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初步诊断
心理咨询的基本阶段
心理咨询的基本阶段
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服务,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和增进心
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咨询的过程通常包含以下基本阶段:
1. 咨询前准备阶段
在进行心理咨询之前,咨询师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这包
括与咨询对象的初步联系和了解,收集相关信息,以及确定合适的
咨询方法和技术。
2. 评估和诊断阶段
评估和诊断是心理咨询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步骤。在此阶段,咨
询师会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咨询对象的症状、问题和需求。通过使
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咨询师可以得出准确的诊断,为后续的
咨询工作提供指导。
3. 目标设定阶段
在确定了咨询对象的问题和需求之后,咨询师会与咨询对象共
同制定明确的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是可量化和可实现的,旨在解决
咨询对象的主要问题,并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改善。
4. 治疗和干预阶段
在此阶段,咨询师将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和干预策略,与咨询对象一起探索问题的根源,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这可以包括个人谈话、心理技巧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咨询师会根据咨询对象的需求和进展进行调整,以达到预设的目标。
5. 结束和评估阶段
当咨询对象达到了预设的目标或认为继续咨询没有必要时,咨询师会与咨询对象共同评估咨询的效果和成果。这有助于咨询对象对自身的情况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
以上是心理咨询的基本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其独特的目标和任务,咨询师通过运用合适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咨询对象解决问题并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心理评估及心理诊断
初诊接诊
收集临床资料的其它方法: 1、体态语言观察法。 2、产品分析法。从心理学的角度,艺术 作品必然反应个体的内心体验,通过对 个体作品的分析,能够了解个体的某些 观念和情绪。
初步诊断
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定性分析
操作步骤:
1、按照典型症状定性:特异性(一级症状、 交替抑郁与躁狂发作) 2、按照求医方式判断是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 3、按照症状自知力判断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
摄入性谈话确定—谈话的目标
1、来访者主动提出的内容—重点。 2、咨询员观察到的疑点。 3、咨询员根据心理测评的分析发现的问题。 4、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 5、多个内容要逐一查询,分步进行了解。
摄入性谈话—选择提问
提问方式的选择适是依据谈话目标、收 集资料的性质和内容来决定。 1、开放式问题为主。 2、必要时,为明确某一情况可用封闭式 问题。 3、半开放式问题。
不恰当的提问方式
一、提问太多带来的消极作用:
1、造成依赖,影响来访者的陈述思路,不问就不说。 2、责任转移:减弱了来访者的能动性。 3、减少来访者的自我探索。 4、影响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二、封闭式问题:产生不准确的信息,暗示来访者。 三、“为什么…..”:使来访者产生被审问、被指责
摄入性谈话—结束谈话
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诊断技能
(二)礼貌地接待方式和语言 平和、诚恳,使用礼貌用语。 简单合适的言语 “我很愿意向您提供心理学帮助” “如果同意的话,请您填写这张表格”等
(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您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我们的帮助?” “您能把您的情况跟我说说吗?”等 “您找我们有什么事,说吧!” (直接逼问) “出什么事啦,说吧!”(直接逼问) (四) 咨询结束后,明确表明是否能提供帮助的态度
相关的各类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
(二)确定提问方式 1.一般情况下,应使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 2.特殊情况下,可使用半开放式提问(或称为限制性开放式
提问)。 3.有时为了确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也可用封闭式提问。 4.到底用哪种提问方式:依据谈话目标、收集资料的性质
不恰当的问题所带来的消极作用 (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当事人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当事人可因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除了掌握提问的频率和数量,还应对给类问题的性质以 及可能造成的后果有所了解。凯利(G.Keily)临床交谈提 问性质归类:
5.最常用的“摄入法”是病史采集法 (1)人口学资料 (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 (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 (4)对家庭的看法
心理诊断步骤
心理诊断步骤
与器质性病变相鉴别
•判断方法:询问既往医学病史;会诊;体检报告
•如果无法排除器质性病变:会诊;转诊
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判断标准
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
•自知力是否完整
•有无现实检验能力
•有无精神病性症状
–幻觉
–妄想
•求医行为可参考
•如果无法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会诊
–转诊
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
•判断标准:有无变形的内心冲突
•如果发现存在变形冲突
–使用许又新简易评定法
–判断神经症诊断能否成立
•如果神经症初步诊断能成立
–进行神经症种类判断和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
•诊断要点:现实性刺激且较强;病程2~6个月;对社会功能影响较大(但尚未严重到符合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
症状泛化
一般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
•诊断要点
–现实性刺激且较轻
–病程1~2个月
–对社会功能影响较小
–症状未泛化
----------------------------------------------------------------------------------------------------------------------------------------------------------
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搜集、整理
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初诊接待的目的
❖搜集整理材料以进行诊断
❖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开始
●初诊接待的作用
❖可以使求助者觉得自在
❖帮助求助者减低紧张不安与疑虑
❖有利于建立一个可以有效工作的咨询关系
工作程序
●做好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
●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初步诊断
心理问题
现实原因所引起的心理冲突 症状不泛化 强度不大 有自知力 有求治愿望
心理问题
现实原因所引起的心理冲突 症状不泛化 强度不大 有自知力 有求治愿望
心理问题
现实原因所引起的心理冲突 症状不泛化 强度不大 有自知力 有求治愿望
心理问题
情绪发生有因 时间有限 强度正常 心理应激反应
生活经历了解太少,同时注意对症状的鉴别 心理疾病边缘
较
(3) 临床症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
或横向影响关系( p23)
(二)按先后次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收集到的各类与 临床表现有关的资料
(三) 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1)该因素是多种临床表现的原因或与多种临床表现有内
在联系
(2) 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 的形式,但形式可能变但性质不变(例子:厌食,强迫
1. 2.
母亲无意中碰了自己一下就要还回来 和小学同学玩笑,触动了原来的感觉,开始特别注意她的行 踪,不让他靠近自己。上课、下课都觉得不自在,晚上睡觉 时手脚不知放在什么地方。 对长得像那位小学同学的人,也不这种想法和行为
3.
4.
对父亲没有这种想法和行为
对该案例的心理评估
5. 6. 7. 8. 三.
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知、情、意是一个统一体;愉快— —痛苦 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是区分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在 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我们也要怀疑一个人的精神活动是否出 现异常;例:热情的人——冷淡
心理咨询师如何初诊接待
心理咨询师如何初诊接待
1、初诊接待的目标是什么?
答: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主要不在于解决求助者的困扰,而在于提供一个让求助者释放压抑的空间,可以在心理咨询室中自由联想,可以放心地谈乱任何欲望与冲突,帮助求助者有机会深层地觉察自己,陪伴求助者一起去探索求助者的问题和因扰。通过初诊接待,小理咨询师可以初步了解和评估求助者的问题。为形成初步诊断打下基础。
2、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答:初诊接待的工作流程有:作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用语: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那些帮助,不能直接逼问:询问结束以后,明确表明态度:想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说明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3、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答:合理配置心理咨询场所;表现出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仪态;与求助者会谈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保持正常的咨询位置,注意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技巧的使用。
4、心理咨询室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答:能显示专业的特点;具有保密的功能,能提供适当宽敞安静的空间,配置舒适的座椅,配置必要的设备。
5、保密内容有那些?
答:保密的内容有: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中与求助的接触过程。
6、保密例外包含?
答: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出现针对性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或法律诉讼:心理咨询中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如报告虐待儿童、老人等: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的;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围到保密例外时,泄露的信息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心理诊断的程序
第四节心理诊断的程序
一、诊断的流程
(一)初诊
初诊主要指咨询者运用心理诊断的各种技术与来访者第一次接触后所形成的初步诊断,有时是心理问题的性质判断,有时是心理问题类型的判断,有时是心理问题的大概印象。
一般来说,初诊都是安排在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初始阶段的。但是,咨询者不能简单地把与来访者的初次会谈就定义为初诊,也就是说,不能把与来访者的初次接触就认为是初诊。与来访者的初次会谈一般包括几个步骤:第一,介绍心理咨询的原则及心理咨询的情况;第二,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第三,收集咨询者作出诊断所需要的资料;第四,通过倾听、提问、分析对来访者的情况作出初步的诊断。咨询者要注意,第四点是建立在咨询者对来访者有一定了解,而且有比较充足的信息支持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在初次会谈之后,对来访者的了解还没有完成,没有获得相对充分的资料,这时,就不能称为初诊,咨询者对来访者的初诊可以推迟进行,直至对来访者的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初诊的理解也不要单纯从初次与来访者的接触时间来看,因为时间也只是参考指标。
纯从初次与来访者的接触时间来看,因为时间也只是参考指标。纯从初次与来访者的接触时间来看,因为时间也只是参考指标。
因为初诊是对来访者的问题所形成的一个初步的诊断,是对其心理问题的一个判断,所以,初诊也容易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初诊容易迅速地对问题作出选择和判断,缺乏深入地论证。这是由于初诊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由于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需要,咨询者必须在掌握一定的信息资料后,迅速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所以,一般来说初诊也就会缺乏深层次的论证和探讨。也可以说,这就是初诊本身的一个特性。
初步诊断
注意事项
以现实临床表现为依据,避免“贴标签” 疑难案例,尽量能过会诊解决
第四单元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学习目的:通过案例分析,掌握一般心理问题 的诊断方法
工作程序
把握主导症状 求助者感到痛苦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诊断或鉴别诊 断意义
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 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 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 人格也无明显异常。
心理正常、异常问题的图示
一般心理问题 (一)有因:现实因素(最初生活事件)激发内心冲 突,导 致不良情绪。 (二)有时:不良情绪不间断持续满1个月或间断地持续2个月 不能自行化解。 (三)有度: 1、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之下,行为不失常态, 2、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能正常生活但效率有所下降。 3、情绪反应未泛化
2.
3.
反复求医,无器质病变的证据;拒绝求医;
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或对异常做解释
强迫症
躁狂抑郁症的抑郁发作
迫害妄想,无自知力
钟情妄想,无知力,求医行为只不过是 为了想证实自己的妄想内容。
不求医行为;原因:不信服心理咨询能 解决问题所致;不是精神病或同性恋 教育不当
病程长,但没有进一步发展 边缘状态
边缘状态
精神分裂症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1-1(初诊接待、初步诊断)
经症
(1)区别有无疾病 是否属于精神病性症状
根据三原则进行判断(上册page177)
(1)主、客观统一(幻觉)
(2)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倒错)
(3)人格相对稳定性
浮现综合法、迹象分析法和归类对照法,对可疑点再
进行分析,确定其真实性及是否属于精神病性症状
浮现综合法: 想象着亲身经历当事人的处 境,综合当事人的报告和心理测验结果— —合成一个当事人和环境的关系模型
讨论内容:
(1)确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2)形成初步印象
(3)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 (4)在上级心理咨询师帮助下形成诊断 (5)心理诊断的含义
确定造成心理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学习目标:
(1) 确定资料的真实可靠性; (2) 找出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操作步骤:
(一)
确定资料的可靠性
相关知识(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二、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是心理咨询的职业道德 保密的内容包括:所有有关求助者的资料 保密的相对性:危害自身和他人情况时;在征得 求助者同意时因专业的需要引用部分资料进行教 学、科研及写作等(隐去可能据以辨认出求助者 的有关信息)
相关知识(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三、应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对象、性质
与范围;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心理咨
心理咨询报告的初步印象
心理咨询报告的初步印象
(一)逐个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对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
(二)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
(三)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再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心理咨询人员对资料整理分析之后,必须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就严重程度和归类诊断方面,形成大致的判断。
(一)关于“第一印象”问题:
初步印象:
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严重程度、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
①、对心理问题严重程度评估
②、对当前的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心理健康水平
评估的十项指标”
③、对含混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④、对心理问题、神经症初步区分1、心理活动强度
这是指对于突然的、强大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
心理咨询的初步诊断分析
心理咨询的初步诊断分析
导言: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专业服务,旨在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他们内心的困扰。而初步诊断分析是心理咨询师在开展咨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心理咨询的目标、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以及初步诊断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心理咨询的目标
心理咨询的目标是帮助客户认识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通过与咨询师的对话,客户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并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和困扰。因此,在初步诊断分析中,心理咨询师需要与客户建立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反应和行为背后的潜在问题。
2. 心理咨询师的角色
心理咨询师在初步诊断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倾听和沟通技巧,以便真正理解客户的内心世界。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专业的心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分析客户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建议。心理咨询师还应当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洞察力,以便准确地识别出潜藏在客户心中的问题。
3. 初步诊断的方法
在进行初步诊断分析时,心理咨询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其中之一是面谈,通过与客户进行对话,倾听他们的感受和经历,以便深入了解问题的起因。心理咨询师还可以使用问卷调查等工具,帮助
客户自我评估和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此外,观
察客户的行为和情绪反应也是初步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4. 初步诊断的常见问题
在进行初步诊断分析时,心理咨询师需要关注一些常见问题。例如,焦虑和抑郁是许多客户所面临的心理问题。通过观察和与客户的对话,心理咨询师可以判断出客户是否有睡眠不佳、食欲改变、自我贬低等
诊断心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经常给孩子的老师写信,均表明其思维逻辑的混乱。 医院给开“氯氮平”,看过说明书后坚决不服用,因
为 “吃了就是精神分裂症了。”拒绝看病,拒绝治疗。
目 前,被家人要求她陪她的母亲去某医院检查身体,勉 强到了医院大门口,坚决不进,并乘机溜走。其丈夫 说,谈恋爱时就发现她说话不着边际,因当时在部队 上,接触少,未在意。四年前,复员回家在一起生 活,就发现她懒,不理家,不做家,不理家,不做 饭,也不管小孩,一切都是由他管理,现在越来越不 像话了。
第二步 鉴别是否神经症
❖ 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 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本障碍有 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 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 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 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
情绪调控与压力释放 求助者,女,34岁。 我去有关单位做过检测,
形还是变形)? 是否属于精神病?
形会还吸是 烟临变,形工床)作?效率表差,现时常:出差错不,被想扣发上奖金,班以 ,工作没兴趣。感到别人看不起
者说可以接受心理咨询师的意见,但坚持说自己的感
自己,自己也觉得不如别人。不愿交男朋友,没这方 暑假中该生去北京补习英语来自百度文库回家后,次日晚由
❖ 问题: 用鉴别诊断思路来分析? 是否属于精神病? 是否属于神经症?(心理冲突属于常 形还是变形)? 如果是神经症,属于神经症还是可疑神经症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诊断是什么?
心理咨询师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和鉴别诊断
1、理论上,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是心理不健康状态,属于健康心理咨询范围。
2、心理咨询师对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和确诊的神经症应该慎重对待。对于能够确诊为神经症的求助者,有经验并具备相应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可根据自己的胜任能力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并随时注意其病情的发展,在必要时及时寻求会诊或转诊;不具备相应资质和处于实习期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及时寻求上一级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或采取转诊措施。
3、由于某些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是神经症的伴发症状,必要时应及时寻求相关医学机构的会诊或转诊。
4、发展心理咨询也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领域,心理咨询师在遇到因此类问题来咨询的求助者时,应该尽力而为,必要时寻求相关专家会诊或转诊。
5、对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心理咨询师要特别注意加以鉴别,并及时转诊。
6、心境障碍,临床上需要进行系统治疗,心理咨询和治疗是辅助性的,在心理咨询师临床工作中要注意鉴别和转诊。
7、应激障碍是心理工作的重要领域。
(1)对于内源性抑郁(抑郁发作),要告诉病人,他患了真正的病,这跟肺炎没什么两样,应该用药物治疗。鼓励他放松,不要用自责来折磨自己,因为他对自己的病没有责任也无法负责,他无法使自己的病痊愈。(2)对于抑郁性神经症:我们会逐渐委婉地说明,神经症是某种生活风格的产物,是一定行为模式的结果,它跟以前的生活态度直接相关,他必须发挥主动性促使自己走向健康,上帝只能帮助自助者,等等。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
可分为三大类: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
咨询员的心理诊断
第二单元 如何形成初步印象
学习目标——依据所获资料和心理测验结果,
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初步临床印 象。
操作步骤
(一)使用病与非病的三条原则衡量临床资料中的可疑 点。 (二)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再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 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和神经症。
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见《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第二章第 一、三节.
第二单元 全面把握求助者的基本情况 学习目标——学会深入了解求助者的相 关个人资料。 操作步骤 1.认真听取有关求助者的相关资料 2.注意求助者欲言又止的信息 3.完整把握求助者的资料 4.对求助者提供的资料予以保密 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如何明了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了解求助者有关资料的6点要求 资料采集的基本内容 完整把握求助者的资料 注意事项
第三单元 分析心理问题的类型和程度
学习目标——学会把握各种心理问题的类型以 及判断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一般方法。 操作步骤 1.根据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判断求助者心 理问题的类型 2.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 3.了解求助者的行为模式 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如何筛选心理问题的类型 判断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 评估求助者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获取资料和对资料分析,必须按规定程 序进行,保证客观性。 在获取与分析资料期间,不得给求助者 任何关于最后诊断的暗示,也不能为满 足求助者迫切求治的需要,临时实施没 有明确诊断情况下的矫治手段。
三级心理咨询师2017重点之初步诊断
三级心理咨询师2017重点之初步诊断
心理咨询师栏目精心整理推荐“三级心理咨询师2017重点之初步诊断”,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快跟小编一起来复习吧。
一、确定造成求助者问题的关键点:
(1) 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 存在各种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3) 在临床诊断中寻找关键点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
¨ 必须认真对待资料来源可靠性和资料的真实性,未经验证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资料的分析不能有主观随意性,要符合客观逻辑。
二、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1. 病与非病三原则:
(1)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 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 有些行为虽然超越了均数水平,但仍是正常的行为,因为它在量与质方面和外部刺激保持一致
(2) 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
(3) 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2. 典型意义的特异行为
3. 求医行为:神经症表现出强烈的求治愿望;“重性精神病”很少主动求医。
4. “自知力”:“神经症”对症状有自知力,神经症儿童反复向家长诉说“难受”;“重性精神病”没有自知力。
三、心理咨询人员对资料整理分析之后,必须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行为为题的严重程度和归类诊断方面,形成大致的判断,这称之为初步印象。
(一)诊断程序
1. 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对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健康心理学)
2. 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
3. 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要点
二级要点整理
一、初步诊断与诊断依据(程序)是什么?
泛化是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唯一依据
泛化-行为主义-外在的刺激事件-最初的事件-相类似、相关联的事件(已经泛化)严重心理问题-无关事件(完全泛化)且心理冲突性质已经变形、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都判断神经症(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诊断诊断依据:(严重心理问题)(1)①依据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项原则来分析…属于(正常)心理活动。a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
②依据郭念锋教授判断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属于正常心理活动的(不健康)状态。
③依据(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的区分标准。由此可以诊断(严重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1)①略(2)但无典型精神病性症状、自知力基本完整、有主观痛苦感、能主动求助。排除精神病性障碍,属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范围。(3)根据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心理冲突变形,一与现实处境没关系,二不带明显道德色彩。病程小于3月;3-12;12以上,评为1-3分;精神痛苦设法-无法摆脱-借助摆脱,评为1-3分;社会功能轻度-中度-重度,评1-3分。总分为不小于6分,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改变超过三个月,可以诊断为神经症。:【症状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①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②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③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④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严重标准】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排除标准】(1)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2)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疾病边缘:人格偏离等
P37:处理不当 例1-正常状态
例2-精神病
注意事项
1. 心理诊断避免“贴标签”,以临床表现为 依据 2. 疑难病例通过会诊解决
附:神经症与精神病的概念
•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 是指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 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的精神方面的 问题。 精神病性障碍:幻觉;妄想;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 并非由于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退缩;显 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紧张性行为。 神经症性障碍: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 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四)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 来分析 P32:例8-对视恐怖症 例9-强迫症 P33:例10-重性精神病 例11-边缘性精神障碍
(五)不属于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
P:34 例12 例13 - 同性恋
(六)寻找心理紊乱的原因
• 社会原因、认知原因、生物学原因 • 找出经常的、起主要作用的原因
相关知识
• 1. 2. 3. 4. 5. P45:案例:严重心理问题 长期的压力与情绪问题 现实冲突明显 严重影响生活学习 没有器质性病变 没有精神病性症状
注意事项
• 健康心理咨询的心理诊断,力求与典型神经症鉴 别。 • 心理冲突的性质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 通常情况下,对年轻人来说,关系到个人发展前 途的事件,大致都属于高强度的刺激
Bye-Bye!
碍的诊断和临床精神病学的辅助诊断、疗效和预
后评定问题。
• 狭义的心理诊断(心理评估) : 专指临床心理学中对各类心理紊乱的定性 区分与评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等),临床精神病学有自己的一套标准,用心理
学方法取得的资料只能作为参考依据。
心理诊断的目标
• 以个体为目标,探求个体心理特征,并确定其在群
心理评估的手段和方法 (1)晤谈法:与患者晤谈直接了解 (2)观察法:直接、间接观察
(3)测验法:认知能力、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与个
性等
心理诊断的科学性
任何单项测验均应有常模,且常模来自信、效度良好的量表和 测验
心理诊断必须是对多项测定进行的综合分析(各单项之间有内 在逻辑性,测定结果与临床症状应用相对一致性)
1.
2.
ຫໍສະໝຸດ Baidu
附:神经症与不健康心理状态分界线
1、心理问题与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 • 心理冲突评分:
(1)病程(3分): 1分:病程<三月;2分:病程>三个 月<一年; 3分:病程>一年 (2) 精神痛苦程度(3分):1分: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 法摆脱。2分: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 脱。3分:即使别人的安慰开导,或娱乐,或异地休闲 也无济于事。 (3)社会功能(3分): 1分-轻微社会功能受损:2分中度社会功能受损;3分-重度社会功能受损。
• 主观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自知力) • 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知、情、意)
• 个性/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P27:例1-慢性精神分裂症;例2-非精神病
(二)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 表现进行定义 P30:例3-强迫症 例4-躁狂抑郁症
(三)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 神经症或重型精神病 P30:例5 –迫害妄想 例6 - 钟情妄想 例7– 一般心理问题
判断问题是否属心理诊断范围
学习目标
学会判断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 作范围的原则
P30-34
工作程序
运用判断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三原则 根据求助者是否具有典型的特异性行为(具体定性)
根据求助者是否具有求医行为(神经症or重性精障)
根据求助者对于症状的“自知”程度
(一)判断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三原则
根据各基础学科的规律和操作原则来提出心理诊断及方法设计 心理诊断应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
心理诊断的重要性
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临床实践中,心理诊断应为 “心理评估—诊断”的过程。 在精神病学领域当中,心理评估只有参考价值,
诊断必须依据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在临床心理学领域中判断和鉴别心理问题、严重
• 对主要因素和从属因素的关系作出解释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 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 初步印象:
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后,对问题的
严重程度和归类诊断方面,形成大致的判断。
学习目标
依据观察、会谈和心理测验结果,对求 助者的心理行为问题形成临床初步印象。
基本步骤
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对来访
性质不变(强迫行为,厌食)
原则:真实、客观、逻辑
P24
相关知识
• 找关键点或关键因素是最基本的或重要的 技能。 P24:病例-寻找关键因素 1. 临床表现 2. 相关资料 3. 分析 4. 结论
注意事项
(一)必须认真对待资料来源可靠性和资料的真实 性,未经验证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 (二)资料分析不能主观随意性,要符合客观逻辑。
•
心理冲突划界:
3分心理问题;4~6分可疑病例;≥6分神经症
2.神经症与器质性疾病鉴别: •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特点
(1)有引起精神障碍的脑部疾病或脑功能不全的证 据。 (2)脑病变和精神症状的发生有时间上的关系。 (3)精神障碍可因原发性脑病的变化而发生相应 的变化。 (4)精神症状不是由其他病因引起(如明显的 家族史或应激等诱发因素)
P38:例1-趋避冲突的一般心理问题
P39:例2-社会性质的一般心理问题
P41:例8:应激反应的一般问题
P38-44
(三)神经症性问题 P41: 例9—暗示治疗有效的偏执观念 P42: 例10-感知觉障碍的边缘状态 P43: 例11-精神因素有关,可缓解的强 迫障碍 P43: 例12-妄想性精神障碍(边缘状态)
心理咨询的初步诊断
心理诊断
(psychological diagnose)
对在初诊接待中以观察法、会谈法、实验法、测 量法获取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综合,从而对当事人 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智力水平及个性特征,以及 是否存在各种偏离常模的行为等做出判断的过程。
• 广义的心理诊断:
涉及到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
3.神经症与人格障碍鉴别:
• 人格障碍的特点:
(1)无明显的起病时间和病程。一般开始于青少年和成年 早期,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 (2)人格显著偏离正常,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行为模式, 突出表现在情绪与行为两方面。 (3)意识和智力均无异常。 (4)对自身人格缺陷常无自知之明,难以从失败中吸取教 训,以致害人害己。 (5)一般能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但经常发生社交冲突, 有主观痛苦感。
心理问题和神经症心理问题,必须依据心理诊断
的标准
心理诊断的任务
• 正确区分正常精神活动和异常精神活动 • 寻找心理紊乱的原因 • 对心理紊乱状态做出分类诊断
心理诊断的基本步骤
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 行分析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1)三份书面报告
• 临床表现、自评,资料的分析与结果 • 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可能原因 • 关于心理健康的初步印象与理由
(2)提交报告
(3)接受指导,形成诊断
•
• 1. 2. 3. 4. 5. 6.
案例: P47-50
对案例的心理评估: 求助者提出的问题 临床表现 资料的可靠性 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心理诊断分类 病因分析
4、神经症与精神病的鉴别
• 自知力 • 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程度 • 社会功能受损程度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学习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方法
操作程序
(一)把握主导症状
来访者感到痛苦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
• 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 问题 • 常能找到该问题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 明显异常 • 一般心理问题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心理咨询有 较好的效果
确定临床症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
或横向影响关系
(二)按先后次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收 集到的各类与临床表现有关的资料进行对比 和分析。
综合分析临床表现 ,寻找关键因素的过程
(三)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 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与多数临床表 现有内在联系 • 该因素持久存在,自身形式可能变,但其本身
体中的位置,以及个体行为偏离常模的程度和距离。
与一般心理学研究目标的区别:
(1)寻求人类总体或各种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与规律 (2)某些心理特征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心理诊断的对象
求助咨询与治疗的人,或界
于健康人与精神病患者之间的人
心理诊断的方法
心理诊断的直接目的
对心理紊乱的性质、程度和原因做出判断,心理评 估是诊断的先决条件。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提出心理评估报告
确定造成心理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学习目的
(1) 确定资料的真实可靠性 (2) 找出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工作程序
(一) 分类收集、确定资料的可靠性
横向比较:不同途径收集到的临床资料 (主诉、
家属报告、晤谈、临床观察、心理测验等)
纵向比较:不同时间收集到的资料
注意事项
• 各种心理问题的咨询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能进行
• 初学者残疾资料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操作
• 操作中应主动体会各类资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学习目标
学会对严重心理问题做出诊断
工作程序
• 来访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 • 来访者的内心冲突是否属道德性质,是否有求治动机 • 来访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是否受影响 • 来访者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 与神经症及其它精神障碍鉴别
者进行心理健康的衡量(有病无病)
选择有效测评工具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
系统评估
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按规定程序,保持客观性 不暗示,诊断不明确定不给临时矫治手段
工作程序
根据程度与性质进行对心理紊乱作出分类诊断
•
•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
提出心理评估报告 学习目的
综合初诊材料,对求助者的问题性质、程 度及可能的原因做出评估
P46-51
基本步骤
• 核实临床资料(知情人)
• 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
• 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的分析 • 根据上述资料,综合确定心理问题的性质及产生
原因。写出评估报告
在上级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形成诊断 (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