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4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3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分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四讲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就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 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第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作用,自觉树立 正确的意识。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
√
√
与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
追
①实践的概念和特点
√
求 真 理
3.求 索真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理的 ③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
历程
④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 性
√
√ √
低频考点 低频考点 中频考点 中频考点
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 低频考点 高频考点 低频考点
4.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第一,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 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 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第二,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 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14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45讲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 11 实践 的需要。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 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 12 认识 的发展。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实践处于 13 主观 和 14 客观 的交汇点上。
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 客观物质性
、能动性
和 社会历史性 三个特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 能动 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
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 10 实践 的产物。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 B.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 史性 C.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 D.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 展的动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B 解析 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为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 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 路不是新旧事物的关系,A 项错误;与“人”字形铁路相比较, 京张高铁在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要高得多,这说明实践活动具 有社会历史性,B 项正确;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成功的前提和 基础,C 项错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 变化、发展,D 项错误。
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 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 年,实现了不育系、保 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 年,两系法杂交水 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 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育种 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 年,创造了 亩产 1 149.02 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记录。
新课标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14单元课时3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必修4
课时3 求索真理的历程[考纲展示]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
2.实践是相识的基础:实践是相识的来源;实践是相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相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相识的目的。
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详细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
4.相识过程:相识的反复性;相识的无限性。
课前八分钟记忆填一填,背一背,想一想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87页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87页考点一实践[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1.实践的概念和特点(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干脆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温馨提示](1)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实践。
(2)实践不是思维活动、相识活动,如学生的学习不是实践。
(3)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范围不能扩大或缩小。
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认为“实践是人们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4)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实践的特点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究世界规律的科学试验活动,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实践是相识的基础(1)实践是相识的来源①相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②相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③干脆阅历和间接阅历都是实践的产物。
[温馨提示]相识的来源≠获得相识的途径。
相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
个人获得相识的途径有两个,即干脆阅历和间接阅历。
(2)实践是相识发展的动力①相识产生于实践的须要。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供应日益完备的相识工具。
③实践熬炼和提高了人的相识实力。
(3)实践是检验相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35课时 求索真理的历程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
第35课时求索真理的历程一、选择题1.(2017陕西汉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20)2017年央视春晚小品《天山情》演绎发生在格库铁路修到南疆段的真实故事。
小品中有一个细节是小毛驴向帮助新疆建设的铁路工人鞠躬又握手,看似简单,但训练很难。
毛驴脾气倔强,不好驯化,演员尚大庆每天跑到北京四环的农家院,给驴喂东西,和驴联络感情,常跪在地上练习和驴“握手”,最终有了舞台上的那一精彩瞬间。
材料表明( )①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工作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②毛驴之善和人之善归根结底都源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③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可以依据事物的自身性质建立新的必然联系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8吉林长春一模,20)全球首台AP1000核电机组——浙江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2016年12月15日正式进入性能测试的最后阶段,这也是该机组在装入核燃料前的最后一项工作,按照计划该核电机组预计2017年上半年并网发电。
这表明( )①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②人类的计划能够准确预测未来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④规律使世界呈现“人化”特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8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研,15)下面漫画所揭示的哲理是(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更胜于头脑中的智慧②亲身的实践经验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③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能提升自己的认知④好的策略只有回到实践中才有意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2018安徽十校联盟摸底,20)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这样的极寒地区地震台网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我们也观测不到,但是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上天后,就可以不受这些自然环境的约束,对全疆域实时观测。
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们能根据自己的愿望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②人们能改变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有利联系③借助新的认识工具,人能延伸人的认识器官④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实践的内容水平会不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7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20)自从塑料被广泛使用,“白色污染”一直困扰着人类。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方案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3335课)课件
第33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 2.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关系
返回目录
第33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 高考点拨 ①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原 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要求 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考点 往往联系哲学的其他考点,如“规律是客 观的,要按规律办事”,“事物的联系是 客观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是普遍的、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发展具有普遍性,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等。②考查物质概念。注意物质返回与目录
返回目录
第33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 命题探究 • ► 命题角度1 物质与运动
•
例3 [2011·浙江卷] 每天都会有新的
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
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
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
溶盐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 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
返回目录
第33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返回目录
第33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
2.全面认识相对静止
•
(1)相对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特殊的运动。
•
(2)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
(3)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
• 高考点拨 高考对于哲学上运动概念 的考查往往结合生活中具体的运动现象进 行,因此考生需要培养自己获取信息、解
• [解析] 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思维 与存在的关系。题干的引文内容强调的是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体现的是 唯物主义的观点。据此判断,A、B表述不 符合题意,C表述体现的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故排除。答案为D。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新人教
突 破
想意识都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都是客观存在的。
2.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
× [提示]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人脑 之外的客观事物是不存在意识的。
返回目录
第33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A.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 C.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 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
(3)物质运动的规律:①规律的概念;②规律的客观 性和普遍性。
返回目录
第33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基 础
主干梳理
知 识
一、世界的物质性
回 扣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__规__律____形成和
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中的一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返回目录
第33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易错辨析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 [提示] 这种观点否认了相对静止。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返回目录
第33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解析] B 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考查运用知识解读
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旨在表明海水与海床沉积层之
间每天都有盐分流动,但海水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每天
破 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返回目录
第33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易错辨析
1.客观实在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
× [提示] 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
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
核 心
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而客观存在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
[2020届高考政治精品]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进阶提分秘诀.doc
一、分析考情心中有数近三年选择题考情从近三年的选择题考情看,三年共考选择题10个,占比为10/31,达到32%。
考查形式主要是单独考。
考查重点是认识论。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知识没有单独考,而是与第五课组合考。
近三年主观题考情从近三年主观题考情看,共考2道,占比为2/9,达到22%。
考点集中在认识论上,考查形式为单独考。
综合近三年选择题和主观题的考情看,本单元共考12道题,占比为12/40,达到30%,与平均数持平。
考点集中在认识论,三年来每套题都有一个认识论试题,不是选择题就是主观题,其中7道选择题,2道主观题。
考点涉及到实践和认识关系、追求真理的知识、认识的无限性和反复性等。
复习中尤其注意这个特征。
唯物论部分只考了三个选择题,涉及考点主要是物意关系、意识能动性。
3.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 )【答案】错误【解析】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
4.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 )【答案】错误【解析】不一定是正确反映。
5.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 )【答案】错误【解析】客观实际是出发点。
6.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
( )【答案】错误【解析】获得认识的途径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7.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答案】错误【解析】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诊断反思,查漏补缺1.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2.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
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
”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答案】C【解析】哲学上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4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拔高教师用书新人教版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精品」2020年高考政治人教版总复习配套课件: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4-33-精品资料
(2)不能将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混同。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 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 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 区 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 别 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 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 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 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 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 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 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 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 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 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提示:人类活动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持续暴增,破坏了地理 环境,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这表明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 观的物质体系,人类活动应该尊重地理环境这一客观要素;自 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 机整体,②④正确。①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与题意无关。 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 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③错误。
2.下列漫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C)
当人类看到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
当人类看界是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人类对
自然的改造必然会造成对自然的破坏 ③顺应自然就一定能实
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人为臆造或割
提示:× 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有其不同的表现
形式,故错误。
4.运用物质概念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填空]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 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 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与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 二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据此,以 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①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 概念;②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③哲学不关注 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④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 的区别)。[2014·广东卷改编]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梳
备
理 的活动。
考 典
高
题
频
精
考
练
点
透
析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高
效
名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本
师
课
导 航
1.实践是认识的 来源 。
纠 错
笔
本
课 知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动力 。
记
识 概 览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 。
随 堂 巩
固
基 础
4.实践是认识的 目的和归宿 。
演 练
知
识
梳 理
透
析 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
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高
效
名
本
师
导
2.实践的特点
课 纠
航
错
本 课
(1)实践具有 客观物质性 。
笔 记
知 识 概
(2)实践具有 主观能动性 。
随 堂
览
巩
基
(3)实践具有 社会历史性 。
固 演
础
练
知 识
【误区警示】 实践不是孤立的活动,但可以是单个人
高
效
名
本
师 导
高考视角1 实践的特点
课 纠
航
错
本
(2013.广东梅州中学月考)早期人类的生产
笔 记
课
知 识
识
随
概 能活动不是实践。
堂
览
巩
固
基 础
(2)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不是实践。
演 练
知
识 梳
(3)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2把握思维的奥妙核心考点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课
考点精讲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从前,有个牧师劝穷人信教。 他问一个穷人:“你死后愿升天堂,还是愿下地 狱?” 穷人回答说:“唉,看吧!哪边的玉米面便宜, 就到哪边去吧!” 思考:这则笑话说明了什么?
⑴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 ⑵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 ⑶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
提示 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科学理论指导+尊重 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规律是客观的、 普遍的,要求做到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利用规律;③意识的 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④尊重客观规律与 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视野拓展
(3)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典例1】(2014•天津卷,5)漫画《如此创 新》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 ) 1.定考点: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 动性的关系
2.抓关键:领悟漫画《如此创新》的道理
3.析选项:漫画中第二位修板凳的人所谓的 “创新”其结果使板凳不能使用,这说明创新 要尊重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故D项正确。
答案 D
如此创新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 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 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
命题探究
【训练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经济形势 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宏 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还存在许多不 确定因素,这要求我们深刻把握经济发展 运行规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 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 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 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巩固 和发展好的经济形势,要着眼当前,谋划 长远。” 请说明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2020年高考政治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必修4第14单元课时3求索真理的历程含解析
一、选择题1.“五四运动”是一场由青年学生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是中国青年学生探求人生道路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也助力着今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梦的实现。
材料说明()①青年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规律的制约去追求理想的个人生活②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五四精神能指引中国青年学生实现人生的梦想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五四精神的弘扬对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④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五四运动是爱国人士有目的、有意识的爱国行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五四精神助力着今天中国梦的实现,说明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③正确;五四运动是一场由青年学生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说明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④正确;人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①错误;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而意识不能直接起作用,②错误。
答案:D2.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其安全问题引发关注。
2018年8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极棒2018国际安全极客大赛有两大“重头戏”:一个是聚焦人工智能算法安全的CAAD对抗样本攻防赛,另一个是聚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安全的数据追踪挑战赛。
大赛围绕人工智能安全展开,有利于()①积极回应和解决人工智能使用中的新问题②借助比赛将参赛者的间接经验上升为直接经验③通过比赛检验参赛者的理论设想是否正确④提高人工智能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针对人工智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举行大赛,这有利于积极回应和解决人工智能使用中的新问题,①正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比赛可以检验参赛者的理论设想是否正确,③正确;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能上升为直接经验,②错误;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工智能并不具有这一能力,④错误。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十四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考点三 求索真理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三求索真理考点三求索真理的历程问题导思 1.实践的含义是什知识梳理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么?特点有哪些? (2)特点:实践具有②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③历史性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真理的含义及特事物及其规律的⑧正确反映点。
(2)特点:真理是⑨客观的、有⑩条件的、?具体的 (1)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4.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上升性: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④来源,是认识发展的⑤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⑥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1)含义:真理是标志⑦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1.全面把握实践的特点这是实践活动与人客观物的认识活动的区别质性所在这是实践活动与动②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能动性物本能活动的区别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所在③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社会历史性①实践的基本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都是客观的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活动的区①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然带有一定的社会的烙印1别所在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2.如何理解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1)真理形式上是主观的,但不是纯粹主观的认识,因为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2)受反映角度等因素影响,人们可以对同一事物形成多种不同认识,但特定角度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索真理的过程A组基础达标1.成功就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变成“I’mpossible!”。
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真理具有具体性条件性D.意识具有决定性B[A、C两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题干强调由不可能转变为可能,即强调的是转化为现实,故B 项正确;D项观点错误,意识不起决定作用。
]2.(2017·滨州一模)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和Virgo合作团队宣布他们利用高级LIGO 探测器首次探测到来自于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
从爱因斯坦在1916年预测出引力波,到2015年LIGO 获得直接观测证据,整整跨越了一百年。
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点②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③思维都能正确认识存在,二者有同一性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改造世界不一定就是实践,故②错误;并非所有的思维都能正确认识存在,故③错误;人类对引力波的不停探测体现出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从爱因斯坦只能预测出引力波到LIGO通过探测器获得直接观测证据,体现出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故①④正确。
]3.由四层粒子探测器组成的科学探测有效载荷联试成功,顺利交付卫星总体,为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奠定了基础。
暗物质是宇宙中由万有引力效应明确证实其存在、但没有通过电磁波被直接观测到的物质,长久以来是粒子物理和宇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为此,我们应该( )①放弃探索,因为认识是不可知的②积极探索,因为认识是可知的③积极实践,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④积极实践,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③D[暗物质是宇宙中由万有引力效应明确证实其存在、但没有通过电磁波被直接观测到的物质,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因为认识是可知的,积极实践,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②③正确;①是一种不可知论;④说法错误,认识的途径包括实践和读书(学习)。
]4.(2017·登封质检)5年前,第一辆由3D打印机“打出来”的汽车问世;4年前,飞机首次被“打印”而成;1年前,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地为一名12岁男孩植入了3D打印脊,属全球首例…… 今天,3D打印技术正在打破人类的想象,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④科学实验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C[“打破人类的想象”体现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推动人类认识不断深化,①符合题意;每一个时间节点上3D技术的标志性成果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④符合题意。
材料未体现出认识反复性的特点,②排除;③表述错误。
]5.项羽自刎前曾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杜牧为此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由此可见( )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B[②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排除。
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③排除。
杜牧、王安石对项羽乌江边自刎的行为的认识有所不同,这说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①正确;同时也能够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了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影响,④正确。
] 6.近年来,我国对很多法律作出了调整与修改。
对于修改内容,业内人士和普通公民都有不同的理由与解释,但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这告诉我们( ) A.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B.真理与谬误没有界限C.任何人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D.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A[真理与谬误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并非所有认识都是真理,故B、C项错误,排除;D项偏离题意;A项观点正确分析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内涵,故选取。
]7.根据党建需要,“主体责任”首次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而且比起以往有了全新的表述,从以往强调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扩展到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
这说明( )①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②人类认识在推翻以往真理的过程中向前发展③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④人类要随着时间推移和条件变化去发展真理A.②③ B.②④C.①③ D.①④D[认识发展过程中,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故②错误;③偏离题意指向,排除;根据党建需要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过程,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发展认识的过程,也是人类根据时间推移与条件变化发展真理的过程,故①④正确。
]8.(2017·大连模拟)随着《芈月传》的热播,对西安兵马俑到底是谁的陪葬品的争议尘嚣日上。
传统观点认为,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但另有些史学家认为兵马俑是芈月的陪葬品,并提出了相关证据。
对兵马俑的争议( )①说明历史事件由于年代久远,难有评定标准②最终需要通过考古结果来证明孰对孰错③表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④折射出意识的直接现实性和主动创造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历史事件虽然年代久远,但仍有评定标准,故①错误;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但没有直接现实性,故④错误;考古作为实践活动,可以来验证争议的对错,故②正确;对陪葬品问题存在争议,体现认识的复杂性,即认识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故③正确。
]9.(2017·鞍山质检)埃博拉病毒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但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在日内瓦宣布,经过初步临床实验分析,一种由加拿大卫生部研制的埃博拉疫苗对预防埃博拉病毒感染非常有效,2 000多名埃博拉病毒密切接触者在接种疫苗后无一人染病。
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实践具有能动性②认识是实践的目的③认识具有无限性④真理是可以被推翻的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故②错误;经过反复检验、已经确定的真理不会被推翻,故④错误;研制成果指导人类对埃博拉病毒的防治,体现出实践的能动性,故①正确;人类在研究埃博拉病毒防治方面取得新成果,体现出认识的无限性,故③正确。
]10.(2017·成都质检)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在《自然》上发表了一项结论惊人的研究,大脑会通过淋巴管道与免疫系统直接联结。
在旧有的认识中,淋巴管道并不存在于脑部,这项新发现将颠覆几十年来书写在教科书上的结论。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的过程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④认识要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这项新发现将颠覆几十年来书写在教科书上的结论,这说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③符合题意;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①错误;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④错误。
]B组能力提升11.下边的漫画《“让世界充满爱”演讲会》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要重视实践③物质决定意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④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③④B[材料中的某人到处宣传“让世界充满爱”,到处演讲,可是在生活中却不去做让世界充满爱的事情,因此没有做到重视实践,也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故②③正确;①与题意无关;④说法绝对,故排除。
]12.近年来,我国高考改革的实践稳步推进,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已经进入实践阶段,其余省份也陆续制定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未来的高考如何考,学校如何教,高校如何招,引发了人们对于高考的重新审视。
这说明( )①教育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具有社会历史性②高考一直是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认识具有反复性③关于高考人们难以形成共识,真理具有多样性特征④高考改革属于社会实践范畴,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④A[关于高考,人们可以形成共识,故③错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的是居于被决定地位的社会意识、认识等,而不是居于决定地位的社会实践等,故④错误;我国教育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进行改革,体现出其社会历史性,故①正确;通过实践稳步推进、重视审视教育等体现出人类对教育认识的反复性,故②正确。
]13.(2017·郑州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疟疾是仅次于艾滋病的“第二号杀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率领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成功创制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研究初期,屠呦呦团队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两千多种方药,并筛选出了最有希望的青蒿,但实验结果并不十分理想。
之后,他们查阅中医药典籍《肘后备急方》,从“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等文字记载中获得灵感,在尝试用水、乙醇等方法提取失败后,最终采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先驱性地发现了具有100%抗疟作用的青蒿素。
后来,他们采用元素分析、光谱测定等西医药常用的技术手段,明确了青蒿素是一种全新的抗疟药,打破了过去认为“抗疟药必须含氮杂环”的断言。
针对青蒿素成本高、难以根治疟疾等缺点,他们又创制出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的双氢青蒿素。
世界卫生组织评价“青蒿素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治疗恶性疟疾的唯一真正有效的药物”。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屠呦呦在创制青蒿素的实践中是如何推动认识发展的。
[解析] 一是注意知识要求,即认识论中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相关知识;二是对知识要进行细化运用,从新问题和新要求、思维方式、认识工具等分析问题;三是答案组织过程中注意理论与事实的统一。
[答案]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屠呦呦创制青蒿素的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了研究的发展;提取青蒿素经历多次失败后,屠呦呦改变思维方式,最终找到提取青蒿的科学方法;屠呦呦运用新的认识工具进行分析、测定,明确了青蒿素是一种全新的抗疟药。
14.党中央一再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依法治国这条道路的确立既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法治理念和模式,是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为什么既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