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16《短文两篇》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第16课 短文两篇(第02课时)
知识1.理解下面词语的含义。
(1)一词多义①之无丝竹之.乱耳()②何陋之.有()(2)词类活用①有仙则名.()②无丝竹之乱.耳()③无案牍之劳.形()④苔痕上.阶绿()2.理解通假字的含义。
(1)一词多义鲜:①陶后鲜有闻()②芳草鲜美,落英缤纷()1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外:①中通外直()②遂与外人间隔()出:①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不复出焉()远:①香远益清()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词类活用①不蔓.不枝.()②香远.益清()参考答案2重点1.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古代传说中,山中有神仙,这山就是名山;水中有蛟龙,这水就是灵水。
作者在这里运用类比的手法,意在说明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就不在于它是否豪华富贵,而在于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
文章先用山水起笔,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水流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写出陋室不陋的原因,即后文的“德馨”。
2.《陋室铭》第一层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又用了哪些修辞?起何作用?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第一层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虚衬实。
以“仙”“龙”暗喻品德高尚的君子,同时又是事物的类比。
将“陋室”比作“不高”之“山”、“不深”之“水”,暗示因为3“吾”之“德馨”,使“陋室”具有了“名”和“灵”。
“陋室”紧扣题目,“德馨”则统领全篇,点明全文主旨。
3.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①开头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引出“予独爱莲”的主旨。
②作者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高洁。
③结尾由三种花写到三种人:爱菊者少,爱莲者更少,而爱牡丹者很多。
以此感叹社会上真隐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爱富贵的人很多。
文章通篇以菊花为正衬,以牡丹为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品性,表现了作者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以及对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基础练习】1.给下列字注音。
(1).弘( ) (2).颓( ) (3).鳞( ) (4).遂( )(5).寝( ) (6).藻( ) (7).荇( ) (8).吾( )2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选贤与.能。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综合练习】一.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人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先用“│”把《答谢中书书》划分为两个层次,再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
(1).分层:第一层:第二层:(2).主要内容:第一层:第二层:2.有人说“夕阳欲颓”在常人看来,往往引发消沉的思绪,而在《答谢中书书》中,作者却描绘出“沉鳞竞跃”的生动图画,说说这样的景物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五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简答题:(1).写出作者记叙夜游的时间、地点及同游人。
(2).作者是怎样描写承天寺院中景色的?2.回答下列问题。
(1).夜游的原因是:(2).夜游的背景是:(3).夜游的心情是:(4).写景的一句是:(5).抒发的感慨是: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拓展练习】一.阅读于是项王乃欲东流乌江。
乌江亭长舣(使船靠岸)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6《短文两篇》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十六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资料汇编文学常识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常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
课文《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2.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号濂溪先生,北宋道州(今湖南道县)人。
儒家哲学家(理学思想家),其著作合编《周子全书》。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
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写感想的小品文。
写法灵活自由,不拘一格。
课文《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
3.古代铭文代表:商汤的《盘铭》、崔子玉的《座右铭》、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苏轼《三槐堂铭》等。
“说”体文言文代表:韩愈《马说》《师说》;柳宗元《捕蛇者说》;袁枚《黄生借书说》等。
内容主题《陋室铭》写自己的陋室与陋室中的高雅生活,表述了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也暗含着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
《爱莲说》通过描绘“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在象征中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反面来看,就流露出对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浇薄世风的鄙弃。
关键字词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出名,闻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神奇,神异)。
斯(斯,代词,这)是陋室,惟(惟,只)吾德馨(馨,能散播很远的香气,这里指美好的德行)。
苔痕上(上,名词作动词,蔓延上)阶绿,草色入(入,映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往来无白丁(白丁,没有功名的人,平民)。
可以调(调,调弄,弹奏)素琴(素琴,没有装饰的琴),阅金经(金经,佛经)。
无丝竹(丝竹,借指音乐。
丝,指弦乐器,弦乐;竹,指管乐器,管乐)之(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乱(乱,扰乱)耳,无案牍(安牍,指公文,文书)之劳(劳,劳累,使…劳累)形(形,形体,身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16短文两篇(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第四单元16 短文两篇01积累运用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德馨.()苔.痕()案牍.() 蕃.()淤.泥() 西蜀.()濯.() 清涟.() 蔓.() 亵.玩( ) 噫.()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谈笑有鸿儒..()(5)可以调.素琴()(6)无丝竹..之乱.耳()()(7)无案牍之劳形.()(8)可爱者甚蕃.()(9)晋陶渊明独.爱菊( )(10)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1)濯.清涟而不妖.()()(12)香远益.清()(13)亭亭..净植.()()(1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5)陶后鲜.有闻()(16)宜.乎众矣()3.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苔痕上.阶绿()(2)无案牍之劳.形()(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5.填空。
(1)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3)《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语句是:;写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6.综合性学习。
莲与中国文化关系最深,在中国,莲花被推崇为君子。
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喜爱这种植物,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之赞美。
(1)在中国文学里,与莲有关的诗词不计其数。
请你写出几句与“莲”有关的诗词名句。
(2)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在济宁市举行。
承办省运会,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夙愿。
右图是省运会会徽,会徽图形是由“荷花”变形为“三位手拉手奔向前的运动员”,“荷花”为“济宁市市花”,体现了“济宁”的特色。
请你仔细观察,说说“荷花”的象征及寓意。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短文两篇》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1)蕃(
)
(2)濯(
)
(3)蔓(
)
(4)益(
)
(5)植(
)
(6)鲜(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取: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 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 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而名之不可(
)
(2)莫能肖也(
)
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 释是(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
)
(2)惟吾德馨(
)
(3)往来无白丁(
)
(4)无案牍之劳形(
)
(5)濯清涟而不妖(
)
(6)不可亵玩(
)
(7)宜乎众矣 (
)
(8)亭亭净植 (
)
3.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何陋之有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16 《短文两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6 《短文两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思考探究一、朗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
《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二、《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参考答案:《陋室铭》的主旨是从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的,作者以此结束全文,既巧妙地照应了开头“惟吾德馨”,又显得立意高远。
“惟吾德馨”是古人淡泊名利、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是古人对道德情操的最高追求。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忽略美好的品行,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三、《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参考答案:【示例】君子品质: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慕名利。
“出淤泥而不染”寓意从污浊的环境中走出来,却能保持纯真的品质而不沾染坏习气。
周敦颐的这句话寓示了人生的一种境界。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这种操守,即使身处污浊的环境,依然能保持已身。
积累拓展四、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点拨:先熟读,再背诵。
朗读课文时,要注意节奏。
默写时,字体要工整,并注意易错字。
五、“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
1.何陋之.有?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友人惭,下车引之.。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参考答案:1.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助词,的。
3.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代词,指陈元方。
5.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基础练习】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是( )A.谈笑有鸿儒(rú) 无案牍之劳形(dú)B.花之隐逸者也(yì) 惟吾德馨(xīng)C.可爱者甚蕃(fān) 苔痕上阶绿(tái)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xiān)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
2.下列与课文不一致的是(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C.菊花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D.台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3.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多)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新鲜的,滋味美好的)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学问的人)4.下面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是( )例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孔子云:“何陋之有?”D.无丝竹之乱耳5.填空。
(1) 《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的古代文体。
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作者的感想。
(2)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的。
(3) 《爱莲说》的作者是。
他是北宋的家。
著有《》《》等。
(4) 《陋室铭》的作者是,他是代的文学家。
【综合练习】一、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词语:①德馨②鸿儒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A.白色的琴宝贵的书B.朴素的琴镀金的书C.经常使用的琴金黄色的经书D.不加装饰的琴指佛经3.下列词语中能概括本文大意的一个是( )A.陋室B.德馨C.鸿儒D.何陋之有4.把“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译成现代汉语。
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同步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同步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基础导练《陋室铭》《爱莲说》1.周敦颐是代著名的家,《爱莲说》是一篇(写法)的古代散文名篇,作者以自况,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起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说”是。
2.刘禹锡是中唐著名诗人。
其《陋室铭》一文中,多用字数相同、意思相连的对句,这种句子被称为。
这种句子以外的,统称。
3.《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4.《陋室铭》中揭示全文主旨的一句是《陋室铭》1.给文章分层次。
2.作者采用手法引出题旨,文中的“仙”和“龙”其实都是暗喻的人。
全文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3.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4.文章结尾提出了两个历史人物,引用孔子的一句话,各有什么作用?5.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能力提升《爱莲说》1.作者写出了莲哪些优点?2.要赞颂莲花,却先提到菊和牡丹,为什么?3.用原文回答“予独爱莲”的原因。
4. 和“水陆草木之花”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B. 孔子云:何陋之有C.始龀,跳往助之D.无丝竹之乱耳5.将菊、牡丹、莲—一拟人,用高尚品格的“莲”自况,婉曲批判《陋室铭》《爱莲说》1.宋哲学托物言志具有高洁品格的“莲”一种文体,它往往通过描绘事物来抒情议论,说明道理。
2.骈句散句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1.…惟吾德馨||…无案牍之劳形||…2.比兴品德高尚惟吾德馨何陋之有3.陋室的环境,陋室中的人和陋室的生活三个方面4.用类比的手法,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从建筑和屋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爱莲说》1.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2.起衬托作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 给下面的字注音。
陋()铭()馨()牍()鸿()儒()淤()涟()蔓()苔()蜀()逸()噫()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3.下列句中加点的单音节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词,并填入括号内。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5)可以调.素琴()(6)出淤泥而不染.()(7)香远益.清()(8)宜.乎众矣()4.选择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
(1)无案牍之劳形A.无/案牍之劳形B.无案牍/之劳形C.无案牍之/劳形D.无案牍/之/劳形(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义项。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A.应当B.适宜C.当然(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A.新鲜B.少C.鲜艳(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A.否则B.却C.那么,就(4)无丝竹之.乱耳A.助词、的B.代词,它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5)可以..调素琴A.能够,用现代汉语“可以”B.可以用来C.能凭借(6)濯清涟而不妖.A.美丽而不庄重B.妖气C.装束奇异(7)同.予者何人A.赞成B.同意C.和……一样(8)亭亭净植.A.植物B.栽种C.树立6.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之劳.形(5)不蔓.不枝.(6)香远.益清.7.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1)无案牍之劳形.古义:今义:(2)惟吾德馨.古义:今义:(3)谈笑有鸿.儒古义:今义:(4)无丝竹..之乱耳古义:今义:(5)宜.乎众矣古义:今义:8.将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6课《短文两篇》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短文两篇》课时练一、文言文基础达标阅读《陋室铭》,完成1-5题。
(15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选文的作者是代。
(2分)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④)无丝竹之乱耳()3.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4.翻译句子。
(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5.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2分)二、课内外比较阅读(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 谈笑有鸿儒鸿儒②人不堪其忧不堪7.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8、[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
(4分)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三、《爱莲说》精彩课内阅读、(17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加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调素琴(弹)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有仙则名(著名,出名)B.无案犊之劳形(劳累)山不在高(在于)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C.孔子云(说)谈笑有鸿儒(大)惟吾德馨(香气)D.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是陋室(这)阅金经(佛经)2.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 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B.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C.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D.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陋室铭》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陋室铭》《爱莲说》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陋室铭》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爱莲说》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5.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
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即自己也有向古名贤学习的愿望和决心。
B.刘禹锡诸葛亮和扬雄,他们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住在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草堂中的杜甫,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同类。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象征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志洁行廉,仪态端庄,美名远扬。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16 短文两篇(附答案)
16短文两篇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之”通常有以下五种用法,指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
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前置的标志(1)孔子云:何陋之有?()(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无案牍之劳形。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晋/陶渊明/独爱菊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4.揣摩作者的精妙构思,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
开头以类比发端,用、喻陋室,自然引出正题:颂扬陋室。
中间从、、三个方面来写“陋室”不陋。
最后奇峰突起,列举三位古人的事例来证明“陋室”不陋。
(2)《爱莲说》以为线索,以和作为莲的正衬和反衬,借花喻人,表达了作者对争名夺利者的厌恶,对完美道德者的礼赞。
5.理解填空。
(1)《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3)《爱莲说》中表明莲具有高雅、庄重气质的句子是:。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陶后鲜.有闻()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课时练习附答案
第16课《短文两篇》课时练习第1课整体感知1.指出“龙”“仙”比喻什么?2.从全文内容看,作者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3.本文题为《陋室铭》,而作者却没有直接去写陋室,为什么?既然是陋室,作者就应该倾其笔写尽其陋,然而作者又没有去写其陋,相反却极写其不陋,这又是为什么?4.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5.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不陋?课内精读阅读《陋室铭》,完成下列问题。
6.解释句子中加括号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7.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A.何陋之有?( )B.忘路之远近( )C.渔人甚异之( )D.具答之(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F.君之病在肌肤(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第2课整体感知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课内精读阅读《爱莲说》,完成下列问题。
7.解释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陶后鲜.有闻8.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教部编版语⽂七年级下册第⼗六课《短⽂两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教部编版语⽂七年级下册第⼗六课《短⽂两篇》同步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字词书写1.根据拼⾳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
鸿rú(____)陋室铭.(____)yū泥(____)不màn不枝(____)xiè玩(____)濯.清涟(____)隐yì(____)鲜.有闻(____)⼆、其他2.解释下⾯字词中加点字的含义。
斯.是陋室(____)鸿.儒(____)⽆案牍之劳形.(____)可爱者甚蕃.(____)出淤泥⽽不染.(____)濯.清涟(____)不妖.(____)鲜.有闻(____)亭亭净植.(____)亵.玩(____)3.⽂学常识填空。
(1)刘禹锡,字________,河南洛阳⼈,唐代诗⼈、________家、________家。
⽩居易称之为“_______”。
著有《_______》《⽵枝词》《_______》等。
刘禹锡诗⽂俱佳,涉猎题材⼴泛,与柳宗元并称“______”,与韦应物、⽩居易合称“_______”,并与⽩居易合称“________”。
(2)周敦颐,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家。
字________,号濂溪,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
晚年在庐⼭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________”。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影响。
著有《________》《________》《通书》。
4.写出加点词的古今义。
(1)惟吾德馨.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2)⽆丝⽵..之乱⽿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3)⽆案牍之劳形.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5.指出句中“之”字的⽤法。
(1)孔⼦云:“何陋之有?”(______)(2)⽔陆草⽊之花,可爱者甚蕃(______)(3)⽆案牍之劳形(______)(4)⽆丝⽵之乱⽿(______)(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______)(6)莲之爱,同予者何⼈(______)6.翻译下列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 16 短文两篇(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第四单元16 短文两篇01积累运用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德馨.()苔.痕()案牍.() 蕃.()淤.泥() 西蜀.()濯.() 清涟.() 蔓.() 亵.玩( ) 噫.()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谈笑有鸿儒..()(5)可以调.素琴()(6)无丝竹..之乱.耳()()(7)无案牍之劳形.()(8)可爱者甚蕃.()(9)晋陶渊明独.爱菊( )(10)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1)濯.清涟而不妖.()()(12)香远益.清()(13)亭亭..净植.()()(1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5)陶后鲜.有闻()(16)宜.乎众矣()3.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苔痕上.阶绿()(2)无案牍之劳.形()(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5.填空。
(1)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3)《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语句是:;写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6.综合性学习。
莲与中国文化关系最深,在中国,莲花被推崇为君子。
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喜爱这种植物,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之赞美。
(1)在中国文学里,与莲有关的诗词不计其数。
请你写出几句与“莲”有关的诗词名句。
(2)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在济宁市举行。
承办省运会,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夙愿。
右图是省运会会徽,会徽图形是由“荷花”变形为“三位手拉手奔向前的运动员”,“荷花”为“济宁市市花”,体现了“济宁”的特色。
请你仔细观察,说说“荷花”的象征及寓意。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 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精品优秀获奖完美实用
前言:该同步练习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针对当前最新的热点、考点、重点、难点、知识点,精心编辑而成。
以高质量的同步练习助力考生查漏补缺,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最新精品同步练习)16 短文两篇1.找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A.案牍.(dú)B.德馨.(xīng)C.调.素琴(tiáo)()(2)A.淤.泥(yū) B.甚蕃.(pān) C.西蜀.(shǔ)()(3)A.苔.痕(tāi) B.鸿儒.(rú) C.亵.玩(xi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A.何陋之.有 B.无案牍之.劳形C.以我酌油知之. D.水陆草木之.花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往来无白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5)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6)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7)晋陶渊明独.爱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8)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 短文两篇 习题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精品优秀获奖完美完整实用
前言:
该习题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针对当前最新的热点、考点、重点、难点、知识点,精心编辑而成。
以高质量的习题助力考生查漏补缺,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最新精品习题)
16 短文两篇
《陋室铭》
01 积累运用
1.给下面的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德馨.(xīn)案牍.(dú)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
无/丝竹/之乱耳
3.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1)有仙则名.名:出名,有名
(2)有龙则灵.灵:灵验
(3)斯.是陋室斯:这
(4)惟吾德馨.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5)谈笑有鸿.儒鸿:大
(6)可以调.素琴调:调弄
(7)无案牍之劳形.形:形体、躯体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4)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5.根据提示填空。
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同步学习复习计划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累积与运用1.以下语句朗诵节奏区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濯清涟/而不妖 B.可爱者/甚蕃 C.予偏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同予者/何人2.以下句子中的“之”与其余三项用法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水陆草木之花 B.莲,花之君子者也C.牡丹,花之荣华者也D.予偏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以下各组加线字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能够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4.以下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
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示作者以古名贤自况,即自己也有向古名贤学习的梦想和信心。
刘禹锡诸葛亮和扬雄,他们都拥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文雅脱俗而才干横溢。
住在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草堂中的杜甫,也能够说是他们的同类。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象征君子通畅事理,行为方正,志洁行廉,仪态庄重,美誉远扬。
《爱莲说》写菊、写牡丹是为了衬莲,在映托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行,同时又针砭了时俗。
5.下边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剖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示了作者对政界生活的唾弃。
B.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示只需环境幽静安静,生活安逸,“陋室”就不陋。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选文在描绘“陋室”时,要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幽静安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味之文雅。
6.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爱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攀高接贵的肮脏世风的唾弃。
文章浓墨重彩描述了莲的心胸,莲的风节,描绘了莲花的超常脱俗,寄望了作者对理想人品的一定和追求。
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畅事理,行为正直的崇高质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期末复习讲解与练习
第一部分《陋室铭》【知识精讲】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在于“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统领全篇。
(6)描写与抒情从表达方式看,《陋室铭》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与某一具体的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文章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事中见理,景中显情,诚可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
这样就把作者的闲情逸事,居室美景写得含蓄生动而意韵悠远。
(7)用典文章巧于用典。
如借“诸葛庐”、“子云亭”以自况,且引孔子之语——“何陋之有?”说明陋室“不陋”,从而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六)知识总结1.古今异义(1)形古:身体今:常用义为“样子”(2)馨古:品德高尚今:芳香(3)鸿古:大,渊博今:鸿雁,书信(4)丝竹古: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乐器的声音今:丝绸和竹子(5)调古:弹奏今:调解2.一词多义(1)之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案牍之劳形②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③代词,代指前文所指的事物:操蛇之神闻之④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何陋之有(2)往来:①表示交往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②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3.词类活用(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活用动词,出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显出有灵气。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
)(4)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5)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6)苔痕上阶绿(上:方位名词作动词,蔓上。
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
)4.特殊句式(1)何陋之有:倒装句,宾语前置,即“有何之陋”,句意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关于“之”的词性,学术界有两种解释:一是“之”作助词,无词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一是“之”作代词,复指宾语“何陋”,构成复指短语,并表宾语前置。
部编版本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四单元复习16短文两篇范文练习习题
16短文两篇累积运用【课前预习】1.字词累积——给加点字注音。
德馨(xīn)苔痕(hén)..2.文化累积——文学知识填空。
陋室铭案牍(dú).《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文学家,有“诗豪”之称。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许称述善事的文字,以后成为一种文体。
【基础提高】3.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名:闻名,闻名.(2)有龙则灵灵:灵验.(3)惟吾德馨馨:能分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道德美好.说笑有鸿儒鸿:大.无案牍之劳形.形:形体、躯体4.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道德好(就不感觉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搅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函费神伤身。
课内精读阅读《陋室铭》,回答下边问题。
5.文章题为“陋室铭”,作者为何一开始不写陋室,而写山川?以山川作类比,引出陋室。
6.作者赞誉简陋居室的目的是什么?表达自己不慕荣利、保持崇高节操的梦想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味。
7.陋室拥有哪些特色?①自然环境幽静;②交往人物不俗;③生活情味高洁。
8.作者从不一样角度写陋室,有什么作用?在于表示“惟吾德馨”,示意陋室不陋,同时也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供给了事实依照。
拓展阅读【甲】见课文《陋室铭》【乙】陶潜,字元亮,少怀崇高,博学善属文。
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尝著《五柳先生传》,时人谓之实录。
其亲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何尝有喜愠之色。
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
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说明】①适:知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④徽:系琴弦的绳索。
9.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1)有龙则灵灵:灵验.无案牍之劳.形劳:使劳苦何尝有喜愠.之色愠:生气,愤怒亦雅咏不辍.辍:停止10.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十六课《短文两篇(陋室
铭、爱莲说)》资料汇编
文学常识
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常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
课文《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2.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号濂溪先生,北宋道州(今湖南道县)人。
儒家哲学家(理学思想家),其著作合编《周子全书》。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
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写感想的小品文。
写法灵活自由,不拘一格。
课文《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
3.古代铭文代表:商汤的《盘铭》、崔子玉的《座右铭》、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苏轼《三槐堂铭》等。
“说”体文言文代表:韩愈《马说》《师说》;柳宗元《捕蛇者说》;袁枚《黄生借书说》等。
内容主题
《陋室铭》写自己的陋室与陋室中的高雅生活,表述了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也暗含着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
《爱莲说》通过描绘“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在象征中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反面来看,就流露出对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浇薄世风的鄙弃。
关键字词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出名,闻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神奇,神异)。
斯(斯,代词,这)是陋室,惟(惟,只)吾德馨(馨,能散播很远的香气,这里指美好的德行)。
苔痕上(上,名词作动词,蔓延上)阶绿,草色入(入,映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往来无白丁(白丁,没有功名的人,平民)。
可以调(调,调弄,弹奏)素琴(素琴,没有装饰的琴),阅金经(金经,佛经)。
无丝竹(丝竹,借指音乐。
丝,指弦乐器,弦乐;竹,指管乐器,管乐)之(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乱(乱,扰乱)耳,无案牍(安牍,指公文,文书)之劳(劳,劳累,使…劳累)形(形,形体,身躯)。
南阳诸葛(诸葛,诸葛亮)庐,西蜀子云(子云,指西汉文学家扬雄)亭。
孔子云:何陋之(之,结构助词,表示倒装)有?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可,值得)爱者甚蕃(蕃fán,多)。
晋陶渊明独(独,只)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出淤泥而(而,连词,表示转折)不染,濯(濯zhuó,洗涤)清涟(清涟lián,清水。
涟,水波)而不妖(妖,艳丽,妖艳),中通外直,不蔓(蔓,名词作动词,横生枝蔓)不枝(枝,旁生枝
茎),香远(远,远闻,远播)益清(清,清芬,清悠),亭亭(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植(植,竖立),可远观而不可亵(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玩焉。
予谓(谓,认为)菊,花之隐逸者(者,…的人或物)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噫yī,叹词)!菊之爱,陶(陶,指陶渊明)后鲜(鲜xiǎn,少)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宜,应当,当然)乎众矣!
要点点拔
两篇短文都是托物言志(托物寓意)之作。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出居室虽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而美名远扬。
《爱莲说》先铺陈莲花高洁的形象,然后在对比中揭示莲花的象征意味。
作者品评三花,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语言上,《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流畅,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变化灵活。
综合练习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0.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年代久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有技巧的朗读能够有效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朗读请注意:一、把握停顿,读准节奏,切忌太快;二、揣摩虚词,读出韵味,注意模仿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6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直()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亭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予()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众()
2.请在括号内填写下列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4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莲,花之君子者也。
()
3.用文中原句填空。
(5分)
①《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画龙点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爱莲说》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①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孔子云:何陋之有?②莲,花之君子者也;香远益清。
4.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晋陶渊明/独爱菊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下列句子“而”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出淤泥而不染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D.康肃笑而遣之
6.下列句中括号内词语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晋陶渊明(独)爱菊
B.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无丝竹(之)乱耳——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7.请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文。
(2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8.拓展阅读。
(12分)
《盘铭》商·汤: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衣铭》先秦·佚名:桑蚕苦,女工难,得新捐故后必寒。
注释:
商汤:商朝的开创者。
苟:如果。
(1)请从两句铭文中选择一句翻译为现代文。
(3分)
(2)铭文本是刻在器物上的托物寓意的文字,用来警诫自己。
所以总是借物来讲道理。
请从以上两则铭文中选择一则,说说其中寓意。
(3分)
(3)请从以下器物中选择一样,仿照上面两则铭文的手法,写一则铭文(可用现代文)(3分)
器物:手机、毛巾、书包、鞋子
参考答案:
1.馨,馨香,借指美好的德性;直:笔直,挺直;亭亭:挺立、耸立的样子;亵:亲近而不庄重;予:我;众:多。
2.对偶(对仗),互文;借代;比喻。
3.①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孔子云:何陋之有?②莲,花之君子者也;香远益清。
4.D。
5.D。
D项中“而”表示修饰关系,其它三项都是表示转折关系的。
6.B。
解析:A项中“惟”“独”都是“只”;C项中“之”都是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结构助词;D项中“吾”和“予”与文言
中常用的“余”一样,是第一人称代词,我。
7.(1)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心神),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2)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3)唉!对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8.(1)①如果一天新,就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
②采桑养蚕辛苦,纺织缝制艰难,得了新衣就弃旧衣,以后必受寒。
(2)示例:《盘铭》借盘要常用常擦洗,始终像新的一样,寄托要不断省察自身,不断更新自己之意。
《衣铭》借衣服来之不易,轻易抛弃旧衣必会受寒寄托要勤俭持家,不可浪费财物之意。
(引申到老朋友旧情谊等亦可)
(3)示例:手机——带来便捷,带来信息,未必带来智慧。
(能由物引申出寓意,句式整齐简洁地仿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