C D8+ T cells in resec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J Inflamm(Lond),2015,12 :63. [4] 钱 钧,林胜友.龟鹿二仙汤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外 周血白细胞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江苏中医药, 2014,46(4):35. [5] 赵 旻,刚丽丽,于宇.龟鹿二仙胶巴布剂治疗结直肠癌化疗后 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J].世界中医药,2017,12(11):2611. [6] S ALMANINEJAD A,KHORAMSHAHI V,AZANI A,et al. PD-1 and cancer: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polymorphisms[J]. Immunogenetics,2018,70(2):73. [7] P YO J S,KANG G,KIMJ Y.Prognosticrole of PD-L1 in malignant solid tumors :ameta-analysis[J].Int J Biol Markers, 2017,32(1):e68. [8] 钟 亚珍,林贤雷,陆金华,等.龟鹿二仙胶通过调控PD-1 表 达抑制H22 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18,56(36):1. [9] 张 海桥.龟鹿二仙胶调控PD-1 表达抑制H22 荷瘤小鼠肿 瘤生长的机制研究[D].杭州 :浙江中医药大学,2 018. [10] K IMMELMANA C,WHITEE.Autophagy and tumor metabolism[J].Cell Metab,2017,25(5):1037. [11] 陆 金华,钟亚珍,王珏,等.龟鹿二仙胶含药血清干预大鼠 T细胞化疗后自噬的初步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41(7):612. [12] 弭 苗 苗,魏 晓 楠,姜 慧 慧,等.LncRNA在 乳 腺 癌 发 生、 发展中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18(6):844. [13] 师 林,黄圆圆,柯斌.加味龟鹿二仙胶汤联合顺铂对Lewis肺 癌小鼠耐药相关基因及IL-7介导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 影响[J/OL].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7(2021-01-20)[202103-17].https:///10.13422/ki.syfjx.20210623. [14] W ANGX B,WUD J,CHENW P,et al.Impact of radiotherapy on immunological parameters,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clinical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J]. J Radiat Res,2019,60(3):353. [15] S TEPHENSJ M,LI X,REINER M,et al.Annual patient and caregiver burden of oncology clinic visits for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therapy in the US[J].J Med Econ, 2016,19(5):537. [16] 林 胜友,沈敏鹤,陈健,等.龟鹿二仙胶抵抗化疗小鼠脾 T淋巴细胞凋亡的实验 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28(4):339. [17] 林 胜友,沈敏鹤,刘振东,等.龟鹿二仙胶抵抗化疗小鼠 骨髓CD34+细胞凋亡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 (3):172. [18] 王 珏,陈朝辉,邵科钉,等.龟鹿二仙胶逆转化疗诱导的 造血干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42(6):419. [19] 王 珏,徐凯,高聚伟,等.龟鹿二仙胶巴布剂对化疗后患者 白细胞减少的干预作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 25(7):665.
植物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刘晓健综述,刘义审校(锦州医学院药理学硕士研究生,辽宁锦州121001)=中图分类号>R97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161(2002)01-0058-03恶性肿瘤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而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肿瘤已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
但目前提高疗效的关键,仍然是建立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
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发展的同时,生物反应调节剂(BRM)和生物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模式。
多糖类就是一种重要的BRM。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倍受关注的植物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1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植物多糖近30年来有不少试验室从事抗肿瘤多糖的研究,尤其是对植物多糖研究较多。
其中香菇多糖和云芝多糖已在国内外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
动物实验表明,灵芝、猪苓、防风、当归、牛膝、茯苓、刺五加、人参等多糖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有关它们作用机理的研究亦较多。
另外,对小鼠S180肉瘤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还有商陆、掌叶大黄、海藻、银耳、米糠、海带等植物多糖。
银杏外种皮、枸杞、地黄、羊栖菜、黄芪、灰树花、红芪等多糖对肿瘤亦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植物多糖的药理学特性多糖(Polysaccharide)是一类天然大分子化合物,是由醛糖或者酮糖通过甙键连接在一起的多聚物,其药理作用广泛,参与动植物细胞的各种生命现象的调节。
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分子量、溶解度、粘度、给药剂量与途径等,但主要与其立体构型有关。
如:在促进免疫功能方面,杂聚糖,特别是含有醛糖的聚糖,较一般简单的聚糖的活性要好。
结构复杂的高等植物多糖就比简单的真菌多糖显示更好的免疫促进作用。
不过至今多糖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多糖抗癌结构主链应有B123键,支链应有B126键112。
比如香菇多糖的化学结构是一种B-D-[1y3]葡萄糖残基为主链,侧链为[1y6]葡萄糖残基的葡聚糖,其抗肿瘤作用就与B-D -[1y3]链密切相关122。
il23检验项目
IL-23是一种细胞因子,主要由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Th17细胞产生。
它参与了多种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IL-23的检测在医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免疫学中,IL-23是Th17细胞分化的重要调控因子,它能够促进Th17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促进Th17细胞分泌多种炎症因子,如IL-17、IL-22等。
因此,IL-23的检测可以用于评估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的程度和活性。
此外,IL-23还参与了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IL-23的检测也可以用于评估这些疾病的活动性和预后。
需要注意的是,IL-23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等。
不同的检测方法可能存在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调节免疫及抗肿瘤的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现状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调节免疫及抗肿瘤的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现状发布时间:2021-03-29T11:32:51.170Z 来源:《兰大小学版(医学版)》2020年6期作者:刘盼赵毅[导读] 将从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调节免疫的机制、发挥抗肿瘤的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的现状三个方面做以综述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调节免疫及抗肿瘤的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现状刘盼 赵毅通讯作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00【摘要】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铜绿假单胞菌甘露聚糖敏感株(PA-MSHA),通过体外及体外等多种试验表明其可通过调节树突细胞及Toll样受体调节机体免疫,可以通过抑制VEGF及EGFR、阻断细胞增殖周期起到抗肿瘤的作用,而且PA-MSHA在临床中在手术术后、联合化疗、联合放疗及提高免疫等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
本文将从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调节免疫的机制、发挥抗肿瘤的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的现状三个方面做以综述。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 抗肿瘤 调节免疫Abstract The main component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jection is mannan-sensitive strai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MSHA). In vitro and in vitro experiments show that PA-MSHA can regulate immunity by regulating dendritic cells and Toll-like receptors, and can play an anti-tumor role by inhibiting VEGF and EGFR and blocking cell proliferation cycle. Moreover, PA-MSHA is widely used in postoperative, combined chemotherapy, combined radiotherapy and improving immunity.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jection in regulating immunity and anti-tumor are reviewed.Key words PA-MSHA anti-tumor immunoregulation铜绿假单胞菌甘露聚糖敏感株(PA-MSHA)是由我国微生物学家牟希亚教授建立的一株具有甘露聚糖敏感菌毛的铜绿假单胞菌。
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白介素的临床应用(全文)
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白介素的临床应用(全文)前言白介素和相关细胞因子是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细胞以及非免疫细胞和组织的通讯手段。
因此,白介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一些白介素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特别相关。
多种的细胞来源、受体和信号途径,决定了白细胞介素在癌症中的多效性作用。
白介素可以培育一个有利于癌症生长的环境,同时也是产生肿瘤导向免疫反应的必要条件。
白介素的这些特性可以用来改善免疫治疗以提高疗效和限制副作用。
近年来,白介素的治疗潜力一直是肿瘤基础和转化研究的热点。
目前正在进行的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凸显了它们作为治疗药物和靶点的价值。
治疗性中和抗体IL-1CANTOS研究为IL-1在癌症中的中和作用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
该研究纳入了接受标准治疗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持续升高。
患者在纳入时无癌症诊断,之后接受抗IL-1β抗体canakinumab的治疗。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canakinumab不仅降低了hsCRP水平,而且显著降低了癌症发生后总体癌症的死亡率,尤其是肺癌。
这一发现催生了一些阻断IL-1β的临床试验,2018年,canakinumab开始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进行单药治疗与安慰剂治疗的III期试验(NCT03447769)。
同样,研究canakinumab单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II期试验于2020年开始(NCT04239157)。
2018年,开始使用canakinumab联合pembrolizumab和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试验(NCT03631199),并在2019年开始使用canakinumab和单独化疗的III期试验(NCT03626545)。
IL-6IL-6可保护癌细胞免受治疗诱导的DNA损伤、氧化应激和凋亡,可诱导免疫抑制并维持高度抗治疗的癌干细胞群。
因此,IL-6的中和作用可能逆转对传统癌症治疗的耐药性。
抗肿瘤疫苗联合纳米载体递送系统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抗肿瘤疫苗联合纳米载体递送系统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癌症,这个曾经让无数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如今正逐渐被人类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抗肿瘤疫苗联合纳米载体递送系统这一创新疗法应运而生,为癌症治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一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一、抗肿瘤疫苗与纳米载体递送系统的结合1.1 抗肿瘤疫苗的基本原理抗肿瘤疫苗,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能够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疫苗。
传统上,疫苗主要用于预防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
科学家们发现,通过特定的方法可以制备出针对肿瘤细胞的疫苗,从而激活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肿瘤细胞或其相关抗原物质,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达到清除肿瘤的目的。
那么,抗肿瘤疫苗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呢?它需要选取合适的肿瘤抗原作为疫苗的成分。
这些抗原可以是肿瘤细胞特有的蛋白质、糖脂或其他分子,能够被免疫系统识别为“非己”成分。
当这些抗原被注射到患者体内后,免疫系统会识别并记住它们的特征,一旦再次遇到表达相同抗原的肿瘤细胞时,就会迅速启动免疫反应,将其消灭。
1.2 纳米载体递送系统的优势抗肿瘤疫苗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一个重大挑战:如何确保疫苗中的抗原能够有效地进入人体并到达免疫系统的相应部位。
传统的注射方式往往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因为大部分抗原会在注射部位被迅速降解或清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引入了纳米载体递送系统。
纳米载体递送系统是一种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微小粒子,它们可以包裹住疫苗中的抗原,保护其不被降解,并将其安全地运送到免疫系统的相应部位。
这些纳米粒子通常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药物释放特性,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将抗原准确地送达淋巴结、脾脏等免疫器官,从而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二、抗肿瘤疫苗联合纳米载体递送系统的作用机制2.1 抗原呈递与免疫激活当抗肿瘤疫苗与纳米载体递送系统结合后,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抗原呈递和免疫激活两个方面。
重楼皂苷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重楼皂苷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张鸿飞;梅其炳;张峰;刘新利;孟瑾;孙阳【摘要】近年来,随着层析柱新填料的发现以及中药分离提纯技术水平的提高,重楼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已经有了较大进展.目前认为,重楼皂苷是重楼的主要化学成分,而且已经发现重楼皂苷具有抗肿瘤、抗炎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等药理作用.其抗肿瘤主要作用机制包括诱导细胞凋亡、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长、逆转肿瘤耐药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重楼皂苷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为明确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癌变·畸变·突变》【年(卷),期】2018(030)002【总页数】3页(P161-163)【关键词】重楼;皂苷;抗肿瘤;作用机制【作者】张鸿飞;梅其炳;张峰;刘新利;孟瑾;孙阳【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中药胃肠药理国家重点研究室,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中药胃肠药理国家重点研究室,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中药胃肠药理国家重点研究室,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中药胃肠药理国家重点研究室,陕西西安710032;解放军第三○九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91;第四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中药胃肠药理国家重点研究室,陕西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或七叶一枝花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chinensis(Franch.)Hara]的干燥根茎 [1],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北等省份。
重楼味苦微寒,毒性较小,中医一般认为其具有清热解毒和消肿止痛以及定惊安神等功效 [2]、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蚊虫叮咬、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疔疮痈肿 [3]等症。
多西环素诱导表达下IL23基因转染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促进造血
文章编号(Article ID):1009-2137(2003)04-0335-06・论著・多西环素诱导表达下IL23基因转染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促进造血蒋激扬,李爱玲,谢蜀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系,北京100083摘要 本研究探讨用多西环素调控IL23基因表达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系对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促进作用。
构建含小鼠IL23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转染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系,获得QXMSC1Tet2on2IL23;体外加入多西环素诱导IL23基因表达并检测IL23表达活性;观察细胞培养条件上清液对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作用及QXMSC1Tet2on2IL23与骨髓细胞共培养对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多西环素提高了QXMSC1Tet2 on2IL23细胞系IL23的表达,促进骨髓造血祖细胞克隆形成数;与骨髓细胞共培养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结论:应用多西环素诱导外源基因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IL23的表达,可促进造血。
关键词 多西环素;IL23;骨髓基质细胞;QXMSC1;造血干细胞;基因转染中图分类号 R392.4;R33112文献标识码 AThe Enhancing E ffects of IL23G ene T ransfected Murine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on H ematopoiesis under Control of DoxycyclineJ IAN G Ji2Yang,L I Ai2Ling,XIE Shu2ShengDepart ment of I m m unology,Peki ng U 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Beiji ng100083,Chi naAbstract To study enhancing effect of IL23gene transfected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which can be induced b y doxycycline(Dox)to express IL23cytokine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retrovirus vector system contained mIL23cDNA was established and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line was transfected,and obtained QXMSC1Tet2on2IL23,in which expression level of IL23can be modulated by Dox.The activities of IL23were measured under different Dox concentrations.The numbers of hemato poietic progenitors(CFU2GM,CFU2E,CFU2GEMM and L TC2IC)were measured and the ca pacity of QXMSC1Tet2on2IL23sustaining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 growth was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L23gene transfected stromal cell line QXMSC12Tet2on+IL23expressed high concentration of IL23in vit ro under control of Dox.The su pernatant of QXMSC12Tet2on+IL23was able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FU2GM,CFU2E and CFU2GEMM.The total numbers of nucleated cells and long2term cultured colonies increased in L TC2IC assay.It is concluded that in the culture of QXMSC12Tet2on+IL23cells,Dox actually enhancedIL23expression,and thus augmented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 invit ro. K ey w ords doxycycline;IL23;bone marrow stromal cell;QXMSC1;hemato poietic stem cell;gene transfectionJ Ex p Hem atol2003;11(4):335-340影响异基因骨髓移植后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的原因较多,其中骨髓移植前的放、化疗对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损伤是重要原因之一。
2020年浙江省《肿瘤内科学》考前练习(第247篇)
2020年浙江省《肿瘤内科学》考前练习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为13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A1(共70题)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配合化疗最佳时机是()。
A.同时应用B.在化疗前先用5天C.在化疗停用2天后应用D.在化疗中间用E.在化疗开始2天后应用2.根据AJCC调查I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5年生存率为()。
A.40%B.70%C.50%D.65%E.90%3.WT-1基因突变可引发()。
A.神经纤维瘤病B.肾母细胞痼C.视网膜母细胞瘤D.家族性乳腺癌E.结肠腺瘤性息肉病4.()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
A.纤维瘤B.脂肪瘤C.平滑肌瘤D.血管瘤E.神经纤维瘤5.()是属于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
A.喜树碱B.羟基脲C.阿糖胞苷D.环磷酰胺E.长春新碱6.消化道中发病率最低的恶性肿瘤是()。
A.食管B.小肠肿瘤C.胃D.结肠E.直肠7.下列属于膀胱癌最常见症状的是()。
A.排尿困难B.无痛性肉眼血尿C.尿频、尿急、尿痛D.尿潴留E.下腹包块8.下列对霍奇金淋巴瘤描述正确的是()。
A.转移途径为淋巴结区域的跳跃性转移B.骨受侵通常表现为成骨性病变C.车、胭窝等淋巴结容易受侵D.容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E.结节硬化型及混合细胞型易侵犯中央区域的淋巴结9.多药耐药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癌药产生抗药性后,不仅对同类抗癌药抗药,而且()A.对许多非同类型抗癌药亦产生交叉抗药B.对靶向治疗亦产生交叉抗药C.对生物反应调节剂亦产生交叉抗药D.对化疗增敏剂亦产生交叉抗药E.对所有类型抗癌药亦产生交叉耐药10.()会出现染色体t5;17q22;q21改变。
2021最新临床执业医师二单元全真模拟试卷420
2021最新临床执业医师二单元全真模拟试卷1.关于刺激的阈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强度不变时,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B.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时,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C.是组织发生兴奋的唯一指标D.阈值与兴奋性成正变关系E.是引起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产生阈电位的刺激强度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刺激的阈值是指在刺激强度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它是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之一,与组织兴奋性的高低成反变关系。
2.下列疾病的预防以第一级预防为主要控制策略的是A.结肠直肠癌B.类风湿关节炎C.乳腺癌D.胰腺癌E.碘缺乏病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病因预防是一级预防。
3.统计工作的步骤不包括A.统计设计B.搜集资料C.分析资料D.整理资料E.题目的制定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统计工作包括统计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4个步骤。
这4个步骤紧密相连,任何一个步骤的缺陷都会影响后续步骤,使统计分析的结果不可靠。
4.某职工,男性,55 岁,平时和同事相处甚难,某同事想让其就诊心理咨询,但该职工坚决反对,心理医师也不主张这样的来门诊治疗,是因为心理治疗的性质有A.操作性B.自主性C.实效性D.应用性E.同质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自主性:心理治疗的关键是帮助病人自己改变自己。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医患关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努力、一种伙伴或同盟的关系。
病人从一开始就发挥主动的作用。
通过治疗,病人变得越来越具有自主性和自我导向能力,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更负责任。
5.女,17 岁,两周前感冒,一天来胸闷、气短、头晕,行走时出现眼前发黑。
查体:BP 85/50mmHg,心律不整,心率 36 次/分、心电图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源性室性心律,应选用的最佳治疗方案是A.阿托品静注B.异丙基肾上腺素静点C.利多卡因静点D.多巴胺静点E.立即植入临时起搏器【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患者心动过缓,并出现胸闷、头晕、眼前发黑等心脑组织缺氧的症状,血压偏低,心电图呈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源性室性心律。
文档: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研究进展免疫细胞浸润是肿瘤恶化的标志之一,在所有免疫细胞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和肿瘤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最关键的调控中心。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实体肿瘤中大量存在的一种白细胞,在大多数人类肿瘤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严重影响肿瘤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
本文将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促肿瘤功能、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功能的调控以及针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1.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促肿瘤功能:有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吞噬了凋亡的肿瘤细胞之后,肿瘤DNA被并入巨噬细胞的细胞核中,这些巨噬细胞会受到肿瘤DNA的影响,并转变成具有致瘤能力的类似于肿瘤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但在这类细胞的表面,仍含有巨噬细胞标记。
研究人员把这类受到肿瘤DNA 影响而获得类似肿瘤干细胞样特性的巨噬细胞,称之为Tumacrophage。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以大量分泌促血管新生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后者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血源性细胞转移过程,从而可以通过免疫和非免疫过程促进肿瘤的生长。
此外,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以通过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达到促肿瘤的效果。
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产生免疫抑制因子IL-10、TGFb、PGE2等,其中IL-10通过抑制化疗引起的抗肿瘤免疫,显著抑制了该抗肿瘤治疗的效果。
在前列腺癌中,较高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预测总体生存率较差,但无生化复发或无复发生存;相反,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1的水平升高与无复发生存率更高有关。
2.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功能的调控:大多数情况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主要来自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通过CCL2趋化因子被招募到肿瘤部位。
最近的报道证明,肿瘤巨噬细胞的主要来源是CCR2+单核细胞,占据了肿瘤内40%的CD45+细胞。
在到达肿瘤病灶的过程中,单核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到达不同组织的肿瘤后,形成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类群在表型和功能上也各不相同,调控这一过程的信号主要来自于肿瘤和组织两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L-23 在小鼠乳腺癌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机制[摘要]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23(IL-23)在小鼠乳腺癌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功能变化。
方法: 将逆转录病毒介导转染IL-23基因的小鼠乳腺癌细胞( IL-23 /MA-891)、转染逆转录病毒空载体的小鼠乳腺癌细胞( LXSN / MA-891)及亲代小鼠乳腺癌细胞(MA-891)分别接种于小鼠皮下, 观察小鼠成瘤及肿瘤生长情况;30d时取3组小鼠脾脏和肿瘤组织,用ELISA 法检测3组小鼠脾细胞在MA-891诱导下IFN-γ、TNF-α、IL-12和IL-4的产生情况; 用流式细胞术( FCM )检测肿瘤组织细胞表面分子MHC-I、MHC-II、CD80、CD86的表达, 检测脾细胞中CD11c阳性细胞的比率, 并对脾细胞中CD4+ 、CD8+淋巴细胞进行分选;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组肿瘤组织中CD4+ 、CD8+ 淋巴细胞浸润情况进行检测。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3 ;抗肿瘤;免疫机制;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而且乳腺癌患者有年轻化趋势。
目前的常规治疗手段对提高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率仍不十分理想, 所以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已迫在眉睫。
乳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机体免疫功能在控制乳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的下降, 乳腺肿瘤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因素以及乳腺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作用等是乳腺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2],因此, 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就有可能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23( IL-23)是2000年发现的一种由p19亚基和p40亚基共同构成的一种细胞因子[3] , 主要来源于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活性, 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反应和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和调控过程[2]。
IL-23具有与IL-12功能相近但更复杂的细胞因子。
有报道提出,IL-23可通过诱导和增强小鼠脾细胞CTL活性和IFN-γ等细胞因子的产生而发挥抗肿瘤作用[3],但与IL-12相比,不会诱导淋巴细胞产生高水平的γ干扰素( IFN-γ), 减少了毒副作用。
因此,IL-23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候选因子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实验设计将转染有鼠IL-23基因并能分泌IL-23 的小鼠乳腺癌细胞( IL-23/MA-891)接种于津白II号小鼠体内观察肿瘤生长情况, 研究IL-23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机制。
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逆转录病毒介导转染IL-23基因的小鼠乳腺癌细胞( IL-23 /MA-891)、转染逆转录病毒空载体的小鼠乳腺癌细胞( LXSN /MA-891)及亲代小鼠乳腺癌细胞(MA-891)。
津白II号小鼠( 雌性,6~ 8周龄)。
IFN-γ、TNF-α和IL-4 ELISA检测试剂盒; IL-12ELISA检测试剂盒; FITC 标记的抗小鼠CD11c、CD80、CD4、CD8 单克隆抗体( mAb) 及PE标记的CD86 mAb ; FITC标记的抗小鼠MHC-I 类分子mAb和PE标记的抗小鼠MHC-II类分子mAb; 兔抗鼠CD4、CD8抗体、山羊抗兔IgG抗体及SP 试剂。
1. 2 方法1. 2. 1 小鼠荷瘤实验将津白II号小鼠随机分为3组, 分别于右侧背部皮下注射0.1 mL(含5×105个活细胞) 的IL-23 /MA-891、LXSN /MA-891 和MA-891细胞。
观察小鼠成瘤及肿瘤生长情况, 各组小鼠每隔2 d用游标卡尺测量皮下肿瘤长径和短径, 用下列公式计算肿瘤体积: 肿瘤体积(cm3 ) = 长径×短径2 ×1/2。
1. 2. 2 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检测于接种IL-23 /MA-891、LXSN /MA-891和MA-891细胞后30 d,分别取3组各6只小鼠脾脏, 无菌制备脾细胞悬液, 按每孔0.1 mL脾细胞(含2 ×105 个)和0.1 mL丝裂霉素处理的MA-891细胞(含2 ×105 个) 加入到96孔板中, 再加入终浓度0.05g /L ConA刺激小鼠脾细胞, 48 h后用ELISA法检测各组脾细胞培养液中IFN-γ、TNF-α、IL-12和IL-4的含量。
1. 2. 3 脾细胞中CD4+ 、CD8+淋巴细胞的分选同1. 2. 2方法取出3组小鼠脾脏, 制成单细胞悬液, 用PBS洗2次, 然后每组加入FITC 标记的抗小鼠CD4、CD8 mAb, 避光作用60 min,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 )进行CD4+ 、CD8+淋巴细胞的分选试验。
1. 2. 4 脾细胞CD11c分子表达的检测同上将3组小鼠脾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 用PBS洗2次, 分别加入FITC标记抗小鼠CD11cmAb, 避光作用60 min, 用FCM分析CD11 c阳性细胞的比率。
1. 2. 5 肿瘤组织细胞表面分子的检测于注射IL-23 /MA-891、LXSN /MA-891和MA-891细胞后30 d, 取出3组小鼠肿瘤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 用PBS洗2次, 然后每组分别加入FITC标记抗小鼠MHC-I类分子、CD80 mAb及PE 标记抗小鼠MHC-II类分子、CD86 mAb,避光作用60 min, 用FCM分析细胞表面待测分子的表达情况。
1. 2. 6 肿瘤组织中CD4+ 、CD8+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的检测同上切取3组肿瘤组织, 100 g/L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组织做5 cm厚切片, 常规脱蜡、水化, 加TritonX-100修复暴露抗原( 4.℃过夜)。
以100 mL /L 山羊血清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 37.℃30 min)后, 分别滴加兔抗鼠CD4、CD8抗体( 4.℃过夜),山羊抗兔I gG和SABC( 37.℃各孵育1 h)。
用DAB 显色后, 再以苏木素复染, 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1. 2. 7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2.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ANOV A)统计学处理。
P < 0. 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预期结果2.1 IL-23基因转染组与空载体转染组及亲代细胞组在小鼠体内的成瘤率均为100%。
但IL-23基因转染组小鼠皮下结节生长速度明显慢于接种空载体转染组及亲代细胞组。
2.2 接种IL-23/MA-891细胞的小鼠脾细胞可产生高水平的IFN-γTNF-α和IL-12等Th1类及相关细胞因子,与接种LXSN/MA-891细胞和MA-891细胞2组小鼠的脾细胞相比明显增加;而Th2 类细胞因子IL-4的水平却无统计学意义。
2.3 IL-23/MA-891组CD4+淋巴细胞及CD8+淋巴细胞比率 均较LXSN /MA-891组明显增高。
2.4 接种IL-23/MA-891细胞组小鼠脾脏中, CD11c阳性细胞比率与接种LXSN/MA-891和MA-891细胞组小鼠脾脏相比CD11c阳性细胞比率有明显增高;而接种LXSN /MA-891 和MA-891细胞组小鼠脾脏中CD11c 阳性细胞比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2.5 IL-23/MA-891组肿瘤组织细胞表面分子MHC-I、MHC-II、CD80、CD86表达与接种MA-891和LXSN/MA-891细胞组相比较有明显的提高;MA-891和LXSN/MA-891组小鼠的肿瘤组织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无统计学意义。
3 预期结果分析3.1IL-23基因转染组小鼠皮下结节生长速度明显慢于接种空载体转染组及未转染组, 表明IL-23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体内生长能力显著下降。
说明导入IL-23基因的小鼠乳腺癌细胞分泌的IL-23发挥了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减低了肿瘤在活体内的侵袭能力, 降低了其生长速度。
3.2 接种IL-23/MA-891细胞的小鼠与分别接种MA-891细胞和LXSN /MA-891细胞的小鼠相比较, 其脾细胞经MA-891刺激后产生了较高水平的IFN-γ、TNF-α和IL-12,而IL-4的水平无明显变化。
机体免疫功能的平衡主要由两类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和Th2产生的细胞因子决定的[4] 。
IFN-γ和TNF-α是Th1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12可诱导Th1细胞产生Th1类细胞因子, 在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IL-4为Th2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已证实IFN-γ具有较强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TNF-α可直接造成肿瘤细胞的凋亡[5, 6]。
IFN-γ、TNF-α等在细胞因子如IL-12等的抗肿瘤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
3.3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接种IL-23/MA-891细胞小鼠肿瘤组织中CD4+和CD8+淋巴细胞浸润较接种MA-891 和LXSN /MA-891细胞小鼠明显增加; 接种IL-23/MA-891细胞小鼠脾细胞流式分选结果显示CD4+淋巴细胞及CD8+ 淋巴细胞比率较LXSN MA-891、MA-891组明显增高。
说明IL-23可能主要通过诱导宿主淋巴细胞产生Th1类细胞因子, 增强CD8+ T淋巴细胞细胞毒作用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3.4 树突状细胞( DC )是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 当与T细胞相遇时, 可将抗原提呈给T 细胞产生第一信号, 协同刺激分子为T 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信号,使初始T细胞充分激活, 诱导CD4+T 和CD8+T 细胞免疫反应。
IL-23可以与小鼠DC 结合, 诱导DC产生IFN-γ, 提高DC的抗原提呈能力[ 8] 。
综上所述, 本研究结果提示, IL-23可通过增加肿瘤的抗原性及抗原提呈的协同刺激作用, 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防止肿瘤逃逸, 发挥抗肿瘤作用。
参考文献:[ 1] Buben ik J. MHC class I dow n regu lation: tum our escape from imm une su rveillan ce[ J] . In t J Oncol, 2004, 25 ( 2) : 487- 491.[2]冯永路,刘爽, 蔡怀阳, 单保恩.IL-23基因转染小鼠乳腺癌细胞的体内外促凋亡作用研究[J].肿瘤,2008, 28( 10):842- 845.[ 3] O ppm ann B, Les ley R, B lom B, et al. Novel p19 protein engages IL-12p40 to form a cytok ine, IL-23, w ith b iological activities s im ilar as well as dist inct from IL-12[J] . Imm unity, 2000, 13( 5 ): 715- 725.[ 4] Reom e JB, ylind JC, Du tton RW, et al. Type 1 and type 2 tum or inf iltrating efector cel l subpopu lations in p rogressive b reast can cer[ J] .C l in Immunol, 2004, 111( 1 ): 69 - 81.[ 5] Matera P, RozadosVR, Gervason iS I, et al. Th2 /Th1 sw itch inducedby a single low dose of cyclophospham ide in a rat m etastat ic lymphomam odel[ J] . Can cer Imm unol Imm unother, 2002, 11 ( 50 ): 588- 596.[ 6] A ok iY, Tsun ek i I, S asak iM, et a l. Analys is of Th1 and Th2 cell byntracel lu lar cytok ine detection w ith flow cytom etry in patients with ovariancan cer[ J] . Gynecol Obste t Inve st, 2000, 50( 3 ) : 207 - 211.[ 7] RobertsonM J, C am eron C, A tk insMB, et a l. Immunologic effects ofinterleuk in 12 adm inistered by bolus in travenou s injection to patients with cancer[J]. C lin C an cer R es,1999, 5( 1) : 9- 16.[ 8] Bel ladonn aML, Renau ld JC, BianchiR, et a l. IL-23 and IL-12 have over-lapp ing, but distinct, effects on murine dend ritic cells[J] . JImmun ol, 2002, 168( 11 ) : 5448 - 5454.医学免疫学实验设计IL-23 在小鼠乳腺癌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