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备考以咏史诗为例寻求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高考真题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高考真题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唐诗宋词鉴赏”章节,详细内容为高考真题咏史怀古诗鉴赏。
通过分析历年高考真题中咏史怀古诗的命题规律,讲解鉴赏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对咏史怀古诗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咏史怀古诗的背景、意境和表现手法,掌握鉴赏方法。
2. 提高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咏史怀古诗的表现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首咏史怀古诗的背景故事,引发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展示历年高考真题中咏史怀古诗的题目,引导学生分析命题规律。
3. 讲解:详细讲解咏史怀古诗的背景、意境、表现手法及鉴赏方法。
4. 例题讲解:以一首高考真题咏史怀古诗为例,进行详细解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首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教师巡回指导。
7.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鉴赏背景意境表现手法鉴赏方法2. 历年高考真题分析3.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从历年高考真题中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进行鉴赏。
2. 答案要求:包括诗歌背景、意境、表现手法及个人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命题规律分析。
2. 教学目标的鉴赏能力提升。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表现手法理解。
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
5. 作业设计中的鉴赏要求。
一、教学内容命题规律分析1. 咏史怀古诗的作者多为唐代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
2. 诗歌背景多涉及历史事件、名胜古迹或历史人物。
3. 题目设置注重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表现手法及作者情感的理解。
4. 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
二、教学目标鉴赏能力提升1. 识别并理解咏史怀古诗的背景、意境和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怀古咏史诗鉴赏要诀
诗歌鉴赏:怀古咏史诗鉴赏要诀怀古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
因为诗涉历史,所以在鉴赏时难度较大,对于中学生而言,不掌握一定的鉴赏诀窍,回答起问题来肯定会搔首踟蹰,不知从和何说起,怎样落笔。
本文就此做一点粗略的探析,以拨开疑云,启发思迪,打开解题通道。
在鉴赏时首先要懂得怀古诗词与史书和史论之间的区别。
一是不要把怀古诗词看成是历史,由于篇幅的限制,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不讲究百分之百地忠于史实。
比如说李商隐的《贾生》,与史实就颇有出入,其实,汉文帝还不算昏庸,也不是不想重用贾谊,贾谊之不被重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遭到周勃等元老大臣的反对。
诗人只是抓住“问鬼神”与晚唐许多皇帝佞佛媚道以及自己和贾谊都最终不被重用这两个相似点,借此发挥,以抒发自己“辜负凌云万丈才”的无尽感慨。
二是不要把怀古诗词看成是史论,在二十个字到百把个字的一首诗或词中,绝对无法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做出全面的评价,做出结论,只是抒发某种感慨。
例如课本中历史学家翦伯赞的《内蒙访古》对王昭君的评说则明显带有史论的性质,得出和亲政策比战争好这一结论,这对搞好民族团结颇有意义;而杜甫的《咏怀古迹》只是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等身世家国之情,而对王昭君斯人则只是表达了自己的同情,不做任何结论,其间有霄壤之别。
例如我们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出这样一道题目:“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就不能用叙史或论史的手法来考虑怎样回答,只能从怀古诗景物描写的角度来作如下分析:“它妙在含有余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其次,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高考咏史怀古诗诗词鉴赏技巧
高考咏史怀古诗诗词鉴赏技巧高考咏史怀古诗诗词鉴赏技巧咏史怀古诗的简介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怀古词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词是抒发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人古事的忧思。
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
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要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
咏史词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直接写作者的思考、态度,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景。
典型咏史怀古地点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写法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写人物,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内容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写欢快的事物来衬托内心的悲伤,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
艺术特征(1)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统一;(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3)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
而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临古地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高考咏史怀古诗鉴赏技巧
高考咏史怀古诗鉴赏技巧高考咏史怀古诗鉴赏技巧一、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
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
二、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洲,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是诗人引发诗情的现实原因。
三、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
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
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
”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
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
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借古讽今和杰作。
四、分析写法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平计,王饵曾闻贾谊言。
敢借妄自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
”(《王昭君》),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
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1、咏史怀古诗特点: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4)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历史人物、乌衣巷、吴钩、淮水、《后庭花》、六朝、华清宫……(5)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6)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7)思想感情:感慨盛衰无常;感慨壮志难酬;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2、咏史怀古诗常用的典故(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4)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5)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
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6)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一、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二、鉴赏要点:1、要弄清史实、典故2、要体会意图、感情3、要品味技巧手法怀古诗中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常用的手法有对比、巧用典故、融情于景等方法。
(一要弄清史实。
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
如下面这首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要鉴赏这首词,我们必须弄懂这几个问题:一是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之感。
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二是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作者在这里是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相似,显然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三是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末二句用了两个典故。
其一是曹操煮酒论英雄,但在这里,作者进行了改造,将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赞扬,而让曹刘当配角,其实是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
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贬的典故,据《三国演义》说,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见孙权之威严仪表,就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和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咏史怀古诗是一种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的诗歌形式。
这种诗歌通常由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在鉴赏咏史怀古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
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
2. 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经过“赤壁”时,写下这首咏史怀古诗,表达他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3. 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一种情况则是借题发挥、借古讽今;再一种则是感慨身世,寻求慰藉。
4. 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有不同的妙处。
鉴赏示例: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
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
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
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身世。
总之,鉴赏咏史怀古诗需要我们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诗人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从而领略到诗歌的深刻内涵和美妙之处。
2012高考备考_以咏史诗为例寻求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2012高考备考_以咏史诗为例寻求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教学园地10-04 22242012高考备考以咏史诗为例寻求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来源:三槐居阜阳市中心备课组交流研讨课授之以渔——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教学探究界首一中陈冬n 1、以教材为依托,以咏史诗为例寻求古诗词鉴赏的方法n 2、通过课堂学习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一、导入:结合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学习,试着讲古诗分下类,先是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小组推荐发言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诗歌的(标准不唯一)1、咏史诗(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古迹的凭吊。
如《杨州慢》)2、咏物诗(对自然界的一些特殊物象的吟咏,或褒或贬、以寄寓自己的某种志向。
如《梅花》)3、闺怨诗(独守空闺的女子对远在他乡的情人或丈夫的思念。
如《闺怨》)4、边塞诗(以边塞生活为素材,展现边关将士们的精神风貌。
如《从军行》)5、山水田园诗(依托于对山川田园美好景物的描述来抒发自己的情致。
如《山居秋暝》)6、临行赠别诗(亲人或朋友分别时候对对方的宽慰。
如《送元二使安西》)7、思乡怀人诗(漂泊羁旅他乡的游子对亲人或朋友的怀念。
如《静夜思》)二、让学生共同回顾出现在课本中的咏史类诗越中览古(李白)蜀相(杜甫)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咏怀古迹(杜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扬州慢(姜夔)马嵬(李商隐)石头城(刘禹锡)三、分析(下面的表先是由学生分小组来完成,然后每组公布自己的答案。
因为都是学过的诗文,所以老师就不再做详细的分析。
结合学生的答案,教师在进行稍稍的加工,然后师生共同在现场完成下面的表)篇目思想情感表现手法越中览古写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对比中表达了盛衰无常的感慨对比蜀相对古人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苦痛乐景衬哀情念奴娇·赤壁怀古壮志未酬的无奈对比咏怀古迹一生的颠沛流离和怀才不遇的无奈用典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既有热血满腔的爱国豪情又有壮志未酬的苦闷用典扬州慢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和悲痛之情化用前人的诗句(用典)马嵬批判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和奢侈淫逸对比石头城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国势衰微的慨叹拟人四、结合上表的内容,让学生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咏史类的诗超出这个范围,最后结合图表对咏史诗从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进行总结。
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古诗词的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不同的类型的古诗词的鉴赏是不一样的,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关于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方法(怀古诗、咏怀诗)怀古咏史诗: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江山胜迹,人物风流。
尽管历史如大浪淘沙,但无数前人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留下多少辉煌业绩,令人钦佩仰慕;留下多少经验教训,让人唏嘘感慨。
于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古咏史之作在魏晋甚至更早一些时候便已产生,到了唐代蔚然成风,甚至出现了像刘禹锡、杜牧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一)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二)咏史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刘禹锡、杜牧等。
刘禹锡的咏史诗名篇有《乌衣巷》、《石头城》等;杜牧的咏史绝句被人称为“二十八字史论”,艺术造诣之深,其咏史诗名篇有《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
(三)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1、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
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
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
”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2、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两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
3、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借古讽今和杰作。
(四)鉴赏训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先主庙(刘禹锡)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①。
高三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歌鉴赏技巧(学生版).doc
咏史怀古类诗歌是一种或以历史遗迹为依托、或以古人事迹为题材来抒写作者某种内在情志的诗歌体裁。
这类诗歌,融合了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体现着一种时代的穿透力,读起来总会给人一种沧桑旷远之感。
从作者的创作动机来看,这类诗歌大体有三种基本类型:一、就史事论史事作者对历史作冷静的思考,并不置身其中,但在对历史和古人的评价中,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个人取向和感性认识。
这一类型的诗歌,着眼史事,议论引发,将自己的态度诗化地表达出来。
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可是对项羽战败自刎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杜牧在诗中写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项羽自刎表现出无限惋惜;而王安石却从项羽穷兵黩武的行径入笔,道出“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意识到项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三、以史事言情志作者将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寄托于历史人物,借以抒情明志。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采取对古人伟业的追溯,最终引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慨,表达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此类诗歌多铺陈渲染,以景衬情,与古人沟通,鉴赏时既要了解历史人物,又要对作者的思想性格和创作音景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准确把握作者在作品中所抒之情、所明之志。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把握某一首咏史怀古类诗歌的类型,进而深入就里地去鉴赏呢?其一,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知识。
咏史怀古诗往往立足于正面写史,通过写史来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
因此,做好平时对历史知识的积累,这是首要问题。
这里所说的历史知识,指的是人物、典故和历史事实。
只有了解了这些历史知识,才能明确作品中所引题材的实质,沟通作者的写作意旨,进而确定鉴赏的基本方向。
例如1996年高考,选的是元代作家阿鲁威的散曲《咏史》,如果知道了作者歌颂的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回答问题就容易多了。
其二,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以及创作背景。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史事发怀古之幽情,往往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因此充分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创作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
咏史怀古鉴赏方法指要
咏史怀古鉴赏方法指要首先,弄清史实,疏通文意。
读懂咏史怀古诗,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在南京,东晋时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朱雀桥在秦淮河上和南岸的乌衣巷相邻,昔日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昔日的王谢权门现在已居住着寻常百姓之家;今昔对比,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令人叹惋再三。
如果不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就很难深入的理解蕴涵其中的诗意。
其实,高考诗词鉴赏题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往往在课本中出现过,比如1996年考的是元朝阿鲁威的散曲《咏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赤壁之战这段历史,在课本和读本中屡见不鲜。
1991年考的文天祥的《念奴娇》(也有人认为是邓剡之作)涉及到的也是“三国”的历史,还涉及到《廉颇蔺相如列传》等。
由此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凡是课本、读本及其注释、练习中所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典故都应牢牢加以掌握,切不可等闲视之。
对于唐宋著名诗人的大体经历,也要略知一二,这样,在不懂得诗人创作该篇时的背景之情况下,也能做个大体的猜测,不至于两眼抹黑。
因为这是最基本的,所以就不再详加阐述。
例如,我们可以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怕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出这样一道题:“辛弃疾填词喜欢用典,不懂得典故及其用意就看不懂辛词。
词中张翰、刘备的典故和桓温的话各表现了什么?”就必须运用本段所谈到的方法回答曰:“以张翰、刘备两个典故表达自己不想追求闲适生活,只想建功的崇高理想。
高考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学目标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过程一、了解怀古咏史诗含义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
二、怀古诗的特点(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六朝、华清宫……(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4)思想感情:感慨盛衰无常;感慨壮志难酬;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5)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6)语言:含蓄蕴藉三、咏史怀古诗的三大主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首词运用了哪些典故,其用意是什么?解析:上片运用了孙仲谋(孙权)与寄奴(刘裕)的典故。
孙权当年建京口,并一度定都于此。
南朝宋武帝刘裕则生在镇江。
孙权能称雄一方,刘裕则曾经北伐收复洛阳、长安。
表达了词人仰慕英雄以及收复失地的理想及北伐的决心。
下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指的是宋文帝元嘉年间“草草”出兵北伐,遭到惨败。
借古讽今,委婉劝阻当时执政的韩侂胄急于事功,仓促出兵。
咏史怀古诗鉴赏及答题方法
咏史怀古诗鉴赏及答题方法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在古代诗词中,怀古诗是内容与思想都比较沉重的一类作品。
这类诗都是怀古惜今,“有感而发”,往往是诗人处于某种背景之下,前往瞻仰或凭吊历史古迹,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遇,自己内心产生共鸣,不禁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
因此,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读怀古诗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知人论世,一是要品赏韵味。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理解诗作的思想感情。
古人读诗主张“以意逆志”,即用读者的“意”,根据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去探索追溯作者写作时所要表达的“志”。
怀古诗的作者是在怀念古代史实的基础上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中必然涉及到历史典故,也必然反映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解读这类诗首先要根据诗中的物象确定史实,理解典故内容和它所包含的意义,再看作者抒情的角度。
所谓“品尝韵味”,就是在反复吟诵、体会中,玩味诗作的情致韵味。
例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是杜甫迫于“安史之乱”而入蜀后,于乾元三年春天写的。
诗中提到“锦官城外”的“丞相祠堂”,提到“三顾”和“出师”,我们就可以知道杜甫是在拜谒武侯祠后写的这首诗,所涉及到的是三国蜀相诸葛亮的事迹。
诗人面对武侯祠旧址,想到诸葛亮生前的才智和业绩,赞颂他“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同时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胸怀壮志而未酬表示惋惜,以至“泪满襟”。
杜甫所以产生这样的哀情,是因为他当时也遭遇乱世,胸怀报国之志却无力回天,想到诸葛亮的结局,而发出怀古之哀叹,实际上不也在叹息自己吗仔细品味这首诗,可以发现诗的首联一问一答,自开自合,开门见山地指明自己感怀的内容是成都城外的武侯祠。
高考真题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高考真题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执教者时间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二)能力培养目标1.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准确鉴赏咏史怀古诗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1.感受我国古代文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继承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感受诗歌的魅力,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重点: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难点: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时数2教时一.导入: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生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但凡怀古之作,千百年来所抒发的情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的历史观、选材与写作手法。
自古以来,世俗的朝廷总把冷眼抛向那些热心热肠的古代诗人们,而这些仕途总是不顺的诗人就不自觉地而徜徉于瞻仰凭吊古迹、咏评历史人物中,感慨岁月沧海桑田,喟叹人生万古悲风。
抒难酬之壮志,浇心中之块垒。
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
二.点击概念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欣赏这类诗歌,我们往往要了解的是写了怎样的古人、往事,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三.知识链接咏史怀古诗歌的含义和历史源流:咏史怀古诗的含义: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高考诗歌分类鉴赏要诀---怀古咏史诗
• 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回答问题 •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 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 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怕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 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 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 辛弃疾填词喜欢用典,不懂得典故及其用意就看 不懂辛词。词中张翰、刘备的典故和桓温的话各表 现了什么? • 运用本段刚才所谈到的方法回答曰: • “以张翰、刘备两个典故表达自己不想追求闲适生活 ,只想建功的崇高理想。以桓温的话抒发了英雄失 意,年华虚掷的的痛苦。”
练习:
常见“意象”歌诀
• • • • • • • 春花秋月寻常物,妙笔生花吐蕊香。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愁绪酿。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怀伤。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思乡。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丧。 春风习习寓得意,登临古迹感沧桑。 歌以咏志从来事,欲说还休意未央。
其三要学会点比较鉴赏。这不但对领 会作者诗中所抒发的感情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对提高鉴赏能力也很有好处。
• 例如: • 杜牧《乌江亭》: •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 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王安石亦有同题诗曰: •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 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最后一点,要知人明世,也就是要 了解作者的简历、史实、创作该篇 时的背景,以便感悟诗情,这对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诗词尤其重要。
• 高考诗词鉴赏题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往往在课本中出现过。比如: • 1996年考的是元朝阿鲁威的散曲《咏史》:“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 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 西蜀,,一分江东。”
推荐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诗词鉴赏一:咏史怀古诗鉴赏Wor含解析
【题文】同一题材的诗歌在手法、感情基调等方面有很多相似性,明辨了解诗歌类型及该类诗歌常见特点可帮我们准确、快速鉴赏。
咏史怀古诗是高考常见的题材之一,那么咏史怀古类诗歌有哪些特点?有哪些鉴赏技巧呢?这节微刊就给大家讲一下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一、概念解读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
——长于议论精辟。
2、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
——长于情景交融。
3、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二、形式特点1、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结构上: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3、艺术特色用典:借古讽今,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对比:突出所举事件或人物中的一事或一方。
化用:化用前人诗句。
寓情于景:在景物描写中体现着作者的感情。
三、思想内容怀古诗中透露的作者的情感线索无外乎三条:怀人伤己、怀古伤今、理性反思(一)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1、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负,建功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的忧愤之情。
2、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如:杜甫《咏怀古迹》中,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方法初探
咏史怀古类诗歌是一种古典诗歌,它以史实为基础,以赞美伟大的历史人物为主要内容,以怀古缅怀、追忆和热爱祖国的历史为主题,以歌颂伟大的历史事迹为主要表现形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要求诗歌有着良好的史实性。
诗歌应该符合史实,把史实和文字结合起来,体现出历史的真实和真实性,使诗歌更加有力、有力度。
二、要求诗歌有着良好的意境。
诗歌应该有着强烈的意境,能够表达出诗歌作者对历史的热爱,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诗歌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要求诗歌有着良好的艺术性。
诗歌应该有着良好的艺术性,能够通过诗歌的结构、句式、押韵等多种手段来表现出历史的真实性,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四、要求诗歌有着良好的社会效应。
诗歌应该有着良好的社会效应,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起读者对历史的热爱,唤起人们对祖国的思念与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高考备考以咏史诗为例寻求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授之以渔
——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教学探究
1、以教材为依托,以咏史诗为例寻求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2、通过课堂学习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一、导入:结合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学习,试着讲古诗分下类,先是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小组推荐发言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诗歌的分类(标准不唯一)
1、咏史诗(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古迹的凭吊。
如《杨州慢》)
2、咏物诗(对自然界的一些特殊物象的吟咏,或褒或贬、以寄寓自己的某种志向。
如《梅花》)
3、闺怨诗(独守空闺的女子对远在他乡的情人或丈夫的思念。
如《闺怨》)
4、边塞诗(以边塞生活为素材,展现边关将士们的精神风貌。
如《从军行》)
5、山水田园诗(依托于对山川田园美好景物的描述来抒发自己的情致。
如《山居秋暝》)
6、临行赠别诗(亲人或朋友分别时候对对方的宽慰。
如《送元二使安西》)
7、思乡怀人诗(漂泊羁旅他乡的游子对亲人或朋友的怀念。
如《静夜思》)
二、让学生共同回顾出现在课本中的咏史类诗
越中览古(李白)蜀相(杜甫)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咏怀古迹(杜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扬州慢(姜夔)马嵬(李商隐)石头城(刘禹锡)
三、分析(下面的表先是由学生分小组来完成,然后每组公布自己的答案。
因为都是学过的诗文,所以老师就不再做详细的分析。
结合学生的答案,教师在进行稍稍的加工,然后师生共同在现场完成下面的表)篇目
思想情感
表现手法
越中览古
写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对比中表达了盛衰无常的感慨
对比
蜀相
对古人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苦痛
乐景衬哀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
壮志未酬的无奈
对比
咏怀古迹
一生的颠沛流离和怀才不遇的无奈
用典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既有热血满腔的爱国豪情又有壮志未酬的苦闷
用典
扬州慢
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和悲痛之情
化用前人的诗句(用典)
马嵬
批判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和奢侈淫逸
对比
石头城
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国势衰微的慨叹
拟人
四、结合上表的内容,让学生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咏史类的诗超出这个范围,最后结合图表对咏史诗从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进行总结。
思想情感:
1、盛衰无常的感慨
2、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悲叹
3、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和悲痛之情
4、批判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和奢侈淫逸
5、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国势衰微的慨叹
艺术手法:
对比(衬托)寓情于景用典拟人
五、触类旁通(结合上面的方法自己试着将山水田园诗也做一下归纳,自己设计表格,以小组为单位)
篇目
主旨情感
表现手法
归园田居
对官场生活的一种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对比
渔翁
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喜爱,表现出一种闲适恬淡的心境
拟人
过故人庄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白描
山居秋暝
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表现出一种要隐退的心境。
以动衬静
鸟鸣涧
悠然闲适恬淡的心境
以动衬静
总结(思想感情)
1、对官场生活的一种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2、借自然美景来表现出一种闲适恬淡的心境
3、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表现出一种要隐退的心境。
表现手法
对比拟人白描以动衬静寓情于景
六、习题链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的之感,让人想起繁荣兴盛的景象,而这里是人却说“无情最是台城柳”,
“无情”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08年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教后反思与交流:
诗歌鉴赏在高考中是一个难点,而我们平时的教学多停留在题的讲解上,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在讲习题上,倒不如交给学生一种归纳的方法,以己之不变应高考的万变。
交流:1.要注意整体鉴赏题。
2007年以来的高考,大多是针对某一“点”的题目,而今年,注重对“面”的考查,整体鉴赏的题目明显增加。
就诗歌而言,整体把握思想意蕴,情感基调是鉴赏的前提,是重中之重。
指导学生复习时要高度注意。
2.复习要全面。
从考点分布看,今年各地诗歌鉴赏题的考点分布比较全面。
要求学生不能心存侥幸,一定要练好基本功。
这个基本功表现在对诗歌感情、手法、语言、意象的分析上。
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是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即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手法,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要素,平时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落实。
3.要强化答题类型意识。
要从设问的考点和角度,规范学生的答题思路。
哪一类型的题,怎样入手,如何展开,都应有章可循。
最好的参照物就是高考题的答案。
4.诗歌训练材料要以唐宋诗词为主,以律诗绝句为主,写景咏怀为主。
唐宋是巅峰,登顶必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