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最大化与地方政府地价竞争
政府利益最大化机制下的土地财政问题分析
政府利益最大化机制下的土地财政问题分析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地方土地财政形成的的原因,详细分析土地财政形成的三种驱动因素:经济,政治,社会驱动因素。
通过与国外的土地管理机制做对比,并对城市化背景下土地财政对政府的收入与支出进行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与完善地方土地财政与国家财政体制关系的具体对策建议,为构建地方政府可持续的土地财税收益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土地财政; 政治体制; 地方政府关系; 城市化一、土地财政概述“土地财政”是指中国现有的体制造成的地方财政过度依赖土地所带来的相关税费和融资收入的非正常现象,即一方面通过划拨和协议出让土地等方式招商引资,促进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超常规发展,以带来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地方税的大丰收,另一方面通过招、拍、挂等方式收取土地出让金,并以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获得土地融资,以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这是因为,“土地财政”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
一直以来,土地收入作为财政收入来源中的重要一项,在各地方政府财政中占有很大份额。
一些城市的城市G D P、官员的政绩、地方的建设与发展都与土地收入绑在一起,欲罢不能。
在一些地方,土地财政早已成为第一财政,仅土地这一项所带来的收入已超过50%。
据《财经》杂志调查,在许多发达县、市,由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创造的税收,是地方税收中增幅最大的两大产业,增幅高达50%至100%。
这两项税收占到地方税收的37%以上,使得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二、土地财政的成因——三种利益驱动在地方政府主导城市化和城市外延扩张的进程中,政府通过土地出让、土地房产税收与收费、融资或土地金融的方式,扩大城市土地利用面积,并以此带动建筑业、房地产业等相关产业的,从而实现以增加本级财政可支配财力为最终目标。
其形成驱动因素主要有如下三方面:(一)经济驱动因素———国家分税制改革与激励约束机制1994年国家实施分税制改革,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和财政总收入中的比例。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的财政收入结构可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地方政府财政的可持续性。
而不合理的财政收入结构则可能导致经济的不稳定、不平衡发展,甚至产生一定的风险。
因此,研究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首先,财政收入结构的合理性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财政收入结构能够确保政府在经济运行中有足够的财政资源支持,能够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然而,若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可能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缺口,无法满足公共服务的需求,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次,财政收入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升级。
根据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的情况,可以对不同领域进行适度的倾斜,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例如,通过减少对资源依赖型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加对环境友好型产业的财政支持,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财政收入结构的合理性对地方政府的政策调控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财政收入结构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征税政策的灵活空间,从而更好地实现对经济的调控。
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差别化的税收政策,对不同行业进行税收调控,从而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此外,财政收入结构的合理性还与地方政府的政府间关系息息相关。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会影响到其与上级政府的财政关系,以及与其他地方政府的财力竞争关系。
若某地方政府过于依赖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可能会导致该地区财力的不稳定,甚至造成对中央政府的大额财政债务。
因此,地方政府应该通过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实现财力的独立,提高自身的财政可持续性。
最后,根据我国财政体制的特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复杂而且具体的。
尽管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地方政府应该加强自身财政收入结构的优化,减少对中央财政的依赖,提高政府财政的可持续性。
财政竞争与地方政府支持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后在第二 部分 阐述 了地方政府 支持 地方 经济发展
的财 政 政 策 与 手 段 ; 文 的 第 三 部 分 以上 海 、 州 本 杭
和苏州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例 , 明地方政府支持经 说
济 发 展 的财 政 政 策 ; 后在 第 四部 分 强 调 了运 用 财 最
境都是一样 的。因为 , 有利于地方 内部财源培育 的
关键词 : 财政 竞 争 地 方经 济发展 财政 政 策 文章编 号 :6 2 9 4 ( 0 0 0 — 0 9 0 1 7 — 5 4 2 1 )8 0 0 — 6 中图分类 号 :8 27 F 1. 文献标 志码 : A
发 展地 方经 济 实际 上就 是 “ 财源 ” 建设 。地方 的 “ 源 ” 外 乎有 两个 : 个 是 地 方 内部 自主 生 长起 财 无 一 来的, 一个 是 由外 部 吸引 进来 的① 。无论 是 自主培育 生成 的 财 源 , 是 吸 引 外 部 财 源 , 需 要 的政 策 环 还 所
从收入方面来看 ,降低税收肯定是促进经济发
展 的重 要手段 。降低税 负 的方式有 很 多 ,如 降低税
率、 税收减免 、 税收抵免 、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税收优
惠等 。低 税 会使 得 一个 地 方成 为税 收 的 “ 地 ” 洼 或
“ 避税港” 从而会 吸引更 多 的资 源和要素 流人此地① , 。
筹集财政收人而使地方居民承担的各种税费负担 ; 财政剩余是二者之差 , 因此可正可负。 美国经济学家
奥肯认 为 ,财 政 收支过 程就像 是把 财政 资金从 一个 木桶转 移到另 外一个 木 桶 中 , 这一 过程难 免存 在 “ 漏 出”这 就被其 他学者 称为 “ 肯漏 出” 正 因为此 , , 奥 。 一 般 人 总认 为财 政收益 不 可能大 于财 政成 本 ,因此财
浅析我国土地出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我国土地出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我国土地出让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土地隐形成本提高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多采用协议出让的方式来进行供地,政府和土地使用者通过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来使土地使用者获得一订期限的土地使用权,同时土地使用者支付相应的出让金。
这种方式只需要出让方和受让方通过具体的协商谈判就可以将特订地块的土地使用者进行转让。
但在这种出让方式时开发商的寻租能力和政府的主观偏好占据较大的因素,而且出让过程中缺乏竞争机制,这不仅导致土地使用权出让缺乏公平、公正和公开性,同时也容易滋生腐败现象,不仅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会使土地隐形成本增加,土地价格提高,而这增加的价格则会转嫁到房价中,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二)土地垄断加剧自实行经营性用地土地招拍挂以来,在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过程中,不断的有地土诞生,地价不断的增加。
但在这整个过程中,由于政府土地供给十分有限,这样就导致资本雄厚的大开发商基本垄断了土地招拍挂,大量的囤积土地,中小房产开发商很难拿到土地的使用权。
在这种情况下,土地价格不断土升,这也就导致了土地开发总成本的增加,从客观上推动了房价的土涨,导致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的出现。
同时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巨额的利润,这就是催生房地产商相互竞争的关键所在,因此反复循环,不断的推高土地拍卖价格,同时地价和房价不断攀升。
另外我国土地资源过度集中,这也是导致当前土地垄断加剧的重要因素。
(三)地方政府大肆卖地,土地财政愈演愈烈当前很大一部分地方政府都依赖于高额的土地出让价格来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利用土地来牟利,土地财政愈演愈烈。
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的收入,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及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来抬高土地价格,同时将出让土地作为政府的主要牟利手段,大量的出让土地,从而导致地价和房价的不断土涨。
部分地方政府还与开发商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双方双赢的目的。
在房地产市场回调及成交量萎缩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会采取诸多的措施及大量的优惠政策来救市,这种救市行为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具有紧密的关系。
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
(一)减少政府财力
倚重税收竞争,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
(二)扭曲支出结构
重视经济基础设施,忽视社会基础设施
(三)引发资源频繁流动
资源流动和配置不再由反映稀缺性的价格所决定
(四)有悖公平
地方政府对流动性资源要素和非流动性资源要素区别对待
(五)扩大地区差距
马太效应
2020/6/26
第十四章 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
2020/6/26
第十四章 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
第十四章 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
2020/6/26
第十四章 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
第十四 章 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
第一节 财政竞争的
基本问题
第二节 财政竞争的
影响
第三节 财政竞争的
现状
2020/6/26
第十四章 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
第一节 财政竞争的基本问题
一、财政竞争的概念 二、财政竞争的条件 三、财政竞争的分类
2020/6/26
第十四章 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
四、我国财政竞争的规范
(一)转变政府职能,规范主体行为
1. 职能定位 2. 规范行为 3. 法律约束
(二) 完善财税体制,理顺政府关系
1. 合理分权 2. 公平竞争 3. 明晰税权
(三) 健全相关机制,完善竞争条件
1. 健全居民偏好表露机制 2, 完善用脚投票机制 3.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政部门则是具体执行者。 3.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本地区居
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福利水平。
2020/6/26
第十四章 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
二、财政竞争的条件
(一)资源要素跨区流动
资源要素可以跨区流动 地方财政政策能对资源要素的流向产生有效影响
地方政府竞争、土地财政与固定资产投资
政策 进行博弈 的手段难 以维 系 , 在 巨大的支 出压力下 , 不 得不 选择通过 “ 经 营城 市” 这一手段来 扩大收入来源 , 即有 第二财政
之 称 的“ 土地财政” 。 地方政府通过 “ 土地财 政” 收入 和支出层面的辗转腾挪 , 作 为参 与经济运行 、 进行 区域 竞争 的重要手段 , 有 力地促进 了 区
一Hale Waihona Puke 、研 究 背景 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的形成 , 是“ 自上而下 ” 的由中 央政府 主导 的计划 经济 体制 向市场经济体制 的转轨过程 。 转轨 过程 中市场 主体 的培育不是 一朝一夕之功 。 作为市场发展过程 中的暂时形态 , 地方 政府 成为重 要 的市 场 主体 , 深入地 参 与了 我 国经济 的发展过程 , 并推动 了经济的发展 。我 国三十多年来 的经济增 长奇迹 , 也被认 为是 具有 中国特色 的政府推动型经济 增长模式 。地方政府对 经济 的深人参 与 , 是 通过区域之 间的政 治、 经济 、 文化 竞争起 作用 的 , 也 因此造 成 了重 要 的社 会 问题 : 区域经济发展 的不 平衡 , 亟待解决 、 不可持续 的土地 财政 。 区域不平衡 问题是我 国发展进程 中亟待解 决的重要 问题 。 东部沿海 省份处于 开放 前沿 , 最早开始经济 改革承接 了大 幅海 外投 资 , 经济增 长速度快 质量 高 , 自发形 成 了相 对完善 的产业 体 系。而中西部地 区交通闭塞 、 经济初始 条件 较差 , 远远落后 于 东部地 区的发展 。 区域不平 衡的形成具有 深刻 的制度 背景。改革开放初 , 中 央政 府在增长 共识下 , 为 提高经 济效率 , 通 过“ 放权 让利 ” 提 高 地方政府 和企业 的积极 性 , 承认了地方政府 和企业有 自己的个 体利益 , 这有力 的松动 了僵硬 的“ 全 国一盘棋” 的计划体制 。但 是, 在改革推进 的过程 中 , 地方政府 为了局部利益 , 通过少 收税 多 收费 、 建立小 而全 的地 方产 业体系 等手段 , 形 成 了事 实上 的 “ 经济 割据” , 增 强了 区域间 的不平衡 , 而中央政 府财 政能力 也 大 幅下 滑 , 减 弱了中央政府通 过转移支付促进 区域均衡发展 的 能力 。 土地财政 问题是 出现在 1 9 9 4年 “ 分税制 ” 改革后 的重要财 政 问题 。改革前 , 地方政府 主要是通过对辖 区内的税收政策 与 中央政府博 弈 ,比如将正 常税 收收入转 化为非 税收入 留存地 方, 或对下辖 的“ 小 而全 ” 的企 业进行免税甚 至建立 区域壁 垒促 进其 发展 , 从 而将财政收入转 化为企业利润 留存 地方 。中央政 府通 过“ 分税制 ” 改革 , 建立 了权 责分 明的分权 体制 , 中央正式 承认 合理 的地 方利益 , 并 规范 了税收 征管 , 地方 政府通 过税 收
财政部拟发文禁止地方政府为企业提供担保
做大并分好社会财富 “ 蛋糕 ”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予以部署 ,温家
宝 表示 .不 仅要 做 大社 会财 富 蛋 糕 ” ,也 要 分 好 ” 糕 。 蛋
温 家宝 承 诺 ,将 制 订 调 整 国 民收 入分 配 格 局 的政 策 措
2 1 年 3 5 时 ,十 一 届全 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第 三 次 会 议 施 .提 高 居 民收 入 在 国 民 收 入 分 配 中 的 比 重 .提 高 劳 动 报 酬 0 0 月 日9
一
位 四大行 上海分 行信 贷部 门人士 指出 地 方融 资平台
财政赤字首次突破万亿
去年为 应对 国际金 融危机 .中国创下6 年来 的最高 发债 O
向银行贷款 时 回购协议是最 为常见的担保方式 。
以土地 使 用权作 为担保 .也是 地方 融资平 台运 用较 多 的
纪录 达9 0 , 5 0L。2 1 年拟安排 财政 赤字 15 0 f 0 0 0 亿元 这是新 担保 方式 。一旦 回购协 议这 一方式 被禁 止 以土地使 用权做 0
2 0 ', 0 0支矛盾 仍十分 突 出。同时提 交 大会 审议 的预 算报告显 示 ,合计 1 5 0 0 0 亿的赤字 占GDPL ]例在 ; 3 以 内 该报 告并 表示 ,3 的赤字 率亦 为以后年 度逐步缩 % % 减赤字 留有余 地 。发债规 模更 高的 同时亦要控 制政 府债务风 险 ,温家宝表示 ,要增 强对政府债务 的内外部 约束力。
不认可这种担保方式 .无非是发行人提高一 点利率 。 随后 . 他忧心地指出 : 只怕地方政府更有动力推高地价 了。
下称 《 通知 》 ) 新鲜 出炉 并 务 而具 体的 重点工作 ,也 由去年 的7 方面增 加到8 面 ,并 保 承诺行 为有关 问题 的通知 》 ( 方 首次 将文化建设从 以往 的社 会事业 中单独列 出予以表述。 今年经济社 会发展 的预期 目标 :GDP 增长8 ,城镇新增 % 将 上报国务院 。 几位 券商 固定收 益部人 士指 出 在 这份草 案 中 .对城投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国是一个区域经济高度发展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地方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竞争着吸引外来投资,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种竞争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首先,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各地政府为了吸引投资,会提供不同的政策和优惠措施,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
这种竞争可以促使政府不断改革,提高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投资。
通过这种竞争,地方政府能够借助投资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改善民生。
其次,地方政府竞争也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结构调整。
在竞争中,政府会更加重视本地的优势产业,加大对该产业的支持力度。
这种竞争可以引导资源的集聚,形成产业链和集群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升级。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各地都纷纷推出政策支持该产业的发展,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领导者之一。
然而,地方政府竞争也存在一些负面的问题。
首先,过度竞争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为了吸引外来投资,一些地方政府过度宣传和承诺,虚报项目,导致大量的投资被浪费。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提供了过多的优惠政策,给本地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导致了一些债务问题。
其次,地方政府竞争也容易产生不健康的竞争行为。
在竞争中,一些地方政府可能通过低价土地出让、减少环保审批等方式来吸引投资,这样短期内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增长,但对环境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此外,在竞争中,一些地方政府也可能存在不当的行为,如滥用职权、腐败等,损害了社会公平和公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监管。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的监管,确保政策的公正、公平和可持续性。
其次,应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项目审批和评估机制,避免虚报项目和资源的浪费。
另外,也需要加强舆论监督和社会参与,监督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减少不正当竞争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土地财政历史、 逻辑与抉择
土地财政历史、逻辑与抉择土地财政是指政府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取财政收入的行为。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财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这一主题的历史、逻辑与抉择,人们仍需深入探讨。
本文旨在分析土地财政的历史演变、逻辑关系和未来抉择,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财政经历了多次变革。
在计划经济时期,土地财政主要由国家统收统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土地有偿、有期限、可流通的使用方式逐步确立,土地财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得收入,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土地财政在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土地财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一些深层次内涵和问题逐渐显现。
土地财政收入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地方财政收支平衡至关重要。
然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土地供应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导致地价、房价持续攀升,给民众生活带来压力。
土地财政收入的不稳定也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累积。
一些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地方政府财政将面临巨大压力。
针对土地财政的内涵与问题,运用逻辑手法进行论证和支持。
从土地财政的历史演变来看,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
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地方政府能够获得稳定、可观的收入,为地方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然而,对于土地财政收入的不稳定性和可能引发的债务风险,也需要在政策制定中予以考虑。
从逻辑角度来看,土地财政收入与其他财政收入来源相比具有特殊性。
一方面,土地财政收入具有一次性、不可持续的特点,使得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重要议题。
另一方面,土地财政收入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很多情况下,地方政府需要借助土地财政收入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对于土地财政引发的房价上涨和社会民生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经济增长、财政压力与地方政府土地城镇化偏好
经济增长、财政压力与地方政府土地城镇化偏好摘要:土地城镇化过快是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以Turnbull模型为基础研究了经济增长和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土地镇化偏好行为的影响。
分析表明:官员晋升激励与分税制导致的经济增长与财政压力能够加速土地城镇化进程。
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的动机和财政压力对土地城镇化具有正向效应,并且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
研究土地城镇化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了土地城镇化引起的高地价不利于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增长;财政压力;土地城镇化;Turnbull 模型一、引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主要经济体一直未能完全从经济衰退的阴影中走出来,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相继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经济增长面临重重困扰。
在全球脆弱的经济体系中,中国经济独树一帜,迅速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一个异象。
中国经济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经济体能够率先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主要得益于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外部需求受到抑制的条件下,城镇化启动了内需,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镇化也进入了加速阶段。
城镇化率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30%提高到2012年的52%,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带动了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在促进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积累的同时,引致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需求,推动了经济增长。
但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脱离了正常轨道,出现了“急速、冒进”的现象,尤其表现在土地城镇化方面,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和新城区不断涌现,总面积已超过3.48万平方公里(姚士谋等,2012)。
[1]然而,土地城镇化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没有相应的人口城镇化与之配合,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失衡问题显著(李子联,2013)。
[2] 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路径,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一直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表现出明显的土地城镇化偏好,其内在逻辑是怎样的?土地城镇化的过度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否会造成负面影响?这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一场1和N的较量
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一场1和N的较量作者:熊文钊来源:《人民论坛》2011年第17期近日,人民论坛记者到黑龙江采访调研时,一位副区长的话让人印象深刻,“地方官员和中央官员的区别在于:中央的官员是上面让做什么做什么,自主性比较小,而地方官员则是想干什么干什么,灵活性比较大。
”在这种大胆心态下,近年来,造就了诸多的政绩工程,产生了说不清的巨额地方债务,出现了不管中央的三令五申,我行我素,“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尴尬局面。
很显然,现时的地方政府已经成为了理性经济人。
各地方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形成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
在土地财政的驱动下,使得地方政府既不积极抑制过度投机行为,也不希望房价走低,也不大关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建设保障性住房也不太积极。
这些问题影响着政府权力的运作和价值取向,造成了中央宏观调控难于奏效,中央政府的政令出不了中南海,也影响着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正常化和法治化。
中央和地方这场“1和N的较量”背后症结何在?如何消解?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从而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个地方通过谈判得到了中央政府的优惠承诺,其他地方在其后必然会提高要价,其结果就造成了对地方政府的过度放权。
因此,行政化的分权方式导致了中央与地方关系始终走不出“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有人说,现在的地方政府越来越像无限责任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
也有人说,在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指标下,地方政府往往是更多充当了发展主体的角色,而不是提供公共服务平台的角色。
很显然,现时的地方政府已经成为了理性经济人。
各地方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形成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
这种“诸侯经济”的格局也增强了地方与中央的博弈能力。
地方政府会充分利用其“代管资源”与中央政府讨价还价,诱使中央政府作出对其有利的制度安排;或者利用中央政府的授权,为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要么“层层截留”,要么“曲解规则”,甚至对中央的三令五申置若罔闻。
财政分权、政治晋升与土地财政——基于中国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研究
2021年3月第46卷第2期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H e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M a r.2021V o l.46 N o.2财政分权、政治晋升与土地财政基于中国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研究杨润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100872)摘要:2020年以来,中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企业纾困㊁民生发展又一次成为社会热点,地方土地财政现象带来的高地价㊁高房价问题也引发了广泛关注㊂由于分税制改革尚未实现事权与财权的协调,地方政府在努力扩大财源的过程中愈加重视带来可观收入的土地财政㊂利用2000 2016年2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分析地方财政分权水平对土地财政的影响㊂研究表明,支出分权水平的提高会显著增加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和出让面积,说明随着支出责任增加,地方政府在竭力扩大财源;收入分权水平则会对平均地价的提高产生正向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发达的经济带来了土地溢价㊂同时,在晋升锦标赛的激励作用下,地方官员会更加偏向以地引资㊂因此,在优化土地财政运行过程中,中央需要划分好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出责任,强化对地方财政的支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㊂同时,财政支出要更加积极有为,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适度为民营经济松绑㊂关键词:财政分权;土地财政;政治晋升;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21)02-0057-09D O I:10.3969/j.i s s n.1005-6378.2021.02.008一㊁引言及文献综述2020年以来,中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为中国政府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纾困㊁民生发展又一次成为社会热点,地方土地财政现象带来的高地价㊁高房价问题也引发了广泛关注㊂2020年9月24日在国家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表示,长期以来城市建设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很大㊂因此,加强土地财政研究恰逢其时㊂由于在财政包干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弊端,中央于1994年宣布实施分税制改革,将75%的增值税收入划归中央㊂2002年中央又进一步调整了所得税的分成比例,财政收入大量集中到中央政府一级,大大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实力,而地方政府占有税收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财政收入占比也明显降低,下降到40%左右㊂分税制改革规范了地方财政的预算内收入,使地方独享的税收收入逐渐成为预算内收入的核心㊂虽然中央会通过转移支付退还地方财政一部分收入,但是中央政府依然掌握着财政收入分配的主动权㊂分税制改革并未实现地方事权与财权的良性互动,事权未随着财权而一同减少,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支出范围划分尚待完善㊂地方政府承担了主要的公共服务职能,特别是支农㊁教育㊁医疗卫生等收稿日期:2020-12-20作者简介:杨润渤(1994 ),男,河北衡水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㊂85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基本公共服务㊂在这些巨大的支出责任下,地方政府由于缺乏明确㊁充足和规范的收入来源,地方财政普遍存在着支出缺口㊂为避免公共服务出现严重不足,地方政府竭力寻求新的财源㊂同一时期,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增长,地方政府面临强烈的经济发展需要,事权范围不断增加,支出缺口出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仅依靠预算内收入难以满足地方政府的资金需求㊂由于分税制改革对预算外收入没有进行过多管理,在扩大财源时有更大的激励去争取预算外收入,因此地方政府开始重视能带来可观收入的土地财政㊂2000 2016年全国土地出让面积由4.86万公顷增长至21.19万公顷,出让金收入从595.58亿元增长至36461.7亿元㊂而2016年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有87239.4亿元,出让金收入却达到预算收入的41.8%①㊂对于想要扩展地方财源㊁实现自身晋升的地方政府来说,通过所谓 卖地 的土地财政,可以有效地拓展财政收入[1-2]㊂(一)土地财政的由来与发展土地财政 的内涵十分广泛㊂从狭义上来说,土地财政收入代表的是地方政府在辖区内获得的土地出让金㊂从广义上来说,由于地方政府的出让行为,入驻的工业及商业企业会为当地政府带来丰厚的税收及非税收入㊂因此,由于土地出让带来的相关税收和非税收入等也应当计入土地财政收入㊂本文所研究的为小口径的土地财政,主要关注地方政府辖区内的出让金收入㊁出让面积和平均地价㊂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获取财政收入㊁推动经济发展极为有效的方式㊂土地出让金收入自1994年起列入地方固定收入,无须上缴中央㊂这也就导致地方政府更加重视这一重要财源,土地出让金也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获取财政资金的主要来源[3]㊂分税制改革致使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减少,地方政府也因此扩大了土地出让金规模[4]㊂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5],是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6]㊂D e n g等[7]还发现,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之比的增加会促进地方政府扩大土地出让面积,前期地方政府支出缺口越大,土地价格的上涨越多,后期土地价格会出现更高涨幅㊂(二)土地财政背后的激励因素地方政府之所以在发展土地财政方面受到很强的激励,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主要有两大原因:财政分权的收入激励作用和政绩考核为主的晋升锦标赛㊂从财政分权角度看,影响力最为广泛的就是钱颖一等提出的 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主义 假说[8-10]㊂这一观点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受到的激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行政分权,地方政府拥有相对自主的经济决策权;第二个是以财政包干为核心的财政分权改革,中央将财权下放,地方财政上缴中央之后的收入可以自行支配㊂这两个方面互相作用激励地方政府发展辖区内经济㊂分税制改革后,财政收入向上集中,而地方政府的事权并未重新划定㊂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改制扩大了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压力㊂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扩大,增加了争取地方收入的动力㊂中央政府推行分税制改革,利用政治权力主动改变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地方政府只能通过改变自身政策安排适应新的环境,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㊂随着财政分权的推行,地方官员在本地区内的发展建设方向具备了更大的话语权,中国原本僵化的发展方式焕发了新的生机㊂晋升锦标赛理论则认为,处于行政体制中的政府官员,在关心地方的财政收入水平之余,对其自身在官场晋升竞争中的表现也十分上心㊂周黎安[11-12]在研究政府激励因素时提出了 晋升锦标赛 理论㊂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推行的政绩考核制度以经济指标为标准,官员的提升与当地经济增长状况紧密挂钩[11-14]㊂地方政府拥有独立的利益需求,在晋升的激励下更关心辖区内资源的多少㊁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公众的福利情况㊂该理论又进一步打开了地方政府行为的黑箱㊂晋升锦标赛理论强调个体的激励,重视政治制度的作用,初步探索了在经济因素和政治晋升双重激励下官员行为特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㊂L i 等[14]发现,中央政府考核地方官员参照的是地方官员相对经济表现,地方官员会集中优势力量不断加强①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年鉴“,因十八大后政府行为约束趋严,对政府土地财政也有一定冲击㊂考虑到目前土地出让的现实情况以及可用的公开数据,本文将模型的观测期扩展至2016年㊂经济建设,用亮眼的成绩单来获取上级政府的关注,从而实现政治晋升㊂张莉等[15]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的真正目的在于利用土地引资,而不是传统观点中的出让金收入㊂同时,该研究也指出,地方官员在激烈的横向竞争面前,只有借助扩大投资㊁加大投入的方法才有可能显著激发经济增长的动力,所以晋升锦标赛中往往会出现当地投资快速扩张㊂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可以发现,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可能是基于财政分权与政治晋升双重激励下的产物㊂ 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主义 理论与晋升锦标赛都聚焦于地方政府行为背后的激励因素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但较少有文献进一步探究财政分权对中国土地财政的影响,并且晋升锦标赛理论是否在土地财政现象中发挥了作用也值得进一步探究㊂因此,本文将进一步探究地方政府分权水平对土地财政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晋升锦标赛在土地财政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再检验㊂二㊁数据及实证模型(一)模型及变量构建本文利用O L S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土地财政(L i t )㊁财政分权水平(R F D i t 和E F D i t )和相关经济变量(X i t )的实证模型,具体设定为:L i t =αR F D i t +βE F D i t +X i t γ+u t +v i +εi t (1)其中,L i t 代表城市i 在t 年时的土地出让变量,本文将主要研究土地出让金收入㊁出让面积及平均地价㊂R F D i t 和E F D i t 分别代表地方政府的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水平㊂X i t 代表一系列控制当地经济及人口状况的控制变量㊂本文借鉴J i a J u n x u e 等[16]㊁贾俊雪等[17]的模型设定,控制了经济发展(人均G D P 和人口密度)㊁产业结构(第一和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例)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等主要的控制变量㊂在后续的晋升锦标赛再检验中,再次添加了任职时长㊁年龄㊁学历㊁出生地等因素㊂u t 和v i 分别代表模型中加入的时间固定效应和地级市的固定效应,以此来控制本文未能表征的时间和地方异质性㊂为了尽量贴近土地出让的现实情况,同时兼顾相关数据的可用性,本文的观测区间设定为2000 2016年,并以此构建覆盖279个地级市的数据面板㊂(二)变量与数据描述1.土地财政相关变量㊂本文土地财政相关变量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㊁出让面积和平均地价㊂土地数据包括279个地级市2000 2016年土地出让金的微观数据(西藏㊁港澳台地区以及部分地级市由于数据缺失较多,不具有可用性和代表性,因此予以剔除)㊂国土资源部于2006年印发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两个‘规范“要求通过协议以及招拍挂方式出让的土地都必须在土地市场网(w w w.l a n d c h i n a .c o m )上公布㊂本文从土地市场网上获取了2000-2016年详细的微观数据,并整合到地级市水平㊂本文对土地出让金收入做了两种处理:一是土地出让金收入比当地当年G D P (l a n d i n c _p );二是以2000年为基准,利用G D P 平减指数得出土地出让金的人均实际值并取自然对数(l n r l a n d i n c _p )㊂土地出让面积变量为对人均出让面积取自然对数(l n a r e a _p )㊂本文计算的土地价格为当年的平均出让价格,即出让金收入比出让面积,得出土地价格计算实际价格的自然对数(l n r p r i c e )㊂2.财政分权指标㊂本文核心解释变量财政分权水平为收入分权(R F D )和支出分权(E F D ),构建方法为:收入分权(R F D )=地市人均财政收入地市人均财政收入+省本级人均财政收入+中央本级人均财政收入(2)支出分权(E F D )=地市人均财政支出地市人均财政支出+省本级人均财政支出+中央人均本级财政支出(3)中央本级的财政数据由全国G D P 平减指数调整,而省市一级的利用本省G D P 平减指数进行调整㊂95杨润渤:财政分权㊁政治晋升与土地财政 基于中国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研究06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中央本级数据由财政部公布数据整理而来,省级数据由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整理得到㊂3.控制变量㊂本文在模型中也添加了相关的控制变量㊂控制变量的数据主要从各省的统计年鉴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整理而来㊂本文控制了地方政府人均实际G D P取自然对数(l n r g d p p)㊁人口密度的自然对数(l n p d)㊁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例(f p)㊁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例(s p)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G D P(i n v p)㊂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㊂表1变量描述性统计变量名称变量含义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l a n d i n c_p出让金收入/G D P2.4644.0350.000196.400 l n r l a n d i n c_p人均实际出让金自然对数5.2082.271-6.3308.831 l n a r e a_p人均出让面积自然对数-0.2101.856-10.1003.738 l n r p r i c e土地出让均价自然对数5.4220.8060.6648.390R F D收入分权0.3210.1800.0330.961E F D支出分权0.6400.1310.1330.977l n r g d p p人均实际G D P自然对数9.6070.8546.90912.690l n p d人口密度自然对数5.6990.8961.5477.881f p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0.1570.0960.0000.518s p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0.4770.1120.1100.910i n v 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G D P0.5730.6760.01439.150注:西藏㊁港澳台地区以及部分地级市由于数据缺失较多,不具有可用性和代表性,予以剔除㊂数据来源:各省的统计年鉴㊁‘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㊁土地出让网㊁相关政府网站㊂4.政治晋升相关变量㊂为了对政治晋升与土地财政的关系进行再检验,在已经控制了地方经济及人口水平㊁产业结构和投资的基础上,本文加入更多影响官员晋升激励的因素㊂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会加入更多表征官员特性的变量:市委书记和市长的任后晋升情况s e c_h i g h e r㊁m a y o r_h i g h e r,职级晋升设为1,职级晋升可能表明受到较强的晋升激励;任职年限的自然对数l n s e c_t i m e㊁l n m a y o r_t i m e,随任期的加长,官员可能更熟悉地方情况,发布政令更加得心应手,也有更强获得晋升的欲望;年龄的自然对数l n s e c_a g e㊁l n m a y o r_a g e,当官员年龄临近退休要求时,晋升的激励可能会变弱;任职省份与出生地是否一致的虚拟变量s e c_s a m e p r o v㊁m a y o r_s a m e p r o v,两地一致时,官员在发布政令时可能会更加适应当地情况;学历的虚拟变量d p l_s e c㊁d p l_m a y o r,若学历在大学及以上时设为1㊂官员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详见表2㊂表2官员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变量名称变量含义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s e c_h i g h e r市委书记得到晋升0.6320.48201m a y o r_h i g h e r市长得到晋升0.7820.41301l n s e c_t i m e书记任职年限自然对数0.7720.61102.398 l n m a y o r_t i m e市长任职年限自然对数0.6710.58802.639 l n s e c_a g e书记年龄自然对数3.9460.0773.6644.174 l n m a y o r_a g e市长年龄自然对数3.9050.0833.5844.220 s e c_s a m e p r o v书记任职地是否为籍贯地34510.46701m a y o r_s a m e p r o v市长任职地是否为籍贯地34190.45401d p l_se c书记学历36270.33301d p l_m a y o r市长学历36270.34101注:除晋升㊁属地及学历等虚拟变量外,任职年限㊁年龄等取自然对数㊂数据来源: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及其他公开报道㊂三㊁实证结果分析(一)土地财政与财政分权本文首先检验财政分权对土地财政的影响,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得到的实证结果,见表3㊂表3 土地财政与财政分权实证结果V A R I A B L E Sl a n d i n c _pl n r l a n d i n c _pl n a r e a _pl n r p r i c e (1)(2)(3)(4)(5)(6)(7)(8)R F D 1.4476.090***-1.138*-0.090-1.669***-0.9381.390**0.727*(1.178)(1.526)(0.646)(0.696)(0.580)(0.664)(0.627)(0.412)E F D 5.406***2.485**4.649***3.951***3.775***2.687***-0.7930.666(1.199)(1.245)(0.675)(0.649)(0.673)(0.686)(0.664)(0.406)l n r g d p p -4.772***-1.196***-0.950***-0.360*(0.655)(0.406)(0.363)(0.197)l n p d -0.807-0.0630.051-0.078(0.766)(0.221)(0.253)(0.172)f p -10.543***-6.323***-4.088***-2.010*(2.628)(2.050)(1.441)(1.147)s p 0.6760.2331.487*-0.840(1.617)(1.122)(0.847)(0.597)i n v p 4.172***-0.128***-0.101**-0.046*(0.291)(0.044)(0.043)(0.023)O b s e r v a t i o n s35083059350930503511305735053052A d j u s t e d R -s q u a r e d 0.1600.851 0.794 0.7950.749 0.7490.376 0.372 Y e a r F i x e d E f f e c t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C i t y Fi x e d E f f e c t Y E SY E SY E SY E S Y E SY E S Y E SY E S注:样本中包含中国279个地级市2000 2016年的数据,核心解释变量为分权水平R F D 和E F D ㊂控制变量控制了经济及人口水平㊁产业结构和投资㊂显著性水平方面,***p <0.01,**p <0.05,*p <0.1㊂由表3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与地方财政分权存在极为显著的关系㊂土地出让金方面,从列(1)-(4)可以看出,支出分权(E F D )对土地出让金收入存在稳健且显著的正向作用㊂加入控制变量后,支出分权在至少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土地出让金收入存在正效应㊂土地出让金/G D P (l a n d i n c _p )及人均实际土地出让金收入的自然对数(l n r l a n d i n c _p )的系数达到2.485和3.951㊂出让面积方面,列(5)-(6)显示,支出分权(E F D )对出让面积存在稳健且显著的正向作用㊂在加入控制变量后,支出分权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土地出让面积存在正效应,回归系数达到2.687㊂基础回归(5)表明收入分权(R F D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的负效应,但加入控制变量后影响减弱㊂平均出让价格方面,列(7)-(8)显示,收入分权(R F D )对平均出让价格存在稳健且显著的正向作用,收入分权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正效应,系数达到0.727㊂支出分权(E F D )的影响微乎其微㊂根据以上的实证结果可以发现,2000 2016年间支出分权水平的提高会同时增加地方政府获取土地出让金的动力,努力扩大土地出让面积㊂这可能是由于随着财政支出分权水平的提高,地方政府负担了更高水平的政府支出责任㊂分税制改革实施后,随着地方政府事权范围的增加,事权与财权未能良好匹配,地方政府需要竭力扩大包括土地财政收入在内的预算外 财源 ㊂收入分权水平的提高则会对平均地价的提高产生正向作用,这一现象则可能是因为收入分权水平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㊂从变量定义来看,经济越发达,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分权水平越高,本地的经济禀赋越好,可以提供更好的基础设16杨润渤:财政分权㊁政治晋升与土地财政 基于中国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施与市场环境,也就对企业部门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会出现一定的土地溢价情况㊂同时,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土地出让的依赖更小,出让面积也会有所降低㊂此外,在显著条件下,我们可以看到支出分权的效果要高于收入分权,这也意味着分权总体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加剧土地财政现象㊂(二)晋升锦标赛与土地财政的再检验为了检验晋升锦标赛是否存在财政分权下的地方土地财政行为,本文在原有模型中继续加入地方领导相关的控制变量㊂除关注原有的分权指标外,我们也需要关注G D P和官员晋升情况㊂周黎安等人的研究已经表明,较好的经济发展有助于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回归结果见表4㊂表4晋升锦标赛与土地财政的再检验V A R I A B L E S l a n d i n c_p(9)l n r l a n d i n c_p(10)l n a r e a_p(11)l n r p r i c e(12)R F D5.454***0.079-1.2051.413*(1.558)(1.520)(1.223)(0.835)E F D3.191**5.086***4.550***-0.108(1.321)(1.449)(1.317)(0.681)l n r g d p p-1.964***-1.770***-1.355**-0.519*(0.584)(0.615)(0.552)(0.303)l n p d-1.012*0.0510.210-0.098(0.602)(0.406)(0.561)(0.337)f p-4.040-5.049*-3.708-1.375(2.454)(2.848)(2.309)(1.516)s p0.561-1.0910.015-0.507(1.500)(1.640)(1.386)(0.767)i n v p0.508**0.0040.079-0.116(0.197)(0.173)(0.153)(0.106)s e c_h i g h e r0.045-0.256*-0.288**0.002(0.123)(0.137)(0.118)(0.064)m a y o r_h i g h e r-0.0830.0950.0740.044(0.139)(0.207)(0.171)(0.093)L e a d e r C o n t r o l Y E S Y E S Y E S Y E SY e a r F i x e d E f f e c t Y E S Y E S Y E S Y E SC i t y F i x e d E f f e c t Y E S Y E S Y E S Y E SA d j u s t e d R-s q u a r e d0.6750.7670.7340.310注:模型核心解释变量为分权水平R F D和E F D㊂控制变量控制了经济及人口水平㊁产业结构和投资,并加入了官员相关变量㊂显著性水平方面,***p<0.01,**p<0.05,*p<0.1㊂由表4可以看出,列(9)-(12)结果表明,收入分权(R F D)和支出分权(E F D)两个变量保持了本文在上一节讨论的显著性,支出分权在至少5%的水平下是显著的,对两类土地出让金收入及出让面积的回归系数分别为3.191㊁5.086㊁4.550㊂收入分权依然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平均出让价格呈正效应,系数为1.413㊂从晋升锦标赛角度看,列(9)-(12)表明,经济发展水平(l n r g d p p),会在1%10%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土地财政出现负效应,两类土地出让金收入㊁出让面积及平均出让价格的回归系数分别为-1.964㊁-1.770㊁-1.355㊁-0.519㊂列(11)-(12)显示,市委书记在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中或许有更大的发言权,任后晋升(s e c_h i g h e r)对土地出让金收入(l n r l a n d i n c_p)和出让面积(l n a r e a_p)分别在10%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负效应,回归系数达-0.256㊁-0.288㊂由于以G D P为考核指标的政治晋升是对官员自身的激励,经济发展与任后晋升的同向影响表明,晋升锦标赛依然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产26生了影响㊂而这一负面影响或许与张莉等人研究的结果不谋而合,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的目的之一在于利用土地引资,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发展经济会通过控制土地要素价格招商引资㊂同时,受制于财政支出压力,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土地出让面积,减少财政损失㊂(三)内生性检验由于变量设定因素,财政分权变量可能与土地财政变量存在互相影响,同时模型设定(1)也可能存在遗漏相关变量的情况㊂为了进一步控制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将核心解释变量收入分权(R F D )和支出分权(E F D )设为内生变量,并以其一阶滞后项L .R F D 和L .E F D 作为工具变量对结果进行校正㊂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的回归结果,见表5㊂表5 内生性检验V A R I A B L E Sl a n d i n c _p (13)l n r l a n d i n c _p(14)l n a r e a _p (15)l n r p r i c e (16)R F D 5.762**-2.456-3.908**1.801(2.800)(2.334)(1.926)(1.314)E F D 5.449**6.611***5.382***0.808(2.315)(2.238)(1.973)(1.251)l n r g d p p -2.213***-1.314*-0.900-0.542(0.690)(0.672)(0.570)(0.362)l n p d -1.199*0.2440.449-0.164(0.674)(0.441)(0.630)(0.352)f p -4.084-4.622-3.122-1.561(2.476)(2.848)(2.255)(1.564)s p 0.460-2.035-0.486-1.020(1.522)(1.579)(1.387)(0.759)i n v p 0.450**0.01940.0996-0.128(0.197)(0.172)(0.159)(0.109)s e c _h i g h e r 0.0574-0.236*-0.240**-0.0193(0.126)(0.134)(0.119)(0.0623)m a y o r _h i g h e r -0.08570.09320.03570.0797(0.145)(0.206)(0.179)(0.0947)L e a d e r C o n t r o l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a r F i x e d E f f e c t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C i t y Fi x e d E f f e c t Y E SY E SY E SY E SC r a g g-D o n a l d T e s t 291.410291.601282.889291.281K l e i b e r g e n -P a a p T e s t 22.84824.49225.08722.720A d j u s t e d R -s qu a r e d 0.6690.7580.7250.294 注:样本中包含中国279个地级市2000-2016年的数据,核心解释变量为分权水平R F D 和E F D ,工具变量为其一阶滞后项㊂控制变量控制了经济及人口水平㊁产业结构和投资,并加入了官员相关变量㊂显著性水平方面,***p <0.01,**p <0.05,*p <0.1㊂C r a g g -D o n a l d T e s t 和K l e i b e r g e n -P a a p T e s t 为弱识别检验,检验值大于S t o c k -Y o g o T e s t 的阈值意味着工具变量有效,S t o c k -Y o go T e s t 5%水平下的阈值为11.04㊂各个C r a g g -D o n a l d 检验和K l e i b e r g e n -P a a p 检验表明,本文构造的工具变量较好地通过了有效性检验㊂同时,从表5列(13)-(16)的结果可以看出,支出分权水平(E F D )依然保持了良好的显著性水平㊂支出分权(E F D )对两类土地出让金收入(l a n d i n c _p ㊁l n r l a n d i n c _p )和土地出让面积(l n a r e a _p )至少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呈现正效应,回归系数分别为5.449㊁6.611和5.382㊂这一结果表明,本文的实证结果相当稳健,随财政支出分权水平的提高,会对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和出让面积产生显著的正效应㊂支出分权水平的提高,表明地方政府负担了更高水平的政府支出责任,同时也增加了地方政府获取36杨润渤:财政分权㊁政治晋升与土地财政 基于中国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研究46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土地出让金的动力㊂整体来看,分权水平的提高依然会加剧地方土地财政行为㊂四㊁实证结论与建议本文基于2000 2016年中国2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与地方财政分权水平之间的关系㊂实证结果表明,支出分权水平的提高会显著增加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和出让面积㊂随着地方财政支出分权水平的提高,地方政府负担了更多的支出责任,事权水平较高㊂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一直在探索地方财政事权和财权的良性互动㊂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日益扩大,预算内财政收入的增长难以覆盖不断增长的支出责任,因此地方政府需要竭力扩大包括土地财政收入在内的预算外 财源 ㊂另一方面,地方收入分权水平的提高会对平均地价的提高产生正向作用,这一现象则是由于收入分权水平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方政府的收入分权水平越高,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禀赋越好,可以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与市场环境,也就对企业部门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会出现一定的土地溢价情况㊂此外,本文对晋升锦标赛是否会影响土地财政行为进行了再检验,结果表明晋升激励对土地出让收入和出让面积存在一定的负效应㊂这一现象或许是因为地方官员受到以G D P为考核指标的政治晋升的激励,希望借助控制土地要素价格吸引投资,以地引资发展经济㊂2020年以来,中国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财政政策就要更加积极有为,这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地方政府面临更加严峻的收支形式㊂在做好过紧日子㊁保证财政的可持续性外,地方政府也需要积极作为,保证基层运转㊂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可能会导致地方财政收入的大幅下降,在 六稳六保 的责任之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缺口有扩大的趋势㊂这些新情况也表明,以往的土地财政在新时期不可持续㊂根据以上情况,本文认为中国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划分好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出责任,实现事权与财权的良性互动㊂在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中央可以适度下放财权,提高地方政府的税收留存比例,并用好转移支付工具,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经济支持㊂同时,中央政府可以上收部分事权,承担部分受众较广的公共物品和建设职能㊂二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㊂扩大绩效目标的覆盖范围,强化资金使用主体的责任观;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强化重点项目支出;加强对绩效运行的监控,财政资金使用增质提效㊂三是财政支出积极有为,确保减税降费成果㊂坚持供给侧改革路线,将资金重点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㊁科研攻关㊁教育发展等方面;用好政策组合拳,确保减税降费措施落实;以税费促进经济转型,适度为民营经济松绑㊂参考文献:[1]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6):100-115+205.[2]吴群,李永乐.财政分权㊁地方政府竞争与土地财政[J].财贸经济,2010(7):51-59.[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 课题组,李青,李剑阁,蒋省三,韩俊.中国土地政策改革:一个整体性行动框架[J].中国发展观察,2006(5):4-9.[4]孙秀林,周飞舟.土地财政与分税制:一个实证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3(4):40-59+205.[5]杜雪君,黄忠华,吴次芳.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9(1):60-64.[6]李勇刚,高波,许春招.晋升激励㊁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 基于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的估计[J].产业经济研究,2013(1):100-110.[7]D E N G Y H,G Y O U R K O J,WU J.L a n d a n d H o u s e P r i c e M e a s u r e m e n t i n C h i n a[R].N b e r W o r k i n g P a p e r s,2012,N o.18403.[8]Q I A N Y Y,W E I N G A S T B R.F e d e r a l i s m a s a C o mm i t m e n t t o P e r s e r v i n g M a r k e t I n c e n t i v e s[J].J o u r n a l o f E c o n o m i c P e r s p e c t i v e s,1997,11(4):83-92.。
价格竞争的需求效应与财政收入
价格竞争的需求效应与财政收入张 衔(四川大学经济系 610064) 内容提要:我国的价格竞争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转入相对生产过剩,价格竞争变得日趋激烈。
由此引出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价格竞争是否会减少财政收入。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1978—1999年我国的价格竞争与财政收入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价格竞争并未减少财政收入,价格竞争与价格变动的需求效应之间保持着能够增加税收收入从而增加财政收入的关系。
因此,没有必要限制价格竞争。
关键词:价格竞争 斯勒茨基效应 财政收入 相关性检验我国的价格竞争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但是,真正广泛、深刻的价格竞争则是在我国经济进入相对生产过剩的90年代中期以后。
对于广泛展开的价格竞争,学术界有一种看法认为,价格竞争有损于生产者的利益,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并最终导致财政收入的减少。
因此主张对价格竞争进行必要的干预和限制,甚至主张通过人为的组织合并以削弱价格竞争的基础。
价格竞争是否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特别是应当如何定义国有资产流失,需要专文讨论。
在本文,我们将集中讨论价格竞争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为便于讨论,我们假定目前的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是合理的。
一、价格变动的效应与税收效应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各项税收,而税收与价格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价格竞争是否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就取决于价格竞争是否会减少税收收入。
为简化讨论,我们将各项税收归并为两类:利润税和总收益税。
计税价格均采用不含税价格,税率按不含税价格设计。
首先讨论价格变动对利润税的影响。
本文的价格变动是指降低价格,纳税人为代表性企业或宏观企业。
假定代表性企业使用两种要素资本(K)和劳动(L)进行生产,生产函数是F(K,L)。
K的价格为r,L的价格为W,产出品的价格为P,有关固定投入的成本记为b,则利润(π)函数为:π=PF(K,L)-rK-wL-b.由生产函数得到代表性企业的总产出:Q=F(K,L)于是利润函数改写为:π=PQ-rK-wL-b.令C=(rK+wL+b)ΠQ为单位成本,得到利润方程:π=PQ-CQ=(P-C)Q.现在向代表性企业征收利润税,税率为t,利润税收入为Tπ,即利润税税收函数为:Tπ=f(t,π(P,C,Q))且dTπΠdT>0,dTπΠdπ>0 或 dTπΠdP>0,dTπΠdC<0,dTπΠdQ>0由dTπΠdP>0可知,若代表性企业降低其产品价格,则会减少利润税收入。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的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02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 概述
土地财政收入定义
土地财政收入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出让 土地使用权、出租土地、处置土地等 方式获得的财政收入。
土地财政收入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 来源之一,对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和披露机制,增加公众对地方政府 财政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土地财政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具有显著贡献,为地方基础设施 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来源。
02
土地财政收入的增长与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密切相关,容易导致
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
政府管理效率
政府管理效率也会影响土地财政收入 。例如,政府对土地审批、出让、监 管等环节的效率越高,越有利于提高 土地价值和出让收入。
05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 优化建议
完善土地财政收入管理制度
建立土地财政收入分类管理制度
将土地财政收入分为土地出让收入、土地租赁收入、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等,针对不同类 型收入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措施。
城市规划限制
城市规划限制也会对土地供给产生影响,例如城市扩张速度 、城市功能分区、土地利用规划等都会影响土地供给和地方 政府土地财政收入。
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
政府投资行为
政府投资行为对土地财政收入也有一 定的影响。例如,政府对基础设施建 设的投入、对特定产业的扶持等都会 对土地价值和市场需求产生影响。
高城市化水平。
02
刺激消费和投资
土地财政收入可以刺激居民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消费,同时也
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影响
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各地政府之间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若是抛开正确的竞争方式、追求经济增长的纯粹量,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将会难以避免一些负面影响。
为了在经济竞争中获得更多利益和资源,地方政府入不得对土地、资源等有所放纵和压缩,而这就导致了类似之前的房地产泡沫之类的问题,最终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生态环境。
同时,在这样一种竞争下,地方政府也往往被迫加重税收负担,对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往往会有极为不利的影响。
财政竞争导致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有利于地方政府长期依赖自己的财政体系,制约了这些地方的发展。
因此,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看,各地政府之间应该注重协调,避免过度竞争,实现共同的经济繁荣。
在这样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各地政府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透明度。
需要建立合理的税收优惠和补贴体系、规划土地的使用、提高企业和居民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监管和决策等,以保证政府财政收支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还需要建立统一的财政管理体系,增加财政信息公开度和透明度,同时注重规划和协调各地政府的财政政策,使其成为一个既健康又有利于长期发展的竞争场。
总之,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如果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其负面影响,其推动的经济增长的局面也很可能不会持续。
转变思想,促进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急需关注的问题。
中央地方财力之争
中央地方财力之争财政是一个国家运转的重要支撑,中央和地方在财力分配上的矛盾与合作也一直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
本文将就中央地方财力之争展开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这个问题的建议。
第一部分:中央地方财力分配的背景在一个国家的财政体系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财力的主要流通对象。
中央政府负责国家整体经济建设和民生事务的决策和执行,而地方政府则承担了各自地区基础建设、社会服务以及公共事务的责任。
而中央地方财力之争,源于对财政收入的分配及使用的争议。
第二部分:中央地方财力之争的原因分析中央地方财力之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税收制度不合理。
现行的税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偏向中央,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政状况不足,难以满足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需求。
另外,地方政府的财力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土地出让和房地产税。
这种依靠单一来源的财政模式使得地方政府在面对经济波动时容易受到冲击。
第三部分:中央地方财力之争的影响中央地方财力之争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方政府难以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导致地方民众生活水平的不均。
第二,地方政府投资力度不足,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潜力。
第三,中央地方财力之争还会造成不稳定的地区间关系,使得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困难重重,阻碍了国家整体的发展。
第四部分:中央地方财力协调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中央地方财力之争,合理分配财政资源是关键。
一方面,中央政府应该加大对地方财政的扶持,提高地方政府自主支配财政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地方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更加透明、公正的财政分配机制,确保财力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此外,多元化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也是解决中央地方财力分配问题的重要一环。
通过拓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渠道,降低对单一领域的依赖,可以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提高地方财政的稳定性。
第五部分:国际经验借鉴在中央地方财力分配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际经验。
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策略分析--基于成本收益分析视角
Company and industry 公司与产业东方企业文化203一、竞争的概念竞争(competition)概念,最早提出于生物学的领域,指的是在一个群落中生活在一起的同种或异种生物体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生物需要的时候,对共同资源的利用。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这个词已经为我们现代人所熟悉,对竞争的研究,已从生物学的领域扩大到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的学科领域,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
施蒂格勒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典》中给竞争下的定义是“竞争系个人(或集团或国家)间的角逐;凡两方或多方力图取得并非各方均能得到的某些东西时,就会有竞争。
刘亚平指出:竞争的基本要素在于:第一,某种资源的稀缺性,即“并非各方均能获得的某些东西”。
第二,对该资源的需求。
第三,多个需求主体。
需求主体越多,资源就会更为稀缺,竞争也就更为激烈。
由此可见,只要有稀缺性及不同主体对该稀缺资源有需求的地方,就一定存在着竞争。
二、地方政府竞争关于政府竞争的研究,与生物学领域、经济学领域关于竞争理论相比,还是起步比较晚。
从严格的学术意义上讲,“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才引起人们注意的,美国经济学家蒂伯特(Tiebout)在1956年发表的《地方支出的纯理论》是比较早的研究文献,但当时的研究视角比较狭小,主要集中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
将竞争概念较早引入政治领域的是斯蒂格利茨,他认为地方政府开展竞争有利于提高活力。
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竞争研究方面进展较快,成果也较多,如产权保护说、公共物品学说、竞争优势说、制度竞争说、地方政府竞争负面影响说等。
(一)原因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在经济、财富、教育、交通、通讯等方方面面都取到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而随着我国分权化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行,地方政府迅速的分散了原来由中央控制和占有的资源,地方政府可以控制的资源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对地方越来越倚重,更多地成为地方利益的代表者。
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收益与成本分析
一、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收益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弊端,这是地方政府被重新重视的原因之一,所以对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成本和收益分析要先从收益的视角来看。
在中国改革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际上,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与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分不开的(洪银兴和曹勇,1996),计量检验也证明了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主导作用(沈坤荣,1998)。
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符合中国渐进式制度变迁的实现路径,能以较低的成本加快中国市场化的进程(杨瑞龙,1998;杨瑞龙和杨其静,2000;陈天祥,2004),由于这个原因,也有学者把中国经济称为地方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何晓星,2003、2005)。
毫无疑问,地方政府的许多积极作用都是在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探索地方政府的作用就离不开探索地方政府问竞争的作用。
1.从总体上看,地方政府间竞争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许多经济学家将中国二十多年来的增长奇迹归功于地方政府之间为增长而展开的竞争。
地方政府问的竞争主要是政治激励和经济激励决定的。
政治激励主要表现为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为了晋升,就必须有一个好的政绩。
经济激励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为了分成,就必须发展好当地的经济。
政治激励和经济激励为地方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因为不管是政治激励还是经济激励最后都体现在gdp上,所以最终表现为地方政府惟gdp马首是瞻。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的经济分权把巨大的经济体分解为众多独立决策的小型地方经济,创造出了地方为经济增长而展开激烈竞争的“控制权市场”;虽然没有彻底的私人产权制度和完善的金融体系,但却有了地方之间为经济增长而展开的充分竞争,这种竞争导致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并对政策环境进行改善,加快了金融深化的进程和融资市场化的步伐。
尽管地方为增长而展开的竞争可能导致过度投资(比如“羊群行为”),但是地方问的竞争却从根本上减少了集中决策的失误,牵制了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地方为增长而展开的竞争让中国经济在制造业和贸易战略上迅速迎合和融入了国际分工的链条与一体化的进程;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开放是地方为增长而竞争的结果(张军,2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7年第 5 期
财 政 收 入 最 大 化 与 地 方 政 府 地 价 竞 争
王 剑 锋
[ 提
要] 本 文借 鉴 制度 经济 学研 究方 法 ,将 中央 政 府 的若 干 治理 手 段 嵌入 到 地 方 政府 地
价 决定 函数 中 ,对财 政 收入 最大 化 与地方 政府 地 价 竞 争 的治 理 策 略做 比较 制 度 分析 。 本 文认 为 ,
地 方 政府 面临 的激 励机 制对 其土 地 出让行 为具
一
、
问题 提 出
有 重要 影 响 ,相 关 研究 主要 包括 两个 类别 ,一 是财
政 经济 激励 ; [ ] [ 。 ] [ 。 ] 二是 以 GD P为 核心 的政 治 晋 升 近 年来 ,随着 地价 的大 幅上 涨 ,土地 要 素成本 激励 。 [ 4 ] 相应 的 ,对 现 实 中地 方 政 府 土地 出让 行 为 目标选 择 的认识 也 分为 两种 观点 :一 是财 政收 人最 大化 ; [ 5 ] [ 。 ] [ 7 ] 二是政治晋升。 [ 。 ] [ 。 ] [ 1 o ] 笔者也注意到 ,
题 ,具有 如下 关 系 :第 一 ,从实 践 角度看 ,基 于 既 定 的上 级考核 与 自身偏 好 的优先 级差 异 ,官 员在 土 地 出让 中 ,对 于 最大化 财 政收入 与 为实 现晋 升最 大 化 GD P两 目标 进行 权 衡 与 取 舍 ,甚 至 在 一 些 时期 和情 况 下偏 向晋 升激励 ,是完 全可 能 的 。第 二 ,现 实 中 ,政治 晋升 与财 政增 收或许 优 先级 不 同 ,但 在
王剑锋 ,对外经济 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邮政编码 :1 0 0 0 2 9 ,电子信箱 :w j f r u c @1 2 6 . c o n。感谢 匿名评 审人 提 出的 r 修改建议 ,笔者 已做 了相应 修改 ,本文文责 自负 。 ① 根据 国务 院在全 国人 民代表大会上所作政府工作报 告提供的数据 ,2 0 0 8 -2 0 1 4 年 的 7年间 ,地 方政府 土地 出让 收
入 占地方本级财政 总收入 的 比例保持在 2 4 . 8 5 ~3 9 . 7 6 之 间 。 ② 比如 ,2 0 0 7 年1 1 月 国土资源部实施 的 《 招 标拍卖挂牌 出让 国有 建设 用地使 用权规 定 》中规定 ,如果 工业 等用地 类 型有两个 以上意 向用地者 ,必 须采 用 “ 招拍挂”方式 。但一方 面 ,地方 政府 很容易通 过种种 方式 “ 劝退 ”招商引 资对象 以外的 申请者 ;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 可以采用先征后退 ,或 以财政补 贴 的形式 予 以返 还 。这就使得 中央政 府对地价 竞争监
以较 低 的价 格 向国有 企业 增加 出让 土地 ,并 因地方 国有 企业 投 资增 加而 获得 更 多 的税 收 收 入 。 [ 1 。 ] 但 在
然中央出台了不少 旨在约束土地出让行为 、防止恶
性地 价竞 争 的文 件 ,但 由于忽 视 了 中央政府 的监督
成本 问题 而往 往 在现 实 中流 于形式 。 ②
管面临极高 的成本 ,从 而无法有 效实施 。 5Biblioteka 经 济理 论与 经济 管理
2 0 1 7年第 5 期
与事 实进 行梳 理 ,以凝 练核 心 问题 ;其二 ,在 理论 模 型构建 中通 过将 “ 税 负 与农地 征用 价格 ”嵌 入 到
笔者 看来 ,上 述经 验研 究上 的分 歧 ,并不 影 响土地 出让 财政 收入 最 大化 动 机 作 为 理 论 机制 的重 要 性 。 笔者 认 为 ,现 实 中究 竟 什 么 才 是 官员 的 一 阶激 励 ,
学 界针 对地 方官 员 土地 出让 动机 的实 证研究 结 果还 存 在分 歧 ,比如 ,杨 其静 和 彭艳琼 、杨其静 和 吴海
在企业总成本中所 占比重 出现了明显上升 ,这也使 得 地价 优 惠逐步 成 为地方 政府 招 商 引资 中的重 要手
段 。上 述变 化在 实践 中带 来 了两类 影 响 :第一 ,对
与 土地 出让应 如何 服务 于财 政 收入最 大化 这两 个 问
地方 政府 的地 价决 定 函数 中 ,进 一 步厘清 了中 国式
土地 出让 制度 的经济效 应 ;其 三 ,本 文基 于模 型设 定 与推演 分 析认 为 ,适 度 提高农 地 征收价 格 以及 服 务业 税 负 ,有助 于压缩 地 方政府 恶性 地价 竞 争 的行 为 空 间 。产业 性 税收 优惠 政策 只对 那些 租赁 而不 是 拥 有地 产 的经营 者才 有效 ,可 以考 虑适 度增 加居 民
地方政府在地价决定 中具有产业 间边际财政总收入均等化的动机,适度提高农地征收价格以及服
务 业税 负,有助 于压 缩地 方政 府 的恶性 竞争 空 间。产 业性 税 收优 惠政 策可 能只 对那 些租 赁 而不是 持 有地 产 的经 营者才 有 效 ,可 以考虑适 度 增加 住宅 所 有者 的税 负来 实 现 “ 增 税 降费” 的财政 收入 结 构调 整 , 同时继续 维持 对 营业场 所 以租 赁为 主 的知 识 密集 型服务 业 的税 收优 惠 。 [ 关键 词 ] 比较 制度 分 析 ;招 商引 资 ;地 价 竞争
企业 部 门的过度 补贴 以及 对农 民利 益 的剥夺 ,会导
致 国 民福利 损失 和 收入分 配偏 向 ;第 二 ,巨额 土地 融 资意 味着 地方 政府 拥有 巨大 的产 业 政策 空 间 ,极 有 可能 削弱 甚至 抵 消 中央 政府 的宏 观 调控政 策 。虽
军分 别 利用 市委 书记 个人 禀赋 特征 与 财政压 力 两类 指标 分 析认 为 “ 土地 招商 引 资 的财 政激 励假 说 可能 是不 成 立 的” 。 [ n ] [ 1 赵 文 哲 和 杨 继 东 提 供 的证 据 则 显示 ,当面 临较 高 的财政 缺 口压力 时 ,地方 政府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