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禅质素和晚明文学演进之思想脉络

合集下载

晚明(万历朝)经世思潮的兴起:两次思想界的辩论,心学走向禅学

晚明(万历朝)经世思潮的兴起:两次思想界的辩论,心学走向禅学

晚明(万历朝)经世思潮的兴起:两次思想界的辩论,心学走向禅学晚明就起点而言,一般以万历朝为始。

《明史》编撰者在总结一代兴亡时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确切地说,神宗之坏朝政,帝国走向衰落,是从万历十年(1582)始。

明史专家孟森在《明史讲义》中说得好,明亡之征兆,至万历而定。

万历前十年为冲幼之期,有张居正当国,足守嘉、隆之旧。

万历后三十八年为醉梦之期和决裂之期,此间朝政日益恶化,明事已不可为。

钱谦益出生的这一年,张居正病逝。

张居正为推行政治改革,力图把心学纳入实学的轨道,对心学采取严格限制的措施。

张居正死后,心学呈燎原之势,在士人中得到了空前的普及流行。

一、心学走向禅学万历十年,王阳明的高足王畿还在世。

王畿,字汝中,号龙溪,是王门中悟性最高的弟子,他是天泉证道、严滩问答的见证人,他和钱德洪的有无之辩成为王门的一大公案。

后人把他作为浙中王门的代表。

万历十年,王龙溪已经到了 85 岁的高龄,可他还在家乡讲学不辍。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记载道:“先生林下四十余年,无日不讲学,自两都及吴、楚、闽、越、江、浙,皆有讲舍,莫不以先生为宗盟。

”龙溪之学在晚明影响深巨。

如果论其在王门中的地位,此时无人与之比肩。

早在阳明生前,四方学人士子研习王学者,先得由王畿和钱德洪辅导,而后卒业于王阳明。

阳明去世后,王门弟子虽然分源别派,没有统一起来,但人们把王畿比作是颜回或曾点。

如果论其在王门中的学识,阳明生前就对他极为赞赏。

在天泉证道中,阳明以四句教调和钱、王之辩,最后发出一番意味深长的感慨:“汝中(王畿)所见,我久欲发。

……此是传心秘藏,颜子、明道所不敢言者。

今即已说破,亦是天机该发泄时,岂容复秘?” 阳明说龙溪道破了他的传心秘藏,可以说在内心深处,王阳明对龙溪之说更为欣赏。

而后来的严滩问答,则是在阳明和龙溪之间默契地展开,师徒二人以说佛家偈子的方式力究四句教之旨,当时钱德洪在旁边不得其解。

龙溪之学,以无为本,认为本体即工夫,本体即是无。

佛儒相融 虚实相生——佛理禅思在两岸当代散文中的折射与异同

佛儒相融 虚实相生——佛理禅思在两岸当代散文中的折射与异同

的表现 文本之一 , 佛禅散 文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作 家的理念、 文化的意志和社会的情状。从 当代两 岸创作看, 佛禅散文并非纯粹为表现佛理禅 思, 而多以“ 佛儒相融” 虚实相生” “ 的面 目观照社会 , 传 情达意。两岸佛禅散文虽然同样关注人 生本质、 境遇和 归宿 , 因受着不同背景、 但 受众和创作 目的 的驱使 , 在表现手法、 主观立意上却花开各异 , 显现着不 同的特征及走 向。 关键词 : 佛禅思想; 两岸 ; 佛禅散文; 儒佛相融; 同特点 异 中图分 类号 : 0 1 6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 3— 87 20 ) 1 06—0 17 08 (06 O —0 1 5
家人性 、 心性学说的影 响, 把禅落实到人生 、 人性 上, 形成 了中国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讲禅散 文系
统 。它 上承 僧肇 、 王羲 之 , 中贯 王维 、 东 坡 , 至 苏 及
表达佛禅思理境 界的作 品。佛禅思想 , 作为一种
特殊的传统思想 的组成部分 , 在与文学结缘 的过 程中, 散文 自 而然地成为传 达思理文学样式之 然 首选 。这是因为散文之于作家 , 最为体 己, 手拈 信 来, 少束缚易抒 怀。于是 , 理 、 文、 佛 散 作家 , 不离 不弃 , 成 了一 种 奇 妙 而 特 有 的三 角 关 系 。 可 以 构 说, 佛禅散文为华文文坛带来 了一种别样的情趣 、 韵味与境界 , 受众群稳定。
是相去 甚远 。

棵竹子那样安安分分地生在这山野里 , 住在 白
云绿竹 的深处才是生命享 受。“ 山里 自有我们的 乐趣哩!……你用的心大 多, 脑子太 紧张……” 他们“ 乐寿, 不 不哀天 , 不荣通 , 不丑穷 ” 在这些 , 朴实无华的山里人眼中, 忧愁与人生无缘 , 超然恬 与 儒 道

论明末清初诸高僧的文学思想与创作

论明末清初诸高僧的文学思想与创作

论明末清初诸高僧的文学思想与创作西北大学文学院杨遇青明代前期,洪武帝对不合作的文人进行了残酷迫害,同时推行规范的科举制度,使天下读书人,尽入“彀”中,文人的精力和骨气在“代圣人立言”的八股文考试里消磨殆尽。

唯有几位台阁重臣递相主盟,掌握着文学的话语权,书写着粉饰太平的雍容闲雅的台阁体。

在明代前期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佛门也同样呈现出一派衰飒景象。

至弘治、正德以来,文学复古运动和心学思潮的兴起,士人的精神澡雪焕发,洋溢出新的气象。

以王龙溪为代表的阳明后学,出入儒释,讲学东南,不但推动了阳明学的发展,同时也为佛禅思想的重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龙溪以后,最能代表晚明时代精神的,是“二大教主”和“四大高僧”。

晚明四大高僧一般指莲池、紫柏、憨山和藕益。

其中,除憨山外,皆为江苏人;除莲池外,其它诸僧暨同时的江南名僧雪浪洪恩,都以文字作佛事,或阐扬文字禅,或躬亲笔砚,他们为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所喻扬和表彰,对佛教文学之发展影响甚深。

一、紫柏真可和藕益智旭的文字禅思想四大高僧在晚明佛教复兴运动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紫柏真可犹为昭著。

黄宗羲说:“有明自楚石以后,佛法中衰,得紫柏、憨山而再振。

”1又说:万历以前,宗风衰息,云门、僞仰、法眼都绝,曹洞之存,密室传帕,临济若存若没,什百为偶,甲乙相授,类多堕窳窘迫之徒,紫柏、憨山別树法幢,过而唾之。

2和紫柏一起“别树法幢”的憨山德清在《紫柏老人集序》里也说:“今去楚石二百余年,有达观禅师出,当禅宗已坠之时,蹶起而力振之。

”3楚石梵琦圆寂于明洪武三年。

从楚石到紫柏的二百余年,佛门淡泊,收拾不住,无足可称。

至明万历以后,始有所谓“四大高僧”。

作为晚明佛教的振兴者,四大师的佛学思想共同趋向于三教同归,禅净合一。

其中,莲池袾宏和藕益智旭以弘扬净土为主,紫柏与憨山则倾向于禅宗。

紫柏真可又与著名文人、佛教徒李贽并称为影响晚明思潮的“二大教主”,再树法幢,声名卓著。

4紫柏真可(1543-1603),字达观,俗姓沈,江苏吴江人。

从苏轼的禅诗词看其禅思想的发展

从苏轼的禅诗词看其禅思想的发展

从苏轼的禅诗词看其禅思想的发展摘要:在中国历史上的无数文人士大夫之中,苏轼无疑是一座高峰。

无论是在思想、才华、学养方面,还是在成就、影响方面,后世都很难有人能超过他。

究其原因,与东坡居士与佛结缘、习禅相伴密切相关。

他把佛学禅宗与儒家的入世思想相互为用,利用佛学禅宗对人生进行理智的思索、深刻的反省,从而于宦海沉浮之间不惧不馁、不悲不忧,锻造出一种超然洒脱、平静安宁的襟怀,闪耀着璀璨夺目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苏轼禅诗词洒脱正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样,我国北宋时期也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期,而苏轼则是这一时期当之无愧的巨人。

在此,笔者尝试从其禅诗词的角度分析其禅思想的发展。

苏轼的禅思想由无到有,由浅入深,直至化境,与其仕途经历息息相关。

笔者以此为据,将苏轼的禅诗词分为四个阶段,浅析其禅思想由种禅因、结禅缘、正式学禅到达到禅境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从嘉佑六年(1061年)入仕至熙宁四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前,代表作为《和子由渑池怀旧》《凤翔八观》之四。

此期他尚未习禅,但已种下禅因。

第二阶段,从熙宁四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到元丰二年(1079年)“乌台诗案”发,贬居黄州前,代表作为《永遇乐·明月如霜》《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

此期他仕途顺利,结下禅缘。

第三阶段,从元丰三年(1080年)谪居黄州至元丰八年(1085年)复官登州前,代表作为《琴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此期他仕途坎坷,开始自称居士,正式学禅。

从元丰八年(1085年)复官登州至元佑九年(1094年)再谪惠州前,所作不多,禅思想变化不大,在此不作论述。

第四阶段,从绍圣元年(1094年)谪居惠州到去世,代表作为《独觉》。

此期再陷逆境,但却自得其乐,禅思想进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至高境界。

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所处的北宋,禅宗发生重大变革。

一方面,禅宗进一步与儒、道融合,向世俗靠拢;另一方面,从惠能的不识一字转变成禅僧的能诗善画,以有字禅代替了无字禅,以讲禅理代替了讲哲理,以含蓄朦胧代替了直接清晰。

论佛禅质素和晚明文学演进之思想脉络

论佛禅质素和晚明文学演进之思想脉络

论佛禅质素和晚明文学演进之思想脉络作者:杨遇青王娟侠来源:《江汉论坛》2010年第11期摘要:从李贽到袁宏道、袁中道,再到钱谦益,是晚明文学思想演进的主脉。

晚明文人扬弃儒教,崇尚禅风,李贽的童心说以真空说为基础,内涵无相、无念、无住的禅宗要义;袁宏道的性灵说以童子情趣为范式,濡染着冲决束缚的狂禅色彩;钱谦益藉教悟宗,以华严、唯识学演绎创作原理。

他们衣钵相承的宗教情怀和环环相扣的佛禅文思,涤荡了明代中叶的复古与儒家心学两大思潮,构成文学精神的新基底,为晚明文学抹上浓郁的佛禅色彩。

关键词:晚明文人;佛禅思想;真空;童子;藉教悟宗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0)11-0089-04明中叶以来,阳明学勃然猬兴,士大夫趋之若水。

明嘉靖以后,随着心学的发展与泛化,早期阳明学者所恪守的儒释疆界,似乎越辩越模糊,最终在青年一代学者中,形成讲究童心、性灵,融通儒、释两家的新学风。

较早绽露这种趋向的是徐渭,他早年“究王氏宗旨,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①透露出新一代文人的精神趋向。

徐渭以后,李贽、袁宏道和钱谦益等明末清初文人无不出儒入释,濡染佛说,他们的佛学倾向一定程度上塑形着该时代文学思想的面貌。

一、真空即童心李贽往往被纳入泰州学派,也是晚明佛教的“两大教主”之一。

其实,在晚明的讲学风气里,思想的影响往往是交错的。

相对而言,他受到王龙溪和罗近溪的影响最大。

如果剥去那层作为先验理性之内在呈现的“良知”,二溪之学在思维形态上与禅宗已极为相类。

李贽进而戳破儒学与禅宗的最后一层隔碍,认为“谓三教圣人不同者,真妄也”。

但其真实思想是摄儒归佛,他以为,周敦颐学问是“从寿涯禅师来”,所以“《通书》等说,超然出群”,明道、龟山一脉发扬之,但“搀和儒气,终成巢穴”,其后张九成“心雄志烈,不怕异端名色,直从葱岭出路”,杨简“参究禅林诸书,盖知生死事大,不欲以一知半解自足”,皆能有所成就。

而阳明、龙溪以来,唯赵大洲能“笃信佛乘”,罗近溪“终身与和尚辈为侣,日精日进,日禅日定,能为出世英雄”。

晚明心态与晚明习气

晚明心态与晚明习气

晚明之儒家道德哲學與世俗道德範例研究-劉蕺山《人譜》與《了凡四訓》、《菜根譚》之比較「晚明文人」型态之研究晚明心态与晚明习气《四库全书总目》曾在论及明代士风变化时总结说:“正(德)、嘉(靖)以上,淳朴未漓。

隆(庆)、万(历)以后,运趋末造,风气日偷。

道学多侈谈卓老(李贽),务讲禅宗;山人竞述眉公(陈继儒),矫言幽尚。

或清谈诞放,学晋宋而不成;或绮语浮华,沿齐梁而加甚。

著书既易,人竞操觚。

小品日增,卮言叠煽。

”(卷一三二“杂家类”存目)这段话固然反映出《四库》馆臣对于晚明士风与文风因轻蔑而略有偏颇的态度,但它指出晚明社会风气与文人思想的特点以及当时“小品日增,卮言叠煽”这种文学现象所产生的历史氛围,却是相当准确的。

因此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晚明小品可以说是我们认识晚明文人在特定历史时期所产生的文化品格和精神个性的形象资料。

一古代儒家传统的理想人格是以修身为本,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养,使人成为能够安贫乐道、道德完善的正人君子。

自从宋代以后,尤其是程朱理学之后,许多文人以儒学的圣人人格作为人生修养所追求的目标,力求获得尽善尽美的人格。

到了晚明因为程朱理学逐渐失去了崇高的地位,个性之风崛起,晚明文人追求独特个性的兴趣远远大于对于有规范性的完美人格的兴趣,他们更为欣赏的恰是有特点的狂狷癖病的文人才子人格而不是完美的圣人人格。

在他们看来,有弱点有缺陷的个性才是真正的优点。

张大复有《病》一文说:木之有瘿,石之有鸲鹆眼,皆病也。

然是二物者,卒以此见贵于世。

非世人之贵病也,病则奇,奇则至,至则传。

木病而后怪,不怪不能传形;文病而后奇,不奇不能骇于俗。

吾每与圆熟之人处,则胶舌不能言;与鹜时者处,则唾;与迂癖者处则忘;至于歌谑巧捷之长,无所不处,亦无所不忘。

盖小病则小佳,大病则大佳,而世乃以不如己为予病,果予病乎?亦非吾病,怜彼病也。

天下之病者少,而不病者多,多者吾不能与为友,将从其少者观之。

(《梅花草堂笔谈》卷三)所谓“病”就是超越正态、世俗、平庸、乡愿的“真”和“奇”,“病”者,才有特点,有个性,有锋芒,才有出类拔萃之处。

论晚明“四书”诠释中的佛学路向——以焦竑、袁宗道、智旭为中心

论晚明“四书”诠释中的佛学路向——以焦竑、袁宗道、智旭为中心
说书类说书类说书类说书类说书类说书类说书类说书类苏斋类集苏斋类集苏斋类集苏斋类集苏斋类集苏斋类集苏斋类集苏斋类集卷卷卷卷卷卷卷卷第275页第239页第241页第261页第241页第250页第250页第272页万方数据论晚明四书诠释中的佛学路向23转入第二念
论 晚明 “ 四 书 ” 诠 释 中 的佛 学路 向 1 9
学 思想 入 侵 的隐忍 和汲 取 ,又 反映 出佛 学对儒 学 的容 纳与 同化 。而 儒家 经学 史也 由此 翻开 了新 的

页— — 明末 “ 四书 ” 佛 学诠 释路 向诞生 了。

焦坛 :以佛学 解读 “ 四书”
焦 ,字弱侯 ,号澹园,师从罗近溪 、耿定 向,为阳明心学 的信徒 ,为泰州学派一员。明儒
者 也 ?所 以复其 性也 ” ②,“ 孔孟 之学 ,尽 性至 命 之学也 ” ③。“ 为 学 ” 即是 知性 复 性 以尽 性 至命 的
过 程 。而 “ 尊德 性而 道 问学 ” 则应 为儒 者诠 释 经典 的基 本态 度 ,“ 道 ,由也 ,言 君 子尊 德 性而 由
问学 。问学 所 以尊德 性也 ,非 问学 之外 别有 尊德 性 之功 ” ④。如 何 能达此 效果 ? “ 以佛 释儒 ” 是 理
徐光 启对 之 评价 为 :“ 吾 师 澹 园 先 生 ,粤 自早 岁则 以道 德 经 术标 表 海 内 ,巨儒 宿 学 ,北 面人 宗 ;
余言绪论 ,流传人间 ,亡不视为冠冕舟航矣。 ” ① 焦氏一生 ,继承 了儒家心性之说大义 ,精 研细
究 ,深有 契 诣 。 同时 ,其钻 研 佛 学 工 夫 亦 十 分 了得 。之 所 以研 究 佛 学 ,源于 在 他 看 来 ,孔 孟 之 “ 尽性 至命 之 学 ” 由于 “ 言约 旨微 ” ,仅凭 儒 家 的解 释其 内涵要 义 难 以被充 分 揭 示 ,而 佛 教 说此 性理 却可 非 常透 彻 ,故 可 以将 佛 教 经 典 视 为 “ 孔 孟 之义 疏 ” ,“ 夫 释 氏之 所 疏 ,孔 孟 之 精也 ” ②,

晚明清初思想十论

晚明清初思想十论

第七章到第十章:主要探讨了晚明至清初的经世致用思想。顾炎武强调了实用 主义在当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学问的价值。同时,他 还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 解。
填补了晚明至清初思想史研究的空白。在此之前,学界对这一时期的思想演变 过程缺乏深入研究,而顾炎武的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成 果。
《晚明清初思想十论》是一本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著作,通过对本书的目录进 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思想演变和人文精神 等方面的内容。这本书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和思考,对于我们认识 和理解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晚明清初思想十论》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第一章到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晚明时期理学的衰落和心学的兴起。顾炎武通过 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分析了理学在明朝中后期的衰落原因,以及心学在晚明时 期的兴起背景。同时,他还对理学家和心学家的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 两个学派之间的分歧和。
第四章到第六章:主要分析了清初时期的气节、忠义和孝道等道德观念。顾炎 武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阐述了这些道德观念在当时社会中的 重要性。他指出,气节是忠诚和爱国的基础,忠义是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 要价值观,而孝道则是家庭和社会和谐的基础。
内容摘要
本书通过对东林党的研究,揭示了东林党在晚明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同时,本书也探讨了 东林党在晚明思想多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晚明时期,佛教和道教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本书通过对晚明佛教和道教的研究,揭示了佛教和道 教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同时,本书也探讨了佛教和道教对当时思想多元化产生的贡 献。 清初时期,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开始转型和演变。本 书通过对清初思想的研究,揭示了清初思想的转型和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顾炎武是清初时期的一位重要学者和思想家。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风格对清初学术的转型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本书通过对顾炎武的研究,揭示了顾炎武在清初学术转型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黄宗羲是清初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思想家。

莊佛之緣論晚明學人的“以佛解莊”

莊佛之緣論晚明學人的“以佛解莊”

莊佛之緣: 論晚明學人的“以佛解莊”周黄琴 内容提要 就莊學史而言,“以佛解莊”之舉不僅綿延不絶,一直延續至今,爲解莊主路向之一,而且在不同的歷史潮流中,其解讀者的身份、解讀目的與意涵都在發生着不同的演變,並在大的趨勢上呈現出由少量引佛走向大量、由寬泛的“以佛解莊”到具體的“以禪解莊”的逐步推進的態勢。

而到晚明時,學人們的“以佛解莊”之舉可謂是達到了頂峰,即無論僧人、道士,還是儒者,其注莊作品中無不存有“以佛解”之現象。

雖然,相對於歷史上的“以佛解莊”,晚明學人的“以佛解莊”僅是一個片段,但卻在一定程度上既可折射出當時社會的整體文化氛圍與學人們的精神面貌,亦可反襯出隱藏在學人内心深處的强烈救教、救宗、救世的責任意識。

關鍵詞 晚明 學人 以佛解莊中圖分類號 B2其實,《莊子》與佛教不僅在義理上分屬於不同的思想系統,而且在産生的地域上亦是不同的,因而看似難有交集,但有意思的是,史上莊佛關係卻時常處於糾纏不清之狀態———既有儒者們的佛竊莊論,亦有僧人們的莊爲佛説,還有道士們的佛爲道論。

即使抛開三教互諍之論,但“以莊解佛”“以莊護佛”“以莊傳佛”“以佛解莊”等現象亦是層出不窮,並相互交織。

甚至到晚明時期,由於莊學的興盛,無論是僧人、道士,還是儒者,其注莊作品中無不存有“以佛解莊”之迹。

鑒於此,本文打算以晚明學人的“以佛解莊”爲基點,來揭露歷史上的演變狀態與晚明“以佛解莊”之現象,以及其背後所藴含的原因與意圖。

①本文係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晚明儒釋道與基督教的異質碰撞及關係演變研究”(GD18XZX04)的研究成果。

一、“以佛解莊”的由來與演變從現有史料來看,儘管學界在佛教的傳入時間上存有一定分歧,但大量資料卻無不在佐證一個事實,即在佛教傳入的早期,國人更多地把它視爲一種祭祀方術,甚至一度淪爲“道術之附庸”。

但隨着玄學的盛行,學人逐漸對祭祀方術産生厭惡與鄙視之情,其中不免包括對佛教的批判。

然爲了回應時代之要求,當時僧人與愛好佛教的名士不僅援引老莊思想來回擊當時的批佛之舉,而且亦用老莊思想來闡釋佛教義理,即走上了依附玄理的階段,並以“格義化”的方式使《莊子》與佛教連結起來,從而使以莊解佛、以莊護佛、以佛解莊等多維度的關係得以開啓。

关于由禅开启的诗境——《二十四诗品》禅思分析

关于由禅开启的诗境——《二十四诗品》禅思分析

关于由禅开启的诗境——《二十四诗品》禅思分析论文关键字:禅思诗境无有执着不立文字论文摘要:《二十四诗品》产生于晚唐,当时以禅宗为代表的佛学思想已经成为继儒、道两家后,中国本土的又一种精神品格,深刻的影响着文学批评理论。

笔者以禅文化作为一个切入点,分析《二十四诗品》的文本,进而考察司空图对诗歌创作和生命体悟的观照。

禅讲求灵性,诗歌追求意境,二者内在互通。

禅的灵性来自于禅宗自大乘佛法中沿袭、再创的方法论,即提出“自性”问题,认为人的本性清净,无奈受到世间生老病死、诸多情感以及千万幻相的影响,失去了心中的佛性;在“定”“慧”中顿悟的人可以实现“自性”,继而达到个体与生活、与世界的和解。

诗境的创造同样是追求这样一份和解,无论是雄浑、冲淡,还是旷达、流动……让个体与自然融合,或超自然而屹立都是成功的诗境。

禅思可以由两方面来相互印证:(一)但行直心,无有执着。

这里讲的是破除“我执”——不为个体在世间的荣辱而执着。

(二)不立文字,直取佛性。

这里讲的是破除“法执”——让思想超越文字的局限,不被系统所桎梏。

通过《二十四诗品》,司空图引导我们在诗歌镜像中以及镜像之外,感悟创作过程中流动着的个体精神。

这样的诗论方式与它传递的构思精神都渗透着禅思。

我们不妨以上述两方面为框架来探讨在《二十四诗品》的文本中诗歌创作与禅学精神的融合及共生。

(一)但行直心,无有执着“禅”在梵语中是沉思之意,译为静虑。

秉持禅境,就需要使自身对外静虑,摒躁趋静;对内能够平和凝息,从而达到无我无物的超然境界。

这一境界在文艺中首先表现为一种“体性清净”、“境上不染”的审美情趣。

《二十四诗品》中,多次出现蕴含清净、不染尘埃的意向。

如: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冲淡》起首四句,从人之起居气质说起。

平素退隐闲居,以清心寡欲、静默澹泊为本,自然心中没有嚣张轻狂的燥气,天地之间只留下鹤与我相看两不厌的清爽自得。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南朝体物诗中的佛禅思想探微

南朝体物诗中的佛禅思想探微

05
南朝体物诗中佛禅思想的文化内涵
佛禅思想对南朝文化的影响
丰富了南朝诗歌的意象
佛禅思想为南朝诗歌注入了新的意象,如“莲花”、“菩 提”、“净土”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还使得诗歌具有更深的象征意义。
促进了南朝诗歌的哲理化
佛禅思想强调内心的觉悟和超越,这使得南朝诗歌在表现 情感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人生、世界的哲理思考。
诗意与禅意的互渗
南朝体物诗在表现自然景物的同时,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这些诗意与佛禅思想中的禅意相互渗透 ,使得诗歌在表现美的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深邃的思想内涵。
佛禅思想在南朝体物诗中的具体表现
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
南朝体物诗中的佛禅思想表现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诗人们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 描绘,将自然景物与佛禅思想相结合,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
诗人在表达佛禅思想时,往往不直接 阐述佛理或禅意,而是通过描绘自然 景物、人物情态等手法,含蓄地表达 禅意。这种表达方式既符合诗歌的审 美要求,又能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过 程中领悟到佛禅的精髓。
意境营造
南朝体物诗在营造意境方面有着独特 的艺术魅力。诗人通过描绘清幽寂静 的自然风光、修行者的超脱境界等手 法,营造出一种深邃、悠远的意境。 这种意境既体现了诗人对佛禅思想的 深刻理解与领悟,又能使读者在欣赏 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佛禅的无穷魅力 。
THANK YOU
倡导内心和谐
佛禅思想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对于现代社会中忙碌、焦虑的人们来说具有重要的启 示意义。通过学习和领悟南朝体物诗中的佛禅思想,人们可以更好地关注内心世界,追求 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促进跨文化交流
南朝体物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的佛禅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普世价 值。通过研究和传播南朝体物诗中的佛禅思想,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推 动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禅教归净与晚明佛教的普世性

禅教归净与晚明佛教的普世性

作者: 陈永革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版物刊名: 宗教学研究
页码: 59-68页
主题词: 晚明佛教;参究念佛禅;净土;禅宗
摘要: 晚明佛教承续宋代以来禅净合流的历史趋势,盛行把禅宗参究工夫与净土持名念佛法门相结合的参究念佛禅,表现出从参究念佛论到摄禅归净论的思想转向。

这一思想取向,既是明末禅学复兴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晚明禅净合流的主要特色。

与此同时,晚明丛林还存着从摄教归净到消禅归净的思想转向。

从参究念佛到摄禅归净,从摄教归净到消禅归净,二大思想取向在客观上进一步使晚明佛教走向对净土信仰的全面皈依,并藉此而实现禅、教、净三者的真正合流.从而不仅体现出一种中国佛教从智慧走向信仰的思想特点,而且还使晚明佛教呈现出一种普世性的思想内容。

论晚明居士佛教的兴盛

论晚明居士佛教的兴盛

作者: 柳旭[1]
作者机构: [1]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出版物刊名: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页码: 130-134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 居士佛教;阳明心学;狂禅思潮
摘要:晚明时期,丛林尊宿极力提倡“三教同源”,得儒、道二教学者研修继而亲近佛法者相当多。

这些高僧大德与佛教居士交往十分频繁,出现了“士夫无不谈禅,僧亦无不与士夫结纳”的局面;无数士人趋之若鹜的阳明心学,本是王阳明在吸收禅宗本体论、心性论、修养方法和思维方式基础上建立起的突出“心”本体地位的理论体系,它与佛教渊源亦颇深;而心学左翼又与禅宗进一步融合,使得主体的自觉意识日益觉醒。

士人往往心随意动、特立独行,于是思想界掀起了一场以“狂”为特点的蔑视封建权威教条、追求生命本真的狂禅风潮,这一切都昭示着居士佛教鼎盛时期的到来。

论方汝浩小说中的佛教世俗化

论方汝浩小说中的佛教世俗化

《禅真逸史》的艺术成就。

刘汝山、乔文《<禅真逸史>对话性的初步探索》【2】,从中西方对比的角度来研究《禅真逸史》,得出《禅真逸史》具有对话性的结论。

王增斌《人生永恒的真诀—一禅真逸史>》13】,认为《禅真逸史》的主旨就是追求儒、释、道三教合一。

殷红艳的硕士学位论文《晚明禅真系歹wJ4,说研究》【4】,全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禅真系列进行阐述:一是晚明时期各种思想对禅真精神的引导;二是将《禅真逸史》与《禅真后史》进行内部对比,阐释了价值取向日益向金钱靠拢和在叙事上呈现出逐步世情化的倾向;三是与家将小说进行纵向对比,进而阐释这两个系列对后世文学作品不同的影响。

对《东度记》的研究只有一篇,冯汝常《乾坤世教专在五伦——<东度记>主题及其宣教特征》网,把《东度记》归为神魔小说的范畴,以及小说的主题倾向于五伦纲常,在其主题浅露直白的表述方式中透露出作家主体的三教合一思想,又使文学性的小说具有了宗教宣教书特征。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虽对方汝浩小说作了一定的研究,但对方汝浩小说佛教世俗化问题却几无涉及,这为本文留下了相当大的研究空间。

本文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方汝浩小说的细致梳理,对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佛教世俗化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期待有所收获。

第二节佛教与中国小说中国佛教源自于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与中国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佛教不断与中国文化相适应。

佛教中国化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跟随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脚步,佛教在见证历史朝代的兴衰更迭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中国化的进程。

简而言之,佛教的中国化经历了四个时期:从西汉至西晋,是佛教中国化的传播期,这一阶段佛教传播的侧重点在经文的翻译上;从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快速传播的阶段,统治者对佛教采取扶持的政策,使佛教的中国化进程在这一时期有了较大发展;佛教发展到隋唐时期,与当时的中国文化相互融合,进而演化出新的佛教分支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八个宗派,佛教完成了其中国化的进程;第四个时期就是五代十国以后,中国佛教的发展形态已经基本定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少有大的突破和创获,但它仍在内部和外部关系上不3场空,不如静心无欲无求。

禅之密语—丹青宝筏之思索

禅之密语—丹青宝筏之思索

禅之密语—丹青宝筏之思索发布时间:2021-07-30T10:11:12.837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0期作者:张亚晴[导读] 董其昌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张亚晴徐州华顿国际学校江苏省徐州市 221111摘要:董其昌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书法史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董其昌及其作品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提升自我的书法认知,以及书法创作的能力。

关键词:董其昌;淡;疏对于董其昌相对了解,是从我书写硕士论文开始的。

在我的论文《<蜀素贴>题跋探微》一文中有关于董其昌在《蜀素贴》上三次题跋的探究。

论文中的探究主要集中在董其昌在《蜀素贴》题跋时间上的论证。

故而对董氏的年谱、生平、学书经历等,有一个相对大体的了解。

但更多是存在理论层面上的理解,或者可以说是印刷层面的解析,对于董其昌作品真迹的感受颇少。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展,让我对董其昌有了新的认知。

事实证明停留在印刷品,缺乏对作品真迹的仔细观察、深入研究,是可能会对书家或画家有相对不深入或是错误性的理解。

下文是我结合展览作品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董其昌禅宗书学思想缘由,实践,影响的几点思考。

一、董氏禅宗理论建立缘由在书画理论层面上,一提起董思白,就会想到《画禅室随笔》,接着南北宗思想等。

皆离不开禅宗理论。

禅宗的书学理论源自于晚明时期思想风潮。

晚明时期思想极为活跃,形成了一种理学与启蒙思想相互冲突对立的局面,在书学中更是体现的极为明显。

一方面是项穆所坚守的传统理学思想浸润着的书学,另一方面则是陆王心学支配下的禅宗书论。

项穆坚守的传统理学是基于儒家思想之下的一种理性思考。

雅者,正也。

[1]项穆的《书法雅言》就是要以雅言来建立书法的规范和模式,从而通过书法达到正人心的理学目的。

因此,他把“中和之美”和“人正书正”作为两大主线,贯穿在其书学论著中。

[2]项穆的书论思想出发点是想一改晚明书风的沦丧情况。

所坚守的传统性思想理论带有自身的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儒 学 的边 界 。
若 水 。 明嘉 靖 以后 , 随 着 心 学 的 发 展 与 泛 化 ,早 期 阳明学 者 所 恪 守 的儒 释 疆 界 ,似 乎 越辩 越 模 糊 .最 终 在 青 年 一 代 学 者 中 ,形 成 讲 究 童 心 、性 灵 ,融 通 儒 、释 两 家 的 新 学 风 。较 早 绽 露 这 种 趋 向 的 是 徐 渭 ,他 早 年 “ 王 氏 宗 旨 , 谓 道 类 禅 , 究 又去 扣 于禅 ” 露 出新一 代 文人 的精 神趋 向。 .c 徐 渭 以 后 ,李 贽 、袁 宏 道 和 钱 谦 益 等 明 末 清 初 文 人 无 不 出儒 入 释 ,濡 染 佛 说 ,他 们 的 佛 学 倾 向一 定程度 上塑形 着该 时代 文学思想 的面貌 。
中 图 分 类 号 : I0 文 献 标 识 码 : A 29 明 中 叶 以来 . 阳 明 学 勃 然 猬 兴 ,士 大 夫 趋 之 文 章 编 号 : 1 0 — 5 X ( 0 0) 0 8 — 4 0 384 2 1 1- 0 9 0 1
辈 为 侣 , 日精 日进 , 日禅 日定 , 能 为 出 世 英 雄 ” 。 李 贽 的 一 部 宋 明 理 学 史 ,不 过 是 禅 宗 史 而 已 。他 以禅 心 融 摄 三 教 .安 顿 生 命 ,思 想 的 中心 已然 溢
学 的 “ 空 ” 说 。他 把 伦 物 问 题 置 于 玄 学 体 验 之 真

真 空 即 童 心
中 .认 为 “ 者 只宜 于 伦 物 上 识 真 空 .不 当 于 伦 学 物 上 辨 伦 物 ” 人 不 应 在 以 “ 衣 吃 饭 ” 为 内 容 。 穿 的伦 物 上 “ 较 忖 度 ”, 而 应 当 通 过 计 “ 察 ” 明 ,
“以 达 本 而 识 真 源 ” 真 空 乃 是 生 命 的 “ 源 ” 。 真 ,
是 人 伦 物 理 的本 质 属 性 。这 显 然 远 离 了 世 俗 意 义
的实学 问题 。凸显 具有 形 上 学意 味 的生 命哲 学 。
“ 空 ”构 成其 真

验 理 性 之 内 在 呈 现 的 “良知 ”,二 溪 之 学 在 思 维
i 口目 萌绉赫
E ;
论佛禅质素和晚明文学演进之思想脉络术
杨遇青 王 娟侠
摘 要 : 从 李 贽 到 袁 宏 道 、 袁 中道 ,再 到 钱 谦 益 , 是 晚 明 文 学 思 想 演 进 的 主 脉 。 晚 明 文 人 扬 弃 儒 教 , 崇 尚禅 风 , 李 贽 的 童 心 说 以 真 空 说 为 基 础 , 内涵 无 相 、无 念 、 无 住 的禅 宗 要 义 ; 袁 宏 道 的 性 灵 说 以 童 子 情 趣 为 范 式 , 濡 染 着 冲 决 束 缚 的 狂 禅 色 彩 ;钱 谦 益 藉 教 悟 宗 , 以 华 严 、 唯 识 学 演 绎 创 作 原 理 。 他 们 衣 钵 相 承 的 宗 教 情 怀 和 环 环 相 扣 的 佛 禅 文 思 , 涤 荡 了 明代 中 叶 的 复 古 与 儒 家 心 学 两 大 思 潮 ,构 成 文 学 精 神 的 新 基 底 , 为 晚 明 文 学 抹 上 浓 郁 的佛 禅 色 彩 。 关 键 词 : 晚 明 文 人 ;佛 禅 思 想 ; 真 空 ; 童 子 ;藉 教 悟 宗
李 贽 往 往 被 纳 入 泰 州 学 派 .也 是 晚 明 佛 教 的 “ 大 教 主 ” 之 一 。其 实 ,在 晚 明 的 讲 学 风 气 里 , 两 思 想 的影 响 往 往 是 交 错 的 。 相 对 而 言 ,他 受 到 王 龙 溪和 罗近溪 的影 响最大 。如果 剥去那 层作 为先
形 态 上 与 禅 宗 已极 为 相 类 。 李 贽 进 而 戳 破 儒 学 与
禅 宗 的 最 后 一 层 隔 碍 . 认 为 “ 三 教 圣 人 不 同 谓

“ 心 ” 说 的 解 释 基 础 。李 贽 在 童 “ 心 ”有 两 种 规 范 的 释 义 。 童
“ 童 心 者 ,绝 夫
《 心 说 》 中 ,对 童
“ 心者 ,真心 也 ” 一是 童 :
者 ,真 妄 也 ” 但 其 真 实 思 想 是 摄 儒 归 佛 ,他 以 。 为 ,周 敦 颐 学 问 是 “ 寿 涯 禅 师 来 ” 从 ,所 以 “ 通 《 书 》 等 说 ,超 然 出 群 ” 明道 、龟 山 一 脉 发 扬 之 , , 但 “ 和儒气 ,终成 巢 穴 ” 搀 ,其 后 张 九 成 “ 雄 心 志 烈 , 不 怕 异 端 名 色 , 直 从 葱 岭 出 路 ”, 杨 简 “ 究 禅 林 诸 书 ,盖 知 生 死 事 大 ,不 欲 以 一 知 半 参 解 自足 ” 皆 能 有 所 成 就 。 而 阳 明 、 龙 溪 以 来 , ,

李贽 追 寻着 对 生命 本 原 的 “ 察 ” 明 ,其 答 案
是 烙 着 佛 禅 印记 的 “ 空 ” 说 。 他 在 《 邓 石 真 答 阳 》 里 提 出 “ 衣 吃 饭 即 是 人 伦 物 理 ,除 却 穿 衣 穿 吃 饭 .无 伦 物 也 ”,尝 试 新 的 思 维 探 求 圣 学 精 义 的呈 现方 式 。 与 一 般 的 印 象 不 同 ,所 谓 “ 伦 “ 衣 吃 饭 ” 而 是 基 于 佛 穿 , 物 ”的 言说重 心 并非
( 9 C H0 9 、 陕 西 省 教 育 厅 人 文 社 科 项 目“ 0 YJ Z 9 ) 关
假 纯 真 ,最 初 一 念 之 本 心 也 ” ③ 者 都 与 “ 。 两 真

空 ” 说 有 密 切关 系 。何谓 “ 心 ” 李 赞在 《 真 ? 解 本 文 系 20 0 9年 度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一
般 项 目 “明 代 关 陇 学 术 与 文 学 思 想 的 演 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