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复习资料
晏子使楚复习资料
晏子使楚一、翻译并整理重要文言字词【晏子将使楚。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
将:将要使:动词,出使。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谓……曰:对……说。
左右: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
习:熟练。
辞:言辞者:……的人;方:将要。
以:用。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 坐盗。
”】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
大王就问,这是做什么的人?我们就说,是齐国人。
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
为:相当于“于”。
其:他,指晏子。
缚:绑对:回答也:表停顿,不译。
请:请允许我做某事。
何为:做什么。
何坐:犯了什么罪。
坐:犯罪。
盗:偷窃。
这一句写手下的人提出了侮辱的方法:诬蔑齐人为盗。
第一段,写楚国君臣事前的密谋策划。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
赐:赏赐。
【酒酣, 吏二缚一人诣王。
】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
酣:酒喝得很高兴。
吏二:两个官吏。
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坐盗。
”】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曷:同“何”,什么。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固:本来。
善:善于,擅长。
乎:语气助词,吗。
这是极富有侮辱性的一句话。
“齐人”就把矛头指向了所有的齐国人,一个“固”字更是对齐国人的极大污蔑。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宁夏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辅导7 晏子使楚
高考宁夏高考言文复习资料7---------7.晏子使楚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历任齐灵公、庄公和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二、字词积累:缚fù酣hān橘jú枳zhǐ熙xī三、实词列举:1.晏子将使楚:使:出使2。
谓左右曰:左右:近旁的人。
3。
习辞者:习,熟练。
辞,言辞。
这里指善于辞令的人。
4。
今方来:方:将要。
5。
何以,即以何。
以,用。
何,什么办法。
6。
为其来也:为:相当于“于”。
7。
臣请缚一人:请:请允许我做某事。
8。
何为者:何为:做什么。
9。
何坐:坐:犯罪。
10.坐盗:盗:偷窃。
11。
楚王赐晏子酒:赐:赏赐。
12。
酒酣:酣:酒喝得很高兴。
13。
吏二:两个小官吏。
14。
诣王: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15。
缚者曷为者也:曷:同“何”,什么。
16,齐人固善盗乎:固:本来。
善:善于,擅长。
17。
避席:离开座位,表郑重。
18。
生于淮北则为枳:为:变成。
19。
叶徒相似:徒:只。
20。
其实味不同:其:它们,指橘和枳;实,果实。
21。
所以然者何:然,这样。
22。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得无:莫非。
23。
圣人非所与熙也:圣人:才德极高的人。
熙:同“嬉”,开玩笑。
24。
寡人反取病焉:病:辱。
四、虚词列举:1.之。
楚王闻之:指晏子将要出便楚国这消息。
齐之习辞者:的。
吾欲辱之:指晏婴。
婴闻之:这样的事。
2。
其:为其来也:指晏子。
3。
所以:所以然者何:……的原因。
4。
焉:寡人反取病焉:语气助词。
五、文章翻译: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现在将要来了,我想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 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
大王就问,这是做什么的人。
我们就说,是齐国人。
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
晏子使楚复习题
《晏子使楚》复习——例谈文言短文中的外交辞令一、课文复习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
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 分别解释文中不同颜色的词语。
2.口头回答几个问题:(1)请概括晏子以及楚王的性格特点。
(晏子:能言善辩,机智灵敏,有外交家风度楚王:仗势欺人)(2)说出晏子的语言高明在哪里?(晏子在与楚王的三次斗智中,既展现了语言的魅力,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这就是巧妙之处。
晏子的话更加的委婉有礼貌,话中有话,不让场面变得太难堪,也容易让楚王明白自己想要说的意思,给楚王一个台阶下。
他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妙在晏子用了将计就计,讽刺意味的手法;.晏子给烛邹委婉的列举了三条罪状,其实并不是让齐景公杀了他,而是婉转地提醒他,杀了烛邹会影响他的声誉)3.分析文章中的动作与神态描写(“避席”与“笑”)晏子故事(一)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晏子③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①景公:齐景公。
②霁(j ì):雨后或雪后初晴。
③晏子:名婴,齐国宰相,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子使楚》等知识点整理
晏子既要反驳楚王的诬陷,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出庄严的态度,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的、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耶”等一类虚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辞严而又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显示了睿智的思维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了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没有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恶意的,因为楚王羞辱晏子是经过周密布署的,且目的是想借羞辱晏子达到羞辱整个齐国的,另外,楚王说到“齐人固善盗乎”,影射的是整个齐人)
6、楚王的谋划是针对晏子的,还是针对齐国的?
1、针对晏子:从文中的“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一句可以看出。
3、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
因为他知道晏子很会说话,很会外交,想找机会羞辱他,试探他。
4、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先预设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
5、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
善意或恶意都可(例如:善意的,因为楚王羞辱晏子的原因只是看看晏子是不是“齐之习辞者”且最后晏子反驳后并没有恼羞成怒;
7、你喜欢晏子这个人物吗?为什么?ﻫ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勇敢的外交家、不畏强暴、讲话幽默生动、聪明的政治家、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晏子使楚》文言文考点汇总及答案解析
《晏子使楚》文言文考点汇总及答案解析一、阅读【甲】【乙】文段,回答问题。
(20分)【甲】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
”公曰:“寡人也。
”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
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师旷撞晋平公》)【注释】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
②援:执持,拿。
③衽:衣襟。
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⑤除:除去。
参考译文:晋平公与大臣们饮酒,喝得酣畅时,竟然叹息道:“没有什么事比做人君更快乐,因为他的话没有谁敢违抗。
”师旷在面前陪坐着,拿起琴就撞了过去,晋平公收起衣襟避开了,琴在墙上撞坏了。
晋平公问:“太师撞谁呢?”师旷答道:“刚才有小人在大王身旁说话,所以撞他。
”晋平公说:“是我说的。
”师旷说:“啊!这不是统治者应说的话。
”周围的人请求杀了他,晋平公说:“放了他,把这件事作为我的警告。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A.齐之习辞者:熟练B.王曰,何坐:犯罪C.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喝酒喝得痛快D.是非君人者之言也:这2.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C )(2分)A.齐人固善盗乎吾尝疑乎是B.吾欲辱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乃喟然叹曰屠乃奔倚其下D.故撞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划线的句子。
晏子使楚复习资料【含图和解析
历史故事: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异同:
原文:作者用文言文的方法:为了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
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并用这样简介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晏子不仅是因为他的话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用语委婉,头脑清晰,还是因为晏子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支撑着他。
[2]
课文:用了详细的解释、字字推敲的方法,明了地逐字逐句也说明了晏子不仅是因为他的话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用语委婉,头脑清晰,还是因为晏子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支撑着他。
五年级晏子使楚知识点
五年级晏子使楚知识点《晏子使楚》是五年级语文中的一篇经典课文,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要点。
以下为大家详细梳理:一、文学常识1、出处《晏子使楚》出自《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晏婴言行轶事的著作,是后人搜集有关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
2、作者作者不详。
3、晏子简介晏子,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
春秋后期齐国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他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二、生字词1、生字晏(yàn)淄(zī)敝(bì)淮(huái)枳(zhǐ)贼(zéi)2、词语理解(1)使:出使。
(2)敝国:我国。
敝,谦辞,用于称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3)左右:文中指近侍。
(4)何以:用什么(办法)。
(5)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6)诣:到……去。
(7)曷:同“何”,什么。
三、重点句子1、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这句话体现了晏子的机智和勇敢,他巧妙地利用逻辑推理,让楚王不得不打开城门迎接他。
2、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晏子通过先抑后扬的方式,表面上是在为难,实际上是在讽刺楚国是下等国家,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3、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晏子以柑橘因水土不同而变化为例,巧妙地反击了楚王对齐国人的污蔑,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7(整理)《晏子使楚》复习
《晏子使楚》复习一、《晏子使楚》解释与翻译。
晏子将使(出使)楚。
楚王闻之(它,代“晏子将使楚”这件事),谓左右曰(谓……曰:对……说;左右:指身边的人或大臣):“ 晏婴,齐之(助词,的)习辞者也(习:熟练;辞:言辞;者也连用,表判断)。
今方(将要,正要)来,吾欲(想要)辱(羞辱)之(他,代指晏子),何以也(倒装句;以:用)?”左右对(回答)曰:“ 为(相当于“于”,在)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表修饰)行。
王曰‘ 何为(干、做)者(的人)也?’对曰‘ 齐人也(表判断,翻译时加上“是”)。
’王曰‘ 何坐(倒装句;坐:因犯……罪)?’曰:‘ 坐盗。
’ ”晏子至,楚王赐(赏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到……去)王。
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曷:同“何”;为:做、干)?”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本来)善(擅长)盗乎?”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代词,代后文“橘生淮……”这件事),橘生淮南则(就)为(是)橘,生于淮北则为(变成、成为)枳,叶徒(只)相似,其(它们)实(果实)味不同。
所以(……的原因)然(这、这样)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难道)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同“嬉”,开玩笑、戏弄)也,寡人反取病(侮辱)焉。
”二、《晏子使楚》分析与理解。
1、《晏子使楚》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晏子使楚》里人物形象特征以及课文理解:3、《晏子使楚》如何通过描写、比喻和类比说理:自我测评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圣人非所与熙.也()(2)齐人固.善盗乎()(3)吾欲辱之,何以.也?()(4)晏子避席对.曰()(5)酒酣.()(6)左右..对曰()2、解释句中的“之”和“为”。
楚王闻之()为其来也()之齐之习辞者也()为何为者也()吾欲辱之()生于淮北则为枳(3、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反驳,使楚王陷于尴尬的境地。
《晏子使楚》复习
《晏子使楚》复习(知识点加历年考试真题)一、知识点总结1、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_ ,把“淮北”比为_ ;把“橘”比为_ ,把“枳”比为_ .2、当晏子巧妙回击楚王后,楚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请说一说楚王的“笑”中蕴含着怎样的心理?3、用自己的话概括:晏子是怎样巧妙应对楚王的羞辱的?(2分)4、面对楚王的挑衅,晏子是如何做到巧妙回击楚王的/语言艺术/说理方面的技巧(4分)5、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6、请概括楚王和晏子的人物性格特点。
知识点总结答案:1、齐国,楚国,不盗之民,盗贼2、①楚王对于刁难不成,尴尬局面的自我嘲解②对于晏子机智善变的佩服3、晏子先退一步,假定被缚者是齐国人,然后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反驳,指出“橘化为枳”的原因是“水土异也”,由此推出“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抓住其转化条件都是“水土异也”这一点进行类比,十分高明而巧妙,只言片语之间化被动为主动。
4、①方法上讲究策略,运用类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退为进,以柔克刚;②态度上沉着冷静,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义正词严;③语气上委婉得体,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
5、我认为是恶意的。
“吾欲辱之”,说明这是经过周密设计的;“齐人固善盗乎”楚王想以侮辱晏子达到侮辱整个齐国的目的。
6、楚王:自作聪明、仗势欺人、知错就改,自知之明;晏子: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热爱国家、不辱国格、维护国家尊严。
二、真题训练(2008年常州市中考题和2013年常州市市北实验中学第一单元考试题)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
《晏子使楚》(综合复习)
(2)启示(楚王):凡是想卖弄聪明、想捉弄他人的人, 到头来只会自食其果。
“寡人反取病焉”的结果可用一句成语来概括,那就 是: 自取其辱 或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文中晏子与楚王形成鲜明自大、知错 能改、顾全大局; 晏子爱国、机智善辩、义正词严、不卑不亢, 从容镇定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的风度。
5、楚王的谋划是针对晏子的,还是针对齐国的? 1、针对晏子:从文中的“晏婴,齐之习辞 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一句可以看出。 2 、针对齐国 :①晏子是齐国的使臣,侮辱 了晏子就是侮辱齐国。②“齐人故善盗乎”矛 头指向了所有的齐国人。
6、晏子是如何反驳楚王的(高超的语言艺术)? 晏子先退一步,假定被缚者是齐国人,在此前提下进行反驳。
①善意的:因为楚王只是想看看晏婴是不是“ 齐之习辞者也”,而且他被反驳后也没有恼 羞成怒。
②恶意的:因为楚王侮辱晏子是经过周密的计 划的,他是想通过侮辱晏子达到侮辱齐国的 目的。
9 、 12 .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 , 其中把“淮南“比为
,把“淮北”比为 ;把“橘”比为 ,把“枳”比为 。
①首先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
②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反驳。由“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 北则为枳推出 “楚之水土使民善盗”。化被动为主动。 ③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掌握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 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的、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 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耶” 等一类虚 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 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 ④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辞严而又不卑不亢地折服了 楚王
常注意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的、揣度、 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耶”等一类虚词, 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 国关系。他义下辞严而又不亢不卑地折服了楚王。
期末复习文言文(一)——晏子使楚.
期末复习文言文(一)——晏子使楚第一部分:1.本文选自,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子的言行编辑而成。
晏子,名,字,后期著名的政治家。
2.为下列加点字注音缚.一人()酒酣.()诣.王()曷.为()枳.()橘.()3.解释下面句子中指定的实词。
(1)晏子将使.楚 (2)楚王闻之,谓.左右曰(3)齐之习辞..者也 (4)王曰:“何坐.?”(5)吏二缚一人诣.王 (6)晏子避席..对曰(7)圣人非所与熙.也 (8)吏二缚一人诣.王4.解释以下虚词意义用法。
(1)楚王闻之. (2)何以.也(3)缚者曷.为者也 (4)齐人固.善盗乎(5)人楚则.盗⑹今方.来5.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⑴谓左右..曰古义:;今义:;⑵其实..味不同古义:;今义:;⑶寡人反取病.焉古义:;今义:;⑷何坐.?古义:;今义:;⑸坐盗.。
古义:;今义:;6.辨别下列字词在不同语句中的意义。
也:⑴晏婴,齐之习辞者也⑵何以也⑶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为:⑴为其来也⑵缚者曷为者也⑶橘生淮南则为橘之:⑴楚王闻之⑵齐之习辞者也⑶吾欲辱之⑷婴闻之⑸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使:⑴晏子将使楚⑵使民善盗耶7.翻译以下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⑶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4)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⑸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第二部分: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平?”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耳。
《晏子使楚》中考复习
齐国天旱已经很长时间,齐景公召集群臣并询问: “已经很久没下雨了,庄稼干死老百姓都在饿肚 子。我命令卜了卦,作祟的鬼怪藏在高山和水里。 我准备用些钱,祭祀山神,你们看可以吗?”众 臣没有人回答。晏子站出来说:“我认为不能这 么做。祭祀山神没有益处。山神以石为身,以草 木为发,天久不下雨,发将要焦黄,身体也会暑 热难当,他就不想下雨吗?他自身尚且难保,祭 它又有何用?”景公又说:“这样不行,我们就 祭祀河神,可以吗?”晏子回答:“也不好。河 神以水为国,以以鱼鳖为臣民,天久不下雨,泉 水将断流,河川也就干涸,这时他的国家将消亡, 鱼鳖臣民也会干死,他就不想要雨水吗?祭它又 有什么用呢?”
总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纵观全文,晏子在遭到不礼貌的侵 犯后,并没有表现出常人的激愤,而是
站在国家的利益上,用外交辞令回击 楚王的伤及国格的侮辱,从而维护了 齐国的形象与尊严。因他忠于齐国又 机灵善辩,所以他与楚王的斗争是针 锋相对,但又很注意分寸,有理有节, 他回驳的出发点及选材均是站在国家 利益这个至高点上。
晏子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 其庄严的态度 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分寸,寓刚于 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 模棱两可的、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 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 无”、“耶”等一类虚词,使语气变得 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 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 他义正辞严而又不亢不卑地折服了楚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答:只是叶子相像,其实味道是不同的。
(2)王曰:“缚者曷为者也?”答:大王问:
1、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 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2、然则何为使子? 3、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 肖主 4、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5、齐人固善盗乎? 6、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 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7、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8、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晏子使楚》复习资料
晏子使楚第一部分:(一)1.解释下面句子中指定的实词。
(1)晏子将使楚使:(2)楚王闻之,谓左右曰谓:(3)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习辞:(4)王曰:“何坐?”坐:(5)吏二缚一人诣王缚:(6)晏子避席对曰避席:(7)圣人非所与熙也熙:(8)吏二缚一人诣王诣:2.解释以下虚词意义用法。
(1)楚王闻之之:(2)何以也以:(3)缚者曷为者也曷:(4)齐人固善盗乎固:(5)人楚则盗则:二、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齐人固善盗乎B.缚者曷为者也C.圣人非所与熙也D.系向牛头充炭直三、写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1.谓左右曰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2.其实味不同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3.寡人反取病焉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四、下列句子中与“何以也”句式相同的是()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B.缚者曷为者也C.圣人非所与熙也D.为其来也五.翻译以下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六.课文理解1.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2.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3.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4.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
第二部分:(一)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于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①更道②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②,张袂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使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⑤主。
晏子使楚复习
为其来也 相当于 “于” 橘生淮南则为橘 是
以
何以也 用
以实奇
缚者曷为者也 做
因为
解释文言虚词。5分 之 楚王闻之: 吾欲辱之: 婴闻之: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齐之习辞者也:
2分一句,错不得分 1、 王曰:‘‘缚者何为者也?” 2、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3、齐人固善盗乎? 4、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 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5、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6、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1.本文记述了晏子同齐景公的一段对话,提醒执政者要 ____________。晏子是用什么方法劝谏景公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视人民疾苦 借用古之贤君的例子劝谏当时的国
君,借古讽今,有说服力。
12.晏子和景公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结合课文选择其中 一人,略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晏 子 春 秋 》
• 原文背诵
晏 子 将 使 楚。 楚王
闻
之,
谓 左右 曰:
“晏婴,齐 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习
辞
者
也,今
方 来,吾 欲 辱 之,
何 王
以
也?”
左右对曰:“为 其 来也,臣请
缚 一人过
而行。王曰,何 为 者 也?对 曰:齐人也。王 曰,何
坐?
曰, 坐 盗。”
晏子至,楚王
赐
晏子酒。 酒
晏子使楚复习
《晏子将使楚》二、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晏子春秋》2、《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的。
3、晏婴,春秋后期齐国着名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三、语音诣(yi) 枳(zhǐ) 缚(fù)四、通假字1、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什么2、人非所与熙也熙通嬉,开玩笑五、古今异义词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实: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实际上六、词类活用七、一词多义1、坐:(1)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2)通“座”,座位(满坐寂然)(3)犯罪(何坐?坐盗)八、重点词语解释1、晏子将使楚使:出使2、谓左右曰谓……曰:对……说左右: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3、习辞者习:熟练辞:言辞4、今方来方:将要5、何坐坐:犯罪6、坐盗盗:偷窃7、吏二缚一人诣王缚:捆绑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8、齐人固善盗乎固:本来9、叶徒相似徒:只10、其实味不同实:果实1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得无:莫非12、圣人非所与熙也圣人:才德极高的人13、寡人反取病焉病:辱14、晏子避席对曰避席:离开座位九、特殊句式1、何以也宾语前置:以何也2、何坐宾语前置:坐何3、吏二缚一人诣王定语后置:二吏缚一人诣王三、探究课文。
1.分析晏子与楚王的对话,体会晏子的外交语言艺术。
Key: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晏子外交语言的艺术,主要在于他成功地运用了逻辑严密的推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比喻、类比等反驳方式和语言艺术。
当然,晏子的成功本质在于他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义正辞严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不辱使命。
★晏子根据“橘化为枳”的说法,运用了比喻、类比等反驳方式,巧妙地将“使人善盗”的原因归结到“楚之水土”,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
表现了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2.晏婴是如何保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的?Key:晏子凭借自己机智善辩的才能和义正辞严、不亢不卑的态度,成功地出使楚国,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晏子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郑重严肃的态度,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的、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耶”等一类虚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晏子使楚》复习资料
作家作品:
本篇课文选自林汉达编著的《春秋故事》。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人。
在我国劳动人民心目中晏子是智慧的化身,他以足智多谋和能言善辩为世人所称道。
战国时,有人将他的言行编成《晏子春秋》一书。
《晏子使楚》写出了晏子的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反击,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课文主要内容:春秋末期,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
课后问题解答:
一、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应对的?读读晏子的话,体会他每次说的话妙在哪里?
答: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的回答:
①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第一次楚王抓住晏子身材矮小的特点,关闭城门,挖五尺高的洞让晏子入城,来侮辱晏子。
晏子将计就计,以楚王之法反击楚王。
他的话妙在让楚王没有任何选择地打开城门:楚王要晏子钻狗洞就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楚王当然不敢承认,所以只好打开城门。
)
②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敝国:我国。
敝,谦词,用于称有关自己的事物。
(第二次楚王借口齐国无人,讽刺晏子无能,讽刺齐国无人才。
面对楚王又一次对自己和祖国的侮辱,晏子顺水推舟,先贬低自己,再贬低楚国:我无能,我是下等人,我有资格访问的只是你们楚国这样的下等国家!有力地贬损了楚国,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③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
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
面不改色:不改变脸色;形容临危不惧,从容自若。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第三次楚王嘲笑齐国人做盗贼没出息,晏子以柑橘打比方,类比推理,晏子的回答妙在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而且也回敬楚王:楚王治国无方,造成楚国社会风气不好,致使好人也变成了盗贼。
楚王不仅没有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
二、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答:晏子能言善辩、有胆有识、沉着冷静,面对侮辱不急不躁,以巧妙地方式和惊人的智慧予以反击,是个有尊严和强烈爱国情怀的人。
)
三、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
(答: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开头是事情的起因:楚王仗着国势强盛想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中间是事情的经过: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反击;结尾是事情的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
四、怎样理解楚王的三次笑。
(第一次是初见晏子,“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写出楚王对晏子的轻蔑,表示楚王根本没有把晏子放在眼里;第二次是面对晏子的回击,他无言以对,“楚王只好陪着笑”,他其实是装作听不出晏子话里的话,以笑来掩饰自己的尴尬;第三次“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笑里藏刀,嘲笑齐国的人做贼没出息。
他不甘心就此认输,又想出了新花样,这种笑,居心更加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