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
简述学校管理学
简述学校管理学学校管理学:1、定义:学校管理学是一门集合现代管理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学科,旨在根据教育的实际与客观规律,探索学校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人事管理、组织行为、原则和实践方法等,有效地改进学校管理水平与吸引力,实现学校教育组织的综合发展目标。
2、内容:学校管理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管理学,包括组织架构、组织技术、组织行为、职能管理等;(2)经济管理学,包括财务管理、利润投资、衡量分析、财务政策等;(3)校园文化管理学,包括校园文化设计、社会服务、社会学与心理学等;(4)教师领导管理学,包括教师领导能力建设、人员管理、课程实施等;(5)校务管理学,包括家校关系、危机管理、运动管理等。
3、目标:学校管理学通过分析、研究、比较学校组织管理、财务管理、教师领导、校务管理、校园文化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学校管理机制,为促进学校教育组织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管理、指导和服务。
4、作用:(1)提高管理水平:学校管理学通过研究学校事务的运行及其有效的控制机制,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有效地改善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
(2)实施科学管理:学校管理学通过实施科学管理,提高学校教学办学能力,实现科学、公正、规范的管理,满足从父母到学生的多样需求,强化实施现代教育的效能。
(3)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学校管理学侧重建立和实施完善的学校管理机制,通过提升学校的效率、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家长和学生的安全感,吸引更多的家长和学生来学校学习。
5、应用:学校管理学主要应用于学校教育组织的管理活动中,如学校管理团体的组织与管理、教育改革与创新管理、教师绩效管理和教育科技应用等。
学校管理学也可以帮助学校管理者解决校园中的具体问题,更好地改进学校的管理。
学校管理学(自己整理的)
学校管理学名词解释1、管理:凡是有群体共同活、共同劳动或共同工作地地方都需要管理。
管理是管理人员领导和组织人们去完成一定得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的一种活动。
P12、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P213、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等。
P624、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处于学校中心大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负责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
P685、封闭原理:即管理系统是由信息指挥中心、执行机构、接受单位、反馈机构组成。
反馈机构对信息加以处理,返回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根据新的情况,发出新的指示,形成管理的封闭回路。
P926、学校管理原则: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学校管理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它反映了教育规律和个人对实践经验的认识。
P1477、管理的民主化原则:简言之,就是实行民主管理。
学校的民主管理主要指教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并直接参加学校的管理活动。
P1568、管理的科学化原则:就是实行科学管理,所谓科学管理,一般是指凡是经过反复实践,并证明是能够提高效率的,是合乎客观规律的管理。
它的含义,既包括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的管理,也包括运用成熟的管理经营经验、讲究管理方法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管理。
P1609、行政方法:通过行政组织、运用行政手段、按照行政方式管理学校的方法。
最大特点为:(1)强调垂直的纵向系统,上级领导下级,下级服从上级。
即上级有权向下级发指示、下命令,下级必须服从。
(2)带有强制性,强调纪律,保证领导人的指示、决定能贯彻执行,不允许有对抗行为。
P17910、经济方法: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学校的方法。
主要是通过工资、津贴、奖金、罚款等物质刺激的方式,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
经济方法的实质,在于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学校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1、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学校管理学的界定的原因,两条活动主线:学校教育活动、学校管理活动。
2、学校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将教育管理划分为以国家行政部门为管理主体的宏观上教育管理与以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为管理主体的微观上的教育管理。
宏观--教育行政;微观--学校管理。
3、教育行政的特征/性:强制性、政策性、统一性、政治性。
学校管理的特征/性:弹性、具体性、个性化、学术性。
4、学校管理学---性质:学校管理学是边缘性的应用学科。
特点:应用型、理论性、综合性。
5、古代西方的学校管理以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最为典型。
6、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提出了年龄分期、班级教学制度、普及教育等学校管理制度和思想。
7、近代社会这一时期,各国加强了教育立法,以法管理学校也是当时的一大特点。
8、我国西周时期,“官师合一”是当时教师的资格特点。
9、我国出现了古代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
10、隋唐时期教育行政体制建立,在中央一级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国子监。
11、1905年,设学部,国子监并入,与礼部并存。
12、西方管理理论及其对学校管理的影响(一)古典管理理论及其学校管理的影响1、代表人物:泰勒(美、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法)、韦伯(德)。
强调提高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2、代表人物特别强调管理需要理论与原则:①等级原则②统一指挥原则③例外原则④控制幅度原则⑤责权相符原则(二)行为科学理论及其对学校管理的影响1、人际关系理论以霍桑试验为基础,由梅奥等人提出。
2、管理方格理论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和穆顿提出。
他们认为,领导方式存在着“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两种因素的不同结合,领导者应避免只关心一个方面的极端倾向。
----典型:1.1---贫乏型管理。
9.1---任务型管理。
1.9---乡村俱乐部型管理。
9.9---团队型管理。
5.5---中庸之道型管理。
(三)当代管理理论及其对学校管理的影响1、西方当代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影响较深的主要有社会系统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第一节学校管理学概述•凡是有群体共同活动、共同劳动或共同工作的地方,都需要管理。
•管理是领导和组织人们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
•管理的目标是人、财、物、事、时间和空间。
•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学校管理伴随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是为了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而对学校资源和事务进行组织安排的活动。
•人类早期,学校管理与学校教育未分类,官师不分,教学人员就是管理人员。
学校管理的功能不明显。
私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分离出单独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要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就必须研究学校管理问题。
•“上级怎么说,学校就怎么管。
”这是一种被动的管理模式。
上级的正确指示,当然对学校工作有指导意义。
但是,上级任何指示都不能代替学校管理中的具体措施。
•真正科学的学校管理学,应能对学校管理的实际问题作出理论上的说明,使学校管理由被动转向主动。
一、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一般看法: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现象和管理规律的科学。
因此学校管理现象和管理规律为研究对象。
本书作者:学校管理现象是表面的,是学校管理活动的表面特征。
学校管理规律是内在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把握学校管理规律是学校管理学的研究目的,当人们对本质和规律一无所知市,当人们寻找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是,是无法把它当成研究对象。
因此:研究对象只能是包含现象和规律的事物,学校管理活动。
二、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三种看法:教育性质论、管理性质论、边缘性质论•(一)教育性质论学校管理学从属于教育学科,是教育学的分支。
传统教育学就设专章讨论,学校管理学是在此基础上独立并发展的。
学校管理学虽然以研究管理问题为主,但它研究的是教育领域中的学校管理,教育的特性在学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使其区别于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等学科。
失掉了教育的性质就失掉了灵魂,因此,其领域是教育领域,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教育学理论方面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历史方面中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外国教育史教学法应用方面教育统计学学校管理学技术方面教育工艺学教育技术学(二)管理性质论•学校管理学从属于管理学科,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学校管理学
管理:通过协调组织的内部资源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有效达成组织目标的活动目标管理:有系统地使问题明确,并做出深思和决定,是确认问题、防止问题的方法手段,所谓目标管理就是成果本身。
领导体制:指政党、国家、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以领导权限划分为基础所设置的机构和各种领导制度的体系,可以说,领导体制就是领导关系的制度化、体系化。
行政方法:指依靠学校行政组织和领导的权威,通过强制性的命令、规定、规章制度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实加影响的学校管理方法。
法律管理方法:指运用教育法律、学校章程等,规范有关行为的学校管理方法。
经济管理方法:指运用经济手段,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采用物质等经济利益刺激方式,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的学校管理方法。
教育行政体制:国家通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领导与管理教育事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制度。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是学校通过一定的机构和人使学校沿着一定的方向维持学校按教育规律进行正常运转,使其获得不断发展和提高的手段。
学校文化,它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管理创新是创造一种更有效的整合组织资源的范式;不仅是一种新的思路更是一种已经实施证明有效,且能在同类组织中推广的;包括创设一种新的组织机构,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建立一种新的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
1.如何理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含义?2.全面质量管理原则(以教学为中心)这是指学校管理工作,既要突出教学工作的管理,又要全面安排各项工作,加强对影响教育质量的各方面工作的管理,处理好整体与中心的关系。
学校管理学
第一节 概述 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者遵循事物发展规律,运用管理手段,采用
科学的方法、程序,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 调、控制,使管理客体发挥整体效应,从而达到 预期目标的过程。 二、管理的意义: 1、坚持管理的社会主义方向; 2、清醒地看待西方管理经验; 3、总结管理的历史经验教训;
三、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方法——调查民意、真相; 2、比较研究方法——对比日本、欧美; 3、系统分析方法——不能够以偏概全; 4、案例分析方法——典型案例的研究; 5、数学研究方法——统计测量的应用;
第三节 现代管理理论
一、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
1、系统整体原理:把握全局; 2、以人为本原理:服务意识; 3、权宜应变原理:突发事件; 4、信息传递原理:掌握信息;
七、如何提高管理者素质:
1、勤奋学习; 2、刻苦锻炼; 3、总结经验; 4、严于律己; 5、接受监督;
第三节 领导班子的结构优化
一、定义: 领导班子是在一个组织或团体中,由若干成员组
成的领导者群体,是该组织或团体的核心。 二、结构: 1、互补的专业知识; 2、梯形的年龄结构; 3、合理的知识结构; 4、最佳的职能结构; 5、和谐的气质结构; 6、精干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管理者
第一节 管理者及其工作特点
一、定义: 管理者是指担任某一职务,具有相应的权力,责
任,为实现预定目标,使组织活动有效进行的人 员。 二、特点: 1、复杂性;2、风险性; 3、特殊性;4、创造性; 5、政策性;6、成果间接性;
第二节 现代管理者的素质
一、政治素质: 1、具有社会主义觉悟; 2、具有政治理论修养; 3、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 4、具有良好的思想作风; 5、具有较高的品德修养; 二、知识素养: 1、具有较好的知识结构; 2、善于把知识转化能力;
00448学校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1-1.【领会】如何界定学校管理学?答:第一,学校工作中一直贯穿着两条活动主线:1.学校教育活动: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所实施的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管理活动:它是学校管理者为贯彻教育方针和实现培养目标所进行的计划、组织、调控、指导、监督等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诸多的学校管理现象往往反映着引起和支配其发生发展的内在本质联系,它导致学校管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的不断重复出现,有时会表现出一定的发展态势。
因而,研究学校管理现象是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学校的管理的客观规律。
第三,众多的学校管理行为总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学校管理者不顾客观规律,以主观意志代替行为标准,这样的管理策略与行为必然是错误的,是会受到规律的惩罚的。
2.学校管理者以经验代替对客观规律的自觉认识,当依经验作出的决策符合客观规律时,其行为是正确的;当影响经验存续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学校管理者仍按已有经验进行管理时,其管理行为就可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3.学校管理者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客观规律,依据客观规律管理学校。
这是积极的、主动的管理行为,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第四,对学校管理规律的认识是受多方面条件制约的,人们并不能仅仅依据直接的、明了的学校管理现象就可以认识到制约学校管理现象的规律,即使认识到了也并不能保证自觉地依据规律进行管理。
因此,必须对学校管理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系统研究。
1-2.【领会】学校管理活动与学校教育活动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学校管理活动与学校教育活动并非是全部重合的。
第一,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靠最直接的教育活动来完成。
第二,另一方面要靠为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的管理活动来完成。
第三,学校管理活动是促进学校教育活动、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手段,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1-3.【识记】学校管理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答:学校管理学仅从微观层面研究教育管理活动所蕴含的基本规律。
《学校管理学》课件
学校管理学的重要性
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
01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
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02
良好的学校管理能够为学校创造一个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
环境,推动学校的长期发展。
培养优秀管理人才
03
学校管理学为培养具备先进管理理念和技能的人才提供了重要
的学科基础。
学校领导力
领导力定义
学校领导力是指学校领导者在管 理过程中所具备的引导、协调、
激励和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领导风格
根据不同的管理情境和需求,领 导者应采用不同的领导风格,如
民主式、权威式、放任式等。
领导力培养
学校领导者应注重自身领导力的 培养和提高,通过学习、实践和 反思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
能力。
学校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定义
学校组织结构是学校内部各个组成部 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方式,包括 组织层次、管理幅度、部门设置等。
组织结构类型
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组织结构设计应遵循统一指挥、合理 分工、信息畅通、责权对等原则,以 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常见的学校组织结构类型包括直线制 、职能制、直线职能制和矩阵制等。
01
02
03
04
05
06
详细描述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 良好的文化氛围。
鼓励师生参与文化建设, 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 氛围。
05
学校管理学的未来发展
教育信息化对学校管理学的影响
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管理学将更多地利用信息化手段 ,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
学校管理学名词解释
学校管理学名词解释学校管理学是指研究学校组织、行政和教育管理的学科领域。
它主要关注学校的日常运作、目标实现和效能提升,旨在提供学校管理者和教育从业者在管理学原理和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有效地管理学校以实现教育目标。
以下是学校管理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1. 学校:指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而设立的组织和机构,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各级各类学校。
2. 教育管理:指对学校教育事务进行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以促进学校教育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3. 教育管理者:指学校中负责领导和管理教育活动的人员,包括校长、教务处处长、年级主任等。
4. 组织管理:指对学校内各级组织机构进行合理化安排、任务分配、权责明确和协调配合,以有效实现学校目标的管理过程。
5. 行政管理:指学校中对师生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制定规章制度、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
6. 教学管理:指学校中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组织、监督和评估的管理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发展。
7. 教师管理:指学校对教师队伍进行招聘、考核、培训和激励的管理工作,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8. 学生管理:指学校对学生进行生源招生、班级管理、行为指导和综合服务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以促进学生发展和素质提升。
9. 资源管理:指学校对各种资源的获取、配置和利用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等。
10. 教育评估:指对学校教育活动进行科学评价和检查的过程,以了解教育质量和发展状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学校管理学致力于研究学校管理的规律、原则和方法,为学校管理者提供科学、系统、有效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管理学
三、学校管理学的理论依据
总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研究一切事物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的理论
教育学的理论
管理学的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X理论、Y理论、Z理论
双因素论、成就需要论、管理方格图等
第四节学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德、智、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主要应该通过智育来进行。
互相促进
互相制约
德育是老大,因为“政治是统帅”
马克思说过:“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
第一,智育”。第二,体育,……
第三,技术教育,……
毛泽东曾经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口号,并且把“身体好”放在“三好”之首。
第二章目标管理
第一节目标管理概述
一、目标管理的概念及产生
简单的说:目标管理就是根据所设置的目标进行管理的活动。
具体的说:它是组织中由总体目标引导各个部门直到每个成员制定各自的分目标和个体目标,并据此确定行动方组织实施,定期进行成果考核的管理方式。
二、目标管理的特点
1.目标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
2.目标管理是系统的和整体的管理
1.只重视课堂,忽视课外活动
2.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
3.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能力培养
4.只有统一要求,忽视因材施教
当前错误的教学思想集中表现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上。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1.明确教育工作的服务方向
3.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培养拔尖人才
4.贯彻“三个面向”
第四章学校管理体制(上)
第一节学校管理体制的含义和作用
1.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不是行政领导,不应包办行政工作。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一、管理的意义、地位、作用1.凡是有群体共同活动、共同劳动或工作的地方,都需要管理2.管理是领导和组织人们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3.目标是人、财、事、时间和空间4.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二、学校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清朝末年学校管理学研究起步2.我国学校管理学研究繁荣3.低谷4.重新起步三、学校管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性质:是一门边缘学科。
2.即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3.是一门应用科学4.实践性强、政策性强研究对象:如何充分利用办学规律,发挥中小学校内人力、财力、物力诸因素的作用,利用校内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全体成员,有效的实现学校教育目标。
四、学校管理学的理论基础1.教育学的理论:教育学和学校管理学的共同点都是以教育对象为自己的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理论:办好学校,就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涉及其认识的程度、意志的强弱,感情的变化,其中均有规律可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成就需要3.学校管理学的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对当时流行的传统的管理观点和对人的特性的看法提出了疑问。
提出了X—Y理论,X(积极)Y(消极)根据X理论的假设,Y理论:是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
目标一致和自我控制1.厌恶工作不是一般人的天性,关键看在什么环境中工作2.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并富有创造才能和主动精神3.激励在各个需要的阶段上都起作用,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指挥根据Y理论的措施:1.管理职能的重点: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环境,使其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达到自己的目标2.激励方式3.管理制度。
让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评价XY理论:1.X理论的假设是静止的看人,已经过时2.Y理论以动态的观点看人,但也有局限3.Y理论对人性的假设有积极地一面,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对人的乐观主义的看法,有助于争取职工的协作和热情支持4.现实生活中有人懒而不愿负责,对于这些人,应用Y理论进行管理,难免会失效5.Y理论并不能普遍适用,发展和实现人的智慧潜能,要创造出合适环境,成本太高。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一、名词解释1. 管理:管理起源于人类群体的协作劳动,关键是对人的管理,通过对诸因素的优化组合而产生一种“放大功能”。
管理的本质就体现为“用人以治事”。
管理离不开用人,用人是为了治事,即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2.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一种以组织学校教育工作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活动。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3. 学校管理目标: 学校管理目标,是指学校组织系统为完成现代学校教育任务,从本校实际出发所确定的一定时期的办学目的和组织活动的质量规格与标准。
具体地讲:一是指学校教育、教学、生产、科研与行政事务等各项工作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二是指学校建设的近期、中期、与远期规划,即学校在发展规模、教职员工队伍素质、学校文化建设、教育质量水准等方面有什么样改变,学校要达到什么样子;三是学校管理活动所采取的措施要达到的标准。
4.学校管理原则: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为实现预定目标进行共同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管理者采取有效手段管人理财用物与处理各项育人事宜必须依循的行动准则。
5. “戴明环”学说: “戴明环”学说是美国统计学家戴明用以阐明管理环节的科学理论。
戴明认为,一切有过程的活动,都是由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环节组成的管理周期的反复循环。
它恰似一个不断旋转的圆环,推动着管理过程的不断向前发展。
这个理论被简称为“戴明环”学说。
6.学校管理者: 在学校中,一切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统称为学校管理人员,其中在学校中承担主要责任,发挥领导作用的管理人员称为学校领导者。
学校领导者是影响学校管理效能的主导因素,在学校管理人员中占居突出地位。
学校管理学
1.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长负责制:中小学实行校长责任制,设校长一人,负责领导全校工作。
校长由政府委派,直接对人民政府负责。
学校一切问题,校长有最后决定权。
.常规管理,主要指的是经常性的规章制度的管理。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机构和领导者的权威,通过行政组织系统,采用命令、指示、规定、指令性计划、制定规章制度等行政手段,对管理对象发生影响和进行控制的管理方法。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
它体现在学校各类人员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学校干部的作风、各班级的班风上,还存在于学校的各种事物和环境之中。
2.教学相长原,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之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3.办好一所好学校具备的条件:有一支素质优良的队伍,有较好的学生来源,有较完善的教学设备,有较高的管理水平。
4.学校管理原则民主化原则:是实行民主管理。
学校的民主管理,主要指教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并直接参加学校的管理活动科学化原则:科学化管理是指凡是经过反复实践,并证明是能够提高效率的,是合乎客观规律的管理责任制原则:就是各项工作由专人负责,并明确规定责任范围的管理制度。
由于工作上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而造成的事故,就要追究责任。
有效原则:要求学校管理者能充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资源。
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
5.学校工作规律:教学为主全面发展依靠老师(回答时要展开回答) 5.1常能训练:常能是这最平常的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和活动能力。
当前,由于教廷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忽视学生的常能训练,学生普遍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管理的跨学科学科。
它有一个较宽的的研究涵盖领域,涵
盖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职业发展和管理等多领域内容。
学校管理学涉及如
何理解学校系统、各成员之间运行机制、管理政策、成员之间合作模式和其他一系列管理
学有关的问题。
它被用来研究学校管理者如何利用社会、组织以及技术中的知识来维护学
校的教育质量。
在当今社会,学校管理学在公共政策研究与实践中具有重要性。
它探讨着如何将大众
意见和社会变化与教育实践融合,它探讨着学校管理者如何建构有利于学习的学校环境,
它探讨着学校如何改善教育政策,满足学习者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
学校管理学比较宽泛,内容不仅涉及教学和研究,还包括行政管理,确定学校教育的规划、政策和资源,并
针对学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
国内和国际上的教育改革对学校管理有很大的影响,这使受影响的学校管理者们对有
效的管理方法有了更加强烈的需求。
在学校管理者眼里,管理不仅仅是行政工作,还涉及
更广泛的视野,包括科学研究、运行策略、行政组织、学校文化、财务管理、社会关系等,这些都是学校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学校管理者应该关注的。
学校管理学丰富了学校管理者对学校运行机制和管理政策的认识,为学校改善教育政策、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提供了前提性的知识。
随着全球教育的发展,教育系统的改革和实践,学校管理者会有更多的需求,希望学校管理学能够做出新的突破,为解决学校管理方
面出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支持。
学校管理学_复习资料
学校管理学_复习资料学校管理学是一门涉及管理学、教育理论、组织行为学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学校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的研究,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本文将根据关键词和内容复习学校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学校管理学的概念和特点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通过对学校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的研究,旨在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学校管理学具有以下特点:1、应用性: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
2、综合性:学校管理学涉及管理学、教育理论、组织行为学等多方面内容,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
3、目的性:学校管理学的目的是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二、学校管理学的核心内容学校管理学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内容:1、学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职能、管理理论等。
2、学校组织行为:包括学校组织结构、学校文化建设、师生行为等。
3、学校战略管理:包括学校战略规划、学校营销策略、学校资源配置等。
4、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管理等。
5、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教职工招聘、培训、考核等。
6、学校财务管理:包括学校预算、收支管理、资产管理等。
三、学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了解研究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学校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3、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校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4、实地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的方式,了解学校的组织行为和管理实践。
四、学校管理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学校管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未来,学校管理学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管理将更加依赖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2、管理人性化:学校管理将更加注重人的因素,关注师生的需求和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管理学
1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为了实现学校的育人理念和目标,遵循管理科学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活动来规范和实施学校内部的管理活动,以达到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有程序的活动过程。
2学校管理学:是专门研究学校内部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调查法:为了摸清情况,掌握需要了解的材料所使用的方法。
通常包括观察法、谈话法和问卷法三种。
4谈话法:即通过与管理者、教职工及有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讨论,从而收集有用的材料,探讨所要研究问题的方法。
5文献法:通过查阅有关档案和资料,了解和研究学校管理工作,从而探讨其成败得失情况的一种方法。
6实验法:为了检验某种管理理论或措施,选择一定的环境控制条件,有计划地对管理工作进行研究的方法。
7目标管理:根据所设置的目标进行管理的活动。
具体地说,它是组织中由总体目标引导各个部门直到每个成员制定各自的分目标和个体目标,并据此决定行动方案,组织实施,定期进行成果考核的管理方式。
8计划:是对学校未来工作进行的设计、部署和安排,也就是预先决定作什么,如何作,何时由何人作。
9检查:它是学校管理的中继环节,是学校管理者了解计划的实施情况,促进目标实现的手段。
10总结:是对学校计划执行的情况作出全面公正的评价,以便在管理的下一个过程采纳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使今后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1学校管理原理:指的是学校管理领域及其理论体系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理论。
12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人员配备、机构设置、机构隶属关系和权力范围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13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规章制度的总称,是学校全员为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
14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学校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和体现美的思想、感情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15美育工作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按照美的规律来管理学校,使学校师生员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使校园环境美丽整洁,有良好的校风、校貌。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School Management)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一、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管理学和教育行政学是教育管理学的两个细小的分支,学校管理学是教育管理学的组成部分。
教育管理学包括:一是宏观部分,研究国家对教育事业总体发展的管理,称为教育行政学(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另一部分是微观部分,研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如对大学的管理、对中学的管理、对小学的管理等等,称为学校管理学(School Management)。
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的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所谓现象是指学校管理工作各个方面的内容极其进行的活动。
本门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为实践工作者提供指导,所以首先要描述现象,即描述学校管理工作中要做哪些事情,这些事情是如何运行的,有何特点。
在描述的基础上进而探讨其中的规律,因为规律总是掩藏在现象之后。
这些规律形成了自己的逻辑,将其提炼出来便构成了学校管理学的概念、法则和理论体系。
在实践中,现象和规律是密不可分的,在此仅是为研究方便将二者区分开来,既研究现象,也研究规律。
学校管理学是一项社会活动,任何社会活动均包括四个部分:观念、结构、活动和人。
这四种要素共同构成整个社会现象的整体,也是学校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首先,管理观念是人们对管理活动的理性认识,是一种对价值的非议和追求。
它体现了社会或实践个体(如:管理者、被管理者、研究者)的社会偏好,对整个学校的管理活动起指导作用。
我们通常说,一个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思想上的管理,实际上是指首先应把握住教育的观念。
其次是学校的结构。
结构是指学校显性或隐性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如学校和社会各种组织之间的联系,学校内部的各种组织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学校的管理制度等等。
这些结构性的东西是整个学校工作运转的平台,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后整个学校的工作才能正常开展,离开了这个平台,我们所说的教育工作、教学工作、后勤工作等等均无法落实,因为它没有执行运作的实体。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学校管理学管理: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没技术和方法,在于目标相匹配的机构中,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活动、以达到个人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有程序的群体活动过程。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为了实现育人理念和目标,遵循管理科学额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规律,通过假话、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活动来规范呢和实施学校内部的管理活动,以达到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活动过程。
学校管理学:是通过研究学校的管理活动(过程和手段),探索学校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目的),寻求有效管理学校的合适方法的科学(目的)。
理念: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学校管理理念:学校管理研究者对于学校管理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管理思想观念和管理哲学观点,是学校管理主体在学校管理时间及其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学校管理应然状态”的理想那个认识和主观要求,是学校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学校价值去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学校管理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
论述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P55-571,充分认识教师的角色与劳动特点,了解教师的需要五大角色:传道者、授业者、选择者、辅导者、协商统合者劳动特点:复杂性和创造性:正对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情况,根据个性发展,实施因材施教和一定意义上的个别教学和辅导,不断调整工作内容,形式和方法。
教师需要:共同的一面:物质需要的朴实性、发展需要的稳定性、自尊需要的迫切性、成就需要的强烈性独特面:生理需要:青年教师的婚恋需要、中年教师的养家需要、老年教师的保健益寿、社会需要:青年教师的发展、中年教师成就需要、老年教师的尊重需要、要求学校管理者充分尊重、理解教师,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尊重教师人格对他们政治上关心进步、思想帮助提高、工作学习给予支持,满足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学校管理学
从管理的协调作用方面来说,管理是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2.从管理作为一个过程的作用来说,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教育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的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是国家对教育系统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学校管理原则:有效地开展学校管理活动,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有了正确的目标,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学校领导体制:是确定学校内部力量的地位、作用、权责划分及彼此关系的根本制度。
校长负责制:指校长负责处理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完善学校的管理,校长全权代表学校并负责赋予校长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务权,同时健全学校领导机构心机制。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依法治校:就是依照教育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来管理学校。
领导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学生管理:是学校对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和活动计划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总称教师管理:是指对教师的任用、培养、考核、工资待遇等方面的规定及其操作古典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影响一是注重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二是把科层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基础;三是宣示一种新的管理观念人际关系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1.重视学校中的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把非正式组织看作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沟通来协调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冲突与目标2.重视并改善教师人际关系,满足教师的各种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提高教师士气3.重视教师参加学校教育管理,改善学校中的上下级关系,共同决策4.重视教学民主,充分相信教师,对教师的教学部做过多的干预,有意识的向学生灌输合作意识,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5.教师对管理者有民主监督的权力德育工作管理原则1.科学性原则2.结合教学进行的原则3.全员性原则(重视)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一、以育人为主原则二、以教师为主原则三、以激励为主原则四、以效益为主原则学校如何开展科学管理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科学性与思想性相联系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因材施教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启发性原则8.可接受原则如何施行民主管理(一)实行班委会的定期民主选举和干部轮换制(二)设立“值日班长”和“值周班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