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原文赏析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原文赏析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原文赏析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字词解释: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
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飞来,故名。
千寻:极言塔高。
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缘:因为。
最高层:最高处。
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作品翻译: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作品背景:《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
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作品赏析:本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
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登飞来峰》王安石
登飞来峰王安石〔宋代〕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注释】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因为。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及赏析
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及赏析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及赏析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峰。
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象天竺国的灵鹫山,并说“不知何时飞来”,故而得名。
【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陆贾《新语·慎微》有“邪臣之蔽贤”句。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高高的宝塔,我听见鸡叫便看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
赏析一: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
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
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
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
请想想飞来峰那高耸云天的气势吧!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
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赏析二: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
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
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
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
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
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和译文含赏析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高高的宝塔,我听见鸡叫便看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
赏析一: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
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
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
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
请想想飞来峰那高耸云天的气势吧!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
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赏析二: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
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
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
公元1050 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
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
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
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当“因为”、“由于”讲。
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鸡鸣看日出是很壮丽的景致。
今天我们还把太阳比革命领袖,把阳光普照大地象征革命的辉煌胜利。
《登飞来峰》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
《登飞来峰》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原文:登飞来峰王安石〔宋代〕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一作: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注释: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因为。
创作背景: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夏天,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写下此诗。
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
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
王安石登飞来峰的原文
王安石登飞来峰的原文王安石登飞来峰的原文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峰。
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象天竺国的灵鹫山,并说“不知何时飞来”,故而得名。
【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陆贾《新语·慎微》有“邪臣之蔽贤”句。
王安石登飞来峰的翻译飞来峰上耸立着高高的宝塔,我听见鸡叫便看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赏析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
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
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
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
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
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
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当“因为”、“由于”讲。
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鸡鸣看日出是很壮丽的景致。
今天我们还把太阳比革命领袖,把阳光普照大地象征革命的辉煌胜利。
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
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
登飞来峰原文详解及练习题
登飞来峰原文详解及练习题登飞来峰是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整个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考生必须要对登飞来峰有深刻记忆。
为此,今儿本栏目本店铺就为考生整理出了登飞来峰原文详解以及登飞来峰练习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注解:(1)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2)闻说:听说。
(3)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4)缘:因为。
登飞来峰练习题及答案1、词语积累:千寻:__________________;缘::__________________;眼::__________________;最高层: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古以八尺为一寻,极言塔高。
因为视线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泘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__________________,指__________________现在一般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实则指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奸佞的小人,当时保守势力。
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千寻塔的最高层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生哲理。
答案:表达了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畏艰险、不屈服于旧势力的勇往直前的坚定决心,自信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登飞来峰》原文注释及简析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词释义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千寻:极言塔高。
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不畏:不怕。
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缘:因为。
眼:视线。
塔:铁塔。
最高层:最高处。
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古诗今译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名句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句气势夺人。
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
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
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
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
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登飞来峰译文及赏析
登飞来峰译文及赏析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登飞来峰》是一篇以抒发作者积郁情绪为目的的描写自然景观的佳作。
本文对于辛弃疾《登飞来峰》进行了译文及赏析,旨在准确传达原诗的意境和感受,并进一步探讨文学作品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融合。
译文如下:山行倚极望,人生如逆旅。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来佳人歇蓬莱,胡为乎鬓如刀剪!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此地空馀山。
山到绝巘空悲切,人到中年意已阑。
前不见古人,古人亦无前。
愿登飞来峰,身临绝壑间。
天边云起朝陌陌,轮台星入夜浑浑。
有时归来漫天雪,无事喜看青山空。
再拜辞兹地,临岐故国潸然泪。
赏析:辛弃疾的《登飞来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人生起伏和时光无情的感慨。
诗中抒发的情绪和感受与现实生活中的境遇有着直接而切实的联系,使得读者能够更容易地感同身受。
诗的开头,“山行倚极望,人生如逆旅。
”以倚望山势来喻人生的坎坷旅途,展现了辛弃疾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
接着,“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揭示了生活中的起伏和希望的曙光,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传递了作者对于坚持和希冀的信心与决心。
下一段诗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来佳人歇蓬莱,胡为乎鬓如刀剪!”描述了春社的热闹景象和人们的欢愉,又勾勒出了饱经风霜之后的辛弃疾的孤寂和苦闷。
诗中“箫鼓追随春社近”,形容了春社时节人们的欢乐,而“佳人歇蓬莱”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以及个人遭遇变迁的不舍。
接下来的两句,“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此地空馀山。
”以一种慨叹的口吻,再现了时光流转中人事已非的无奈和忧伤。
辛弃疾通过写作表达了自己作为壮士的勇气和信念,但不可避免地也感到世事无常,人事如梦。
末段,“愿登飞来峰,身临绝壑间。
天边云起朝陌陌,轮台星入夜浑浑。
有时归来漫天雪,无事喜看青山空。
再拜辞兹地,临岐故国潸然泪。
”最后呼应诗篇的题目“登飞来峰”,描绘了登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好的向往和对于现实生活的释然。
初中语文文言文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峰。
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象天竺国的灵鹫山,并说“不知何时飞来”,故而得名。
【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陆贾《新语·慎微》有“邪臣之蔽贤”句。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高高的宝塔,我听见鸡叫便看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
赏析一: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
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
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
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
请想想飞来峰那高耸云天的气势吧!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
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赏析二: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
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
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
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
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
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
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登飞来峰》原文赏析
《登飞来峰》原文赏析《登飞来峰》原文赏析引导语:《登飞来峰》是王安石的经典作品之一,下面由yjbys小编精心为您整理了《登飞来峰》原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得到您!登飞来峰朝代:宋代作者:王安石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一作: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只缘一作:自缘)译文韵译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散译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注释⑴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⑵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⑶闻说:听说。
⑷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⑸缘:因为。
赏析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
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
登飞来峰的诗意与解释
登飞来峰的诗意与解释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登飞来峰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夏天,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写下此诗。
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
原文:《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一作: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因为。
诗意: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鉴赏: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唐诗三百首登飞来峰原文与解析
唐诗三百首登飞来峰原文与解析唐诗三百首中的《登飞来峰》是一首以登山为主题的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飞来峰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
本文将介绍《登飞来峰》的原文以及对其诗意的解析。
登飞来峰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这首诗由杨万里所作,表达了登山所带来的豁达心境与亲近自然的体验。
以下是对《登飞来峰》的解析:
首句“飞来山上千寻塔”,以寺庙的塔楼作为描绘山的特征,体现了山峰的高耸与壮丽。
这里的“飞来山”是指浙江嘉兴的西南郊外的一座名为“飞来峰”的山,峰顶有一座古塔。
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通过引入自然声音和景色,给读者带来强烈的真实感受。
鸡鸣和日升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是作者爬山所看到的景色。
第三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表达了作者面对困难与阻挡时的坚定与勇敢。
浮云是指环绕山峰的云雾,遮挡了眼前的视线,但作者并不畏惧。
最后一句“自缘身在最高层”,表明作者身处登山的最高处,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壮丽的风景。
同时,这句也可以理解为对个人修行的提醒,通过攀登峰顶,可以达到生命的最高层次。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登山的乐趣,并通过描述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追求卓越的积极态度。
总结起来,《登飞来峰》通过描绘山峰、自然声音和景色,以及内心的感受,展示了登山带来的自由、豁达和内心的卓越。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感染了读者,成为了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之作。
王安石《登飞来峰》诗歌鉴赏
王安石《登飞来峰》诗歌鉴赏王安石《登飞来峰》诗歌鉴赏《登飞来峰》,是北宋诗人王安石于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佑二年冬登临浙江宝林山时有感而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登飞来峰》诗歌鉴赏,希望大家喜欢!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字词解释: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
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飞来,故名。
千寻:极言塔高。
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缘:因为。
最高层:最高处。
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作品翻译: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作品背景:《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
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作品赏析:本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
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王安石诗《登飞来峰》原文鉴赏
王安石诗《登飞来峰》原文鉴赏王安石诗《登飞来峰》原文鉴赏【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仁宗皇二年(1050年),王安石当时三十岁,年富力强,雄心勃勃。
当时他已由县县令改任舒州通判。
此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峰。
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象天竺国的灵鹫山,并说“不知何时飞来”,故而得名。
【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陆贾《新语·慎微》有“邪臣之蔽贤”句。
【王安石诗赏】王安石在诗、词、文方面都有成就,他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主张文学“有补于世”,同时也要“以雕绘语句为清新”。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
这首诗构思奇特,选择角度新颖,借景抒情,寄意深沉,可谓言简意赅,豪壮洒脱。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意思是说,我登上了飞来峰上的高塔,听人说清晨鸡鸣时从这儿能看到太阳升起。
“千寻”,极言塔高,古代以八尺为“寻”。
这两句描写立足点之高,为接下来的议论抒情做好铺垫,作者不写亲眼看到的景物而写传闻之景,是为了突出构思中阐发哲理的重心。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意思是说,不怕浮云层层遮蔽视野,是因为我登高望远、心胸开阔。
“缘”,因为。
这两句是借景抒情,阐发哲理。
“浮云”,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不畏”二字,道出了“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表现了诗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强信念。
用诗歌阐述政治、学术见解,议论时事,评说历史,这是宋诗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该诗在描写景物中,含有深刻的理趣。
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细写山中之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山上“千寻塔”的最高层,抒写心中的感受。
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包含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寓抽象义理于具体事物之中,作者的政治思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神情状态,都得到了充分反映。
《登飞来峰》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登飞来峰》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登飞来峰宋·王安石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注释:飞来山:一作飞来峰。
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自缘:一作“只缘”。
缘,因为。
赏析: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
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
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
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
《登飞来峰》
哲理:
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
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所羁绊。
《登飞来峰》思路
一二句叙述自己行动,为后文议论打好基 础。
三四句议论,由前两句自己的生活经验体悟到一种 人生哲理。 《登飞来峰》是一首哲理诗。这首诗借写景抒发 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以理入诗,表现了作者蔑 视当时的保守势力、实现自身的抱负的心怀。
于与保守势力进行斗争。
一、全面理解诗歌内容
例句: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翻译:我登上了飞来峰上的高塔,听人说清晨 鸡鸣时从这儿能看到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翻译:不怕浮云遮住我的视线,
因为我身在千寻塔的最高层。
二、准确分析诗歌艺术手法
象征和比喻手法是本首诗的主要艺术手法, 请分析下列句中红色字词的象征意义。 例句:闻说鸡鸣见日升——鸡鸣日升的灿烂 图景,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背景介绍: 王安石( 1021——1086 ),字
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 思想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 革,积极推行新法,抑官僚制地主和豪商的特
权,以期富国强兵,但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 《登飞来峰》即作于 1050 年,当时他 30 岁,由 宁波县令改任舒州通判。他向往美好前程,敢
不畏浮云遮望眼—— 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 自缘身在最高层——
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三、深入感悟诗歌表达情感
题目:“不畏”二字,既写出了
诗人“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
,又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
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诗歌鉴赏】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翻译及赏析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注释、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2、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3、闻说:听说。
4、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5、缘:因为。
王安石《登飞来峰》翻译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登飞来峰》是北宋著名的诗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的诗词作品,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
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
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登飞来峰简单写这首诗的意思
登飞来峰简单写这首诗的意思
1、登飞来峰这首诗的意思: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2、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飞来峰》复习导学案
一、文学常识: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朗读节奏: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重点字词:
⑴千寻:极言塔高。
(2)闻:听闻,听说。
(3)不畏:不畏惧,不害怕。
(4)浮云:悬浮在半空中的云彩,暗喻奸佞的小人。
(5)眼:视线。
(6)缘:因为。
(7)最高层:最高处。
四、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就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害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此处最高的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五、主旨:
《登飞来峰》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本诗作者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而又深刻地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六、赏析:
1、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借景抒情;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5分)
答:飞来峰高耸入云,传说在飞来峰的千寻塔上可以听见天鸡鸣叫,可以目睹壮观的东方日出(2分),诗人借神话传说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大(1分),为下文“占据较高的立足点,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自然(2分)。
3、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
示例1:“自”: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得对“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原因解释不显绝对;
示例2:“只”: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
七、对应精炼: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4.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相见欢》复习导学案
一、文学常识:
李煜:字重光,五代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
二、朗读节奏: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三、重点字词:
(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是一般:另有一种。
四、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
那悠悠愁思(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五、主旨:
这首词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幽囚生活的愁苦。
六、赏析: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答]“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
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
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用比喻的修辞,用乱麻喻离愁,形象可感,将抽象的离愁具体化,生动的写出了词人身为亡国之君的离愁别绪。
七、中考链接
1、“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孤独寂寞
2、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具体含义。
离愁别恨,亡国之愁
3、你是如何理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句话的?(2分)
此句写景喻人,寂寞的不是梧桐而是人,被锁的不是清秋也是人,写出了词人失去自由的囚禁生活的孤独凄凉。
4、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写仰望之景的句子是:月如钩,写俯视之景的句子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5、“剪不断,理还乱”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来比喻什么?
[答]比喻人内心的烦乱,或某些事物难以解决。
6、“锁“在记号中的意思是指(C)(2分)
A.锁头B.金锁C.锁住D.开锁
7、下面对《相见欢》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上阕定景,西楼、月色、梧桐、深院、清秋,画面冷寂。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写栽着梧桐树的院落很寂静,渲染了清秋气氛。
C.下阕转入抒怀,写出了作者隐忧生活中难以排遣的感情。
D.全词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形象化,抒发了作者离乡去国之苦。
8、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为亡国之君,词人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