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艺术手法总结
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包括以下几种:
1.直接抒情: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2.借景抒情: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3.托物言志: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5.动静结合:通过动态和静态的结合,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6.比喻: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
7.拟人:通过想象把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情感,描绘生动形象,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表意更加丰富。
8.夸张:故意夸大或缩小表达对象的某种特征或品格,强烈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以上都是诗歌鉴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些手法,诗人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诗歌更加生动、深刻地反映生活和人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篇1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
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
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观书有感》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修辞: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
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这方面对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古代诗歌往往会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
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
反衬是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 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
如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 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 鸣。” 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第四句 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给读者 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衬静,愈见其静,以 声衬静,愈见其静。诗句“蝉躁林愈静,鸟鸣山 更幽”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进而表现出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诗歌鉴赏(难点)
答:一、二两句以“水面平”和把湖面比做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明镜” ,写出了雨后池塘明净清雅的静态美; 雨后池上 三、四两句则用“忽起” “垂杨舞”及垂杨叶 刘攽 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描写了雨后池上的动态美。全诗以动衬静,动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静结合中勾勒出一幅雨后池上美景图(从中也 流露出诗人对雨后池上之景的怡然之情)。 (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
景与情的关系 1、乐景写乐情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作者通过对春天清幽美好景色的描写和微风 细雨中鱼和燕子的欢跃、轻盈之姿的刻画, 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态和热 爱春天的感情。
2、哀景写哀情
4、虚实结合
所见所闻是实,想象回忆是虚。
虚景包括:
神仙鬼怪世界
梦中之境
已逝之境
未来之境
……
诗歌中的“虚” :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仙境就是一个虚象。“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 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 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 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 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再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 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 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 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别后的情景:一 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 弯残月高挂柳梢,更增漂泊的孤独、寂寞、惆怅。
诗词鉴赏常用艺术手法
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二、间接抒情
【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杜甫《登高》 “风急天告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 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 触景生情,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 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 融相洽。抒写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 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 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 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 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 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 一般表达——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烘托与衬托
相同之处——都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 某个形象、某种情感得到凸显。 但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 衬托——主要通过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 与其相似或相对的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 照映衬来完成; 烘托——主要通过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外 在的侧面描写来实现。即《艺概》中所说:“春 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 以烟霞写之”。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 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 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缘情,写 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 咏史抒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渲染——烘托
渲染,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 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 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渲染——从正面着意描写,对环境、景物 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起一种烘云托 月的作用。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
诗歌鉴赏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抒胸臆:这种方式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例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2.融情于景:通过描述景物来表达情感,例如“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托物言志:通过描述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志向,例如“千岩万壑处深山,远看方知出高处。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李忱《瀑布联句》)
4.托物起兴:通过描述与主题无关的事物来引起主题,例如“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余靖《子规》)
5.巧用衬托:通过其他事物的描述来衬托主题,例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台城》)
6.联想巧妙:通过联想将看似不相关的元素联系起来,例如“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卢纶《晚次鄂州》)
7.细节逼真: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或描绘景象,例如“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这些手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以丰富诗歌的内涵和表现力。
在欣赏诗歌时,可以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篇章结构、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 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 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 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 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梦 游天姥吟留别》仙境的美好与现实的黑暗构 成了对比。从而突出了作者追求自由蔑视权 贵的精神。
(2)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 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如 欧阳修《踏莎行》:
3、赋、比、兴
运用比兴手法,能引起读者的联想想象,有助于 对诗歌的理解;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铺陈直叙, 对事物作直接的陈述或描写);十三能织素,十四学 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无名氏《孔雀东 南飞》)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 我旧时裳。“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对 事物作形象描写)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 之词也。”(兴起,先用别的事物发端,引出所要歌 咏的事物)。 兴和比常常联系起来在一篇诗中运用。如《孔雀 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兴, 又是比。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 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 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虞美人 李煜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 不在眼前,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 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3)以乐景写哀情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倍增 其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乐。 《绝 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一、二两句极言春光融洽,景象清新, 令人赏心悦目。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 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 观景物与主观感受形成鲜明对照,用以反 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三、四两句写出了岁月荏苒,归期遥 遥,流露出漂泊的伤感。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表达技巧)(一)诗歌中的表达方式1.记叙: 2.议论※叙议结合(先记叙后议论)3.描写:(1)间接描写即侧面描写或烘托或衬托,用一事物暗示另一事物。
侧面描写就是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
(2)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3)白描(4)细节描写即对细小情节的描写。
它的作用在于具体、生动、鲜明地反映人物和事物的外貌特征及其内在本质,突现作品的主题,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5)动静结合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6)点面结合(7)虚实结合,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8)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9)描写景物的角度:1远近、高低、仰视、俯视、平视、远看、近观等。
2形状、声音、色彩、情态等。
3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
4还有动与静、点和面、明和暗、繁笔与简笔等。
(常两两结合、对比、映照)4.抒情: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借景抒情(即景抒情或借景抒情而情景交融)情因景生②寓情于景(融情于景或寓情于景而情景交融)景随情移3触景生情※景的哀乐与情的哀乐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
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③借物抒情(即托物言志,象征手法)④借古抒情(怀古伤今、借古喻今)(二)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拟、比喻、对比、借代、夸张、对偶、互文、用典、双关、反复、排比等。
1、比拟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常见有拟人与拟物两种类型。
2、比喻比喻的基本修辞作用是能够使表现的内容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总结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总结诗歌是一种富有艺术性的文学形式,它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诗歌的艺术手法丰富多样,下面我将总结其中的几种常见手法。
首先是意象手法。
意象是诗歌创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通过直观的形象和具体的事物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意象可以是具体的物体、动作、景色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情感等。
通过生动明确的意象,诗人能够深入地刻画人物形象、描绘自然景观,并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其次是节奏和韵律手法。
节奏和韵律是诗歌独有的音韵特点,它们使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律美感。
诗歌的节奏可以通过词语的排列、变换和重复来实现,通过合理安排句子的长度、节拍和停顿来营造一种韵律感。
而韵律则是指诗歌中特定的音节和音调的排列组合,它可以分为押韵和谐韵两种形式。
节奏和韵律手法使诗歌朗朗上口,容易被读者接受和记忆。
第三是比喻和拟人手法。
比喻是通过两种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类比或相似来表达思想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或感受具体化,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而拟人则是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特点和行为,使其具有情感和意识。
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诗人能够巧妙地将抽象的思想和感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此外,还有对偶和对仗手法。
对偶是指诗歌中对一组词语或短语进行表面上的平衡和呼应,使诗歌的韵律和意义更加凝练和生动。
对仗则是指诗歌中相邻的两个句子或两行之间的音韵、句法和意义的呼应和互补。
通过对偶和对仗手法,诗人能够使诗歌的结构更加紧凑、流畅,并通过平衡和呼应的方式强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最后是象征手法。
象征是指用具体的符号或形象来代表更深层次的意义和象征。
诗歌中常用的象征符号包括花、树、鸟等自然物象,以及火、水、光等自然现象,它们代表着生命、爱情、希望等更广泛的理念和情感。
通过象征手法,诗人能够将抽象的思想和情感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使诗歌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和意义。
综上所述,诗歌的艺术手法丰富多样,包括意象手法、节奏和韵律手法、比喻和拟人手法、对偶和对仗手法,以及象征手法等。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总结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知识汇总河北定州中学邢建军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分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结构技巧四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又叫: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分为: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古讽(喻)今、使用修辞。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按照内容判断—-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用典、点化、双关、对比(衬托)、通感按照形式判断—-对偶、设问、反问、互文、排比、反复描写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反衬又有:动和静即动与静的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乐与悲的结合以乐景衬哀情(2)联想与想象,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5)细节描写(6)欲扬先抑(7)象征(抒情方法为“托物言志")(8)点面结合(9)视觉、听觉、触觉等相结合(10)远近结合(11)修辞手法(值得注意的是:诗歌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喻今,直抒胸臆,烘托对比,象征比喻,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是近年高考的热点。
)总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分类点睛如果问到一首诗歌的表现手法,先考虑整体上的技巧.(一般是抒情手法,如果具体问到别的再分析。
)如果问到一联或者一句,也要首先考虑最突出的手法。
如果有多种,先按整体考虑之后,再部分考虑。
以下分析中有例子:一、抒情手法类1、基础知识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情感。
例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接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情感,不能奴颜媚骨地侍奉权贵,让自己不开心。
表达自己不能违背自己内心的原则,与世俗不能同流的傲岸之气。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总结(推荐3篇)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总结第1篇【关键词】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近几年常见的表现手法: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比、对照、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下面就其中的几点发表粗浅的见解。
(3)以乐景写哀情。
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如xxx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
又如xxx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4)抑扬。
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为了使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
如“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xxx《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5)虚实结合。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如xxx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xxx。
”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归纳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归纳一.描写手法1.白描:本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
用在文学创作中,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写作方法。
例:(散文)“房间内的光线不够,所以在房间正中顶上,开了一个八角形的光斗。
因此大家就把这个楼叫做‘八角楼’。
”作者用朴素的语言,不作任何形容,简明地写房间内简陋的陈设,重点介绍了“八角楼”名称的由来。
(诗歌)“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
2.渲染: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文艺创作表现手法是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
例:(诗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里“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心情的焦急。
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3、烘托:对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人物、环境,使主要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属于侧面描写。
例:(诗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写刘备频繁问计,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孔明的才智。
4.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
例:(诗歌)“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未来一天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今晚巴山夜雨的情景。
诗词鉴赏的十大技法
诗词鉴赏的十大技法技法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技法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1.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2.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3.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艺术手法
一.艺术手法: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等,4、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三.表达方式: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诗歌鉴赏手法
艺术手法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表达方式,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对比、衬托、象征等。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例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来象征好的人品节操例子:马蹄莲象征纯洁。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将什么与什么比较,突出了什么。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3、诗歌表现手法赋、比、兴、烘托、虚实结合(以虚衬实\以实衬虚)、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声衬静\以静衬声)、象征、引用(用典\化用)等。
赋:铺陈叙事。
比:借一物而喻它物。
兴:起兴,先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物。
借它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中心事物的描写方式。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诗歌的鉴赏需要关注其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1.象征手法:通过使用具象或抽象的符号、形象、意象等来代
表或暗示更深层次的意义。
例如,用春天来象征希望和新生。
2.比喻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比较来突显它
们的共同之处或特点。
例如,将心比作苍穹,形容心情广阔。
3.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性和行为,以增强
表达的形象感。
例如,用“秋风”“呼啸”来描述风的声音。
4.排比手法:通过使用并列结构的句子,以强调同等重要的事
物或概念。
例如,"冰冷的风,寒冷的雨,无情的黑夜"。
5.对仗手法:通过对诗句中的词语、句子进行音、韵、意义上
的对应,以增强韵律和美感。
例如,“山隅隐隐”中的“隐隐”与“山隅”产生对仗。
6.修辞手法:包括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夸张、反复、倒装等,以增强表达力和形象感。
7.节奏感和韵律感:诗歌通常具有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
过对诗句的音调、音节、重复等进行处理,使得整篇诗歌具有一种鲜明的韵律感。
8.意象和意境的营造:通过运用具体而生动的修辞手法,使得
诗歌中的意象更加鲜活,以及透过意象的串联和延展,使得整篇诗歌中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情感和氛围。
这些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常常与主题、情感、氛围等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了一首优秀诗歌的魅力。
同时也需要根据诗歌的风格、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综合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时候,场队里面有片我一眼望不到边的荷塘。
妈妈经常带着我到荷塘边采莲叶摘莲蓬剥莲子,我边走边跳的跟着,嘴里连说带唱地念:“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妈妈教的杨万里的诗。
碧绿的荷塘里高低错落地盛开着粉白的粉红的荷花,有的羞答答地躲在莲叶下,有的则大方地在艳阳下舒展妙曼的身姿,把小蜜蜂忙得不停地在花瓣中花蕊里飞来飞去。
清风一阵阵地送着荷花的芬香,莲叶与荷花在低头细语,沙沙,沙沙。
只可惜,我听不懂它们说的话。
妈妈,荷花真香真美啊!嗯。
妈妈摘一朵给你。
不,妈妈,摘下了它,它会死的。
让它长在塘里,一大片一大片的,它才高兴才会香才会更美丽。
好吧,女儿,让它们美美的长着。
来,我们把莲子莲叶都拿回家里蒸饭和做莲子羹。
好,妈妈,莲子羹最好吃了诗歌鉴赏——艺术手法知识汇总河北定州中学邢建军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分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结构技巧四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又叫: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分为: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古讽(喻)今、使用修辞。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按照内容判断——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用典、点化、双关、对比(衬托)、通感按照形式判断——对偶、设问、反问、互文、排比、反复描写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反衬又有:动和静即动与静的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乐与悲的结合以乐景衬哀情(2)联想与想象,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5)细节描写(6)欲扬先抑(7)象征(抒情方法为“托物言志”)(8)点面结合(9)视觉、听觉、触觉等相结合(10)远近结合(11)修辞手法(值得注意的是:诗歌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喻今,直抒胸臆,烘托对比,象征比喻,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是近年高考的热点。
)总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分类点睛如果问到一首诗歌的表现手法,先考虑整体上的技巧。
(一般是抒情手法,如果具体问到别的再分析。
)如果问到一联或者一句,也要首先考虑最突出的手法。
如果有多种,先按整体考虑之后,再部分考虑。
以下分析中有例子:一、抒情手法类1、基础知识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情感。
例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就是直接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情感,不能奴颜媚骨地侍奉权贵,让自己不开心。
表达自己不能违背自己内心的原则,与世俗不能同流的傲岸之气。
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必须是景象描写中含着情感。
如果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直接就写借景抒情即可;如果是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需要点明。
例如: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借景抒情,写出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派生机,明丽之感),表达了沉醉其中的喜悦安适的心情。
以下划线为写景技巧——意象叠加。
运用了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等意象叠加,营造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图景。
前两句视觉和嗅觉相结合。
(自己分析)后两句动静结合。
(自己分析)还有角度由高到低的顺序。
例如: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借景抒情,借助“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等意象,描绘了秋夜幽寂清冷的景象,渲染了孤寂冷清的氛围,表达了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视觉和听觉相结合。
(自己分析)例如: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乐景衬哀情,(翻译前两句)描绘了灿烂绚丽的春景,美景之下,(翻译后两句),乐景之中更加衬托出诗人羁旅异乡的思乡之情。
色彩的渲染和衬托,描绘了灿烂绚丽的春景。
例如: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哀景衬乐情,前两句写眼前荒寒壮阔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可是后两句却是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哀景更加衬托诗人豪迈的胸襟。
白描手法写景。
另外,一定要注意触景生情,触景生情是指看到了某种景,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
例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触景生情,主人公登上小楼,看到了路边的杨柳已经泛出青色,一年又过去了,忽然想起了远行在外没有归家的人,心中顿生悔意,不应该让他外寻封侯,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
②借物抒情:只是借助事物,事物没有形成景象的描写,所以不是借景抒情,只是借助于事物发生的事儿或者事物的特点抒发一种情感。
例如:蜘蛛喜鹊无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借物抒情,蜘蛛喜鹊误传喜讯不值得相信,写出女子心中思念之深;间接抒情,从侧面表达了思念之殷切,委婉动人。
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借物抒情,春蚕直到死的时候丝才会吐尽,蜡烛燃尽了泪水才会干枯。
借助于春蚕和蜡炬的执着,表达了诗人心中绵绵不尽的思念和爱恋,极其动人委婉。
③托物言志:借助于事物(尤其是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例如: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托物言志,诗人借助于白梅身处冰雪林中安然其乐,不和桃李混杂尘俗,甘愿承受清风,散作万里清香春意的特点,表达了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甘愿寂寞,为人间带来美丽的高贵品质。
对比(前两句运用对比的描写手法,写出了白梅的品质。
)④借古讽今:运用于咏史怀古诗歌里面。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
借古讽今,(翻译分析),表达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悲凉感慨。
表达这些手法作用的术语: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简意丰、言近旨远、含蓄蕴藉等;2.设问示例①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②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③第X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④鉴赏这首诗歌的表现手法。
(整体上考虑如果有抒情手法的话,先说明抒情手法)3.答题步骤①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抒,则再确定具体又是哪一种;②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③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要用到术语,如含蓄蕴藉、淋漓尽致等。
4.答题范式这首诗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公式】通过什么(表达技巧)+写出了(诗的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二、描写手法类①衬托: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或者相对特点,用一个事物陪衬另一事物,突出另一事物的特点。
所以,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突出了……;(反衬)用……反衬出……,更突出了……;乐景乐情乐景哀情等。
例如: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乐景衬哀情,一枝红艳的杏花伸出墙头,焕发生机,景色宜人,是乐景;可是,墙外的行人正独自哀愁,看到了美景,反而使得心中的愁绪增加,更加衬托出心中的哀愁。
例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正衬,杨贵妃回眸一笑千娇百媚,六宫美丽的女子们都失去光彩,用美丽的六宫女子无颜色,更加衬托出杨贵妃的美貌与动人。
例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反衬(以声衬静),蝉与鸟的叫声都能听得真切,反而衬托出了林与山的幽静无比。
②虚实结合:实写了什么,虚写了什么,虚实结合,拓展了意境,丰富了内容,加深了情感的表达,表达了什么情感。
实写是眼前、现实的情景,虚写是想象的情景。
例如:送魏十六还苏州皇甫冉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虚实结合,实写了送朋友离去时的凄凉景象:秋夜深沉,虫鸣凄切,不忍耳闻;虚写了送朋友离去后自己归途中的情景:回首姑苏遥望,只能望见茫茫一片白云。
虚实结合,拓展了意境,更加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留恋与不舍之情。
③对比:对比必须是同类事物之间的对比,衬托既可以是同类事物,又可以不是。
时间对比、地点对比、景物对比、情感对比、境遇对比、场景对比、传说和现实对比例如:昔日长城战,咸云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对比,人们都说昔日长城一战战士意气风发,而自古以来却是黄沙漫天、白骨累累的现实惨状,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战争的惨烈和战士的悲凉,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民生凋敝的厌恶,以及对将士们惨状的同情。
例如: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
(《乱后》)对比,“宿荒草”和“动新烟”形成对比,“宿”与“新”形成对比,既突出了川原上黄草萋萋的悲凉景象,又写出了村落里升起炊烟焕发生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对战乱后恢复生机的欣慰。
④白描:不加渲染烘托,清晰鲜明,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例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⑤细节描写:细腻生动地写出了……表达了……;细节描写一般是神态、动作描写。
例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闲敲棋子落灯花。
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阑干倚遍重来凭。
泪粉偷将红袖印。
⑥象征: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和“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同样的手法)例如:杨花不解事,更作倚风轻。
象征(以物喻人),杨花象征着(比作了)那些不能明白我心事的人,反而倚风轻狂,抒发了诗人心中不被理解的苦闷,以及对那些不能明白自己的小人的厌恶和痛恨。
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正面侧面结合、视觉听觉嗅觉相结合、远近结合、角度顺序等(略)2.设问示例①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简要析。
②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③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④这句诗表现手法有那些?(描写的句子时候才考虑描写手法,还要考虑修辞手法。
)3.答题步骤①先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②后对相关诗句简要解说;③再作用分析4.答题范式①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
②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
【公式】具体手法+作用术语+诗句内容+表达情感以上抒情手法、描写手法里面也要考虑修辞,先整体上分析,然后再局部分析,先考虑别的手法,再考虑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