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专家课件1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1
诗歌赏析
词的下片,作者又运用想象的翅膀,及托物言 志的写法,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 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挡住月光的“桂婆娑” ,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斫去桂婆 娑”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 总之,作者通过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来解决现实的 苦闷与实现理想的浪漫主义手法的特点,是一首富 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25、你不能拼爹的时候,你就只能去拼命! 26、如果人生的旅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27、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励志名言: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28、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留下的蹒跚脚印。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3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 32、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33、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下,改变模样。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部编教材《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部编版1
《式 微》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
新课导入
四书五经之一的《诗经》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 地位,今天我们学习《式微》 这首诗。
文学常识
1、《诗经》简介
①《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 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到 汉代时称为《诗经》, 共305篇。收集 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 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 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品读,感知画面美
例1:我看到一个女子在等他的丈夫, 她焦灼不安,眉头紧蹙,不断踮着脚 尖,太阳从她的眼前一点一点消失, 直至不见,她顿时面如死灰,惨白的 脸颊显出痛苦的神情。继而我看到她 对着这黑暗在倾诉她的忧伤。
品读,感知画面美
例2:我看到一个男子在田间拄着锄头 叹息,太阳虽已西沉,却仍是汗流浃背, 他抬起头看着夕阳毫不眷恋的下沉却无 能为力,他欲把腿起行,奈何今天的进 程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摇摇头继续干 活。直至黑暗把他们吞没。露水沾湿了 他们的衣裳,污泥爬上了他们的胸膛, 但是他们都无暇顾及。
背读,再享诗意美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中考链接
1、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
教学难手点: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①哪句话总领了这部分的内容? 缭绕:回环旋转。
答: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 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因为第一次无论愉快不愉快,但感觉都是新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所以使人回味无穷。
中考链接
4.“式微”和“微君之故”中“微” 的意思分别是( D ) A. 细小;(如果)不是。 B. 昏暗;微妙。 C. 衰微;微妙。 D. 昏暗;(如果)不是。
中考链接
5.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诗歌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紧接着交代原因,上下两章变 换两处文字,在巧妙的变换中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 B. 全诗刻画了两个场景,在露水中劳作,在泥地里劳作,主要是为歌颂劳动 人民的勤劳。 C. 全诗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就把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 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D. 这首《式微》“语浅意深,中藏无限义理”,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
新课导入
四书五经之一的《诗经》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 地位,今天我们学习《式微》 这首诗。
文学常识
1、《诗经》简介
①《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 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到 汉代时称为《诗经》, 共305篇。收集 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 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 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品读,感知画面美
例1:我看到一个女子在等他的丈夫, 她焦灼不安,眉头紧蹙,不断踮着脚 尖,太阳从她的眼前一点一点消失, 直至不见,她顿时面如死灰,惨白的 脸颊显出痛苦的神情。继而我看到她 对着这黑暗在倾诉她的忧伤。
品读,感知画面美
例2:我看到一个男子在田间拄着锄头 叹息,太阳虽已西沉,却仍是汗流浃背, 他抬起头看着夕阳毫不眷恋的下沉却无 能为力,他欲把腿起行,奈何今天的进 程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摇摇头继续干 活。直至黑暗把他们吞没。露水沾湿了 他们的衣裳,污泥爬上了他们的胸膛, 但是他们都无暇顾及。
背读,再享诗意美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中考链接
1、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
教学难手点: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①哪句话总领了这部分的内容? 缭绕:回环旋转。
答: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 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因为第一次无论愉快不愉快,但感觉都是新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所以使人回味无穷。
中考链接
4.“式微”和“微君之故”中“微” 的意思分别是( D ) A. 细小;(如果)不是。 B. 昏暗;微妙。 C. 衰微;微妙。 D. 昏暗;(如果)不是。
中考链接
5.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诗歌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紧接着交代原因,上下两章变 换两处文字,在巧妙的变换中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 B. 全诗刻画了两个场景,在露水中劳作,在泥地里劳作,主要是为歌颂劳动 人民的勤劳。 C. 全诗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就把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 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D. 这首《式微》“语浅意深,中藏无限义理”,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处远眺,( 然而在这战
无 人 送 酒 来。
乱的行军途
赏析:劈头一个“强”字,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 中),没有 清景况。 “登高”二字紧扣题目中的“九日”,次 谁能给我送 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暗寓题目中“行军”的特定环 酒来。
课外古诗词诵读/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精彩课堂用语(听说读问写)(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
词语解释
课件PPT
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 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 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 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⑹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 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也指吹口哨。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作者档案
课件PPT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 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 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 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 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①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③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④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卞 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⑤凭:托,烦,请。 ⑥传语:捎口信。
参考译文
回头向东看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 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相遇,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与笔,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帮我报个平安。
参考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我又是弹琴又是长啸。 竹林深处清幽寂静无人知晓, 只有那天上的明月将我相照。
诗歌赏析
课件PPT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描绘了 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这首小诗总 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 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 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 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 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 古佳品。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3.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 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 。这句诗是 _正__是__江__南__好__风_,景_,__落__花__时__节__又_。逢君
课堂检测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 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_正__是_江__南_好__风__景,___落__花_时__节__又_逢__君_____。
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诗人借“山中月”和“江水流” 两个意象来传达眷念之情,这样寓情 于景,使情景交融 。另外,诗歌意境 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语言浅近, 音韵流畅,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爱恋。
写作特色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全诗意境明朗, 语言浅近,音韵流畅。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秋”字既点 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 奇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 “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 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爱恋, 对友人的思念。
思君不见下渝州。
顺流而下
细读 赏析写法、表达效果
山月为仰视所 见的静景
月影随水为俯 视所见的动景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点出了远游的 时令是在秋天。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品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入” 和“流”两个动词有何表达效果?
“入”和“流”两个动词写出了
古人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很多,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 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 动。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 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课堂检测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 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_正__是_江__南_好__风__景,___落__花_时__节__又_逢__君_____。
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诗人借“山中月”和“江水流” 两个意象来传达眷念之情,这样寓情 于景,使情景交融 。另外,诗歌意境 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语言浅近, 音韵流畅,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爱恋。
写作特色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全诗意境明朗, 语言浅近,音韵流畅。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秋”字既点 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 奇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 “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 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爱恋, 对友人的思念。
思君不见下渝州。
顺流而下
细读 赏析写法、表达效果
山月为仰视所 见的静景
月影随水为俯 视所见的动景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点出了远游的 时令是在秋天。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品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入” 和“流”两个动词有何表达效果?
“入”和“流”两个动词写出了
古人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很多,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 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 动。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 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PPT课件
整体感知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恰逢白露时节,更怀念家中的亲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虽有弟弟,但都离散各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何况天下依旧战乱不太平。
整体感知
商山早行
yún
温庭筠
duó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hú
zhǐ
yì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fú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整体感知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 ②叶 落 山 路 , 枳 ③花 明 驿 墙 。 因 思 杜 陵 ④梦 , 凫 ⑤雁 满 回 塘 ⑥ 。
整体感知
月夜忆舍弟①
shù
【 唐 】 杜 甫 shè
戍 鼓 ②断 人 行 ③, 边 秋 一 雁 声 。
露 从 今 夜 白 ④, 月 是 故 乡 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 书 长 不 达 , 况 乃 ⑤未 休 兵 。
①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 ②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③断人行:指 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④露从今夜白:意思是恰逢白露时节。 ⑤况乃:何况,况且。
称少陵野老。唐代诗人。杜甫忧国忧 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世人尊 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 内容,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 史面貌。因此被称为“诗史”。有 《杜工部集》传世。
知识备查
代表作:“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人教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1
人教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1
词语解释
(1)南安,今江西大余。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北行, 路过此地。军,宋代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名,或与府、 州同级,或与县同级。
(2)梅花南北路:指经过梅岭,梅岭,即大庾岭, 山上多梅树,故名梅岭,是广东和江西的分界岭。
(3)采薇: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不食周 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薇,一种野 菜。文天祥到了南安军曾绝食八天。
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作者档案
文天祥(1236—1283),字宋 瑞。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 诗人,民族英雄。祥兴元年 (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 (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至元十 九年十二月,于大都就义。著有 《文山诗集》、《指南录》、《指 南后录》、《正气歌》等。
人教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1
人教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1
诗歌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坚持数年抗元斗争,不幸被俘, 被元军押解北行,路过梅岭所作。颈联上句“山河 千古在”,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 而说“山河千古在”,意思是说,国家的山河是永 远存在的,不会被侵略者永远占领,言外之意是山 河有重光之日。
人教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1
人教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1
诗歌赏析
下句“城郭一时非”,是化用《丁令威歌》中 “城郭如故人民非”的句意,意思是说城郭被敌人 占领只是一时的,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这两句 对仗工整,声情激荡,于质朴之中见深厚之性情, 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这首诗化用诗 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 示出民族正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精品PPT优质课件
第三、四句写女主人公攀引枝条,摘下花朵, 想要送给日夜思念的丈夫的情景,刻画了一个闺中 思人、惆怅万分的女性形象。
第五、六句描绘了一幅女子执花在手,无语 凝伫,任花香盈袖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年 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一个“盈” 字暗示女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陷入了冥 想之中。
最后两句实际上是女主人无可奈何而说出的 自我宽慰的话,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诗歌解读
龟虽寿
曹操
寿:长寿。
竟:终结,这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里指死去。
腾蛇:传说中一种
能腾云驾雾的神蛇。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骥:骏马,好马。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枥:马槽。
烈士:有气节有壮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志的人。
盈缩: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但:仅,只。
养怡:指调养身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梁 甫 行
曹 植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郡(今安 徽亳州)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封陈王,死 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他的诗内容广泛, 形式优美,思想深刻,锺嵘称赞其“骨气奇高,词 采华茂”(《诗品》),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 是他的五言诗,代表了当时诗歌最高成就,对后世 五言诗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代表作有 《洛神赋》《白马篇》《七步诗》。
作者简介
《古诗十九首》,汉代无名氏创作 的一组抒情短诗。非一时一人所作,一 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
诗歌解读
庭中有奇树 华,花。下文的“荣”
也是“花”的意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滋,繁盛。
第五、六句描绘了一幅女子执花在手,无语 凝伫,任花香盈袖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年 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一个“盈” 字暗示女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陷入了冥 想之中。
最后两句实际上是女主人无可奈何而说出的 自我宽慰的话,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诗歌解读
龟虽寿
曹操
寿:长寿。
竟:终结,这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里指死去。
腾蛇:传说中一种
能腾云驾雾的神蛇。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骥:骏马,好马。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枥:马槽。
烈士:有气节有壮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志的人。
盈缩: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但:仅,只。
养怡:指调养身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梁 甫 行
曹 植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郡(今安 徽亳州)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封陈王,死 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他的诗内容广泛, 形式优美,思想深刻,锺嵘称赞其“骨气奇高,词 采华茂”(《诗品》),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 是他的五言诗,代表了当时诗歌最高成就,对后世 五言诗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代表作有 《洛神赋》《白马篇》《七步诗》。
作者简介
《古诗十九首》,汉代无名氏创作 的一组抒情短诗。非一时一人所作,一 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
诗歌解读
庭中有奇树 华,花。下文的“荣”
也是“花”的意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滋,繁盛。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精品课件1
●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
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 子的诗 词歌赋 层出不 穷,画 竹成为 中国绘 画艺术 中的一 个重要 门类, 封建士 大夫在 私园、 庭院中 种竹养 竹以助 风雅, 亦成为 普遍风 气。
诗歌背诵
梁甫行 八方各异气, 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4 梁甫行 曹植
名句赏析
整体欣赏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赏析:这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扩大了全诗的内涵,它不仅使 人想到逃民们的伤心落泪,而 且使人看到生产凋敝,村落萧 索的更广阔的社会环境。
课文古诗词诵读
1 庭中有奇树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整体赏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 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赏析:一个“盈”字,却暗示 《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 着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 思妇忆远的闺怨诗。写了一 久。本来,她“攀条折其荣”, 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 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 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 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 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 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 愁。 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一、整首默写 《庭中有奇树》
___庭__中__有__奇__树___,__绿__叶__发__华__滋____。__攀__条__折__其__荣____,__将__以__遗__所__思____。 ___馨__香__盈__怀__袖___,__路__远__莫__致__之____。___此__物__何__足__贵___? ___但__感__别__经__时___。 二、理解默写 1. 诗中写主人公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寄托 了她深深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攀__条__折__其__荣____,___将__以__遗__所__思____。 2. “__此__物__何__足__贵____,___但__感__别__经__时____。”表达了主人公无可奈何、自 我宽慰的心情,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相思怀念的主题。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共21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栏目索引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栏目索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下列对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 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暗寓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 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显 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 非”的感慨。
2.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 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凉境况。 B.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 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 C.第三句中的“故园菊”负载着两层意义,一是惜花,二是思乡。 D.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寓意深长,耐人咀嚼,使 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2.“寻常”“几度”分别有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
栏目索引
3.诗中的“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答:
4.这首诗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栏目索引
二、 1.答案 C 后两句不是直抒胸臆。 2.答案 寻常:经常。几度:多次。这两个词体现了诗人与李龟年当年 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 念。 解析 先解释词语,然后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体会离乱之人对往昔美 好岁月的怀念之情。 3.答案 ①点明故人重逢的时令是暮春;②暗寓诗人衰病漂泊、人生落 魄之悲;③隐喻国运衰微、盛时不再、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现实。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PPT精品课件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 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 力赞扬的。可是写到最后,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对 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 思怀念的主题。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 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 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千里马
终结,这里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指死去
有气节有 壮志的人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马槽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里指人寿 命的长短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指调养身心, 保持心情愉快。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长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灵异的神龟虽然能活几千年,但也有 死亡的时候;飞腾的异蛇虽能乘云驾雾, 最终也会死亡后化为灰烬。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大致是东汉时期的作品,作者 无从查考,后人因这些诗的风格和内容比较接近, 就把它们编在一起,统称《古诗十九首》。
这19首诗,在内容上,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 相思和文人士大夫的失意郁闷心情。
《古诗十九首》中的诗歌叙事委婉曲折,抒情真 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 艺术风格。
人生哲理的感叹 壮怀激烈的高唱
哲理的思辨
全诗的核心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雄心,积极奋发的精 神和统一全国的壮志。
写法上先比喻后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 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和豪迈气概!
为喻 神龟、腾蛇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ppt教学课件
潼关
谭嗣同
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1898) ,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 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中日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 弱不振,在浏阳倡立学社。遍历北京、上海、南京,吸收新学知识。1898 年参加戊戌变法,推行新政.变法失败后被杀。有《谭嗣同全集》行世。
背景链接
“剪烛西窗”在本诗中指思念远方的妻子,渴望相聚,在家 中西窗之下秉烛长叙离别之情。后来泛指亲友灯下相聚畅谈。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 宋爱国诗人。他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均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 畅,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代表诗作有《游山西村》《关山月》 《书愤》《示儿》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时将要
回头说,追述
诗意:何时将要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烛长谈。追述我独居巴山时 面对夜雨的情景。
赏析:第三、四句笔锋一转,写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 共话今宵的情景(虚景)。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把眼前 的凄苦转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也在未来的欢乐中注入被 时间过滤了的“昔日”之苦,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归之情。
主旨归纳
这首诗一反过去的悲秋论调,赞颂秋天的 美好,借白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奋 发进取的豪情与豁达乐观的情怀。
典型考题
1.理解性默写。 (1)《秋词》(其一)中诗人推出证据,写出明丽的秋景,引出豪
迈诗情的两句诗是:__晴__空__一__鹤__排__云__上__,_便__引__诗__情__到__碧__霄___。 (2)《秋词》(其一)中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论调,运用鲜明的对
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件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赠从弟》(其二)
课前三分钟演讲
学习目标: 1.了解古诗有关知识。 2.朗诵、背诵,积累诗文语句。 3.品味语言,体会古诗意境。 学习重难点: 重点:诵读、熟练背诵,积累诗文语句。 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培养我们热爱古代 文化的思想感情。
一、温故知新,古诗常识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1.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 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 一种格律体诗,分①绝句②律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 古诗词 诵读《 赠从弟 》(其 二)课 件(共20 张PPT)
十二、课外积累
《赠从弟》其一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赠从弟》其三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 古诗词 诵读《 赠从弟 》(其 二)课 件(共20 张PPT)
四、积累字词
从(旧读zòng,今读 cóng)弟:堂弟 亭亭:高貌 瑟瑟(sè) :风声 一何:多么 盛:大,凶猛 罹(lí):遭受 凝寒:严寒
五、感知诗意
首联: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
啸的狂风。 颔联: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又是多么劲挺!
《赠从弟》(其二)
课前三分钟演讲
学习目标: 1.了解古诗有关知识。 2.朗诵、背诵,积累诗文语句。 3.品味语言,体会古诗意境。 学习重难点: 重点:诵读、熟练背诵,积累诗文语句。 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培养我们热爱古代 文化的思想感情。
一、温故知新,古诗常识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1.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 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 一种格律体诗,分①绝句②律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 古诗词 诵读《 赠从弟 》(其 二)课 件(共20 张PPT)
十二、课外积累
《赠从弟》其一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赠从弟》其三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 古诗词 诵读《 赠从弟 》(其 二)课 件(共20 张PPT)
四、积累字词
从(旧读zòng,今读 cóng)弟:堂弟 亭亭:高貌 瑟瑟(sè) :风声 一何:多么 盛:大,凶猛 罹(lí):遭受 凝寒:严寒
五、感知诗意
首联: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
啸的狂风。 颔联: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又是多么劲挺!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ppt教学课件
材料二:《江南逢李龟年》大概作于 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 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此地的著名乐师李 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 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便写下 了这首诗。
材料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 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 (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 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 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 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夜上受降城闻笛》:夜晚登城远眺,蜿 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 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 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 如同深秋的寒霜。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凄 凉幽怨的芦笛声。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征人 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 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
这四首诗的诗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诗从“峨眉山月”写起, 点明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高气爽,月色特 别明亮。又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 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 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江南逢李龟年》: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眼下 正是江南暮春时节,风光大好,没有想到在此 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昔日不再,梦 一样的回忆,改变不了眼前的无奈。这两句抒 发了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 了玄宗时期社会的沧桑巨变。“正”和“又” 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在字里行间蕴藏着无 限感慨。
背诵诗歌延传承
1. 独立背诵。 2. 同桌相互检查背诵。(检查标准:不能错、
漏一字) 3. 展开背诵比赛。(评比标准:音准、节奏、
韵味) 4. 默写这四首诗歌。(默写后当堂评判,同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
创作背景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 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 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 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 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 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 寂。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 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 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 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 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 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 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 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 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 诗人羁旅他乡对妻子思念的深情。诗中 “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 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
生字词解析
1.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逢:遇到。寂 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2.春朝(zhāo):春初。朝,有早晨的意思, 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3.排云上: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冲破云 层,领空直上。
4.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 5.碧霄:蓝天。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 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河南人。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 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 作,骈(pián)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 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 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nóng) 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 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联通过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更鼓 响过,行人断绝,孤雁的叫声逾显凄切。沉重 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 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 加冷落沉寂。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重点探究
3.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作者为何偏偏说 “月是故乡明”。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作者偏说故乡的月亮最 明;明明是自己的心里幻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说得那么可定,不容 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于理不合 ,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地表达 了作者对故乡的浓浓思念。
整体感知·再读知大意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重点探究
1.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反映了战争频仍,时局动荡,民不聊生 的社会环境。
重点探究
2.在战乱时代,本来美好的秋夜却被笼罩在悲凉的 气氛之中,本诗首联是如何体现这种悲凉的?
预习检测·把握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 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 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 身边,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 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
1.琴江边上的水寨镇,是一个风光秀 美的客 家古镇 。镇上 有一条 老街, 斑驳的 青石板 沿着街 道铺开 ,被时 光和步 履打磨 得干净 而潮润 。不过 现在很 少有人 知道这 条老街 了,更 不用说 老街深 处这么 一户锁 匠铺了 。
•
2.自从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 铺变得 越来越 冷清了 。虽然 没有客 人,老 锁匠每 天早上 还是会 准时打 开铺子 ,在门 口泡上 一壶茶 ,握着 那把祖 辈传下 的壶, 安静地 品着祖 辈传下 来的味 道。
长 沙 【过 唐贾 】谊 刘宅 长 卿
预习检测·了解作者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唐代诗人。唐德宗建中年间,任随 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因被权贵中伤,贬为长沙王太傅 三年。后虽呗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
预习检测·把握背景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 上,两遭迁谪”。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春天,由苏州长洲 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年迁谪在公元773年至公元 777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 为睦州司马。
整体感知·朗读诗歌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整体感知·疏通大意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们的来往,边境的秋夜里, 传来了孤雁的鸣叫声。
恰逢白露时节,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 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况且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
整体感知·疏通大意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留三年,万古至留下他客居楚地的悲哀 。 我在秋草中独自寻觅他的足迹,寒林里只见夕阳缓缓倾斜 。 汉文帝重才却对他如此情薄,湘江人无意凭吊有谁知道他 的痴心。 寂寞凄冷的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再读知大意
长沙过贾谊宅 唐代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重点探究
4.“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写出了什么?
由望月转入抒情。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 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断肠,感人至深。这 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 遇。
主旨探究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通过描绘白露时节月夜所见所思所感等,表达了 自己在愁思中夹杂的生死离别的焦虑不安之情。既怀家 愁,又为国家前途命运忧虑,诸多感慨涌上心头。
月 夜 【忆 唐舍 】弟 杜 甫
预习检测·了解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 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被世人尊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 “诗史”。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杜甫和李白 合成“李杜”。有《杜工部集》。
预习检测·体裁
【体裁】五言律诗。 朗读节奏为二三
重点探究
1.首联中“谪宦”“楚客”“三年”与“万古” 各是什么意思?此联哪个词奠定全是怎样的基调?
“谪宦”:贾谊的身世。 “楚客”:贾谊的客居身份。 “三年”暗含贾谊被贬时间之久。 “万古”:暗含贾谊被贬对历代文人士大夫在精神上影响深 远。
“悲”字奠定了全诗低沉感伤的基调。
重点探究
2.颔联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
颔联通过对“秋草”“寒林”和“人去”“日斜” 等景物的描写,以及作者的“独寻”“空见”,渲 染出一种萧条冷落、荒废孤寂的氛围。
主旨探究
3.颈联中对汉文帝与贾谊的描写有什么用意?
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以“湘水无情” 烘托贾谊的痴心。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
重点探究
4.如何理解“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此诗当作于诗人第二 次迁谪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写诗中节令恰好 符合。
预习检测·题材,体裁
【体裁】七言律诗 【题材】咏史诗: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 有所感悟而作。
整体感知·再读知大意
长沙过贾谊宅 唐代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表层:寂寞凄冷的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 因何天涯飘零。
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 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表明自己和贾谊,甚至屈原 都是无罪而遭受不公的处罚,同时对强加在他们身上 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
重点探究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借古伤今,诗人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 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 行了强烈的控诉。。
重点探究
3.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作者为何偏偏说 “月是故乡明”。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作者偏说故乡的月亮最 明;明明是自己的心里幻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说得那么可定,不容 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于理不合 ,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地表达 了作者对故乡的浓浓思念。
整体感知·再读知大意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重点探究
1.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反映了战争频仍,时局动荡,民不聊生 的社会环境。
重点探究
2.在战乱时代,本来美好的秋夜却被笼罩在悲凉的 气氛之中,本诗首联是如何体现这种悲凉的?
预习检测·把握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 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 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 身边,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 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
1.琴江边上的水寨镇,是一个风光秀 美的客 家古镇 。镇上 有一条 老街, 斑驳的 青石板 沿着街 道铺开 ,被时 光和步 履打磨 得干净 而潮润 。不过 现在很 少有人 知道这 条老街 了,更 不用说 老街深 处这么 一户锁 匠铺了 。
•
2.自从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 铺变得 越来越 冷清了 。虽然 没有客 人,老 锁匠每 天早上 还是会 准时打 开铺子 ,在门 口泡上 一壶茶 ,握着 那把祖 辈传下 的壶, 安静地 品着祖 辈传下 来的味 道。
长 沙 【过 唐贾 】谊 刘宅 长 卿
预习检测·了解作者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唐代诗人。唐德宗建中年间,任随 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因被权贵中伤,贬为长沙王太傅 三年。后虽呗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
预习检测·把握背景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 上,两遭迁谪”。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春天,由苏州长洲 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年迁谪在公元773年至公元 777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 为睦州司马。
整体感知·朗读诗歌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整体感知·疏通大意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们的来往,边境的秋夜里, 传来了孤雁的鸣叫声。
恰逢白露时节,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 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况且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
整体感知·疏通大意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留三年,万古至留下他客居楚地的悲哀 。 我在秋草中独自寻觅他的足迹,寒林里只见夕阳缓缓倾斜 。 汉文帝重才却对他如此情薄,湘江人无意凭吊有谁知道他 的痴心。 寂寞凄冷的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再读知大意
长沙过贾谊宅 唐代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重点探究
4.“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写出了什么?
由望月转入抒情。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 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断肠,感人至深。这 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 遇。
主旨探究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通过描绘白露时节月夜所见所思所感等,表达了 自己在愁思中夹杂的生死离别的焦虑不安之情。既怀家 愁,又为国家前途命运忧虑,诸多感慨涌上心头。
月 夜 【忆 唐舍 】弟 杜 甫
预习检测·了解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 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被世人尊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 “诗史”。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杜甫和李白 合成“李杜”。有《杜工部集》。
预习检测·体裁
【体裁】五言律诗。 朗读节奏为二三
重点探究
1.首联中“谪宦”“楚客”“三年”与“万古” 各是什么意思?此联哪个词奠定全是怎样的基调?
“谪宦”:贾谊的身世。 “楚客”:贾谊的客居身份。 “三年”暗含贾谊被贬时间之久。 “万古”:暗含贾谊被贬对历代文人士大夫在精神上影响深 远。
“悲”字奠定了全诗低沉感伤的基调。
重点探究
2.颔联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
颔联通过对“秋草”“寒林”和“人去”“日斜” 等景物的描写,以及作者的“独寻”“空见”,渲 染出一种萧条冷落、荒废孤寂的氛围。
主旨探究
3.颈联中对汉文帝与贾谊的描写有什么用意?
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以“湘水无情” 烘托贾谊的痴心。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
重点探究
4.如何理解“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此诗当作于诗人第二 次迁谪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写诗中节令恰好 符合。
预习检测·题材,体裁
【体裁】七言律诗 【题材】咏史诗: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 有所感悟而作。
整体感知·再读知大意
长沙过贾谊宅 唐代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表层:寂寞凄冷的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 因何天涯飘零。
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 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表明自己和贾谊,甚至屈原 都是无罪而遭受不公的处罚,同时对强加在他们身上 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
重点探究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借古伤今,诗人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 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 行了强烈的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