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古代文官制度的影响及当代启示

合集下载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的影响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数千年来,中国人民通过儒家思想的指导和应用,建立并维系了一个稳定而强大的社会秩序。

本文将探讨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对社会规范、家庭价值观、教育体制以及政府行为的影响。

引言儒家思想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中国陷入了战争和混乱。

儒家学派应运而生,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一套关于人际关系、道德行为和政治管理的理念,这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思想与社会规范提倡仁爱之道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

它教导人们要善良、宽厚和互相体谅。

关心他人的福祉,并以仁爱之道来实践。

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倡导社会和谐儒家思想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它倡导各个成员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并认为一个和谐的家庭和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基石。

这种价值观传播到整个古代中国社会,成为社会伦理的核心。

建立行为准则儒家思想还强调君子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它鼓励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们应遵守道德规范,追求博爱、公正和诚实。

这种行为准则在古代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儒家思想与家庭价值观尊重父母儒家思想强调孝道,即尊敬父母和长者。

它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孝敬父母是子女的天职。

这种价值观深入人心,对中国古代的家庭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视家族观念儒家思想提倡家族观念和家族荣誉。

它认为家庭的利益应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应为家族的繁荣和声誉贡献力量。

这种观念促进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家族精神的传承。

强调男权制度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中强调男性的权威地位。

家庭中的男性被视为家庭的主要决策者和经济支柱。

这种家庭结构在古代社会中非常普遍,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儒家思想与教育体制追求教育品德儒家思想非常重视教育,并认为教育是培养君子的重要手段。

它强调礼仪、道德和学问的培养。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发展的积淀,她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儒家思想显然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人本”,倡导“厚德载物”,追求“和谐共处”。

儒家思想主张,人不能只看到自己的私利,而应当以社会、国家的整体利益为先,团结协作,共创和谐社会。

这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对现代社会弘扬人文关怀、倡导和谐如何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始终是统治阶级官方思想的主导力量。

儒家经典文化丰富、深邃,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时代内涵。

它深刻地阐明了一个人的道德认知和行为规范,强调人们要有“体统”、“道德”,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气质,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三、儒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儒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古代的儒家是对朝廷进行教育的高等学校,其培养的人才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九品中正制”等制度的基石。

现代教育在崇尚优良传统的同时,也需要创新和发展。

儒家思想中的书本教育、强调积极向上、陶冶情操、培养价值观念等课程设置对现代教育的优化和改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儒家思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儒家思想提倡诚信、刚正不阿、团结互助等价值观,这对于现代经济生活的价值观塑造和改变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儒家思想主张“利国利民”,商业是使国家富强、民富国强的重要途径之一。

儒家思想鼓励做生意,但同时也要坚决抵制贪污腐败等不道德、非法的商业行为,让企业更好的发展和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服务。

五、儒家思想对社会公德的影响儒家思想鼓励人们把道德行为视为重要的人生价值,诉诸于人的内心。

儒家文化倡导个人人格的培养和修养,重视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因此儒家思想有很多准则,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崇中正,德被万方”等,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不少思想和行为规范。

「儒家思想对现今中国的影响和作用」

「儒家思想对现今中国的影响和作用」

儒家思想对现今中国的影响和作用儒家思想自北宋经朱熹的推崇而发展成为中国正统思想之日起到我们生活的今天已经过了几千个年头了,但是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并没有逐渐的淡出公众的视野反而对于今天的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不论是在思想文化上还是伦理道德层面上,儒家思想都给予现代社会深刻的启发。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巨大作用“仁政”学说是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敬得保民”“仁政爱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等仁政理念的变革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谐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而这种社会伦理观正是基于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或道德意识加以规范以此来实现社会的统治和管理。

抛开阶级意识而言,这种社会伦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还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儒家的一些思想在当今社会被奉为一种准则,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的生死道义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的坚毅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探索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孝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的修身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的求实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高尚品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的忧患意识等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公民意识和责任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儒家思想认为“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主张“自然的和谐”“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主张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和法则,强调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从而达到生态平衡,这种思想对于现在社会的资源保护、合理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借鉴意义。

现代社会以儒家思想中“仁政”“民本”“人与自然和谐”“五义”等观点为基础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八荣八耻观”“科学发展观”等无不凝结着儒家思想的精华。

儒家思想的政治价值与现代应用

儒家思想的政治价值与现代应用

儒家思想的政治价值与现代应用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政治层面,儒家思想更是展现了其不可替代、独树一帜的价值。

那么,儒家思想具体有哪些政治价值?其现代应用又是如何?本文将以1200字左右的篇幅就此进行探究。

一、儒家思想的政治价值1.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本性是善的,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儒家思想中,人的本性是善的,社会秩序的维护依赖于淳朴的人心以及强大的社会治理能力。

在古代,儒家思想为政治统治提供了有效的方案,在现代,儒家思想则成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理论支撑。

当今社会经常出现一些由于管理问题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事件,如建筑漏电事故,食品安全问题等,这时候,儒家思想中强调的治理能力就成为了具体实践所需要的恰当技能。

2. 儒家思想倡导“仁爱”、“礼治”等理念,塑造了中国融于民心的统治儒家思想提倡以“仁爱”“礼治”等理念为核心,侧重于为人民服务和保障其合法权益,以及塑造强大的文化认同感,这是成功治国的根本。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成为了统治阶级维持其权力地位的重要工具,而仁爱、礼治等理念则成为了现代中国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

3.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对个人和家庭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重点在于“修身”,只有个人先修齐身,则整个家庭、整个社会才会趋于和谐。

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面临着个人情感危机、家庭和睦问题,尤其是孩子教育和家庭矛盾问题,而儒家思想中对于“修身齐家”的倡导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现代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儒家思想的现代应用1. 儒家思想对创新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儒家思想中,强调人的修身,将文化修养作为首要任务,以仁爱、礼治、谦让等为修身主旨,塑造了博学多才,修身齐家,以内心强大的人才。

如今,随着人们素质要求的提高,儒家思想的优点在培养创新人才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儒家思想对“道德教育”起到必要的补强作用在现代社会中,道德教育的落实成为了一项急需且长期任务。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思想在政治、教育、家庭和道德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探讨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首先,儒家思想对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君主的仁政与民众的忠诚。

儒家经典《大学》中强调,君主只有通过行善才能得到民众的尊敬和爱戴。

因此,儒家思想对于培养有道德修养的君主和官员非常重要。

这种强调仁政的思想导致了中国古代政权的稳定和繁荣。

其次,儒家思想对于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儒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倡导为人师表的理念。

儒家思想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人才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中国古代社会,儒学成为了统治阶层的官方教育,并影响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儒家思想通过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第三,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家庭的组织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族的延续性。

儒家思想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被视为家庭关系的核心价值。

儒家思想通过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加强了家庭的凝聚力,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最后,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注重人际关系和道德修养,强调仁爱、忠诚、礼仪和智慧等道德品质的培养。

这些道德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

儒家思想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被当作人类共同的道德准则。

这些道德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树立了高尚的行为榜样,并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推动了政治的稳定和繁荣,推动了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加强了家庭的凝聚力,并促进了社会的道德建设。

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结儒家思想的影响和意义

总结儒家思想的影响和意义

总结儒家思想的影响和意义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教育体系、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等方面。

它以孔子为代表,通过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等书籍传承至今。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修身。

儒家将人的修养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强调个人自律、自我调适和自我完善。

儒家追求“仁爱”和“君子”的道德标准,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品性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儒家强调人的内心修炼和道德约束,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为中国社会奠定了伦理道德观念的基础。

其次,儒家思想对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传统儒家教育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教育形式,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教育体系。

儒家主张以经世致用为宗旨,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儒家思想强调知行合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影响了中国古代和现代教育,塑造了中国人重视教育的传统价值观。

第三,儒家思想在政治制度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君主权力的合法性和君主与臣民之间的道德关系。

儒家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观念,倡导君主要以仁爱和善治为原则来治理国家。

这种观念奠定了中国古代帝王制度的基础,并在中国历史上延续至今。

从古代至清朝儒家都是官方哲学,儒家思想对中国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和公共道德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四,儒家思想对社会结构和道德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的约束和社会等级的秩序,推崇礼仪和忠诚。

儒家通过强调家庭伦理和社会规范,塑造了中国社会的家族制度和等级制度,维护了社会秩序和稳定。

儒家思想重视家庭观念,强调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责任。

儒家思想中的君子之道,为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奠定了基础,并成为中国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在古代政治中的作用与影响

儒家思想在古代政治中的作用与影响

儒家思想在古代政治中的作用与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始于春秋时代,兴于战国时代,一直延续到现代。

儒家思想是一种集社会伦理、政治哲学、教育思想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思想体系。

在古代政治中,儒家思想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的基本理念、古代政治历史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及作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儒家思想的基本理念儒家思想的基本理念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

儒家认为,“仁”是人类的基本品德,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善’。

在儒家思想中,“仁”既是内涵完备又是外向的实践,意味着道德上必须有对他人的关爱和共同进步的精神。

儒家思想中,“义”是社会关系中的正义、公正、合理之道。

“礼”则是指社会生活中所遵守的规范,具有调和社会关系、谐和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的作用。

“智”是人们的智慧、知识、技能,它能够使人们更加明智、更加灵活地应对社会中不断变化的环境。

“信”则是信任和诚实圆满的信仰,它是个人品质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社会关系和政治体系的基础。

古代政治历史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孔子是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

在他的思想中,“君子”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人格,是君主和政治家的魅力所在。

他强调,君主与臣民都应该遵守礼制,倡导“仁政”,广泛推行教育。

这些思想概念和原则为历代政治家所推崇和运用。

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出现以法家思想为主导的政治腐败局面,随后汉朝时期,儒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汉代,儒家思想被认为是合适的主张,它在所有盛行的政治思想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高的地位。

这是因为儒家思想注重社会倫理和政治哲学,对于维持社会和谐、稳定、道德和理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秦、汉、唐、宋等历史时期,历朝历代的政治统治者也根据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则制定诸多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以促进国内稳定和社会共同进步。

儒家思想对当代政治的影响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它对中国政治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对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政治与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叙述。

一、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安邦的关键在于诚信、仁爱、忠诚、孝道等伦理价值观的培养,这些价值观的培养是需要国家制度的支持的。

因此,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同时成为了中国古代帝制政治的重要理论支撑。

(一)儒家思想为中国古代帝制政治提供了稳定的合法性中国古代帝制政治的合法性常常依赖于三件事:天命、道德和血缘关系。

儒家思想提供了一种道德的基础,即君臣之间应该建立真诚、信任、尊敬的关系,并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互相奉献,以达到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目的。

这种思想使国家和人民可以在道德的基础上达成一种共识,并使治理生活具有更高层次的意义,同时也让统治者有了为民服务、公平合理的责任和义务。

(二)儒家思想为中国古代政治提供了法律制度儒家思想认为,政治权力应该服从道德义务,而不是仅仅是强制手段,这就要求政治制度本身具有道德性和思想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儒家思想为帝制政治制定了一整套法律制度,以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例如,儒家思想将孝道视为一种无可替代的基础价值观,因此将孝道写入法律,以确保国家家庭观念的进一步深化和传承,同时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这些法律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治理的稳定性和公正性。

(三)儒家思想为中国古代政治提供了行政管理的指导原则儒家思想为中国古代帝制政治提供了一整套行政管理的指导原则。

他们认为治理的过程应该按照人与人之间的正义和公正原则进行,同时在人际关系中应该遵循仁爱、忠诚、善行、孝道的价值观。

这种治理方式可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种思想和文化的认同。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的影响贯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

儒家官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儒家官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儒家官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作者:刘岩来源:《卷宗》2016年第10期中华民族历来是重视礼义道德的民族,其中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点之一就是重视道德修养,尤其是官员的道德修养。

人伦百行,以德为首。

德行应放在首要位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党员领导干部修身正己的问题。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讲:“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而在儒家文化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官德内容。

儒学培育了中国古代政治道德,儒家官德成为这一份政治道德传统的核心内容。

儒家切入的为政之德,有显著的对象性针对:对官吏、对君臣,也对由士到仕。

在儒家文化中,把对为官者的道德素质要求放在重要的位置,特别强调官德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这些为官箴言是古代贤哲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我们当代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官德底线有者非常重要的启示。

1 以德治政是儒家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伦理,十分重视政德,重视德治。

孔子形成了系统的儒家“德治”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极力提倡“为政以德”与“为官以德”的德治学说。

儒家“为政以德”的伦理思想,曾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并规范着我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精神,是历代儒者对如何治理国家问题的理性思考。

孔子把自己关于仁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应用于政治领域,形成了德政、德化的伦理政治思想。

他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用道德的方法和手段来治理国家,统治者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得到人民的拥护。

崇尚暴力的统治者不可能有好的结局,而善于用道德教化的方法来治理国家者最终会获得天下。

“以德治政”是儒家所一直提倡的,也是儒家官德思想的核心内容。

孔子十分重视为官从政者的个人品德修养,强调官员从政道德的重要性。

所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德是为人、为官的灵魂所在。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统治功能及其对当今的启示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统治功能及其对当今的启示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统治功能及其对当今的启示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维护国家机器运转,全面实现国家职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不仅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世界各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几乎涵盖了当今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所有主要环节,在中国公务员热持续升温的当下,笔者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统治功能进行探析,希望能够为优化中国公务员队伍,保持中国經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关于“文官”二字最早的记载出自《后汉书·礼仪中》“立春,遣使者责束帛以赐文官”[1](P3123)。

早在中国春秋时的管仲、百里奚,战国时各诸侯国国王所重用的大批能言善辩之士都可算作早期的文官。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以及后来秦始皇所建立的管理政府官员的制度,也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先河。

但从严格的意义来说,中国古代正式的文官制度是从西汉武帝元朔五年,“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2](P3620)开始的。

要探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统治功能,就必须先从这种文官的选拔方式开始考察。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片面地运用法家的思想路线,“以吏为师”[3](P2546),“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3](P238),短短十五年而亡。

西汉初,鉴于秦亡教训,采取“修养生息”的国策,但到汉武帝时,内外矛盾交织,汉武帝高举董仲舒“罢黜诸家,独尊儒术”的理论旗帜,安定内部,外服匈奴,经董仲舒重新解释的儒家思想对成就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奏议,在长安城外设立太学,立五经博士,并“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2](P3594),在太学受业培养,汉武帝罢黜原有的诸子传记博士,唯立五经博士,使公卿、大夫、士吏都为文学之士。

此后,通晓儒家经典就成为做官食禄的主要条件。

传统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传统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传统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发展与传统儒家思想密不可分。

儒家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不仅成为当时政府和地方官员的行为指南,也对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以及社会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政治中,儒家思想扮演了重要角色,推动了政治制度的稳定、社会秩序的维护以及道德观念的塑造。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传统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首先,儒家思想对政治权力的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认为,政治权力应当依靠德治而非强力来维持。

《大学》中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身致治是最重要的。

这一思想使得古代政治家们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以及以身作则。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这样的理念贯穿始终,影响了许多著名君主如孔子、武则天等的治国之道。

他们注重自身德行的修养,通过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塑造民众的道德观念。

因此,儒家思想将理论上的政治权力与实际行为相结合,为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政府稳定提供了重要基础。

其次,儒家思想对古代政治中的礼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儒家思想中,礼是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手段。

《礼记》中说:“礼者,治之端也。

”儒家认为,通过规定各个阶层的礼仪规范,可以建立起一种明确的社会等级制度,使得社会秩序得到维护。

这一思想在古代政府中得到广泛应用,皇帝、王侯贵族以及官员等各个阶层在社会中都有确定的地位和相应的礼仪规范。

不仅如此,儒家思想还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将孝顺父母作为社会道德的核心价值之一。

这种思想观念使得古代政府倾向于重视家庭伦理,提高人民的道德修养,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再次,儒家思想对古代政治的教育政策产生了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政府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古代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使得儒家思想在政治中的影响得以进一步加强。

政府不仅投入资金用于建立学校,还通过选拔和选拔考试等方式选拔人才。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几千年之久,为政府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官员和思想家,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政治稳定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政治中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政治中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政治中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古代中国政治中。

儒家学说由孔子创立,强调社会秩序、个人修养和治理原则。

它对古代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塑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还影响了国家治理的理念和道德标准。

本文将探讨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政治中的影响,并观察其对社会稳定、行政管理和官僚制度的塑造。

首先,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政治的影响在于其强调家庭和社会秩序。

孔子认为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是保持国家和政府稳定的关键。

根据儒家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稳定始于个人的德行修养和家庭的和谐。

因此,儒家思想强调了个人行为的道德准则,如忠诚、孝顺和尊重长者等。

这些道德准则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个人行为,也贯穿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之中。

例如,在官员选拔中,儒家思想强调“君子之道”即以德行为标准,这导致了科举制度的产生和长期的实行。

这个制度保证了政府官员的道德品质,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政权的稳定。

其次,儒家思想还对古代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学说提出了许多行政原则和管理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的政府行政制度。

例如,孔子强调君主应该是民众的榜样,充满仁慈和智慧,有责任保障人民的福祉。

这一理念直接关联到中国古代官员的职责,即为人民谋福利、维护公共利益。

同时,儒家学说还强调了官员应该以尽职尽责的态度履行职责,遵循公正和廉洁的原则。

这些观点直接影响了古代中国官员的行为准则和政府管理方式,推动了政府的有效运转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最后,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的官僚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学说认为社会秩序是通过明确的等级制度来实现的。

因此,古代中国政府建立了官僚制度,以建立清晰的权力结构。

这个官僚制度基于儒家的价值观念和原则,如忠诚、专业能力和廉洁等。

官员的选拔和晋升基于考试,任职以及年龄和经验等因素。

虽然这种制度存在一些限制,但是它确保了政府的稳定性和廉洁度。

由于国家制度的内在稳定性,古代中国政府得以持续数千年,并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官僚治理机构。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政治治理与社会秩序的影响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政治治理与社会秩序的影响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政治治理与社会秩序的影响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治治理与社会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主张仁爱、道德修养、社会秩序等价值观念,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参考与指导。

以下将从思想渊源、政治治理和社会秩序三个方面探讨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首先,儒家思想源于孔子,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

在儒家思想中,道德修养和人伦关系是根本。

儒家倡导“仁爱”作为社会道德的核心,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种理念与“祭先祖、敬神灵、尊老、爱幼”等传统中国价值观相契合,强调作为个体和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爱关系。

这种仁爱的价值观使得社会在政治、经济和道德方面都具有稳定性。

儒家思想对政治治理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主张君主专制,以仁政治天下,并实行了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等一系列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安排。

儒家将王权和臣民之间的关系视为天命所在,主张君主尊重信用、明理断案,臣民敬畏君主、遵守法律。

这种政治治理模式将政治权力与道德关系紧密结合,既保持了政治的统一,又注重了道德的实践和传承。

儒家思想对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护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儒家强调家庭伦理、社会公德和礼仪习俗,试图通过人们内外在修养的培养来维系社会秩序。

儒家认为,只有在家庭和社区这样的小范围内实施仁爱和秩序,才能推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儒家思想还强调礼仪习俗的遵守,认为公平正义、尊重他人和自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

正是通过这种秩序的传承与实践,中国古代社会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和和谐。

然而,儒家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方面,儒家思想强调等级观念,将人们划分为君臣、父子、夫妻等不同角色,限制了个体的自由发展。

另一方面,儒家思想注重的是传统道德价值观的传承,对于创新和变革持保守态度。

这种保守性有时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政治治理与社会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强调仁爱、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等价值观念,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参考与指导。

历史儒家思想的影响总结

历史儒家思想的影响总结

历史儒家思想的影响总结历史儒家思想的影响总结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之一,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历史上儒家思想的影响进行总结,涵盖政治、教育、道德等方面。

首先,儒家思想对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自东汉末年至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在中国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

儒家注重礼制和仁爱,以及君主与臣民、父子、兄弟等社会关系的和谐,强调君主应以仁政治天下。

这种儒家思想在中国政治中塑造了家族式的统治模式,家族权力制度成为中国政治的核心。

儒家思想对政治还产生了一系列的制度、法律和政策创新。

早期的儒家学者如孔子和孟子提出了君主与臣民之间应保持合适的权责关系,提倡“王霸之道”,意味着君主必须有为民众谋福祉的责任。

随着宋明理学的兴起,朝廷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以及通过编纂历史正史和治理手册等方式,确立士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力。

这种通过学术功底来选拔和培养政治精英的制度,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数百年的稳定。

在教育领域,儒家思想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儒家注重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修养和人格的塑造。

儒家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体制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古代中国的教育以家庭为基础,家长通过传授经典、仪式和价值观来培养子女。

随着士人教育的兴起,学校和私塾成为教授经典、儒家思想和文化的场所。

通过儒家经典的学习,人们可以获取道德修养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这种观念在中国教育中持续影响了数千年。

此外,儒家思想对道德和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塑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儒家强调仁爱和人格上的完善,提倡家庭美德和社会和谐。

儒家思想强调分工合作、尊重传统和长辈、孝道和忠诚等价值观念,对中国人的行为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即使在现代社会,这些儒家思想仍然对中国社会的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产生着指导作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并非是全方面的。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儒家思想,还有其他思想流派如道家、墨家、法家等,以及来自佛教和近代西方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经验与启示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民族独立战争、改革开放等各个发展阶段。

作为一个集中统治的国家,中国在长期的治理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治理模式。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经验与启示,以期对如何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现代国家体系有所帮助。

一、儒家思想的应用我国古代时期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义”等传统价值观念,提倡帝王“仁政”,尊重人民,善待百姓,倡导“以民为本”的理念。

可以说,这与当今国家治理中,强调保护民生、维护稳定的衷诚不谋而合。

儒家思想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儒家门派的思想就开始渗入到当时国家治理中。

秦朝时期,始皇帝采用法家思想统治国家,使得中国社会出现了大规模的动荡。

而汉朝时期,随着儒家学说的传播,国家治理的领导者开始意识到,尊重百姓的道德需求比简单的政治手段更为重要。

因此,在汉朝治理中,儒家教育、礼仪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值得指出的是,儒家思想并非一成不变的理论体系,而是在不断的演进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更为重要的是,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扬,是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给我们启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对于现代国家治理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官僚体系的建立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官僚体系的建立。

在封建社会中,官僚制度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形式。

官僚通过贯彻国家政策,来推进国家治理的进程。

这一制度的优势在于,可以依靠专业人员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来推动国家治理进程的发展。

中国的官僚体系伴随着封建社会的演进不断壮大,并在宋朝时期达到了极盛。

在这一时期,《太史公》、《史记》等一系列历史文献中,关于官僚的制度以及官僚的种种举措和政策,也被较为详细地记载下来。

这些史书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建立规范的官僚制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儒学的做官原则

儒学的做官原则

儒学的做官原则儒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学说,强调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中国历史上,儒学一直是官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儒学的做官原则也对中国官员的素质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儒学的做官原则强调修身齐家。

儒家认为,一个官员首先要修身养性,做到品德高尚、道德正直。

只有通过自身的修炼和涵养,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官员。

同时,儒学强调家庭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只有家庭和睦、孝顺父母,才能有资格治理国家。

因此,儒学的做官原则强调官员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家庭的和睦。

其次,儒学的做官原则注重仁爱。

儒家认为,一个官员在治理国家时,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

官员应该关心民生,尽力解决人民的困难和问题,不可任性妄为,只顾自身的利益。

儒学的做官原则强调官员要具备高尚的情操和博爱之心,用仁爱的态度对待百姓,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三,儒学的做官原则强调公正廉洁。

儒家认为,一个官员在治理国家时,应当公正无私,不受私心和贪婪的驱使。

官员应该以公正的眼光对待每一个人,不偏袒不厚此薄彼。

同时,儒学的做官原则也强调官员要廉洁自守,不为贪污腐败之事所动摇。

只有官员能够做到廉洁奉公,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和尊重。

最后,儒学的做官原则强调智慧和学识。

儒家认为,一个官员应该具备丰富的学识和广博的见识,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处理复杂的问题。

儒学的做官原则强调官员要有智慧和学识的双重优势,才能胜任复杂多变的官职。

总的来说,儒学的做官原则强调修身齐家、仁爱、公正廉洁和智慧学识。

这些原则对于中国官员的素质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代社会,儒学的做官原则依然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只有官员能够真正地践行儒学的做官原则,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进步发展。

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领导干部的启示

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领导干部的启示

M丨政治与法律Z本文为延安大学中关法治研究中心科研项目《传统文化与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研究》(YDZG2019-02)、延安大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儒家政治文化视域下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研究》(YDK2015——40)阶段性成果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领导干部的启示张艳梅(延安大学政法学院 陕西延安 716000)【摘 要】 儒家思想所主张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中国思想文化以及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指出汲取儒家修身理论的精华,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强化自身良好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为官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启示,并从修身以正己律、修身以正家风、修身以治国几个层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修身;儒家思想;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是治理国家、管理民众的主体,手中握有公共权力,加强他们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锤炼自身的道德意志非常重要。

习近平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儒家思想历来追求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使得中国古代官员有了统一的为官价值观,对中国思想文化以及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汲取儒家修身理论的精华,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强化自身良好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为官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修身以正己自律修身,在儒家文化中就是通过完善自身,成就自身高尚的人格。

在《大学》一书中,对为政者修身的目的和意义做出了论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格物致知为探究事情真理,诚意正心为追求正确的价值观。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途径,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前提。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理念的提出使中国古代官员有了一套统一的为官价值观。

儒家思想在古代官场中的影响力

儒家思想在古代官场中的影响力

儒家思想在古代官场中的影响力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代表之一,对官场权力的形成和行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在官员选拔、政务处理、道德规范以及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儒家思想在古代官场中的影响力,并解答以下问题:儒家思想如何塑造了官员的道德标准?儒家思想如何影响了官场权力的运行?以及儒家思想如何建立并维系了官场的秩序。

儒家思想与官员的道德标准儒家思想强调人的完美发展和道德修养,它对官员的道德标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公正。

仁爱是指宽容、慈善和关心他人,它要求官员对民众关怀备至,并以身作则,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

而公正是指官员在行使权力时要依法办事,不偏不倚地处理各种事务,确保社会的公平和秩序。

这些道德准则给官员的行为规范提供了指导,使他们在执政过程中遵循正义和善良的原则。

其次,儒家思想强调谦虚和廉洁。

官员应该谦虚地对待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不以权谋私利,而是以公众利益为重。

廉洁则要求官员在权力面前保持纯洁,不受贪污和腐败的诱惑。

这种道德标准从根本上约束了官员的行为,提高了他们的道德水平,并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儒家思想与官场权力的运行儒家思想对官场权力的运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儒家思想强调君臣之间的仁义关系。

仁义关系要求君主以仁爱之心对待臣子,并带领他们为国家和民众谋福祉。

同时,臣子也应效忠君主,尽忠职守。

这种关系使得官场的权力体系更加稳定,君臣之间建立了信任和合作的基础。

其次,儒家思想注重官员的道德品质。

儒家强调官员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才能胜任执政的责任。

这使得权力被赋予那些道德高尚、能力出众的官员,而不是凭借权力的大小衡量。

这种准则提高了官员选拔的公正性,保证了权力的合理行使。

此外,儒家思想还提倡以德治国。

它认为,只有通过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才能确保国家治理的长久稳定。

在官场中,这一思想得到广泛应用。

官员不仅要以身作则,做出符合儒家道德准则的行为,还要积极推动社会的德育建设,使整个官场的道德水平得到提高。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与政府管理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与政府管理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与政府管理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在政府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社会秩序、个人修养和政府管理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政府管理的贡献以及其所体现的管理理念。

一、儒家思想对政府管理的重视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政府管理应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道德准则的基础之上。

儒家经典《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政府管理的论述,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君子不器”、“以德治国”等等,这些论述都强调了君主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责任。

二、儒家思想对政府管理的原则1. 仁爱之道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之道,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政府管理者应以仁心对待百姓,关心民生,亲近百姓,让人民真正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这种仁爱之道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

2. 君子之德儒家思想追求君子之德,认为君主应该具备高尚的品质和责任感。

君主应以身作则,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言行引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从而实现良好的政府管理。

3. 义务与道德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义务与道德。

政府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恪守道德准则,对政府管理工作负责任,注重公正无私,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三、儒家思想在政府管理中的实践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府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君主通过儒家思想指导政府管理,建立了一整套符合儒家理念的体制和制度。

1. 统治国家的道德准则中国古代的君主通过学习儒家经典,树立了高尚的道德标准来治理国家。

他们注重修身养性,注重道德修养,从而能够给予百姓正确的引导。

2. 考试制度的建立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立了科举考试制度。

这一制度通过选拔有德行、有才能的人才,使得政府管理者具备了一定的素质和能力,为政府的良好管理打下了基础。

3. 行政体制的完善中国古代政府通过儒家思想的指导,建立了严密的行政体制。

例如设立了各级政府机构,明确了各级政府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实现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思想对文 官制度 的价值塑 造 : 等级 和秩序
我 国古代文官制度的价值背景是以孔孟思想为
代 表 的儒家 文化 。文 官制 度通 过科 举考 试 将儒 家思
刑罚不中则 民无所措手足” ( 《 论语 ・ 子路》 ) 。在实现 途径 上 , 由于 国是家 的延伸 , 与 此相 对 应 , 国家 的政
[ 关键词 ] 儒 家思想; 古代文官制度 ; 制度建设 ; 启示 [ 中图分类号] G 0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9 — 1 2 0 3 ( 2 0 1 4 ) 0 5 — 0 1 0 1 — 0 3
本文研 究 的古 代 文官制 度 ,特指 秦 汉 以来逐 渐 形 成 和演化 的文官 制度 ,如 官僚 选拔 制 度 、任命 制 度、 考核制 度 、 等级 官 阶制度 以及 奖惩 制 度等 。古 代
2 0 1 4 年1 0 月
中共 山西 省委 党校 学报
Ac a d e mi c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x i P r o v i n c i a l Co mmi t t e e P a r t y S c h o o l o f C . P . C
位置 , 一整套 有 着浓厚 道德 说教 感 的“ 君君 臣臣父父 子子 ” 的严谨 政 治统治 秩序 便建 立起来 了 , 进 而成 为 中国人几 千年 以来 的心理依 靠 。 在 等级 秩序 建 立 了以后 , 孔子提出了“ 仁” 的思
尊礼 、 崇古 、 忠 君等观 念 。 儒 家 思想 的 核 心是 “ 秩序 ” 和“ 等级” , 这种“ 秩 序” 和“ 等级” 不 是通 过 外力 强 加 在任 何 一个 人 身 上
的,而是以一种近乎完美的道德说教形式内嵌 于不 同等级 中的每个人的意识中 , 当这种“ 秩序” 已经 内
化 到人们 的心 中、 成 为生 活 的常态 时 , 没 有人 会去 反
想 ,将其作为精神力量来协调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 。
[ 作者简介] 尉鹏 ̄( 1 9 8 7 一) , 女, 山西太原人,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0 1 2级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 究生。 孙 津( 1 9 5 3 一 ) , 男, 吉林吉林人 ,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1 01
妻、 父子 、 朋友 、 君 臣便是最基本 的社会关系 , 即“ 人 伦” 。如是 , 每 一个人都 在社 会秩 序 中找到 了 自己的
名” , 就是要在各种社会关系之间进行长幼 、 尊卑 、 上 下的排序 , 在家庭 中强调夫妻之爱 、 父子之敬 , 推广 到社会关系中就是要遵从朋友之信 、君 臣之忠 。夫
技能 ,而是 以儒家思想为主要 内容 的 《 四书》 、 《 五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7 — 2 8
事不 成 , 事 不 成 则礼 乐 不兴 , 礼 乐不 兴 则刑 罚 不 中 ,
制度源 自于我国传统儒家思想 中的秩序 、等级 、 崇 古、 和谐等价值观念。笔者认为, 在我国古代文官制 度 的形 成和 发展 过程 中 ,儒家 思想起 着 巨大 的影 响
作用 , 认 真分 析二 者之 间的双 向互动 关 系 , 对 于 当今 我 国 的制度 建设 具有 极 为重要 的启 示 。
削弱 了文官制度 内在创新 的动 力, 导致其运行效 率 日益不足。研究分析儒 家思想对古代文官制度的影响 , 可为 当今我
国制度 建设和 文化创新提供借鉴 , 即制度建设不 能抛 开价值性 因素进行 单纯的结构性构建 , 文化创新的滞后 会导致 制
度 的僵 硬 , 加 强 文 化 创 新 会提 高 整 个制 度 对 环 境 的应 变与 适 应 能 力 。
治伦 理也 是家 庭伦 理 的延续 。 所 以, 孔子 为 了给政治 秩序“ 正名 ” , 首先 要 为家 庭 关 系 “ 正名 ” 。所 谓 “ 正
想与行政体制严密联系起来 ,使得我国古代的行政 层级具有与韦伯官僚制相似的典型金字塔式结构形 态 。科举考试的主要 内容不是专业知识和行政管理
到下 集权 控 制 的行 政 等级体 系 ,成 为统 治者 维 护政 பைடு நூலகம்权稳 定 的重 要统 治工 具 。 从思 想 根源来 看 , 古代 文官
《 四书》 、 《 五经》的政治核心内容或者说儒家政 治思想的终极 目标 ,是建立一种从国家到个人 的等
级秩序以及贯穿于等级秩序中的意识形态 ,这种意 识 形 态 以一 种极 强 的道德 语气 表达 出来 ,上 到士 大 夫 、下到庶 民都对这种意识形态易于理解并欣然接 受, 乐于固守在各 自的等级。 孔子将这种思想称之为 “ 礼” 。孔 子十 分重 视“ 礼” 的作 用 , 在他看 来 , “ 礼” 的 实现 途 径是 “ 正名” , 即“ 名 不 正则 言 不顺 , 言 不顺 则
经》 , 于是《 四书》 、 《 五经》 成为我国古代教育 的必修 课 程 ,任何 一个 想要 进入官 僚 队伍 的人都 必须 经 过 经 学 和文学 的熏 陶 。
文官制度作为其行政管理制度 的一个重要部分 , 以 儒 家 学说 为依 托 , 建 立 起 了一套 以皇权 为 核 心 、 从 上
Oc t . 2 01 4 Vo 1 . 3 7 No . 5
第3 7 卷 第5 期
儒 家思想对古 代文 官制 度 的影 响 及 当代启 示
尉 鹏 阳, 孙
(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 0 0 8 7 5 )
[ 摘要 ] 儒 家思想所倡导 的和谐 、 等级 、 秩序等价值理念 , 与 古代文官制度紧密结合 , 成为统治者维护政权稳 定的 重要 工具,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 于促进社会稳 定和 国家的长治久安。 与此同时, 这种稳 定性也 带来 了政 治或制度 的惰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