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老子》四章(课件(共52张PPT)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这一段话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对老子的说 法你有怎样的看法,借鉴文段的表达特色,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示例】:老子的这段话很巧妙地说明“有”和“无”的辩证 关系。但我认为有失偏颇。一个碗或茶盅中间是空的,可正是 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房子里面是空的,可正是 那个空的部分起了房子的作用。如果是实的,人怎么住进去呢? 老子作出结论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把“无”作为 主要的对立面。
【明确】:作者首先连用“其安”“其未”“其脆”“其微”四句, 形成排比,强调事物处于萌芽状态时容易解决问题。再以“为之于 未有治之于未乱”作总结,强调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秦诸子中,有一个人,很有神秘感,传说他母亲怀 了八十一年的身孕,才从腋下产出他。他一生下来就 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在周王室担 任过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后来看到周王朝 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 骑青牛过函谷关时,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 言《道德经》,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便出自此书。
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 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 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资源与积累
老子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道”就是自然, 路,道理,法则,规律。老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 会都是变动的,是运动的。天地间的事物都是互相 对立统一的,对立面有不是一尘不变,而是向它们 各自的对立面转换。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通过“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老子告诉大家要做 一个什么样的人?本章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明确】:要做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的人。 本章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
老子四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既然自然之道是“利而不害”,
只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利益而不带来任何
“为而不争”,做有利于别人与社会的 事,而不为自己争功劳。
危害,那么,圣人就应该秉承自然之道,
这与第二章“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 一个意思。自以为大的人终究是小人。所 以,“圣人能成其大也,以其终不为大, 故能成其大。”(34章)“江海所以能成 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 王。”(66章)这就是老子辩证法思想中 的圣人,是老子从“道”出发的圣人观。
《老子》学说的影响
柔弱胜强 柔慈 啬俭 守静 少私寡欲 曲全 不争 谦退 知足知止 朴素 厚实 积德 功成身退
不敢为天下先 善
“道”与“德”
与现代汉语中的“道德”一词不同。 “道”,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 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 “德”,既指事物从“道”所得来的特殊 规律或特殊性质,也指对于“道”的认识 修养有得于己,与“得”意义相近。
老子不可能身处奴隶社会,进而描
绘出一个物质和精神文明都十分先 进的社会蓝图,所以,我们不必苛 求老子。此为一。
另外,老子哲学中的“道”还有一个性质 和名称,叫做“朴”。这在《道德经》中 多次提到: 敦兮其若朴(15);见素抱朴 (19): 复归于朴 (28); 朴:混沌、自然、天性。 从朴出发,老子主张“绝圣弃智”,以为 “智慧出,有大伪”,“民多利器,国家 滋昏。民多技巧,奇物滋起”。智慧开了, “机心”就有了,邪恶之念就产生了,国 家就不太平了,天下就大乱。
小国寡民观念的影响
封建社会的闭关锁国,不与外界交往。 不注重发展生产力,封闭落后,满足于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老子》五章知识点总结
《老子》五章知识点总结一、第一章在第一章中,老子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这一重要观念,表明“道”是超越言语和理性的,无法被言说或理解。
这一概念对于后世的哲学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影响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
老子还讨论了“名”与“实”的关系,强调了实质的重要性。
他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事物都是“名”和“实”相对应的,但“名”只是表面的现象,“实”才是事物的真正本质。
通过这样的观点,老子提出了一种对世界的独特认识,对后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第二章在第二章中,老子深入阐述了“道”的概念,并将其与“无为”的观念相联系。
他认为“道”是一种超越言语和行为的存在,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规律。
而“无为”则是指不主动去追求功名利禄,不做过多的干预和干涉。
老子认为,只有随顺“道”,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然和谐状态。
老子在这一章中还阐述了“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他强调了柔弱的力量是最大的,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和军事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第三章在第三章中,老子讨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了以无为之事,来治理天下。
他认为,政治统治者应该保持谦逊和不争之心,尽量减少对人民的干预和束缚。
只有放弃私欲,保持谦逊和无为的态度,才能真正治理天下。
老子还提出了“智者不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等观点,强调了智者无为的处世态度和治国方针。
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后世的统治者们提出了深刻的思想挑战。
四、第四章在第四章中,老子讨论了“道”的无形和无名,他认为“道”无形无名,却包容万物,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规律。
这一观点强调了“道”是超越言语和理性的,只有超脱世俗,才能领悟和通达“道”的真谛。
老子还强调了“道”的包容和无为的态度,他认为只有放弃私欲,顺应“道”的规律,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然和谐状态。
这一观点对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第五章在第五章中,老子讨论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芻狗”的观念,强调了天地的无私和大爱。
《老子》(《德道经》)逻辑体系及主要思想内容
“道”的三大法则
(1)“道”是物质的、永恒的 和运动的——独立不改、周行不殆, 反者道之动
第一章指出道是物质的、有着 独特的运动与存在方式。
第二十五章(物质性及其化生的 万物应遵循的基本法则)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 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 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 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微妙的母 性,指天地万物总生产的地方,这里 指道不可思议的生殖力)。玄牝之门, 是谓天地根。棉棉若存,用之不勤。
(本章作者主要用简洁的文字描 写虚空之道的永存不死)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 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 必固予之。是谓薇明。
《老子》(《德道经》) 逻辑体系及主要思想内容
《德道经》一书的思想及其丰富.这里就其思想 体系及其主要思想内容作简要介绍:
(一)《老子》一书的逻辑结构
从总的来看:由宇宙论(自然论或本体论) →人生论→政治论;由宏观→微观,并最终围绕 “道论”而展开。本书第一章实际就是全文的总 纲。
(二)《老子》的思想内容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 称孤、寡、不榖。次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 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 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有 昧,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谷, 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 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 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 唯“道”,善贷且成。
《老子》四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
知人论世
老子,即老 聃,姓李名耳,字伯 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 秋末期人,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 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
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老 庄 ”。在道
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 在唐 朝 ,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道德天尊“”中国哲学之父“
5.联珠又叫顶真,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 五章),又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 联珠使语气连贯,结构严密,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有机联系。
创 作 背 景 :《(老子)四章》
老子生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 ,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 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 守藏史,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老子 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 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干言,即《 道德经》。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 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
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
为万经之王。
文学特色:
音韵之美: 《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
文。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 韵之美。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相倾"(二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三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四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五十八章)。这些词句,不仅 押韵,而且平仄相扣,有音韵美,也有旋律美。朗诵 经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在音韵之美中体味深刻的哲 理。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共55张ppt)
知人论世
【名家说】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
得。
——德国·尼采
【相关链接】 1.老子是孔子前最伟大的哲学家。《道德经》 出自何人的手笔,
倒是次要的问题,最重要的乃是它所蕴含的思想,在思想史中,它的确 可称得上是最迷人的一部奇书……或许,除了《道德经》外,我们将 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
《老子》四章
扩叁
展 延 伸
解贰
读 文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不 详,籍贯也多有争议。
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 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 始祖,称“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 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 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分析第24章
疏通文本第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 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 道者不处。
企者:踮起脚尖的人
不行:行走不稳
自见:见,通“现”,显露 ,自我显露
(2)近代以来,《老子》也受到了西方思想家 的重视,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当今世界,更是掀起 “老子热”“大道热”以应对21世纪的新挑战。
二、疏通文本
正字音
辐 fú 户牖 yǒu 累土 lěi
毂 gǔ
埏埴 shān zhí
赘行 zhuì 易泮 pàn
强行 qiǎng 几 jī
《老子》四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 之以为用。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 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 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 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四章:真理的探索
《老子》四章:真理的探索老子四章:真理的探索引言《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由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老子所著。
其中的四章,揭示了对真理的探索和思考。
本文将探讨《老子》中涉及的四章,并对其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一章:道德经《道德经》是《老子》的开篇之作,以“道”为核心概念,强调人们应当合乎道的原则去行事。
在这一章中,老子认为真理存在于宇宙的大道之中,它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存在。
只有通过与自然合一,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才能窥见真理的奥秘。
第二章:知彼知己在《知彼知己》一章中,老子提出了相对性的观点。
他认为人们对于真理的认识,必须通过了解自身和了解他人来实现。
只有在相对性的对比中,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通过“知彼知己”的方式,我们才能更加客观地认识和把握真理。
第三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一章探讨了真理的治理方法。
老子认为,真理不是通过权力和控制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
他强调,天地万物皆自然运行,我们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度干预和操控。
只有放下私欲,顺时应势,才能达到真理的境地。
第四章: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一章中,老子讲述了道和法的关系。
他认为,道是超越一切的存在,是万物的根本。
而法则是基于道而产生的,是实现道的方式和方法。
真理的探索需要从道出发,遵循法则,才能得到真正的解答。
总结通过对《老子》四章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对真理的探索和思考。
他认为真理无法被准确地言说,只能通过相对性的认识和顺应自然的方式来把握。
这种对真理的探索方式,提供了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处世之道。
我们应当借鉴老子的思想,追求与自然共存、顺势而为的境界,以期在真理的探索中取得更深入的认识。
老子四章-精品文档
道的普遍性和超越性
总结词
老子第一章也阐述了“道”的普遍性和超越性。
详细描述
老子认为,“道”不仅存在于天地之间,也存在于万物之中。它是普遍存在的 ,没有任何例外。同时,“道”也是超越性的,它超越了人类的认识和理性, 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和定义。
道的认识和体悟
总结词
老子第一章还探讨了如何认识和体悟“道”。
老子四章
汇报人: 2023-11-19
contents
目录
• 老子简介 • 老子第一章 • 老子第二章 • 老子第三章 • 老子第四章
01
老子简介
老子的生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 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 人,生卒年不详。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与 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曾担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以博学而闻名。
道与人的关系和作用
01
02
03
道的支配作用
道支配着万物的生长、发 展和消亡,人类作为宇宙 中的一部分,也受到道的 支配。
人类对道的认识
尽管道超越了人类的认识 ,但人类可以通过经验和 智慧去认识它,去感悟它 。
道与人的相互作用
人类的行为和思想会影响 道的运行和变化,同时, 道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 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道的体悟和实践
道的体悟
对于如何体悟“道”,老子建议通过“致虚 极,守静笃”等方法,即通过冥想、静坐等 方式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空灵,从而更接近 “道”的本质。此外,老子也强调通过观察 自然、领悟生活等方式来加深对“道”的理 解。
道的实践
在实践中,老子提倡“上善若水”的观念, 即认为最优秀的行为就像水一样,顺应自然 规律,不与万物争高下。同时,他也强调“ 柔弱胜刚强”,认为柔弱的事物比刚强的更 具有生命力。这些观念都是老子对“道”的 理解和运用。
高二上册语文老子四章课文
高二上册语文老子四章课文老子,即《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也被誉为中国古代思想的扛鼎之作。
在高二上学期的语文教材中,老子被划分为四章课文,包括《道经》、《德经》、《无为而治》和《为学》。
本文将就这四章课文进行详细解读,探究老子思想的精髓与智慧。
第一章:《道经》《道经》是老子哲学思想的起点,也是最基础的一篇文章。
这一章主要阐述老子对于“道”的理解和宇宙观。
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人们应当追求的最高境界。
老子通过以“无为而治”为核心,告诉我们应该顺应自然之道,抛弃过多的欲望和功利心,追求自我内心的宁静与真实。
他认为这样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即不为外物所牵绊,不被功利与形式所束缚,而是从内心出发,追求真实的自我。
第二章:《德经》《德经》是老子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在这一章中,老子强调了德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解释了德的内涵和实践方法。
他认为德是一种道德的力量,是内心修养和品质的体现。
老子提倡人们要遵循“无为而治”的原则,以德为先,追求内心的清静与平和。
他认为人们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养成正确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来达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目标。
第三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老子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篇章,也是对于实践层面的深入探讨。
老子认为,治理社会时过度干预并不可取,而应该贯彻“无为而治”的原则。
他认为,社会的发展需要给予个体和群体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事物自然而然地发展。
在社会管理方面,老子主张尽量少做干预和掌控,而是以隐忍、柔和的方式来处理事物。
他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秩序,通过不干预的方式,实现自发有序和和谐发展。
第四章:《为学》《为学》是老子思想的回顾与总结,同时也是对于人生境界的再次阐释。
在这一章中,老子提出了培养自我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并强调要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
他认为,人们应该虚心接受知识和智慧,通过自我反省和修养,达到人生的境界。
他强调了自我完善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要与身边的人和谐相处,通过倾听、理解和包容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老子》四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思考
1.本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通过对“有”和“无”的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
2.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明确: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证。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室史,他提
出了一系列治国安民的主张。
《老子》一书所讲述的内容便反
映了他的思想和主张。
背景探寻
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
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
事480多起,诸侯的盟会450余次。
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
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
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
万事万物顺着自然之性萌生、发展,人们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最终达
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其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
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思想
3.哲学精髓: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音
声相和,前后相随”。
4.修身处世:不与人争
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强调“谦虚”“不争”“柔弱”“知足”
•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
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 内圣外王 ”之学,文意深奥,
包涵广博
• 《道德经》《易经》《论语》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背景探寻
老子生于春秋时期,当时的
社会环境是周朝式微,各诸侯为
了争夺霸主地位,不断发动战争。
玄鉴弃智
玄鉴弃智:《老子》的认识论与辨证论王岳川原创 | 2009-09-28 08:59 | 投票标签:王岳川玄鉴弃智:《老子》的认识论与辨证论玄鉴弃智:《老子》的认识论与辨证论一般地说,中国哲学的关键是“闻道”,而西方哲学的要紧处在于“求知”。
而老子的“闻道”的本体论与他的“求知”即认识论的关系却是相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老子的认识论不仅是对自然宇宙规律的认识和概括,而且其真正的立足点恰好在于社会斗争和人生经验方面。
其认识论具体表现在静“观”、“玄鉴”、“知常”、“弃智”几个方面。
老子特别重视从具体的“物”去认识抽象的“道”,又从抽象的“道”来反观普世的“物”,他把这种直观的把握道体存在的方式称之为“观”。
《老子》五十四章中说:“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以此。
”强调了直观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要求主体去高妙地获得认识客体的广度和深度。
从老子观身观家观乡观邦观天下而认识天下的入思角度,可以见到他认识论的展开逻辑方式。
当然,老子在强调以直观的方式去把握“道”的时候,也有一些神秘论的色彩。
他在五十二章中说:“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以其作为自己去寻求绝对真理的一种认识方法,就有可能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对立起来,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论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知,不为而成”。
这就走到一种否弃感性认识的理性绝对论上去了。
“玄鉴”是老子的重要认识论原则。
帛书乙本《老子》十章说:“修除玄鉴,能毋有疵乎?”(王弼本和河上公本皆为“涤除玄览”)高亨考证说:“‘览’,读为‘鉴’,‘览’、‘鉴’古通用。
……玄鉴者,内心之光明,为形而上之镜,能照察事物,故谓之玄览。
”[1]玄鉴,即人们在心灵深处对事物加以明澈透彻体认的形而上心镜,它超越了一般事物的感性认识,甚至也不是一种逻辑推理的认识,而是一种生命体验的感悟和观照。
文始真经原文及白话解读
文始真经原文及白话解读《文始真经》是一部古代哲学著作,其中包括了老子的思想。
以下是对《文始真经》原文及白话解读的介绍:一、原文1.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3.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4.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也?象帝之先乎?5.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非耶?用之不勤。
7. 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忧。
9.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10.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为方圆乎?此五者圣人所以修身也。
二、白话解读1. 第一段主要阐述了老子对宇宙本源的认识和对宇宙生成过程的描述。
“道”是宇宙的本源,“名”是宇宙万物的分类和命名;“无”是天地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些都是老子对于宇宙生成过程的认识和描述。
老子以“悟”为中心的认识论
老子以“悟”为中心的认识论老子的认识论归根到底是为了“悟道”,所以老子关于认识的论述都以“悟”字为中心。
为此,老子提出了“知常”、“静观”、“玄览”、“玄同”等关于认识论的概念。
关于“知常”:“知常日明。
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十六章》)。
此“知常”其实就包含有从实践中来的意思,如老子云:“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三十八章》)又明确提出“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三十八章》),这种观点是非常可贵的。
如为人治学正需要这种清心寡欲、淡泊归真的平实之道。
关于“静观”、“玄览”:由于“道”无法依靠耳目感官得知,只能通过心灵直觉体悟,所以老子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四十七章》)要“悟道”,就需要做到“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塞其兑,闭其门”(《五十六章》)。
老子把这种以“悟”为核心的认识论,称之为“玄览”。
他把人心比喻成一面最深妙的镜子,人“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十章》)?才能达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十六章》)的q晤道”之境。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的认识论颇带点神秘主义色彩,因为在老子看来,人和万物都同出于他的最高精神实体(“道”),都是“道”的体现。
所以,从最高精神实体的角度来看,人与万物都是一样的。
这拿老子的话来讲,就叫做“玄同”。
什么叫“玄同”?《老子》云:“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老子这种“玄同”的思想,以后就发展成庄子“齐万物而为一”的相对主义。
此外,也正由于老子强调“道”是靠“悟”而不是“学”来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持否定的态度,如主张“绝圣弃智”、“绝学无忧”,甚至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四十八章》),这些消极的思想也是不可取的。
《老子》认识论刍议
关 键 词 : 子 ; 识 论 ; 觉 老 认 直
中图 分 类 号 :23 1 B2 .
文献标识码 : A
Bre l f“ o Zi Ep se o o y i fTa k o La ” it m l g
WagX e n n uj u
(oi c neD pr et Ji T ahr ntu f ni e n Sc l i c eat n, in eces stt o g er g aS e m l I i e E n i adT cnl yC agh n Ji,10 5 ) n eh o g , hncu ,in 30 2 o l
物; 给具体的事物命 名, 也往往 以人们感知到的事 物 的形状 、 结构 、 特点 、 能等 为依据 。而 “ 与 具 功 道” 体事物不同 ,视之不见”“ “ 、听之不闻”“ 、搏之不得” (老 子》 四章 , 《 十 以下 只注 章 次 ) 道 ” 。“ 是看 不 见 、
听不 见 、 摸不 到 的 , 触 因此 不 能按 常规 的办法 通 过 感觉 器 官 去认 识 它 , 不 能 按 常 规 的办 法 为 它 命 也 名 。正 因为 如 此 , 子才 说 :无 , 老 “ 名天 地 之 始 ; , 有 名万 物 之母 。故常 无 , 以观其 妙 ; 欲 常有 , 以观其 欲 徼 。这里 的“ ” 为 领 悟 、 ” 观 应 领会 等 “ 觉 思 维 ” 直 方 法 ,无 ” 谓天 地 之 始 ,有 ” 谓万 物 之 母 。所 以 “ 称 “ 称 必须 用 “ 常无 ” 的观 点 来 领 悟 “ ” 幽 深 奥 妙 , 道 的 用 “ 常有 ” 的观 点来领 悟 “ ” 道 的作用 范 围。 由此可 见 , 《 老子 》 开篇 之 处 就 提 出了 “ 在 直觉 思维 ” 的认 识 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认识开始于人的感觉,进而知觉,随后表象产生思维。
也就是说,认识是一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然而,老子并不承认认识的这一客观过程,认为思维与感觉是隔裂的,理性与感性是对立的,实践不能获得真知,因此,人的感觉器官无益。
他说“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第五十二章)。
一个人如果开启用于感知的孔窍器官,让它们发挥各自的功能,去品味和感知周围世界,必然纠缠于世象的纷扰,其结果终身不可挽救。
因为现实世界的林林总总,尤其是仁、义等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它们是“道之华,而愚之始”(第三十八章),这些附着在“道”的表面华而不实的虚像,不是现实社会的本质。
如果把它们作为认识的目的,只能导致人性的迷惑和愚顽。
那么,作为认识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之根”(第六章)、“万物之宗”(第四章)是包罗万象的宇宙法则,“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第三十九章)。
因此,认识的目的在于体悟“道”的奥妙内涵,把握“道”的运作方式。
至于天地万物,它们是“道”的派生物,这些派生物与“道”
是母与子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按理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应该互为反映。
然而,万物在“自化”中“化而欲做”(第三十七章),会背离“道”的本性。
这样一来,我们看到的世象并非天地万物的本质,反映不了“道”的本性。
如果直接认识它们,不仅是舍本求末,甚至造成认知上的混乱。
因此,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第五十二章)。
这就是说,若想取得真知,就要找到天地万物的本质,什么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呢?老子已经告诉我们,“道”是宇宙的本始,世界的根源,“为天地母”(第二十五章)。
所以,在认识的过程里,唯一的任务是“坐进此道”(第六十二章),只要体悟了“道”这个天地之母,那么,作为“其子”的天地和万物,不必再去认识它,便可了然于胸了。
老子又说:“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第五十二章)。
既然了解了“其子”,还应该返回来守住“其母”。
也就是说,我们了解天下万物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个中间环节,最终目的是为了守住“道”的本性不流失。
看来,老子认识的出发点是“道”,落脚点依然是“道”,“道”既是认识的目的,又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
然而老子又认为“道”是无法认知的,他说:“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
“道”不是“万有”中的存在物,也不是现实的具体道理,不能用语
言来表述,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第十四章)。
因此,人们要想弄懂它,“开其兑”是无济于事的,只有
“常无,欲以观其妙”(第一章)。
所谓“常无”,就是“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将自己置于专心守静的状态,达到物我两忘的虚无境界。
所谓“欲以观其妙”,就是在“万物并作”中避开虚像的侵扰,仅仅“吾以观复”,体察万物循环往复的“归根……复命”(第十六章),回归本性的趋势与历程,从而体悟“道”的奥妙,获取“道”的真谛。
如此一来,老子就把认识变成了一种神秘的自我内省,使得认识与实践完全隔绝了。
他说:“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第四十七章)。
不要走出家门去体验和变革社会,不要窥望和探究窗外万物的生灭变化,才能真正明了世间兴衰之理,洞悉天地运行之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第四十七章),走的越远,参加社会活动越多,人的真知反而减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第四十七章)。
圣人之所以有真知灼见,是他们没有去参加实践活动;之所以明白事理,是他们没有去观看或查验事物;之所以能够成功,是他们不去作为。
按照老子的说法,真知或良知不是来源于认识和实践,而是来源于对“道”的修持。
实质上,老子的“知”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而是局限于对“道”的感悟。
老子一向反对人们从实践和认识中获得知识,他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第四十八章)。
做学问,可以使知识一天一天的多起来,然而,这却是与“道”相悖的。
因为“道”
并非要求人们拥有高深的学问和广博的知识,相反,它要求“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章),没有能够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知识,没有改造和拥有现实世界的欲望。
所以,如果追求“道”,就应该使自己的知识一天比一天减少,少之又少,一直达到“无知”“无为”的程度。
“无为”而顺从于“自然”,是老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标榜的理想状态。
而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唯一的途径是“绝圣弃智”(第十九章),要求人们“浑其心”(第四十九章),“如婴儿之未咳”(第二十章)。
整天“沌沌……昏昏……闷闷”(第二十章),浑浑噩噩、懵懵懂懂,不识文字,不会计数,“复结绳而用之”(第八十章),只有一颗“愚人之心”(第二十章),像其它动物那样,只有行为意识,没有思想观念。
老子为了实现这一“大道”布化的理想境界,他要求人们“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十六章)。
堵塞感知的器官,关闭思维的心门,挫掉对外探知的锋芒,消解世象对内心的纷扰,柔和闪亮的光斑,浊同于尘垢。
这实质上是让人们放弃对世界的认知,对世间的一切不闻不问,既不要用于认识世界的科学知识,又不要改造世界的技术能力,回归到人类的原始状态,做自然界的奴隶。
老子说:“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第十章)。
不实践,不认识,不学无术,愚昧无知才能明白“道”的精义,通晓“道”的奥妙。
如此一来,老子完全否定了人的认识的积极意义和必要
性。
人们没有必要去认识和变革现实世界,因为“道”已把它们安排好了。
“道”成了凌驾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上的支配力量,人们只应该“坐进此道”,实行“道”的修持。
不难看出,老子的这种认识论,与西方圣人苏格拉底如出一辙。
苏格拉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所以成为这样,并不是因为自然界本身的缘故,而是出于神的有目的安排,人们不应该研究客观世界,只要从自身心里去认识神就够了。
老子虽然否认神的存在和作用,但他的“道”却等同于苏格拉底的神,同样反对认识和研究客观世界,主张从自我内省中去感悟“道”就够了。
所以,老子的认识论也是不折不扣的唯心论的先验论。
正是老子这种唯心论的先验论,把人的认识头足倒置起来,认识的过程成为了自省的过程,从而为后来道教的神秘主义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