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山居秋暝》
初中语文 文言文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寂的终南山刚下了一场雨后,秋天的黄昏时候降临了。
明亮的月光在松树间照耀,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流淌。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水上的荷叶摇动是打鱼的渔民下船了。
任凭春天的芳香花草消逝,我自己还是可以居留在这里。
赏析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
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
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山居秋暝诗歌鉴赏及详解
山居秋暝诗歌鉴赏及详解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山居秋暝》诗歌鉴赏及详解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及注释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注释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鉴赏这首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王维《山居秋暝》古诗鉴赏《山居秋暝》全文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古诗鉴赏《山居秋暝》全文赏析《山居秋暝》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古诗吧。
《山居秋暝》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注解】1.暝:日落,夜晚。
夜色。
2.空山:幽静的山。
3.新:刚刚。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也指竹子枝叶相碰发出的声音。
5.喧:喧哗,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欢笑声。
6.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huàn):洗。
7.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知是渔船沿水下行。
8.随意:尽管,虽然。
9.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
春芳:春草。
歇:干枯。
10.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本人。
11.留:居。
12.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唐代诗人、画家。
山水田园派诗人,人称“诗佛”。
13.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1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
意谓任它春芳消歇,王孙也可以久留,因为秋色同样迷人,使人留恋。
15.全文中心: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山居秋暝》【翻译1】山上刚刚下过一场雨,晚上天气清凉带来了秋意。
松林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清清的泉水从河床的石头上流过。
洗衣服的妇女们归来,竹林里笑语喧哗,渔船顺流而下搅动了一片片莲叶。
春天的芬芳留不住就由它去吧,我自己却要居住在这风光秀丽的山中。
《山居秋暝》【翻译2】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山居秋暝》唐诗鉴赏答案及译文注释
《山居秋暝》唐诗鉴赏答案及译文注释《山居秋暝》是由王维所创作的,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山居秋暝》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山居秋暝》唐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古诗简介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山居秋暝》翻译/译文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山居秋暝》注释1、螟:夜色。
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浣(huan,第四声)。
3、春芳:春草。
4、歇:干枯。
《山居秋暝》赏析/鉴赏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
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
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
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课堂重点笔记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课堂重点笔记第一首《山居秋暝》重点笔记山居秋暝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注释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⑸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
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2、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3、赏析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
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初中语文文言文王维《山居秋暝》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寂的终南山刚下了一场雨后,秋天的黄昏时候降临了。
明亮的月光在松树间照耀,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流淌。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水上的荷叶摇动是打鱼的渔民下船了。
任凭春天的芳香花草消逝,我自己还是可以居留在这里。
赏析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
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
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注释、翻译、在线朗读与赏析
《山居秋暝》就是王维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一开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是空空的,很容易让人想到空旷、静谧。王维受其母的影响较深,佛教讲究“四大皆空”,在诗人的眼里,一切胜景浮名都不过是一“空”而已!傍晚十分,一切都迷蒙起来,淅淅沥沥的秋雨过后更是一片清冷的秋意!也是为全诗定下了恬淡、清新的感情基调。同时暗点了时间、地点。
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
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
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在线朗读】:
【简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注释、翻译、在线朗读与赏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原诗】:
④春芳:春草。பைடு நூலகம்
⑤歇:凋谢、干枯。
⑥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⑦留:居
【写作背景】:
王维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才使他的诗有了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悦。特别是他在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是那样的清净与静谧,禅韵盎然。《山居秋暝》就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山居秋暝·王维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山居秋暝·王维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山居秋暝》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此诗的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原文】《山居秋暝》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解】1.暝:日落,夜晚。
夜色。
2.空山:幽静的山。
3.新:刚刚。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也指竹子枝叶相碰发出的声音。
5.喧:喧哗,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欢笑声。
6.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huàn):洗。
7.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知是渔船沿水下行。
8.随意:尽管,虽然。
9.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
春芳:春草。
歇:干枯。
10.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本人。
11.留:居。
12.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唐代诗人、画家。
山水田园派诗人,人称“诗佛”。
13.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1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
意谓任它春芳消歇,王孙也可以久留,因为秋色同样迷人,使人留恋。
15.全文中心: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山居秋暝》知识讲解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首联把题目全部点了出来,山、晚、秋即地点、时间、 季节,还点了题目中没有但对全诗意境有重要作用的“雨”。
B、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方面写出了山村特征— —既幽静又充满活力,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爱。
C、尾联用典抒情,把诗人自己留恋山中的心情含蓄地表现 了出来。
1、诗歌的首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 象?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你觉得应该用 什么样的调子来朗读?
诗的首联写的是清秋傍晚时分小乡村的旖旎 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应当用 轻快的调子诵读。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不 是有浣女和渔舟吗,诗人为什么还说是 “空山”呢?
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 动的痕迹,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 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处犹如世外桃 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 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 之美妙,可以想见。
诗歌朗诵
★初步感知:
这是一幅以什么为题的画呢?诗题中 “山居” 、“秋暝”分别是什么意 思? “山居”:山中的居所。 “秋暝”:秋天的傍晚。
本诗写秋天傍晚的山景。
写秋,前人很容易写出一片哀颓萧杀: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雍陶)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僧无可)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司空曙) 这些都不免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 比较豁达的是: “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字音辨析
秋暝(míng) 浣女(huàn)
竹喧(xuān) 歇息(xiē)
暝 :山居秋暝 瞑:瞑目 冥:冥想
喧:喧闹 暄:暄腾 煊:煊赫
渲:渲染
王维(701—761),字摩诘,官至尚书右 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 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王维40岁左右为界。 前期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政治抱负,热情,开 朗,雄心勃勃。他在这时期创作的政治诗和边 塞游侠诗,洋溢着青春朝气和理想光芒,饱含 情韵。到后期他先后隐居于终南山和辋川别墅, 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他又喜绘画,苏轼赞他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 有诗。” 后代研究王维的学者亦称其为“诗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居秋暝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完善唐诗三百首,山水,田园,写景,早教译文及注释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注释暝(míng)展开阅读全文∨古诗文网APP客户端立即打开赏析这首诗为山水名篇,对山水描写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展开阅读全文∨创作背景这首诗写初秋时节作者在所居地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应该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所作。
有用没用完善参考资料: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08-109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443篇诗文完善古诗文网APP客户端立即打开猜您喜欢竹里馆唐代: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完善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隐居,生活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长恨歌唐代: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山居秋暝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
山居秋暝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译文: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叶摆动,渔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流连徜徉。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诗中表现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的诗句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或: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根据你的理解,这首诗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恬静幽美、明净爽洁,表达了作者的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自得其乐的志趣。
(3)这首诗在描绘山中秋景的基础上,抒发了作者崇尚恬静、淡泊生活的人生态度。
(4)这首诗选自唐朝著名山水诗人王维的《王右丞集笺注》。
2.诗一开头说此处是空山,而后面却写了人的活动,你觉得空山一语用得是否准确,有何作用?答:准确。
说空山是因为山太大、太空旷,只有少量的一些人活动,而且空山给人世外桃源之感。
3.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与本诗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相比照,说说这两个空字的表达作用有何异同?答:王诗的空,是一种空旷;常诗的空,是人的心境空灵。
相同之处,都反映了诗人追求幽寂、清净、空明的境界。
4.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答: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旁摆动,那是打鱼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了。
5.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恬静幽美的意境。
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6.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答: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7.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初中语文】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之山居秋暝赏析
【初中语文】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之山居秋暝赏析【—第一天语文总结之山居秋暝赏析】,这是王维的一首名作。
作者把山间秋天的月夜写得那么宁静而又富有生气。
诗的前两句“空山新雨后,秋高气爽”,写的是黄昏的景象,山雨的开始,宁静、悠闲、清新宜人。
这是诗人用大笔画的一幅雨后山村的自然画。
它新鲜、安静、遥远,仿佛就在眼前。
一个“空”字可以表现出天空、云朵和空灵之美。
诗人如何在这里安逸地生活。
这种对风景和乡村典型环境的描写,显示了诗人的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
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来,诗人从风景变成了人。
在这幅山水画中,山村的自然美与村民的生活美完美地融为一体。
这两句话是“浣奴”和“渔夫”活动的照片。
诗人采用了“先听后见”的写作方法。
不是吗?夜幕降临,竹林密布,你怎么能看到洗完衣服回来的女人!然而,当竹海中的女人们慢慢移动时,她们搅动着浸泡在夜露水中的绿色竹子,发出“沙沙”的声音,伴随着她们银色的铃铛般的笑声。
多么喧闹的笑声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听荷叶在水面上的起伏。
这是渔夫在月光下的归来。
诗人触摸风景,感慨万千:山民带着月亮归来,带着自然升起。
这样一个勤劳、朴实、开朗的性格,比公职要清晰、纯洁得多。
这些细节都传达出诗人不仅热爱这里的风景之美,而且热爱这里的人民之美。
这自然为结论铺平了道路。
总结:虽然不免隐士气,但写得格调清晰,富有生活气息,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 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山居秋暝》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山居秋暝》(一)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完成下列各题。
山居秋暝①•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②,莲动下渔舟。
随意③春芳歇④,王孙⑤自可留。
【注】:①暝:夜,晚。
此指傍晚。
②浣女:洗衣女。
③随意:任凭。
④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
歇:消散。
⑤王孙:贵族的后裔,这里指隐居的高士。
(1)(1)有人认为划线诗句“浣女”和“渔舟”显得太闹,破坏了全诗意境的和谐。
请谈谈你的看法。
(2)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下列诗句和本诗意境相近的一项是___。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与掌握.“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前句写所闻,但在所闻中有所见,由声音而猜想竹子的动,归家的浣女的穿林行动.后句写所看到的,从莲花的摇动推想出船的划行,还可以想象船划过水面,触动莲花菏叶的声音.这是以洗衣女的喧声笑语和荷叶摇动的沙沙声响,反衬出山村月夜的宁静、清幽,使读者在喧闹与动感中,更加感受到山中的空寂.这一联主要是写人的活动.这两句仍然是静中有动,静谧中透露出生气.(2)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感情.“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里反用了《楚辞.招隐士》的意思,“王孙游兮不归,春草深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留.”古人说山中不可以久留,我认为山中是完全可以留下来的,山中不可以久留那是一种入世的思想,而我认为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了,而秋天的山里也很愉快,自可以久留.我并不认为春天那种繁华热闹就一定是好的,秋天也自有秋天之美.因此我还是愿意留在山中.这两句由上面写景转入抒情.它是由外物指向内心,“可留”二宇,明显暗示出诗人向往空寂山林的高洁情怀与乐于归隐的生活情趣.这不以春光消逝为疑,竟以秋山空色为喜,山中自可留,不正是一种远离官场的繁华,自养清高的思想表现吗?我们说王维有逃避现实的思想情绪,但也有洁身自好的一面,不应一概否定.(3)本题考查学生的古诗积累.第一句为王维出使边塞所作,表现了内心之悲苦.第二句与本诗意境相同,表现了环境的清幽.第三句表现的是战争场面.第四句抒写思乡之情.故选B.答案:(1)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作者写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是以有声衬无声,以动衬静,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1分)同时,这里写人的活动,突出了山间的生活不仅自然美,而且这里的人们和社会更美,使全诗的意境更和谐完美(1分).(共(2分),意对即可)(2)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1点(1分),答到2点即可,共2分)(3)(3分)B赏析:“山居秋暝”,写住在乡下的秋天傍晚.暝:夜晚之意.这里指傍晚的时候.秋暝:秋天的傍晚.这首山水名篇,描绘了一幅秋天傍晚雨后山村的优美景色,于诗情画意之中表现了诗人乐于归隐的生活情趣,也隐约地流露出诗人逃避现实,洁身自好、不同流俗的思想.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一联点明了季节(秋天)、时间(晚上.“晚来”行动词后加“来”字,构成时间词组)、地点(空山)、天气(刚下过雨).可以说是围绕题目《山居秋暝》写的,故首联点题.“空山”侧重写宁静;“晚来秋”、“新雨后”侧重写清幽.注意“空”字,它不当一无所有讲,是由虚空引申为深远、宁静,是“心空”,意味深长.这空字既写出了环境的寂然、幽邃,也抒发了诗人清悠、静穆的情怀.语言平淡,但给人产生一种凉爽、清新之感.这山中傍晚是洁净清新的,它为该诗定下了清新幽静的基调.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仗工整、熨帖.前句写静景,为目之所见,以月色透过松林针叶的清冷、朦胧,侧重描绘山村月夜的清幽;后句写动景,既有目之所见,又有耳之所闻,静中有声,静中有动,动静相衬,以泉水流过石板发出的潺潺声响,反衬山村月夜的宁静.虽然画面是清冷的,但又流动活泼,没有死一样的寂靜感觉,是静而不死,是一种恬静的自然生命.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前句写所闻,但在所闻中有所见,由声音而猜想竹子的动,归家的浣女的穿林行动.后句写所看到的,从莲花的摇动推想出船的划行,还可以想象船划过水面,触动莲花菏叶的声音.这是以洗衣女的喧声笑语和荷叶摇动的沙沙声响,反衬出山村月夜的宁静、清幽,使读者在喧闹与动感中,更加感受到山中的空寂.这一联主要是写人的活动.这两句仍然是静中有动,静谧中透露出生气.从“明月松间照”到“莲动下渔舟”这四句诗,前两句是先写无声之态,后写有声之态;后两句是先写有声之态,再写无声之态.这是有声与无声的交错特点.这里不仅描绘出清新优美的画面,传达出了画面的音响,而且赋予画面以动态.视听觉与想象交互作用,以声响和动态构成一种静谧的画面,既清新静谧而又生动活泼,富有生机.总的讲,前六句是借景抒情,最后两句是直抒胸臆.诗人在写出这清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之后,最后发出了一种表达自己意向的感慨: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里反用了《楚辞.招隐士》的意思,“王孙游兮不归,春草深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留.”古人说山中不可以久留,我认为山中是完全可以留下来的,山中不可以久留那是一种入世的思想,而我认为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了,而秋天的山里也很愉快,自可以久留.我并不认为春天那种繁华热闹就一定是好的,秋天也自有秋天之美.因此我还是愿意留在山中.这两句由上面写景转入抒情.它是由外物指向内心,“可留”二宇,明显暗示出诗人向往空寂山林的高洁情怀与乐于归隐的生活情趣.这不以春光消逝为疑,竟以秋山空色为喜,山中自可留,不正是一种远离官场的繁华,自养清高的思想表现吗?我们说王维有逃避现实的思想情绪,但也有洁身自好的一面,不应一概否定.这首诗所展现的画面,都是诗人在静观中所捕捉到的景象,是静中见动.诗人将一些动态、声响捕捉入诗,以动写静,以声状静,从而创造出恬静优美的意境,“以动写静,愈见其静.”这里所写的静并不是虚空死寂,也不是萧条枯寂.诗人笔下的秋景,完全洗掉了那种悲凉伤感的情调,也完全洗掉了那种灰暗低沉的色彩.绝不同于“俘云悲晚翠,落日泣秋风”“草色萧条路,槐花冷落风”的情调、色彩.它是一种清新而富有生气的情调,“清新”是该诗的基调。
山居秋暝的课堂笔记
《山居秋暝》课堂笔记
一、导入
以《静夜思》导入,由“床前明月光”的“月”引出本课“空山新雨后”的“月”。
二、解题
《山居秋暝》是王维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诗写于王维隐居终南山时,描绘了雨后初晴的美景。
三、整体感知
1. 听录音,正音正字,熟读诗篇。
2. 学生分组合作,圈画生词、难句。
3. 交流。
师总结、板书重点词语。
四、深入理解
1. 意象分析:从“空山新雨后”中读出了什么意象?雨后青山、清泉流淌、竹林茂盛、落英缤纷。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清新、幽雅的画面。
2. 意境分析:从这些意象中可以感受到什么样的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营造出了宁静、清新、幽雅的氛围,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情感。
3. 主题分析:本诗的主题是什么?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4. 写作特点分析:本诗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语言简洁流畅,结构严谨;运用了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手法。
五、拓展延伸
1. 比较阅读:将《山居秋暝》与《使至塞上》进行比较,分析两首诗在内容、情感、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异同点。
2. 写作练习:以“雨后初晴”为话题,写一篇短文或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六、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了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其意象、意境、主题和写作特点的分析,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首诗的内涵和美感。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部分的比较阅读和写作练习,也锻炼了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继续品味这首诗的美妙之处,并积极参与到类似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中。
17山居秋暝
②翻译尾联,并体会其中寄托了作 翻译尾联,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任凭山中春天的花草凋谢, 任凭山中春天的花草凋谢,王孙也 还可以留在山中。 还可以留在山中。 尾联表达了作者欲远离尘世归隐 山林, 山林,不再回到纷纷扰扰的官场中 去的强烈愿望。 去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作者高洁的 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3) 画中有诗情:如此美妙的秋 山之居难道不值得诗人流连忘返、终老 无憾吗!所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 留”无异是在为画面题诗,点明此画所 营造出的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便正是诗 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这也从反面衬托 出他对污浊的官场生活的厌恶,寄托了 诗人心怀高洁,隐居山林,不与世俗同 流的情趣。
诗中画 山.雨 雨 秋.晚 晚 自然美 明月 清泉
画外意
超然淡远
竹喧
莲动
生活美
语言风格:清新淡雅 语言风格:
• 苏轼评王维的山水诗为“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你以为如何?请结合具体作 品加以赏析。 (1)概述:王维不仅是诗人,同时 又是画家。此外他还精音乐,通书法, 是个非常全面的艺术家,他是以艺术家 的独特眼光、感受、和表现手段来传达 山水诗的诗情画意的。
山水田园诗以描绘 秀丽的山光水 山水田园诗以 描绘秀丽的山光水 描绘 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 色 , 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 , 寄托了作者因怀才不遇 了作者因怀才不遇, 寄托 了作者因怀才不遇 , 或愤世 嫉俗, 或厌恶官场, 嫉俗 , 或厌恶官场 , 而宁愿隐身 山林,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 山林,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
王维, 字摩诘, 世称王右丞, 王维 , 字摩诘 , 世称王右丞 , 唐 代山水田园诗人。 诗以40岁为界 代山水田园诗人 。 诗以 岁为界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 前期有积极 的人生态度, 的人生态度 , 这时期创作诗歌洋 溢着青春朝气和理想光芒。 溢着青春朝气和理想光芒 。 到 后 期 他先后隐居于终南山和辋川别 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 墅 , 写了大量 山水田园诗 。 喜绘 苏轼赞他“ 诗中有画, 画 , 苏轼赞他 “ 诗中有 • •
语文知识点总结之山居秋暝
语文知识点总结之山居秋暝语文知识点总结之山居秋暝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之山居秋暝,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huàn)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总结:诗中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语文课时知识点之《最后一课》们对于最后一课的语文知识点还记得吧,下面我们来哦。
最后一课小说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踱duó步赚zhuàn钱哽gěng住祈qí祷dǎo 气氛fēn2.用恰当词语填空。
(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2)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最后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
P47 注释① 都德,法国作家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1.线索: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第2-3段)、社会环境(普法战争)3.第20段:比喻把法语比作钥匙,普鲁士侵略比作监狱(P52)4.第21段:讽刺手法(鸽子唱歌)、表达反感、留念之情(P53)5.人物描写方法:动作(P54 第26-27段)、外貌、神态、心理6.主题:爱国主义以上对语文最后一课课文的知识点内容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的。
语文课时知识点之《黄河颂》语文课本中《黄河颂》的内容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内容。
《山居秋暝》唐诗鉴赏答案及译文注释
《山居秋暝》唐诗鉴赏答案及译文注释《山居秋暝》是由王维所创作的,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山居秋暝》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山居秋暝》唐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古诗简介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山居秋暝》翻译/译文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山居秋暝》注释1、螟:夜色。
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浣(huan,第四声)。
3、春芳:春草。
4、歇:干枯。
《山居秋暝》赏析/鉴赏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
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
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
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
《山居秋暝》原文及译文
《山居秋暝》原文及译文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居秋暝》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居秋暝》原文:王维〔唐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山居秋暝》赏析:这首诗为山水名篇。
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
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写到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山居秋暝》原文赏析
《山居秋暝》原文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山居秋暝》原文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1.暝:日落,夜晚。
2.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唐代诗人、画家。
山水田园派诗人,人称“诗佛”3.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4.新:刚刚。
5.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6.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欢笑声。
7.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huàn):洗。
8.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
9.下:归也,如“日之夕矣,牛羊下来”,作“回来”义。
10.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
意谓任凭它春芳消散,王孙也可以久留,因为秋色同样迷人,使人留恋。
随意:任凭。
春芳歇:春芳:春草;歇,消散、逝去。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
留:居。
译文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叶摆动,渔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流连徜徉。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
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
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山居秋暝》
译文: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
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
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叶摆
动,渔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
任凭春天的
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流连徜徉。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诗中表现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的诗句是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根据你的理解,这首诗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恬静幽美、
明净爽洁,表达了作者的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自得其乐的志
趣。
这首诗在描绘山中秋景的基础上,抒发了作者崇尚恬
静、淡泊生活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选自唐朝著名山水诗人王维的《王右丞集笺注》。
2.诗一开头说此处是“空山”,而后面却写了人的活动,
你觉得“空山”一语用得是否准确,有何作用?
答:准确。
说“空山”是因为山太大、太空旷,只有少量
的一些人活动,而且“空山”给人世外桃源之感。
3.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山光悦鸟性,潭影
空人心”一句,与本诗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相比照,
说说这两个“空”字的表达作用有何异同?
答:王诗的“空”,是一种空旷;常诗的“空”,是人的心境空灵。
相同之处,都反映了诗人追求幽寂、清净、空明的
境界。
4.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答: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
姑娘们洗衣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旁摆动,那是打鱼人收起
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了。
5.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清
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的景象,营造了一
种恬静幽美的意境。
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安静淳朴生活的向
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6.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
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
和而望政通。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
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7.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幽静雅致的
山间月夜图。
8.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答:前句写女子,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
莲舟。
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意
9.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诗人曾为王
孙、来自场,而今隐居山间;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
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也是他高洁品质的写照。
10.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为什么下笔却说是“空山”呢?
答:写“浣女”和“渔舟”的活动是为了反衬山的幽静、空旷:“空山”强调此处人迹罕至,犹如世外桃源。
11.作者在这首诗中描写了那些自然景物?这些景物有
什么特点?
答:诗中描写了空山、新雨、明月、青松、清泉、翠竹、
碧莲等自然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幽清、明净、恬美的
雨后傍晚秋景图。
12.通过诗中的景物描写,试分析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境
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