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案1 沪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
1.能正确解读统计图表,从中获取必要、准确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决策;(重点、难点)
2.正确认识与处理生活中常见的不规范统计图带来的错误信息,提高对统计图表的认识能力.
一、情境导入
据称,某商场的总经理办公室内最引人注意的是一张占据整个墙面的温度曲线图,总经理通过此图查看天气情况,以便调整商场的经营策略.你能从下面的统计图中获取怎样的信息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类型一】扇形统计图
如图是某班对40名学生上学出行方式调查的扇形统计图,问:
(1)该班乘坐公交车上学的有________人;
(2)表示骑自行车上学的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是________度.
解析:(1)该班乘坐公交车上学的有40×40%=16(人);(2)表示骑自行车上学的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是360°×30%=108°.故答案为:16,108.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利用班的总人数乘以乘坐公交车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得出公交车上学的人数,圆周角乘以骑自行车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等于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
【类型二】条形统计图
班长对全班50名同学喜欢吃哪种水果做了问卷调查,小明将班长的统计结果绘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一人可以喜欢吃多种水果
B.喜欢吃葡萄的人最多
C.喜欢吃苹果的人数是喜欢吃香蕉人数的3倍
D.喜欢吃香蕉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0%
解析:A.因为共有50名学生,而统计图中的数据之和是30+10+20+40=100>50,所以正确;B.从统计图的高低判断,喜欢吃葡萄的人最多,正确;C.喜欢吃苹果的人数30人,是喜欢吃香蕉的人数20人的错误!倍,不正确;D.喜欢吃香蕉的人数20人,全班50人所以20÷50=40%,正确.故选C.
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读懂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根据图中数据进行正确计算.特别注意此题中,一个人可以喜欢吃好几种水果.
【类型三】折线统计图
如图是某国产品牌手机专卖店今年8~12月高清大屏手机销售额折线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相邻两个月高清大屏手机销售额变化最大的是( )
A.8~9月B.9~10月
C.10~11月D.11~12月
解析:根据折线图的数据,分别求出相邻两个月的高清大屏手机销售额的变化值,比较即可得解.8~9月,30-23=7万元,9~10月,30-25=5万元,10~11月,25-15=10万元,11~12月,19-15=4万元,所以,相邻两个月中,高清大屏手机销售额变化最大的是10~11月.故选C.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运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根据图中信息求出相邻两个月的高清大屏手机销售额变化量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四】几种统计图的综合
某学校对七年级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创建文明城市”知识答题,成绩分为1分,2分,3分,4分共4个等级,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这些学生中得2分的人数为( )
A.8 B.10 C.9 D.9
解析:先求出抽取的总人数,再求出得3分的人数,即可求出得2分的人数.抽取的总人数为12÷30%=40,得3分的人数为40×42.5%=17,得2分的人数为40-3-17-12=8.故选A.
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能从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得出准确信息.
探究点二:不当统计图的误导
如图所示是xx年~xx年甲、乙两个公司产品销售情况统计图.由统计图可知,销量增速较快的公司是( )
A.甲公司B.乙公司
C.一样快D.无法确定
解析:若横坐标被“压缩”,纵坐标被“放大”,则给人造成统计量的变化速度加快的错觉,反之,就会给人造成统计量的变化速度减慢的错觉.本题两个公司的增速一样快,故选C.
方法总结: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不要造成直观产生的错觉.
三、板书设计
1.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2.不当统计图的误导
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