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4 岳麓版必修2
2019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精品教育.doc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我国的农耕经济最早起源于哪些地区?它们各有什么特色?黄河流域(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长江流域(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
我们通常所说的“五谷”和“六畜”分别指什么?中国古人用动物与农历纪年相配,以一种动物作为当年出生者的生肖属相,12年为一轮回。
生肖中的动物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都是和古代农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
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畜养型、野生型和幻想型。
问题5: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业文明的代表各是什么?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黄河流域:半坡氏族遗址;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
共同特征:培植农作物;饲养动物;使用石器、木器、骨器等生产工具。
探究2: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农耕技术的发展变化:问题1:阅读下文:原始农业的耕作形式是刀耕火种。
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制作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
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回答:(1)据文分析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制作材质的变化过程。
(2)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趋势如何?从非金属到金属。
轻便、锋利、坚硬。
问题2:阅读下文:大约在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
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
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
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
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已经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
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标要求】《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是岳麓版高中历史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第一节,本章讲的是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包括农业、商业、手工业,本章的前三节讲的是中国的农业,而且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节课,讲的是中国农业的生产模式,是农业的基础,而农业又影响中国的手工业、商业。
所以农业是学习手工业、商业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在本册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农业的起源;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从刀耕火种,耒耜、石器锄耕到铁农具的使用)理解生产力的进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进步,牛耕使用推广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3、理解生产工具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完善和小农个体耕方式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1、布置学生根据学案课前预习,完成课前思考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归纳法、探究法,归纳农具变化以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归纳古代水利设施的特点。
3、引导学生运用辨证分析的方法来分析评价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历史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评价的根本标准。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3、传统农业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世界最前列,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逐渐提高,由此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难点:“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岳麓版】(教案4)
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标解读】1、知道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了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本课分析】本课作为经济史的第一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对以后章节也起到引领和奠基的作用。
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农业的起源、农具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发展和自耕农经济的形成。
重点:农业的起源、农具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发展难点:自耕农经济形成的原因、特点及评价。
【教学过程】导入:何为“精耕细作”?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何时形成的?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可以称为“精耕细作”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教学内容。
一、农业的起源:1.原始农业出现:(展示材料)图1 神农尝百草图2 制耒耜、教民农作教师:从以上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传说中,思考中国原始农业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总结: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教师点拨:“采集”的对象主要是植物的果实。
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了一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的生长规律。
为了能够更加稳定的获得生活所需的果实,人们逐渐由消极等待,逐步发展到自己主动地培植作物,于是原始农业产生了。
2.两个农业中心的形成(中国农业经济的地域差别):教师:中国地域广阔,南北方在地理环境和气候类型方面差异很大,那么中国南北方的种植经济有何地域差别呢?学生总结: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
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显露出地域的差别,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北方以旱地的粟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作生产的代表。
★教师点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粟的国家之一,“南稻北麦”是中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显著特征。
这也形成了北方面食、南方米食的不同风俗。
★阅读提示考古资料是认识历史的最可靠的依据。
注意教材小字部分关于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遗址考古成就的介绍,通过了解这些成就,直观地认识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水平。
3.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的结合。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展示甲骨文“农”字
认真观察、四考
幻灯片
讲授
讲授前两目时展示古代农具农作物及都江堰水利工程图片和有关表格。讲授第三目时,播放黄梅戏《天仙配》夫妻还家的片段。
二、学生分析
当今学生既使农村来的学生对农业的了结很有限,古代农业方面的农作物、农业生产工具学生们更是陌生,这就需要搜集实物通过多媒体形象地展示出来,对于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等概念要讲清楚。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生产技术、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理解小农经济的特点,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主题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有三目: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 细作的传统农业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第一目讲述了农业生产的出现现和从原始社会到西周时期的农业状况,第二目通过农业生产工具发展进部、耕作技术的提高 和水利工程的兴修三个角度讲述了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情况,第三目讲述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及该经济摸式下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1、使用多媒体体技术进行教学,搜集有关古代农业生产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农具、农作物图片,影视片段和诗歌等。让学生认真观看、聆听,感受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认识农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
2、在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总结全科和巩固训练等各个环节中都运用有关的多媒体资料。
3、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更直观地展现必教枯燥干吧的历史知识,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帮助学生掌握、记牢知识。
(2)认识中国古代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在古代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古代社会经济的基础。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2共28张学习教案
第十四页,共28页。
(2)不利因素 ①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 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于自耕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古代农业始终维持 着简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 态。 ③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chénzhòng)及料
史料 傅筑夫说:“由于地主阶级及其国家的剥削非常残酷,农民不能完全依靠
租来的或自有的少量土地来维持生活,而必须经营一些可能经营的家庭副业,用
以一方面满足自己的需要(xūyào),另一方面还可以把多余的一点产品出卖,来
补助生活。……于是这种由小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形态,遂成为中国社会
第22页/共28页
第二十二页,共28页。
解析 题干材料叙述了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因此A项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的表述错误;
也不能由此断定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C项表述错误。
河南辉县出土了一些(yīxiē)铁农具,但不能因此断定铁制农具最早出现
于该地,排除D项。
铁农具的出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答案为B项。
第九页,共28页。
讲史料
史料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 首先在黄河(huánɡ hé)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 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 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 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第27页/共28页
第二十七页,共28页。
感谢您的观看(guānkàn)!
第28页/共28页
第二十八页,共28页。
第11页/共28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2) Word版含答案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经济史模块第一单元第一课内容,课本内容分为四个子目:农业的起源、农具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发展和自耕农经济的形成。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强化对本课的逻辑理解,所以对内容整合为农业的出现、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的特点以及弱点三个部分。
至于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则放在单元小结部分再来进行学习总结,同时与必修一政治模块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进行联系比较。
另外这一课主要是从农业发展的生产力角度讲解,与第二课土地制度的生产关系构成了传统农业知识内容的核心。
所以,对于本课的教学重心主要集中在这种精耕细作模式的形成与特点分析上。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在必修一已经对专题史的学习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作为经济史模块第一课内容的学习,如何实现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及过渡性至关重要。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起源。
2.了解古代农业的发展,包括农具、灌溉工具、水利设施的发展与改进完善。
3.掌握精耕细作的含义,以及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过程。
4.分析理解传统农业的特点与弱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材料阅读理解传统农业的特点与弱点。
理解古代农具的发展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巨大作用。
2.归纳农具变化以说明生产力的发展。
3、探究归纳传统农业出现和完善两个阶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1.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了解家乡农业的发展,理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是历史的创造者。
3.通过粮食的来之不易教育学生养成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劳动工具的变化对农耕经济的影响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经济生活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人类的政治、文化史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所以对于本模块学习也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今天来先看看本模块的第一单元的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2课时)名师说课课程标准分析本课的课标要求是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
中国传统农业是大陆集约型农业,即常说的精耕细作农业。
这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在小块土地上耕作、高投入的个体小生产农业,自然经济色彩浓厚,应深入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相关传说及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而学习本课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鉴于此,本课以神话传说探究为切入点着手设计。
同时学生通过必修一政治专题史的学习,对高中的历史学习有一定的感受,但对经济史内容相对陌生,本课是本册书第一课,所以如何实现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及过渡性,对今后的教学至关重要。
教学方法1.以课文为基本蓝本,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设疑引思,探究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提高能力,深化情感。
2.充分运用课文中的图片和课前准备的音像资料,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探究学习法:布置关于中国古代四个民间传说的整理探究活动,即关于神农氏、十二生肖、大禹治水、牛郎织女的传说。
学习方法主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情境资料,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鼓励学生课下搜集与本课相关的材料,体验古代中国农民的生活。
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起源。
2.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从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到铁农具的使用)及其历史作用。
3.通过对刀耕火种、铁农具的使用以及曲辕犁等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的学习,理解生产力的进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1.阅读中国原始农业发生与发展的相关史料,分析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对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变化的材料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其在封建社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历史必修ⅱ岳麓版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农业历史发展的基本状况,如农业的起源,黄河和长江两大农耕系统的形成、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利系统的完善,以及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革新而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革。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加深对祖国历史的了解、培养学生从历史事实概括出一般特点和特征的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联系实际讨论问题,了解生产工具的改进,归纳我国古代生产工具变化和农耕方式的逐渐成熟,利用史料,分析想象,学会论丛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历史概况,并体验先民的伟大和中国人民勤劳、奋发的历史、引导学生去关注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教学重难点】小农经济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农业的起源1.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南稻北粟的原始种植结构(1)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多个农业中心(多元)的出现。
中国的原始农业并非起源于个别地区,而是由多个中心逐渐向周边发展起来的。
(3)南稻北粟的种植结构: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
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2.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结合(1)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
以种植业为主,是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
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2)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
小结:农业起源的三大特点: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产生了农业;多元交汇,由多个中心向周边发展;形成南稻北粟的原始农业种植结构;以种植农业为主,原始家畜饲养业与种植业相结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学设计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其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法从农作物的裁培、生产工具的改进、耕拼作方式的进步、水利事业的发展等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对耕作方式以及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分析,培养比较及深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认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创造才能和智慧推动了古代生产力的发展。
【教学内容分析】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是古代世界文明的典型代表,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经济形态。
《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要求学生从农作物的栽培、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方式的进步和水利事业的发展等方面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理解自耕农经济在我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学生认知分析】虽然在初中阶段学过原始社会,对农业的起源有一定认识,但古代农耕经济的各要素与同学们的现实生活及兴趣相去甚远,调动学习积极性成为这节课的难点。
因此教学中,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大量的实物、图片、影视片、模型等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置换时空,感受历史的变迁,帮助对教材的理解。
【重点难点】重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难点:小农经济成为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特点,利弊【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所学知识,概括讲述必修二第一单元内容。
大家知道古希腊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分别代表的是海洋文明和黄土文明,这两种文明前者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后者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是农耕文明。
中国的小农经济一个突出特点是典型的精耕细作,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种生产模式的形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学案(含答案)
2016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课时教学案学案编订人审核人使用时间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材料三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
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第 1 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导学案参考答案1.解析:甲骨文是商代出现的文字,其中多次提到“黍”“稷”,可知A项判断正确;《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其内容记载说明B项正确;由整个题干材料说明C项也是正确的。
而D项内容需与世界其他地区农业起源比较方可推出。
答案: D 2.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神农氏教民农作”反映原始农业的出现。
答案: C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从材料中“鞭牛”这一信息可知与铁犁牛耕有密切关系。
答案: C4.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
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语“汉代”与此相符的只有B项。
答案: B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小农经济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小农经济的经营形态是由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答案: C6.解析:自然经济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即落后性和脆弱性,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在无天灾人祸的情况下,勉强可以度日,而绝不是富裕祥和的生活。
答案:A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B项正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答案:B8.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图一耜到图二铁犁的最大变化就是从使用人力到使用畜力,耕作方式发生了变化,由此可以看出选项B是正确的。
答案:B 9.解析:材料中的“蜀”指的是四川,由此可判断为都江堰。
答案:A10.解析: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实行“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除盐铁外,一般不必外求,小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岳麓书社高中历史必修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市一等奖】
学生课前要预习经济史的目录,找出本课与笨蛋眼之间的联系。
预习第一课课文,完成学案的填写,了解了基础知识。
思考学案中的思考题,明确材料题的答题方法。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引导教学。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学环节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新课
(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引导经济史与政治史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看目录,区分易混概念的同时找到第一课与第一单元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入第1课
跟随教师的引导
明确经济史与政治史之间联系、第一课与第一单元之间联系
环节一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起源
相关的基础知识
完成学案
抽小组表述
养成预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树立自己能独立完成学习的信心
环节二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教师引导从农业的起源向农业的发展过度。
设问学生农业发展可以努力的方向
回答材料题的形式完成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的变化这一难点
学生配合
各抒己见
小组协商、派代表表述意见,组员及时补充
向下一问题过度
发散思维、引入下一主题
自主学习、协商解决、锻炼能力
环节三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过度
通过材料题解决生产关系变化的相关问题
对比类、评价类的类型题,突破重点的同时学会技巧
板书设计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农业的起源
二.农业的发展
生产力的提高
1. 生产工具的改进
2.水利设施的完善
3.生产关系的变化
教学难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教案最全版
第 1 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2 课时)名师授课课程标准解析本课的课标要求是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种方式,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
中国传统农业是大陆集约型农业,即常说的精耕细作农业。
这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在小块土地上耕种、高投入的个体小生产农业,自然经济色彩浓厚,应深入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学情解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相关传说及知识有必然的认识,所以学习本课有必然的知识基础,鉴于此,本课以神话传说研究为切入点着手设计。
同时学生经过必修一政治专题史的学习,对高中的历史学习有必然的感觉,但对经济史内容相对陌生,本课是本册书第一课,所以怎样实现授课的生动性、兴趣性及过渡性,对今后的授课至关重要。
授课方法1.以课文为基本蓝本,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设疑引思,研究学习,由浅入深,次序渐进。
帮助学生形成完满的知识系统,同时提高能力,深入感情。
2.充足运用课文中的图片和课前准备的音像资料,让学生感觉历史的真实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研究学习法:部署关于中国古代四个民间传说的整理研究活动,即关于神农氏、十二生肖、大禹治水、牛郎织女的传说。
学习方法主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情境资料,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激励学生课下采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体验古代中国农民的生活。
第 1课时授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起源。
2.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从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到铁农具的使用)及其历史作用。
3.经过对刀耕火种、铁农具的使用以及曲辕犁等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的学习,理解生产力的进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1.阅读中国原始农业发生与发展的相关史料,解析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对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变化的资料进行谈论解析,得出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其在封建社会素来处于世界当先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4 岳麓版必修2【学习目标】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远古);▲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春秋战国:铁农具日益普遍,牛耕开始;▲汉代:安装犁壁,牛耕普遍,出现耧车和代田法;▲唐代:曲辕犁的发明;▲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等。
掌握“精耕细作”的含义: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是以对土地高度利用为基础,通过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农业耕作方式。
了解古代农业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多元交汇的农业起源▲从耒耜到曲辕犁的生产工具的进步▲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耕作方式的演变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具有以下特点: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落后性和狭隘性:脆弱性:【教学过程】一、农业的起源1.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南稻北粟的原始种植结构(1)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多个农业中心(多元)的出现。
中国的原始农业并非起源于个别地区,而是由多个中心逐渐向周边发展起来的。
(3)南稻北粟的种植结构: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
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2.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结合(1)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
以种植业为主,是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
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2)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的“六畜”。
小结:农业起源的三大特点: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产生了农业;多元交汇,由多个中心向周边发展;形成南稻北粟的原始农业种植结构;以种植农业为主,原始家畜饲养业与种植业相结合。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1.以耒耜为主要农具进行生产的时代(1)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
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2)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制造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
2.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1)春秋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
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2)大约在战国中期,牛力犁耕开始出现,但在西汉中期以前,牛耕情况并不普遍。
3.汉代农具的改新和农耕技术的发展(1)犁壁的安装:汉代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
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
自此以后,牛耕得到广泛推广。
(2)耧车的发明:汉代还发明了新式的播种工具耧车。
耧车是一种畜力播种工具,是汉武帝时主管农业生产的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
(3)代田法的发明:4.曲辕犁的发明(1)曲辕犁的发明和结构特点:唐代学者陆龟蒙,记录了已经在长江下游出现的曲辕犁(又名江东犁)。
曲辕犁将旧犁的直辕、长辕改为曲辕。
犁架也变小,更加轻便灵活。
曲辕犁还增设了犁评、犁媻、犁策,既便于调节翻耕深浅,起亩作垄,又节省劳力,提高耕作速度。
曲辕犁的发明,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曲辕犁与前代犁相比有三个优点:一是曲辕和犁媻的出现,淘汰了犁衡(肩轭),不仅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二是犁评、犁梢的出现,使得入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所欲。
三是犁底修长,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时平稳、深浅一致,利于水田使用。
5.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1)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东汉人毕岚创制的翻车(又称龙骨水车)加以改进,制成了更加完备实用的翻车,用人力摇动杠杆,通过木齿轮的运转,拖带轮间的链板引水灌田。
翻车是中国古代引水机械的重要发明。
(2)筒车:唐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小结: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材质的变化:石、骨、木——青铜——铁;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自然力;种类的变化:单一性——多样性;先秦农具的变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不可能大量用于农业生产,这一时期耒、耜仍然是主要的农具;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而且范围日益扩大,牛耕出现。
这些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
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汉代以来农具的发明创新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突出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犁耕技术的发展,表现在犁壁的安装和牛耕的推广;二是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三是代田法的出现。
三国时期,曹魏马钧在前人基础上,制成更加完备实用的灌溉工具翻车。
唐代发明的曲辕犁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唐宋时期还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灌溉工具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1.大禹治水的传说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
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2.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1)概况: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
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
(2)都江堰: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水利发电,缓解电力危机;美化了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四川地区的经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3.治理黄河和兴修水利(1)治理黄河:重要性: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
黄河是否安澜,成为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2)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4.古代水利技术的研究(1)中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经验,有着精湛的农学知识理论。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古代的农学著作总数约370多种,其中也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
(2)元代的郭守敬、明代的潘季驯等,不仅具有丰富的治水实践经验,而且也提出了关于水利建设的系统思路。
在明代的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水利”一目占九卷,除总结前人兴修水利的经验外,还收录了西方传教士的《泰西水法》,提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规划,论及水利施工技术。
明清时期,水利建设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从集体耕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1)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耦耕”)进行农业生产。
(2)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
自耕农出现于春秋时期,他们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是当时自耕农的一般经营规模。
从此,“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2.小农经济的特点(1)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自耕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2)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3)自耕农经济的脆弱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
自耕农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
即使在正常的年份里,其生活也不富裕。
如果遭遇社会动乱、豪强兼并,或遇到旱涝灾害的年景,农民的生活就会陷入绝境。
他们往往被迫流亡,卖妻鬻子,直至揭竿而起进行反抗。
3.古代社会的人地矛盾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自耕农人均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少,人地矛盾也日益突出。
人口的增加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压力,其直接表现是耕地的不足,随之而来的是过渡开垦和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严重地恶化了生存环境。
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特点及其作用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基本经济模式,也是近代中国作为落后的农业国的基本特征。
小农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确立而形成和确立的。
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小农经济逐步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然经济的三个弱点:一是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二是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三是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里状态。
自然经济的这些特征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生产的主要因素。
【学海导航•点拨】从梳理历史线索入手(如农业生产工具、水利设施、耕作方式),分析演变规律。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在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原始农业和农耕经济,主要有三条线索:一是农业生产工具由原始的耒耜到战国使用铁器、牛耕,再到唐代曲辕犁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二是灌溉工具和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三是农业耕作方式由大规模简单协作到个体小农经济的演进。
【走进历史•感悟】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仅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至11—12亿亩。
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贫瘠沙冈”“陡绝之地”。
这些土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
在垦殖和利用这些土地的过程中,既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
它对当时和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提示开发这些“边地”,一方面促进了边疆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团结。
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不利于今天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