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骚《公共政策学》新解第五,第六章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和障碍
政策议程三个必要条件:
1)相当数量公共资源的分配岌岌可危; 2)问题一定引发公民和公共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 3)问题必定蕴藏着巨大的变化。 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 1 、问题轻微; 2 、未被觉察;
3、缺乏觉察机制。
(三)政策议程确立过程的模型:
1、科珀等学者的模型理论
第五章 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第一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概念、属性与分类
一 私人问题、公共问题与政策问题
二 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
三 政策问题的分类
一 私人问题、公共问题与政策问题
(一)私人问题、公共问题与政策问题 公共问题,是指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 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机制、利 益或景况存在明显差距,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将其 缩小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的同情与 支持,并谋求引起政府关注和予以解决的一种情 境。
第三节问题认定与政策议程
一、问题认定的含义方法与步骤
(一)问题认定就是对需要由公共政策来解决的公 共问题进行性质、范围、涉及领域及相关利益关 系的界定过程。 对问题的认定,是政策制定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第一 步。 问题的认定就是通过问题搜索、整理、感知和判断 的过程,用规范的、结构化的方式拟列入政策议 程的公共问题描述出来。
二、公共政策的议程设定
(一)政策议程的含义与类型
政策议程: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 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 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政策议程的类型有两大类: 1、系统议程:指政治系统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 政策问题的过程。又叫公众议程。
从实质上看,系统议程就是一种政治系统中的公 众共同讨论某一现象或问题的是非好坏以及社会 应持态度和对策的过程。 系统议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政策议程。
6 、专家人士及咨询机构; 7 、公民和社会团 体; 8、政策网络(美国国会、政府与利益 集团之间构成的“铁三角关系”;三大类网络: 利益型政策网络、意见型政策网络、混合型政策 网络;利益性政策网络通常由与某一政策有直接 或间接利益关系的相关机构及其代表人士构成, 它会收到利益集团的影响,但它本身又常常不是 固化的利益集团;意见性政策网络一般由对某一 政策没有相关利益但有相近观点的专业机构或人 士构成。)
根据作用范围不同:分为国际问题、全国性问题、 区域性问题和地方性问题。
第二节公共问题的提出
常见的公共问题提出主体:
1、政府部门;(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 2、政治人物; 3、政党组织; 4、利益 集团(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核心 目标并不在于上台执政,而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 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 5 、大众 传媒(焦点访谈);
(1)外在创始模型:是属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 的过程,通常先散布到公众议程,再介入政府议 程;该类型通常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 (2)动员模型:属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 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该模式通常出现在不 太民主的社会中。
(2)动员模型:属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 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该模式通常出现在不 太民主的社会中; 在创始模型:属政府因解决纯政府内部事务而提出 政策问题且不愿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当中的 过程;该模式在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较为 流行
4)当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汇合到一起,政策窗 口就打开了。 4、中国学者的模型理论: ①关门模式 (低) ②动员模式 (高)决策者
③内参模式 (低)
⑤上书模式
④借力模式 (高)智囊
(低) ⑥外压模式。(高)民间
民众参与度因模式不同而各异。

真题练习
历年真题
单选题:
1、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A )
单选题
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是(A )
A 前者是属于后者的一种基本类型 B 后者是属于前者的一种基本类型 C 二者互不隶属 答案:A D 二者相互排斥
(04.4)单选题 公共政策问题不同于一般公共问题的关键在于(D A 前者影响范围更大 C 前者已被政府领导人所察觉 ) B 前者已被更多的人所认识 D 前者已被列入政策议程
政策的公共性表现在政策问题是发生在社会 公共领域,一般都影响到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大多 数人,与多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它必须通 过公共权力机构来加以解决。公共权力机关对政 策问题的解决,表现为法律、法规、行政命令或 指示灯形式的公共政策,对其所针对的所有人员 都具有权威性和普遍的效力。
(二)客观性和主观性
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分为结构优良、 结构适度和结构不良三种类型
问题的结构 要 素
结构优良
决策者 备选方案 效用(价值) 结果 概率 一位或数位 有限 一致 确定型或风险 可计算
结构适度
一位或数位 有限 一致 不确定 不可计算
结构不良
许多 无限 冲突 未知 不可计算
根据政策问题发生领域的不同:分为政治问题、经 济问题、文化问题、外交问题、民族问题等 产能过剩、结构失衡。投资过热、资源紧张。文化 “三俗”问题。传播力影响力不强问题。
(二)问题认定的方法:(边界分析、多角度分析、 类别分析、层次分析、头脑风暴法、假设分析) 1、边界分析法:是一种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 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
三个步骤:①饱和抽样 ③边界估计。
②诱导性提问
2、多角度分析:即一种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 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政策问题的全面了 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多角度分析的三个角 度:①个人 ②组织 ③技术 多角度分析适用于分析和解决结构不良的问题。
所谓历史性,是指公共政策问题从它的成因来 看都不是突发的,而是经过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才会达到普遍化和严重化的程度,尤其新的公共 政策问题都可能是已有政策遗留、衍生的,也可 能是环境与事态的新变化所致。
所谓动态性是指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 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
三 政策问题的分类:P253
5、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法,是指由一定数目 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人,从 各个ຫໍສະໝຸດ Baidu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政策问题,并因而 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
包含如下阶段:①组建团体 ③意见评估 ④意见排序 。
②意见产出
6、假设分析法: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公共问题 立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 .它比所 有分析方法都更具有综合性,更适合于处理结构 不良的问题
(06,4)单选题
公共政策问题一定是( ) A 已经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B 尚未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C 不需要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D 没有引起公共权力机关注意的公共问题
多选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有( 5选 ) A 客观的社会现实 B 问题的察觉 C 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 D 团体与组织的活动 E 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 要政策行动 单选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 ( C ) A 结果 B 中间环节 C 起点 D 目标
6 、专家人士及咨询机构; 7 、公民和社会团 体; 8、政策网络(美国国会、政府与利益 集团之间构成的“铁三角关系”;三大类网络: 利益型政策网络、意见型政策网络、混合型政策 网络;利益性政策网络通常由与某一政策有直接 或间接利益关系的相关机构及其代表人士构成, 它会收到利益集团的影响,但它本身又常常不是 固化的利益集团;意见性政策网络一般由对某一 政策没有相关利益但有相近观点的专业机构或人 士构成。)
2、政府议程,即正式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 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 比系统或公众议程要正规,又称正式议程。 政府议程的分类:
( 1 )按照议程项目的新旧状况,分为:①旧项目 ②新项目,
(2)按照其建立过程中各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 分为:①界定或认定议程 ②规划议程 ③磋商议程 ④循环议程;
公共问题认定的步骤:帕顿和沙维奇
1、对拟认定的问题进行初步观察
2、勾勒出该问题的边界的轮廓 3、搜寻事实依据 4、列举目的和目标 5、明确政策封套(政策封套:政策研究者在进行政 策分析师所受到的各种因素限制,设定的框框。)
6、匡算政策相关者潜在的成本和收益
7、在此审视对该问题的表述
邓恩步骤:问题搜索、问题决定、问题详述与问题 感知。
私人问题:一个人面对的各种个人问题,如生活贫 困,失业,或者遇到交通堵塞而耽误上班时间, 考学没有录取理想的学校,朋友失和,家人沤气 等。
有些私人问题可能是社会公共问题,如交通堵 塞、上学难、看病贵、房价高买房难,(而有些 地方又卖房难而造成的死城、鬼城问题)有的是 公共问题,有的局部地区问题。
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到 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 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 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 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 题或公共问题;
A 政策问题的认定 C 政策方案的认定 B 政策目标的认定 D 社会问题的认定
多选题: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 A,B,C,D,E ) A 关联性 B 主观性 C 单一性 D 静态性 E 动态性
单选题 不能归入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的选项是(B ) A 客观的社会现实 B 现实与利益期望的一致性 C 团体与组织活动 D 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为 案例分析题 ……(P260) 试从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入手,分析 XX 市流动 人口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是如何进入政府政策议程 的。答:媒体和有关专家高度重视引起政府重视。
三大类网络:利益型政策网络、意见型政策网络、 混合型政策网络。 利益型政策网络通常由与某一政策有直接或间接 利益关系的相关机构及其代表人士构成,它会收 到利益集团的影响,但它本身又常常不是固化的 利益集团。意见型政策网络一般由对某一政策没 有相关利益但有相近观点的专业机构或人士构成。 混合型政策网络既有相关利益又有相近观点的机 构及其人士构成。
3、类别分析法:是科学研究的常规方法之一,同样 也是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之一,通常要经过逻辑 区分和逻辑归类两个过程; 4、层次分析法:将政策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 合理原因和可诉原因三个层次的一种分析方法。 其实属一种分类分析方法; 原因层次分析法亦属于一种类别分析法。 (4)如就贫穷原因来说,拒绝工作,失业以及精英 之间财富与权力的分配都算可能原因,而失业和 精英之间财富与权力的分配属合理原因,而失业 则是唯一的可行原因;
2 、芭芭拉 . 尼尔森的模型理论:议程的确立过程分 为四个阶段:①议题确认 ②议题采纳 ③ 议题重要程度排序 ④议题持续。
3 、约翰 . 金登的模型理论:三源流模型,建立在三 种源流的基础上: (1)问题流:主要关注问题的定义,包括预算约束, 问题是如何被认知的,以及客观条件是如何被定 义为问题的。 (2)政策流:与解决问题的技术可行性、问题解决 方案的公众接受度等有关; (3)政治流:设计政治对于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
(二)公共问题的基本内涵:P250
1、客观的事实或问题情境;问题客观存在,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
2、问题的察觉;大多数人察觉,高层决策者察觉。
3、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问题即矛盾、冲 突。
4、团体或组织活动;公众行动影响政府决策。 5、政府或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
公共问题和政策问题之间的关联: 几个概念之间的区别:问题是泛指实际状态与社会 期望之间的差距;公共问题范围最宽,包括社会 问题;公共政策问题是基于特定的社会、公共问 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公共行动以期解 决的问题。
无疑,任何政策问题都是基于一定的客观社 会现实而得以成立。例如,突发自然灾害、人为 事件、社会变迁以及科技变迁等客观事实的变化 多会引发政策问题。但是,同时它们又都是基于 人们的主观价值判断、切身感受以及分析研究和 其他主动行为才得以上升到政策问题的高度,因 而必然更具有主观性。
(三)历史性与动态性
二 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
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基本特征):P251
(一)关联性与公共性 关联性:任何一个政策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 是整个政策问题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会与其他 领域、地区或部门的政策问题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性,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例如,环境问题 与经济发展问题和科技问题等都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