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专题二 阅读能力辅导

(有删改)
阅读能力辅导
文本助读 阅读小说时要抓住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一、划分层次,理清情节。 开端(第①②段):写进入塔里木前,傅队长说:“要是一个月不见我们 回来,就给我们开追悼会吧”,进入沙漠后,傅队长想起忘了带维吾尔 语翻译。 发展(第③~⑤段):傅队长等人走了七天,到塔里木河对岸进行勘探, 发现含盐碱量低的好地,返回北岸时发现干粮已经消耗完了。 高潮(第⑥~⑬段):发现了一个放羊的维吾尔族中年男子,傅队长用皮 鞋和他换回了鸡蛋和馕,自己割了麻袋编织了一双鞋。 结局(第⑭段):傅队长给刚参军的大学生讲长征的经历。
阅读能力辅导
③进塔里木没有现成的路,一行五人,轮换着坐马拉的大车。阿克苏 到阿拉尔有一百二十多公里,他们走了七天。
④ 阿拉尔在塔里木河北岸,他们要到河对岸去勘探。于是乘独木舟过 河,远处是巨浪一般的沙丘群,那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傅队长一边走一边 抓一把沙土,放在舌尖上舔一舔,不咸。他说:含盐碱量低,是好地。他的 挎包里装了一小袋一小袋的土样。
皮鞋 [浙江余姚]谢志强 ①出发前,应对沙漠的一切,都准备得很周密。可是,傅队长总觉得还 差点儿什么,却又琢磨不出。等到进入沙漠后,他终于想起,要是带个维 吾尔语翻译就好了。 ②师部决定开发塔里木,组织了一支勘探队。傅队长是老红军,凭着 经验,他带了一张地图,一辆木轱辘马车,还有羊皮水囊、军用水壶。他说, 那个地方,塔克拉玛干,意思是进去出不来,要是一个月不见我们回来,就 给我们开追悼会吧。
阅读能力辅导
4.傅队长已经带领队员走出了饥饿困境,为什么作者还要在最后一段写 傅队长的长征经历?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6分)①为了交代傅队长赤脚不怕烫和能带领队员走出困境的缘 由,使故事更合理;②为了表明傅队长早在长征中就磨炼出顽强的革命 意志,凸显其老红军形象;③为了赞颂红军不怕艰险的长征精神,深化 小说主题。
中考数学复习 专题2 规律探索型问题数学课件

2.解图形规律探索题的方法: 第一步:标序号:记每组图形的序数为“1,2,3,…,n”; 第二步:数图形个数:在图形数量变化时,要记出每组图形的表示个数; 第三步:寻找图形数量与序号数 n 的关系:针对寻找第 n 个图形表示的数量时,先将后 一个图形的个数与前一个图形的个数进行比对,通常作差(商)来观察是否有恒定量的变化, 然后按照定量变化推导出第 n 个图形的个数; 函数法:若当图形变化规律不明显时,可把序号数 n 看作自变量,把第 n 个图形的个数 看作函数,设函数解析式为 y=an2+bn+c(初中阶段设二次函数完全可以解决),再代入三组 数值进行计算出函数解析式(若算出 a=0 就是一次函数)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仔细读题,找到图形内和图 形外格点的数目.
[对应训练] 4.在由 m×n(m×n>1)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矩形网格中,研究它的一条对角线所穿过的小 正方形个数 f, (1)当 m,n 互质(m,n 除 1 外无其他公因数)时,观察下列图形并完成下表:
[对应训练] 2.(2015·咸宁)古希腊数学家把数 1,3,6,10,15,21,…叫做三角数,它有一定的规 律性.若把第一个三角数记为 a1,第二个三角数记为 a2…,第 n 个三角数记为 an,计算 a1+ a2,a2+a3,a3+a4,…由此推算 a399+a400=__1.6×105 或 160_000__.
1.(2015·德州)一组数 1,1,2,x,5,y…满足“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都等于它前面的 两个数之和”,那么这组数中 y 表示的数为( A )
A.8 B.9 C.13 D.15 2.(2015·河南)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均为 1 个单位长度的半圆 O1,O2,
专题2 需要变形的名词、数词、形容词和副词

语法专题突破
高考一轮总复习 • 英语
返回导航
二、不可数名词
语篇导入
To learn more knowledge①,I have to do lots of homework① every day and have no time① to have fun② or do housework①.Last week we had an exam but I didn’t perform well. However,my teacher said that I had made great progress②.So this exam is not a failure③.On the contrary,it is a success③ in a way.
语法专题突破
专题二 需要变形的名词、数词、形容词和副词
一 名词 三 形容词和副词
二 数词 考点分层演练
高考一轮总复习 • 英语
返回导航
一、可数名词
一 名词
语篇导入
Mr Smith is very busy because he runs several companies①.He works seven days① a week and 12 months② a year.In his spare time he likes watching football matches③.He likes eating tomatoes④ but he doesn’t eat vegetables with leaves⑤.He has two pet horses⑥ and he often rides them with his friends on Mr Black’s farm⑦ because he thinks the scenery of the farm ⑧ is very beautiful.
语文中考专题二文言文阅读(考点特训人物类)课件(共71张PPT)

4.沈怀清“由巡检仕至臬司”,在仕途上能这样快速升迁是 偶然的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分)
不是偶然,沈怀清为官尽职严明,履任后严缉盗贼,使之不 敢出城;他有敏锐的观察力,治酒邀友赏雪时,见城中一屋无 片雪凝积,微见烟起,就觉察到异常;他有准确的判断力和很 强的指挥能力,当他得知这是县里的大户人家,而主人又远在 北方时,就判断这些房屋已经成为盗贼聚集的地方,立刻派人 包围、搜查,并将盗贼捉拿归案,这些都是沈怀清能快速升迁 的原因。
未几,判大理寺,庐州妖尼道安诬讼徐铉,道安当反坐,有 诏勿治。禹偁抗疏徐铉,请论道安罪,坐贬商州团练副使。
孝章皇后崩,群臣不成服①。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 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
咸平初,出知黄州,尝作《三黜赋》以见志。其卒章云:“ 屈于身而不屈于道兮,虽百谪而何亏(A)”
(节选自《宋史·列传》,有删改)
3.作者最后“冁然一笑”,意味丰富。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品 析。(4分)
作者多年后与灯上人重逢,见其所画竹卷“新枝古干,披 展森然”,有如真竹,作者的笑是对友人画技精进的佩服和 赞许;作者于六年后终于再见友人,两人对坐重温品茗谈画 的时光,作者的笑是对清雅生活的满足;作者见友人画竹如 真,调侃是灯上人吸收了后院竹子的精华,作者的笑流露出 人生有知音的喜悦。
点此链接阅读译文(三)
1.阅读【甲】文,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 一组( C )(3分)
A.以寓规讽
欣然规往
B.此不逾月遍天下矣 老翁逾墙走
C.俟雨足复故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D.道安当反坐 窥谷忘反
2.用“/”给【甲】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2分)
专题2 分段函数

专题二│ 专题二│ 要点热点探究
【解答】 (1)由题意: 当 0≤x≤20 时 ,v(x)=60;当 解答】 由题意: ≤ ≤ = ; 由题意 200a+b=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20≤x≤200 时, v(x)=ax+b, ≤ ≤ 设 = + , 再由已知得 20a+b=60, + = , 1 =- a=-3, 解得 b=200. = 3 , ≤ , 60,0≤x<20, 故函数 v(x)的表达式为 v(x)=1 的表达式为 = - ) ≤ ≤ 3(200-x),20≤x≤200.
专题二│ 专题二│ 要点热点探究
【解答】 解答】 + ( ≤ ) x+8(0<x≤4), (1)因为 m=4,所以 y= 24 因为 = , = ) - x-2(x>4).
当 0<x≤4 时,x+8≥4,显然符合题意; ≤ + ≥ ,显然符合题意; 24 综上, 当 x>4 时, ≥4⇒4<x≤8.综上,0<x≤8. ⇒ ≤ 综上 ≤ x-2 - 所以自来水达到有效净化一共可持续 8 天.
专题二 │ 要点热点探究
【点评】 在处理分段函数的单调性时,易错在当每一段 点评】 在处理分段函数的单调性时, 函数为单调递增时,误以为整个函数也是单调递增, 函数为单调递增时,误以为整个函数也是单调递增,还需要 看分界点处的函数值的关系,如本题所给图象. 看分界点处的函数值的关系,如本题所给图象.
a . 2
专题二 │ 要点热点探究
(ii)当 1< 当 上大于 0, , 所以
f(x)在区间1, 在区间 , a a 上为减函数,在 上为减函数, 上为增函数, ,e上为增函数, 2 2 a 3a a a a <f(e)=e2; 时,ymin= 2 -2ln2,且此时 f = 2 2 a 2 <e, 2<a<2e 时,′(x)在1, f′ 在 , 即 2 , a a 上小于 0, ,e , 在 2 2
高中数学二轮讲义:专题2 第1讲 平面向量(学生版)

专题二 第1讲 平面向量【要点提炼】考点一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1.平面向量加减法求解的关键是:对平面向量加法抓住“共起点”或“首尾相连”.对平面向量减法应抓住“共起点,连两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再观察图形对向量进行等价转化,即可快速得到结果.2.在一般向量的线性运算中,只要把其中的向量当作一个字母看待即可,其运算方法类似于代数中合并同类项的运算,在计算时可以进行类比.【热点突破】【典例】1 (1)如图所示,AD 是△ABC 的中线,O 是AD 的中点,若CO →=λAB →+μAC →,其中λ,μ∈R ,则λ+μ的值为( )A .-12B.12 C .-14D.14(2)已知e 1,e 2是不共线向量,a =m e 1+2e 2,b =n e 1-e 2,且mn ≠0.若a ∥b ,则mn =________.(3)A ,B ,C 是圆O 上不同的三点,线段CO 与线段AB 交于点D ,若OC →=λOA →+μOB →(λ∈R ,μ∈R ),则λ+μ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拓展训练】1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边AB ,BC 的中点,连接CE ,DF ,交于点G.若CG →=λCD →+μCB →(λ,μ∈R ),则λμ=________.(2)如图,在扇形OAB 中,∠AOB =π3,C 为弧AB 上的一个动点,若OC →=xOA →+yOB →,则x +3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要点提炼】考点二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若a =(x ,y),则|a |=a ·a =x 2+y 2. 2.若A(x 1,y 1),B(x 2,y 2),则|AB →|=x 2-x 12+y 2-y 12.3.若a =(x 1,y 1),b =(x 2,y 2),θ为a 与b 的夹角, 则cos θ=a ·b |a ||b |=x 1x 2+y 1y 2x 21+y 21x 22+y 22.【热点突破】【典例】2 (1)(2020·全国Ⅲ)已知向量a ,b 满足|a |=5,|b |=6,a ·b =-6,则cos 〈a ,a +b 〉等于( )A .-3135B .-1935 C.1735 D.1935(2)已知扇形OAB 的半径为2,圆心角为2π3,点C 是弧AB 的中点,OD →=-12OB →,则CD →·AB →的值为( )A .3B .4C .-3D .-4(3)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AD =2CD =2,∠ADC =90°,若点M 在线段AC 上,则|MB →+MD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拓展训练】2 (1)(2019·全国Ⅰ)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a |=2|b |,且(a -b )⊥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 A.π6 B.π3 C.2π3 D.5π6(2)(2020·新高考全国Ⅰ)已知P 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ABCDEF 内的一点,则AP →·AB →的取值范围是( ) A .(-2,6) B .(-6,2) C .(-2,4)D .(-4,6)(3)设A ,B ,C 是半径为1的圆O 上的三点,且OA →⊥OB →,则(OC →-OA →)·(OC →-OB →)的最大值是( ) A .1+ 2 B .1- 2 C.2-1 D .1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E 为边CD 的中点,则BE →等于( ) A .-12AB →+AD →B.12AB →-AD →C.AB →+12AD →D.AB →-12AD →2.(2020·广州模拟)加强体育锻炼是青少年生活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某学生做引体向上运动,处于如图所示的平衡状态时,若两只胳膊的夹角为π3,每只胳膊的拉力大小均为400 N ,则该学生的体重(单位:kg)约为(参考数据: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0 m/s 2,3≈1.732)( )A .63B .69C .75D .813.已知向量a =(1,2),b =(2,-2),c =(λ,-1),若c ∥(2a +b ),则λ等于( ) A .-2 B .-1 C .-12 D.124.(2020·潍坊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3,1),将向量OP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π2后得到向量OQ →,则点Q 的坐标是( )A .(-2,1)B .(-1,2)C .(-3,1)D .(-1,3)5.(2020·泰安模拟)如图,在△ABC 中,点O 是BC 的中点,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 ,AC 于不同的两点M ,N ,若AB →=mAM →,AC →=nAN →,则m +n 等于( )A .0B .1C .2D .36.在同一平面中,AD →=DC →,BE →=2ED →.若AE →=mAB →+nAC →(m ,n ∈R ),则m +n 等于( ) A.23 B.34 C.56D .1 7.若P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PA →-PB →|=|PA →+PB →-2PC →|,则△ABC 的形状为( ) A .等边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8.已知P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ABC 外接圆上的动点,则||PA →+PB →+2PC →的最大值为( )A .2 3B .3 3C .4 3D .5 39.如图,圆O 是边长为23的等边三角形ABC 的内切圆,其与BC 边相切于点D ,点M 为圆上任意一点,BM →=xBA →+yBD →(x ,y ∈R ),则2x +y 的最大值为( )A. 2B. 3 C .2 D .2 2 二、多项选择题10.(2020·长沙模拟)已知a ,b 是单位向量,且a +b =(1,-1),则( ) A .|a +b |=2 B .a 与b 垂直C .a 与a -b 的夹角为π4D .|a -b |=111.设向量a =(k,2),b =(1,-1),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k<-2,则a 与b 的夹角为钝角 B .|a |的最小值为2C .与b 共线的单位向量只有一个为⎝⎛⎭⎪⎫22,-22D .若|a |=2|b |,则k =22或-2 212.已知△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两点,且AE →=EB →,AD →=2DC →,BD 与CE 交于点O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CE →=-1 B.OE →+OC →=0C .|OA →+OB →+OC →|=32D.ED →在BC →方向上的投影为76三、填空题13.(2020·全国Ⅱ)已知单位向量a ,b 的夹角为45°,k a -b 与a 垂直,则k =________. 14.在△ABC 中,AB =1,∠ABC =60°,AC →·AB →=-1,若O 是△ABC 的重心,则BO →·AC →=________. 15.(2020·石家庄模拟)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点O 为△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A =π3,且AO →=λAB →+μAC →,则λμ的最大值为________.16.(2020·浙江)已知平面单位向量e 1,e 2满足|2e 1-e 2|≤2,设a =e 1+e 2,b =3e 1+e 2,向量a ,b 的夹角为θ,则cos 2θ的最小值是________.。
专题二:古代重要法典

专题二:古代重要法典
1、《法经》:《具律》置于末尾。
2、商鞅变法:改法为律。
亲、故、贤、能、功、贵、勤、宾
3、《曹魏律》:18篇;将《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八议”入律。
420篇;
《张、杜律》
512篇;将《刑名》
是魏晋南北朝时立法成就最高,对后代封建法典影响最直接、最深远的一部法典。
6、《北魏律》与《南陈律》:“官当”入律。
十恶
7、《开皇律》(隋文帝):确立了两项制度
封建制五刑
8、《贞观律》(唐太宗李世民):确立了“加役流”;标志着唐代基本法典即告定型,确立唐
律内容和风格。
《永徽律疏》
===== 《永徽律》与《律疏》
唐高宗命长孙无忌在《贞观律》上撰定以儒家经义为据,逐条
对律文进行解释和阐
明,相当于现在的司法
解释。
刊印。
9、《宋刑统》(宋太祖):内容沿袭《唐律疏议》,但律下分213门,律后附敕、令、格、式。
体例上取唐末《大中刑律统类》和五代《大周刑统》。
起始于宋太祖赵匡胤
10、宋仁宗之前,“律敕并行”
宋神宗变法(王安石变法),设立“编敕所”,“以敕破律、代律”。
“敕”是经过编制与分博,具有法律约束力。
一、主要法典篇章数目的变化:。
高考历史教材深度整合【专题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历史教材深度整合【专题2】列强侵略与中国⼈民的反抗⽃争专题⼆列强侵略与中国⼈民的反抗⽃争(⼀)1840~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1.鸦⽚战争(1840—1842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业⾰命,成为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清朝⽇趋衰弱腐败,内部危机严重;②直接原因:英国向中国⾛私鸦⽚和中国⼈民的禁烟运动。
③导⽕线:虎门硝烟。
(2)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系列不平等条约。
(3)《南京条约》(1842年8⽉)割⾹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主权;使⾹港成为英国进⼀步侵华的基地。
赔款2100万银元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加剧了中国⼈民的贫困;开创了列强对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
开放五处为通商⼝岸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势⼒的侵⼊。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4)《南京条约》附件(《五⼝通商章程》、《虎门条约》)①内容: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岸租赁⼟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特权。
②影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领⼟主权;⽚⾯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形成了“利益均沾”惯例,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共同侵略。
(5)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的领⼟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盾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盾,封建主义和⼈民⼤众的⽭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盾。
⾰命任务的变化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成为中国⼈民的双重任务。
⾰命性质的变化中国进⼊旧民主主义⾰命时期。
2、第⼆次鸦⽚战争(1856—1860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列强进⼀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修约”要求被拒绝。
(2)结果: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
英、法、美、俄等强迫清政府签订⼀系列不平等条约。
(3)条约时间条约内容1858年《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10处通商⼝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岸通航;外国⼈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英法军费各200万两⽩银,英商损失200万两⽩银。
专题2 生命的细胞基础 第1练 细胞的分子组成

解析: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形式存在,如植物主要以纤 维素的形式存在,动物主要以糖原的形式存在,A错误;磷脂含C、H、 O、N、P,核酸含C、H、O、N、P,蛋白质含C、H、O、N,B正确;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会影响细胞的代谢强弱和抗逆性强弱,C正确; 转 录 是 指 以 DNA 的 一 条 链 为 模 板 合 成 RNA 的 过 程 ,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有 DNA双链解开和恢复,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成分,中心体不含膜结构,故不含 磷脂,A错误;蛋白质经碱性蛋白酶处理后的产物中有多种肽链,其中 含有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正确;生物体内 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单体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生物大分子,如脂肪水解 成脂肪酸和甘油,而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C错误;人体没有分解纤维 素的酶,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故纤维素不可用作易被人体吸收 的医 9 10 11 12 13 14 15
10. (2022·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 组成中心体的磷脂分子具有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 B. 蛋白质经碱性蛋白酶处理后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 生物体内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单体的化合物属于生物大分子 D. 植物细胞壁的纤维素可用作易被人体吸收的医用缝合线的原料
A. 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B. 结冰和解冻过程不涉及肽键的变化 C. 解冻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未发生改变 D. 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中考语文 专题二 第二类 说明性文章(典例精析 考点特训)

点此链接阅读文章(四)《人的体质有酸碱之分吗》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3分)【考点 一】 A.流遍身体每个角落的血液,是偏碱性的。 B.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体质虽然先天决定已有偏向,但后天调理 也可以做些改善。 C.人在患了肿瘤之后,一定会导致病灶周围的酸性成分偏多。 D.第⑤段画线句子承上启下,由对人的酸碱体质的说明转入对 食物酸碱性的说明。
4.“治水”“蓄水”和“水城”这三个部分在写作时可以互换顺序 吗?为什么?(4 分) 【考点三】
不能互换。建立水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洪治水;山洪被 挡住,流经和缓之处,可以蓄水利用;在水坝基础上聚居生活, 成为水城。这三者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层层深入,不能互 换顺序。
点此链接阅读文章(三)《请签收快递,也请“签收”快递 污染》
2.上文中的插图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考点二】
形象直观地说明大数据处理应用流程。为作者下文举例说明 和进一步阐释“大数据技术是智慧城市中产生的海量数据的必 然选择”提供清晰明了、简洁有力的依据。
3.文章第⑥段说“网络舆情监控方面,大数据也为城市提供了智 慧支持”。请根据全文内容,推断“大数据”是如何在网络舆情监 控方面为城市提供智慧支持的?(4分)【考点五】
【解析】C项是“可能会”,不是“一定会”,表述不准确,考 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小明的妈妈是一位忠实的“酸碱体质”理论信奉者,不吃酸性 食物,只吃碱性食物。请结合全文观点予以反驳,使其健康饮食。 (3分)【考点五】
(1)人体是酸是碱无法测定,没有酸碱体质一说。(2)人体拥有 很强大的调节系统和功能,能够有效地控制调节体内各体液酸碱 度,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或“食物的酸碱性对人体健康没有影 响”)。(3)酸性体质致病是种误解,疾病可能改变人体酸碱,绝非 偏酸体质导致疾病。(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专题2 找规律填数

专题二找规律填数知识要点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如自然数列:0、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
寻找数列的数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例题精选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2、4、7、11、()、()(2)2、6、18、54、()、()【点拨】在数列(1)中,第一个数增加1等于第二个数,第二个数增加2等于第三个数,也就是每相邻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4,……这样下一个数应为11增加5,所以应填16,再下一个数应比16大6,应填22。
在数列(2)中,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根据这一规律课知道()里应分别填162和486。
解:这两个数分别应是:(1)1、2、4、7、11、(16)、(22)(2)2、6、18、54、(162)、(486)例2 观察各数变化的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2、5、13、34、()(2)21、4、18、5、15、6、()、( )【点拨】在数列(1)中,可以发现2×3=1+5,5×3=2+13,13×3=5+34,也就是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乘3等于它前后相邻两数的和,因而括号里应填89.在数列(2)中,隔着看数减3为第三个数,第三个数减3为第五个数。
第二个数增加1为第四个数,第四个数增加1是第六个数,根据这一规律,可以确定括号里分别应填12、7。
即分别看单数序号位置上的数及双数序号位置上的数的规律。
解:这两个数列应是:(1)1、2、5、13、34、(89)(2)21、4、18、5、15、6、(12)、(7)例3 下面的数列每一项都由3个数组成,依据规律填写第四项的数。
专题2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民族交融

历史时期
相关史事
民族关系主要特征
通过册封、设置机构等方式加强与少数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
明清
民族的联系
步巩固
近代 现代
抗日战争时期,各民族团结御侮,维护国 显示出强大的民族凝
家统一
聚力和向心力
1951 年 西 藏 和 平 解 放 ;实 行 民 族 区 域 自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治制度;[广西2023.34(3)]实施西部大开 各民族共同繁荣 发战略等
历史时期
概况
(1)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
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设 现代
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
针指导下,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一个中国原则”成为海峡
两岸人民的共识
台湾 (2)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 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3)清朝: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认识】(1)新疆、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无论中央政权如何更迭,它们与中央政府之间的从属关系从未改变。 (2)我国历代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和治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发展,巩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摘编自贾益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的凝聚自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体现各民族平等进行的 “制度安排”。(1分)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 家形成和发展的认识。(2分) “制度安排”: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认识:中华民族各民族 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深,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国家大一统时代,采取更加积极平等的民族政策,有利于不断增强民 族凝聚力,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回答一点、 言之有理即可,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的主要机构有国王、议会和内阁。
①国王: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是存在君主。
国王只是一个“虚位元首”,仅具有象征性的地位,行使形式上的权力,承担国家元首等礼仪性职能。
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国王议会政府英王的保留、现代职能与危机议会的地位、产生、组成与职权内阁与首相的地位、产生和职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特点君主立宪制的实质总统总理议会总统的地位、产生与职权总理的地位、产生与职权议会的地位、产生、组成与职权法国政体的运行法国政体的特点英法政治体制的异同两国政体的差异政体相异的缘由异中有同,殊途同归②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③内阁: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2)君主立宪制的实质①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
②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看:王室、议会和内阁都是资产阶级和贵族代表组成的。
③从执政理念和政策来看,议会的上院和下院没有本质区别,都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效力。
④保守党和工党轮流组阁,虽然两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和阶层,但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两党没有本质区别,两党的关系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治竞争关系。
实质: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政权组织形式。
①从国王和王室看,国王演化为贵族和资产阶级代表,居社会最上层。
②从议会看,议会是有钱人的议事场所。
从执政理念到执政政策,上下院都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③从参选政党看,保守党代表大资产阶级和社会上层利益,工党在在执政中执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演变为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护者。
由资产者先生们“毫不反对”也给人民以选举权,但是要有一个条件,就是人民代表议院要受富豪议院的控制,而富豪议院一定要竭力修改和取消人民代表议院所通过的种种决议。
因此,他们在自己的纲领中说:“我们需要两院制。
”更根本的问题是,行政机关所要向之负责的国会,人们就称之为“百万富翁的俱乐部”。
权力较大的英国国会,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可是工党(以至法国及德国的社会党)早已不是真正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党了。
它们早已蜕化变质,成为资产阶级的代理人了。
结合材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
二、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法国的国家机构、法国政体的运行与特点(1)法国的国家机构法国国家机构由总统、政府和议会组成①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
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任期五年。
②总理是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
③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两院组成。
国民议会的主要职权: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
在行使立法权方面,参议院和国民议会有同等的权力。
(2)法国政体的运行法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国家。
①法国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总统利用宪法赋予的权力,在法国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②总理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政府要对议会负责;③议会拥有立法权和监督权,对政府进行监督和制约。
(3)法国政体的特点①半总统制半议会制:在法国政体中,包含许多总统制因素,如总统由普选产生;总统掌管最高行政权力;总统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总统不对议会负责。
同时它又包含许多议会制因素,如政府对议会而不对总统负责;议会可以通过表决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来决定政府的去留等。
它兼有两个政体的特点,有人称它为“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
②“行政双头制”:由于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人们把法国行政领导体制称为“行政双头制”。
一般来说,总统和总理有基本分工: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
(“左右共治”是指总统与总理出自不同的党派的局面,这是法国政体结构导致的一种特有现象。
)③多党制:多党制也是法国政体的一个特点。
这种多党制的主要表现是:始终未能形成两个左右政治局势的大党;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党派林立;随着中间阶层壮大,左右翼政党都出现向中间靠拢的趋势。
1、为什么说法国不是总统制国家?三、英法政治体制的异同(1)异:①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是民主共和制中的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
②从权力机关看——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法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其地位和作用都不能与英国相提并论。
③从国家元首看——英国国王一般只承担“礼仪性职责”,是“虚位君主”;法国总统则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
④从政党制度看——英国是两党制,由议会多数党组阁;法国是多党制,议会中有许多党派,往往是几个党派联合才能形成议会多数党派并组成多党联合政府。
⑤从政府首脑看——英国首相由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权力很大;法国总理由总统任命,权力较之英国首相要小得多。
(2)同:①从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来看,英法两国的政体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
两国的政权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执政的根本目标都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②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来看,英法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③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来看,英法两国都出现议会权力萎缩、行政权力加强的趋势。
④两种政体都渐趋成熟,但是也都面临着诸多困扰和弊端,这些都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无法通过调节政体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2009年·江苏政治·36)英国在17世纪中期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曾一度推翻国王、建立共和国;“光荣革命”后君主制经过改造得以保留下来,并逐步形成了为资产阶级政权服务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法国在18世纪资产阶级大革命中,彻底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其政权组织形式几经变化,形成了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
简述英法两国在政体结构上的差异。
【解析】本题以英法两国政体的形成过程为背景,考查两国政体的差异以及国体与政体的关系,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等能力。
此题为简述型,难度低,要求在明确政治体制所包括的国家主要机构和政党制度的基础上,紧扣英国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半总统半议会制的政体类型,调用教材知识,从国家机构的地位、职权和政党制度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
【参考答案】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法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
英国国王是“虚位君主”;法国总统则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
英国是两党制,由议会多数党组阁;法国议会中有许多党派,往往是几个党派联合才能形成议会多数派并组成多党联合政府。
英国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权力很大;法国总理由总统任命,权力较小。
“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镇压人民、压迫人民——这就是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真正本质,不仅在议会制的立宪君主国内是这样,而且在最民主的共和国也是这样。
”——列宁请你用所学的有关英法两国政体的知识对这句名言进行分析。
【解析】本题以列宁的名言为背景,旨在考查英法两国政体的共同点及共同实质等知识,同时考查了同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表面上看虽然每隔几年英国和法国都会进行民主选举,但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回答好此题,关键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参考答案】从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来看,虽英法两国的政体不同,但从实质上看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
两国的政权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执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来看,英法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都体现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总之,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实行民主共和制政体,虽然每隔几年英国和法国都会进行民主选举,但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列宁的名言“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镇压人民、压迫人民——这就是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真正本质。
”体现的就是这个道理。
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阶级力量对比和政治文化传统不同。
(1)两国资产阶级革命阶级力量对比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形成比封建势力更强大的力量,迫使封建贵族在革命后走妥协的道路,因而英国最终以革命加改良的方式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大革命前的法国封建势力特别强大,封建势力对资产阶级和农民采用高压政策,资产阶级、广大民众几乎无法与他们达成妥协,只能采取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方式推翻封建王权,废除君主,建立起民主共和制。
(2)政治文化传统不同英国政治文化传统比较保守,善于妥协,政体变革往往采用渐进方式。
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展开了猛烈批判,形成了法国激进的革命政治文化。
1.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在欧洲大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起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是一场更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影响波及整个欧洲。
在经历多次反复之后,英国逐步形成稳定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国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有人认为,“既然都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两国的政体没有什么不同。
”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1)英国是典型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是典型的民主共和制中的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从政体结构看,两国存在明显的差异。
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法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其地位和作用都不能与英国议会相提并论。
英国国王一般只承担“礼仪性职责”,是“虚位君主”;法国总统则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
英国是两党制,由议会多数党组阁;法国议会中有许多党派,往往是几个党派联合才能形成议会多数派并组成多党联合政府。
英国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权力很大;法国总理由总统任命,权力较之英国首相要小得多。
(2)上述观点认识到英法两国政体的共同点,有合理之处。
从本质和作用上说,英法两国的政体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英法两国政体的具体形式是有差异的。
2.法国政治制度示意图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A、B两处各代表什么(2)有人说,法国总统的权力很大,法国是“总统制国家”。
请对此进行简要评析。
(1)①A代表总理,B代表国民议会。
(2)①在法国政体中,法国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在法国政治舞台上发挥主要作用。
总统通过任免总理等直接领导国家行政权力的实施,尤其在国防和外交领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总统可以通过解散国民议会等控制国家局势,决定国家命运。
②但不能说法国是“总统制国家”。
因为总统的权力收到一些结构性因素的限制,尽管总统任命总理并主持内阁会议,但宪法规定政府要对议会负责,从而使总统权力大打折扣。
议会对总统有直接和间接的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