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下《忆秦娥·娄山关》
【精品】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词两首课文全解语文版
5.词两首《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描写了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的行军情景和战斗胜利后越过雄关的情形,表现了红军不怕任何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艺术地反映了遵义会议给党和红军带来的历史性转折和巨大变化。
《沁园春·雪》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一、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沁(qìn)娆(ráo)逊(xùn)莽(mǎng)胤(yìn)2、形近字┏沁(qìn)沁人心脾┏弛(chí)松弛┏蜡(là)蜡烛┏竟(jìn g)竟然┗泌(mì)分泌┗驰(chí)奔驰┗腊(là)腊月┗竞(jìn g)竞赛3、多音字┏(fēn)分别┏(hàn)汗水┏(huán)归还┏(cháo)朝代分┫汗┫还┫朝┫┗(fèn)成分┗(hán)可汗┗(hái)还是┗(zhāo)朝阳┏(yè)呜咽┏(shù)分数咽┫(yān)咽喉数┫(shǔ)数一数┗(yàn)吞咽┗(shuò)数见不鲜4、解释词语【西风烈】西风即指秋风。
烈,强烈、猛烈。
【咽】声音受阻而低沉。
【如铁】像铁一样牢固,难以攻破。
【残阳】日落时残存的晚霞。
【北国】指我国的北方。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下。
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山舞银蛇,原驰蜡像】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原,作者自注指秦晋高原。
蜡象,白色的象。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与译文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与译文忆秦娥1•娄山关西风烈3,长空雁叫霜晨月4。
霜晨月5,马蹄声碎6,喇叭声咽7。
雄关漫道真如铁8,而今迈步从头越9。
从头越,苍山如海10,残阳如血11。
注释1.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
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
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2.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
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此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3.西风烈:烈,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4.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5.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6.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7.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8.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9.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10.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11.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1-2]译文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译文
忆秦娥1•娄山关西风烈3,长空雁叫霜晨月4。
霜晨月5,马蹄声碎6,喇叭声咽7。
雄关漫道真如铁8,而今迈步从头越9。
从头越,苍山如海10,残阳如血11。
注释1.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
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
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2.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
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此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3.西风烈:烈,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4.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5.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6.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7.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8.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9.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10.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11.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1-2]译文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语文版九下《 忆秦娥·娄山关》教案3篇
《忆秦娥·娄山关》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体会诗歌的感情。
3.思想目标: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体会诗歌的感情。
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教学方法综合法教具电脑、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从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使学生通过了解伟人经历感悟伟人情怀,体会诗歌的感情。
作者简介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
二、教学内容1.介绍背景通过背景介绍,让学生预先感知诗歌内容,从诗歌跳跃的画面中理清情节。
背景资料(投影显示)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由四川进入贵州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毛泽东重获军事指挥权。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第一方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征,四渡赤水,成就了他人生中军事指挥上最得意的一笔。
这首《娄山关》词写在二渡赤水后。
红军二渡过赤水河,回师黔北,集中主力进攻桐梓和娄山关以南的黔军,乘胜夺取遵义。
娄山关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
这次战役,先后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队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约三千人,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
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就写在娄山关战斗胜利之后。
2.作品欣赏(1)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让学生初步把握诗歌感情。
(2)赏读上阕自读上阕,学生思考:从词中获得哪些信息?能联想出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通过意象感知内容和情感)西风雁叫、白霜晨月——点明季节、时间,渲染苍凉沉郁的画面马蹄、喇叭——军队特有事物碎——杂沓、细碎——行军之急、之速。
忆秦娥·娄山关译文
《忆秦娥·娄山关》的译文及赏析《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译文: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注释: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娄山关:又名太平关.遵义市北大娄山脉中段遵义.桐梓交界处,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上的关口。
海拔1440米,古称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烈:猛烈,强劲。
长空:辽阔的天空。
碎:细碎。
咽(yè):在这里读入声。
本义是声音因梗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中可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漫道:莫道。
从头越:重新跨越。
残阳:夕阳。
赏析:这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和苍凉感的诗词。
首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描绘了一幅广阔的秋日景象。
西风烈,暗示了秋天的萧瑟和寒意;长空雁叫,增添了离别和哀思的氛围;霜晨月,则凸显了清晨的寒冷和月光的皎洁。
这一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为全诗奠定了苍凉、豪迈的基调。
接着是“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这里描绘了军旅生活的场景,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表现了军队行进的艰辛和战士们的豪情壮志。
同时,喇叭声咽也暗示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和感伤。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诗词的高潮部分。
雄关漫道真如铁,表现了前行道路的艰险和困难;而今迈步从头越,则展现了战士们不畏艰险、从头再来的决心和勇气。
这一句充满了豪情壮志,表现了战士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最后是“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从头越,与前面的“而今迈步从头越”相呼应,再次强调了战士们的决心和勇气。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战士们前行路上的艰辛和苍凉感。
同时,残阳如血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牺牲,进一步增添了诗词的悲壮色彩。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一):
《忆秦娥·娄山关》上阙写红军突过娄山关之前的行动。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在霜天的凌晨,月光下,西风猛烈地吹着,天空中传来一群大雁的叫声。
这是描述红军突过娄山关开始行动时的景色。
“霜晨月”,是叠句,既是词牌的要求,又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是描述红军的行军。
“碎”和“咽”,烘托了红军行军时的严肃与敏捷。
《忆秦娥·娄山关》下阙写红军突过娄山关之后的愉悦情绪。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雄关”,是牢不可破的关口,“漫道”,是别说的意思,“铁”,是坚不可摧。
别说娄山关的险要是牢不可破的,红军就这样从容迈步,从山头上越过去了。
这两句,既雄壮又豪迈,写出了红军敢于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
“从头越”,又是叠句,也是承上启下。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句,写的是傍晚的景色,突过娄山关,正是夕阳西下之时。
站在山头上向远望去,山峦起伏,一眼望不到边,就好像翻腾的大海一样;夕阳西下,落日像血一样鲜红。
诗人在突破娄山关后的欣喜情绪溢于言表。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及赏析(最新)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及赏析原文:忆秦娥·娄山关[近现代]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译文及注释:译文西风勐烈,长空中一群群大雁南飞,一阵阵鸣叫,霜花满地,残月在天。
天将破晓,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注释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
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
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
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此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西风烈:烈,凛烈、勐风;西风劲厉。
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5课《词两首》忆秦娥 娄山关ppt课件
雁的含义: 一是比喻信函。“鸿雁传书”“雁足传 书”“雁尽书难寄”。 一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唐韦应物《闻雁》: “淮南秋雨夜,夜斋闻雁来。”宋严羽《闻 雁》:“远客惊秋雁,高楼复异乡。”
月,在古典文学中简直就是故乡和团圆的代 名词。
霜晨月, 从听觉来写行军,强化寂静、 马蹄声碎, 严肃乃至压抑的行军氛围 喇叭声咽。
从头:重新开始。
真如铁:代用杜甫《潼关吏》:“大城铁 不如,小城万丈余”诗句,用以比喻娄山 关的险固。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比喻:把山比作海,以血形容太阳 象征义:体现诗人浩瀚如海的胸怀,表现革命 前途虽波澜壮阔,但还会有许多艰难险阻,还 要付出许多流血牺牲 前句崇高磅礴,后句悲壮奇丽, 意境壮阔,亦喜亦悲,亦忧亦欢
写作背景: 1935年1月16日至18日,遵义会议开了三天,随 后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四川,想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 军会合。2月5日,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毛 泽东。毛泽东率军攻打失利,于是,他当机立断, 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这一长征初始目标,回贵州 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这是长征途中最重大的战 略转折。黔军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会合川 军、滇军和中央军聚歼红军于云、贵、川交界处。 彭德怀亲自带兵急行军在2月26日下午抢占娄山关, 接着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二个师,取得了自 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 个大胜利。这首词作于2月26日左右。
碎:地势不平、山路崎岖、步伐零乱
咽:形容西风中的军号声若断若
以动写静、以有声衬 托无声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写出了战地行军的肃穆,红军慷慨 赴敌的英雄气概和坚毅沉着的革命 风度,为下阕蓄势
雄关漫道真如铁, 漫道:不要说。 而今迈步从头越。 对险阻的蔑视 对据险顽抗之敌的鄙视
九年级语文下册《忆秦娥·娄山关》课文
《忆秦娥•娄山关》编排在语文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是教读课文, 居单元之首。这个单元的体裁诗歌,并且全是名家之作,作品风格迥异,学习本单元课文要 求学生在 反复的 诵读中,体会诗歌充沛的感情、优美的意境、凝练的语言、领悟诗歌中蕴 涵的深刻哲理。
这个单元的体裁诗歌并且全是名家之作作品风格迥异学习本单元课文要求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歌充沛的感情优美的意境凝练的语言领悟诗歌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忆秦娥·娄山关》课文
5 忆秦娥·娄山关
西பைடு நூலகம்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词两首》《忆秦娥娄山关》课件1
整体感知
2、这里仅仅是写景吗?除了写景外还写到了什么?
暗写景中人,以有声衬无声天色未亮,凄风冷月, 红军披星戴月、跋涉风霜,含蓄刻画出红军战士们在艰 苦环境里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
整体感知
3、为什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马蹄声细碎杂沓,是因为山径崎岖、寒霜铺地、马
匹数少喇叭声哽咽低沉,是因为西风劲吹、山峦重重以及 诗人心情沉重红军自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来,打的多是 败仗,湘江一役,损失更是惨重这一次回军遵义,重攻娄 关山,任务是极其艰巨的,作为党的领袖,作为重新回到 军事指挥岗位的毛泽东,心情是极其沉重的红军能否取胜, 红军的命运如何?由于主观上对军事的担心,红军战士军 号声,才会像是鸣咽,“咽”写出了悲壮的气氛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激情诵读,品悟鉴赏,拓展延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感
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之情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 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 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 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 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 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 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背景介绍
整体感知
提到遵义,我们一定不会忘记中国革命史上一 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遵义会议
整体感知
会后,红军离开遵义,经娄山关北上,准备渡过 长江但是蒋介石封锁了长江,毛泽东当机立断折回再 向遵义进军,二渡赤水,攻占桐梓1935年1月25日凌晨, 红军借着月色向娄山关挺进,与黔军相遇敌军败退, 红军继续进军,与敌激烈拼搏,反复争夺,终于占领 高地此时已近黄昏,中央红军在夕阳映照下迅速通过 娄山关这次战役是遵义会议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忆秦娥·娄山关》ppt课件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忆秦娥· 娄山关》 2、完成“思考与练习”一(1)、二 (1) 3、预习《外国诗两首》
再 见!
忆秦娥· 娄山关(1935年2月)
忆秦娥· 娄山关
(1935年2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喇叭声咽。
残阳如血。
忆 秦 娥 · 娄 山 关
行军情景
自然环境 出征情形
英勇 胜利不易
傍晚景色 象征
毛泽东(1893~ 1976),字润之,湖南 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 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 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 造者和领导人。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 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 和思想家,而且是造诣颇 深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一 生写下许多振奋人心的诗 词,显示了一代伟人的博 大胸襟和豪迈的气魄.
九年级下册:第5课《词两首》忆秦娥娄山关
九年级下册:第5课《词两首》忆秦娥娄山关忆秦娥·娄山关教案【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大家现在齐背一下:幻灯片(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五岭逶迤wēi yí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师:我们知道这首诗写于红军长征途中,是毛主席有感而发。
今天,我们将再来学习与这首诗产生在相同背景下的词《忆秦娥·娄山关》。
(板书课题)幻灯片(2)3、师:先来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全班一起读一遍。
(课件展示)幻灯片(3)(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理解诗意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2)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3)学习作者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二、弄清标题,了解背景师:我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我们拿到一首诗词,首先要读的也是标题。
明确: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秦娥梦断秦楼月”,而娄山关是本词的题目,也是本词的写作地点。
师:1935年在娄山关究竟上演了一段怎样的历史呢?(教师介绍,课件展示图片和背景)幻灯片(4、5、6、7、8)娄山关又名太平关,位于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1400余米,娄山关关口地势险要,四周崇山峻岭,悬崖峭壁,群山中只有一条盘山公路通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这首词写于1935年,当年2月25日,红军经过激战攻克娄山关,重占遵义。
击溃和歼灭敌军两个师、八个团,俘虏三千余人,取得了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
毛主席登上娄山关看到千山万岭,起伏连绵。
胜利的喜悦和眼前的壮美景色,使他灵感突发,吟咏成这首《忆秦娥·娄山关》。
三、师:了解了背景,现在我们来初读全词。
1、首先听配乐诵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
幻灯片(9)师:听了朗诵,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看你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了吗?幻灯片(10)(1)读准字音如“咽”,yè,哽咽yān咽喉yàn 狼吞虎咽(2)读准节奏如以“︱”表短停顿,“‖”表长停顿,“–”表连接音,“↗”表升调,“↘”表降调,加点表重音,那么上阙的朗读可参照以下方式: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2、指读(教师给予鼓励指导,提示学生注意节奏的把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忆秦娥·娄山关》课件语文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 声咽。
上阕:写霜晨行军的情景,渲染苍 凉沉郁的气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 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 如海,残阳如血。
下阕:写过娄山关时 的所见所感。
西风烈,
点明时间和环境。
长空雁叫霜晨月。
西风、霜晨、残月、雁叫,造成一种 紧张热烈而又带几分肃穆的气氛。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雁的含义: 一是比喻信函。“鸿雁传书”“雁足传 书”“雁尽书难寄”。 一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唐韦应物《闻雁》: “淮南秋雨夜,夜斋闻雁来。”宋严羽《闻 雁》:“远客惊秋雁,高楼复异乡。”
月,在古典文学中简直就是故乡和团圆的代 名词。
霜晨月,
马蹄声碎,
从听觉来写行军,强化寂静、 严肃乃至压抑的行军氛围
写作背景: 1935年1月16日至18日,遵义会议开了三天,随
后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四川,想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 军会合。2月5日,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毛 泽东。毛泽东率军攻打失利,于是,他当机立断, 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这一长征初始目标,回贵州 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这是长征途中最重大的战 略转折。黔军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会合川 军、滇军和中央军聚歼红军于云、贵、川交界处。 彭德怀亲自带兵急行军在2月26日下午抢占娄山关, 接着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二个师,取得了自 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 个大胜利。这首词作于2月26日左右。
对据险顽抗之敌的鄙视
从头:重新开始。
真如铁:代用杜甫《潼关吏》:“大城铁 不如,小城万丈余”诗句,用以比喻娄山 关的险固。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比喻:把山比作海,以血形容太阳
象征义:体现诗人浩瀚如海的胸怀,表现革命 前途虽波澜壮阔,但还会有许多艰难险阻,还 要付出许多流血牺牲
忆秦娥娄山关 诗词加意思
忆秦娥娄山关诗词加意思
《忆秦娥·娄山关》是现代革命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
其篇幅虽短,但雄奇悲壮,气势如虹,寥寥数笔,“份量”很重,像一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简笔画。
诗词原文如下: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意思是: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此词写于1935年2月,最早发表于1957年1月的《诗刊》上。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会后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了军事指挥小组。
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宾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毛泽东果断地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义,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
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
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
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此词。
忆秦娥娄山关的诗意
忆秦娥娄⼭关的诗意
《忆秦娥·娄⼭关》的诗意是:西风正壮烈地吹着,⼤雁鸣霜、晓⽉当空。
嗒嗒的马蹄令⼈⼼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群⼭起伏长路漫漫恰似⿊铁,如今让我们重振旗⿎向前。
原⽂
忆秦娥·娄⼭关
近现代:⽑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
霜晨⽉,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如海,残阳如⾎。
译⽂
西风猛烈,长空中⼀群群⼤雁南飞,⼀阵阵鸣叫,霜花满地,残⽉在天。
天将破晓,马蹄声零碎⽽⼜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娄⼭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今让我们重振旗⿎向前。
青⼭起伏,像海的波涛,⼣阳鲜红,像⾎的颜⾊。
赏析
综观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体,⽔乳交融。
⽽且其结构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上阕沉郁,下阕激昂,上阕取冷⾊调,下阕取暖⾊调,⾊彩对⽐强烈,感情对⽐亦同样强烈,上下阕的强烈对⽐,恰恰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作为⼀代伟⼤指挥若定的⽓魄。
通篇只有四⼗六个字,篇幅虽短,但雄奇悲壮,⽓势如虹,寥寥数笔,“份量”很重,像⼀幅出⾃⼤师⼿笔的简笔画,笔简⽽意⽆穷,勾勒出⼀幅雄浑壮阔的冬夜⾏军图,表现了作者⾯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度和胸怀。
忆秦娥.娄山关的翻译
忆秦娥娄山关译文
忆秦娥娄山关译文: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原文: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此词写于1935年,最早发表于1957年的《诗刊》上。
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会后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了军事指挥小组。
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昌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毛泽东果断地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义,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
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
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此词。
九年级语文下册5《诗词两首》忆秦娥.娄山关练习语文版
《忆秦娥。
娄山关》练习题一、基础训练1.给加点字注音。
忆秦娥娄山关马蹄声碎喇叭声咽2.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题目中“忆秦娥"是词的( ) ,它根词的( )有关,“娄山关"是(),它根词的( )有关。
毛主席在长征途中还写下了《》《》这些诗词。
3. 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
①残阳如血。
()②顿失滔滔.( )③看红装素裹。
()④欲与天公试比高.()4.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
( )A、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B、“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C、对科学问题上的是非之争,不应采取压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次有好结果.D、驾车经过此地时,他发现一边放着一个写满红字的牌子,看上去字迹不很清楚.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错误的是( )A.“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6.根据对词的理解填空。
第一部分写( ),感情基调是()。
第二部分写( ),感情基调是()。
( )()()( )()五个名词衬托出一种( )的气氛。
()和()从侧面烘托出红军行军的紧迫和纪律的严明。
词中“铁”字表现出雄关的()。
“越”形象的表现了()。
7..《忆秦娥•娄山关》中“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如何理解?二、课内阅读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8.上阙从哪些角度来写景?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9.“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忆秦娥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忆秦娥,娄山关
在残月点缀着寒霜的清晨,马蹄声急促 细碎,军号声时断时续,低沉呜咽。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Βιβλιοθήκη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不要说雄伟的娄山关像铁一样坚固,如今 却被红军战士大踏步地从它的头顶上越过。
湘教版语文 第九册 第三单元 第8课
忆秦娥· 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 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西风吹得很猛烈,广阔的天空传来雁的叫 声,有霜的清晨,残月还斜挂在天边。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 一 秦 九 三 娥 五 ·
年 二 月
娄 山 关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wēi yí páng bó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 / 云崖 / 暖,大渡 / 桥横 / 铁索 / 寒。 mí n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从头越,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从娄山关越过,放眼望去,连绵起伏 的青山,好像翻腾着的大海。色彩浓 丽的夕阳好像一团殷红的鲜血。
如迈 海步 ,从 雄 残头 关 漫 阳越 道 如。 真 血从 。头 如 铁 越 , , 苍而 山今
喇晨 叭月 声。西 咽霜风 。晨烈 月, ,长 马空 蹄雁 声叫 碎霜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 位伟大的诗人。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过: “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 就一起学习毛泽东的一首词,领略一下毛 泽东诗词的风采。
《忆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 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 治家、诗人。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实践中,他和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伟大真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 争,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并为我们留 下了具有中国特点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结 晶——毛泽东思想,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 极为珍贵的文学遗产——毛泽东诗词。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七律 长征 (1935.10)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 2.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如何理解? • 雄关:地势险要故而显得雄壮的关隘, 即指娄山关。漫道:不要说,别说,表示 不在话下。铁:形容坚固。而今:如今。 迈步:跨步,大踏步。越:越过。从头越: 从山头上跨过去。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 说雄伟的娄山关像铁打的那样坚固,如今 红军大踏步地从山顶上跨过。
小结
• 根据课文中的所听所感所想,说说你 受到了什么启发?学了本课你对红军长征 有什么新的了解和认识?在今后的生活、 学习中怎样去做?
沁 园 春 长 沙
(1925)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背景简介
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党 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取消博古、李 德等人的最高军事指挥权,结束了王明“左倾” 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推选毛泽东同志为政治局常 委。会后,又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 人军事指挥小组,从而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的第一方面军离开遵 义,挥师北征,越娄山关,经桐梓,几渡赤水河, 与贵州军阀王家烈匪军展开激战,夺得娄山关。 接着向遵义进军。这时,毛泽东写了这首《娄山 关》词。 28日晨,红军占领了遵义城。
• 3.对“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如何理解?
比喻:把山比作海,以血形容太阳.
象征义:体现诗人浩瀚如海的胸怀,表现革命前 途虽波澜壮阔,但还会有许多艰难险阻,还要付 出许多流血牺牲. 前句崇高磅礴,后句悲壮奇丽, 意境壮阔,亦喜亦悲,亦忧亦欢.
齐读全词,体会艺术特点
• 一把上片的悲凉沉郁与下片的雄劲豪放融成一体; • 二明暗虚实巧妙结合——明写自然景物,暗写红军 的革命精神,实写行军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虚写娄 山关的激战; • 三以景传情,景情并茂——这首词所取景物逼真而 又典型,极富表现力,极能传情,它以写景发端, 以写景收束,感情浓烈,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四既炼字又炼句,以此构成意境,深化主题——词 中的“碎”、“咽”是炼字的范例,“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则是炼句的典型,它们都构成了典型的 意境,深化了词的主题。
听朗读,积累词语
• 咽:1、(yè)声音受阻而低沉。如:哽咽, 本文取此义。 2、(yān):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 膜构成的管子。如:咽喉。 3、(yàn):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 通过咽头到食道里去。如:咽唾沫。
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 1.思考:
• A上片:写红军在(娄山关 )战斗中(行军)的情景。 • B下片:写战斗中(结束)后红军( 越过 )娄山关的情景。
• 2.集体讨论诗歌的主题:
通过对娄山关军事行动的描写, 歌颂红军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 雄主义精神,预示着道路的曲折和前途 的光明。
重点句子研读
• 1.对“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如何理解? (要抓住词作的写作背景、时间来理解) • 娄山关地势很高,西风吹得猛烈,大 雁在辽阔的天空中凄厉地叫着,寒霜满地, 残月挂在天空。该句将特定时间、特定地 点的那种紧张严肃的气氛生动地点染了出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