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2
2020届高中作文立意用《名句成语中的哲学道理》
2020届高中作文立意用《名句成语中的哲学道理》(一)世界的本质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2.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3.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4.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
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5.天地和气,万物自生: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6.踏花归来马蹄香: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3.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4.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5.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6.有志者,事竟成;满招损,谦受益;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7.诸葛亮隆中献策:无论是对过去的认识还是对末来的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8.“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发展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10.望梅止渴: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11.郑人买履、削足适履: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意识(或认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13.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2.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高二政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高二政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高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共四部分,第一课是第一部分,即辩证唯物论。
第二、三、四课开始讲(唯物)辩证法,辩证法一共三大观点:联系、发展(规律)、矛盾(全面)的观点,与辩证法这三大观点对立的观点: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
从逻辑思路上来看,第一课从唯物论的角度阐述了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那么世界的存在状态是怎样的呢?是联系发展的还是孤立静止的呢?本课和第三、第四课在第一课基础之上回答了世界的存在状态,明确了辩证法的三大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
但世界的辩证性是和世界的物质性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是融为一体的。
因此说,世界的物质性是说世界统一于物质,但这种统一是多样的相互联系的统一,是运动的统一,因而又是辩证的;世界的辩证性是说物质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但这种联系和发展必须以物质为基础,因而又是唯物的。
世界的物质性和辩证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只是从思维逻辑上以观念形态把世界的物质性和辩证性加以分离,而在实际上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所以第一课讲了唯物论,第二课接着就讲辩证法,它是第一课内容的引申和深化。
本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也可以说是唯物辩证法的浓缩、结晶,是从整体上体现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内在的高度的有机统一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指导人生观、价值观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在全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是因为它从根本上明确了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从总体上讲述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共同规律,并认为思维规律是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反映,从而同唯心主义辩证法相区别;它从总体上讲清了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原则,同形而上学划清了界限。
因此,学习唯物辩证法,首先要学好本课,这对以后三四课以至以后各课,都会起到理论指导和方法论的作用。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事物和现象。
而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非常重要,它有助于我们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且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本文将探讨如何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以及这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意义。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的重要性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我们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
通过观察和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
只有准确把握了这种因果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其次,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当我们面对一个问题或者一个决策时,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其中的因果关系。
我们需要明确每个决策的可能影响和结果,并且通过分析这些因果关系来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因果联系,我们才能更好地防止盲目行动和错误判断,从而取得更好的结果。
如何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要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1. 善于观察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培养善于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我们应该多关注生活中的细节,积极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
同时,在进行观察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我们应该思考每个细节和每个事件之间的关系,并且尝试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
通过不断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逐渐提高把握事物因果联系的能力。
2. 运用科学方法其次,我们应该运用科学方法来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科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我们可以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较和统计,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假设检验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观察和分析结果,从而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多角度思考最后,我们应该多角度思考事物的因果联系。
因果关系
其他现象
二,因果联系的特点
本质特征
先行后续的关系
同时具备
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原因: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原因: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结果: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结果: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因 果 区 别 系 原 因
的
结
果
的
系
有人在办完某事以后说, 有人在办完某事以后说,这件事办得毫无结 这件事是否只有原因,而无结果? 果.这件事是否只有原因,而无结果? 提示: ,事物有因必有果,只不过在结果中, 提示:1,事物有因必有果,只不过在结果中,有 预期的结果和未预期的结果, 预期的结果和未预期的结果,好的结果与坏的结 果之分. 果之分. 2,这里的所谓"毫无结果"其实是指未达到 ,这里的所谓"毫无结果" 预期的结果,而并非没有任何结果. 预期的结果,而并非没有任何结果.如我们去办 一件事,无非是办成或者未办成两种结果. 一件事,无非是办成或者未办成两种结果.决不 能说未办成就不是一种结果. 能说未办成就不是一种结果. 3,毫无结果的说法,只是一定意义而言,决 ,毫无结果的说法,只是一定意义而言, 非否定了原因与结果相互依赖的关系. 非否定了原因与结果相互依赖的关系.
无因之果或无果之因都 是不存在的. 是不存在的.从结果分 析原因同样可以探究事 物的发展过程. 物的发展过程.
小
因 果 联 系
因果辩 证关系 联系 严格区别 特点 显著特点 〈区别于其它 联系形式〉 联系形式〉 其它特点
结
先行后续的关系 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普遍性,客观性 普遍性, 本质特征
含义,时间顺序,地位作用不同 含义,时间顺序,
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哲学基础——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学会运用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l)联系的普遍性(2)发展的实质教学难点(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互相转化特别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3)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选择最优方案,以求实现最优目标。
教学方法:例举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事物是相互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联系的性质: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多样性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联系——联系的“四性”(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一定存在着联系)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凭空创造联系,也不能任意消灭联系,更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但是,这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因此,我们要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3)联系的条件性——任何事物地与周围其它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
脱离具体条件孤立地考察事物,一切都无法理解。
因此,要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现象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不同的联系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因此,对各种不同的联系要作具体的分析。
3、联系的意义:联系是事物存在的条件,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课题: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目的:理解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因果联系的特点;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及意义重点: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方法论意义难点:原因和结果相互转化教程:【复旧】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008年除夕之夜,从月球上空传回了"嫦娥的祝福"、传回了歌声,让所有的中国人如醉如痴。
加强了两球之间的联系。
请用哲学分析。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导新】联系具有五性: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可变性、多样性。
我们今天学习一种特殊的联系--因果联系。
【导学检测】阅读教材第一段至第五段回答:1、因果联系的含义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
这种①和②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
2、因果联系的特点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必须是③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阅读教材第六段至第九段回答:3、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 区别: 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 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
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叫做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叫做结果。
如果混淆二者, 就会发生倒④为⑤、倒果为因的错误。
(2) 联系: ①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②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这种转化有两种情形。
一种情形是, 某一现象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 在另一关系中则是⑥;反之亦然。
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⑦因果。
阅读教材第十段至最后一段回答:4. 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1) 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 进行科学研究的⑧(2) 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⑨。
[分析归纳]: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1.含义:例:非典--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国家减免税收;9.11事件--美国攻打阿富汗。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火 力 发 电 工厂锅炉燃烧 燃 煤 取 暖 烧 饭 引起 冶 炼 钢 铁
S02
硫 引起 硝
酸 酸 引起
江 湖 酸 化 酸 雨 土壤贫瘠化 引起 森 林 受 损 腐蚀建筑物
亚 硫 酸 N0 亚 硝 酸
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示意图
工厂排放废水——环境污染 身体有病 环境污染—身体有病 工厂排放废水 环境污染 身体有病——影 影 响工作学习
三、因果联系的特点
因果联系同时具备 ①先行后续的关系
本质系 原因 引起某种现象 产生的现象 在 前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结果 被某种现象 含义 引起的现象 (1) 在 后 区别 时间 主 动 被 动 地位 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无因之果, ① 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无因之果,也没 有无果之因 (2) 联系 ② 二者的 区别是相对 的一定条件 下互相转化 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 在另一关系 在另一关系中是结果 同一关系中两种 现象互为因果
苹 果 落 地 图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其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 其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始 料 不 及
课 练
堂 习
想一想
“人无远虑 ,必有近
课 堂 练 习 忧 。”这句话体现了什 么道理? 么道理?
梦 却 天 下 哪 有 这 类 便 事 ? 宜 不 用 血 来 它 。 染 想 那 赤 色 的 旗 儿 扬 , 飞 却 盼 共 产 主 义 花 开 。
参加体 育锻炼 原因) (原因)
身体健康 结果) (结果) 原因) (原因) 获利 增加 生产 扩大
有利于工 作和学习 结果) (结果)
价格 上涨
供过 于求
2011年哲学主观题典型例题(唯物论、认识论)答案2011.8
2011年哲学主观题典型例题解读(唯物论、认识论)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好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源头。
解析:原理知识要求“唯物论”,设问主题“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明确唯物论原理的要求,然后结合自然界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进行解答。
答案:(1)自然界是客观的,它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首先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这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首要的是应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规律是客观,一旦违背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
因此在自然面前,人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规律以造福于人类。
(3)人们利用自然,不是单纯地适应自然,必须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科学的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造福人类。
2. 结合材料,分析杭州市实施运河综合保护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
(8分)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选择性,杭州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科学编制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做好运河的综合保护;(2分)②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杭州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正确认识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认识运河保护和开发的规律,做到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综合整治;(2分)③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杭州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以运河保护和开发的规律认识等正确意识指导运河的综合整治实践,实现可持续发展;(2分)④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这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
杭州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能动地认识运河保护的相关规律,从实际出发,做到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综合整治,实现可持续发展。
(2分)3. 从意识能动性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能创造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的奇迹?(12分)①努力发挥意识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特点,科学制定灾区重建的目标和方案,选择19个省市对口支援19个重灾县,极大地促进了灾区的重建工作。
浙江地区高一政治科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人教版
出行的人们“全副武装”,在沙尘中往返
北部地区离海 自 远、气候干旱、 然 降水少、土质 沙 原 疏松、风大 引 尘 导 原 因 暴 因 发 起 致 社 人类多年滥砍 生 会 滥伐、过度垦 原 殖、过度放牧、 因 植被覆盖率低
沙漠化扩 大
环境恶化
经济损失 严重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无风不起浪 有水才行船
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在
前
在 被 依 赖
后 动
主
互
动
相
联
系
二者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互相转化
在这一关系中是结果 在另一关系中是原因 在同一关系中,两种 现象互为因果。
第一种情形: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 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
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
沙尘暴
因
果 (因 )
果
第二种情形:在同一关系中,两种 现 象互为因果。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接通电源, 电灯发亮
220V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一、因果联系的含义
无风不起浪 接通电源,电灯发亮 虚心使人进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引起
220V
任何现象
其他现象
被引起
原因: 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结果: 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
始 料 不 及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课后思考题
想一想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道理?
提示:1、体现了根据原因预见结果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远虑就是对事物发展趋势 和结果的预见。“近忧”是指近期 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如果不能 对事物发展的结果作出预见,近期 遇到矛盾和问题就会带来惊慌和忧 虑,不能有准备地予以解决。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教学设计一、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大家都知道,第一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它从根本上明确了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从总体上讲述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而联系作为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概念,由联系出发就能形成唯物辩证法丰富内容和基本体系。
而因果联系作为联系的具体形式,是人们最常见与人们关系密切的一种联系,是对联系问题的具体化和浅显化,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联系的观点。
所以把握事物因果联系这一框题在本课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关于重点的确定本框教学重点是因果联系的特点,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因为事物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有了解因果联系的特点,才能把因果联系与其他形式的联系区别开来。
本框题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判断何为原因、何为结果。
要达到目标必须掌握因果联系的特点。
另外,通过本课的学习在实践上使学生在承认因果联系普遍性与客观性前提下,提高自己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又必须重点掌握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关于难点的确定本框教学难点是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转化,特别是互为因果的问题。
在事物的因果联系中,并非任何一种因果关系都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只有一部分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构成互为因果的关系,这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互为因果。
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中,也是从关系双方的互相作用中才能理解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使学生很难理解,由此成为本框的难点。
四、关于教学目标的设置首先是知识与技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事物多种多样,当然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通过学习必须理解因果联系及原因和结果是什么?即掌握含义,还要弄清因果关系的特点,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学完这一世界观怎么在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所以,方法论也要理解和掌握;其次,是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教学过程应培养学生比较分析不同联系的能力,而且特别是掌握了因果联系就得让学生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比如说学习失败了就要找出原因,避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还要预见原因的结果,来决定该不该做,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二课213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二课2.1.3、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重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难点〗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整体、部分两个概念。
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区别和联系。
运用: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和方法论,做到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佳目标,又要努力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能力方面: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具体事实和材料中概括出一般结论(例如:从中医治疗病人的方法中,总结出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辩证施治,进而总结出我们在一切活动中都要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提高抽象、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的学习,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如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关系;全面开放市场、反对地方保护主义等,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重点解决办法】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事物联系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和树立全局观点、整体观念的理论基础。
只有抓住这个重点,并突出这个重点,才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区别和联系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1)整体与部分互相区别。
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二者不能混淆;地位和功能不同。
(2)整体与部分互相联系。
二者互相依赖,各以对立的存在为前提。
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部分的变化也影响整体。
(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难点解决办法】1、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选择最优方案,实现最优目标。
在这两个难点中,前者涉及系统论中"结构和功能"的问题,后者牵涉到"优选法"的理论问题。
这些理论知识学生又没有学习,理解起来可能有难度。
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这只是说明了整体和部分功能中的一种情形,不能把它随意扩大范围,认为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的总和,这是错误的。
不会的选择题答题技巧
不会的选择题答题技巧考试如何蒙选择题口诀:1.三长一短就选短,三短一长就选长。
两长两短就选B,参差不齐C无敌。
2.以蒙为主,以抄为辅,蒙抄结合,保证及格。
3.培养“蒙感”:这个所谓“蒙感”,就是这蒙题的感觉。
因为不可能一面卷子上你一道题也不会做(当然也有例外),你也有很大可能有不会做的题。
这时,就要看蒙题的感觉了。
所有考试的人都知道,选择题中选择B、C选项的占绝大多数。
所以遇到不会的题,就往B、C上靠,几率会大一点。
选择题答题技巧口诀一、排除法1、在单项选择题中,如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存在承接、递进关系,即这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会同时成立,则正确项只能在上述选项之外去寻找。
2、在单项选择题中,如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内容相近或类似,即这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会同时成立,则正确项只能在上述选项之外去寻找。
3、单项选择题中,一旦出现一对内容互相对立的选项,则正确选项往往由这两个对立选项中产生。
二、因果分析法1、因果分析法,是指解答因果关系选择题时,把题肢与题干结合起来,具体分析它们之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而做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2、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明确原因和结果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3、需要注意的是事物的因果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根本原因,也有一般原因;既有主要原因,也有次要原因。
因此,解题时一定要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分析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
运用因果分析法解答因果关系题,应把题肢和题干结合起来分析,以题干为因,所选题肢为果。
4、需要注意的是,因果关系题三不选:一是答非所问者不选;二是与题干规定性重复或变相重复不选;三是因果颠倒者不选。
三、找关键词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思想。
因而,看到试题后,认真阅读,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
然后,再看题肢的设问,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
找关键词。
一般来说,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或第一句话中,如“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
马原重难点解析之因和果
马原重难点解析之因和果考研政治作为考研公共课,是考生们无法忽视的一大科目。
在很多考生看来,考研政治无需花费太多时间,不过基本的政治考点掌握好,才肯能考出成绩来。
本文为大家进行马原高频考点解读——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
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一般来说,因果联系总是具有时间顺序性特点。
但是,并非所有具有时间顺序性(前后相继)的现象间都存在因果联系。
因此,因果联系是一种包括时间顺序性在内的由某一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现象的本质联系。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第三,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第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知识点讲解】1.基本概念或原理分析(1)一因多果:一因多果即是由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
(2)一果多因: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
(3)同因异果:同因异果即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4)同果异因:同果异因即同样的结果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
2.案例或记忆方法(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意思是说,在特定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
如在地震造成房屋损毁这一链条中,地震是原因,房屋损毁是结果,这个因果是不能互换的。
(2)"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意思是说,如果把原因和结果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时,他们的区分是不确定的,从事物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看,同一现象在这种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关系中就是结果,如在地震造成房屋损毁,房屋损毁又导致人们无家可归这一链条中,房屋损毁是地震的结果,而它又成了人们无家可归的原因。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⑵因果联系的特点 ① 先行后续 提问:是不是所有相继出现的现象都是因果联系呢?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下面内容是否属于因果联系?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不是,原因和结果之间不是简单的顺序性, 不是,原因和结果之间不是简单的顺序性,主 要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要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在此之前,不等于因此之故, 在此之前,不等于因此之故,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必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 必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 其中引起和被引起是困果联系中最重要、 系,其中引起和被引起是困果联系中最重要、最本 质的特点。 质的特点。 引起和被引起(最本质的特点) ② 引起和被引起(最本质的特点)
呼吁合理利用一次性筷子, 呼吁合理利用一次性筷子, 图为老人拼出精巧船模。 图为老人拼出精巧船模。
模特身着饰有一次性筷子的时装在舞台上表演
日本奢侈地消费中国森林, 日本奢侈地消费中国森林, 一次性筷子99%来自中国。 一次性筷子99%来自中国。 99
《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征收管理规定》5月实施 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征收管理规定》
中方观点
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李新民对 此予以否认:“这个事不太客观,结论有点令 人怀疑。”他表示,空气污染物的传输问题是 个复杂的问题,其成因、传输的客观规律都在 研究之中,并没有确定性的答案。污染物万里 迢迢到美国洛杉矶,其间有哪些变化很难说。 能够精确测算出25%来自于中国,更是令人怀 疑。
你认为哪一方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呢?
你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
2.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⑴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 的前提。
螺肉该咋吃(图 福寿螺吃出病 螺肉该咋吃 图) 2006年08月23日 09:01:39 来源:北京青年报 针对北京市首例群体性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事件,本月18 18日 针对北京市首例群体性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事件,本月18日,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表示,正在请示市政府,以期获得执法依据,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表示,正在请示市政府,以期获得执法依据, 要求全市餐饮单位,停止加工、售卖生食或半生食的福寿螺, 要求全市餐饮单位,停止加工、售卖生食或半生食的福寿螺, 以及所有可能隐匿寄生虫病的淡水产品。 以及所有可能隐匿寄生虫病的淡水产品。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应 急执法指挥中心主任殷全喜解释说,福寿螺及其他淡水产品, 急执法指挥中心主任殷全喜解释说,福寿螺及其他淡水产品, 如果加工加热至熟透, 如果加工加热至熟透,即可杀死隐匿其中的管圆线虫等寄生虫 幼虫,保证食用安全。 幼虫,保证食用安全。
高二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四单元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4
2022-2022年度高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一、选择1.“南海一号”已打捞出水,对于成堆瓷片,当地居民根本不把它们当回事。
而考古人员都如获至宝,追究其产地,分析其化学成分,甚至能断定其属于官窑还是属于民窑。
这说明()A感性认识都是正确的,可靠的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2.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作者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现象,说明观书的体会,此诗中蕴涵的哲理是()错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错误!规律是客观的错误!矛盾的主要方法规定事物的性质错误!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需按客观规律办事A错误!错误! B错误!错误! C错误!错误! D 错误!错误!3“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首诗体现了()A.食物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易逝多变的B.真像反映事物的本质,假象不反映事物的本质C.现象与本质既对立又统一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4.今年春夏之交,沙尘暴狂扫河西走廊,甚至殃及到东北。
专家指出:恰遇恶劣天气是个原因;然而植物被毁坏,过度开垦与放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对现象发生的原因的认识是()A.科学理论 B终极真理 C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科学家研究老鼠的基因组密码,发现老鼠的基因有99%与人的基因相同,甚至都有“长尾巴的基因”以及对神经毒性敏感的基因。
回答5—6题5.上述关于基因研究的成果表明()A.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B.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进的C.认识的目的就是用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D.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将一事无成6.“低等动物”的老鼠与“高等动物”的人类基因几乎相同。
这说明()A.现象和本质既对立又统一B.人们占有了大量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C.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和对立的D.现象和本质不是毫不相干的,而是统一的环保部指出:十一五减排目标已基本实现,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老版高中政治目录(政治常识、哲学常识、经济常识)
高一上册第一课:商品与商品经济第一节:商品1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2商品的基本属性3商品的价值量第二节:货币1货币的产生和本质2货币的职能3纸币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2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二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2国家的宏观调控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第一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1企业及其作用2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3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4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二节:企业的经营者1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2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第一节:三大产业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二节: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1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劳动合同制度3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高一下册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一节: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1国民收入的分配2财政收入和支出3财政的巨大作用第二节:税收与纳税人1税收及其基本特征2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第六课:银行和储蓄者第一节:我国的银行1银行的产生2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3银行的业务和作用第二节:公民的储蓄1存款储蓄利国利民2债券和商业保险第七课: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第一节:商品服务市场1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及特点2市场交易的原则第二节: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家庭消费的内容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3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八课: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第一节:当代世界市场1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第二节:我国的对外贸易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2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3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高二上册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一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2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第三节: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1主观必须符合客观2了解国情立足国情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第一节:坚持联系的观点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2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3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第二节:坚持发展的观点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3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三节:按客观规律办事1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2按客观规律办事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第一节: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第二节: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1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2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第三节: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1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2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第四课: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第一节:事物发展的原因1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第二节:事物发展的状态1量变与质变2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第三节:事物发展的趋势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高二下册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第一节: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1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二节: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1认识的根本任务2创造必要条件认识事物本质3深化认识发展认识第三节:注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1分析与综合相结合2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第六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第一节:社会意识与价值观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第二节: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1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第七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2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第二节:人生价值的实现1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2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第三节: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2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1实践的特征2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二节:在实践中锻炼成才1群众是实践的主体2同群众实践相结合3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高三全册第一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上)第一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国家的性质和职能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3我国的国家职能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是单一制国家4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第二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下)第一节:我国的国家机构1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2我国的国家机构3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第二节: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1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3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第三课: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第一节: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政党执掌国家政权2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二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政党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3多党合作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第一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民族区域自治第二节: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概况2我国的宗教政策3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各种迷信活动第五课: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第一节:当代国际社会1当代国际社会概况2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3联合国第二节: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建立国际新秩序3当代的国际竞争第三节:我国的对外政策1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制定2我国外交政策。
.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作文
.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作文
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是指各种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一连串变化和发展过程。
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普遍联系。
首先,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一个事件或行为的发生会引起其他的事件或行为。
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进而引发海平面上升,造成洪水等自然灾害。
这种因果关系使得自然界的事物相互影响,形成一种相互联系的发展态势。
其次,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各种事物之间通过交流、合作和竞争等方式相互影响,从而推动彼此的发展。
例如,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繁荣;科技领域的创新和合作,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这种相互作用使得事物之间产生了互动,共同促进了各个方面的发展。
最后,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表现在事物之间共同存在的规律和特点上。
例如,自然界中的生物生长和繁衍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其固定的规律性。
单纯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并非偶发现象,而是基于一定的规律性和普遍性存在的。
总而言之,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和普遍联系是事物之间关系的本质特征。
它们使得事物之间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在我们对事物发展的认识中,需要综合考虑这种因果关系和普遍联系的存在,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辩证法知识点
辩证法知识点辩证法在最抽象的意义上是指包括精神活动在内的一切事物运动、联系、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今天店铺就与大家分享:辩证法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辩证法知识点一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3)规律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
(8)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联系的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事物的联系,不仅表现为横的方面的联系,也表现为纵的方面的联系。
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联系的客观性:事物的联系不以入的意志为转移,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
3、联系的有条件性:事物的联系不是绝对不变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2月1日星期W3时55分46秒
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因 果 联 系 区 别 含 义 时间顺序 地位作用 原 因 结 果
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在
前
在 被
后 动
主
动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2018年12月1日星期W3时55分46秒
2018年12月1日星期W3时55分46秒
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
原因和结果的定义
把握事物的 因果联 系
因果联系的特点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区别,转化 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2018年12月1日星期W3时55分46秒
二、事物的因果联系 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 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
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
原因:是引起某 结果:是被某种现 种现象产生的现 象引起的现象。 象。
河流被化学污染 引起 海豹死亡 流入海洋 被引起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一定的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所引 起的。这就要求人们善于从某一行 动的后果中去分析原因,从中总结 经验教训,避免重犯同类错误。提 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
两年前广州的臭水沟—沙河涌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2018年12月1日星期W3时55分46秒
有人在办某事以后说,这件事办得毫无结果。 这件事是否只有原因,而无结果? 预期的结果和未预期的结果 结 果 好的结果与坏的结果 办成或者未办成两种结果 并非没有任何结果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2018年12月1日星期W3时55分46秒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因 果 联 系 区 别 含 义 时间顺序 地位作用 原 因 结 果
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在
前
在 被 依 赖
后 动
主
互
动
相
联
系
二者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互相转化
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 在另一关系中是结果 在同一关系中,两种 现象互为因果。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2018年12月1日星期W3时55分46秒
3、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 的方法论意义
日本三菱公司帕杰罗越野车事件
三菱帕杰罗V31、 V33两种越野车设计 有问题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经长期磨擦的制动 油管会出现漏洞, 使刹车失灵
2018年12月1日星期W3时55分46秒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两年后变成沙河涌广场街心公园
由于一定原因的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 懂得这个道理能使人们根据某种原因, 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指导实践活动.提 高活动的预见性
(2)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 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2018年12月1日星期W3时55分46秒
(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1、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2、事物的因果联系 3、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 方法论意义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1)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是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 提。 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是科学研究 的重要使命。科学只有寻因究果, 才能有所建树,才能使人们对事物 的认识日益深入。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2018年12月1日星期W3时55分46秒
2018年12月1日星期W3时55分46秒
(3)因果联系的特点
先行后续 电闪雷鸣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2018年12月1日星期W3时55分46秒
(3)因果联系的特点
先行后续 引起被引起
本质特点
利用职务之便贪污 公款
2018年12月1日星期W3时55分46秒
材料: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城门失火,秧及池鱼 唇亡齿寒
内部联系Βιβλιοθήκη 间接联系直接联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时势造英雄
必然联系 必然联系
主要联系
一、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张某受国法严惩
2018年12月1日星期W3时55分46秒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无风不起浪 接通电源,电灯发亮 虚心使人进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侵略者侵略,被侵略者反抗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