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花灯的族属问题——土家族节庆礼仪民俗的调查与思考

合集下载

秀山花灯肉莲花的由来研究

秀山花灯肉莲花的由来研究

秀山花灯之肉莲花的研究一、秀山花灯的分类,及派系二、秀山肉莲花与花灯的关系三、秀山肉莲花的表演形式四、秀山肉莲花的由来五、秀山肉莲花的现存问题第一、秀山花灯的分类及派系秀山地盘虽然不大但是她的花灯戏却有着同的类别和派系,在土家和苗家的土地上一种纯朴归真的民族话剧给这个少数民族地区增添了许多韵味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气息。

花灯是怎么一回事?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花灯的分类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坐落在渝东南与湘西北黔东北接壤,那里自古以来就有小成都之称,四面环山中间是一个大坝子,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纯朴的土家人和苗家人。

秀山境内有一种叫做花灯的民间艺术,虽然秀山地域不大但是这种艺术却有着很多种类别。

这种小域多形式的艺术差异其实与当地的地理条件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的,因为秀山与贵州湖南接壤,在不同的地界会融合不同的当地及其周边民族的文化,这样就造就了这种小域多形式的艺术形式。

秀山花灯主要有这几大类别:花灯二人转(唐坳、溶溪、隘口、清溪)、双花灯(洪安、梅江、管庄)、花灯群舞(县城、)、花灯戏(溶溪、高田、毛坡)、肉莲花(唐坳)。

花灯二人转:这是秀山花灯的主要表演形式。

从表演中幺妹子和赖花子的地位看,它不同于全国其他地方流行的"二人转",而是具有地地道道二人跳"门斗转"的特点;是对"跳团团"的继承,是男的围着女的转、丑的围着美的转、矮的围着高的转。

女的、美的、高的在中心地位,以"双脚并立回正身",保留着明显的原始女性崇拜的特点。

双花灯:即由二男二女(二丑二旦)同时歌舞演唱。

主要用来表现热闹、喜庆等较大场面,如《双采茶》、《大闹红灯》、《闹华堂》等,就是用双花灯形式来表演的。

有的地方在表演中加入了"花子打岔"、"翻厂子"等表演和民间杂技艺术,从而增添了热烈氛围和乐趣。

花灯群舞:是从"花灯二人转"发展而形成。

土家族传统民俗节庆

土家族传统民俗节庆

土家族传统民俗节庆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等地。

他们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土家族的习俗和文化,也是土家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土家族传统民俗节庆的特点和庆祝方式。

一、传统民俗节庆概述土家族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婚礼、葬礼、农历新年等。

这些活动在土家族人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他们传承和展示自己文化传统的重要方式。

1.婚礼节庆土家族的婚礼是一个十分隆重的仪式。

婚礼前,新郎会和他的家人准备一些礼品来拜访新娘的家人,以示诚意。

之后,双方家族会在一起商量婚礼的具体安排。

婚礼当天,新娘会穿上传统土家族的婚纱,新郎则会穿上华丽的服饰。

婚礼上,还会有丰盛的宴席和土家族的传统歌舞。

2.葬礼节庆在土家族人民的传统信仰中,人的灵魂会继续存在并保护着家庭。

因此,对于亡者的葬礼也是十分重视的。

土家族的葬礼庆典通常会持续多天,期间会进行祭祀、守夜、祈福等仪式。

亲友们会集体前往墓地祭拜,悼念逝者,并参与各种纪念活动。

3.农历新年农历新年是土家族最重要的传统节庆之一。

过年期间,土家族人民会进行多种庆祝活动,如赛龙舟、舞狮子、放鞭炮等。

人们还会穿上传统的节日服饰,家家户户张贴喜庆的对联和年画。

亲朋好友会相聚在一起,共同享受美食和传统表演,以此迎接新的一年。

二、土家族传统民俗节庆的特点土家族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有着鲜明的特点,体现了土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先,土家族的节庆活动注重人际关系和互动。

不论是婚礼、葬礼还是新年庆祝,人们都会邀请亲友们共同参与,加强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

其次,土家族的传统节庆活动保留着丰富的宗教信仰元素。

对于土家族人民来说,传统节庆不仅是庆祝和娱乐的方式,更是对祖先的敬意和尊重。

此外,土家族民俗节庆活动强调身份认同和文化自豪感。

通过传统服饰、音乐舞蹈等方式,土家族人民表达了对自己文化传统的热爱和自豪。

三、土家族传统民俗节庆庆祝方式土家族传统民俗节庆的庆祝方式多种多样,每个活动都有独特的庆祝仪式和活动形式。

浅析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浅析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浅析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思南土家族花灯为例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本质标识,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的灵魂。

然而,在交通和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各民族尤其是一些小民族的文化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地方民族文化流失、断层现象比较严重。

在这种状况下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思南土家族花灯为例,对这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试图从中找出一些可行性的方法、路径来传承和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民族文化;土家花灯;传承保护一、思南土家族花灯概述思南——黔东北一座历史文化重镇。

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旁依于浩瀚乌江,曾经是乌江盐道上的重要集镇。

思南是贵州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素有“黔中首郡”之称,“乌江明珠”之誉。

由于其地处黔东北,毗邻巴渝和荆湘,因此,在这片土地上民族交流融合,地区间和民族间文化碰撞、交融比较频繁。

土家、苗、仡佬、蒙古等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息发展,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在此交流碰撞,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

在诸多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当中,思南土家花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闪耀在这片土地上。

思南花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美术、服装等艺术在内的地方民族戏剧,是一门综合文化艺术,既具有戏剧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反映的是土家先民的原始风貌和山里人的精神趣味,有强烈的乌江流域文化气息。

(一)思南土家族花灯表演特点概述据老艺人的追根溯源和唱词中表现的历史特点看,思南土家花灯大致起源唐宋之间,风行于明代、清代。

最初是“二人转”,明末清初已发展到了三人出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出场人数不受限制,多达二三十人。

载歌载舞的思南花灯,它的题材、内容和形式大都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表演上形式上,略显简单、粗糙,但这门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形式,是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已初步形成了戏剧艺术的雏型。

主题多与生产生活相关,但唱段内容包罗万象,从帝王将相到民间传说,从农业知识到衣食住行,无所不含。

花灯调研报告

花灯调研报告

花灯调研报告花灯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花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祝福和庆祝的象征,它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为深入了解花灯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花灯的特点、应用领域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的情况。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收集相关史书、论文、报道和杂志等文献资料,从理论层面了解花灯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技艺发展。

2. 实地调研:走访各地的花灯制作工坊、花灯展示场馆和相关企业,与从业人员交流,了解花灯的制作工艺、材料选择以及市场需求。

3. 网络调研:通过互联网搜索、问卷调查等手段,搜集花灯的市场销售情况、消费者需求以及用户评价等信息。

三、调研结果1. 花灯的历史文化背景花灯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在汉代,是用来祭祀神灵的道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灯逐渐演变为民间庆祝活动的重要元素。

2. 花灯的特点与制作工艺花灯以其多样的形状和色彩,吸引了广大市民的兴趣。

花灯的制作工艺包括纸灯、竹骨架、丝绸、灯芯等多种材料的使用和结合。

3. 花灯的应用领域现如今,花灯不仅在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使用,还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园、商业街区等地的照明装饰。

花灯的应用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成为现代城市文化与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花灯的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节日庆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花灯市场逐渐由传统手工制作向工业生产转变,注重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意,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四、调研结论花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花灯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

可以预见,未来花灯市场将继续扩大,需求将更加多元化,创新设计和节能环保将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此外,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产业链的完善也是花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

五、建议1. 政府应加大对花灯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鼓励更多年轻人从事花灯的制作和创新。

土家族民俗文化

土家族民俗文化

土家族民俗文化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民俗文化。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包括节日庆典、传统服饰、音乐舞蹈、饮食习俗等方面,它们既是土家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传承祖先智慧和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

节日庆典是土家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家族人民热情好客,喜欢欢庆节日,庆祝活动常常以音乐舞蹈、民间歌曲、竹竿舞、步云山、封坛等形式举行。

其中,土家族最重要的节日是“花山节”,这个节日源自土家先祖封山立志的传说故事,每年正月十五举行。

花山节期间,人们会穿上传统的土家族服饰,举办盛大的祭祀仪式,表演传统歌舞,以及各种有趣而富有挑战的民间竞技活动。

传统服饰在土家族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土家族的传统服饰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形成了独特的特色。

男性常穿袍衫及紧身裤、长筒靴等,而女性则以长袍和半裙为主。

他们在服饰上注重色彩的搭配和花纹的装饰,如用蓝、黑相间的花纹装饰衣领、袖口等。

传统服饰的保留和传承,不仅反映了土家族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认同,也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自身历史和传统的尊重。

土家族音乐舞蹈也是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家族音乐以其独特的节奏感和激昂的旋律而闻名,多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传统乐器如芦笙、打击乐等常被用于音乐演奏中。

土家族的舞蹈形式丰富多样,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田园舞”、婚礼上常见的“红缨舞”,还有英勇豪迈的“刀马旦”等。

土家族的音乐舞蹈无论是在家庭聚会还是集体庆典中,都扮演着重要的交流和娱乐角色,也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展示形式。

土家族的饮食习俗深深扎根于他们的生活中。

土家族以农耕为主,辛劳劳作需要丰盛的餐食来满足体力需求。

土家族的饮食偏向酸辣口味,以腌制食材和腌制菜肴为主,如酸辣鱼、腊肉、酸菜等。

此外,土家族还有独特的酒文化,制作出了以土家族传统工艺发酵而成的米酒。

土家族人民喜欢用米酒来招待客人,并在节庆和重要场合中饮用。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融汇着土家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花灯戏的传承意义

花灯戏的传承意义

花灯戏的传承意义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下是花灯戏传承的一些重要意义:
1. 文化传承:花灯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和地域文化。

通过传承花灯戏,可以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使后代能够了解和体验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

2. 艺术价值:花灯戏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音乐、舞蹈和唱腔而闻名。

它融合了民间艺术的元素,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

传承花灯戏可以保护和弘扬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

3. 社区认同:花灯戏通常与特定的地区或社群紧密相连,它是当地居民的文化标志和精神纽带。

通过传承花灯戏,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花灯戏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意味着它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保护意义。

通过传承花灯戏,可以确保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传承和发展。

5. 教育与文化交流:花灯戏可以作为一种教育资源,通过学习和表演花灯戏,人们可以培养艺术修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花灯戏也可以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总之,花灯戏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还能够促进社区认同、艺术发展、教育和文化交流。

通过传承花灯戏,我们能够让这一独特的戏曲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焕发光芒,为人们带来艺术享受和文化体验。

花灯研究报告

花灯研究报告

花灯研究报告花灯研究报告一、引言花灯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广泛流传于中国的许多地方。

花灯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色彩吸引了无数观众,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对花灯的历史、特点、制作工艺、艺术表现形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二、历史背景花灯起源于中国汉朝,追溯到2000多年前。

最早的花灯是由竹架、纸张等材料制作而成,形状简单,主要用于庆祝节日和展示富商贵族的财富。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灯逐渐演变为艺术形式,并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和技巧。

三、特点1. 独特的造型:花灯通常具有独特的造型,包括人物、动物、花卉等,形态各异,富有创意。

2. 多彩的色彩:花灯的色彩丰富多样,使用各种颜料进行涂饰,给人以美丽的视觉享受。

3. 灵活的动态:花灯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设计和装置实现动态效果,如摇头、摇尾、闪光等,增加观赏的趣味性。

四、制作工艺花灯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包括以下步骤:1. 设计:根据花灯的主题和要求,进行设计,确定造型和比例。

2. 制作内架:使用竹子或金属丝制作内架,为花灯提供支撑。

3. 铆接外架:将竹片或金属片按照设计要求铆接在内架上,形成花灯的外形。

4. 贴纸或上漆:用纸张或其他材料贴在外架上,并进行绘画或上漆,增添美感。

5. 灯具安装:在花灯内部安装灯具,并连接电线和开关,以实现灯光的亮起和熄灭。

6. 装饰附件:在花灯上添加各种装饰品,如丝带、花朵等,增加艺术性和立体感。

五、艺术表现形式1. 形象化:花灯通过形象的表现手法,表达出具体的形态、姿态和动作,使观众容易理解和接受。

2. 符号化:花灯运用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和图案,传递特定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

3. 象征化:花灯通过构图、色彩和光影等手法,表达出特定的情感或意义,使观众联想到相关的事物和感受。

4. 交互化:一些花灯可以进行动态展示,并与观众进行互动,增加观赏的参与感。

六、结论花灯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凭借其独特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和灵活的动态,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小议地方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谨以思南土家花灯为例

小议地方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谨以思南土家花灯为例

非遗传承文 罗 政小议地方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思南土家花灯大致起源于唐宋时期,盛行于明清,是思南土家人所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思南土家,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甚至祭祀庆典等重大的场合,都少不了花灯戏的参与,因此,思南土家花灯已经成为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形式。

一方面,思南土家花灯唱腔优美、舞蹈动作流畅,是一项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民间艺术形式;另一方面,思南土家花灯的唱腔、内容大多来源于当地土家人的生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思南土家花灯是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成为当地特有的文化现象。

由此可见,土家花灯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这一问题探讨了民间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地方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瓶颈当前阶段,地方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遭遇了瓶颈。

首先是观念问题,在大多数人的观念当中,一提到传统,往往就会被认为是落后的、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于这种认识,土家花灯的传承变得举步维艰,很多年轻人对打花灯不屑一顾,不愿意看、更不愿意学习。

老一辈的花灯艺人也对自己所从事的行当缺乏信心,认为打花灯是乡土文化,难登大雅之堂,这种情况下,土家花灯中的精髓难以得到有效的传承,又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创新,势必逐渐走向没落。

其次是生存土壤的关系,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将关注的重点都放在了某事物的经济价值方面,思南土家花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为当地人谋求经济利益方面无法发挥重要作用,自然不受重视。

另外,现代艺术形式的多元发展,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盛行,使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丧失了本来的吸引力,逐渐变得无人问津。

最后,随着老艺人的逐渐减少,思南土家花灯中一些经典的内容也逐渐消失,被取而代之的是人们过度现代化的包装,以及一些缺少文化气息的内容,这使得思南土家花灯失去了本来的韵味,变得索然无味。

以上这些问题,同样也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发展所遭遇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分析探究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秀山花灯艺术文化内涵与传承发展研究

秀山花灯艺术文化内涵与传承发展研究

秀山花灯是融宗教、民俗、杂技、歌舞、纸扎等艺术于一体,以歌舞表演为主的综合性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是我国西南花灯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秀山花灯的音乐欢快、流畅,舞蹈多姿多彩,韵白风趣幽默,歌、舞、韵三位一体,相互照应,共同构成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秀山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秀山花灯艺术发展的困境(一)经费不足,宣传不够秀山地处重庆、贵州、湖南、湖北的交界,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用于民间艺术的经费严重不足。

秀山花灯既没有系统的组织形式,更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其传承主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口口相传,对秀山花灯的专项宣传极少,以至于有些当地的年轻人都对秀山花灯了解不深。

(二)传承人员青黄不接到目前为止,能挑起秀山花灯技艺大梁的传承人基本都是老年人,而且大多数是已经超过70岁的老人。

在这些老一辈艺术家中,有不少人已经离世,部分绝技业已失传。

在世的秀山花灯艺术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表达能力普遍不强,而年轻人因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对秀山花灯的兴趣不高,虽然也有部分年轻人愿意肩负起传承秀山花灯的使命,但技术精湛者少之又少。

因此,秀山花灯的传承面临着巨大危机。

(三)方式单一缺乏创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似乎已经逐渐适应了快节奏的生活,跳花灯的习俗逐渐淡化,从前红红火火的玩灯、接灯风俗逐渐趋于冷清。

近年来,秀山花灯普遍缺乏创新,再加上花灯传承人的衰老及离世,秀山花灯的表演形式甚至比从前还要单调,人们已经很难从中感受到热闹的气氛。

二、秀山花灯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策略(一)政府要增加投入扩大宣传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离不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保护秀山花灯的相关政策法规,增加对秀山花灯艺术的保护资金投入,动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此外,政府还要注意鼓励和引导秀山花灯作品创作,增加秀山花灯表演活动,引导发展花灯经济,促进秀山花灯与旅游、服装及其他产业的融合,让秀山花灯艺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并实现秀山花灯艺术传承的良性循环。

传统手工艺秀山龙凤花烛与婚俗

传统手工艺秀山龙凤花烛与婚俗

受到其 影 响 。在 如 今所 发现 的一 系列 文 物 中 ,为 数 众 多 的人 工 制 逐渐 减少 。制作 秀 山 龙 凤 花 烛 要 通 过 为 数众 多 的 多种 传 统 完 成 ,
作都 可 以算 得上 “传 统工艺 ”,由此可见 ,多彩 的物 质 文 明是 由众 具备 较高 的美学 研究 价值 和 观 赏 价 值 。其 独特 的造 型 和 深 刻 的 寓
族聚 居形 成 ,因为 其 中 的婚 姻 除 了和 双方 家 庭 相关 之外 ,还会 和
秀 山龙凤 花烛 制 作历 史 悠 久 。 明代 以前 ,以在 涂 抹 动 物 油脂
各 自所属 的村 寨 、家 族 间关 系 ,甚 至 在 很 多夫 妻 不 合 之 际 都会 造 的火 炬或 蜂蜡 烛坯 上描 绘龙风 图案 为主要 形式 。
文化和 科 学技术 内涵 ,几 乎每 一个社会 生活 的方面都 会 受到其 影响 。在如 今所 发现 的 一系 列文 物 中,为 数众 多 的人 工制 作都 可 以算 得上
“传 统工 艺”,而很 多传 统手 工艺 的存在 又包含 着 丰 富的 民俗 文化 。
关 键词 :传 统手 工 艺 ;民俗 ;龙凤 花 烛
存 在 和繁衍 的需 要 。
见 ,在明仁 宗和 明宣 宗年 间 ,龙 凤花 烛 已在 秀 山广 泛使 用 于婚 嫁 ,
秀山龙 凤 花 烛 使 用 篾 刀 、刻 刀 、剪 刀 、模 具 、碳 炉 、铁 锅 、 其可 考证 的制作 历史 ,距今 已有 六百 年左右 。
陶盅等 ;制 作工 序有 伐竹 削竹 、缠 制烛 芯、 浇铸 烛胚 、穿衣 上 红 、
传 统 手 工艺 秀 山龙 凤 花 烛 与婚 俗
谢 萌 (四川 美 术 学 院 重庆 400研究 生科 研创 新项 目 《光华 流人 间—— 秀 山龙凤 花烛 技艺 及信 俗研究 》 研究 成果 ,项 目编号 :CYS16213

重庆秀山花灯的历史起源、艺术内涵及文化价值

重庆秀山花灯的历史起源、艺术内涵及文化价值

重庆秀山花灯的历史起源、艺术内涵及文化价值作者:彭福荣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2期摘要:重庆秀山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逐渐形成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特征的跳灯习俗,孕育出历史悠久的花灯文化。

重庆秀山花灯的历史起源目前尚无定论,主要有土著说、外来说和土著外来结合说三种看法,但至少可以肯定重庆秀山花灯文化的历史悠久。

重庆秀山各族乡民在节日喜庆、修房造屋、婚嫁礼俗等民俗活动中跳灯祈福纳祥,使秀山花灯文化集歌舞表演、乐器吹打和故事说唱于一体,涵盖众多的艺术门类,具有鲜明的表演特色。

重庆秀山花灯文化形象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等,具有历史和教化等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秀山;花灯文化;跳灯;文化价值中图分类号:J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2008805重庆秀山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清章恺称其为“蜀道有尽时,春风几处分,吹来黔地雨,卷入楚天云”[1]。

重庆秀山是汉、土家、苗等民族杂居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

当地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孕育出独具特色的花灯文化。

由于历史、交通、民族等原因,重庆秀山花灯文化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原生态韵味[2]。

重庆秀山花灯跳灯习俗历史悠久,一般从正月初二开始,至正月十五结束,逐渐形成了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特征,深受人们喜爱,并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花灯文化。

重庆秀山花灯文化的艺术内涵主要表现在艺术门类、表演程序、道具动作等上,“它既包涵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群众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等诸多文化因子,又融合了如土家摆手舞、民歌、打镏子、傩愿戏等多种民间艺术的精华,充分体现了花灯文化的传统性与创造性、单一性与多元性的自然融合与有机统一,是一个构成元素众多,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体系”[3]。

重庆秀山花灯文化与特殊的跳灯习俗紧密相关并世代传承,在反映历史生活面貌和道德伦理教化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光华流人间:秀山龙凤花烛技艺及习俗研究

光华流人间:秀山龙凤花烛技艺及习俗研究

光华流人间:秀山龙凤花烛技艺及习俗研究秀山“龙凤花烛”工艺是2007年重庆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

秀山龙凤花烛是秀山地区婚嫁礼俗中拜堂成亲必不可少的联姻信物。

其神态鲜活,色泽富丽,龙缠凤绕,喜气环生,在中国龙凤花烛的制作领域中独树一帜。

制作秀山龙凤花烛这一过程实际上融合了为数众多的传统工艺,故而其美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也不可谓不高,可以算得上中国传统技艺体系中的一个颇具特色的样式,对研究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婚嫁礼俗之类形式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其秀山龙凤花烛独特的制作技艺和造型艺术是秀山当地及周边地区人民的生活观、价值观、爱情观及审美观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研究将通过相关传统工艺本体保护和功能保护的基本规律研究,梳理出地方性传统工艺在当下的社会生态下本体保护与功能保护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提出一些发展方法和路径,为传统手工艺的本体保护和功能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为相似的传统工艺的本体和功能保护提供经验和借鉴。

本文以艺术人类学、艺术学理论作为指导,以秀山龙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深入调查与探索秀山龙凤花烛技艺和当地习俗。

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中国烛和龙凤图腾的源起和崇拜。

梳理出在传统婚庆中烛和龙凤图腾的特殊意义。

第二部分介绍了秀山龙凤花烛以及制作。

第三步部分描述和分析了秀山当地的婚俗和龙凤花烛的联系。

进一步反思若是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在不断变迁中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故而,最理想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效果就在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系统。

而要做到这一点,实际上就是要求对其所属的系统中内部一系列要素彼此间存在的关系做出必要的协调,从而使得其中一系列变量因素可以时刻处于动态发展的、整体和谐的过程之内。

花灯的传统文化意义

花灯的传统文化意义

花灯的传统文化意义
花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花灯被视为中国年俗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春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花灯的传统文化意义在于其表现出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花灯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还具有深层次的文化涵义。

在埋头制作花灯的过程中,人们不仅是在寻找灵感和创造美丽,更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花灯的传播和发展,中国人民的文化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加强。

花灯也有着与中国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意义,符合中国农耕文化和生态理念。

在这个日益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时代,花灯的传统文化意义更加凸显,因为它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科技手段的结合。

而花灯的制作和展示,也能够更好的展示中华民族文明的博大精深。

总之,花灯的传统文化意义不在于其制作和表演的过程,而在于它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

花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传承。

秀山民间花灯舞蹈的动态特征及其组合编创

秀山民间花灯舞蹈的动态特征及其组合编创
本文通过对秀山花灯的形态流变、语言形态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属性,从社 会变迁的历史源流中理性地分析了秀山花灯的文化内涵。关于秀山花灯的传承与 发展,一直是舞蹈专业人士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力图通过秀山花灯的动律分析, 进一步探讨秀山花灯组合编创的原则与方法,以便补充我们在现行的传承体系中 的不足,以及更加明确当下我们选择的发展方向,进而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将秀山 花灯的动态特点与我们的时代文化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在学生身上得到良好的实现,为繁荣我国的民间舞蹈事业而努力。 二、现有研究资料综述 (一)资料方面
总之,上述论文都从文化人类学的层面对秀山花灯作了调查和论述,无论从 秀山花灯的表演形态,或是实地考察方面都对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 值。
(二)实践方面 对于秀山花灯的实践,也有部分学者进行过整理和表述。例如,中国舞蹈家
协会四川分会1985年3月出版的《秀山花灯》,该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内 容是扇子的拿法做了说明,第二部分内容分别对幺妹子和花子的步法做了介绍。 第三部分内容是对幺妹子、赖花子亮相姿态说明,第四部分对幺妹子、花子单一 动作和双人动作做了表述。第五部分是幺妹子、花子单一组合,综合组合做了说 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rganize and categorize.This article seeks to investigate through the fields work,like field interviews,video recording and SO on,to do
dynamic in—depth research on Xiushan lantern dance and culture.
关键词秀山花灯,动态特征,组合编创

秀山花灯_精品文档

秀山花灯_精品文档

秀山花灯引言:秀山花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民间艺术表达形式之一。

它不仅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展现出人民生活的美好和对节日的热爱。

秀山花灯作为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与中国的春节和元宵节等重大节日密不可分。

本文将介绍秀山花灯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起源和发展历程秀山花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汉代。

据史书记载,汉代时期的民间庆祝活动中,人们就开始制作花灯,并将它们挂在室外或室内,以庆祝喜庆的场合。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秀山花灯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明代。

在明朝时期,秀山花灯开始流传到贵州省秀山地区,由于这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民众的热爱,使得秀山花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秀山花灯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明代,秀山花灯主要作为宗教祭祀活动的一部分,它通常用于祭祀神祗或向神祗祈福。

而到了清朝,秀山花灯逐渐成为了民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并融入了更多的民俗元素。

近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秀山花灯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文化活动。

二、秀山花灯的制作过程秀山花灯是一种纯手工艺品,制作过程十分复杂而繁琐。

它的制作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和构思:首先,制作花灯的人需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来设计花灯的外形和造型。

设计者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花灯的大小、形状、颜色和装饰等。

2. 材料准备:制作秀山花灯的材料通常是纸、竹子、丝线和彩灯等。

这些材料需要提前准备好,并保证质量和数量的要求。

3. 节选灯框:花灯的灯框是整个花灯制作的核心部分。

制作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花灯的形状来选择适合的灯框,并进行细致的切割和修整。

4. 组装和装饰:在灯框制作完成后,制作人员需要将各个部件进行组装,并进行外观的修饰和装饰。

这包括粘贴花纸、绘制图案、贴彩灯等。

5. 完成和调试:在花灯制作完成后,需要对花灯进行整体的调试和检验,确保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

三、秀山花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秀山花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内涵。

秀山花灯的艺术风格及传承现状

秀山花灯的艺术风格及传承现状

DANCE FASHION2023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坐落于重庆市东南边陲的武陵山腹地,与贵州、湖南、湖北相邻。

秀山花灯是当地传统的民间舞蹈,《中华舞蹈志·四川卷》中称其为“最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代表性花灯舞蹈”。

秀山花灯于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至此,秀山花灯成为秀山地区传统艺术的一张名片,成为全国艺术工作者挖掘、研究的对象。

1.秀山花灯的舞蹈动作据秀山花灯传承人何建勋老师介绍,秀山花灯的舞蹈动作有300多种,如今流传下来的有100多种,花灯的表演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主要有启灯、跳灯和送灯三个环节。

据《中华舞蹈志·四川卷》记载,秀山花灯的传统演出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的夜晚。

每个村寨都会在这一天开始迎接灯神的祝福,各个花灯班也会在此时挨家挨户去跳灯,将灯神的祝福送到每一个家庭中。

秀山花灯供奉的灯神被当地人称为“金花娘娘”和“银花小娘”。

在启灯时,花灯班要在堂屋设供台,供奉以“金花娘娘”和“银花小娘”为主的各位神仙,并用香在两盏主灯上各烧出一个“品”字,寓意着两位灯神附身于主灯中;然后花灯班带着灯神的祝福走村串寨,挨家挨户去跳花灯、送祝福;当正月十五时,花灯班结束跳灯,将所有的花灯在河边燃烧,送神归位。

至此,一年一度的跳花灯才正式结束。

1.1旦角的舞蹈动作跳灯时,由一旦一丑在一张四方桌上对舞,旦角称为“幺妹子”,丑角称为“癞花子”。

旦角由年轻且身材苗条的男性扮演;丑角则由表演经验丰富的成年男性扮演,舞蹈动作分为扇法、身法和步法。

旦角强调俏丽端庄,在舞蹈时通常右手持一把色彩鲜艳的丝绸折扇,左手持一张与折扇颜色相呼应的丝巾。

旦角是以男性扮演亭亭玉立的少女,因此通常由十二三岁的小男孩扮演,在舞蹈动作上强调少女的“美”和“雅”,正所谓:“欲摆提胯后迈步,双脚并立回正身。

推肩提肘带动扇,扇花向上肩还原。

幺妹最爱单边韵,端庄秀丽乖巧美。

秀山花灯 国家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

秀山花灯 国家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

秀山花灯国家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秀山花灯国家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民俗。

2021年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秀山花灯是形成发展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融信仰、民俗、歌舞、戏剧、曲艺等多种文化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民间文化现象和民间表演形式,是我国西南花灯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亦名“跳花灯”、“耍花灯”、“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

形成环境秀山介于东径108°43′6″~109°18′58″,北纬28°9′43″~28°53′5″之间,东与湖南省龙山、保靖、花垣三县接壤,西部与南部和贵族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毗邻,北连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幅员面积5159.3平方千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梅江、平江河、溶溪河、洪安河穿流其间,形成“两山、一顶、三盖、五坝”。

太阳山横亘县境西南,为秀山与贵州松桃两县河流的主要发源地;八面山在县境北部,为鄂、湘、渝3省(市)界山;轿子顶位于县境西部一侧,是乌江水系与洞庭水系的分水岭;川河盖横亘县境东北,有一长约2千米的地下河穿流于4座状如拱门的天然溶洞之中;南面平阳盖、木桶盖被龙潭河、酉水切为三段,为溶溪、平江、梅江的分水岭;梅江河流域有梅江坝子、石耶2坝子、中和坝子;平江流域有龙凤坝子和清溪坝子,五坝相连,总面积达758M千米,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3,素有“小成都”之称。

此种地形,极有利于花灯的传播。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辖14镇18乡:中和镇、平凯镇、清溪镇、洪安镇、石耶镇、溶溪镇、梅江镇、龙池镇、石堤镇、官庄镇、峨溶镇、雅江镇、隘口镇、兰桥镇;妙泉乡、涌洞乡、膏田乡、溪口乡、塘坳乡、钟灵乡、中平乡、岑溪乡、官舟乡、平马乡、海洋乡、大溪乡、保安乡、里仁乡、宋农乡、干川乡、孝溪乡、巴家乡,生活着土家族、苗族、汉族、回族、壮族、满族、黎族、藏族、侗族、白族、瑶族、羌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哈尼族、傣族、高山族、鄂伦春族、仡佬族、仫佬族、蒙古族、维吾尔族23个民族的成员,全县总人口507522人,其中,土家族19757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8・9%,苗族6689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1%。

秀山手工艺——龙凤花烛

秀山手工艺——龙凤花烛

秀山手工艺——龙凤花烛
龙凤花烛是秀山民间传统工艺奇葩。

被重庆市列为第一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秀山历来是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有对“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凡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生朝满日等都要进行家祭。

由于祭祀活动的需求,在秀山地区很早就有了制烛的生产工艺。

因用途不一,所制造的蜡烛中,有祭祀用的九品烛,修房造屋用的喜烛、过生日用的寿烛、结婚用的龙凤花烛等。

朱红底色的蜡柱上,一条龙,盘柱昂首,吐须扬角;一只凤,雍容华贵,展翅欲飞……花烛都是由龙、凤和花等图案组成,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有着龙凤呈祥的美好祝愿。

因此,这种专门为婚礼使用的花烛被称为龙凤花烛。

重庆市秀山县梅江镇的陈建友一家,以制龙凤花烛而有名,多次参加全县全市乃至全国的民间手工艺展。

下面这组图片就是记录下陈建友一家制作龙凤花烛的过程,以希望大家更多的了解龙凤花烛,宣传龙凤花烛。

秀山花灯走进职教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秀山花灯走进职教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秀山花灯走进职教课堂的实践与探索发布时间:2021-08-13T15:24:03.640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上作者:田容容[导读] 学校有悠久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是守望民族精神的特殊堡垒。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会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弘扬。

秀山县职业教育中心田容容 409900摘要:学校有悠久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是守望民族精神的特殊堡垒。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会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弘扬。

秀山职教中心以高度的责任感,承担起了花灯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任务,以“花灯文化进校园”的特殊方式,认真开展好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秀山花灯职教课堂实践探索秀山花灯是重庆秀山地区最重要的歌舞文化活动,是秀山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根植于当地的文化受到当地土家文化的深刻影响,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程序、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

这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艺术还有巨大的社会功能。

秀山花灯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音乐舞蹈艺术,它根植于秀山地区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丰富多彩的秀山花灯是我国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

秀山花灯在2006年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秀山花灯是形成发展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融信仰、民俗、歌舞、戏剧、曲艺等多种文化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民间文化现象和民间表演形式,是我国西南花灯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亦名“跳花灯”、“耍花灯”、“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

一、秀山花灯文化生态环境重庆秀山花灯的历史起源尚无定论,主要有土著说、外来说和土著外来结合说三种看法,但至少可以肯定重庆秀山花灯的历史是悠久的。

重庆秀山各族乡民在节日喜庆、修房造屋、婚嫁礼俗等民俗活动中跳灯祈福纳祥,使秀山花灯文化集歌舞表演、乐器吹打和故事说唱于一体,涵盖众多的艺术门类,具有鲜明的表演特色。

秀山花灯形象的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审美情趣和理想追求等,具有历史和教化等方面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母 娘娘 瞎眼 睛 , 下 红灯 三千 六百盏 , 许 流传两 盏到
如今 。 ”
收 稿 日期 : 06 0 — 2 20— 3 1
基 金 项 目 : 庆 市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重 点 规划 课 题 (0 5 Y 0 ) 重 20 - W 6。
作者简介 : 赵心宪 (9 8 , , 14 一)男 重庆市人 , 重庆教育学院教授 , 主要研究文艺理论 与批评 、 民族 文化。
日常 生 活非 常 贴 近 , 其是 跳 花 灯表 演 前后 以及 表 尤
演进 行 中 , 于韵 律节 奏感 、 富 妙趣 横生 的花子 “ 白” 刷 玩话 , 全 用 秀 山方 言 , 演 者 每 每 能 抓 住事 物 景 即时性创 作节 奏感 强烈 的说 唱道
Vo . 6 No. I2 4
J 1 2 06 u. 0
秀 山花灯 的族 属 问题
— —
土 家族 节庆 礼 仪 民俗 的调 查 与 思考
赵 心 宪
( 庆教育学院 , 庆 406 ) 重 重 0 0 7

要: 文章 认 为 , 山花 灯仅 属 于土 家族 节 庆 礼 仪 民俗 类 型 的 观 点 缺 少依 据 。从 史 料 来 看 , 山地 区 的 民族 文 秀 秀
化是千百年来土 家族、 苗族与汉族等 兄弟民族共 同创造 的。有 关秀山花灯族属 问题 的 田野调 查, 亦发现 秀山花灯文
化 形 态 多样 性 与 丰 富 性 的 具 体 生 动 存 在 形 式 , 其 与 秀 山地 区 多 民 族 混 居 复 杂 的 区域 文 化 历 史 传 统 的 融 合 生 成 及
来结 合说
关于 秀 山花灯 起源 说法 , 所谓 土著 说 、 有 外来说 与土 著外 来结 合说 三种 代 表性 的观 点 。具体 如下 。 1 秀 山花 灯起 源的 土著说 。主要依 据一 是秀 山 . 地 区地理空 间 位置 的独 特 性 。 它处 于渝东 南边 陲 , 位 于重 庆 、 州 、 贵 湖南 与 湖 北 四省 ( ) 区 的结合 部 。 市 边 境 内 四周 山势 逶迤 , 中部盆 地 , 河流 纵横 , 田万亩 , 良 俗称 “ 小成都 ” 。特殊 的 地理 位置 , 别 的地形 地貌 , 特 使秀 山花灯 的 民 间 习俗 , 相 对 封 闭 的 民俗 文 化语 在
维普资讯
第2 6卷 第 4期
20 0 6年 7月
中 南 民族 大 学 学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 u n lo ouh— nr lUnie st o t a ie ( u nie n o ilS in e ) o r a fS t Ce ta v r i f rNa i lt s H ma t sa d S ca ce c s y on i i
突 出 , 多与本 地 的 民俗音乐 没 有界线 , 大 其旋律 调式 由 山歌 、 民歌演 化而 来 。典 型地 表现 出民俗音乐 “ 动 态 ” 成 的“ 一个 ” 形 这 区域 特 征 , 成 了 秀 山民歌 《 形 黄

秀 山花 灯 起 源 的 土 著 说 、 来 说 与 土 著外 外
境 中独 自生 成 , 同于 贵州 花 灯 、 不 湖南 花 灯 、 南花 云 灯 , 与 四川花 灯也 区别 明显 , 而 以其 鲜 明的地域 而 从 个性 , 到学界 的特 别关 注 。 受 二是 秀山花 灯 的唱词 与
杨扁 担 》 字 、 衬 衬词 、 句与衬 段 的丰 富表现形 式 , 衬 让 我们 感 受 到秀 山花 灯音 乐 的 早 期歌 谣 特色 , 那种 与 秀 山花 灯 民俗 文 化 传统 不 可 分 割 、 互 依存 的文 化 相
究 范 畴 , 且作 为 土 家 族传 统 文化 节 庆 礼仪 的类 型 并
研究 予 以重视 [ 。 2 笔者 认为 , 山花 灯是 土家 族 的民 ] 秀 俗 文化 传统 类 型 , 是 秀 山地 区多 民族 文化 融 合 的 还 历史 文化 产物 , 值得 进 一步 商榷 。

的 原 因 , 在 于花 子 “ 白” 演 事实 上 的 场面喜 剧 就 刷 表 性组 合效果 。三是 秀 山花 灯曲调 音乐 的地域性 非 常
生态关 系 。L ”l 2 秀 山花 灯起 源的 外来说 。这是 本地 花灯艺人 . 的一 种看法 。根据 是跳 花灯 启灯 时 , 唱的《 闹红 演 大 灯 》 词 中 , 于 花 灯 由来 有 这 样 的话 :灯 是灯 , 唱 关 “ 灯 是 灯 , 由何处 起 ?灯 由何 时生 ?仁宗 皇帝 登龙 位 , 灯
关 系。
关 键 词 : 山 花 灯 礼 仪 民 俗 ;文 化 融合 ;族 属 秀 中 图 分 类 号 : 9 . K8 2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3X(0 6 0—0 40 17 —4 3 2 0 )40 5—4
秀 山花 灯 曲 调《 杨扁 担 》 编 的 同名 歌 曲 , 0 黄 改 2 世纪 6 年 代初 就获 得 国际 知名 度 L , 国 内近 5 0 1在 ] O年 的 广泛 传 唱 , 已成 为 国 内渝 东南 民歌 知 名 的第 一 品 牌。 随着2 0世纪8 0年代 初 秀 山土家 族苗 族 自治县 的 建立 , 《 与 黄杨 扁担 》 息相 关 的秀 山花 灯研 究 , 息 从渝 东南 民俗 源流 的 一般 探 讨 , 渐 进 入 到 民族 学 的研 渐
白, 迅速拉 近 表演 者与 观众 的感 情距离 , 动渲染现 鼓 场 的欢 乐气 氛 , 断 营 造 出 民间 狂欢 节 热 闹的世 俗 不 情 景 。同 时花 子 “ 白” 演 , 具有 串场 的形式 功 刷 表 还 能 , 山民间 跳花 灯能 与花 灯戏 混 同不 可分 , 重要 秀 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