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教师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导学案 (教师版)2023-2024学年 初中历史
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一、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1.背景:(1)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市场和原料。
(2)新航路的开辟,打开了欧洲人的眼界。
2.国家: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早期殖民活动:国家殖民地区殖民方式(特点)葡萄牙亚洲、非洲、①建立殖民据点与商站,控制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拉丁美洲②以殖民据点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的贸易西班牙美洲①凭借“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起殖民大帝国②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开发种植园,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作为奴隶劳作二、英国的殖民扩张1.背景:(1)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英国的手工业迅速发展,促使英国开拓海外市场。
(2)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2.殖民活动:(1)17世纪,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建立大种植园。
(2)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三角贸易”。
①原因:殖民扩张造成美洲劳动力短缺,英国殖民者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
②路线(如右图):3.影响:种植园和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三、荷、法、英殖民争霸1.荷兰(海上马车夫):(1)亚洲:入侵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马六甲和锡兰;一度强占了中国的台湾。
(2)非洲:在好望角建立了殖民地。
(3)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
2.法国:17世纪下半叶,后崛起的法国先后在北美洲、非洲和亚洲建立法属殖民地。
3.英国: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战胜荷兰、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四、欧洲殖民掠夺的影响1.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2.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解释——展示殖民扩张史实】材料一15世纪末期的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
岳麓版-学前班游戏公开课教案 第16课《一步一步走啊走》(教师版)
《一步一步走啊走》活动目标1、学习用侧身滚动的方法带着纸箱滚动。
2、能够克服困难,坚持把纸箱运到终点。
活动准备自制梅花桩,呼啦圈,流星球,跨栏、灰太狼等。
活动过程1、《小毛巾》音乐入场幼儿跟随教师做肢体律动。
教师与幼儿打招呼2、出示毛巾,引出故事(1)教师出示毛巾,询问幼儿毛巾的用途,告诉孩子,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毛巾的故事。
(2)讲述故事,让幼儿猜猜小云妖到底是不是生气了呢?3、倾听音乐,提问(1)师:云妖生气了吗,他去干什么了?(2)老师归纳总结,原来小云妖大便去了。
(3)它大便的时候发出了什么声音?告知幼儿=大便4、语词活动,学习模仿(1)师:肚子会发出什么声音?请幼儿发表肚子发出的声音,并模仿。
(2)教师示范语词动作,幼儿模仿。
(3)听音乐学念语词5、音乐游戏出示道具软垫,用软垫当小马桶。
(1)软垫散放,听到叠词走动,其余语词屈膝微蹲。
(2)人手一块软垫,听到叠词走动,其余语词屈膝微蹲。
(3)双人游戏,叠词走动,其余语词,去接同伴的。
6、了解食物与粪便的关系(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大便有哪些形状的?幼儿自由回答,老师进行记录(2)告诉幼儿长条的说明你吃了有营养的食物(蔬菜、水果)一粒一粒的说明你吃了油炸类的食物无法成型的说明你吃了苍蝇粘过的食物(3)教师出示食物图片,让幼儿进行归类。
(4)生活卫生常识讲述引导幼儿喜欢吃各种营养的食物,培养孩子饭前洗手,饭后擦嘴与漱口及常喝水的习惯。
7、退场教师出示橡皮泥,引导幼儿到教室后用橡皮泥模拟捏出各种粪便的造型。
活动反思我所教学的这首歌原名为《盼红军》,是流传于四川南坪的民间小调。
歌词采用传统的民歌手法,按一年的月序和应时花卉的咏唱,使人们从中获得不少生产和生活知识。
语言朴素、精炼,每段仅两句歌词。
歌曲采用24拍。
曲调抒情优美,曲折委婉,表现了演唱者的深情和喜悦。
为提高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先让学生知道民风、民俗、历史以及地理自然环境对民歌的风格有很大的影响,再学习这首四川民歌《采花》,这样一来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渠道,而且将音乐与相关文化紧密相连,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不再是你教我学的单调的音乐课堂了。
教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珍珠鸟》
怕人: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漂亮可爱: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里钻 出来。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 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1、刚才有同学说珍珠鸟怕人,那么根据珍 珠鸟怕人的特点,联系课文后面的内容想 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写作手法借鉴 下面的句子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 外轻松自在了。(比喻 ) 2、小家伙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 那些大文豪的名字。( 拟人 ) 3、小家伙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 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 ( 排比 )
瞧,多么像它的母亲: 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 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 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 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尊重、
宽容、 关爱……
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真正做到不 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这是建立信赖关系的 前提条件,而有了信赖无意会使世界多一抹 温柔的色彩。而有了信赖才能构建和谐的社 会。
如果失去这些,我们的自然界会变成什 么样子呢? 物种的灭绝本来是自然的,但是人 为的迫害加速了它的灭亡,从地球上最 初的25亿个物种,到如今的2亿个物种, 兽类每两年消失一个物种,鸟类每一年 消失一个物种,据科学家统计,下个世 纪,地球上的植物将会以每两小时灭绝 一个物种的速度进行着……
“我”
信 赖 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 往 不惊动它们 往 不管它 创 造 不去伤害它 出 美 不动声色地写 好 用手抚它细腻的 的 绒毛 境 界 伏案写作
用吊兰盖在鸟笼上
珍珠鸟
格外轻松自在 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探出脑袋 胆子渐渐大了 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 用小红嘴啄我颤动的笔 友好的啄两下我的手指 趴在肩上睡着了
第16课 最苦与最乐(教师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讲练(部编版)
第16课 最苦与最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与技能1.在掌握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作者凝重轻灵、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1.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作者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重点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难点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知识点01 作者与背景【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广东新会人。
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
1889年中举人。
1891年至1894年从康有为受学于广州万木草堂。
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中学总教习,宣传民权平等学说和变法主张。
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
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先后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坚目标导航知识精讲持立宪保皇,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学说,在当时有较大影响。
著有《饮冰室全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创作背景】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
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超凡智慧的高度,写下此文,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
【微点拨】题目是一个并列短语,前后两个词语意思相反,作者谈的不是一般的“苦与乐”,而是把论题集中在“最苦与最乐”上。
【知识拓展】议论文小知识(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论证: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2)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总式结构b.对照式结构c.层进式结构d.并列式结构(3)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第16讲有机高分子材料(教师版)高一化学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
③CH≡CH+HCN CH2=CHCN
⑤2CH≡CH CH2=CH-C≡CH
⑦CH2= -CH=CH2 CH2- CH-CH2 n
【知识拓展】
1.碳碳双键加聚反应的类型
(1)单烯烃型单体:“断开双键,键分两端,添上括号,右下写n”
①nCH2=CHCl CH2- n
【典例1】合成有机玻璃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1)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反应。
(2)其中单体是______________,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为_______________,n值叫______________。
(3)有机玻璃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nCH3CH=CH2 CH2- n
③nCH3CH=CHCH3 n
④n CH=CH2
⑤nCF2=CF2 CF2-CF2 n
(2)二烯烃型单体:“单变双,双变单,破两头,移中间,添上括号,右下写n”
①nCH2=CH-CH=CH2 CH2-CH=CH-CH2 n
②nCH2=CH- CH2 CH2- CH-CH2 n
2.(2022·石家庄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是因为它们大部分是由小分子物质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但其结构是若干链节的重复
C.对于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由于n是一个整数值,因而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确定的
D.丙烯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A.天然橡胶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天然橡胶受空气、日光作用,会被还原而老化
C.天然橡胶能溶于汽油、苯等有机溶剂
【全文解读】-学前班游戏公开课教案 第16课《肯德基》(教师版)
《肯德基》活动目标1:能双脚同时向前连续行进跳。
2:体验和同伴一同游戏的快乐。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能双脚同时连续行进跳,在跳的时候注意观察前面的人和物。
活动准备1、红色和蓝色的大小盆,大小圆形纸片若干。
2、大熊和小熊图片各一张3、一些大衣服和小衣服4、一些碗5、一些大果和小果6、用纸箱自制的游戏箱一个,游戏箱有一个大皮球和两个小皮球。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场地。
活动反思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
读懂她、爱上她让幼儿用想象力描绘出眼睛无法看到的故事,真正学会阅读。
本次活动选用的绘本画面简单有趣,幼儿看完后总有恍然大悟的表情。
画面提供了每个动物身体的一部分让幼儿推测、想象,让幼儿逐步懂得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会由部分推及整体。
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联系,表达绘本的整体内涵,预留给孩子最大的想象空间,带给孩子阅读的快乐感。
活动准备使幼儿感觉到这个游戏和自己息息相关,搅拌站50 jiaobanzhanpeijian3.23 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自然而然地产生保护牙齿和主动刷牙的意识,进而就会养成天天刷牙的好习惯。
这样,幼儿才能成为活动的真实主体,教学活动也才会真正发挥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幼儿才能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
用木版和宽牛筋自制的大鞋若干双,可供两至三个幼儿一起玩,大鞋上分别写有数字1、2。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今天我请来了一个新朋友,小猴子。
2、小猴子说:冬天了,天气好冷呀!宝宝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帮小猴子暖和起来?3、小猴子听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他决定和他的好朋友们一起去吃火锅。
你们猜猜我都有哪些好朋友呀?(请幼儿模仿小动物的样子)4、出示小动物吃火锅的场景哎呀,看看谁来吃火锅啦?(2只小猫、1只小狗和1只小兔)原来小猴子和这些好朋友一起吃火锅。
11.28均安中学《项脊轩志》(教师版)含学习目标
第16课《项脊轩志》导学案(教师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典型的生活细节来表达感情的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和感悟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家道中落的感伤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之情,学会体验生活、珍惜眼前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捕捉生活细节以表达深厚感情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唤醒学生对亲情的感触,懂得感恩,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氛围。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引导法、创设情境法等。
第二课时小组合作一、预习检测。
单选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渗漉.(lù)老妪.(ōu)珊.珊可爱(shān)B.修葺.(qì)栏楯.(dùn)万籁.有声(lài)C.先妣.(pǐ)阖.门(hé)冥然兀.坐(wù)D.垣.墙(yuán)偃.仰(yǎn)呱.呱而泣(gū)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室仅方丈..而是(到处)..(一丈见方)B.墙往往C.余久卧病无聊..女郎也(太像)..(精神空虚)D.大类3、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雨泽下.注②东犬西.吠③乳.二世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⑤执此以朝.⑥使不上.漏A.①④⑤∕②③⑥B.①②④⑥∕③⑤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②⑥∕③④⑤4、下列各句与“垣墙周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B.妪,先大母婢也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D.其制稍异于前5、下列各组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妪每.谓余曰B.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C.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执此以.朝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三顾.茅庐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A.“三五..”(农历每月十六日)..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B.“妪,先大母..”(敬称自己已死去的母亲)...婢也”(敬称自己已死去的祖母)“先妣C.余自束发..之年”(指三十岁)..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而立D.吾妻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吾妻来归.(旧指女子出嫁)7、选出对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往往..而是(到处)亦遂增胜.(美景)B.而.母立于兹(你的)顷之.(音节助词)C.大类.女郎也(像)乳.二世(用乳汁喂养)D.大母过.余(过问)逾庖.而宴(厨房)8、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一句不同类的()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第16课 抗日战争导学案(教师版)
第16课抗日战争【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复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学习难点:抗战中两个不同的战场及其关系;客观评价国民党初期的抗战【自主复习】一、日本的全面侵华1.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1)年,制造事变,此后侵占东北。
(2)1932年,制造一二八事变,侵略。
(3)1932年,在东北建立。
(4)1935年,制造事变,威胁平津。
(5)年,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制造了事变。
2. 日军的滔天罪行(1)1937年12月,日军在屠杀和平居民三十万人。
(2)1941年,日军在河北制造惨案。
(3)日军在东北成立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部队”二、全民族的抗战1.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路线。
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根据地。
2.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会战、会战、会战、会战。
3.1940年,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百团大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抗日战争的。
4.1942年,中国政府派遣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
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
6.意义: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和;也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正在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地位得到提高。
[巧记妙思]1.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关系2.抗日战争【我的疑惑】【合作探究】探究一:日本侵华1.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材料二:“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
【幼儿启蒙】-学前班游戏公开课教案 第16课《不露小肚皮》(教师版)
《不露小肚皮》活动目标1.了解睡觉时要注意的事项:不蒙头、不蹬被子、不趴着睡、不妨东西到嘴巴里等。
2.了解良好的午睡习惯。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已经能够熟练的爬行2物质环境准备:塑料充气彩球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备好的木地板或者地毯活动过程一、引发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你们每天刷牙吗?你们是怎么样刷牙的?(告诉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
)二、讲解示范。
1、教师:小朋友们,牙刷是什么样子的?牙刷的刷毛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牙刷)教师小结:牙刷毛短短的,直直的,排列得很整齐。
2、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刷毛的画法。
(1)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哭啊?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教师出示一张画好牙刷但是没有刷毛的画纸。
(2)讨论我们来帮助小牙刷画上刷毛吧!谁有好办法?(请幼儿上前把自己的想法在纸上画出来)(3)教师示范牙刷的刷毛要排好队,一根一根靠得紧(4)再请小朋友上前来画,教师给予指导:刷毛不要画得太长。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教师:刘老师这里有好多没有刷毛的牙刷,我们一起来为他们添画上牙刷毛吧!2、鼓励大胆作画,提醒幼儿注意握笔的姿势。
3、指导幼儿画牙刷毛时,要从上往下、从坐往右一根一根地画,要画得多、画得紧密。
四、引导评价1、互相欣赏作品2、教师:哎呀小朋友真能干,画了这么多漂亮的牙刷。
我们一起来刷刷牙吧。
(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天天刷牙好》或者做《我爱刷牙》的音乐律动附:天天刷牙好小牙刷,手中拿,张开我的小嘴巴。
上下刷,里外刷,牙齿刷得白花花。
早上刷,晚上刷,没有蛀牙人人夸。
活动反思在活动开始,首先通过谈话让宝宝了解了生活经验中,生病的原因及自己的感受。
接着以《越越生病了》的故事让宝宝进一步加深了生病的原因,懂的了疾病对人的危害,知道了手足口病、水痘等病是会传染的,并且获得了讲卫生、勤喝水、多锻炼等防疾病的经验。
活动准备1、创设情境:树叶小路。
2、课件《会响的小路》。
活动过程1、情景设置:大班哥哥姐姐送来好吃的食物老师:你是哪个班的小朋友?到我们班有什么事吗?大班幼儿: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给弟弟妹妹送晚点来了。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说课稿教师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说课稿教师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是一篇关于如何阅读文学作品的课文。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文学阅读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例分析,旨在引导学生如何去想象、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经验,对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往往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学阅读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驱遣自己的想象去理解、欣赏文学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学阅读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驱遣自己的想象去理解、欣赏文学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独立分析、欣赏文学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外阅读材料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学阅读的基本方法。
3.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文学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4.案例分析:教师提供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鉴赏。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教学内容,明确文学阅读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选择一部文学作品进行阅读鉴赏,并撰写读后感。
第16课动手又动脑(教案)-苏教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觉得本次课的实验操作设计得较为成功,学生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但在操作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动作不够熟练,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类似的锻炼。因此,我考虑在课后组织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第16课动手又动脑(教案)-苏教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第16课动手又动脑(教案)-苏教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
1.章节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2.教学内容:
a.了解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意愿。
b.学习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动脑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的结合这一知识点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实验操作,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思考和改进。
首先,关于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的结合,我发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还是容易忽视思考,仅仅关注动手的动作。这说明我在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通过更多实例和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思考和总结。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显得比较被动,不愿意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导致自信心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需要在课堂上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此外,我还可以在课后为他们提供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提高自信心。
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优质教案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师版)
第五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标解读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2.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情况。
时空线索知识点1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时期田赋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
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三十税一_ 人头税 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 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规定不分男女,7~14岁每人每年缴口赋20钱,汉武帝以后加征3钱,15~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120钱,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1.租庸调制,受田的成年男子(21—59岁)每年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谷物,称之为“租”(即土地税);一定数量的布或帛,称之为“调”(即户税);不愿服役者可缴纳一定的绢布来替代徭役,称之为“庸”。
2.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取消一切租庸调及杂役,分夏秋两次征收。
3.募役法,王安石变法时期将原本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
募役费用由当地主户按户等分担,称“免役钱”,原本免役的僧侣、官户等,也需要缴纳“助役钱”。
募役法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民回乡务农,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官府也因此增加了财政收入。
4.一条鞭法,顾名思义就是简化赋、役征收手续。
一是把田赋和繁杂的徭役、杂税合并统一征收;二是把徭役部分地摊入田亩,既根据人丁又依照田亩征收;三是田赋、徭役和杂税合为一条后,一律征银。
5.摊丁入亩,雍正帝即位后,将固定下来的丁银分摊到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称为“摊丁入亩”。
【知识拓展】两税法的背景及评价(1)背景:①安史之乱,朝廷财政负担骤增②均田制崩溃,租庸调制难以维系③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的赋税负担沉重④纷纷破产逃亡,导致国家户口不实⑤社会矛盾严重激化(2)评价:积极影响①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②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相对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③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④促进商品经济发展⑤简化规范了税制⑥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⑦巩固唐朝统治消极影响①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又造成农民负担加重②地方官吏把苛捐杂税并入两税,加重了农民的负担③两次征收容易使得地方官员变相剥削百姓④本质上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1)背景:①商品经济发展②白银流通量增加③土地兼并及统治危机(2)内容:将田赋、徭役、杂税合并为一条,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政府统一征收征收白银(3)意义:①简化手续,政府统一征收,限制豪强地主等层层盘剥,减轻农民负担②按田亩多少征收,使无地、少地的贫民和工商业者减轻了负担,缓和了矛盾,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③赋役征银,促进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⑤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清朝赋税制度变革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固定丁银数量;丁银摊入地亩;按资纳税;赋役合一;逐渐推行。
幼儿启蒙学前班游戏公开课教案第16课不露小肚皮教师版
幼儿启蒙学前班游戏公开课教案第16课不露小肚皮教师版近年来,幼儿启蒙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
在幼儿学前班中,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
因为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促进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幼儿启蒙学前班第16课的游戏公开课教案——"不露小肚皮"。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游戏,幼儿将能够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学会控制身体的基本动作,培养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准备幼儿盲目和领巾。
2.准备一个大圈圈,以便幼儿在里面活动。
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询问幼儿他们喜欢做什么运动,并鼓励他们说出运动的动作。
例如:跑步、跳跃、旋转等。
通过这个环节,让幼儿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游戏规则教师解释游戏规则:幼儿将跟随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但是,在执行动作时,幼儿要将手盖在领巾上,不能露出自己的小肚皮。
如果露出小肚皮,就会被淘汰出局。
3.游戏进行教师带领幼儿站在大圈圈的中间,一开始的时候,教师会快速地喊出一个身体部位的名称,例如"头",然后所有的幼儿都要用手抚摸头部,并将手盖住领巾。
接下来,教师会喊出另一个身体部位的名称,例如"胳膊",幼儿们要立即快速地将手放到胳膊上,并用领巾盖住。
这样,教师会陆续喊出不同的身体部位,幼儿们要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并且保持领巾盖在身体部位上。
如果有人露出小肚皮,就会被淘汰出局。
最后,剩下的幼儿将会成为获胜者。
4.游戏总结教师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游戏的规则和过程,询问他们在游戏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个环节,幼儿们可以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并巩固他们对游戏规则和身体部位的认识。
5.延伸活动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身体部位的认识,教师可以邀请幼儿们围成一个圈,然后请每个幼儿轮流说出一个身体部位的名称,其他幼儿要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并用手盖住领巾。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16课《草原》苏教版
作业布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不断提升自己。
-通过讲述老舍先生与草原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增加他们对课文背景的了解。
2.精讲精练,突破难点
-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3.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合作精神。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生字、生词及修辞手法。
-指导学生通过课后练习题,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善于总结,发现自身在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
2.写一篇以“我心中的草原”为主题的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字数在300-400字左右。
1.学生对草原的认知较为有限,大部分学生可能只在书本或影视作品中见过草原,缺乏实际体验。因此,教学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对草原的直观感知。
2.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已经能够把握文章大意,但部分学生可能在细节理解、推理判断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写作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3.收集关于草原的资料,可以是图片、文章、诗歌等,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对草原的了解。
【整理版课件】-学前班游戏公开课教案 第16课《红薯地》(教师版)
《红薯地》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游戏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性格以及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3、引导幼儿学习双脚向前行进跳、平衡、钻等基本动作。
活动准备录像:小纽扣旅行记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师幼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进活动室。
2、基本部分:(1)出示一只没有脚的毛毛虫,引起幼儿给毛毛虫夹脚的兴趣。
这只毛毛虫真奇怪,他没有脚,你们听听毛毛虫在说什么?毛毛虫,脚儿多,红黄蓝绿好看,夹子夹子排好队,站起身来不怕累。
毛毛虫想站起身来,可它没有脚。
篮子里有许多夹子,你们帮毛毛虫把脚夹上去吧,每节身体夹一个夹子。
(2)幼儿练习给毛毛虫夹脚,进行一一对应,初步感知排序,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操作完后,把毛毛虫放在布置的草地上。
(3)出示用废旧光盘做成的虫爸爸、虫妈妈,教幼儿学习排序。
虫爸爸出来了,他的脚一只绿的,一只红的,绿的,红的他的脚排列得真有意思,很有规律。
如果还有一只脚应该是什么颜色?(绿的)再有一只脚呢?(红的)对,我们把有规律的排列方法叫排序。
虫妈妈也爬出来了,脚也很有意思,我们一起来看看。
蓝的,黄的,蓝的,黄的,蓝的,黄的大大,小小,大大,小小虫妈妈的脚不仅颜色排列有规律,大小排列也有规律。
(4)引导幼儿找找生活周围的排序现象。
排序在我们生活周围运用很多,仔细观察一下,想一想,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排序的方法?(教师的毛衣、长裤、项链、花朵、云彩、柳条、毛巾,幼儿的被套,室内的花瓶等等)(5)幼儿用排序的方法,用夹子给毛毛虫夹脚。
许多幼儿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拼多多补单 xajfdp3.20 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不要让球滚掉,如过滚走,要马上追回来。
!出自:屈老师!继续赶。
另外,教师还可在幼儿游戏熟练后增加难度,将羽毛拍换成纸棒。
毛毛虫想和爸爸妈妈一样,长出很好看的小脚,去把毛毛虫领回来,我们给她们打扮打扮。
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幼儿互相商量讨论排序的方法。
(6)放打雷下雨的音乐磁带,引导幼儿给毛毛虫穿衣服,巩固排序。
第16课 我的叔叔于勒(教师版含解析)-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讲练(部编版)
第16课 我的叔叔于勒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1.掌握“阔绰、拟定、栈桥”等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多种角度,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
2.把握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3.理解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 1、把握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2、理解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学会从多个角度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1. 作者简介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以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福楼拜为师。
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俊友》)等;中短篇小说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2. 背景资料本文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
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激烈起来。
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知识精讲目标导航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期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
本篇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
【基础知识】(1)读准字音阔绰.(chuò)拟.定(nǐ)栈.桥(zhàn)拮据..(mǔlì)..(jiéjù)牡蛎别墅.(shù)撬.开(qiào)煞.白(shà)诧.异(chà)褴褛..(lánlǚ)变更.(gēng)吞吞吐.吐(tǔ)更.加(gèng)呕吐.(tù)(2)词语释义褴褛:(衣服)破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班级 姓名 主备人:李红枝◎课标要求::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阶段与作用)1. 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中国近代报刊业萌芽:(1)1833年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州创办(德国汉学家郭实腊);(2)比较著名的有30年代在广州出版的《中国丛报》(英文月刊)和60年代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办的《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等。
※探究一:怎样认识近代中国报业始于外国人在华创办?(参见拓展一)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文化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但也是近代西方文明的载体和近代文化的载体,传播了西方文化。
探究二: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及其影响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外国人创办到中国人创办的过程。
从19世纪中期到改革开放以来,大致经历了形成、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在不同时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材料一: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据考证,唐代的地方和藩镇,都在京师设有办事处性质的机构;这些机构的官员,定期抄写皇帝谕旨、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政治政事,送回自己的地方或藩镇,称为“进奏院状报”。
这种报.已具有新闻传播的初步功能。
——教材“历史纵横”材料二: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
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材料三: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
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
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
──方晓红《中国新闻史》材料四:请回答:(1)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是什么?报刊的诞生(2)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或内忧外患,危机日重)。
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
(3)据材料二,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体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
中国人自办为主;政论报刊影响最大;内容丰富,贴近民众。
(4)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所宣传的主要思想。
宣传维新变法(或资产阶级改良、君主立宪也可),民主革命(或三民主义、民主共和也可),民主与科学(或反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也可)。
(5)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
宣传进步思想文化,批判落后封建制度,唤醒民众觉悟,支持配合政治革命。
2.19世纪70年代,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主要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
1872年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在上海创办(英国商人美查创)。
3.戊戌变法前后,中国自创报刊增多,维新派在报上发表文章,宣传维新思想,反映社会思潮。
(代表刊:天津的《国闻报》和上海的《时务报》)4.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
(代表刊:《民报》)5.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代表刊:《新青年》《每周评论》)6.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
8.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
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
※探究三:怎样认识报刋的社会功能?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方式,应注重社会舆论方面的导向性作用,把真实、客观作为发展的方向,同时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避免假新闻和恶意炒作的出现。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电影事业的发展1. 19世纪末,西方电影出现并传到中国。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第一部国产无声京剧影片。
黄忠在定军山斩夏侯渊的故事)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2.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
3.在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
(1)193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主演胡蝶,1989年在加拿大逝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蝴蝶要飞走了。
”),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2)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左翼思潮为主流的中国电影事业相当发达,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电影工作者和影片。
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的《渔光曲》在1935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这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
(举例)5.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前,涌现出一批著名导演和演员,许多优秀影片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举例)◎附——广播事业的发展1.20世纪早期,广播最先出现在美、英等西方国家。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早期主要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设立广播电台。
2.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广播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电子媒介。
3.改革开放后,随着电视的普及,广播的传播媒介作用有所降低,但携带方便、覆盖面广等特点,使广播在我国居民生活中依然占有一定地位。
◎电视事业的发展1. 发展(1)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北京、上海等少数大城市建有电视台,受生活水平限制,只有少数人有电视,电视节目比较单调。
(2)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2003年,全国电视观众总人数达到10.7亿。
最早使用的黑白小电视被大屏幕高清晰度彩色电视以及液晶电视取代。
2. 影响:(1)节目推陈出新,内容充实,质量大为提高的名牌栏目,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
(2)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比赛的现场直播,以及优秀电视连续剧的播映,吸引了无数观众。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都被搬上荧屏。
(3)在现代社会中,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4)但看电视浪费很多人们必要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特别是连续剧、娱乐节目等,耗费的时间就更长。
电视在国外有一个不好的称号,叫作“时间杀手”(time-killer)。
三、互联网的兴起1.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
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到2006年6月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1.23亿。
3特点(优势):(1)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
(2)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即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势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3)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人们还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费用低廉。
4.影响:(1)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2)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探究四:材料一:(2007-05-27 )目前,在我国的2亿网民中,大约1400万网民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症。
在青少年网民中,上网成瘾者高达20%。
有的因上网成瘾而冷漠甚至仇视周围的同事、同学甚至亲人;有的昼夜上网,思维混乱,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人民网材料二:(中新社上海4月22日电)今天在此间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网民平均在互联网上花费的时间为每周22.2小时,而娱乐和沟通则是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
……例如86%的中国网民活跃于在线下载音乐,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仅为55%;64%的中国网民积极参与社区聊天和撰写博客活动,而美国网民对应的比例仅为36%。
——自助学习网根据材料一、二归纳网络的消极影响。
你认为应该如何抵制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消极影响: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等现象值得警惕;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也值得重视。
抵制:树立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合理运用网络;加强立法,加强对网络及网吧的监管;建立青少年自己的网站。
◎拓展知识:一、关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的评价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邸报.所以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当代著名的新闻史家方汉奇在写了多部中国新闻史后说:“报纸或新闻纸,是一种以报道新闻揭载评论为主、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出版物。
这种出版物,严格地说来,是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
”应当承认的是,没有外国人在华办报,就没有中国的近代报业。
正是由于外人在华办报,促发了中国报业的近代化,引发了王韬、康有为、史量才等著名报人的出现,影响了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促进了中国历史的近代化。
一种观点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一部分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认为外报是远较中国古代报纸先进的近代传媒,其本身就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二、《申报》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廿三日) 英国商人美查创刊,稿源来自中国人。
1912年史量接任总经理,1934年史量才被蒋介石派遣特务暗杀后,言论趋保守。
1937年7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因日军检查新闻,自动停刊。
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
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
商业性报刊《申报》开创了报纸首次使用标题,新闻图片,发布号外,雇用报童,使用电报等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