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活动课体现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特点
语文活动课
浅析语文活动课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
前一段我省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
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二、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
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
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
如何正确把握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2019年作文
如何正确把握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也就是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在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以,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正确把握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特点,如何展示学科的特点进行论述,以期能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一、多样化教学活动展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工具性是其主要的特点,也是提高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事实上,我们仅是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导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基本上得不到体现,严重不利于课程价值的体现。
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展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辟地》时,为了把握小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也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结束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讲授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讲故事”环节,组织学生以不同的口吻进行讲述,如,可以用盘古的口吻、第三者的口吻等,鼓励学生开口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对语文课程价值的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能力。
二、恰当的教学活动实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学科。
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学科价值,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活动来展现语文课程内在的价值,以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而为学生健康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为了展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为了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一些“小兴安岭”的动画片,这样不仅能够将抽象的课堂形象化,而且,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高中语文评课稿6篇
高中语文评课稿6篇高中语文评课稿11、教态:马老师表现出端庄自然、精神饱满的姿态,慷慨激昂的语势给学生以振奋,那不时写在脸上的笑意,又极具亲和力,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2、情境创设:这几节课的情境创设,应该说是各具特色,如,夏老师的激情创境,苏芊老师的漫画创境,张蕾老师的发挥学生自主性的调查报告创境等,既体现出情景创设手法的多样性,又反映出执教者个性而娴熟的情境创设能力。
3、学科特点:几位执教者都突出了“读”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标志性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强化朗读,教师适当的范读,给学生以示范,并且能通过声音把学生带到__情境中,进而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赏析,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因此,我觉得以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范读还是必要的。
这一方面,夏辉老师特别突出。
4、教学目标的确立:执教者能从课标出发,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既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又突出重、难点,使得教学目标确立合理、落实明晰且达成度高。
李杨老师的《景物描写在__中的作用》一课目标设置合理,并且整节课紧紧围绕着当堂的目标来进行。
从导入感知--联系文本--体会作用--总结归纳--实战演练,到最后的补充说明,课堂容量大,学生接受知识多。
马振丹老师的《小狗包弟》,课堂朴实,实实在在,没有任何玄虚。
注重当堂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落实,讲解细致。
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点在六位执教者身上都有不同的体现,体现出课堂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6、问题设计:一节课问题设计得如何,一定程度上关乎学生能否学有所获。
从这几节课不难观出,执教者在问题设计上都非常用心思,做到了植根文本,深挖开去,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迁移拓展,有深度且环环相扣。
在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同时,均体现出学习手段创设的有效性。
7、学生活动、课堂氛围:六位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时间,参与热情高,学生善倾听,能合作,体现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语言活动课与素质教育
、
以兴趣为源 , 以非智 力因素为 流 。 及素质教 育之乐 土 泽
学生 的非 智力 因素 主要包 括动机 、 兴趣 、 情感 等 , 始终 贯 穿于一 切 它 智力 活动之 中, 对智力 活动起着 定 向、 调节 、 强化 等主 导作用 , 智力 因素 使 不断发展 , 成为学 生掌握知识的原 动力 。因此 , 要落 实素质 教育 , 培养 非智 力 因素是 前提 。而 在非智 力 因素 中, 兴趣 又 是 学 习的先 导 , 最 好 的老 是“ 师 ”也 是取得语文活动 课成功的关 键所在 。所 以, , 只要 好好启 动“ 兴趣 ” 这 个 “ 师 ” 以此 为“源 头 ” 带 动其 他 非 智力 因素 充 分 和 谐 发 展 , 而 为 老 , , 合 “ ” 润泽整 体素质这 块“ 地” 必将 带 来教育 的硕果 。我 的活 动课 以满 流 , 宝 , 足 学生 的需要 和兴趣为主 要 出发 点, 内容、 式及 活动过 程 的设计 都力 求 形 新 颖有 致, 富有 吸引力 , 以激发学 生的 学习兴 趣 , 成 良好的 学习动 机 , 形 使 学生的主 体作用 充分发挥 出来 。例 如 , 上语文 活动 课 时, 学生 有一个 在 让
汇 集成“ ” 流 。使能力 这个“ 百花 园 ” 到源 源 不 断 的“ 养 ” 带 来万 绿竞 得 营 ,
用双手生活 并创造生活 的栋梁之 材 。
可提 供单 选题、 多选题 、 填空题等 多种题型 , 计算机 能 自动 评分并将成 绩存 辅相成 , 相得益彰 , 能使教 学迈 上一个新 台阶 。 定 到 学生成绩数据库 中。
小学语文教案的风格特点分析
小学语文教案的风格特点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案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小学语文教案的风格特点之一就是综合性和实用性。
小学语文的教育内容比较广泛,包括语音、词汇、句子、篇章以及语言文字的审美和鉴赏等多方面,因此,小学语文教案要考虑到这些,将语文的各个方面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构建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知识结构。
同时,小学语文教案的实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将知识的传授和实践结合起来,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和现实,让他们从中学到更多的实用技能。
二、小学语文教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短暂,教学难免会遇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不感兴趣的情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性和互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小学语文教案不仅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而且让他们从中发现语文的趣味之处。
在教学中加入互动,更能够让学生的兴趣被调动和激发,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
三、小学语文教案的强调归纳总结和提高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强调归纳总结和提高思维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归纳、总结,能够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而对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要求小学语文教案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辨和判断能力,让他们在语文文化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四、小学语文教案的强调知识的准确性和系统性小学语文教案的风格特点还在于强调知识的准确性和系统性,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要传授准确的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对知识点的掌握要精准、准确,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会被一些错误的信息误导。
此外,小学语文教案还要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将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系统学习,建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完整概念。
小学语文教案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其风格特点对于语文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影响作用。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教育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来设计教案,确保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堂特点语文
语文课堂的特点1.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教师与学生双向体验生命运动的过程。
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也是人文性的应有定义。
语文课程中蕴含着各种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因此,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实践性: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民族性:语文负载着代代相传的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学习语文,就是要在特定的时空下,解读、品味这些文化,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审美乐趣的培养,即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
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感受民族文化的智慧,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并不断追求文化的创新。
4.工具性: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通过学习,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
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
语文是传承知识的桥梁。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具有人文性、实践性、民族性和工具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的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加强小学语文活动课,促进素质目标的落实
加强小学语文活动课,促进素质目标的落实摘要:小学语文活动课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活动课并未落到实处,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学校,多数领导不够重视,多数教师在编订语文教学计划时忽视了语文活动课的要求、内容和序列,即使有编订,也不尽如人意,或是开展几次参观访问活动同写文章联系起来;或是把课文的教学与语文的活动课相割裂,不能真正发挥语文活动课的作用。
为此,学习现代课程理论,认识小学语文活动课的特点、原则,加强小学语文活动课,促进素质目标的落实是非常紧要的。
关键词:特点;原则;观念一、小学语文活动课的特点小学语文活动课属于小学阶段学科活动的一部分,它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是活动课,而对于其他学科课程,如数学、英语等则又具有语文学科的特点,它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核心,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二、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原则小学语文活动课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虽有其特殊性,但它也同任何活动一样,其过程都具有目标、手段和结果三个基本成分,而作为一种空间运动的形式,也仍存在着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组合活动。
为此,小学语文活动课应遵循以下原则: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扩大知识领域,加强实践运用,发展创造才能;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愉悦身心,增进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增强互助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小学语文活动课一般包括语文兴趣活动课、发展语言思维课、语文游戏课、语言实践课、观察想象训练课、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外阅读汇报交流课以及参观、访问、调查活动等。
语文活动课的内容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大纲对本年级的要求,适当联系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来选取促进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和个性发展的内容。
总之,编选语文活动课的内容要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语言交际能力以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语文品质的发展为准则。
高中语文教育的特色
高中语文教育的特色摘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感觉课程涉及到很多内容,延伸出很多讨论的主题,引发出更多的思考。
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要学得更多,想的更深。
我把事先设计的问题带到我自己的课堂中,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想法,新的观点,把他们的想法和观点都记录下来,写成自己的教学资源。
我对语文教育是既感激又抱怨。
感激的是它使我识字。
抱怨的是它让我在多年之中常常找不到汉语之美。
课本,她毕竟是一本书。
根据教学经验的总结,我把语文课堂总结为:语文教学创造六原则.创造性六个原则,能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方法及教学效益、评价的转变。
语文活动课的教学,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目前语文教学面临困境: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家长不满。
不知从何时开始,语文教学形成了定规:课前布置预习;上课时先介绍背景,再讲叙作者,泛读课文,然后分段解析,最后归纳中心、写作特点;课后布置作业,整理笔记。
天天如此,学生厌烦。
而教师围着升学的指挥棒转,考什么,教什么,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都肢解成标准答案,教师也难教。
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学了十多年语文,写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都有困难,家长更不满意。
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势在必行。
语文活动课的教学,犹如沉闷空气中吹入的一缕清风。
活动课的做法是:把活动引入课堂,让全体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使他们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
语文活动课的教学体现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特点。
语文活动课的教学遵循了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所体现的六个原则1、全面性原则。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要重视认知、技能、情感等各种目标的协同达成,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同时强调课堂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如表演课本剧这一活动:在知识的传授中,学生们掌握了戏剧的常识、课本剧编写的有关知识;在表演过程中,揣摩表现人物性格,又融入了技能、情感的因素,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审美意识。
语文教学设计的特点有
语文教学设计的特点有语文教学设计的特点有许多方面。
首先,语文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因此,在语文教学设计中,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其次,语文教学设计需要注意情感教育的引导。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培养情感的表达能力。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内涵,使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语言能力,还培养了情感方面的素养。
另外,语文教学设计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语文学科强调的不仅是背诵与记忆,更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思辨精神。
此外,语文教学设计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学科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需要借助语文教学设计来传授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感受古代经典作品中蕴含的人性思考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最后,语文教学设计还需要注重课程的差异化。
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因此,语文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设计。
可以通过分层教学、任务型教学等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设计的特点包括注重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情感教育引导、思维能力发展、文化素养培养以及课程差异化等方面。
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在教学设计中加以运用,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活动教学
浅析小学语文活动教学摘要活动教学是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为学生创设各种有效活动机会,优化活动条件,形成活动教学机制,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进而不断发展其创造力,使其获得全面和谐完美、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是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构建新的活动课程体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动教学创造性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的多种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的必要延伸和拓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
它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对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其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之成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活动课的特点及教学原则(一)独立性活动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活动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独立性。
小学语文活动课主要靠学生自己主动地、独立地去完成课业。
因为大部分儿童具有显著的主动的倾向,而活动课开设的是活动作业,这些作业倾向于实际应用方面,因而能引起儿童要做的愿望。
为了解决问题,就要靠个人的理智、情感、意志参与活动。
尤其是儿童理智活动的积极展开,能促进其独立地获取知识。
因此,在小学语文活动课中,从选择和确定活动内容,到活动过程的组织、实施,都应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亲自去完成。
教师在活动课中要起指导作用。
教师的指导应放在提供活动项目及内容的选择机会,帮助解决活动过程中的困难、问题等。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实践性活动课的又一特点,就是在活动中让学生去实践、去做,从“做”中学习。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在300多年前就曾讲过:“在学校里面,应该让学生从写字去学写字,从谈话去学谈话,从唱歌去学唱歌,从推理去学推理。
这样以来,学校就可以变成一个忙于工作的工场,凡是努力获得了成就的学生就可以体验到一句成语的真理,就是:’我们同时形成了我们自己,也形成了我们的材料。
’”这段话的意义是深刻的。
尤其是学习语言,要掌握语言工具,就更需要亲自参与实践,从读中学读,在写中学写。
如果说学科课堂教学实践机会少些,那么活动课就要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听、说、读、写、书、演的语言实践中,学好语言。
语文课外活动,素质教育中绽放
的同时 , 充分发挥各种 有利 因素 , 开渠道 , 广 开展各种 阅读 活动 , 使学生得法于课内 , 受益于课 外 , 起到优势互补 的作用 。
还可 以通过看有 益的杂志 、 影视 、 听广播节 目, 织学生走 出 组 课堂, 到工厂 、 山村等地走访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 让学生从多 方面接受广泛而丰富的信息 , 及时了解形势的变化 、 科技 的发展 、 社会 的进步 , 把学生 的视野从课堂 、 学校扩展到社会生活 中去 。 2 语文课外活动 , 发展 了学 生的智能
部分。课外活动是课 内活动 的延伸 , 是课 内活动的补充。它是促 进学生德 、 、 、 、 智 体 美 劳全 面发展 , 培养合格加特长人 才的有效途 径。语文课外活动 , 同素质教育相 随。
1语文课外活 动,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的新书 , 来激发学生课外 阅读的兴趣 , 就会在班级 中形成一 股读
堕 塾 烹
No. 3 T ME D C . 0 I E U AI N ' 1 Ma c r h
语 文课外活动 , 素质教 育 中绽放
王 敏红
摘要: 课外活动是课 内活动的延伸 , 是课 内活动的补充。它是促进学 生德 、 体 、 劳全 面发展 , 智、 美、 培养合格加特长人才的有效途 径。语 文课外活动 , 同素质教育相随。 关 键 词 : 文 课 外 活 动 语
心胸 , 在丰富着他们 的语言。孩子们在 “ 正课 ” 掌握的有效 “ 学法”
在这里可 以得到 比试 。因此语文教师应在上好语文课 、 强化双基
推荐好书 , 交流读书感受 ; ②读 书竞赛会 。竞赛会可利用学生争 强好胜 的心理 , 既是展示学 生阅读成果的平 台 , 也是提 高兴趣 的
试谈小学语文活动课的特点和方法
试谈小学语文活动课的特点和方法摘要:培养知识能力,提高语文素质,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研究课题之一。
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培养语文的知识能力,一方面要靠课堂教学方面的努力,另一方面要靠课外阅读的启迪,第三方面靠语文课外活动的锻炼。
开展小学语文活动课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动课近年来,我省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
在一些小学,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其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活动课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
前一段我省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语文活动课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
只有把语文活动课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如何利用活动课提高语文素质教育
平, 促进 了课外 阅读 的 自觉性 和积极性 , 培养 了积 累 知识的 习惯 , 而且对 提高文化艺术素养 , 意志毅力等 心理品质都起到 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课外阅读能促 使同学们写作水平 的提高 , 而经 常写作 亦能激 发学
生们阅读的积极性 , 两者也 是相互促 进 、 这 相辅相成
能做到的 , 俗话说冰冻三 尺非一 日之寒 , 说的就是这 个道理。同时 , 当开展合理 有趣 的课外 活 动也有 适 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 、 长。因此 , 特 活动课作为语文 课堂教学的方式之一 , 落实语 文素质教 育 的重要 是 途径。笔者根据多年 的一 线教 学经 验 , 在这里 浅谈 下如何利用活动课来提高学生们 的听说读写等素 质。 首先 , 来谈谈听力训练 。语文 听力训练 , 能够提 高 学 生 学 习语 文 的兴 趣 , 成 良好 的 意 志 品 质 。 在 形
一
动的进一步开展 , 同学 们的心理 障碍 也就逐 渐消 除 了, 口头表 达能力也 逐渐提高 了, 普通话水平也提 高 不少 。由此可见 , 开展这 些活动 不仅 丰富 了学, 写课 外 笔记 , 强化 课 外 阅读 。新 生 一 入
报纸或杂志 , 尽量做到小组之间不重复 。此外 , 并 我 还要求学生每 日进一 趟 阅览 室或 图书室 , 分利用 充 起课外时间将阅读进行到最大 限度 。 课外笔记的写作 , 不仅 提高 了 同学 们 的写作水
我在教《 荷塘月色》 等课 文后 , 在课外搞 朗读 比赛 , 不 仅调 动了学生们的学 习积极性 , 而且 还训 练 了同学 们的普通话 , 提高 了他们 的写作 能力 。因此 , 这一活 动不 仅培养了学生 的读 书 习惯 , 还使 学生 在熟 读 中
学 , 就要 求他们每人 准备 “ 本” 即一个 日记本 、 我 三 , 个小作文本 、 一个摘 抄本 。然 后规定 他们 每周写 则观察 日记 、 写一篇由老师命题的小作文 , 日摘 每 抄一句格言或警句 。结合课 文 内容 , 我规定 学生在
语文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仍然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
语文是百科之母,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打好素质教育这一仗的基础。
多年来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语文教学确实存在人为增加教学内容和拔高现象,学生作业越做越多,题目越出越难,课堂一问到底,学生应接不暇。
这样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并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改革语文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感兴趣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情感兴趣提问素质教育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创设意境,激发情感,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在教学中,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设计一些活动、表演、辩论、复述故事等情景。
这些情景不是随随便便设计的,而是要求做到所设计的情景尽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生动有趣,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审美能力。
说话时要指导学生按情景设计的过程的顺序讲述,方式灵活多样。
但也不能平均分配力量,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部分,激发他们的情感,让他们详细地诉说,使学生们的激情尽情的体现出来。
二、诱发兴趣,开掘个人潜能,全面培养学生群体学习语文的动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与追求,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对中学生来说,兴趣的动力作用更为明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学习上只有产生兴趣,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方能获得成功。
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介绍语文是学习和工作中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及语文知识在现代高科技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并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通过思维性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还通过多媒体网络现代教学手段,图文并茂,直观教学,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领略作者创作思维的建构过程,增强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适应性,给学生提供了形象、具体、生动的教学信息和相当大的时空自由,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巨大动力。
文学社团活动课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文学社团活动课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1. 引言1.1 文学社团活动课的背景介绍文学社团活动课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社团活动,通过朗诵、诗歌创作、戏剧表演等方式,传承文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学社团活动课逐渐融入学校的教育体系,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学社团活动课旨在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文学活动、进行文学创作、进行文学赏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修养。
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自己的文学情感和文学触觉。
文学社团活动课的背景介绍为我们展示了这种特殊形式的文学教育对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影响。
1.2 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被广泛重视。
语文素养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语文素养涵盖了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是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的基础。
一个具有优秀语文素养的学生,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理解他人的意图,有效沟通交流。
语文素养还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学生可以开拓思维,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促进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语文素养还对学生的情感情绪、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语文素养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石,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生教育中,提高语文素养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的责任。
2. 正文2.1 文学社团活动课的特点文学社团活动课是一种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的特殊形式。
它不仅是传统文学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更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文学社团活动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性:文学社团活动课可以包括文学赏析、创作、表演、讨论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2. 互动性:在文学社团活动课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方式,增强学习氛围,促进交流与合作。
谈谈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谈谈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要将素质教育理念寓于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要学、爱学、会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下面笔者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谈谈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注重整体性。
从语文学科内容来看,从包容的内容的多方面性看,它是一个综合性学科。
从语言形式看,有字、词、句、段篇;从语言的应用规律看,语文讲究修辞逻辑;从语言的运用过程看,有听、说、读、写。
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整体性。
笔者尝试着从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入手,首先让学生对作品建立起第一印象,尽量减少对学生阅读第一印象的干扰,少一些扶手和拐杖,让学生自己学步。
语文是作者心灵、语感对象化的一个整体性反映,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只有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被学生整体性占有,作者的语感、心灵才会不知不觉地被渗入到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积淀为语文素质、人文素质,最终形成自身的语文能力与修养。
文本是审美愉悦的最初源泉,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大多是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文体范式与人文意蕴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
鲁迅的《祝福》通过倒叙结构来引发悬念,引导读者去思考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产生的社会根源;《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三顾茅庐,是通过烘托,引导读者去感受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一字一句构成的文体范式中去感受一种内在的生机、精神,结合自身的先天素质、人格素质、审美素质,内化为一种语文素质、语文能力。
这说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能机械地割裂和对立的。
二、语文知识范围的广博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语文学科的知识范围广博,语文自然是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生活的时空涵盖着历史的时空,范围极其广泛。
语文是作者对生活的反映,是在微观上较为清晰地表现生活的。
小学语文活动课小结
小学语文活动课小结
小学语文活动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兴趣。
在活动课的教学中,我发现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设计活动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经验,选择具体的材料和任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其中。
其次,活动的目标要明确并与教材内容相对应。
活动课不仅仅是简单的游戏,更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每个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相呼应,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再次,活动要尽量做到多样性和趣味性。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在一件事上很长时间,因此在设计活动时要尽量做到多样性,不断切换活动形式,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同时,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获得乐趣。
最后,活动的评价要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考量。
在活动课上,不仅要关注学生最终的表现和答题情况,更要注重学生的过程和思考方式。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互动和交流,评价他们的语文能力和动态发展。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活动课是一门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课程。
只有合理设计活动,关注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才能真正发挥活动课的教学效果。
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学科的特点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语文学科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着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语文学科的特点。
1. 综合性特点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包含了语言文字的学习,还包括了语言运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语言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
2. 文化性特点语文学科还具有很强的文化性特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达工具,通过学习语文,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语文学科也涵盖了丰富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文学经典,学生能够拓宽视野,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逻辑性特点语文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比较等思维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
4. 功能性特点语文学科具备很强的功能性特点,它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实用的工具。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表达效果。
语文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规范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5. 创造性特点语文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语文学科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进行文学创作、写作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在创造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以上就是语文学科的一些特点。
语文学科综合性强、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和功能性,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特点,并在语文教育中加以应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活动课体现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特点
目前语文教学面临困境: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家长不满。
教师围着升学的指挥棒转,考什么,教什么,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肢解成标准答案,教师难教。
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学了十多年语文,写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都有困难,家长更不满意。
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势在必行。
语文活动课的教学,犹如沉闷空气中吹入的一缕清风。
活动课的做法是:把活动引入课堂,让全体学生参加丰富多采的语文活动,使他们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
语文活动课的教学体现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特点。
一、语文活动课教学遵循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所体现的五个原则
1.全面性原则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要重视认知、技能、情感等各种目标的协同达成,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同时强调课堂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如演出课本剧这一活动:在知识的传授中,学生们掌握了戏剧的常识、课本剧编写的有关知识;在表演过程中,揣摩表现人物性格,又融入了技能、情感的因素,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审美意识。
而整个活动课使学生们更深刻理解了戏剧这一文学样式,使知、情、意、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表演时,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进行,个个上台,个个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主体性原则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品德、智力、能力、独立性与自主性,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在活动课的教学中,学生一改往昔被动地接受而成了学习的主人,确立了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成为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能够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去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我们在教学生写新闻时,先布置学生举行一次答记者问活动,内容是同学们所关心的热门话题,例如追星族,沉迷于武侠小说、卡通片等。
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谈,课后自己去搜集资料,推举中心发言人,确定活动进行的程序。
学生们按自己的意愿去进行活动。
因此,活动一结束,有实践基础的一篇篇消息和答记者问活动也就完成了。
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3.民主性原则
素质教育的民主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要建立平等友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互长、民主和谐的氛围。
而不正确的师道观念,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直接降低教学效果,而且直接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萎缩,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我们开展的扮演“小老师”活动,就作了有益的尝试。
“小老师”没有大老师的威严,同学们不受拘束,大胆提问;同时老师又鼓励他们,以难倒“小老师”为荣。
因此学生们跃跃欲试,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习的积
极性。
如此反复训练,师道尊严的消极影响慢慢消除,民主的气氛逐渐形成。
4.发展性原则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人格成长,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内部系统发展上,即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心理和认知结构等方面,关键是发展学生的个性。
个性推动发展,发展完善个性。
活动课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主要目的,人人参与,个个活动,同时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爱好的不同,分层次进行教学,做到既普及又提高。
例如在答记者问活动中,学习基础好、反映快的就被推为中心发言人,其它同学为记者。
这样既考虑了优秀学生的点,同时又注意了全体学生的面,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5.愉悦性原则
素质教育的愉悦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善学、乐学。
语文活动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仅以我们开展过的为例,有以线条图示为手段的手抄报活动,有以直接实物的课本剧表演、参观游览、游戏活动,有以语言描述的答记者问、扮演“小老师”、病句会诊、消灭错别字比赛等活动。
这些活动寓教于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使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化,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产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内驱力。
二、与应试教育的语文教学相比,语文活动课实现了素质教育要求的四个转变
1.教学目的的转变
教学由考什么教什么的应试目的转向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例如,初一教材《人民大会堂》一文,传统的教学目标是掌握说明文按空间方位进行介绍的特点。
语文活动课的教学是这样:选两个同学当解说员,对着幻灯片、电视录像进行讲解。
这样,学生都置身其中,空间、方位一下就弄明白了,而且解说员这种身份与同学容易沟通,你问我答,气氛活跃,彼此都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
因此,教学目的不再停留在传统教学所规定的内容上,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语文教学,教师是主导,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
活动课的教学,由老师指导,把学生推到主角地位。
我们在进行自读课的教学时,教师只是听、看,课堂从组织到讲解全由学生充当。
又如,我们在教《夜走灵官峡》一文时,采用的是办手抄报的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钻研,编辑成手抄报,然后贴出来
进行评比。
他们自己找资料,把一篇复杂的课文图画化、概括化:文章开头一段的场面描写就是用图画来表现,“瞧成渝的一家”等也是。
其它栏目还有:“宝成铁路知多少”“杜鹏程简介”“对话欣赏”。
因此,文章的重点、难点一目了然,根本不需教师多费口舌,教学任务就较好地完成了。
3.教学内容、方法的转变
应试教育的教学内容是中考、高考的考试范围,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师唯恐学生掌握不好而影响考试成绩,采用的方法自然就是满堂灌。
活动课的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完全改变。
以《变色龙》为例,教学内容主要是把握人物性格,表演人物形象;教学方法自然是欣赏同学们根据课文改编的小品。
而方法的转变又促进教学内容向深层次发展。
4.教学效益、评价的转变
与应试教育的教学效益相比,活动课教学的效益要大得多,它让学生学说、学演、学读、学做,将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训练等教学要求融汇在一起,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品质,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对教学对象的评价也转变了,由以往只肯定考试分数高的学生,而转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例如,活动中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他人的组织协调能力、竞争能力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都能获得肯定。
总之,语文活动课的教学,贯彻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原则,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四个转变,为语文教学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