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走进图形世界 5.2 图形的运动知识拓展 (新版)苏科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章 走进图形世界 5.2 图形的运动》公开课教案_2
《图形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从图形运动变化的角度感悟“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形象;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感悟到让图形“动”起来,是研究图形性质的重要方法;3、经历“观察-----操作----体验-----探究----归纳-----实践”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感受图形运动变化的美,体会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经历将图形的运动转换成数学语言,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创新的抽象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三种变换的本质属性,能画出简单变换图形,渗透平移、旋转的数学思想,运用图形的变化进行图案设计.【教学方法】观察-----操作----思考-----探究------归纳-----实践.【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微视频”引入:师:同学们,请看:第一组镜头(点动成线):喷泉、足球(篮球)、黑板上划线;第二组镜头(线动成面):汽车的雨刷、运动会中打开的扇子、食堂里的电风扇;第三组镜头(面动成体):直角三角形的旋转、长方形的旋转、半圆的旋转;师:这些是老师在校园里采撷的常见的一些镜头,同学们知道吗,这里面蕴含丰富的数学知识,下面就和同学们一起用数学眼光来探究:二、探索活动活动一、点线面体的关系:第一组镜头:喷泉、足球、黑板上划线的动画显示,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数学语言概括吗?第二组镜头:汽车的雨刷、打开的扇子、电风扇的动画显示,你感受到了什么?第三组镜头:长方形的旋转、旋转的直角三角形、半圆动画显示,你发现了什么?板书:一、点→线→面→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一些例子吗?(多举例,丰富直观认识)【雨伞滴下的雨、夜晚天空划过的流星、水龙头(饮水机)滴下的水、粉刷墙面(滚筒)、檫黑板、长方形纸片平移】活动二、观察与画图好,让我们回到数学中来,你能从下面生活中常见的的图形中,用运动的眼光(x光线),又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请看:1、观察发现:师:这些图片里你看到了哪些图形运动的方式? 生1:第一组图片的运动方式是平移; 生2:第二组图片的运动方式是对称; 师:我们初中阶段也叫做翻折; 生3:第三组图片的运动方式是旋转; 板书:二、图形的运动:平移、翻折、旋转师:这也是初中阶段研究的最基本的图形的运动,今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它们。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5.2图形的运动教学课件(新版)苏科版
3.下列四个图形中,形成方法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
教学课件
数学 七年级上册 江苏科技版
第5章 走进图形世界 5.2 图形的运动
【活动与探索1】 1、如图: (1)长方体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 (2)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 (3)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地旋转. 它们分别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变换
2.在下图的空白方格中画出相应的图形,使直线两旁的 图形完全相同.
图形基本变换之二:翻折变换
图形基本变换之三:平移变换
生活中图形的变化
大 厦 里 的 电 梯
【活动与探索2】 将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尺(如下图)相等边拼在一起, 可以拼成哪些不同的平面图形?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 名称吗?
等腰三角形
长方形
筝形
平行四边形
等腰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活动与探索3】 如何由图中的图1变化得到图2与图3?
.
图3
图2
.
图1
从以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图形变换的三种基本方式是 旋转、翻折、平移
通过这三种变换只改变原图形的 位置 , 不改变原图形的 形状 和 大小 。
1.下列各图形中,不是由翻折而形成的是( ).
2.在5×5的方格纸中,将图1中的图形N平移,平移后 的位置如图2所示,那么正确的平移方法是__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上册 5 走进图形世界知识要点归纳与延伸素材 苏科版(2021学年)
七年级数学上册5走进图形世界知识要点归纳与延伸素材(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数学上册5走进图形世界知识要点归纳与延伸素材(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数学上册5 走进图形世界知识要点归纳与延伸素材(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知识要点归纳与延伸一、知识结构归纳:本章内容涉及两大板块:一是《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主要学习了常见的几何体,点、线、面及其它们的相互关系;二是《生活中的平面图形》,着重研究了几何体的展开与折叠、几何体的截面、从不同方向看和生活中的平面图形等相关内容。
为便于同学们复习本章内容,笔者将知识结构网络归纳如下:二、重点难点分析:几何体的基本特征、视图、线段和角等,都是后续学习的必备条件,它们是本章教材中的重点.对点、线、面的相互关系,线段、角、垂线、平行线等概念随之而来的几何语言的表述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它们仍然是复习中的难点.三、知识要点归纳与延伸:(一)常见几何体的基本特征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且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想一想:正方体呢?棱柱:上下两个面为棱柱的底面(它们的大小不与形状完全相同),其它各个面为棱柱的侧面,且每侧面都是矩形。
想一想:棱锥呢?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半径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有一个曲面围成。
想一想:圆锥和球各有什么特征?(二)视图及其相互关系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其中从下面看到的图形叫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叫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叫俯视图;除此以外,它们还有如下关系: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看图与画图的基本规律.如图(1)所示:注: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三个视图的位置确定不变,不能随意乱放.四、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通过对丰富实例的研究,关注各种几何体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同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其特征将其分类。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章 走进图形世界 5.2 图形的运动》公开课教案_19
课题:5.2图形的运动授课老师:教材: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从图形运动变化的角度感悟“点动可成线,线动可成面,面动可成体”的形象;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感悟到让图形“动”起来,是研究图形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3.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从图形运动变化的角度感悟“点动可成线,线动可成面,面动可成体”的形象;2.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体验学习和合作探究等,利用幻灯片、实物展示台、实物模型、教具等.四、教学过程:课前播放一个短视频(运动视频)(一)引入:出示一个风车,吹一下,使风车旋转.问:风车在怎样运动?(旋转)风车的旋转给了我们图形运动的形象,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出示幻灯片)这次来盐城上课,老师采用了手机导航,在地图上从无锡出发沿着导航路线开车到盐城,地图上把汽车看成一个点,这个点沿着导航的路线运动形成了一条线.(出示幻灯片)笔尖在纸上运动,我们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形成线.(出示幻灯片)汽车的雨刷在挡风玻璃上运动形成了什么图形?(形成扇面)这里我们把雨刷看成一条线,这条线在挡风玻璃上运动形成一个扇面.(出示道具)汽车遮阳帘,拉开时形成什么图形?(形成一个面)我们把收起的遮阳帘看成一条线,这条线平移形成一个面.生活中还有类似“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例子吗?(学生举例:下雨时,把雨滴看成一个点,这个点运动形成一条线;投篮时,把篮球看成一个点,它在空中运动形成一条线;把时钟的指针看成一条线,这条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面;把窗帘的边看成一条线,这条线移动形成一个面,等等.)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下面我们在数学中来感受面的运动.(二)探究问题,获得新知探索:通过将长方形纸板进行旋转、平移等操作,观察与思考所形成的几何体的形状.积累经验:通过将直角三角形纸板进行旋转、平移等操作,观察与思考所形成的几何体的形状.运用经验:一块圆形纸板,通过怎样的运动,能形成什么图形?通过以上操作、观察与思考,我们体验了点、线、面的运动,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5.2图形的运动.(三)剖析新知,多元认识(出示风车)将风车叶片压扁,它由一个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观察:这个风车叶片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由4个四边形叶片或由多个三角形组成的)(出示一个长方形)我们将长方形沿对角线分割成2个直角三角形.下面给你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板(课本P125做一做1)1.将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尺相等的边拼在一起,可以拼成哪些不同的平面图形?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学生:2人一小组合作(黑板上展示)问:你怎么拼出这6种情况的?(体现分类的思想)从拼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复杂图形是由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下面请同学们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图形.选一个等腰三角形,将其中一个三角形通过怎样的运动变化到另一个三角形?(翻折)选一个平行四边形演示,将其中一个三角形通过旋转转到另一个三角形.问:这个长方形可以通过旋转从一个三角形到另一个三角形吗?(学生演示)用三角板摆出如图所示的图形,说一说如何将中间一块三角板旋转到左右两边三角板的位置.(四)学以致用,体会价值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运动的眼光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出示幻灯片)2.在如图所示的空白方格中画出相应的图形,使直线一旁的图形沿直线翻折后能与直线另一旁的图形完全重合.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图形追问:你是如何画的?(注意:画对称图形要先找有关点的对称点)所画的3张图沿直线对折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是它们的对称轴.对称图形展示了我们数学中的对称之美.(出示幻灯片)3.如图方格图中,图(1)是由“回”向右平移而成的.把图(1)沿虚线剪开,怎样改变图形的位置可以得到图(2)?把图(1)虚线以下的部分向右平移4格,得到怎样的图形?在图(3)中把它画出来.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图形,指出图形的平移也可以转化为点的平移.通过以上操作发现,图形的运动实际上可以转化为点的运动,而图形的运动还可以形成新的图形,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图形的运动来设计精美的图案.下面请同学们设计图案.在网格图中有一个直角三角形,请选用上述三种运动方式来设计精美的图案.对“形”的研究是数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构成数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几何学.(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本堂课我们从运动的角度入手,探究了点、线、面之间的内在联系,经历了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运动变化,在数学活动中收获了运动变换、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对图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今天我们学习了“面动成体”,说明了二维的平面图形与三维的立体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们之间还有怎样的关联,我们将在下节课图形的展开与折叠继续学习.(六)课后作业:选用所学的三种图形运动方式设计一个你认为比较精致美观的图案.教学设计说明: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5.2图形的运动》是《第五章走进图形的世界》的第2节,通过《5.1丰富的图形世界》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基本的几何体,而且知道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另外,小学对图形的运动有了一定的研究,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具体实例,从图形运动变化的角度感悟“点动可成线,线动可成面,面动可成体”的形象;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感悟到让图形“动”起来,是研究图形性质的重要方法;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节课设计时注重以下几点:(1)整体设计:①从问题情境——实验探究——多元认识——学以致用,各环节密切相连,前一环节为后一环节作铺垫,前一环节的形成的经验为后一环节解决问题提供了具体的数学经验,并形成新的数学经验为后继环节服务.②将教学目标分化到各环节中,增强每个环节的层次性与生成性.(2)生活性:本节课要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图形运动,因此授课者会引导学生大量的举生活中运动的例子,从这些例子中不断抽象出点、线、面运动的形象,让学生初步感知“点动可成线,线动可成面,面动可成体”.不仅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3)教学手段多元化:本节课设计时选择用数学实验、媒体等手段突破难点,数学实验的优势能让学生参与数学研究、让学生有更加真实的体悟;多媒体手段直观效果好,能够有效的呈现运动的过程及结果.两者优势互补.(4)弹性设计:①增强问题的开放性,让能力强的学生有展现的平台、让能力偏弱的学生能适应课堂节奏;②实施课堂教学时,部分环节难度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譬如对“面动可成体”的探究、运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形等.。
2018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5.2图形的运动导学课件新版苏科版20190111292
第5章 走进图形世界5.2 图形的运动第5章 走进图形世界5.2 图形的运动知识目标目标突破总结反思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感悟让图形“动”起来,学会从平移、翻折、旋转的角度观察图形.2.通过实例,从图形的运动角度感悟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会从平移、翻折、旋转的角度分析图形的形成过程.目标突破目标一 会从平移、翻折、旋转的角度观察图形例1 [教材补充例题]如图5-2-1,第一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第二行的某个几何体,请用线把对应图形连起来.图5-2-1【归纳总结】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规律.分析面动成体时,可以从平面图形的轮廓形成的面的形状入手分析.目标二 会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例2 [教材补充例题]如图5-2-2,每个图形中的图②是由图①经过翻折、平移、旋转这三种变换中的一种得到的,请分别指出它们是由其中的哪一种变换得到的.图5-2-2解:图(1)中的图②是由图①经过平移变换得到的(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图(2)中的图②是由图①经过旋转变换得到的(绕点C旋转180°);图(3)中的图②是由图①经过旋转变换得到的(绕点A旋转180°);图(4)中的图②是由图①经过翻折变换得到的(沿AC所在的直线翻折);图(5)中的图②是由图①经过旋转变换得到的(绕点B旋转180°).总结反思知识点一 图形的形成小结点动成________,线动成________,面动成________.线面体知识点二 图形运动的三种方式图形运动的三种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旋转翻折平移反思图5-2-3解:不正确.因为平移前后两个“蘑菇”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不是6格.正确的做法如图所示.。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 走进图形世界
下面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图中已标出三个面 在正方体中的位置,E表示前面,F表示右面,D表示 上面,你能判断另外三个面A、B、C在正方体中的位 置吗?
A
BCD
E
F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请在图
中的6个正方形中分别填入1、2、3、-1、-2、3,时展开图沿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 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稻草人:我们应该象稻草 人一样有坚强的意志
电灯:我们要象电灯一 样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看一看
小 鸟
看一看 两根棒棒糖
看一看
履带传送零件
看一看 一辆小车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展开与折叠
考考你
1.如图,上面的图形分别是下面哪个立体图形 展开的形状?把它们用线连起来.
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下底面 标有字母A,沿图中的红线将该纸 盒剪开,请画出它的示意图。
甲说他看到的是“6”,乙说他看到的是“ ”, 丙说他看到的是“ ”,丁说他看到的是“9”,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在丁的对面,乙在甲的左边,丙在丁的右边
B.丙在乙的对面,丙的左边是甲,右边是乙
C.甲在乙的对面,甲的右边是丙,左边是丁
D.甲在丁的对面,乙在甲的右边,丙在丁的右边
9
解:由图可知应选择D.
从这三个方向上看到的图形,叫 做这个几何体的三个视图.
如右图所示的物体,你 知道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 哪个方向看到的吗?你能说 出这三幅视图的名称吗?
(1) 左视图
(2) 主视图
(3) 俯视图
从三个方向看
长 高
主视图
宽
宽
左视图
主俯长相等 主左高平齐 俯左宽相等
从上面看
俯视图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5章 走进图形世界 5.2 图形的运动练习 (新版)苏科版
5.2 图形的运动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感悟让图形“动”起来,学会从平移、翻折、旋转的角度观察图形.2.通过实例,从图形的运动角度感悟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会从平移、翻折、旋转的角度分析图形的形成过程.目标一会从平移、翻折、旋转的角度观察图形例1 教材补充例题如图5-2-1,第一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第二行的某个几何体,请用线把对应图形连起来.图5-2-1【归纳总结】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规律.分析面动成体时,可以从平面图形的轮廓形成的面的形状入手分析.目标二会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例2 教材补充例题如图5-2-2,每个图形中的图②是由图①经过翻折、平移、旋转这三种变换中的一种得到的,请分别指出它们是由其中的哪一种变换得到的.图5-2-2知识点一图形的形成点动成________,线动成________,面动成________.知识点二图形运动的三种方式图形运动的三种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5-2-3是12×7的长方形网格,将图中左边的“蘑菇”向右平移6个格,下面的做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改正.图5-2-3详解详析【目标突破】例1解:如图所示.例2解:图(1)中的图②是由图①经过平移变换得到的(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图(2)中的图②是由图①经过旋转变换得到的(绕点C旋转180°);图(3)中的图②是由图①经过旋转变换得到的(绕点A旋转180°);图(4)中的图②是由图①经过翻折变换得到的(沿AC所在的直线翻折);图(5)中的图②是由图①经过旋转变换得到的(绕点B旋转180°).备选目标利用图形的运动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图,已知三个大小不等的圆的圆心互相重合,且最大圆的半径为5 cm,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解析] 将最小圆连同阴影顺时针旋转90°,将最外面的大圆环连同阴影逆时针旋转90°,则三部分阴影转到一起,组成四分之一的大圆.解:S 阴影=14S 大圆=14π×52=254π(cm 2).故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54πcm 2. [归纳总结] 解本题的关键是通过旋转的方法将三部分阴影转化到一起,将求三部分阴影的面积转化为求四分之一大圆的面积.【总结反思】[小结]知识点一 线 面 体知识点二 旋转 翻折 平移[反思] 解:不正确.因为平移前后两个“蘑菇”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不是6格.正确的做法如图所示.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走进图形世界 5.2 图形的运动教案 (新版)苏科版
让 学生 的想象,结 尝试解决有 一步激发其 望,培养学 品德.
试对所
课你学到了什么?
本节课我们经历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的过程,进一步探索了 思 、归纳、
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并学会将感
为理性的认
通过动
、旋转、翻折”三种技
步体会图形
几种设计一幅图案.
对称、拼合
5.2 图形的运动
1.通过对图案设计的“实验”,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3.经历“观 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引导学生运用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方式,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图案;
旋转后形成的几何体.学 桌上自己演示观察.
: 1.
形绕轴线旋转 1 周,能 何体?
2. 两行图形中,分别找出 形,并用线连接.
3.讨论,交流. 举出生活中的“点动成
通过学 与多媒体直
1.点动 面,面动成
2.旋转 图形.
通过做 一步理解与 体”的现象
,面动成体”吗?
划线一旁空白的方格中 线两旁的图形完全相同. 是 由图“回”向右平移 备好的纸片沿虚线剪开, 改变图形的位置可以得 能得到什么样的图案? 虚线以下的部分向右平 怎样的图形?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动手实验中领会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变化,特别是对“旋转”图形的理解.
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
通过实
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
引入,激发
线.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章 走进图形世界 5.2 图形的运动》公开课教案_20
课题:5.2 图形的运动 第 课时主备人: 课型: 新授 审核: 初一数学组班 级: 姓名: 总第 48 个学案 【学习目标】1.掌握“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几何事实,会找运动后的图形;2.掌握图形变换的三种基本方式:平移、旋转、翻折,会辨析、会制作图案;3.通过观察和动手拼图,使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使 学生认识到复杂图形是由简单图形变化而成的。
【学习重难点】重点: 图形运动的运用。
难点: 图形变换的三种基本方式的运用。
【课堂助学环节】 一、探索活动学习内容一:点线面运动后的图形探究一:1.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图形? ; 2.把汽车的雨刷看成一条线,这条线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形成了什么图形? ; 这说明了什么现象?结论:点动成 ,线动成3.将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你能看到什么几何体?4.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怎样的几何体?5.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这说明了什么现象?结论:面动成想一想: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吗?检测:1. 如图,虚线左边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的几何体是 ( )检测:2.如图,把第一排中的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第二排中的某几个图形,请把两排中的对应的图形分别用线连接起来.想一想:面的运动一定形成体吗? 学习内容二:图形变换的三种基本方式探究二:1. 在下图中:(1)怎样改变三角形①的位置可以得到三角形② (2)怎样改变三角形①的位置可以得到三角形③ (3)思考:三角形③可由三角形②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2.(1)在下图中直线一旁空白的方格中画图,使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相同; (2(A(B (C(D②③3.如何将直角三角尺由图(1)的位置运动到图(2)与图(3)位置?结论:图形变换的三种基本方式: 、 、 这三种图形的基本变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结论: 三种变换:图形的 不变,图形的 改变检测:3. 下列各图形中,不能由翻折而形成的是( )检测:4.下列四个图形中,形成方法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检测:5.说一说下列图形的变化. A → B ( ) B → C ( ) C → D ( )二、课堂小结三、拓展提升动手做:将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尺(如下图)相等边拼在一起,可以拼成哪些不同平面图形?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5)四、综合检测:1.如图所示第一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二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
5-2 图形的运动(教师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讲义(苏科版)
第5章 走进图形世界 5.2 图形的运动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2. 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1. 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2. 初步感知旋转这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知识点01 图形的运动1. 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的图形运动:平移、旋转、轴对称。
2. 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的图形运动: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即学即练1】1.自行车的车轮辐条是一条线,当车轮飞速旋转时,辐条就飞速转动形成( ) A .点 B .线C .面D .体【答案】C 【分析】根据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可得答案. 【详解】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辐条(线段)飞速转动形成面(圆), 故选:C .知识点02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即学即练2】2.将下面四个图形绕着虚线旋转一周,能够得到如图所说的立体图形的是(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A.B.C.D.【答案】A【分析】根据面动成体结合常见立体图形的形状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面动成体结合常见立体图形的形状得出只有A选项符合,故选A.知识点03 平移和旋转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形式,变换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微点拨】1. 平移:物体或图形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运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变化,像这样的物体或图形所做的运动叫做平移。
平移的两个要素: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
描述平移现象时,要描述成“某物体或图形向某方向平移了几个单位或多远” 。
2. 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运动,像这样的物体或图形所做的运动叫做旋转。
旋转的三个要素:一是旋转点或轴,二是旋转方向(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三是旋转角度。
描述旋转现象时,要描述成“某物体或图形沿某一点按某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5.2图形的变化1苏科版29
5.2图形的变化一、 课题:图形的变化(1) 二、 教学目标目的要求 了解图形通过平移、旋转、翻折后的变化,会拼出一些常见的图案知识与技能 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图形在平移、旋转运动与变换前后的关系,会构造一些图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操作实践,发展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1)你能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一条直线剪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三角形、梯形吗?试试看。
(2)你能将一张正方形彩纸,适当折叠几次,你能沿直线只剪1次,展开后得到一个五角星吗?试试看。
(O 是中点,OB =3OA )2、新授 (1)旋转动手将一个直尺、三角尺沿着它的某一条边旋转一周,看得到什么样的几何体?圆柱可以看成是由一个矩形绕着它的一边旋转一周而得到。
圆锥可以看成是由一个直角三角形绕着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而得到的。
OO O OA B动手将一枚硬币在桌面上快速旋转,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几何体?球可以看成是由一个圆绕着它的一条直径旋转一周而得到的。
例1、如图,将虚线左边的图形旋转一周,能形成的几何体是()例2、把第一排中的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第二排中的某个几何体,请把两排的相应图形用线连接起来。
(2)平移将一个图形平行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就形成了图形的平移。
如图,图____与图____可以经过平移相互得到。
练一练在下图的方格中,画出将△ABC 向右平移6格后的△DEF,然后再将△DEF 向上平移8格得△GHI,问△GHI 是否可以看成是由△ABC 经过一次平移而得到?若可以,请你指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若不可以,请你说明理由。
阅读课本P123页做一做3(3)翻折观察下列图案,你能猜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吗?这些图形折叠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或者说将这个图形的一半沿中心线折叠后,可得到它的另一半。
例1、将一个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如图所示,然)B例2、下列各组图形中,分别将第一个图形作怎样的变化,就可以与第二个图形重合?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六、课堂练习 P124 1、2 七、课堂作业 P127 1、2 八、教学反思。
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5-2 图形的运动 教学课件
新课讲解
图形基本变换之三:平移变换
新课讲解
练一练 如何由图中的图1变化得到图2与图3?
图2
1绕点1旋转得到; 图3是由图1绕点2旋转得到.
课堂小结
平面图形
点、线、面
立体图形
体
当堂小练
1.如图,各图中的阴影图形绕着直线l旋转360°,各 能形成怎样的立体图形?
新课讲解
知识点1 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如果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的
图形是什么?动手试一试.
结论
点动成线
新课讲解
举出生活中能够说明“点动成线”这一结论的例子.
新课讲解
汽车的雨刷在挡风玻璃上画出一个扇面,从几何的角度 观察这种现象,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线动成面
新课讲解
当面运动时又会形成什么图形?如何验证你的猜想?
结论
面动成体
新课讲解
电视屏幕上的画面,大型团体操的背景图案,都可以看作 由点组成的.
结论
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 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新课讲解
练一练
1.下面的例子不是点动成线的是( D). A.用笔在纸上写字 B.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 C.节日美丽的焰火 D.汽车的雨刷的运动
(3) 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多少?
答:16 cm3 或 32 cm3 .
布置作业
请完成《 少年班》P1-P2对应习题
圆柱
圆锥
球
当堂小练
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胶滚沿从左到右的方向将图案 滚涂到墙上,下列给出的4个图案中,符合图示滚涂出 的图案是(A)
A.
B.
C.
D.
拓展与延伸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章-走进图形世界--5.2-图形的运动》公开课教案-9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章-走进图形世界--5.2-图形的运动》公开课教案-9-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课题:<<图形的运动>>单位:姓名:[教材简解] <<图形的运动>>这一课是在小学已经学习了图形的翻折、旋转、平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这三种图形的运动。
认识到图形的运动可以得到新的图形,感受了复杂图形是由简单图形变化得到的。
课本中的图5-5、5-6,从图形运动变化的角度得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初步形象。
图5-7想一想三个问题揭示了“面对成体”的初步形象。
课本中的做一做4个环节,第一个活动是拼图活动,通过活动体会图形的分解与组合方式,感悟“复杂图形是由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
后面的三个活动分别是渗透了翻折、平移、旋转的思想。
[目标预设]1.通过对图案设计的“实验”,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能力;2.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3.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方式,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图案;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设计理念]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说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到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来。
让学生学习的是生动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但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还将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课堂教学也充分体现出对学生评价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一人性化目标。
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5.2图形的运动课件(新版)苏科版
想一想
.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 一周,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长方形面
旋转 圆柱体
想一想
.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 转一周,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三角形面
旋快速旋转, 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旋转
圆面
球体
圆面 长方形面 三角形面
旋转 球 体 旋转 圆柱体 旋转 圆锥体
有2个三角形、2个圆形和2条线段,并给图案 加上适当的解说词.
稻草人:我们
应该像稻草人一样 有着坚强的意志
电灯:我们要
像电灯一样奉献 自己的光和热
投篮:经常锻
炼身体棒
看一看
小 鸟
看一看
两 根 棒 棒 糖
看一看
两 盏 电 灯
看一看
履带传送零件
看一看
一辆小车
经历了本节课的
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
问题引入
笔尖可以看作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
动时就形成 线
点动成线
把汽车的雨刷看成一条线,这条线在挡 风玻璃上运动时形成 面
知识回顾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探索新知】(试一试,看一看,动动手)
探索(一) 旋转能否形成新的图形 1.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周; 2.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 3.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
面动成体 旋转可以形成新的图形.
做一做
.下列图形绕轴线旋转 1周, 能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
做一做
.在下列两行图形中,分别找出 相互对应的图形,并用线连接.
做一做
想一想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 点 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吗 ?
探索(二):1.翻折能否形成新的图形
2022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5.2图形的运动授课课件新版苏科版20221020284
8 下列四个图案中,其中“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 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的有(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 如图,图形2可以看成由图形1先向下平移____2____格, 再向____左____平移____1____格得到.
13 按下列作图步骤,依次在图形B,C,D中涂色: (1)将图形A平移得到图形B; (2)将图形B沿图中虚线翻折得到图形C; (3)将图形C沿其右下方的顶点旋转得到图形D.
解:(1),(2),(3)如图所示.
14 请以给定的图形:任意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线段为 构件,构思出独特且有意义的图案,并写上一两句贴切、 诙谐的解说词.如图是符合要求的图案,你还能构思出其 他的图案吗?比一比,看谁想得多.
解:(答案不唯一)
15 如图①,将线段A1A2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到B1B2,得 到 封 闭 图 形 A1A2B2B1( 即 涂 色 部 分 ) ; 如 图 ② , 将 折 线
A1A2A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到B1B2B3,得到封闭图形
A1A2A3B3B2B1(即涂色部分).
(1)请你在图③中类似地画一条有两个折点的折线,同样 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从而得到一个封闭图形,并涂色 表示;
解:10×2+20×1-2×1=38(m2), 即小路部分所占的面积为38 m2.
解:如图所示.
(2)请你分别写出图①②③中涂色部分的面积(设长方形的 长均为a,宽均为b):S1=___2_b____,S2=___2_b____,S3 =____2_b___;
(3)如图④,有一块长方形草地,长为20 m,宽为10 m,草 地上有一条弯曲的小路(即涂色部分,小路任何地方的宽度 都是2 m).请你写出小路部分所占的面积是___2_0____m2; (4)如图⑤,若在(3)中的草地上又有一条横向的弯曲小路(小 路任何地方的宽度都是1 m),求小路部分所占的面积.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5章 走进图形世界》5.2 图形的运动学案
课题5.2图形的运动课型新授教学设计用案人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目的要求 1.通过对图案设计的“实验〞,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初步探究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开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才能;2.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3.经历“观察——考虑——探究——理论——创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才能.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方式,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图案;学习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才能.教法教具指导学生解疑释惑检测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学习内容个人设计一、情境引入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线.二、自学指导(一)、自学目的1.通过对图案设计的“实验〞,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初步探究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开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才能;2.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3.经历“观察——考虑——探究——理论——创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才能.(二)、自学指导1、自学课本 P125-126 页内容,边学边标记重点内容,5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完成自学检测三、自学检测1.右侧图形绕轴线旋转1周,能形成怎样的几何体?回忆交流理解要求和目的任务老师巡视,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理解学生自学情况,端正学生自学意识。
学生独立完成2.在右侧两行图形中,分别找出互相对应的图形,并用线连接.3.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吗?四、展示应用1.在点划线一旁空白的方格中画图,使点划线两旁的图形完全一样.五、当堂反应〔1〕是由图“回〞向右平移而成的,将准备好的纸片沿虚线剪开,〔1〕怎样改变图形的位置可以得到图〔2〕,你还能得到什么样的图案?〔2〕假如虚线以下的局部向右平移4格,得到怎样的图形?六、课堂总结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惑和遗憾?学生展示自己的完成情况.学生独立完成板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平移、旋转、翻折”三种技法中的一种或几种设计一幅图案.
通过动手设计,进一步体会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
例如:
让学生自己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动手实践,尝试解决有趣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其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德.
总结:
通Hale Waihona Puke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节课我们经历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的过程,进一步探索了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试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归纳、总结和提炼,并学会将感性的认识升华为理性的认识.
3.通过学生的讨论与老师多媒体的演示,发现复杂图形可以由单个简单图形在平面上经过旋转变化得到.
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与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感悟复杂图形是由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
在练习中发现复杂图形可以由单个简单图形在平面上经过翻折、平移、旋转等变化得到.
活动(三)
请你构造一些图案,使每一个图案中含有2个三角形、2个圆形和2条线段,并给图案加上适当的解说词.
5.2图形的运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图案设计的“实验”,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能力;
2.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3.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6.右边四个图形中,形成方法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7.观察右边图形,你能说出它们是分别根据什么基本图形,经过怎样的变化形成的吗?
1.学生先分析,再画出“沿点划线折叠后形成怎样的图形”,完成后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电脑演示一下效果,使学生体验翻折的效果.
2.电脑课件演示效果,让学生体验平移的意义.
把汽车的雨刷看成一条线,这条线在挡风玻璃上运动时形成扇面.
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促进其对图形运动问题的思考.
活动(一):
1.电脑课件演示点运动,线运动后的效果.
2.教师演示长方形纸板、直角三角板、1元硬币的旋转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旋转后形成的几何体.学生也可以在课桌上自己演示观察.
通过做一做(一),进一步理解与巩固“面动成体”的现象.
活动(二):
1.在点划线一旁空白的方格中画图,使点划线两旁的图形完全相同.
2.(1)是由图“回”向右平移而成的,将准备好的纸片沿虚线剪开,
(1)怎样改变图形的位置可以得到图(2),你还能得到什么样的图案?
(2)如果虚线以下的部分向右平移4格,得到怎样的图形?
做一做(一):
1.右侧图形绕轴线旋转1周,能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2.在右侧两行图形中,分别找出相互对应的图形,并用线连接.
3.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吗?
结果为:
1.
2.
3.讨论,交流.
通过学生实践操作与多媒体直观演示,发现:
1.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旋转可以形成新的图形.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运用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方式,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图案;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动手实验中领会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变化,特别是对“旋转”图形的理解.
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问题的引入:
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形成线.
3.议一议:
你能说出右边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吗?
做一做(二):
1.将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尺相等的一边拼在一起,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图形,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
2.画出图案(1)沿虚线翻折后的图案.
3.将图(2)绕着点A旋转1800,请你画出所得的图形.
4.说一说右边图形的变化.
5.右边各图形中,不是由翻折而形成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