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重点
2023最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优秀6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优秀6篇)课件中包含了课文中的所有内容以及该课文的寓意。
可全面提升孩子们对于语文的兴趣。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设计的。
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6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课堂讲学篇一教学目标:1、流利朗读全词2、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整体感知,了解基本意思。
重点难点:1、了解全词中引用的各种典故2、作者的写作背景3、初步感知作者写作此篇作品的心情一、导入新课: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二、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三、听朗读、串讲词的大意。
四、分析词的上片:思考:1、上阕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
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
)2、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3、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
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五、阅读下片,分析层次。
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用典的作用。
1、第一层“元嘉草草”句。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
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
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
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
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
高考必背古诗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重点知识复习
高考必背古诗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重点知识复习一、重点实词释义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二、简明赏析填空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和气吞胡虏的宋武帝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
下片借讽刺宋文帝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的思想光辉。
词中用典,贴切自然,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三、易写错的字填空1.千古江山,英雄无()孙仲谋处。
2.舞()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斜阳草树,寻常()陌,人道寄奴曾住。
4.金()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5.元嘉草草,封()居(),赢得()()北顾。
6.望中()记,()火扬()路。
7.可堪回首,()()()下,一片神鸦社鼓。
四、理解式名句默写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登高远望,表达对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的景仰和对英雄被历史的尘埃淹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一句写当年的遗迹还在,英雄人物却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风消云散。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武帝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以历史影射现实,说明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已经渐渐淡忘了国家屈辱的历史,安于现状。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结尾运用历史典故,以“,”一句表明自己勇武不减当年,表达了为国效力的愿望。
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刘义隆那样轻率举兵北伐,虽有“”的雄心,也怕会是“”。
7.(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ppt课件
表达了自己的隐忧,表示对南宋 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元嘉年间,宋文帝 刘义隆北伐兵败, 北魏太武帝拓拔焘 率兵追至长江北岸 瓜步山,在那里修 建了一座行宫,后 改为祠庙,称佛狸 祠。
一路四 片。十 神可三 鸦堪年 社回, 鼓首望 !,中
佛犹 狸记 祠, 下烽 ,火
扬 州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文中典故
连线
孙仲谋 寄奴 佛狸祠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廉颇
今昔对照,表达隐忧。 自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暗指 南宋统治者的无能。
借古讽今,警告当局。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1.扎实掌握辛弃疾及其词作知识,提高在朗 读中品味意境,在诵读中加深对文本理解的 能力。 2.反复诵读,感悟交流,学会总结诗词引用 典故以及用典表义的技巧及对比的艺术方法 。 3.激情投入,深入感知作者报国无门、壮志 难酬的心情,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用李广的典故,表达对英雄人
物的怀念与渴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宋书·宗悫传》说,宗悫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件
①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②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③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对比)
作者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想到韩侂胄等人并不想真正肩负起抗敌复国的重任,于是怀古伤今,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上阕小结
追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 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的结局。 运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大败的典故,借鉴历史,说明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告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
主 旨
写作特色
手法:1、大量用典,借古讽今2、叙事、抒情、写景融为一体风格:豪放悲壮、慷慨愤世
课堂同步练习
1.下列加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元嘉草草(轻率)B.封狼居胥(分封)C.贏得仓皇北顾(败逃中回头北望)D.可堪回首(哪堪,怎堪)
【解析】封:登山祭天,以纪功勋
B
2.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觅:寻觅。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风流:指英雄遗风,英雄伟业带来的影响。巷陌:这里都指街道。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金戈:用金属制成的长枪。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这里指代精锐的部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知识点总结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知识点总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唐代著名诗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咏史为主线,诉说了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所遭遇的伤感离别之情。
该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以下就是一些关于该诗的知识点总结。
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背景辛弃疾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他已经陷入了经历多次失意的追求、手无寸铁的境地。
而此时他到达京口北固亭时,感到一种无奈和沉痛。
他向往新韵,但却明知一旦回去,就没有机会再去一次了。
他离开这个地方,回到常州,继续他反抗政权的生涯。
因此,这首诗描写了他对自己的感受,同时也纪念了逝去的历史,表达了时代的落寞与哀愁。
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基本意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怀古辟世”,抒发了历史多苦,人生难免的感叹,以及对自己的未来进一步的思考。
诗人虽然形势严峻,但是依旧以一份乐观和勇气面对,表达出了诗人独立、自由、高尚的个性。
同时,辛弃疾也用典婉约,将咏史的形式与抒情的表达融为一体,使每个人都能真正的昭示了诗人的心迹,同时也体现出了唐代女性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角色。
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写作手法(一)典故辛弃疾运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往往结合了历史的背景,从而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句表达了战争中隔绝家书的痛苦,同时也撷取了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从荆州南下至蜀中建立亭堡,以应对侵华的东吴兵进攻的典故。
2. “落日渔舟唱晚,霞明古塔峨眉”:这一句提到的是黄鹤楼前的渔家、滘口古渡和岳阳楼前的渔家、洞庭湖山阳等处的渔家乐,表达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二)描写手法辛弃疾运用了类推以及反语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1.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用这句话来反讽自己的境遇,以及表达出对历史及生命的感悟。
2. “云无心以出岫,水无情以流去”:这句句子提到的是天意地心,表达出历史和生命的无奈和沉痛。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课件
04
诗词的意境与意象
意境分析
雄浑壮阔
通过描绘京口北固亭的壮丽景色 ,词人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意 境,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
岁月的沉淀。
悲壮苍凉
在描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过程中 ,词人融入了悲壮苍凉的氛围, 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
的无奈。
豪放不羁
词人通过运用豪放不羁的艺术手 法,表现出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 见解,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创 作风格
掌握《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的诗意和艺术 特色
理解词人借古讽今、抒 发壮志豪情的情感表达
提高学生对宋词的鉴赏 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概述
辛弃疾的生平简介和创作 历程
词中涉及的历史典故和人 物介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的词牌、格律和韵脚 分析
05
诗词的鉴赏与感悟
鉴赏要点
语言特点
这首词语言精练、含蓄,运用典故,富有音韵之 美。
意象选择
作者选取京口北固亭等典型意象,营造出一种豪 迈、悲壮的氛围。
情感表达
通过怀古抒发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国 家前途的关切。
感悟与启示
历史沧桑感
01
通过这首词,我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变迁,以及个人在
创作背景
01
京口北固亭
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当地名胜之一。
02
历史背景
京口北固亭曾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所建,历史悠久。宋神宗熙宁七年(
1074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写下此词。
03
创作动机
词人登临北固亭,凭栏远眺,感慨万千,想到自己南渡之后长期未得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教学设计共3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教学设计共3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教学设计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诗人杜甫的创作背景和生平经历;2. 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诗歌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3. 能够恰当运用一定的文学术语分析诗歌的精髓;4.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杜甫的创作背景和生平经历;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意境与文化内涵;3. 诗歌的艺术表现和语言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诠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意境和哲理;2. 运用文学术语分析诗歌的艺术表现。
四、教学方法1. 小组研讨法:先让学生阅读这首古诗,组成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难点,思想深度和感情寓意;2. 课堂讲授:针对学生阅读体验及小组讨论产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并提供相应的文学知识点精讲,让学生了解唐朝的背景和文化内涵;3. 个人分析法:学生个人分析诗歌意境和哲理,学生需要自行研究杜甫的创作背景和生平经历,提高诗歌文学鉴赏能力与文艺素养;4. 报告汇报法:整个课程结束前设计一个小小汇报会,让学生分别汇报他们的分析,并相互评论和加强。
五、教学内容1. 唐朝的时代背景:学生应该了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时代,是几十个民族融合的时代,时代变迁非常快,政治制度也非常优越。
2. 杜甫的创作背景:生于唐代,少年时遭逢战乱,参加过农民起义,后来职业生涯波折,被流放到各地,在流沙河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思绪和感动的景,这些都是他“情感溢于言表”的诗文材料来源。
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意蕴:这首诗的主题是乐观,写的是一首悼念亡妻的哀歌,写的是如何通过生命的创伤,转而体验到生命的乐观,伤心离别变成了永不分离,每一次离别都是两情相悦的缅怀。
4. 诗歌的艺术表现和语言运用:这首诗歌的作者杜甫拥有着卓越的想像力和抒发情感的才华,他善于运用古人的形象和意象,以及周遭环境和声音等细节,表达对于历史的爱和对于爱情的思念和自己的情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理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3)分析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释义和语法特点。
2.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2. 诗歌意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教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杨慎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阐述诗歌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教材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
(2)鉴赏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背诵诗歌。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让学生找寻其他描写古代英雄人物的诗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进行比较。
(2)分析不同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刻画和表达方式。
2. 创意表达(1)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首以古代英雄为主题的现代诗。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现代语言和形式表现古代英雄的精神风貌。
七、课堂练习1. 选择题(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是哪位诗人?(2)诗歌中提到的“京口北固亭”位于今天的哪个地区?2. 简答题请简要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五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五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篇1指导思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属于“历史的回声”专题,这一专题的着眼点之一在于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如何借鉴历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人生感受。
__借观景所见,追溯与景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抒发自己的正确意见不被接受的抑郁激愤情怀。
但是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因为这首词几乎全词用典,思想情感含蓄而深沉。
为此,教学这首词,课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印发辛弃疾的有关生平资料以及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资料,使学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过程中注意诵读,从自由读到范读,再齐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读”课文,从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
在诵读中具体研讨用典的用意,从而达到理解词人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情感。
教学目标1、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2、进行诵读,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3、通过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重点难点1、探讨用典的意义;2、指导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豪放的词风。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复习。
1、预习课文,对照课文下注释通读全词做到初步理解并注意以下词语。
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2、阅读辛弃疾的有关生平资料以及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资料。
(材料在课前一天下发)3、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4、指名学生回答:作者在词中描写赤壁景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此设计不仅复习了旧知,还为导入新课作了很好的过渡)明确:赤壁之景,显得雄伟惊骇,既烘托了当年古战场战斗之激烈,又有力地衬托了英雄人物。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通用6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通用6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篇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赏析一】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
当时,韩侂胄正准备北伐。
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
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
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为。
在一片紧锣密鼓的北伐声中,当然能唤起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感到忧心忡忡。
这种老成谋国,深思熟虑的情怀矛盾交织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首篇幅不大的作品里充分地表现出来,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而被后人推为压卷之作(见杨慎《词品》)。
这当然首先决定于作品深厚的思想内容,但同时也因为它代表辛词在语言艺术上特殊的成就,典故运用得非常恰到好处;通过一连串典故的暗示和启发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
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
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
尽管斗转星移,沧桑屡变,歌台舞榭,遗迹沦湮,然而他的英雄业绩则是和千古江山相辉映的。
刘裕是在贫寒、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逐渐壮大的。
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
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9篇)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9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重点
小结下阕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 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 矣,尚能饭否?
引述历史故事,回忆当年烽火,表明对 北伐抗金的期望,也抒发他雄心不已、 壮志难酬的怨愤。
在京口北固亭,词人都想到了些什么?
孙仲谋 上 片 刘裕
刘义隆
下 拓跋焘 片
2用刘裕典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名寄奴。史载刘裕曾 两次统帅晋师在京口起兵北伐,先后征讨南 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 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后功高震主, 篡晋自立,建立刘宋王朝。
小结上阕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怀念孙权刘裕 深叹南宋无能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3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典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出兵, 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 率从事。
刘裕之子刘义隆,听信王 玄漠的大话,草率出兵北 伐,想要建立汉将霍去病 一样的功绩, 结果大败而 归。
4用佛狸祠典
一路四 片。十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
( 幼安 ),号( 稼轩),历城
(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 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 复中原。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 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 难酬的悲愤。著有词集《稼轩 长短句》。
写 作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65岁了,辛弃
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
这首词用典多不能说是毛病。它所用的除 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 眼前风光,是 " 京口怀古 " 这个题目应有的 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 些典故,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就艺 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 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正是这 首词的长处。
优质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重点
优质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重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案新泰一中鞠圣岳【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全词。
2、领会运用典故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3、感受词人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自主学习】☆字音辨识舞榭xi è佛狸祠b ì l í c í☆词语解释1、舞榭.歌台:台上的楼房2、寻常巷陌....:普通都指街道 3、一片神鸦社鼓....: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日(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祭神所鸣奏的古乐 4、英雄无觅.:寻找 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的流风余韵(或英雄的业绩)6、金.戈铁马...:兵强马壮 7、元嘉草草..:草率、仓促行事 8、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9、可.堪.回首:不堪哪堪★、用典,又称“用事”、“援引”。
是指引用古代的历史故事或古人的言论或俗语、成语等,来印证自己的论点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用典的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
用典的好处:可使诗文情感隽永,含蓄深刻。
用典表达对古人的仰慕、否定等感情;或以古人与自己对比,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
言简意赅,又使得文章富有文采。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南宋爱国词人。
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曾在金人统治区域生活,一生致力于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事业。
他多次上书当朝掌权者,请求北伐,但始终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他曾三次遭到免职。
一直到他临终都在高呼“杀贼”。
★写作背景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四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u ō胄(zh?u 起用。
1204年韩侂(tu ō 胄(zh?u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
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
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重点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重点句《说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重点句》
哎呀呀,提起《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那里面可有几句特别经典的呢!就说“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句吧,哇,那气势,简直了!
我想起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历史博物馆,里面有好多古代战争的展示。
我站在那些兵器和战甲面前,就开始想象当年那些英雄豪杰们,他们穿着闪闪发光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骑着高大威猛的战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景。
那场面,真的就跟这句诗里说的一样,感觉他们气势汹汹的,能把万里之外的敌人都给吞掉似的。
我在那都看入迷了,仿佛自己也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跟着那些勇士们一起冲锋陷阵呢。
真的,每次想到这句诗,再想想在博物馆的那个场景,我就特别有感触。
这就是诗词的魅力呀,能让我们感受到千百年前的那种豪迈和激情。
嘿嘿,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重点句,真的是让人印象深刻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案
新泰一中鞠圣岳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全词。
2、领会运用典故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3、感受词人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自主学习】
☆字音辨识舞榭xi è佛狸祠 b ì l í c í
☆词语解释
1、舞榭.歌台:台上的楼房
2、寻常巷陌....
:普通都指街道 3、一片神鸦社鼓....
: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日(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祭神所鸣奏的古乐 4、英雄无觅.:寻找 5、风流..
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的流风余韵(或英雄的业绩) 6、金.戈铁马...:兵强马壮 7、元嘉草草..
:草率、仓促行事 8、赢得..仓皇北顾:落得 9、可.堪.
回首:不堪哪堪★、用典,又称“用事”、“援引”。
是指引用古代的历史故事或古人的言论或俗语、成语等,来印证自己的论点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用典的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
用典的好处:可使诗文情感隽永,含蓄深刻。
用典表达对古人的仰慕、否定等感情;或以古人与自己对比,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
言简意赅,又使得文章富有文采。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南宋爱国词人。
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曾在金人统治区域生活,一生致力于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事业。
他多次上书当朝掌权者,请求北伐,但始终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他曾三次遭到免职。
一直到他临终都在高呼“杀贼”。
★写作背景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四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u ō胄(zhîu 起用。
1204年韩侂(tu ō 胄(zhîu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
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
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
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文本探究】
1、作者在词中提到哪些人?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在课本中划出来)
2、结合注释思考,与五个人物相关的分别是哪些事情?(请连线回答)
(1)孙仲谋 A 击败宋文帝
(2)寄奴(刘裕) B 虽老仍不忘国
(3)刘义隆 C 北伐收中原,气势如虎
(4)拓跋焘 D 击败曹操,建太平伟业
(5)廉颇 E 北伐,因草率而败北
3、结合注释7和9思考,孙权、刘裕和京口有什么关系?请用注释中的话来回答。
4、辛弃疾在京口的北固亭联想到了两个与京口有关系的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
他们都曾经建功立业,辛弃疾对这两个人物抱有怎样的情感?请同学读上阕,其他同学找出文中评价他们的词语或句子。
5、1203年,南宋韩侂胄掌握大权,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急于立一场伐金大功。
文中写到刘义隆实际上是委婉的对南宋朝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6、全词最后一句,提到了哪个人物?请同学读一读第四页注释中第四行开始的引号的部分,并翻译一下。
思考作者提到廉颇的目的是什么?
7、“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其中蕴含了怎样复杂的感情啊?
【拓展延伸】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有英雄壮志难酬之慨,但《念奴娇·赤壁怀古》又少了什么情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