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拣麦穗》学案3 冀教版.doc

合集下载

《拣麦穗》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拣麦穗》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拣麦穗》教案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 教案设计简介课程名称:《拣麦穗》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课文分析、课文朗读、情感体验、思维训练、评价检测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原著文本中所表达出的思想和情感,并能够从中汲取启示,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时间安排:2课时2. 教学内容设计2.1 课文分析针对《拣麦穗》这篇优美的散文,进行认真的篇章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关注作者采用的叙述方式和叙述结构、文本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人物个性描写等方面来深入理解文章。

2.2 课文朗读在学生全体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分角色的朗读,分析不同角色的言辞,语气等,并在小组讨论后建立初步文字分析框架。

2.3 情感体验在小组中,每个小组按照《拣麦穗》中的不同情感线索,每人朗读自己所分配的情感语段,有无独具一格的个人情感表达,有无透过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加深了解及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2.4 思维训练利用文段及文中细节,启发学生进行由简入难的多项练习,例如文章思想内涵的概括和归纳、人物性格描写的推论和分析、语言表达技巧的练习和转化等,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2.5 评价检测检验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对散文主旨和情感的掌握程度,并且对于一些文学性方面的知识也进行了检测。

全面性评价反映教学过程。

通过评价结果,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3. 教学方法设计3.1 气氛营造创造舒适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2 学生主体参与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让学生充分感受教学的乐趣。

3.3 多元化教学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对比分析、读写结合、口语训练等方面进行多元化教学,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实施方案设计4.1 教学方案根据《拣麦穗》的文学特点、学生的教学情况,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一个严谨的教学计划和一个有益的教学过程。

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拣麦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品味文中含意丰富的语句,学习作者以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笔调叙述事件的散文写法,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表达情感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2)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人间至真至纯的爱的赞美。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表达情感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2.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品味文中含意丰富的语句,学习作者以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笔调叙述事件的散文写法,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3.理解作者对人间至真至纯的爱的赞美。

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表达情感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2.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品味文中含意丰富的语句,学习作者以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笔调叙述事件的散文写法,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3.理解作者对人间至真至纯的爱的赞美。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讲授法,引导法,讨论点拨法,探究拓展法。

教学设想: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理解作者的感情基调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对人间纯真感情的赞美。

让学生学习文章后,联系现实,探讨现实社会中还有没有这样纯真的感情。

注:粤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散文)第11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以及作品,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文章。

2.品味文中部分含意丰富的语句。

3.归纳大雁和老汉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1.品味文中部分含意丰富的的语句。

2.归纳大雁和老汉的形象。

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讲授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在途中要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道过了半天他还没回来。

最后,他两手空空地出现在老师面前,垂头丧气地说:“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

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拣麦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目标:把握作品的细节,体会其语言魅力1.引导学生通过鉴赏不同人物拣麦穗的细节,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探究作品主题(对农村妇女命运的感伤,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永存)2.在体会人物情感和探究作品主题中,品味文章丰富细腻、精妙动人的语言3.赏析文章象征的表现手法(烟荷包和小火柿子的象征意蕴)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细节,品味语言难点:探究主题,赏析象征的表现手法三、教学设想1.教学策略(1)基于生本对话的多元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策略(2)长文短教,化繁为简,重点落实文章的基本要素:人、事、物、情2.预习安排(1)熟读《拣麦穗》全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2)完成预习作业,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预习作业:①这篇散文主要是围绕什么事情来写的?②姑娘们和我各是如何拣麦穗的?目的是什么?3.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师生对话:整体感知,把握大意1.这篇散文主要是围绕什么事情来写的?拣麦穗2.文章写了哪些人拣麦穗?姑娘们拣麦穗,我(大雁)拣麦穗(二)生本对话:解读细节,品味语言1.阅读第二部分,解读姑娘们的拣麦穗指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思考:姑娘们是怎样拣麦穗的?她们拣麦穗是为了什么?时间(环境):月残星疏的清晨到月亮又回到天边从早到晚(辛勤)动作:挎拣(拼命)内心:遐想想痴想想象梦兴奋、喜悦,充满憧憬收获:装满篮子或许能拣上一斗目的:卖攒扯买剪缝绣装备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板书:姑娘们备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美丽的梦2.阅读第三部分,解读我的拣麦穗(1)指一名同学朗读第1-8节,其他同学思考:我和姑娘们的拣麦穗相比,有什么不同?动作:歪歪趔趔跟在姐姐们的身后跌跤追赶蚂蚱和蝴蝶收获:少有拣满一篮子的时候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目的: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板书:大雁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天真(纯真)的梦(2)指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我与卖灶糖老汉的对话,结合第三部分有关内容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为什么想到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我: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贪吃、丑陋,少人疼爱,渴求并依恋老人那像我母亲一样的朴素的爱卖灶糖的老汉:衰老、孤独、居无定所,慈祥、纯朴,疼爱着我这个贪吃、丑陋而少人疼爱的小女孩,给我依恋,让我体会到人与人之间那种朴素美好的爱(三)生生对话:探究主题,赏析手法姑娘们和我拣麦穗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梦,而这两个梦最终都破灭了,那么,面对梦的破灭,姑娘们和我分别有着怎样的反应呢?1.阅读第二部分最后三节,思考:姑娘们面对梦想的破灭,有着怎样的反应?周围人又有着怎样的反应?姑娘们: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不会过分地悲伤甘于命运的安排,不再追求,不再梦想周围人: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上一口气,谁也不会关心她们曾经有过的那份痴想因司空见惯而漠然、麻木板书(接上):姑娘梦想破灭对农村妇女(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感伤2.有人说,姑娘们的拣麦穗是一个大背景,而我的拣麦穗是一个具体的个案,是对大背景的一个生动别样的注脚那么,我最终的命运会不会像姑娘们一样呢?(学生讨论,阐述理由)提示:从课文中找依据,一是要抓住姑娘们和我各自面对理想破灭的反应以及周围人的反应,二是要结合文中关于烟荷包与小火柿子的描写,揣摩其用意思考相关问题:(1)烟荷包寄托了我的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我常常想找到它?(2)作者描写小火柿子有什么用意?烟荷包:寄托我最初的纯真幼稚的梦想,对人与人之间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小火柿子:象征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暗示我不会像姑娘们那样甘于命运的安排,而是永存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板书(接上):大雁梦想破灭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永存(四)对话作者:知人论世,延伸阅读1.点击链接张洁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爱是不能忘记的》等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直、纯朴的女孩大雁追求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在20世纪80年代文坛,张洁以写作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她的许多作品都是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写女性感伤、细腻的心理她的作品常会通过儿童视角,抒发一种温馨、感伤而清新的感情,展现人性中朴素、感人的一面2.小结我手写我心,在我的心中,在我们的心中,爱,是不能忘记的(板书)五、布置作业1.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童年,本应天真烂漫;童年,本应百无禁忌;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请以找回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成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课外阅读《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附:板书设计姑娘:备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美丽的梦梦想破灭对农村妇女(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感伤大雁: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天真的梦梦想破灭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永存(爱,是不能忘记的)。

冀教版七上《拣麦穗》导学案(含答案)

冀教版七上《拣麦穗》导学案(含答案)

7 拣麦穗学习目标:1.赏析文中的景物、人物描写,通过品味文章语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人性美、情感美。

3。

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及深层意蕴,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4.通过拓展探究,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资料链接:张洁,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1937年生于北京。

幼年丧父。

酷爱文艺,尤其是诗歌和音乐。

作品以“爱”和“美”为创作主题。

著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小说集《祖母绿》等。

而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得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她的作品初期特点是婉约清丽,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

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后来的作品则更关注社会现实,挖掘人性的复杂。

对女性命运的关照是她坚持的立场。

她是中国第一个获得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三项国家奖的作家,并获1989年度意大利马拉帕蒂国际文学奖。

板书设计:拣麦穗文章的线索拣麦穗明线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的歌爱暗线学习流程:一、兴趣导入:张洁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女作家。

她曾经说过:"文学对我不是一种消愁解闷的爱好,而是对种种尚未实现的理想的追求,愿生活更加象人们所向往的那个样子。

"那么她向往的生活,追求的理想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拣麦穗》这篇课文,走近张洁。

自学指导:1.配乐肖邦钢琴曲《月光》)投影烘托气氛:乡村麦田、拾穗的身影等画面。

2.整体感知:通过朗读、导读、赏析、比较、探究课文的思路和作者的主旨。

◆平行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A、田埂 gěng 麦穗suì 积攒zǎnB、磕碰kē腮帮sī戏谑nuèC、山坳ào 拗断ào 执拗niùD、害臊shào 急躁zào 干燥zào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然后,她又戏谑地说:“大雁,告诉姨,你拣麦穗做啥?”戏谑:⑵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准备嫁妆哩!”大言不惭:⑶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拣麦穗》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属于文学类阅读。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带学生走进劳动的世界,感受劳动的辛苦和收获,加深对劳动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目标•了解《拣麦穗》的作者、题材、写作背景和人物形象;•学习作品主题和主要情节;•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文学类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感性理解和审美意识,提升综合素养。

三、教学内容1、课文阅读通过文本的课文阅读,让学生了解《拣麦穗》的写作背景和主要情节,掌握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语言表达让学生通过课堂讲解和思考,学会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主题探究探究《拣麦穗》的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主题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教学流程1、引入用一张照片或一幅画展示麦田里的农民工作繁忙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以及劳动的价值。

2、导读通过导读让学生了解《拣麦穗》的作者、写作背景以及题材,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的欲望。

3、课文阅读通过老师的朗读或学生的自主阅读,让学生了解《拣麦穗》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理解和分析,在讨论中掌握文学类阅读技巧。

4、语言表达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主题探究让学生探究《拣麦穗》的主题,理解和认识主题对课文的意义以及文学价值,提高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资源•化学课本、PPT等多媒体教具•《拣麦穗》一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组合作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教材改革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拣麦穗》教案

《拣麦穗》教案

《拣麦穗》教案教案:拣麦穗一、教学目标:1.了解麦穗的形态特点和采摘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3.引导学生积极体验农田劳动的辛苦和乐趣。

二、教学重点:1.麦穗的形态特点和采摘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麦穗样本和实物;2.相关图片和视频;3.提前准备好采摘所需的工具。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5分钟)1. 与学生分享一个与农田劳动相关的小故事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麦穗是什么,以及麦穗的用途。

Step 2:了解麦穗的形态特点和采摘方法 (15分钟)1. 展示麦穗样本和实物,让学生观察麦穗的形态特点,并引导他们描述麦穗的颜色、形状和结构。

2. 结合图片和视频,介绍麦穗的生长过程和采摘方法。

3. 与学生一起讨论麦穗的采摘时间和注意事项,如防止弄伤自己,避免伤害植株等。

Step 3:现场实践 (30分钟)1. 带领学生走进学校或附近的农田,让他们亲自体验采摘麦穗的过程。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里有一个领导者指导其他成员采摘麦穗。

领导者负责观察和指导,其他成员负责实际操作。

3.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采摘时要轻轻拧动麦穗,避免将其弄碎或损坏。

Step 4:总结和评价 (10分钟)1. 让学生归纳麦穗的形态特点和采摘方法。

2. 分享学生在采摘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3. 鼓励学生就农田劳动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进行思考,以及它们对社会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在家庭中观察和探索农田劳动的其他方面,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实地采摘麦穗,使他们亲身体验农田劳动的辛苦和乐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图片、视频和实践,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和有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加深了他们对农田劳动的认识和理解。

改进的地方是可以多安排一些与农田劳动相关的活动,如种植蔬菜、捕鱼等,从而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 拣麦穗学案 冀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 拣麦穗学案 冀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拣麦穗学案冀教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纯净朴素的语言风格。

3、理解作者对人间纯真感情的赞美,学会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真情以待。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生字
麦穗.()戏谑.()磕.碰( )山坳.( ) 步履. ( )蹒.跚 ( )
2、解释下列词语。

戏谑:蹒跚:
大言不惭:
3、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当代作家。

代表作:小说散文集《》、《》,小说集《》,长篇小说《》。

4、整体感知,回答问题
(1)本文从农村最平常、最常见的生活画面入手,从最朴实、最真挚的思想感情入题,
由而生发出幻想,引发了一个生动而真实的故事。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线,暗线)
二、合作探究
1、脉络梳理: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请给三个部分拟上小标题。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文本探究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
有什么作用?
(2)、研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为什么要“嫁”卖灶糖的老汉?
②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老汉真是为了要娶“我”吗?怎样理解老汉对“我”的爱?
(3)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问题: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卖灶糖的老汉对“我”的疼爱?
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卖灶糖的老汉的感情有了什么变化?
③老汉去世后“我”哭的很伤心,为什么呢?。

捡麦穗学案

捡麦穗学案

捡麦穗学案第一篇:捡麦穗学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教案第二单元,编写人崔艳艳《捡麦穗》学教案学习目标:1.体会文中作者蕴涵的思想情感,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之美。

2.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学习重点难点:1.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提高审美赏析能力。

2.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重点: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过程导入:年少时每个人都有过五彩缤纷的梦,梦带领我们飞翔;有的梦虽美丽,却如肥皂泡一般被现实一触即溃。

于是有人沮丧,有人绝望,也有人重新点燃理想的火花。

下面,我们跟随作家张洁,去感受她童年的梦想。

一、预习导学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消除文字障碍,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戏xuè()kē()头山ào()步履().蹒shān()皱()纹积zǎn().你觉得还有那些字需要提醒你自己和同学们的,请按以上格式写在下面。

3、作者作品信息库张洁(1937-),当代作家。

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

《只有一个太阳》,散文集《在那绿革地上》以及《张洁集》等。

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4、朗读课文。

(可教师示范朗读一部分,然后找部分学生朗读)二、交流研讨(1)文章写了谁的梦?什么样的梦?结果怎样了呢,实现了吗?你觉得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农村姑娘的梦——换取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痴想)——破灭“我”的梦——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破灭忧伤怅惘对待梦想破灭的结果,表现有什么不同呢?姑娘们:麻木、顺受.(“傻” “依依顺顺”)我:我常常想起他(寄托对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信念)-1-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教案第二单元,编写人崔艳艳(2)你觉得本文的主题是什么?第二课时学习重点: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提高审美赏析能力。

七年级拣麦穗导学案

七年级拣麦穗导学案

七年级拣麦穗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培养学生珍惜生活、珍惜美好情感的品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2、难点(1)理解文中所蕴含的对生活、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2)体会作者在平淡的叙述中所表达的深沉情感。

三、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深入探究文中的重点问题。

3、诵读品味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1、作者简介张洁,当代女作家。

著有《沉重的翅膀》《无字》等多部作品。

她的作品多以“人”和“爱”为主题,风格细腻、深沉。

2、背景资料《拣麦穗》是作者早期的一篇散文,写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当时,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这篇文章通过对农村生活的回忆,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拣麦穗()戏谑()步履()蹒跚()磕碰()山坳()4、解释下列词语(1)戏谑:(2)步履:(3)蹒跚:(4)大言不惭:(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拣麦穗”写了哪些内容?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文本研读1、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女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卖灶糖的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的描写分析。

3、作者为什么要写“我”和卖灶糖老汉之间的故事?4、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四)深入探究1、怎样理解“我”与卖灶糖老汉之间的感情?2、文章结尾说“可是,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3、本文通过对农村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拓展延伸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爱”的理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案3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案3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案3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教案1上课之前,我参看了很多的资料,包括别人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但发现大多雷同,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只停留在“对人间真情的呼唤”这个点上,我总觉得不能体现文本淡淡的忧伤的感情基调。

我又找了一些对作品解读的资料来看,最后,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1、捕捉体味作品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深反思层解读文中“梦想”的内涵,探讨悲剧的“人性”主题;2、领略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文章含而不露的忧伤之美;3、品味作品的语言,借鉴文章通过有特色的景物描写、叙述语调来营造氛围、表现情感的写作手法。

把教学的重难点定位在“感悟文章含而不露的忧伤之美”上。

首先初步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调,接着深入解读作品的思想内容,然后思考探究作品的深层意蕴(小组合作),先解读农村姑娘的“梦”,后解读“我”的“梦”,再比较农村姑娘的梦和“我”的梦有何异同,探究童年的梦想对于人生有何意义,如何理解作者的忧伤和惆怅?最后重点选取两个片段鉴赏作品语言。

结尾的拓展部分考虑到本文风格特殊,感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设计时选取了一首课外的风格相近的小诗来辅助阅读,并且通过诗歌的创作来进行阅读的延伸,在读写的能力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用时两个课时,较好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入选中学课本的散文都是文质兼美、风格独特的美文,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散文作品的基本规律,对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把握和赏析散文有着重要作用。

尽管是新课标下的教学,也不能架空文本盲目拓展探究,首先还得立足于传统意义上的文本解读,在解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散文的美首先在于意境美、情感美。

本文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美文,所以教学设计把感悟作品含而不露的忧伤之美作为重点。

当然,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让自己进入意境,对作品有深刻透彻的理解,这样才能带领学生走进作品。

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之中,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双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起来。

《拣麦穗》教案

《拣麦穗》教案

《拣麦穗》教案教案:《拣麦穗》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阅读并理解课文《拣麦穗》。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表达对于劳动的态度和看法。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这篇课文的课本、教师课件和PPT。

2. 针对课文的相关问题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向学生介绍《拣麦穗》这篇课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劳动和团结合作的话题,激发学生对于课文的兴趣。

阅读理解:1. 让学生先默读课文,然后找一个同桌交流他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整体阅读课文,确保学生能够理解主要事件和情节。

教师可逐句解读和解释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拓展练习:1.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们分工合作,制作一份关于《拣麦穗》的海报或小册子,展示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并设计问题供其他同学回答。

2. 鼓励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写作、演讲等表达对于劳动和团结合作的态度和看法。

归纳总结:1.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课文传达的主要思想和情感。

2. 应用这篇课文,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例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参与过类似的团结与合作的活动。

五、课堂延伸:1. 给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作品,来扩展学生对于劳动和合作的理解和体验。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实际劳动场所,如农田、工厂等,以深化学生对于劳动的理解和尊重。

六、课堂小结:1. 针对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2. 引导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体会进行反思和总结。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与《拣麦穗》相关的练习和问题,如课后习题、写作等。

2.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类似主题的文章或故事,并写一篇读后感。

八、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表现和课堂情况,评估学生对于《拣麦穗》的理解和感受,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语文上《拣麦穗》备教指要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拣麦穗》备教指要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拣麦穗》备教指要冀教版《拣麦穗》是张洁的一篇小说,通过一个小女孩拣麦穗、办嫁妆并对一个卖灶糖老汉萌生情感的故事的描述,展示了一个农村女孩天真、纯洁的情感世界。

歌颂了人性美和情感美。

一、为什么选择这篇文章?1.张洁是我国当代女作家,在当代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其文学作品也有很高的地位。

她的以“人”和“爱”为主题的作品,常常引起文坛的论争。

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拣麦穗》是她的代表作。

这篇小说以清新、哀婉的笔调,以呼唤健康美好的人性复归为主题,揭开了散文新纪元的序幕。

2.这是一篇反映农村生活的文章。

本文从农村最常见、最常见的生活画面入手,主要分析了农村女孩摘麦穗的原因。

展示了一幅农村麦田的巨大图片。

它表达了农村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就内容而言,文章中的人物和事件对学生来说是众所周知的。

在主题上,他们展现了纯洁美丽的人性。

学习这些文章可以引导农村儿童理解和思考他们熟悉的生活。

3.文章主题鲜明,视角独特。

这篇文章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语言上,都体现了一个“真”字,表现的人物是“天真”,抒发的感情是“纯真”,学习这样的文章,可以进一步引发人们对真情的呼唤。

二、关于几个学习点的提示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了解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自然以空行的形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农村女孩摘麦穗的原因,展示了农村麦田的广阔图景,展示了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部分描述了“我”采摘麦穗的过程,展示了“我”的朴素与纯真,歌颂了健康美好的人性。

第三部分描述了《我》的情感发展过程,表达了一种简单而纯粹的情感,揭示了主题。

2.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小女孩”这个人物的特点,理解从这个人物身上折射出的那纯真的人性美。

年轻、单纯、天真的“小女孩”会因为老人对我的爱而嫁给他。

通过一组对话,这种纯粹的情感更真实、更真诚。

在老人“去”的日子里,作者用一系列语言描述了它述了“我”对老汉的那种依恋。

七年级语文上册 7拣麦穗导学案 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7拣麦穗导学案 冀教版

7 拣麦穗学习目标:1.赏析文中的景物、人物描写,通过品味文章语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人性美、情感美。

3。

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及深层意蕴,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4.通过拓展探究,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资料链接:张洁,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1937年生于北京。

幼年丧父。

酷爱文艺,尤其是诗歌和音乐。

作品以“爱”和“美”为创作主题。

著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小说集《祖母绿》等。

而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得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她的作品初期特点是婉约清丽,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

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后来的作品则更关注社会现实,挖掘人性的复杂。

对女性命运的关照是她坚持的立场。

她是中国第一个获得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三项国家奖的作家,并获1989年度意大利马拉帕蒂国际文学奖。

板书设计:拣麦穗文章的线索拣麦穗明线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的歌爱暗线学习流程:一、兴趣导入:张洁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女作家。

她曾经说过:"文学对我不是一种消愁解闷的爱好,而是对种种尚未实现的理想的追求,愿生活更加象人们所向往的那个样子。

"那么她向往的生活,追求的理想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拣麦穗》这篇课文,走近张洁。

自学指导:1.配乐肖邦钢琴曲《月光》)投影烘托气氛:乡村麦田、拾穗的身影等画面。

2.整体感知:通过朗读、导读、赏析、比较、探究课文的思路和作者的主旨。

◆平行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A、田埂 gěng 麦穗suì 积攒zǎnB、磕碰kē腮帮sī戏谑nuèC、山坳ào 拗断ào 执拗niùD、害臊shào 急躁zào 干燥zào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然后,她又戏谑地说:“大雁,告诉姨,你拣麦穗做啥?”戏谑:⑵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准备嫁妆哩!”大言不惭:⑶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 拣麦穗》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 拣麦穗》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拣麦穗》教学设计冀教版教学目标: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

2.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纯净朴素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仔细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之美。

4.体会文中作者蕴涵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3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提高审美赏析能力。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一.导语:a.继冰心之后,中国文坛又出现了一位熠熠闪耀的女作家——张洁。

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的文章如一幅“幽雅淡泊的泼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罩于一层由温柔的忧郁和缠绵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有点难以捉摸,却又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洁的散文《拣麦穗》,一起来走进张洁。

b.作者简介: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

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

其中《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她的作品以“人”和“爱”为创作主题,常在文坛中引起争论。

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作者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字词积累:字音:拣麦穗(suì)磕(kē)碰戏谑(xuè)害臊(sào)山坳(ào)蹒跚(pánshān)词义:戏谑:开玩笑; 步履:步行,步伐;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艰难的样子。

约莫:推测,估计。

企望:期盼,盼望。

死乞白赖:纠缠个没完。

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四个同学一组)思考讨论:1.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请给三个部分拟上小标题.2.结合文章标题思考:谁拣麦穗?在拣麦穗时她们有着什么样的梦?梦实现了吗?两者对梦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3.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线,暗线)明确1.第一部分:直接入题,叙写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幻梦以及幻梦破灭,姑娘们拣麦穗或姑娘们的梦想;第二部分:回忆“我”童年拣麦穗的幻梦以及得到温爱,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或我的梦;第三部分:卖灶糖老人的离去,“我”渴望爱的幻想破灭,卖灶糖的老汉去了或梦幻的破灭2.“我”:和姑娘们;我:嫁卖灶糖老汉姑娘们:换取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 梦想破灭;我: 寄托对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信念;姑娘们:麻木、顺受.3.明线:拣麦穗;暗线:爱。

第7课《拣麦穗》教案(冀教版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7课《拣麦穗》教案(冀教版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7课《拣麦穗》教案(冀教版初一上)doc初中语文一.导入:张洁是当代闻名的女作家,也是我专门喜爱的一位女作家。

她曾经讲过:〝文学对我不是一种消愁解闷的爱好,而是对种种尚未实现的理想的追求,愿生活更加象人们所向往的那个模样。

〞那么她向往的生活,追求的理想又是如何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拣麦穗»这篇课文,走进张洁。

二.整体感知:第一请大伙儿快速地扫瞄课文。

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你能给三个部分拟上小标题吗?〔小姐们拣麦穗/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卖灶糖的老汉去了或:小姐们的妄图/我的梦/梦幻的破灭〕三.体会感情:年少时每个人都有过五彩缤纷的梦,梦虽漂亮,有时却如肥皂泡一样被现实一触即溃。

因此有人沮丧,有人失望,也有人重新点燃理想的火花。

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第一和第三部分,初步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

点两生读,学生评判:你从他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作者如何样的感情?四.品味语言:大伙儿已感受到文中充满的淡淡的感伤与惆怅。

下面请大伙儿共同来品味这两部分的语言,看看能否有更深刻更细腻的感受?(四人一组交流讨论,然后谈谈自己喜爱的,印象深刻的句子)我也找了三处,让我们来共同品味。

1.等到田野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她方才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破窑的时候,她想的又是什么呢?唉,她能想什么呢!学生读,然后摸索讨论咨询题:去掉加点的部分,表达成效有什么不同?〔①月亮升起看起来是隐秘的,羞涩的,犹如女孩拣麦穗时的心情。

②突出〝能〞,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想嫁个好人。

〕再点人读,要求读出感情。

2.觉得多青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大的不同,又有着多么大的距离。

然而,她们依旧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只是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

学生读,摸索讨论咨询题:第一处加点部分与前文〝拣呀、缝呀、绣呀〞看起来有些重复,换成〝起初〞,不是更简洁吗?〝依依顺顺〞去掉之后,表情达意有什么不同?作者在那个地点显露出如何样的感情?〔①强调她们为预备嫁妆做了许多,而这一切在她们出嫁时全都成为一场虚空,更显出惆怅和伤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拣麦穗》学案2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拣麦穗》学案2 冀教版-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拣麦穗【走进作者】X洁,当代女作家,原籍某某,1937年生于。

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

X洁早期散文创作,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

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课文初探】1、文章主写的是回忆“我”拣麦穗的事,为什么要在开头部分讲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呢?2、作者在作品中,渴望用自己的笔帮助读者走向充满同情、友爱、关怀、信任的纯净世界。

试说说本文的主旨。

◎堂上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麝.香慑.服校舍涉..世未深十恶不赦.B.信笺.兼.容悭.吝间.不容发三缄.其口C.抗.洪伉.俪坑.骗引吭.高歌沆.瀣一气D.瞳.孔彤.云侗.族初日瞳瞳..悲恸.欲绝【课内文段精析】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当我刚刚能够提着一个篮子歪歪趔趔地跑路的时候,就跟在大姐姐们身后拣麦穗了。

对我来说,那篮子未免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时不时就让我跌上一跤。

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

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

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掉回地里去了。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蔸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

”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

笑啥嘛!我生气了。

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

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

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

他的头,剃得光光的,像半个葫芦。

冀教版七上《拣麦穗》word教案

冀教版七上《拣麦穗》word教案

《拣麦穗》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第一课时师:童年,是人生最美好、最纯真的时光。

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童年有什么样的回忆呢?是不是有很多开心的事情发生呢?生:(齐声)是。

(台下很多同学都在回忆,有的说小时候喜欢爬树,有的说最喜欢去游乐园玩,有的说小时侯没有作业很开心……)师:同学们的童年真的过得丰富多彩。

但你们肯定没有到过田地里拣麦穗的经历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现代女作家——张洁写的《拣麦穗》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了解张洁吗?生:她是著名的女作家。

师:对。

她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女作家。

她的小说散文集有《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

而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得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板书张洁作品)师:张洁作品的创作主题都是围绕着“人”与“爱”展开的。

那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她这篇描写童年的散文,一同来感受她细腻、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吧。

师:现在先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整体线索。

(同学阅读课文)师:好,刚才同学们阅读过课文了,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复述故事。

一生:故事是说有一个小女孩想嫁给一个买灶糖的老汉,后来老汉死了,小女孩很伤心。

师:概括得很好,很精简。

但是文中就只有小女孩和老汉吗?生:不是,还有姑娘们和二姨。

师:那有没同学要再补充故事的?一女生:故事是开头写了一群姑娘们在拣麦穗,再讲小女孩也拣麦穗。

因为她想嫁给卖灶糖的老汉。

后来老汉死了,小姑娘很伤心,在柿子树下哭。

师:好。

补充得很好。

那么大家再想一下,姑娘们和故事的情节有什么关系呢?师: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文中一开始就写到了姑娘们干什么了?生:拣麦穗。

师:拣麦穗干什么呀?生:把麦穗卖了就可以备嫁妆。

师:哦,原来拣麦穗就是为了备嫁妆。

那么小女孩拣麦穗也是为了备嫁妆了?师:那这样一来我们就清楚了,文章开始就写到姑娘们拣麦穗就是为了引出小姑娘的故事。

那接下来我们都来当一回导演将这个故事拍成电影好吗?生:好(很兴奋,注意力都集中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拣麦穗》学案3 冀教版【文海采珠】1、作家作品张洁,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1937年生于北京。

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

张洁早期散文创作,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

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2、相关评论(1)张洁小说的相关评论在80年代文坛张洁以写作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但她的许多作品并不仅仅局限于表现女性问题。

她与1979年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以清新、流丽的的叙述语调而引起注目。

她早期的许多作品如《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和《方舟》等,都是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写女性感伤、细腻而富于利他精神的恋爱心理以及单身女性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爱是不能忘记的》较早涉及到爱情和婚姻的矛盾,在当时引起很大的争议。

女主人公钟雨对于那个遭受历史厄运的男主人公的超越一切的坚贞不渝的恋情,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抚慰当时“文革”创伤的感情载体,因此,这篇并没有直接涉及“伤痕”主题的小说,成了“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品。

通过女性近乎圣洁的“爱情”方式,来超越痛苦的历史记忆的做法,在《祖母绿》中得到了发展;而另一方面,女主人公曾令儿独立承担生活重压的坚毅形象,又成为女性独立意识的表征。

《方舟》则写三个离异女性,她们因女性身份面临的不公平待遇,被作为社会问题提出:张洁作品的“女性意识”和作为“女性文学”的先导地位正体现在这些方面。

张洁有一部分作品,如《沉重的翅膀》、《条件尚未成熟》、《尾灯》、《她有什么病》,也尝试把握“重大题材”。

长篇《沉重的翅膀》曾为誉为“与生活同步”的力作。

作品完稿于1981年4月,表现的是1980年的围绕经济改革发生的冲突,并且把笔墨写到社会结构的高层(中央重工业部的部、局级官员)。

80年代中期以来,张洁的一部分作品有了明显的变化,从诗情的追求转向反诗情,从浪漫诗意转向叙述上夸张的粗鄙化。

不过,这其实是对理想诗情坚守的另一表现形态。

她猛烈抨击、嘲讽某些男性人物的猥琐、低俗趣味,诅咒他们的欲望是令人恶心的“红蘑菇”开放在女性人物的生活中。

长篇《只有一个太阳——一个关于浪漫的梦想》,表现的是当代中国人处身“真实”的西方时的体验和感受,尤为尖锐地表现了男性知识分子(女性则以婚姻形式进入西方)面对西方时精神上的焦虑、沮丧和物质上的困顿。

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大出版社(2)张洁散文的相关评论80年代初期,在整个社会和文学界的反思性思潮的语境下,散文创作主要以老年作家巴金、孙犁、杨绛、陈白尘、黄裳等为代表。

描述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经历,回忆旧友和亲人,批判“文革”历史暴政造成的伤害,是大多数作品涉及的方面。

一些中年作家如张洁、宗璞、贾平凹、韩少华、唐敏、王英琦等,则常会通过儿童视角,抒发一种温馨、感伤而清新的感情,展现“人性”中朴素、感人的一面。

他们的努力大体上可以看作是在回应“五四”(主要是20年代)抒情散文的风格,强调散文应该“独抒性灵”,自由地书写内心体验。

不过由于当代散文的积习已深,许多文章在语言和结构上,仍可以看到受60年代散文模式的束缚。

过于关注散文的“诗化”和“意境”的营造,是表现这种拘囿的一端。

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大出版社【难点互动】1、文章主写的是回忆“我”拣麦穗的事,为什么要在开头部分讲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呢?解析:本题是对作者写作背景的探讨。

因为作者主要写的并不是童年趣事,而是农村妇女的命运。

答案:它是作为铺垫和映衬出现的。

一方面引出“我”拣麦穗的事,另一方面映衬了“我”拣麦穗时所寄托的梦的天真单纯,那一份纯真美丽的感情。

2、作者在作品中,渴望用自己的笔帮助读者走向充满同情、友爱、关怀、信任的纯净世界。

试说说本文的主旨。

解析:作者以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笔调叙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描绘了一副副北方农村的生活画面。

作者写的是童年往事,却表达了对人性美,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情感的礼赞,让读者沉浸在一个充满了爱与美的略带忧伤的童年世界之中。

“我”因为丑陋而无人疼爱,而孤苦伶仃的“卖灶糖的老汉”也在“我”对他的纯真的情感中用行动来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感动着我。

虽只是一个陌生的老头,但却是除母亲之外最疼爱我的人。

这份简单却浓烈的爱影响了“我”一生,也感染了每一位读者。

多年后流露出来的伤感来自于成年后主人公的态度,经历了人生的的酸甜苦辣,心里已经落上尘埃以后再来回顾这段情感,于是产生了深深的怀念,淡淡的忧伤溢于言表也流露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情谊的呼唤。

答案:本文通过对一个憨厚、纯真的小姑娘在拣麦穗时梦想的成长与破灭的描述,体现了农村女子命运的悲哀与无奈,通过对挽歌式乡村景致的描绘体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

【自主探究】1、当“我”长大后,卖灶糖的老汉对“我”的爱有没有改变?为什么?“我”的态度呢?答案:小女孩童真的感情慰藉了那个孤苦老汉,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了小女孩纯真的感情,每逢经过村子,他总是带一些小礼物给她。

他是真的很疼爱她的。

他对她的爱不仅表现在送给他小礼物,还表现在尊重小女孩的内心上,他保护他的感情,在他懂事知道害臊之后,不再称她是自己的小媳妇,但是仍带一些小礼物给“我”。

他对她的爱是无私的,他疼爱她,还因为她是一个"贪吃的、因为丑陋而又少人疼爱的孩子。

”由此可看出他对她是充满了一丝同情的关怀与爱护,这一份真挚淳朴的情怀不正是在一种爱的光芒下产生的吗?而她也学着一个大姑娘的样子,绣了一个象猪肚子的烟荷包,准备等出嫁的时候送给自己的“男人”。

虽然长大了,但对他的依恋却越来越浓,每次都会送他很远。

2、作者在最后为什么会常常想要找到那个早已不知被她丢到哪里去了的那个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呢?答案:她是为了找回记忆,找回那一份埋藏在心底的纯洁质朴纯真的感情。

因为幼时的那一口无遮拦的“爱”时不遵从世俗的规则,是超越功利及世俗的。

长大后常常怀念那个失落的美丽的梦,还因为长大后,感到除了母亲,再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企求,没有任何企望地。

”【过关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麝香慑服校舍涉世未深十恶不赦B.信笺兼容悭吝间不容发三缄其口C.抗洪伉俪坑骗引吭高歌沆瀣一气D.瞳孔彤云侗族初日瞳瞳悲恸欲绝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蹒跚猕猴桃歪歪趔趔不敢跃雷池一步B.戏谑制高点一喏千金初生牛犊不怕虎C.企望经纪人大言不惭置之死地而后生D.山坳倒记时幸灾乐祸画虎不成反类犬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这里,人类通过苦难场景的记忆、心心相印的人性痛感和被灾难动员起来的共生意识,学习如何看待以往的发展?如何与自然相处?B.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对推进人类的文明进程起了不可抹杀的重大的作用。

C.我们学校不仅有红墙绿瓦的校舍,还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的两条大标语挂在学校教学大楼的醒目处。

D.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爱好,你看我女儿,长这么大了,还那么喜欢那些小玩艺,什么小泥人呀、小布熊呀、小瓷罐呀,摆满了房间。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令人猝不及防,决定了这场特殊战斗的复杂性,也对各级领导干部应对复杂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②被公认为世界电影艺术的经典之作的《战舰波将金号》,对蒙太奇的运用非常成功,尤其是“敖德萨台阶”这场戏,被电影史学家称为运用蒙太奇手法完成视觉造型的。

③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显得太单薄了!A.局势典型不免B.局面典范未免C.局势典范未免D.局面典型不免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袁隆平水稻基因“精确图”的完成,不仅让中国的农业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作为一项科研成果的世界第一,也传递出一个有力的强音——中国的高技术研究,特别是生物技术,是完全可以走在世界前列的。

B.在国家政策长期扶持上汽、一汽、东风三大汽车集团情况下,全国仍活跃着大大小小的汽车生产企业120余家,有如潜龙在渊。

在新出台的国家汽车政策利好影响下,谁最有望领先一步冲进第一阵营,坐上第四把交椅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C.他参加了2004年度“帕拉丁”影视歌手大赛,结果在初赛中就被淘汰出局。

但他认为“我的音质很好,只是师出无名,如果有名师的指点,我在音乐上肯定会是前途光明的”。

D.人们越有钱,越要追求精神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是朝阳行业。

可惜中国的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不好,属于那种捧着金饭碗要饭的主。

阅读下面—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6、诗人以“诗家”的眼光赏景,“诗家”欣赏的是怎样的景色?7、诗中“看花人”与“诗家”的欣赏趣味有什么不同?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当我刚刚能够提着一个篮子歪歪趔趔地跑路的时候,就跟在大姐姐们身后拣麦穗了。

对我来说,那篮子未免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时不时就让我跌上一跤。

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

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

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掉回地里去了。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蔸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

”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

笑啥嘛!我生气了。

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

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

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

他的头,剃得光光的,像半个葫芦。

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后脑勺上的长长的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8.分析当时的“我”的形象。

为什么“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9.我为何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10.仿照对卖灶糖的老汉的描写,也描写一位老人的形象。

(100字左右)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的四季张洁①生命如四季。

②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的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

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

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