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艺术的觉醒与回归
觉醒与回归——民间美术与设计艺术文化基因的探索
“ 相兜相生 ,体现出中国的 先民们对生命
年的模仿 、抄 装、嫁接 H本和l 媛羹的设计 ,
壮派也 对 “ 而不死 的传 统书法 进行批 的理解和对宇宙的认知 。大约距 夸6 0 年左 僵 00 现 代书法” 右,半坡犁彩陶的 葫芦n酉瓶及人面鱼纹 , 印证 丁 老的阴阳 五行美学观。仰韶文化半
2 纯粹的 “ 原始羹
柏拉 圈推崇形 而 L学的 “ 原始美” ,他
认 为纯粹的 美或 “ 原始的荧”是居住于纯粹 形式的 l 仆界,就是 万象 z永久型范 ,所谓观
念世界 羹是 属于宇宙本体的.真善美居住
一
处 ,但它们的处所是 超越的 抽象的 ,纯
③ @ 1》 . , _
国美术新出路上时 ,另 ・ 部分艺术精萸开始 槁。以此隐喻女蜗 与伏羲 如钻术取火般的性
爱与情爱。选 J l - An《 崩易 系辞下传 中所
“ 天有时 .地柯气,材柯羹,J 有巧 ,我 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挖掘 ,而博大精深 、
』 理 系统地 梳理传统,尤其是没有被历代 充满原始美的民间美术 ,成为抵御西 方现 代 指出的: 男 女构精,万物化舡。 可 见,阴 鹱 史人阉割和 污 的朴实灭真的民 黄术 ,湖 艺术思潮的一道埕龟。至此 ,民间美术开始 阳八卦华 l是先 民从认以男女两性繁衍咋命
觉 醒 与 回 归
民间荚术 与设计艺术文化基 因的探索
文・ 王 可 州 悦
: 内容 摘要1 作曲一种不断传承演进 的文化形 态,民间美术是一个充满原始 生帝力的母体 艺 术 它是官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宗教美术 的丰源和基础。而建立设计艺术与民间美术 之间的联 系,就是对中国文化基 因的血脉的修复和保护 关键词1民问美术 设计艺术 文化基因 阴阳观 原始美
民俗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民俗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民俗活动是一个国家、地区或社区传统和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意义与价值。
它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凝聚了历史、文化、道德、情感和认同的象征。
民俗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民俗活动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民俗活动可以追溯到千百年前,是一种人类社会经验与智慧的传承与积累。
通过传统节日、民间舞蹈、音乐、戏剧等民俗活动,人们可以了解和思考过去的人们是如何生活、劳作和娱乐的,进一步认识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这种历史传承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民族觉醒与自豪感,更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现实社会的挑战,形成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
其次,民俗活动可以推动社会和谐与团结。
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和蛰伏。
而民俗活动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能够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袭与扩张,保护和传承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
通过民俗活动的参与与传承,人们能够建立起更加紧密的社会关系,形成共同的认同和价值观念,凝聚社会力量,加强社会和谐与凝聚力。
尤其对于迁徙大都市的农民工和外来人口来说,参与民俗活动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融入新环境,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加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再次,民俗活动对个人的发展与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民俗活动是一种艺术形式和精神修养的表现,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人们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参与民间舞蹈、音乐、戏剧等民俗活动,能够培养人们的自信心、团队协作精神、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同时,民俗活动还可以丰富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缓解社会压力,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与生活品质。
最后,民俗活动对旅游业的发展贡献巨大。
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提高,民俗活动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体验,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民俗活动能够吸引国内外游客,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并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同时,通过旅游的方式,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加深对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的了解与尊重。
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共3篇
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共3篇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1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民艺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濒临失传。
然而,经过多年的努力,传统民艺在当代社会中重新展现出其重要价值,成为文化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进行探讨,同时分析文化再生产的意义和现实价值。
传统民艺是中国文化的宝藏,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历史和艺术精髓。
传统民艺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具有相对稳定的样式和技术特点,其生产和传承依托于个体的技艺及口耳相传的方式。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民艺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边缘化,许多民间手艺人因为生计问题而放弃了这门传统技艺。
更令人担忧的是,传统民艺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可能随着一代又一代的流逝而逐渐丧失。
而在当今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再生产已成为一种趋势。
文化再生产被视为一种追求文化多样性的事业,旨在延续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这个背景下,传统民艺逐渐被重新发现。
社会上出现了大量致力于传统民艺文化再生产的组织和机构,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如开展民艺展览、举办传统工艺讲座、进行民艺教育等,鼓励民间手艺人传承自己的技艺,同时吸引更多的人群了解和学习传统民艺文化,从而推进传统民艺的再生产。
文化再生产的实践意义在于挖掘民族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弘扬民族文化自信心,并促进民间文化传承。
传统民艺的再生产使得文化产生了很大的丰富性。
民间传统技艺作为文化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美、奇、巧、罕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通过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人们能够更深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和民族传统历史文化。
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还带来了很多的经济和社会的效益。
传统民艺的再生产提供了就业和创业的机会,为民间手艺人提供了一个平台,帮助他们展示和推广自己的作品,从而增加他们的收入。
此外,传统民艺在文化旅游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欣赏,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
在实践中,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中国民间美术通论
• 〔9〕其他〔以上八种所不能概括,但很有艺术特色者〕。
〔2〕门神纸马 〔1〕年画花纸
〔3〕剪纸皮影
〔4〕陶瓷器皿 〔5〕雕刻彩塑
• 〔6〕染织绣
〔7〕结扎制
〔8〕儿童玩具
〔9〕其他
• 王树村先生那么依现存所见的作品为据,强调民间 术的美艺术性特征,从型和外观上将民间美术大致分为三类:
的 不断进步而开展和完善的。
一 、民间美术与原始艺 术
• 民间美术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艺术,原始彩陶艺术 是纯粹的劳动者的艺术,亦是“民间美术〞之源头。原始美术充 满了 原始先民们的神灵崇拜意识,神灵崇拜活动是原始社会意识 形态中最 重要的内容,它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了解到的有关原始 人的智慧和知 识的唯一参照系,原始美术那么表达了原始人对宇 宙、对天地自然的 认识和企求。
• 民间美术直接起源并脱胎于原始美术,其图式与造型可 追溯到华夏民族文明的源头,其他美术那么是在社会等 级 制度出现之后,由民间美术派生而来。
第三节 民间美术的分 类
• 张道一先生将民间美术分为三大类属:其一,以欣赏、装饰和点 缀 生活环境为主之品类,其二,结合民间传统礼仪和岁时节令之品类; 其三那么是以日常生活为主之品类。
• 由于现工业文明的迅速开展,民间美术的生存空间越
来越小,更由于西方文化的渗及现代人对外乡文化和民 间美术的漠视,民间美术几乎面临灭绝的边缘,即长此以往,
将会导致我们外乡文化的消逝,将会出现“国际风格〞 一统天下的单一文化格局,文化生态将遭受消灭性的破坏,
人类将无处寻找精神的家园。“文化全球化〞正应该是 多元文化的共生共存,也就是说须确立和坚持生态文化的 观念,维护世界的文化生态平衡,才会有各种文化的共同 开展。
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民俗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民间口头传播、宗教仪式、节日庆典等形式传承下来的,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世界。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一些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民俗文化亦是如此,但它却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赋予人生以意义现代社会,人们经常面对着生命的匆匆如过。
各种压力和焦虑让人茫然和迷失。
而民俗文化是一种有序的生活方式,能够带给我们一种安心的感受,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
无论是过年吃团圆饭,还是端午节吃粽子,每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都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增添人生的乐趣。
遵循民俗文化能够让人们更好地走过人生的每一段路程。
二、加强民族凝聚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是国家的根基。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面对着异质文化和全球化的挑战,民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因为我们通过民俗文化可以认识和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感受到乡土情结,增强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从而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三、促进文化交流民俗文化在不同的地域与地域之间有着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民俗文化的内涵,并通过学习、交流、沟通、融合等表现形式,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转化,减少文化差异,形成跨区域的地域文化体系。
四、保护传统文化现代社会飞速的发展,让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而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保护的重视。
通过传承民俗文化,我们可以缓解现代文明的冲击,将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保护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文化的繁荣。
五、开展文化创意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民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源头。
将民俗文化转化为现代化的商品和服务,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文化产业与经济产业的良性互动。
民俗传统在当代文化价值意义
民俗传统在当代文化价值意义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浪潮,民俗传统在当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民俗传统作为一种承载着文化历史、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元素,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当代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民俗传统的历史与发展民俗传统是指源自民众生活的各种习俗、风俗和传统节日,是人们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
它融合了历史、地域、民族特色等多种因素,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风貌和内涵。
民俗传统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中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形式。
三、民俗传统的文化价值1. 传承历史文化:民俗传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弘扬民俗传统,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土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从而提升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2. 塑造社会价值观:民俗传统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如尊老爱幼、勤劳俭朴、团结友善等。
通过参与民俗活动,人们可领悟到这些积极的价值观,进而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3. 促进文化多样性: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民俗传统,它们可以彰显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当代社会强调多元文化和全球性发展,保护和传承民俗传统有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4. 促进社区凝聚力:民俗传统活动通常是由社区组织并共同参与的。
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可以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联系,提高归属感和凝聚力,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四、当代社会对民俗传统的挑战与应对1. 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便捷的科技手段对传统的民俗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手段,将传统的民俗活动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增加活动的吸引力和便利性。
2. 文化消费的商业化倾向:随着旅游业和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一些民俗传统活动受到商业化倾向的影响,失去了其纯正的文化内涵。
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规范,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维护传统文化的纯正性和独特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众多丰富多样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
这些舞蹈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探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影响。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其起源与农耕文明紧密相连。
在古代,人们通过舞蹈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激,并将舞蹈作为一种乐器与祈祷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舞蹈逐渐发展成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表现形式。
古代中国的汉族、少数民族以及民间舞蹈形式的不断交流与融合,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同时,在宫廷舞蹈的影响下,民间舞蹈也得到了更为宽泛的传承。
例如,广为人知的扇子舞、绣球舞等都是受到宫廷舞蹈启发而发展起来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
由于城市化的影响,一些乡村地区的传统舞蹈面临着被遗忘的风险。
另外,新的舞蹈形式和流派的崛起,也对传统舞蹈的传承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需求。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通过设立专门的舞蹈学院和培训机构,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培养舞蹈人才。
这些学院和机构的成立,为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政府加大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扶持力度,鼓励创作新的作品和舞蹈形式。
一些有特色和创新的舞蹈作品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为中国舞蹈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政府还通过举办国内外的舞蹈比赛和演出活动,为舞蹈人才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同时,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也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与推广提供了新的渠道。
通过在网上发布舞蹈视频和表演录像,舞蹈爱好者可以更广泛地了解和学习各种舞蹈形式。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与影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不仅是人们表达情感和展示才艺的途径,更是传承民族记忆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
中国的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
中国的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是中国独特的宝藏,代表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底蕴。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通过各种形式的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中国的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了解其起源、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重要作用。
一、民间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的民间艺术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从出土的古代陶器中可以看到早期艺术作品的存在,这些作品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艺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和传承。
民间艺术有许多形式,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京剧、评剧、二胡、茶艺等。
这些作品往往表达了人们对自然、人生、道德和信仰等方面的思考和情感。
二、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承民俗文化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各种习俗、礼仪和传统活动。
这些民俗活动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中国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多样,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传统习俗。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烟花表演、舞龙舞狮、贴春联等活动。
清明节时,人们会扫墓祭祖,表达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之情。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在当地人民中广泛流传,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变迁,一些民俗文化面临着消失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和社会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开展相关研究和教育等。
三、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的重要作用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们是人们表达情感和表达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
通过艺术和民俗活动,人们可以表达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独特理解,加强社区凝聚力。
其次,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也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它们展示了中国古老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美学观念。
最后,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也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民间美术发展之我见
导 言 在 世界渐 渐被 “ 汉化 ” 的潮 流下 , 中国古 老文 明再 次觉 醒 于 2 世纪. 1 中国现 代民 间艺术在 这一潮 流 中将 起着推 波 助澜 的作 用。 当代 “ 民间文化艺术 ” 个比较宽泛 的概念 , 是 无论从 世界 的 角度还是从 时代层面上划分 的角度 。 其基本 的指 向都 是近几十 年来 以高 科技的发展 为因素。 高度信息化 、 在 网络化 背景下 , 传 统 的民间艺术边界正在消 失 . 而代之 的是 电子 图像 技术 的超 取 量传 播 , 并迅速 地 改变着人 们的视 觉观念 , 而且 在逐渐 地取代 传统 的手工艺术制作 , 行业边界 . 整个社会 、 打破 使 整个世界都 处于 “ 大美术 , 大视觉 ” 的笼罩与支配 中。因而我们 必须清醒地 认识到 :中国当代的 民间艺 术” “ 正面临着 ‘ 断层 ’ 的境地 。 国内 许多 “ 现代 民间绘画之 乡” 处在艺术大滑坡 阶段 , 多优秀 的 正 许 传统工艺 和技 法正在逐步流 失。 就一 个民族具体 的文化艺术生 态构成 而言 , 这是一种非 常可怕现象。从文化 生态 的链 索结构 观来分 析 , 我认 为 :越 是地 方的越 是民族 的 , 越是 民族 的就 “ 而 越是世 界的” 华夏五千年 古老的文 明蕴 育了中国 民间艺术 的博 大精深 。 因此可以说 , 中国民间艺术既是传 统的更是现代 的。 在 当今社会 当物质需要得到满 足以后 , 人们更 多地 是 关注 文化艺 术和精神 的审美需求 , 这是理 性的精神 支撑 。今后 的经 济是文 化 的经济 , 经济的竞争将是 文化的竞争 。 2 世纪 “ 代 中国” 1 现 这个 名词 早 已经 是全球 的时 尚 , 然而 真正 的“ 现代 中国 ” 却没有 自己的时 尚语 言和符 号形 象来表现 时代 的记 忆。 2 世 纪是文化 融合经济繁 荣的和 谐年代 , 1 1 2 世纪 中 国期 盼 着具有本 土民族 文化底蕴 的现代 民 间艺 术产 业联盟 横空 出
回族舞蹈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回族舞蹈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回族舞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回族舞蹈起源于古代民间舞蹈,向后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并在回族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回族舞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在古代,回族人广泛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他们生活在广袤的草原和沙漠之间,受到了环境的影响,舞蹈作为表达情感和文化特征的重要方式逐渐发展起来。
古代回族舞蹈注重以身体语言表达内心感受,凭借舞动的姿势、舞步的变化以及面部表情的变化传递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回族舞蹈逐渐吸收了周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蹈风格。
在唐代,回族地区开始兴起宫廷舞蹈,这些舞蹈手法优美、体态轻盈,舞者的衣着华丽,舞蹈形式变得更加精致和规范。
在宋元时期,回族地区的舞蹈发展更加繁荣,成为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舞蹈风格多样,有以手、眼、手绸等道具为辅助的舞蹈,有表现喜庆和祝福的舞蹈,有表达爱情和婚姻的舞蹈,每一种舞蹈都传递着特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随着历史的发展,回族舞蹈在清朝时期经历了一段停滞的时期。
清朝的多样化统治政策导致了民族文化的较少曝光,舞蹈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然而,回族舞蹈在内心深处一直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钟爱,始终保留着传统的舞蹈形式和技法。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回族舞蹈得到了重新振兴和发展。
当代回族舞蹈继承了传统舞蹈的风采,同时也结合了现代舞蹈的表现手法。
舞蹈编排形式更加多样化,舞台效果更加丰富和生动。
现代回族舞蹈对音乐、服饰和灯光等元素的运用更加讲究,通过舞蹈体现回族独特的情感、审美和文化特征。
回族舞蹈的历史变迁与发展,是回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舞蹈不断吸纳外部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繁荣、停滞和振兴的不同阶段。
回族舞蹈凭借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和内涵,不仅表达了回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新走向
艺术 研 究
论 中 国 民 族 民 问 舞 蹈 新 走 向
王天英
( 珠海市文化馆 广 东 珠海 5 9 0 10 )
[ 要] 中国民族 、民 间舞蹈的艺术走向 ,是近年来舞蹈界十分 关注和 热衷 的话题 。 摘 :
今天 ,我们 对 中华民族生 息繁衍 的形成基 因所造 就的人性质感来 剖析 审视 ,必须从社 会的历 史积淀形成的社会 舞蹈兴盛之 因来 引以反 思,从 而来扩展 民族 艺术和 民族意识生存 的空间。
神 文 明所 显 现 , 成 了 上 至 三 皇 五 帝 , 至 臣 民百 姓 都 有 自己 娱 我 的社 会 舞 蹈 . 正 是 因 为 古 代 舞 蹈 者 的 宽 形 下 也
泛, 又促成 了中国古代舞蹈史 上周代 雅舞, 代俗舞, 汉 唐代 胡舞 的三 次舞蹈 艺术发展 高峰. 这些对于 后世, 无 可质疑地产生着积极 的影响 。古代舞蹈 的群 体艺术凝聚力, 是带有宗教色彩, 迷信因素和人 民群众美好祝愿
识 的舞蹈 作品, 都是运用 人 自我解放 的肢 体 、韵律 、质感来展示着 人 的本质—— 人对 自然 界萌生意识 的反
省。这种心灵上的 自我撞击 ,是 时代发展 的必然 ,是人体 自我赏识的重新开始 。 审视新 中国六十年来 的舞蹈走 向,清晰的脉络震痛着舞蹈 艺术 发展之路 的艰辛过程 :五十年 代的舞蹈 活动 是盛世太平 的年代 ,六十年 代 的舞蹈 活动 是精神紊 乱的年代 ,七 十年代 的舞蹈活 动是一花 独放 的年 代 ,八十年代 的舞蹈活动 是桃 李争艳 的年代,九十年代 的舞蹈活动是 兼容中外的年代 ,二十一世纪 的舞蹈
我 国古代 时期有所载 的祭祀 礼仪舞蹈之始, 由歌颂神灵 的寄托 而产生 的。无论 是作为一种宗教信仰 是 由种族, 血族 中派生 出对龙 、凤 、牛 、 蛀 、羊等 图腾 的崇拜 。还 是至今仍传承于 民间 以舞降神的傩 舞和巫
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史
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史
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清末民初:此时期主要是西方现代舞蹈初步传入中国,对于中国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的影响较小。
2. 新文化运动:此时期兴起爱国主义运动,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民间舞蹈开始受到更多重视和关注。
此时期出现的知名人物包括林语堂、邹韬奋等。
3. 民间文化运动:此时期的20年代到40年代,民族魂回归文艺上,同时随着社会变化劳动踢踏舞、革命舞也出现。
著名舞蹈家有郑宗龙、徐莘等。
4.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在毛泽东时代,舞蹈被政治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受到很大影响,舞蹈除了娱乐外更多了宣传和政治寓意。
此时期最重要的人物有聂耳、李双滢等。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开始“革新”,更注重表达人本主义和情感,不再注重政治含义。
许多舞蹈家和编舞家纷纷涌现,陈美南、李屹、李建民等人尤其著名。
总的来说,在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中,历史经过了不断的变革和发展,经历了从受西方舞蹈影响到逐渐确立自己的风格、从政治化到文化艺术化的转变。
今天,
中国民族民间舞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和精神追求。
中国民间艺术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
中国民间艺术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中国民间艺术是一种记录并展现中国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代表着我国古老的艺术传统,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民间艺术是指不同于官方文化、学术文化和精英文化,具有深厚的地域性、口头传承性和独立创造性的艺术形式。
其包含的传统艺术形式非常广泛,有中国剪纸、刻印、包浆泥、面塑、皮影、中药制作等等。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民间艺术始终担负着着记录历史和文化的功能,通过不断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多种艺术形式。
下面就从民间艺术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两个角度来谈谈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中国民间艺术的历史发展中国民间艺术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古代,力求刻画人物形象的翡翠器、镶琉璃的陶器,也代表着民间艺术在古代中国的发展。
到了汉代,新型民居、新型道路的出现促进了民间艺术的长足发展。
那时的民间艺术品有漆器、竹编、草编、麻绳制等。
唐代是民间艺术的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各种民间艺术品由于天气原因保存不好,现在只有部分器具和汉匣袋、唐褶裙、唐代床铺等品种得以保存下来。
宋代是民间艺术的又一段辉煌时期,同时也是贵族官员使用经济资源的时期。
在当时,民间艺术品种繁多,包括陶器、竹器、木器、泥塑、面塑、剪纸、玉器、绸中药谱等。
清代则是图案精美的景泰蓝的年代。
此外,工具、家居用品也不断地出现,用于家庭生活和生产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商品艺术。
二、中国民间艺术的文化传承民间艺术通过口耳相传、师徒传承等方式,在不同区域之间均形成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传统乐器、民间舞蹈、书法、织锦等等。
“民间艺术”的传承路径从口传相传再到手工批制。
历经时代变迁,民间艺术品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代表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展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
例如,湖南省的岳阳楼夜景灯谜、山西平遥古城的堆灰发制等,都是代表中国民间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之,中国民间艺术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不仅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更是独具深厚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化传承的历史发展与演变
民间文化传承的历史发展与演变民间文化传承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方式,还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民间文化得以继承和演变,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1. 民间文化传承的历史发展首先要说的是,民间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在我国的先秦时期,民间文化已经开始传承和演变。
当时的诗歌、歌曲等,都是通过民间传唱流传下来的。
在后来的历史时期,民间文化传承更是得到了推广发展。
唐宋时期,民间文学开始大量涌现,其中包括《拍案惊奇》、《聊斋志异》等许多文学经典。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民生状况,也具有了较高的文学价值。
明清时期,则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黄金时期。
当时的民间艺人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说书、评剧、杂技等许多形式。
这些艺人不仅让民间文化得以广泛流传,也为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娱乐。
2. 民间文化传承的演变过程尽管民间文化传承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发展,但其演变过程中也出现过许多问题。
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许多民间文化正在逐步消亡。
一方面,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口味都有很大的变化,导致很多传统文化元素已经不再受到关注。
另一方面,一些传统文化元素也正在被商业化盗用,并失去了本来的文化内涵。
但是,仍有许多人致力于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民间文化传承中来。
例如一些民间文化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的举办,就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3. 民间文化的现状与未来目前,文化传承的形式和手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而民间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元素,还在不断地发挥着它的作用。
然而,民间文化传承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推动民间文化传承,让它更好地发展和演变呢?这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民间文化的支持力度,推出更多的政策和资金,鼓励更多人投身于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文化教育也应该加强。
学校应该将传统文化纳入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和了解民间文化。
民俗生活世界的异化与回归
民俗生活世界的异化与回归作者:茅正圆来源:《上海艺术评论》 2016年第5期茅正圆我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看作一种历史“遗留物”,而看不到其本身的发展规律,那么我们所做的保护也就只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
因此,非遗保护发展方向,应该是一种人情世界的回归,而这,恰恰是无法用任何经济指标来衡量的。
两个发生在德国山区的小故事1961 年,德国民俗学者赫尔曼·鲍辛格(HermannBausinger)在《技术世界里的民间文化》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在福拉尔贝格美丽的山谷之一蒙塔丰,一个经验丰富的木匠向我展示了一件他正准备用刀进行加工的家具作品。
这是一个新柜子,采用的是巴洛克风格的农民家具。
近距离观察他正在雕刻的装饰我看到了加工日期。
我有点惊讶地发现上面雕着‘1793’的字样。
这个男人对我问题的回答让我记忆犹新,但毋庸置疑的是他的解释是纯朴的:他对总是摆在他家起居室的柜子做了一个精确的仿制品,包括日期,而旅游者对于这样现代的家具作品非常感兴趣。
”作者认为,这个小插曲似乎暗示着旅游者与当地民众之间有一个特殊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早已变得稀松平常。
但是,我们有没有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正是游客/ 民俗学家的欣赏导致了“仿制品”的生产,同时这种“仿制”往往还会针对外来游客的观点来进行功能性适应,甚至演变为一种针对游客的特殊表演。
19 世纪的一卷讽刺小册子有这样“在一个特洛伊旅馆里的场景”的描述:一位明显是普鲁士人的客人正坐在桌前,主人身着正装坐在他附近。
“早上好,先生!”主人说道(有礼貌地),“请问你想在这里过夜吗?”游客用口语回答道:“是的。
但是你为什么不用Du(人们所熟悉的第二人称方式)和我说话?”主人同意了然后继续用非正式的语言说:“想要吃点儿什么?”客人肯定地回答,主人于是对女服务员说(礼貌地):“Stanzi,请给这位绅士拿一瓶酒。
”客人惊讶地问:“为什么你对女服务员说话这么有礼貌?”(例如,用Sie,第二人称的敬语方式)主人回答道:“那个,这里在家里我们不再称呼对方Du。
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源远流长。
从古代祭祀和宗教到现代节日和婚礼,中国民俗文化具有深厚而多样的历史演变和特点。
一、历史演变1. 古代祭祀和宗教中国古代是祭祀和宗教的社会。
人们通过祭祀祖先、神灵和天地之神来获得运气和保护。
这些祭祀活动体现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同时也促进了家族的凝聚力和社会的稳定性。
例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都源于古代祭祀活动。
2. 民间传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生活和文化习俗的关注也越来越深入。
民间传统渐渐地取代了宗教信仰成为民俗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
这些传统包括结婚、葬礼、房屋祭祀、年俗等,它们更加纳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之中,代表了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
3. 现代节日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节日和习俗也逐渐形成。
例如五一节、国庆节等,它们代表了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文化特征。
同时,一些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也得到了新的体现,如情人节和光棍节等。
二、特点1. 重视人际关系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关注人际关系。
家庭、宗族和朋友关系在民俗文化中都非常重要。
婚姻、葬礼、宗族祭祀等事务都需要家庭成员和亲友玩聚在一起,共度祭祀。
2. 特别的标志和仪式中国民俗文化中有一些非常特别的标志和仪式,如红色的婚礼和丧葬装束。
这些标志和仪式经常被人们用来区分不同的场合和社会阶层。
3. 丰富的象征和意义中国民俗文化中还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象征和意义。
这些象征和意义代表了中国人民对于人生、命运和信仰的理解和追求。
例如,红色象征喜庆和幸福,黄色象征土地和收成,同时,对于花草树木的穿腰带、贴门神等行为也代表了人们对于幸福和祈福的追求和信仰。
4. 多样化和包容性中国民俗文化又非常的多样化和包容,其中蕴含了各种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
无论是北方的庙会活动还是南方历史悠久的水上婚礼,都代表着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
总之,中国民俗文化是一个深厚而多元的文化形式,它不仅代表着古代社会的宗教和信仰,也包含了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
中国古代民俗与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变迁
中国古代民俗与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变迁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古代民俗和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民俗和节日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民俗与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变迁。
一、古代民俗的起源古代民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习俗和风尚。
它们源远流长,承载着古代社会的智慧和文化。
古代民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的人们通过某些习俗和仪式来祈求自然的恩赐和保佑。
例如,祭祀是古代民俗的重要形式之一,人们通过祭祀来祈求丰收和平安。
另外,婚礼、葬礼等也是古代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和仪式。
古代民俗的起源还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中国,儒教、道教和佛教是三大主要的宗教信仰,它们对古代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传统的清明节就是佛教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祭祀祖先和扫墓,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二、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变迁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教仪式和民间习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节日逐渐演变为具有独特风格和特色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是中国农历的新年。
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仪式,人们通过祭祀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逐渐演变为一个家庭团聚、互赠礼物和观赏烟花爆竹的节日。
春节的变迁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除了春节,中国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和清明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着独特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它们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例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人们在这一天会划龙舟、吃粽子,以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敬意。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传统节日也在不断变化和演变。
民俗发展历程
民俗发展历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民俗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文化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俗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多个阶段。
最早的时候,民俗主要以原始宗教信仰和野外的自然崇拜为基础。
人们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些简单的习俗,比如在播种和收割时举行仪式祈求好收成,或者在冬至等特殊的日子举办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在社群中传承并发展,成为了最原始的民俗形式。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开始形成稳定的居住点,社会开始分工,民俗也逐渐多样化。
同时,原始宗教信仰逐渐演变为神灵信仰和祖先崇拜,人们在不同场合中举行祭祀仪式,以感谢神灵和祖先的保佑,并祈求丰收和平安。
这些祭祀活动也成为了社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各个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加,民俗也开始融合和互相影响。
例如,在中国,由于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交融,民俗在尊重各地区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共同的特点和底蕴。
家庭聚会和祭祖仪式成为了春节的重要民俗之一,人们互相拜年、送红包和舞龙舞狮,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庆祝活动。
随着科技和现代化的进步,民俗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可能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消失或被改变。
但同时,一些新的民俗形式也在不断涌现,适应着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文化变迁。
例如,一些节日庆祝活动转变为更现代化的形式,如电子贺卡、线上拜年和社交媒体上的祝福。
这些新形式既保留了传统的祝福和庆祝意义,又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
总体来说,民俗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民俗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通过传承和创新,我们可以将传统的民俗活动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保留其精髓,同时也创造出新的民俗形式,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体验。
古今民俗的对比与传承
古今民俗的对比与传承民俗,是民间风俗的简称,是广大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风俗习惯。
它既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在民间的重要载体。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俗的传承与发展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本文将从古今民俗的对比与传承的角度,探讨民俗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一、古今民俗的对比在历史的长河中,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既有连续性,也有变化性。
古今民俗的对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融合在古代,民俗文化更多地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服饰、居住等。
而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民俗文化也逐渐渗透到精神生活领域,如节日庆典、民间艺术等。
这种融合使得民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容易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传承。
2.民俗形式的多样性在古代,民俗的形式相对单一,多为祭祀、庆典等形式。
而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民俗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比如,民间艺术的形式已经从传统的绘画、雕塑等拓展到了音乐、舞蹈、戏剧等领域。
3.现代科技的渗透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人们通过口耳相传、文字记录等方式传承民俗文化,而现在则可以通过网络、影像等多媒体手段进行传播和传承。
这种传播方式的变革,既方便了民俗文化的传承,也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二、古今民俗的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广大民众的参与和传承。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民俗文化呢?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应该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同时,也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工作。
各级媒体和宣传部门应该加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艺术的觉醒与回归
【摘要】民俗艺术是我们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和演变的来记录人类生活变迁的一中文化艺术形态,民俗艺术是民间美术和其他各种艺术形态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原始生命力的源泉,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不断发展的艺术形式。
但随着现代西方艺术的发展,对我们国家原始的民俗艺术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很多的民俗艺术已经或者是趋于消失,遗失忽略民俗艺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这次“2100北京·中国民俗艺术国际化论坛”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俗艺术的觉醒,重拾民俗艺术就是对我们中国文化基因的重新疏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修复与保护。
【关键词】中国民俗艺术文化溯源原始美
1 “2011北京·中国民俗艺术国际论坛”的基本情况回顾
1.1 开幕式及专题报告
2011年10月15、16日,“中国民俗艺术国际论坛”开幕式及专题报告会在北航举行。
此次国际论坛的学术主题为:现代性与民俗艺术、中国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民间信仰与民俗艺术、现代教育与民俗艺术等。
出席论坛有3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国内及法国、英国、日本的高校与相关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涉及社会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民俗艺术收藏与研究等方面。
怀校长在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民俗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是充分体现民族精神的文化遗产,是激发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依托。
研究以及发掘蕴藏其间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传承和建设的重要使命。
在随后的专题报告中,田青、邓启耀、范华(法国)、大田尚作(日本)等与会专家发表了专题的学术报告,报告的内容涵盖现代保护民俗艺术的必要性和难度、以及如何把民俗艺术运用到现代的教育当中去以及切实贯彻保护民俗艺术的步骤和方法。
两天的报告听下来,颇受感动,内心对于民俗文化的喜爱更为强烈,迫切地希望能够追随专家学者们的脚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去研究各地域的民俗艺术,在即将面临消逝的民俗文化边缘能捡起一些文明的碎片。
(图1)
1.2 “超越与创作——移动的古代祭祀壁画”展览(图2)
整个的民俗艺术论坛,最令人震撼的当属“超越与创作——移动的古代祭祀壁画”展览,展出的80幅古代绘画和200个古傩面具特别震撼人心,这是颜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在平时细心收集、整理、修复和装裱的一些民俗杰作,这也是颜老师收藏的一批尘封百年的古代祭祀壁画的精品,这些祭祀壁画均为传承下来的工
笔画真迹,跨地域范围广阔,包括贵州、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在时间上横贯明清、民国等几个时期。
内容多为天、地、水、阳四界古往今来的历史英雄、祖先亲眷、神仙鬼怪、动物与草木精灵,包含巫术、道教、佛教、祖宗神灵信仰和儒家教义等文化与情感内容。
这些古代作品大俗大雅,古滩面具率性、自由奔放、浑厚,各个祭祀壁画又严谨、深沉,堪称传统美术的好范本,画作的精细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颜老师说:“这些作品展示了前人面对神圣美好与他者悉心分享、相互庆贺告慰,面对天灾人祸自我鼓舞、自我疗救的人情与人性关怀,展示了前人以艺术方式自娱自乐,以无中生有的卓越想像力彰显浪漫精神,以艺术创造的方式敬畏生态自然、超越功利实在、延展生命时空、升华人性意境、提升幸福指标的恢宏态度。
”是的,这些至今仍保留着我们祖先的提问的民俗艺术作品,向我们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民族感情和无尽的想象力。
1.3 沅陵县原生态民俗歌舞专题展演
民俗艺术论坛还特邀了湖南沅陵县艺术团于15晚在北航学术交流厅进行了p当下中国的设计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设计届开始经受日本和欧美设计的影响,模仿、抄袭、嫁接日本和欧美的设计,导致了创新文化意识的匮乏和民族语言的缺失。
但随着现代民族意识的逐渐清醒,民间的元素逐渐被艺术家挖掘,设计业陷入一个茫然的混合发展的状态。
我们现在不会像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样盲目的崇拜西方的设计,因为西方的设计是立足在他们的发展基础之上的,根本救不了中国的设计,曾经盲目地学习反而使我们失去了自己本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基因和心里认同感。
不管是哪个国家的设计,都不可能从别的国家移植中的来,只能在本民族文化基因和艺术精神的繁衍下成长,都要立足于本国的国情和本民族的文化,因为这些才是文化发展的基本源泉,才是艺术长期发展的基本沃土。
一个设计师如果没有本民俗的传统文化修养和沉淀,那么他所节后的设计文化只能说是一种比较肤浅的表面的文化,这种嫁接的“无根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能昙花一现。
这次民俗艺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民俗艺术对我们现在设计的影响。
像颜老师收藏的这些精品,这些民俗艺术经历多个朝代的更迭变换仍然经久不衰,仍然充满着生命力,因为他们这种纯粹的、原始的美的形态,在张道一的观点中,这被称为“原发性”。
因为这些民俗艺术形式在内容上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这是记录他们生活和民俗习惯的一种方式。
在形式上,保持原始材质的质朴和自然,不做过多的装饰,充分体现这种原始美。
才使得这种符合中国审美观的“天人合一”的作品流传千载。
在设计上同样如此,中国本土化的设计必然要融入中国传统的元素,这种传统元素的应用与传承也是设计者以后所经历的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一直都很喜欢民俗艺术文化,因为我们在面临这些民俗文化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和一种自豪感,这便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文化——民俗艺术。
不管现代的商品经济下艺术形式如何多种多样,如何变化,我始
终相信一点,就是主持人董卿曾在春节晚会上形容周杰伦的《青花瓷》歌曲的一句话:改变的是潮流,不变的是传承。
即便现在出现文化种类的多元化,各个表现的形式五花八门,但这都是表面的东西,最深层次的、历经岁月的洗礼、经久不变的、最经典的,都是会牵连着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东西。
所以我一直坚信这种传统文化在迷茫之后的回归,这种回归并不是一种过时,而是一种迷茫之后认清自己的方向,我们要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从前、现在和将来,以便更好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索自己该努力地方向,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