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景与情——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古诗词景物形象赏析
分析意象的诗歌鉴赏题模式
1、解答分析:这类题目须把握两点:形象特点 及其所表达意义。 2、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概括形 象特点。 (2)结合诗句分析为何使用这一形象。 (3)指出形象所表达情感或营造意境。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余干:地名,今属江西。 摇落: 草木凋零。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 么?
第二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 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看描景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远近;听觉、触觉、 视觉等的变化 2、看写景的方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对偶 、 用典 ……),表现手法(虚与实、动与静、情与 景、白描与细描、侧面描写……) 3、色彩的渲染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 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答案】诗歌描写了暮天、青枫、霜叶、孤城、 独鸟、渡口、初上月等意象。这些意象的作用:交 待时令景象(秋景),烘托诗人凄清悲秋的内心世 界,暗示了一种郁郁的离情相思。
鉴赏意境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 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 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神以象通, 物以貌求”《文心雕龙》)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
• 这些形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分析
• 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
先 想 到 再 想 到
• 风雨:昨晚风雨交加……
诗歌鉴赏:考点一赏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意象)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孤舟承载着诗人的所 见所闻,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 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 今夜要在哪里投宿呢?最佳地点当然是张继曾经投宿 过的并留下著名诗篇的枫桥了。南宋诗人范成大编纂 的《吴郡志》中说,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 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因此,诗人一见到枫桥,便 兴致勃勃地嘱咐船家将船系在桥下,决定夜宿于此处, 以一抒幽思。 诗人融情于景,全诗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2)意境 意境:意,作者的情感;境,诗中所描绘的图 景。意境指诗歌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 境和意象的关系,简单地说,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 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而意境则是指全篇作品所营 造的整体艺术境界;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而意境则 是意象叠加、组合之后的升华。 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 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是 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 座完整的建筑,意象是构成这建筑的砖石。 由于意境一词较为复杂,故在高考中常用‚氛 围‛(偏重外部环境)、‚心境‛(侧重内心世界)、‚境 界‛(外部与内部的融合)等词语称呼。
鉴赏
前两句写部队凯旋渡过破讷沙的情景。从第三句
始写‚平明日出‛可知,此时黎明尚未到来。军队夜行, 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时而兵戈相拨,偶有铮铮 ‚战初归‛乃正写‚度破讷沙‛之事,‚雁正飞‛则是 其影响所及。先写飞雁,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造成先声 夺人的效果。前两句与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机杼略同,匠心偶合。不过‚月黑雁飞
二、审题答题规范:细辨析、巧回答 ‚细辨析‛指在审题时要仔细辨析意象类试题 与意境类试题。 意象类试题常见提问方式有: ①请找出××(意象)。 ②××(意象)蕴含什么样的情感? ③××意象在诗中有何作用? 意境类试题常见提问方式有: ①请概括诗中描绘的景象(画面)。 ②××(句、联、片、全篇)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③该诗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诗歌鉴赏之人物、事物、景物形象
阅读高考调研P172古代诗歌常见八类人物形象,完成下列问题
• 1.判断下列诗句中人物形象的类型。
• ①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诉衷情》)
• __①_闲__置__不__用__、_壮__志__未__酬__、_报__国__无__门__的_抗__金__英__雄__形_象__。_________ _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 《独坐敬亭山》)
诗歌鉴赏之形象
高三语文组
前言
古代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 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诗人复杂的情感, 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把握诗歌的形象是感 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也是诗歌 鉴赏的一个重要考查点。
诗歌中的形象
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
景物形象
课时1
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任务反馈
• (2012·天津)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 • [宋]杨万里
•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 【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 英”句。②政:通“正”。 • 题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 2.由表及里挖掘事物的精神特征
• 咏物诗,其目的不是咏物本身,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因此,由表及 里挖掘事物的品性才是赏析
• 3.要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作者阅历分析
• 时代背景或作者阅历都影响着诗人的情感抒发。鉴赏时应注意结合背景 深入分析,寻找事物与诗人的契合点,进而领悟事物中所寄寓的诗人情 感或志向。
鉴赏古代诗歌 景物形象
思考: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 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解 析: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的能力。 参考答案: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 鸣蝉三种意象。(2分)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 “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 鸣蝉”属于听觉描写;(2分)静谧的黄昏时 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 残月,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 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 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2分)
诗歌后两联写了哪些意象?渲染出怎样的氛 围?(5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侧重景 物形象中的意象、氛围。解答意象题首先看 清题干要求,即后两联,然后再从后两联中 逐句筛选。解答氛围题主要关注意象特点, 如“孤城、细雨”中的“孤”“细”,再仔 细体味画面,从而进行概括。 答案:(1)意象有:柳色、孤城、莺声、 细雨、春风。 (2)渲染出孤寂、悲凉的氛围。
例.(2015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孤月当空 清辉满楼 月洒江波 浮光跃金 月挂空山 万籁俱静
月
圆①
杜甫
月映寒江 影பைடு நூலகம்柴扉
月照绮席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光彩交融 ②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月明中天 疏星寥落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 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 指月圆。④列宿:众星。
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 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古代诗歌中的景与情
思考:这首小令中的景物如何集中表现出诗歌的意境的?
三、赏析写景的诗要体味景物的意境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思考:这首诗是如何通过情景交融来表现诗歌的意境的?
三、赏析写景的诗要体味景物的意境
课堂练习: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二、赏析写景的诗要把握景物的意象
明月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静夜思》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二、赏析写景的诗要把握景物的意象
杜鹃鸟
俗称布谷鸟,又名子规、杜宇、断肠鸟,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思考:诗中这些客观景物表现出诗人怎样的主观情感?
二、赏析写景的诗要把握景物的意象
杨柳
由于“柳”和“留”谐音,古诗中的“柳”暗含希望对方留下来之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鉴赏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
考卷
题干示例
2019·天津卷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018·天津卷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017·天津卷
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画面描述“两步骤”
1.(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2分)
答案: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 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2.(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 ①破讷沙:沙漠名。②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案:(1)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 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 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 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 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 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高三《万水千山总是情——鉴赏诗歌景物形象》教案
万水千山总是情——鉴赏诗歌景物形象教学设计【内容概要】诗歌鉴赏是高考中必考的一个重要内容,景物形象的鉴赏又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和人文景物。
适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
常考查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或者对某种意境的描述。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鉴赏景物形象的考点要求。
2.初步掌握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方法和答题技巧,学会准确组织表述答案。
3.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
4.增强文化自信,热爱并继承传统文化。
【学习重点】掌握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方法和答题技巧,【学习难点】学会准确组织表述答案。
【学习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积累法【教学过程】说明:本节课根据各组积分,评出优秀小组三个,颁发个人奖:菁英奖、勇气奖、表现奖一、情境导入:分享自己做备课的心路历程:犹豫不决,到底选哪一课呢?确定主题后,沐浴着冬日的暖阳。
备课过程几经坎坷,寒风卷着落叶瑟瑟发抖!与同学们一起积极准备,仿佛看到百花齐争艳的烂漫景象。
我相信努力终将不会遗憾!问题:请概括出我的情绪变化,并说明作用。
(语言、画图皆可)得出:一切景语皆情语。
引出课题:万水千山总是情——鉴赏诗歌景物形象。
(黑板板书)二、自主探究: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思考:本首词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同桌之间可以讨论)对比参考答案:这首小令一连叠用了九个意象,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的情怀。
明确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画面?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某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
三、合作探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赏析诗歌的形象
赏析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是诗歌中用以表现主题和情感的人物、事物或景物。
在赏析诗歌的形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以通过描述其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来表现。
这些形象可以是对现实人物的描写,也可以是诗人虚构的人物。
在赏析人物形象时,可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以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2. 事物形象:诗歌中的事物形象通常用来象征或比喻某种意义或情感。
这些形象可以是现实中的事物,也可以是虚构的事物。
在赏析事物形象时,可以分析其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比喻意义以及其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3. 景物形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通常用来渲染气氛或表达情感。
这些景物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文景观。
在赏析景物形象时,可以分析其描绘手法、意境以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在赏析诗歌的形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把握形象的内涵和意义。
2. 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个人经历,以便更好地理解形象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3. 注意形象的表达手法和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象征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形象的表达效果和艺术特点。
4. 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形象体系,注意形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拓展延伸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一、知识点讲解1、形象形象主要指诗歌所描写的人、景、物。
既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那么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和物。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景物类型:〔1〕景象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3〕色彩描写2、形象的特点形象是诗人思想和情感的载体,或者说形象中蕴含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3、诗歌形象的鉴赏方法一、把握诗中画面,品味意境。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象,就是包含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具有“象征意蕴〞的客观物象。
如杨柳、鸿雁、流水、梅花、红豆等。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传统意象〔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相思〕如杨柳、长亭、南浦、酒等〔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如月亮、鸿雁、双鲤、捣衣等〔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的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的气氛〕如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等〔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如菊花、梅花、松柏、竹、冰雪、草木等〔5〕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如红豆、莲花、连理枝、比翼鸟等〔6〕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如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等2、描摹图景,品味意境。
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三方面着手:①写景角度----上下、远近、俯仰、视觉、听觉、触觉等;②画面色彩----季节色彩,冷暖色调;②动态静态----以静衬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意境特点常用术语:雄浑壮丽雄奇险峻辽阔苍茫苍凉悲壮明丽清新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恬静优美萧瑟凄凉孤寂冷清肃杀荒寒······二、关注景与情的关系。
2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和典故分析
分析思路:
1、描摹诗歌图景。
2、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3、剖析作者思想。
西楼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 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 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 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 《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 《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 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 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 是: 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 “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
闻雁
韦应
物
•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两首都是抒发
。
。这
•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2、 物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 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 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 声。
高考诗歌景物形象鉴赏
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即意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
一、意象(一)意象作用分析意象作用要注意以下角度: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②创设情境,提供背景;③衬托人物,铺垫蓄势;④表情达意,感发兴寄;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二)意象类1.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2.提问变体: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象?它们有什么特点?诗人通过诗中塑造的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3.解题思路:首先读懂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再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些意象,最后分析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4.意象类鉴赏题的答题步骤①找出相关意象;②概括意象的特征,-般以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为佳;③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意境类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景象(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包括景、情、境三方面,由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构成,情景交融。
意境,就是诗(某几句诗)中所有意象的“总和”。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营造的境界;而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个建筑的一些砖石。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悲凉意境。
意象是具体的事物;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一)画面描述题1.画面描述题①第X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②诗中描写了XXX的哪些景象?③这首诗X句描写了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画面描述“三步骤”①概括画面特点,一般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教案)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教案)第一章:诗歌与景物形象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以节奏、韵律和意象为主要表现手段。
诗歌具有简洁、含蓄、富有音乐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1.2 景物形象的概念与作用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或人造景物。
景物形象在诗歌中起到营造氛围、表达情感、象征意义等作用。
第二章:景物形象的描绘与表达2.1 观察与体验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体验其美感。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景物的感受。
2.2 诗歌中的景物描绘技巧运用形象的语言、比喻、拟人等手法描绘景物形象。
注意景物与情感的结合,通过景物表达诗人的情感。
第三章: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分析3.1 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选择一首描绘景物形象的诗歌,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分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及其与情感的关联。
3.2 学生分组讨论与分享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每组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互相交流意见。
第四章: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创作4.1 学生创作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描绘景物形象的诗歌。
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描绘手法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4.2 诗歌分享与评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第五章: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欣赏与解读5.1 欣赏不同诗人的景物诗歌选择不同诗人的景物诗歌进行欣赏和解读。
分析不同诗人对景物形象的描绘手法和情感表达。
5.2 学生自主解读与分析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首景物诗歌进行解读和分析。
学生通过写作或口头报告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歌中景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第六章: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与情感的关系6.1 情感与景物形象的结合分析诗歌中景物形象与情感的相互关系。
探讨诗人如何通过景物形象表达喜悦、忧伤、孤独等情感。
6.2 学生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学生案例,分析案例中诗歌的景物形象与情感的关联。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通过景物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七章: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与象征意义7.1 象征手法的理解解释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诗歌意象意境-景物形象
【3.规范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总+分)应抓住 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 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 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 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 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具体。比 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 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意 象 定
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为笔 端,就《必然带守上了诗人的情感色 彩主观,意赋现 代 汉愿予的它“灵信用意性象,”便。成了浸透诚着
义
语
。
词
信
典 》
?
4
露诗,人也的不抒是情思往想往的不直是诚接情灌感输的,直而接流是
———
意 象
多采用言在此诚意在彼信。写景则借何景 抒情,咏物则实托物言:志,这里的所
• “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 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 已”的乐观旷达。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情感?
24
【答案示例】: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 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 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 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步骤一) 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步骤二) 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步骤三)
暖睡鸳鸯。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
“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 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形象分析含答案)
⼀切景语皆情语(景物形象分析含答案)⼀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学习⽬标】1.正确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
2.掌握鉴赏诗歌意境的⽅法。
3、学会分析诗歌的写景特⾊(⾓度)及作⽤【⾼考链接】阅读下⾯这⾸宋词,完成下⾯的问题。
(09年海南宁夏卷)鹧鸪天代⼈赋①⾟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寒林点暮鸦。
‖⼭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家。
城中桃李愁风⾬,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青布的幌⼦。
思考: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什么情感?(6分)【请你打分】答案⼀:上阙通过写桑树芽、蚕、细草、黄犊、⼣阳、暮鸦等意象,描绘了⼀幅初春时节⽣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答案⼆:词的上阙描写了农村⽣活的景象:⽥间桑树已长出新芽,邻居家的蚕卵孵出幼蚕,黄犊在⼭坡上吃草、鸣叫,⼣阳斜照,林中乌鸦归巢。
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园⽣活的热爱。
答案三:词的上阕通过写⽥间桑树萌芽,东邻家蚕卵孵出幼蚕,黄⾊的⽜犊在长满细嫩青草的平缓⼭坡鸣叫,及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阳斜照的树林中栖息的画⾯,‖渲染出初春时乡村⼀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热爱⽥园⽣活的思想感情。
题型⼀:分析意境型提问⽅式:(1)这⾸诗营造了⼀种怎样的意境(景象)?(2)这⾸诗描绘了⼀幅怎样的画⾯,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这⾸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题范式】描图景(景物+动词/形容词)+点氛围+析感情(景——境——情)【答题套路】这⾸诗描绘了()画⾯,营造了⼀种()的氛围,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请你积累】分析意境特点时的常⽤术语(⼀般为四字短语)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条凄寂、宁谧寂静、淡雅朦胧、⾼远深邃、繁华热闹、清冷幽静、孤寂衰败、寥廓旷远、缠绵婉转【实战演练】1.阅读下⾯这⾸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其⼆)晁补之晓路⾬萧萧,江乡叶正飘。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
六、鉴赏景物形象的方法:
景物
特征
色调(冷/暖)
情感(悲/喜)
枯藤老树昏鸦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七、例题引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09年海南、宁夏)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 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 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 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请问: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 要叙述。(5分)
九、总结
鉴赏景物形象的方法:
景物—特征—色调—情感
景物形象题型答题技巧: 意象+意境+手法+内容+情感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一、教学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2、掌握鉴赏景物形象题型的解题 技巧。
二、知识回顾
人 形 物 象
景(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三、意境(氛围)术语:(两个双音节词组合)
寥廓、雄奇、雄浑、开阔、高远、辽阔、 壮阔、悲凉、悲壮、凄凉、凄迷、凄清、 阴冷、幽僻、幽静、幽美、幽远、萧条、 萧瑟、荒凉、苍凉、荒寒、冷清、衰败、 暗淡、冷寂、空寂、寥落、孤寂、寂寥 清净、清静、宁静、明丽、明净、绚丽、 壮丽、秀美、恬淡、朦胧、和谐、静谧、 恬静、优美、闲适、缠绵、清新等
(1)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 人怎样的情怀?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概括某几个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诗的 情感。 (5)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 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中的景与情——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诗歌中的景与情——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风景图片。
我们生活在世上,也可说生活在“景”中,四时变化,雨雪风云,草木荣枯,鱼虫出没,无不直接或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情感。
秋风肃杀,万物凋零,树叶纷落,常常使人产生悲伤的情绪;春风和煦,百花盛开,翠柳依依,又常使人心旷神怡,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入中国古典诗歌,感受诗歌中的情中景,景中情。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经典诗歌回顾。
展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学生齐读一遍诗歌,思考:这首词里选用了哪些景物?用你的语言把这些景物所构成的画面描绘出来?这些景物所组成的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明确: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描绘: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感觉:凄凉悲苦等
2、明确什么是“意境”?(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3、学生回顾思考如何得出意境。
明确:找出诗中所描写画面中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利用景物想象画面——找出画面中给你的感觉。
(四)归纳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方法(“一找二想三感受”:找:意象、主观情感词语,想:想象、联想)
1、找出诗中画面所描写的景物
2、找出诗中体现主观情感的词语
3、将景物与主观情感的词语构成画面
4、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
(五)实战演练
1、群策群力。
全班齐读诗歌,并思考问题。
一•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①找出诗中所描写画面中的景物:竹、桃花、江水、野鸭、蒌蒿、芦芽
②找出体现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三两枝、暖、满地、短
③将景物与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构成画面:一片竹林外有三两枝桃花露出来,江上正有几只鸭子在嬉戏,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
④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生机勃勃
2、分组活动。
每组同学各负责两首诗。
元•白朴《天净沙•秋》——迟暮秋景图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①找出诗中所描写画面中的景物:村、落日、霞、烟、树、鸦、飞鸿
②找出体现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孤、残、轻、老、寒
③将景物与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构成画面:在日落时天空中来不及追随太阳的残霞照耀下,村落显的那么孤独。
近处缕缕青烟中老树的枝干上还停留着乌鸦,天空中还有大雁孤单的身影。
④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暗淡、萧瑟、冷清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①找出诗中所描写画面中的景物:黄鹂、柳、白鹭、青天
②找出体现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两个、翠、一行
③将景物与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构成画面: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柔密成荫的绿柳枝头,有两个黄莺在对唱着。
它们婉转清脆的歌声,使翠柳也仿佛要翩翩起舞了。
再将视线推广开去,较远的漠漠水田之中,正有一行白鹭列队似的飞向蔚蓝的天空,态度是那么闲暇潇洒。
)④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生机盎然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湿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找出诗中所描写画面中的景物:雨、尘、客舍、柳
②找出体现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朝、轻、青青、新
③将景物与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构成画面:清晨,渭城因为一场朝雨的到来,把原来带有轻尘的道路变洁净,路旁的杨柳也变翠绿,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④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清新、明朗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①找出诗中所描写画面中的景物:明月、风灯、宿鹭、跳鱼
②找出体现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静
③将景物与主观情感或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构成画面:在日落时天空中来不及追随太阳的残霞照耀下,村落显的那么孤独。
近处缕缕青烟中老树的枝干上还停留着乌鸦,天空中还有大雁孤单的身影。
④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暗淡、萧瑟、冷清
三、小结
归根到底,一切文章诗词都是言志抒情的,然而文人雅士皆不屑于直言其志和情,而他们的心声我们又分明听得真切,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的情缕织入了景的彩绣,情语成了景语,景语也就是情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