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专题7 文言文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常识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常识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常识1. 文言文的定义和特点文言文是指古代汉字所记录的文字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 字词用法:文言文的词汇和字词用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

一词多义、古字的使用和不同的文体特点是文言文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 句法结构:文言文的句法结构相对复杂,使用的句式也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文言文的句子常采用主谓宾的结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注重平仄和对仗。

- 语法差异:文言文的语法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文言文使用古代的语法规则,如宾语前置、动宾关系的表达等。

2. 文言文的起源和发展文言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后演变为秦代的简文和篆书。

随着汉字的发展和演变,汉代开始形成文言文的雏形,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言文逐渐成为文学和官方文书的标准形式。

唐宋时期,文言文达到巅峰,成为古代文学的主要表达方式。

3. 文言文的主要分类文言文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和用途进行分类。

以下是文言文的几个主要分类: - 史部文言文:史部文言文是指用于编写史书和历史记载的文言文。

这类文言文通常较为庄重、正式,使用的词汇和句式较为规范。

- 哲学文言文:哲学文言文是指用于哲学著作和思想表达的文言文。

这类文言文常常较为深奥,使用的字词和句式需要较强的理解能力。

- 诗歌文言文:诗歌文言文是指用于写诗的文言文体。

古代诗人常常用文言文来表达深厚的情感和思想,形成了独特的韵律和意境。

- 经部文言文:经部文言文是指用于编写经典和教育教材的文言文。

这类文言文强调准确、精练的表达方式,通常具有很高的标准。

4. 文言文学习的意义和方法学习文言文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 背诵文章:通过背诵一些优秀的文言文文章,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记忆。

- 词义辨析:在阅读文言文时,经常会遇到一词多义的情况。

学习文言文应注重词义的辨析,通过上下文的理解来准确把握词义。

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

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

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一、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之,不亦悦乎(《论语十则》)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你。

知:聪明。

3、___望___而旋走。

(___见___)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剂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剂:药物。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只。

6、日之其所无。

(《乐羊子妻》)无:没有。

河曲智叟无以应。

(《愚公移山》)无:没有。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屏:摒弃。

8、___贴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贴:粘贴。

火:伙伴。

9、无他,但手熟耳。

(《买油翁》)耳:相当于“罢了”。

10、怎渡,怎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___)怎:如何。

11、路转溪头忽现。

(《西江月》___)现:出现。

才美不外现……(《马说》)现:出现。

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现:出现。

12、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座:坐。

13、___谒于邑人。

(《伤仲永》)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愚公移山》)返:回去。

15、甚矣,汝之不慧。

(《愚公移山》)慧:聪明。

16、一措逆东,一措___。

(《愚公移山》)措:放置。

17、问渠哪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三峡》)缺:不足。

19、昂首观之,___。

(《闲情记趣》)僵:僵硬。

20、侍者更导,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导:引导。

21、缚者何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何:什么。

22、圣人非所与嬉也。

(《晏子故事两篇》)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缉以翡翠。

(《买椟还珠》)缉:连缀。

24、此何岂不为福乎(《塞翁失马》)岂:难道不是。

25、……子黑子九拒之。

(《公输》)拒:挡。

26、___屈,而曰……(《公输》)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有:又。

28、左手倚一横木。

(《核舟记》)横:横着的。

文言文基础知识(精选4篇)

文言文基础知识(精选4篇)

文言文基础知识(精选4篇)文言文基础知识篇1常用虚词用法(之) 在文言文中常用作代词、助词,有时也用作动词。

一、用作代词1.“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在句中作宾语。

例如:(1)桓侯故使人问之。

(《扁鹊见蔡桓公》)——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则)——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它,他们不好的地方就改正它。

2有时也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们)”、“你(们)”。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您要怜悯(我)而让我活下去吗?3.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或远指,相当于“这”、“这样的”、“那”、“那样的”。

例如:(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二、用作助词1.“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例如(1)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里面,再不医治,将会更加严重。

(2)永之人争奔走焉。

(捕蛇者说》)——永州的百姓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2.“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

例如: (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活着呀。

(2)而两狼之并趋如故。

(狼》)——但是两只狼一起追赶(仍然)像先前一样。

3.“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

例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有什么简陋的呢?(2)惟弃秋之为听。

(《弃秋》)——只听弈秋的讲解。

4.“之”用在表示时间久暂的单音词或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调整音节或舒缓语气的作用,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可不译。

专题07文言文阅读(解析版)-备战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划重点

专题07文言文阅读(解析版)-备战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划重点

专题07文言文阅读★知识划重点★文言文的考查,常见的考点与题型不外乎字词解释、断句、语句翻译、文意归纳、写法分析、人物与作品评价等内容。

下面就复习和解题方法提几点建议:1.准确解释字词含义。

注意利用注释,利用平时积累的实词虚词知识,利用拓展联想和关联组词,确认字词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正确、顺畅地翻译句子。

翻译句子,第一,要内容正确,符合文意;其次,译出来的句子要表达准确,得体流畅。

3.概括文意。

往往通过填空、回答问题的方式,考查对文章层次、景物特点、内容要点(如湖北武汉卷10题: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吉林卷15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范仲淹读书时的轶事)、人物性格特征与感情态度、作品意义、阅读感受等方面的把握程度。

这是除了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之外考查频率最高的点。

解答时务必注意,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同时要推敲答案用语的准确性,概括力求要言不烦,不偏不倚,切中要旨。

4.比较阅读。

这是近几年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

常用的是两段材料比较,材料的相关点一般在于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手法、社会意义等方面。

有的以课内散文为主,链接课外相关材料(如江苏常州卷《邹忌讽齐王纳谏》与《成侯邹忌为齐相》,湖北黄石卷《出师表》与《诸葛亮言家事》);有的两篇都是写景的游记(广西柳州卷《三峡》与《与朱元思书》);有的是同一作者写不同景点的文章(如湖北潜江卷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与《虎丘记》);有的用相关主题的两段材料(如山东滨州卷《鱼我所欲也》与《晏子谏景公》,福建厦门卷用两段赏荷的材料)。

比较阅读只是一种形式,在两段或几段材料之间有一种互补或互衬的关系,有的从两段文章的共性方面命题,有的是各自单独命题,题目互不相干,材料之间没有比较,后面一篇只是前一篇在内容上或题量上的补充。

考点基本与单篇考查是一致的。

5.拓展迁移。

为了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命题常考查对散文主题与人物思想感情的评价,要求考生联系实际谈谈对某些观点的看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文言文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文言文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文言文复习
一、古代文言文基础知识回顾
- 古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人民所使用的书面语言。

- 古代文言文在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文献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 古代文言文使用的词汇、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不同,需要进
行研究和理解。

二、古代文言文的特点
- 古代文言文注重修辞和韵律,借助工整的句子结构和韵律感
染读者。

- 古代文言文使用较多的典故和成语,需要理解和掌握相应的
文化背景。

- 古代文言文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相对复杂,需要进行逐步
研究和练。

三、古代文言文的研究方法
- 多读经典古文,培养对古代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

- 研究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词义,熟练掌握古代文言文的
常用词汇。

- 分析古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特点,掌握常用的句子结
构和语法模式。

- 练写作古代文言文,提高对古代文言文的运用能力。

四、古代文言文的应用领域
- 古代文言文在文学作品中有重要地位,如古诗词、古小说等。

- 古代文言文在历史文献和经典著作中有广泛运用,如史书、
经典等。

- 古代文言文在文化传承和思想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以上是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文言文复习的概述,希望
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版(人教)语文九年级上专项复习七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人教)语文九年级上专项复习七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人教)语文九年级上专项复习(七) 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一、岳阳楼记请认真答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谪.守巴陵郡谪:贬官(2)增其旧制.制:规模(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美好(4)横无际涯..际涯:边际(5)朝晖.夕阴晖:日光(6)南极.潇湘极:至、到达(7)迁.客骚人迁:贬谪、降职(8)连月不开.开:指天气放晴(9)日星隐曜.曜:光芒(10)樯倾.楫摧.倾:倒下摧:折断(11)薄暮冥冥..冥冥:昏暗(12)去国..怀乡去:离开国:指国都(13)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14)沙鸥翔集.集:停息(15)锦鳞.游泳鳞:代指鱼(16)岸芷汀.兰汀:小洲(17)长烟一.空一:全(18)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19)把.酒临风把:持、执(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21)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语气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具”同“倶”,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1)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景象今义:观看(3)越.明年古义:到今义:跨过(阻碍),跳过(4)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替君主担忧。

(5)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二、醉翁亭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2)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居高面下(4)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5)日出而林霏.开霏:弥漫的云气(6)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7)野芳.发而幽香芳:花(8)伛偻..提携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9)泉香而酒洌.洌:清(10)山肴野蔌.蔌:菜蔬(11)杂然而前陈.者陈:陈列,摆开(12)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13)弈.者胜弈:下棋(14)觥.筹交错觥:酒杯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文言文基础知识点

文言文基础知识点

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文言文基础知识点一、文言文是指我国古代(从先秦时期到清朝末年)采用古汉语进行书面交流的语言文字。

相较于白话文,文言文更为古朴,行文严谨,使用有一定的规范性。

二、文言文的特点:1. 字词繁多:文言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古词和书面语,这些词汇常常需要通过查阅字典来了解其具体意义和用法。

2. 语序固定:文言文的语序较为稳定,一般为主谓宾的结构,较少使用白话文中的倒装和省略现象。

3. 文言虚词:文言文中的虚词较多,包括助词、介词等,这些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记忆。

4.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丰富:文言文中广泛运用了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以达到表达的目的。

三、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 扩大词汇量: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献和文言文教材来扩大词汇量。

2. 学习语法: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其语法规则,包括主谓宾结构、修饰成分的位置等,可以通过阅读文言文教材和做语法练习来加深理解。

3. 阅读文言文经典作品:阅读文言文经典作品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阅读《论语》、《庄子》等经典著作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四、常用文言文表达方法:1. 句式结构:文言文的句式结构较为固定,通常采用主谓宾结构和定状补结构,表达清晰明了。

2. 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广泛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经典句子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3. 论证方法:文言文中的论证方法通常采用举例论证、比较论证等,需要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来了解和掌握。

五、常见的文言文易错点:1. 字义辨析:文言文中常常使用近义词,需要注意它们的具体用法和意义,如“言”和“语”、“睹”和“见”等。

2. 虚词用法:文言文中的虚词较多,如“曰”、“乎”、“焉”等,需要注意它们的用法和搭配,以免造成文义不通的错误。

3. 语法错误:文言文的语法规则和白话文有所不同,需要注意主谓宾的位置、定语和状语的使用等,以避免语法错误。

六、学习文言文的意义:1. 增强语文修养:学习文言文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修辞手法,使自己的写作更为准确、精炼。

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

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

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一)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文言文基础知识(含语法)

文言文基础知识(含语法)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 强烈的感叹。 如:“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谓语部分)。 “美哉,我少年中国。”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 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 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才是举”
(4)其他,表强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 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 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 子子曰曰:学学而而时时习习之之不,亦不说亦乎说乎! • 子子曰曰:学学而而不不思思则则罔罔思,而思不而学不则学殆则殆!
远上寒山石径,白云生处有人家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文言名著举例
《千家诗》《诗经》《论语》《春秋》《战国策》
《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
2.“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如: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恐为操所先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文言文是古代汉语形式,是中国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

在中国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学习文言文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下面是归纳的文言文知识点:一、文言文的特点1.文言文字多词少,表达精准。

2.文言文注重对称与排比,讲究平仄节律。

3.文言文的语法规则比现代汉语严格,尤其是动宾关系的语序及词尾变化,要注意。

4.文言文的词汇往往比现代汉语抽象或生僻,需要额外的专门学习。

二、文言文的基本句式1.主谓结构:主语后面跟谓语。

2.主谓宾结构:主语和动词之间加上宾语。

3.主谓补结构:补语是形容词或名词,来补充主语或宾语的句式。

4.并列句结构:句子中的两个或更多的分句以并列连词连接起来。

5.复句结构:一个句子中包含一个以上的主语、动词和宾语。

6.省略句式:省略了一些可以推断出来或已经提过的语素。

三、文言文的常用连词1.而:连接相近的并列句或递进关系的句子。

2.乃:连词,连接主语和主语的补语。

3.为:表示目的或原因,通常与以及、且、而等连用。

4.由:表示由谁、由什么、因为什么原因等。

5.然后:表示待某个动作或事情完成之后,才能进行另外一个动作或事情。

6.虽然:表示让步或转折,引出一个不同于主句的观点或情况。

四、文言文的常用词汇1.典:指古代文献。

2.仁:指人情世故、和善、慷慨等美德。

3.礼:指行为合乎道德规范、习惯、风俗等规则。

4.经:指经书、经典等经典学问。

5.琴:指古代五弦琴,代表高雅的品位和文化。

6.士:古代中国有学问有义气的人。

7.宫:指古代帝王的住所,也是指一种音乐调式。

8.仙:指神秘的世界和神仙。

五、文言文的写作技巧1.用字精准:文言文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注意用字不要模棱两可。

2.准确运用词义:文言文的词汇意义往往比现代汉语更加丰富,要注意词义的准确运用。

3.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文言文善于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精彩,注意运用。

文言文入门基础知识

文言文入门基础知识

文言文入门基础知识关于文言文入门基础知识介绍如下:一、文言文语法基础1. 词类:文言文中主要有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

2. 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相似,基本句型有主谓、主谓宾、主谓定状等。

3. 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某些词会因为语境的需要,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

二、文言文字词解释1. 常用字词:如“之”、“其”、“何”等的常见含义和用法。

2. 通假字:文言文中,有些字音同或音近,可以互相通用,这些字称为通假字。

3. 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多种解释。

三、文言文句式结构1. 判断句:用判断词“是”、“为”等构成的句子。

2. 被动句:表达被动含义的句子。

3. 省略句:句子中省略了一些成分,需要读者根据上下文进行补充。

4. 倒装句:句子中的词语顺序与现代汉语不同,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四、文言文修辞手法1. 对偶: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

2. 排比:使用结构相似的句子。

3. 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来强调事物的特征。

4. 借代: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

五、文言文阅读理解1. 文意概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细节理解:注意文中的细节描述和人物言行。

3. 情感分析:分析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

六、文言文翻译技巧1.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尽量按照原文的词汇和结构进行翻译。

2. 保留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职名等。

3. 调整语序:针对倒装句,需将词语顺序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方式。

4. 补充省略成分:根据上下文,补充被省略的成分,使译文流畅通顺。

七、文言文写作练习1. 仿写:模仿经典文言文的句式和结构进行写作练习。

2. 摘要写作:阅读文言文篇章,提炼出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摘要写作。

3. 创作练习:尝试自己构思主题,用文言文的形式进行创作,锻炼文笔和表达能力。

2017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7文言文基础知识

2017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7文言文基础知识

期末复习专题七文言文基础知识一、重点实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3.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4.白雪纷纷何.所似.(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拟,相比) 6.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7.太丘舍去..(丢下(他)而离开)8.门外戏.(玩耍)9.相委.而去.(委,舍弃;去,离开)10.下车引.之(拉,牵拉)11.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12.学而时.习之(按时)13.不亦说.乎(同“悦”,愉快)14.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15.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省,自我检查、反省)1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17.传.不习乎(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8.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19.学而不思则罔.(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 20.思而不学则殆.(疑惑)21.静以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22.俭以养德..(培养品德)23.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24.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25.非志无以成.学(达成,成就)26.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27.意与日去.(消失,逝去)28.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29.多不接世..(接触社会)30.将复何及.(来得及)31.一狼径.去(径直)32.屠暴.起(突然)33.缀.行甚远(连接、紧跟)34.屠自后断其股.(大腿)35.苫蔽..成丘(覆盖、遮盖)36.目似瞑.(闭上眼睛) 37.狼亦黠.矣(狡猾)38.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39.一狼仍从.(跟从)40.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41.顾.野有麦场(看,视)42.积薪.其中(柴草)43.又数刀毙.之(杀死)44.一狼洞.其中(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45.止露尻.尾(屁股)46.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47.止.有剩骨(仅,只)48.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起;故,原来的) 49.恐前后受其敌.(这里指攻击)50.弛.担持.刀(弛,解除,卸下;持,拿起)51.有人忧天地崩坠..(倒塌坠落)52.天果.积气(果然、果真)53.只使..坠(纵使,即使)54.充塞四虚..(四方)55.及.其家穿井(待,等到)56.国人道.之(讲述)二、重点虚词1.之⎩⎪⎪⎪⎨⎪⎪⎪⎧学而时习之.(代词,指学习过的知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它)夫君子之.行(助词,的)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久之.(助词,调整音节,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复投之.(代词,代骨头)2.而⎩⎪⎨⎪⎧相委而.去(表承接,不译)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却)3.盖:盖.以诱敌(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4.其⎩⎪⎪⎨⎪⎪⎧人不堪其.忧( 代词,这种 )仁在其.中矣( 指代某人的思想的一部分 )恐前后受其.敌( 指狼 )场主积薪其.中( 指麦场 )屠乃奔倚其.下( 指柴草堆 )一狼洞其.中( 指柴草堆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指屠户 )屠自后断其.股( 指狼 )5.以⎩⎪⎨⎪⎧静以.修身( 介词,用 )非志无以.成学( 介词,来 )投以.骨( 介词,把 )以.刀劈狼首( 介词,用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介词,来 )盖以.诱敌( 介词,用来 )6.乃⎩⎪⎨⎪⎧去后乃.至( 才 )屠乃.奔倚其下( 于是,就 )乃.悟前狼假寐( 才 ) 三、通假字 1.尊君在不.( 同“否”,读fǒu ,相当于“吗” ) 2.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 4.其人舍.然大喜( 同“释”,解除、消除 ) 四、词类活用 1.友人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 2.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 ) 3.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天 ) 4.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用作名词,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 5.传.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 6.饭.疏食( 名词作动词,吃 ) 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8.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 9.狼不敢前.( 名词作动词,上前 ) 10.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作动词,攻击 ) 11.一狼洞.其中( 名词作动词,挖洞 ) 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13.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 ) 14.苫.蔽成丘( 名词作状语,盖上 ) 15.一屠.晚归( 动词作名词,屠户 ) 16.一屠晚.归( 名词作状语,傍晚 ) 17.弛.担持刀( 形容词作动词,解除,卸下 ) 五、一词多义1.日⎩⎪⎨⎪⎧日.中不至( 太阳 )寒雪日.内集( 天 ) 2.为⎩⎪⎨⎪⎧可以为.师矣( 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 )3.知⎩⎪⎨⎪⎧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温故而知.新( 懂得 ) 4.学⎩⎪⎨⎪⎧非学.无以广才( 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 学业、成就 )5.止⎩⎪⎨⎪⎧止.有剩骨( 仅,只 )一狼得骨止.( 停止 ) 6.意⎩⎪⎨⎪⎧意.暇甚( 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图 )7.敌⎩⎪⎨⎪⎧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盖以诱敌.( 敌人 )8.前⎩⎪⎨⎪⎧恐前.后受其敌( 前面 )狼不敢前.( 上前 )9.积薪⎩⎪⎨⎪⎧场主积薪..其中( 堆积柴草 )转视积薪..后( 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六、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__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__ 今义:__指子女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__文章的义理__ 今义:__文章的意思__ 3.去.后乃至 古义:__离开__ 今义:__到、往__ 4.相委.而去 古义:__舍弃__ 今义:__委屈、委托__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__回头看__ 今义:__照顾__6.与人期.行古义:__约定__ 今义:__日期__7.下车引.之古义:__拉,牵拉__ 今义:__引用__8.不亦君子..乎古义:__有才德的人__今义:__泛指品德高尚的人__9.可以..为师矣古义:__可以凭借__今义:__可能、许可__ 10.饭疏.食,饮水古义:__粗劣__ 今义:__疏通、疏散__11.饭疏食,饮水.古义:__冷水__今义:__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__12.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__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__今义:__无学识、无智谋的人__13.吾日三.省吾身古义:__多次__ 今义:__数词,三__14.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__精力集中__ 今义:__安静、不嘈杂__ 15.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__轻薄__ 今义:__危险、不安全__ 16.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__懈怠__ 今义:__速度缓慢__ 17.少.时古义:__稍微__ 今义:__数量小__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__多少__ 今义:__几何学的简称__ 19.止增笑耳.古义:__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__今义:__耳朵__20.屠自后断其股.古义:__大腿__ 今义:__屁股__21.身亡所寄.古义:__依附,依托__ 今义:__寄托__22.因往晓.之古义:__告知,开导__ 今义:__知道__七、文言句式1.省略句。

文言文基础知识

文言文基础知识

主题思想:文 章所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主 要观点或情感
主旨大意:文 章的主要内容
和中心思想
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分析
人物形象:通 过外貌、语言、 动作等描写展
现人物形象
性格特点:通 过人物的行为、 语言、心理等 描写展现人物
性格特点
人物关系:分 析人物之间的 互动关系,揭 示人物性格特

人物塑造手法: 分析作者如何 通过各种手法 塑造人物形象
添加文档副标题
文言文基础知 识
汇报人:XX

录壹





添加
文言文基 文言文词 文言文句 文言文修 文言文阅
目录标题 本概念


辞手法
读理解
第一章
单击此处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文言文基本概念
文言文的定义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
常见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 句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鉴赏评价:评价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探究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从而更 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作品。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互文:指在上下文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互相呼应,共同表达 一个完整的意思。
顶针:指在句子中,前一句的结尾和后一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词语 或句子,形成一种首尾相接的修辞手法。
双关:指在词语或句子中,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条件,使一个词语或 句子同时表达出两种不同的意思。
第六章
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言文篇章的主题思想和主旨大意
常见固定句式:如“何……之有”、“如……何”、“唯……是……”、“非……则……”等。
固定句式的用法:在文言文中,固定句式通常用来表达特定的语义或语气,有时也可以表示强 调或加强语气。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训练专项7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训练专项7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13-
三、主旨比较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 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7 课内外文言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 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 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 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7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7-
二、写作手法比较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
既: 已经
(5)曾不少.却
少: 稍微
7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16-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就)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 (2)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急急为? 您正在休假,上级官员又没有文件催促您前去,为什么急急忙 忙地回去呢?
-8-
题弟侄书堂①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这是一首题壁诗,是杜荀鹤咏其侄子读书之处而作。作 此诗时,恰逢黄巾军起义,战火纷飞。
7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9-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媵人持汤.沃灌 汤: 热水
7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2-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庶竭.驽钝 (4)至于斟酌损益.

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

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

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一)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专项七文言文知识梳理

专项七文言文知识梳理

专项七文言文知识梳理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

对于学习文言文,掌握一些关键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将对文言文的相关知识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

一、实词实词是文言文词汇中具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1、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

比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而今仅指男子的配偶;“走”古代是“跑”的意思,现在则表示行走。

2、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以“兵”为例,“兵”可以指兵器,如“非兵不利”;也可以指士兵,如“赵兵果败”;还可以指战争,如“兵旱相乘”。

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和用法。

常见的有名词作动词,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本为名词,此处用作动词,意为“驻军”;形容词作名词,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和“锐”,分别指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武器;动词作名词,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和“入”,指产出和收入。

二、虚词虚词在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但在表达语气、连接句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而“而”的用法多样,可以表示并列,如“黑质而白章”;可以表示承接,如“温故而知新”;可以表示转折,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还可以表示修饰,如“吾尝跂而望矣”。

2、之“之”常见的用法有作代词,代指人、事、物,如“执策而临之”;作助词,“之”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也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如“何陋之有”;还可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马之千里者”;作动词,如“吾欲之南海”,意为“到……去”。

3、以“以”可以作介词,表凭借,如“以勇气闻于诸侯”;表原因,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可以作连词,表并列,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表目的,如“作《师说》以贻之”;还可以作动词,如“皆以美于徐公”,意为“认为”。

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

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

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一)文言文通假字( ,愉快。

:通“悦”è)yu)说(《论语十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论语十则》(、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2 ),聪明。

,你。

知:通“智”女:通“汝” ,回转,掉转。

)还:通“旋”(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

)齐:通“剂”《扁鹊见蔡桓公》(、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4 。

)止:通“只”《狼》(、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5 。

)亡:通“无”《乐羊子妻》(、日之其所亡。

6《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 。

)屏:通“摒”《为学》(、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7 。

火:通“伙”)帖:通“贴”《木兰诗》(、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8 。

,相当于“罢了”)尔:通“耳”《买油翁》(、无他,但手熟尔。

9 。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路转溪头忽见。

11 。

)见:通“现”《马说》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坐:通“座”《口技》(、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2 。

,牵,引。

)扳:通“攀”《伤仲永》(、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3 。

)反:通“返”《愚公移山》(、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4、甚矣,汝之不惠。

15 ,聪明。

)惠:通“慧”《愚公移山》(,放置。

)厝:通“措”《愚公移山》(、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16,怎么。

)那:通“哪”《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

17 。

)阙:通“缺”《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8 ,僵硬。

)强:通“僵”《闲情记趣》(、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19(、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20 ,引导。

)道:通“导”《晏子故事两篇》。

)曷:通“何”《晏子故事两篇》、缚者曷为者也?(21 ,开玩笑。

)熙:通“嬉”《晏子故事两篇》(、圣人非所与熙也。

2223 ,连缀。

)辑:通“缉”《买椟还珠》(、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点

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点

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点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点在我们上学期间,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文言文基础知识总结

文言文基础知识总结

常用文言文常识总结字: 1.古今字2.通假字3.异体字词: 1.实词2.虚词而、何、乎、乃、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

3.古今异义词(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4.一词多义5.固定搭配所以…者、所+动词(…的原因)动词+者(…的人)6.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使动意动作状语(2)动词活用为名词使动意动(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使动意动(4)数词活用为动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基数词临时可活用为动词)eg:六王毕, 四海一;统礼仪, 一制度;句: 1.判断句: “…者, …也”、“…, …也”、“…者, …”、“…, …”、2.否定句: “非”3.省略句:4.被动句: “为…所…”、“为…”、“所…”、“见…于…”、“见…”、“于…”、“被”5、倒装句:(1)主谓倒装(2)状语后置“于”(3)定语后置eg: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4)宾语前置A: 疑问代词“谁、何、奚、安”作宾语, 宾语要前置;eg:大王来何操。

B: 否定代词“不、毋、未、莫+动词+宾语”, 宾语要前置;eg:未之有也。

C:用指示代词“之、其”指复的句子, 宾语要前置6、固定句式“如……何?“不亦……乎”“何其……””“孰与”“以……为”“是故”、“是以”“不亦……乎”“得无……乎”“与其……孰若……”“宁……无”。

一、常见实词: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开列了120 个常见文言实词。

2003年及以后年份的高考涉及文言实词的试题不会超过这120个实词的范围。

1.古字通假指文言文中音同、音近而形体不同的字互相通用和假借的情况。

中学教材还包括古今字。

A:通用。

读音相同或相近, 意义也相通的词, 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如: “雷鼓大震”(《赤壁之战》)中“雷”和“擂”B:假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复习专题七文言文基础知识一、重点实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俄而..曰(高兴的样子) ..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3.公欣然4.白雪纷纷何.所似.(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拟,相比)6.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7.太丘舍去..(丢下(他)而离开)8.门外戏.(玩耍)9.相委.而去.(委,舍弃;去,离开)10.下车引.之(拉,牵拉)11.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12.学而时.习之(按时)13.不亦说.乎(同“悦”,愉快)14.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15.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省,自我检查、反省)1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17.传.不习乎(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18.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19.学而不思则罔.(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20.思而不学则殆.(疑惑)21.静以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22.俭以养德..(培养品德)23.非宁静..(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无以致远目标)24.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25.非志无以成.学(达成,成就)26.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27.意与日去.(消失,逝去)28.险躁..(接触社会)..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29.多不接世30.将复何及.(来得及)31.一狼径.去(径直)32.屠暴.起(突然)33.缀.行甚远(连接、紧跟)34.屠自后断其股.(大腿)35.苫蔽..成丘(覆盖、遮盖)36.目似瞑.(闭上眼睛)37.狼亦黠.矣(狡猾)38.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39.一狼仍从.(跟从)40.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41.顾.野有麦场(看,视)42.积薪.其中(柴草)43.又数刀毙.之(杀死)44.一狼洞.其中(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45.止露尻.尾(屁股)46.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47.止.有剩骨(仅,只)48.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起;故,原来的)49.恐前后受其敌.(这里指攻击)50.弛.担持.刀(弛,解除,卸下;持,拿起)51.有人忧天地崩坠..(倒塌坠落)52.天果.积气(果然、果真)53.只使..(四方)..坠(纵使,即使)54.充塞四虚55.及.其家穿井(待,等到)56.国人道.之(讲述)二、重点虚词1.之⎩⎪⎪⎪⎨⎪⎪⎪⎧学而时习之.( 代词,指学习过的知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代词,它 )夫君子之.行( 助词,的 )又数刀毙之.( 代词,它,指狼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的 )久之.(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复投之.( 代词,代骨头 )2.而⎩⎪⎨⎪⎧相委而.去( 表承接,不译 )人不知而.不愠( 表转折,却 )3.盖:盖.以诱敌(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4.其⎩⎪⎪⎨⎪⎪⎧人不堪其.忧( 代词,这种 )仁在其.中矣( 指代某人的思想的一部分 )恐前后受其.敌( 指狼 )场主积薪其.中( 指麦场 )屠乃奔倚其.下( 指柴草堆 )一狼洞其.中( 指柴草堆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指屠户 )屠自后断其.股( 指狼 )5.以⎩⎪⎨⎪⎧静以.修身( 介词,用 )非志无以.成学( 介词,来 )投以.骨( 介词,把 )以.刀劈狼首( 介词,用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介词,来 )盖以.诱敌( 介词,用来 )6.乃⎩⎪⎨⎪⎧去后乃.至( 才 )屠乃.奔倚其下( 于是,就 )乃.悟前狼假寐( 才 ) 三、通假字1.尊君在不.( 同“否”,读fǒu ,相当于“吗” )2.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其人舍.然大喜( 同“释”,解除、消除 )四、词类活用1.友人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 2.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 ) 3.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天 ) 4.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用作名词,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 5.传.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 6.饭.疏食( 名词作动词,吃 ) 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 8.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 9.狼不敢前.( 名词作动词,上前 ) 10.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作动词,攻击 ) 11.一狼洞.其中( 名词作动词,挖洞 ) 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 13.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 ) 14.苫.蔽成丘( 名词作状语,盖上 ) 15.一屠.晚归( 动词作名词,屠户 ) 16.一屠晚.归( 名词作状语,傍晚 ) 17.弛.担持刀( 形容词作动词,解除,卸下 ) 五、一词多义1.日⎩⎪⎨⎪⎧日.中不至( 太阳 )寒雪日.内集( 天 )2.为⎩⎪⎨⎪⎧可以为.师矣( 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 ) 3.知⎩⎪⎨⎪⎧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温故而知.新( 懂得 )4.学⎩⎪⎨⎪⎧非学.无以广才( 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 学业、成就 ) 5.止⎩⎪⎨⎪⎧止.有剩骨( 仅,只 )一狼得骨止.( 停止 )6.意⎩⎪⎨⎪⎧意.暇甚( 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图 ) 7.敌⎩⎪⎨⎪⎧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盖以诱敌.( 敌人 )8.前⎩⎪⎨⎪⎧恐前.后受其敌( 前面 )狼不敢前.( 上前 ) 9.积薪⎩⎪⎨⎪⎧场主积薪..其中( 堆积柴草 )转视积薪..后( 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 六、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__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__今义:__指子女__2.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__文章的义理__ 今义:__文章的意思__3.去.后乃至古义:__离开__ 今义:__到、往__4.相委.而去古义:__舍弃__ 今义:__委屈、委托__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__回头看__ 今义:__照顾__6.与人期.行古义:__约定__ 今义:__日期__7.下车引.之古义:__拉,牵拉__ 今义:__引用__8.不亦君子..乎古义:__有才德的人__今义:__泛指品德高尚的人__9.可以..为师矣古义:__可以凭借__今义:__可能、许可__10.饭疏.食,饮水古义:__粗劣__ 今义:__疏通、疏散__11.饭疏食,饮水.古义:__冷水__今义:__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__12.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__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__今义:__无学识、无智谋的人__13.吾日三.省吾身古义:__多次__ 今义:__数词,三__14.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__精力集中__ 今义:__安静、不嘈杂__ 15.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__轻薄__ 今义:__危险、不安全__16.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__懈怠__ 今义:__速度缓慢__17.少.时古义:__稍微__ 今义:__数量小__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__多少__ 今义:__几何学的简称__19.止增笑耳.古义:__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__ 今义:__耳朵__20.屠自后断其股.古义:__大腿__ 今义:__屁股__21.身亡所寄.古义:__依附,依托__ 今义:__寄托__22.因往晓.之古义:__告知,开导__ 今义:__知道__七、文言句式1.省略句。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之前省略了介词“于”)(2)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3)投以骨(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4)一狼仍从(省略了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5)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6)一狼洞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7)屠乃奔倚其下(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8)顾野有麦场(省略了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省略了主语“屠”,可补充为“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2.倒装句。

(1)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所似何”,像什么东西)(2)投以骨(“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3)意暇甚(正常语序应为“意甚暇”)(4)身已半入(正常语序应为“身已入半”)(5)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正常语序应为“而两狼如故之并驱”)3.判断句。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即”表示“这就是”,“也”在这里表加强判断语气)(2)贤哉,回也!(“也”表判断)八、重点句子翻译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_不久,雪下得更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__2.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__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__ 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真不是人哪!与别人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

__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就会罔然无所得;只思考而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__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__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_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__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__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__8.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__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__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__10.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__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__1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骨头已经扔光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__1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__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__1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的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__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想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部。

__1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__16.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__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

__17.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__日月星辰,也是聚集的气体中发光的东西。

__九、问题探究1.《咏雪》在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__作者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