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3积极财政政策新看点
2013年财政政策改革“加减法”
2013年财政政策改革“加减法”记者了解到,2013年的财政预算编制工作已从10月开始在各级财政部门启动。
“稳增长的话题虽然一直没有退去热度,但以前谈这个话题和现在谈这个话题已经不一样了。
”东部某省地方财政厅负责人亦对记者表示,现在地方已经基本不谈投资拉动了,并建议市场人士今后最好也降低对投资的关注。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为2013年财政政策定调,积极财政政策仍将贯穿明年的宏观调控。
其中,除继续加大民生投入、贯彻落实结构性减税措施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城镇化发展将是明年积极财政的一大亮点。
对此,地方财政部门对记者表示,明年的财政工作基本思路已经确定,肯定要加大城镇化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并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划,多管齐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投资拉动出现降温从此前公布的前10月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来看,各项投资中基建投资增长加速较为明显,平均累计增速14%,较前9月12.5%的水平继续上升,其中中央投资项目增速提高近3个百分点,令市场一度把关注视角转向政府支出,认为财政政策正在体现明显的扩张效应。
但从财政支出的走势来看,上述期待未必切合实际。
根据财政数据,10月财政支出增速较9月回落10个百分点。
此外,从最新财政支出构成来看,各主要投资领域的相关投入增速也在进一步回落,如住房保障支出前10月增速仅为23.1%,较前9月下降3.7个百分点,而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等支出增长回落幅度也都大于同期各项支出平均水平。
对于未来财政支出走势,国海证券认为,按照全年12.43 万亿元预算支出来计算,由于今年前9 月的财政支出投放节奏比以往加快,因此10 月财政支出增速有所控制,预计11月-12 月财政投放量或将有明显放大,不过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下,财政支出增速仍将继续回落。
事实上,四季度财政支出状况已被认为是影响2013年年初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广发证券分析师即表示,四季度财政支出激进或将是幻觉,最近五年来,四季度财政支出占全年比重一直在下降。
201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大解读
总体思路: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
【解读一】本次会议历时4天,史上最长,2011年是3天,2012年仅2天。
足见其份量。
【解读二】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2013年12月4号政治局会议定的基调吻合。
【解读三】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预计“合理”的含义是7.5%,与之前《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7.5%的五个理由》一文预测的一致,但我个人仍然建议定7%。
【解读四】把粮食安全放在第一大任务,史无前例――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解读五】2014年,“去产能”仍然是最值得关注的结构性机会,优胜劣汰――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
【解读六】首次把“控制债务风险”单列,未雨绸缪――着力防控债务风险。
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加强源头规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
明确责任落实,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
【解读七】房地产调控,将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放开高端,保障低端――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
【解读八】中日韩自贸区或有突破,中美BIT谈判将加快,ODI加速增长――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稳步推进投资协定谈判。
营造稳定、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简化对外投资审批程序。
【解读九】开放重点转向中西部,中亚和东盟两条线同时推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解读十】地方和各部委的“点”式改革加速落地,“面”式改革逐步推进――要区分情况、分类推进,对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属于地方和部门可以授权操作的改革,2014年和近期就可以加快推进。
2013年最新财政政策解读
2013年最新财政政策解读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修订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的内容的是(C)。
A .扩大了《规则》的适用范围至各级各类行政单位的所有财务活动B.增加了行政单位决算管理内容C.增加了预算外资金收入管理的内容 D .将行政单位支出范围修改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A B C D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单位的净资产科目的是(D)。
A .财政拨款结转结余B.其他资金结转结余C.资产基金D .财政应返还额度A B C D3、与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比较,新《制度》主要的变化不包括(C)。
A•新增了行政单位直接负责管理的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资产的核算规定,增设“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科目B.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C.明确了基建会计信息应独立于行政单位“大账” D .进一步完善净资产核算,增设“资产基金”和“待偿债净资产”科目A B C D4、新颁布的《文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在“资产管理”中增加了(A)的相关内容。
A.“文物藏品” B .“财政补助收入” C. “事业单位收入” D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A B C D5、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健全,财政改革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事业领域重大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财政部对1997年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行了修订。
新修订的财务规则以财政部令的形式颁布,并于(B)开始实施。
A. 2012年1月1日B. 2012年4月1日C. 2013年1 月1日D . 2013年4月1日A B C D6、财政部会同人口计生委部门,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结合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单位的特点,在原有的《计划生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基础上,对行业制度各项内容重新进行了梳理,修订后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自(D)起全面施行。
A. 2011年1月1日B. 2012年1月1日C. 2012 年4月1日D. 2013年1月1日A B C D7、下列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2号)重新界定会计核算基础与会计要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分析及货币财政政策展望上
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分析及货币、财政政策展望(上)范建军2013-06-06 09:15:00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3年第5期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分析(一)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从长期看,我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问题,包括城乡结构问题、地区结构问题、收入分配结构问题、投资消费结构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等等。
结构性问题从广义上讲是制度层面的问题,从狭义上讲则是价格层面的问题。
如果不通过改革完善制度,理顺定价机制(尤其是土地、资源、能源、资金、外汇等生产要素的定价机制),仅仅依靠行政命令和短期政策,是无法解决我国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结构性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短期看,我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量问题,即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匹配问题。
从过去一年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持续负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来看,总量问题依然是产能相对过剩、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
因此,2013年政府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稳增长,即通过适度扩大总需求,以使之尽快与总供给(实际产能)相匹配。
根据定义,经济中的总需求通常指名义总需求,它在数量上等于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
由于货币流通速度通常保持稳定,因此,适度扩张总需求在政策操作上等同于适度提高货币供应量增速。
(二)CPI涨幅将会有所扩大,但物价全面性上涨压力不大预计2013年物价将呈稳中趋升的平稳走势。
与2012年相比,2013年翘尾因素对物价的影响有所减弱,而且全年翘尾呈现前低-中高-后低的特点。
根据2012年各月的CPI环比数据粗略计算,2013年CPI同比涨幅受翘尾因素影响最强的月份是6月和7月,影响幅度分别为1.7个点和1.8个点。
尽管2013年翘尾因素对物价的影响弱于2012年,但预计2013年的新涨价因素将明显强于2012年,各月CPI同比涨幅将围绕3%上下窄幅波动,全年涨幅大约在3.2%左右,较2012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013:积极财政政策“路线图”
所 不同 。
要 ,可 以 预 期 , 2 01 3年 财 政 预 算 赤 字 的 增 加 额 当
以数 干 亿 元 计 。
再 看 减 税 和 增 支 。 一 笔 特 定 数 额 的 财 政 赤 字
可 以支撑 减税 , - e r _ _ b , 可 以支撑 扩支 , 还 可 以 同时支撑 减税 和扩 支 。这取 决于 对积 极财政 政 策扩张 力度 的把 握 。 鉴 于 税 收和 支 出 的乘 数 差 异 , 一般 而 言 , 扩 大 支 出 较 之减 少 税 收 具 有 更 大 、 更 直 接 的 扩 张
央 预 算 稳 定 调 节 基 金 弥 补 的 财政 赤 字 ( 分 别 为 8 0 0 0亿 元 和 2 7 0 0亿 元 ) 合 并计 算 , 2 0 1 2年 财 政 预 算 赤 字 的 总 规 模 超 过 1万 亿 元 。 考 虑 到 2 0 1 3
年 的 经 济 走 势 和 实 施 财 政 扩 张 以 及 其 他 方面 的 需
积 极 财 政 政 策须 满 足 双 重 需 要 、 锁 定 多重 目标 从 2 0 0 8年 算 起 , 围绕 国际金 融 危机 的爆 发、
蔓 延 和 演 变 ,我 国 宏 观 经 济 政 策 搭 配 格 局 大 致 可
以 分 为 两 个 阶 段 :积 极 财 政 政 策 加 适 度 宽 松 货 币 政 策 ,积 极 财 政 政 策 加 稳 健 货 币 政 策 。 这 两 种 搭
构 为 代 价 实 现 经 济 增 长 目标 , 而 必 须 以 实 现 有 质
量 、 有效 益 、 可 持 续 的 经 济 增 长 为 目标 , 在 加 快 转
回顾与展望: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
回顾与展望: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一、积极财政政策取得明显成效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积极财政政策,到今年已经三个年头。
从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来看,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一)拉动经济增长,国民经济出现重要转机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分析和数据,1998年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规模,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5个百分点,1999年达到2 个百分点,2000年估计会超过2个百分点。
这对实现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起了关键性作用。
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8.2%,并呈现出“稳定性增强”的特点。
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2.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9%,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9%,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3.6个百分点;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5.7%,其中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3.1 %,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31个百分点。
以上情况表明,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重要转机。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持续多年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止住了经济下滑的趋势,促进了投资和消费;二是国际经济大形势的好转,特别是东南亚经济的复苏,促进了出口的大幅度增长。
(二)经济结构调整有重要进展,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1998年增发的1000亿国债,定向用于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电网改造、国家直属储备粮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带动了银行贷款和地方配套资金以1∶2.53的比率投入。
1999年增发的600亿国债和今年增发的 500亿国债中,除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安排国债资金专项用于企业的重大技术改造和科技进步,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加强对教育科学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加大对西部开发的投资。
2013两会重点热点解读
2013两会重点热点解读解读:取消以药补医必须改体制5年后问题将缓解总理工作报告原文: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
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多元办医格局。
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积极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控制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
加强药品安全工作。
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解读:朱恒鹏非常真诚地表示,总理工作报告的内容无比正确和及时。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这是非常正确的。
但是医药补医是旧体制长期积累的结果,并不是问题形成的原因,取消以药补医必须改革旧体制,从药价上下手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要实现医药分开,取消医药补医,必须完善医保付费方式,把按项目付费转变成以打包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药养医问题。
对于医药补医问题,不要抱短期解决的期望,必须坚持总理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医药分开、管办分开,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5年后以药补医问题自然而然会得到缓解。
如果近期要实现重大突破,只有一个办法——提高医疗服务价格,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其他办法,包括大幅度提高政府财政补偿也没有用。
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不会导致百姓看病费用升高,反而会减轻看病负担,因为药品的价格下降会超过服务价格的上升水平。
另外,总理报告中提到了巩固基本药物制度一项,如果想要完善这样制度,首先就要废除零差价和收支两条线。
(责任编辑:马冬) 两会报告解读:从赤字比例看中国财政健康状况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齐中熙、樊曦、韩洁、于文静)温家宝总理5日提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8000亿元的财政赤字引人关注。
2013年生效的财会税收新政盘点
29The Certi ed Tax Agents 政策解读2013年,有一系列重要的财会税收新政实施,对财税工作和企业财税实务工作影响很大。
为了让广大读者准确把握这些新政策,笔者进行了整理归集,供大家参考。
一、财会新政1.《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财会[2011]17号)的规定,《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小企业会计准则》减少了会计科目的设置,对比较复杂或较少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会计处理上适度简化;尽量消除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便于小企业和税务部门掌握运用;可满足税务和银行部门的会计信息需求;涵盖行业范围更广,增加规范农、林、牧、渔业和建筑业小企业有关会计处理。
2012年10月,为做好衔接工作,财政部又颁布《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衔接规定》(财会[2012]20号)。
以下三种小企业不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股票或债券公开交易的小企业、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大中型企业集团内的子公司,这些企业应执行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2.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实施。
财政部2012年12月公布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72号),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新准则共9章49条,包括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财务会计报告、附则。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原准则相比,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调整:一是明确根据新《会计准则》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二是明确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应当反映受托责任,同时兼顾有利于决策;三是合理界定会计核算基础,与《财务规则》相协调,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事项)、行业事业单位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具体范围另行规定;四是合理界定了会计要素,考虑到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行业事业单位,其会计要素应当以“费用”替代“支出”,明确了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五是强化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将第二章标题由“一般原则”修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会计信息质量增加了全面性的要求;六是在资产构成项目中增加了“在建工程”,为将基建账套相关数据并入会计“大账”提供了依据;七是明确了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八是明确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由财政部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九是调整了净资产项目构成,增加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十是完善了财务会计报告体系,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报表的基本列报格式。
2013年全国财政收入解析
2013年全国财政收入12.9万亿完成全年预算目标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人民网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杨迪) 财政部今日公布了2013年财政收支情况。
2013年1月至12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29143亿元,比上年增加11889亿元,增长10.1%。
其中,中央财政收入60174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6.6%),比上年增加3999亿元,增长7.1%;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8969亿元,比上年增加7891亿元,增长12.9%。
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10497亿元,比上年增长9.8%。
公告显示,在上半年经济下行、财政减收、全国特别是中央财政完成全年收入预算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时采取措施,依法征收,随着经济逐步回暖、贸易形势好转和相关增收措施落实,下半年中央财政收入增幅稳步提高,全年中央财政收入预算圆满完成并略有超收。
地方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清理取消或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财政收入质量提高。
以下为2013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一)公共财政收入情况1-12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29143亿元,比上年增加11889亿元,增长10.1%。
其中,中央财政收入60174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6.6%),比上年增加3999亿元,增长7.1%;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8969亿元,比上年增加7891亿元,增长12.9%。
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10497亿元,比上年增长9.8%。
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主要项目情况如下:1.国内增值税28803亿元,比上年增长9%。
其中,中央增值税20528亿元,增长4.3%,增幅偏低主要是受工业增加值增速趋缓,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以及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后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地方增值税8275亿元,增长22.8%,增幅较高主要是由营业税改征的增值税全部属地方收入,其中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值税完成1542亿元,增加1246亿元。
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分析及货币财政政策展望
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分析及货币财政政策展望D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分析及货币、财政政策展望(下)范建军2013-06-06 09:11:00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3年第6期2013年货币政策展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指出,2013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考虑到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形势是:消费物价将因食品价格的结构性上涨而出现小幅反弹,但总需求仍相对不足,而产能相对过剩,因此,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切合当前形势的。
但是如何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细化并落实到具体的调控目标上,却需要认真斟酌。
总体认为,2013年的货币政策既不应“过紧”,也不能“过松”,要通过微调使其真正回到“稳健”的轨道上来;同时,2013年的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一些——在“稳增长”方面财政政策应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一)国务院对2013年货币政策的定调总体偏任何经济体的物价上涨都可分解为全面性物价上涨和结构性物价上涨两部分。
这里所说的全面性物价上涨,是指由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总量失衡)而引起的商品价格全面上涨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通货膨胀;而结构性物价上涨则通常指不同部门间因存在生产率差异而引起的价格涨幅不均的现象:一般是低生产率部门(如农业部门)生产的商品价格涨幅较高,而高生产率部门生产的商品价格涨幅较低。
发生结构性物价上涨的基本逻辑是:在劳动力和资本可自由流动的经济体,各个生产部门的工资水平和资本收益水平总体应趋于一致。
但是,由于各个生产部门的产出效率存在差异,效率低的生产部门要实现与效率高的生产部门同样高的工资收入水平和资本收益水平,就必须提高本部门产品的价格。
由于结构性物价上涨与货币供应量的多寡无关,因此,结构性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2.结构性物价上涨将伴随我国城镇化的全过程以我国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为例,如果用农民工工资涨幅(年涨幅大约在11%~15%之间)代表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根据厂商理论,劳动力工资应该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用农业部门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年增速大约为4.5%左右)代表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那么我国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大致在6.5%~10.5%之间。
2013年中国经济五大看点
今年中国经济五大看点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文从政策议程与经济目标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一届领导层制定了2013年的主要政策议程和经济增速目标。
尽管内部和外部的挑战依然存在,但决策层认为经济正在走出谷底,同时也将看到各方面积极因素的不断出现。
强调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之外,确定了2013年经济政策目标和基调,笔者的估计如下:2013年GDP同比增速目标可能是7.5%,与2012年相同。
这反映出领导层换届后保持政策连续性的愿望,并符合在2010-2010年间实现GDP和人均GDP翻两番的中期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2012年年中经济增速放缓,包括出口增速骤降、企业利润下滑以及劳动力市场转弱等,对政府和企业而言都经历了一段相对困难的时期。
虽然GDP并非按月测算,但在此期间GDP同比增速一度降至7%左右,而这一水平显然过冷。
通胀目标可能维持在4%,与2012年持平。
保持物价平稳仍占据重要地位,不仅事关经济发展,更涉及社会稳定。
在吸取了2008-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实施的一揽子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教训的基础上,政策层可能将CPI指数保持在3-4%左右,而执行了近一年的政策宽松可能得以延续。
具体的改革计划在2013年末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三中全会上公布的可能性更大。
值得关注的主要领域是:1)金融市场改革-重点是利率市场化、债券融资以及进一步的货币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2)财税体制改革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复苏势头更加明确新一届领导层面临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加快改革步伐的有利条件。
近期高频数据显示第三季度7.4%的同比增速为本轮经济周期的低谷,而中国的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将逐步复苏。
前期稳增长政策措施已开始见效并提振内需,去库存化周期结束和产量增速反弹。
如工业部门已经触底反弹,这仍然是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且与GDP增速高度相关。
继工业增加值(IP)实际增速从8月份同比8.9%的低点反弹至11月份的10.2%之后,新增订单回暖、生产活动加快拉动12月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和官方PMI继续改善。
2013年中央经济会议工作要点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文)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改革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5.77,0.23,4.15%)供给;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温家宝在讲话中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
李克强主持会议并在会议结束时作了总结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物价涨幅稳步回落,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稳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新进展,科技创新有新成绩,改革开放有新突破,改善民生有新成效。
会议强调,现在,我们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
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社会生产力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人力资源丰富,生产要素综合优势明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
解读2013两会精神
解读2013两会精神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温家宝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回顾了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并对2013年政府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分别就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政策、政府主要工作三个方面作出了全面布局。
这三个方面的布局,对2013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3两会主要精神内容从以下9个方面解读一 :收入分配改革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三: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四:下决心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五: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六:实施积极财政和货币政策七: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八: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九:加强廉政建设一 :收入分配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摘要】温家宝在对2013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指出,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价格改革,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
我们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中公解读】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与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相比,有了一个更高的视角。
[综合分析]其一,城乡差距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第一大因素,在各项原因中占比40%以上。
其二,垄断是加剧收入分配不公的另一大原因。
其三,灰色收入是民众最为反感的现象之一,也是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体现。
】改革的目标和路径问题已经解决了,下一步关键是要拿出有力的措施,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缩小不同群体的差距,规范已经失范的分配体系。
因此,我们要在明确目标、路径的条件下,坚定不移地稳妥推进。
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摘要】温家宝在对2013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指出,食品药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突出问题,我国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解读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济 ,毫不 动摇地鼓 励 、支持 和引导 非公 有制 经济 发
展。
生 态文 明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温家宝总理在 《 政 府工作报告》 中强调 ,要顺应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 境 的期待 ,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和环境保护。 1 1 . 要推 动区域协 调发展 ,缩 小 区域 发展差距 。 温家宝 总理在 《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 出 ,要继续深人
一
切事业 。
6 . 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的正 常发展 。既需 要充 分 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又需要加强 国家宏观调控。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 观调控 中最常用的经济 手段。温家宝总理在 《 政府工作报告》 中指 出,2 0 1 3
年必须继续 实施积极 的财政 政策和稳健 的货 币政策 .
展对外开放 的广度和深度 .实施 “ 引进来 ”和 “ 走 出
、
经济 生 活角 度
1 . 价格 变动对 人们 生活 和生 产经 营产 生重要 的 影响 。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居 民消费水平的主要 因素
之一 。温家宝总理在 《 政府工作报告》 中指 出,保持
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始终是宏观调控的重要 目标 .我 们要加强市场价格监管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在消费 .要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3 . 要坚 持 以公 有制 为主体 、多 种所 有制 经济 共
同发展的基本的经济制度 。温家宝总理在 《 政府工作 报告 》 中指 出 ,要 毫不 动摇地 巩 固和发 展公 有制 经
持把稳定 出 口和扩大进 口结合起来 。
l 0 . 要加强能源 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 保护 .建设
谐稳定
保持政策连续性 和稳定性 ,增强前瞻性 、针对性 和灵
简析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
简析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作者:朱艳艳来源:《北方经济》2009年第18期摘要: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风险也逐渐凸现出来。
在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同时,应积极有效地防范财政政策的风险:一是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上要从片面追求年度经济增长转移到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上来;二是对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必须注意协调配合,同时要注意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及经济制度的密切配合,并处理好财政政策与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财政风险一、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深层次原因分析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打击和损害了亚洲各国经济,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外部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采取了对内启动内需、对外扩大出口的宏观政策组合,消除外部冲击可能带来的各种连锁反应,积极财政政策是其中最重要并且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
但是,从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看,这些政策的出台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背景。
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已由供给短缺转化为生产的全面过剩;由通胀转变为通缩。
其次。
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实现传统的工业化转换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目标;由追求以人均GDP增长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增长转变到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由强调效率优先的市场化改革转变为同样重视社会保障和公平。
再次,我国已经进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重视法治和规则,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改善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就要求我国的财政体制和收支结构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有效率的改革,以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简单看作是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更是一项结构性的财政政策。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一项应急措施,是为了化解外部冲击,扩大内需和支持出口,确保经济增长的短期扩张性措施: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项短期扩张性措施,而是包括了更多和更重要的中长期内容;它不仅是一项总量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结构性政策。
浅谈2013年和2014年国家财政政策
浅谈2013年和2014年国家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它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之一,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
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财政政策运用的是否得当,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功能是否能正常发挥。
财政政策运用得当,就可以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运用失当,也会引起经济的失衡和波动。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财政政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并形成自己的体系,是经历了一个历史地发展过程。
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理财家早已提出“量入为出”、“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等颇有见地的、朴素的财政政策思想,但这种政策思想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政策的目标单一,手段简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
我国建国后,实行宏观经济政策后,奉行“双松”政策,1998年针对当时结构性需求不足的现实,政府主动地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再到2005年我国政府开始奉行了“双稳健”政策,再到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财政政策再次转变为积极地财政政策。
我国政府正是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际经济动态的转变,审时度势,成功地完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
这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政府对财政政策的运用日趋成熟。
今年,在全面评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这样,我国已经连续实施两年的“积极加稳健”宏观经济政策搭配格局延续至第三个年头。
不过,根据以往宏观经济政策运行的轨迹可以发现,今年继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往年相比也有很多不同的侧重点。
六大亮点:回首2013年财政工作
六大亮点:回首2013年财政工作佚名【期刊名称】《西部财会》【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2页(P4-5)【正文语种】中文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圆满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47.2亿元,同口径增长16.8%;财政总收入完成3003.1亿元,增长 11.4%;财政支出完成3666.2亿元,增长10.9%,完成调整预算的94.7%,支出进度一直位居全国前4位,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等支出增长较快,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有力支持了全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一、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财税部门加强联系沟通,每月分解落实任务,及时召开协调会,省市厅(局)长包抓市县,深入基层和企业,及时研究解决收入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依法征税,在抓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收入征管上下功夫,在抓零散税收、查税补漏上挖潜力,较好地完成了地方财政收入任务。
从税种看,虽然主体税种明显回落,占地方税收30%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减收4.6亿元,营业税仅增长8.8%,但地方小税种快速增长,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增幅均在27%以上,增收100多亿元,弥补了主体税的短收。
从行业看,虽然占地方税收46%的能源化工税收非常不理想,煤炭税收减收60亿元,石油行业税收增长基本持平,但建筑安装、房地产、金融业等行业增收了112亿元,增幅均在17%以上。
从征收部门看,国税部门短收 143.2亿元,地税部门短收105.7亿元,而财政、国土资源等部门组织的收入超收154.7亿元。
从各市看,西安、咸阳、铜川3个市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都在20%以上,其他市区增幅均在16%以上,虽然榆林、延安十分困难,但也都完成了收入任务。
二、支持稳增长调结构措施有力尽管组织收入面对很大的困难和压力,但各级财税部门积极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全力以赴支持稳增长、调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2013积极财政政策新看点
本报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李丽辉)2013年,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在哪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哪些新举措?在今天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是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推进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税制改革与结构性减税: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抓紧研究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在全国试点的方案,适时将邮电通信、铁路运输、建筑安装等行业纳入试点范围。
推进资源税改革,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
落实好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
降低能源、资源、原材料等产品的进口关税,落实好其他各项税费减免政策。
扩大内需: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扩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规模,支持文化、体育、健身等消费,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养老、康复等服务机构,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收入分配: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
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负担,提高居民福利水平。
强农惠农:提高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水平,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健全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积极推进种粮大户补贴试点,逐步扩大补贴试点范围。
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着力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水平。
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全面落实国家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促进教育公平。
医疗保障: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支持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推动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互衔接。
适当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扩大免费服务范围。
社会保障:巩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研究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适时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保障房建设:中央财政将继续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增加相关基础设施配套投入。
实施相关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成本。
着力支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推进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扎实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
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深入推进会议费、差旅费管理和公务接待制度改革,加强车辆编
制管理,严格按标准配备车辆。
继续严格控制修建装修办公楼等楼堂馆所。
进一步清理规范庆典、研讨会、论
坛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