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保护与发展计划情况调查(刘洋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阳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保护与发展情况调查
工业设计0902 刘洋洋
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文明的富足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直至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大步前进。殊不知,我们在努力开拓创新的征途中,一系列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却在消逝乃至绝迹。我想,作为一个悠久历史的国度,这些无疑是最令人担忧而且也是可悲的。值此暑假之际,我对家乡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走访调查,以期引起人们的一些关注和更深入的思考。
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状况
淮阳县为中华民族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勤劳聪慧的先民在这里创造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相传太昊伏羲氏都宛丘,制琴瑟,造土埙,为华夏音乐之发端。被誉为“活文物”﹑“活化石”﹑“活图腾”的淮阳泥泥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活标本”,绵延千载,至今大放光彩。祖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陈风中记载着西周时境内民间
歌舞流行的盛况。
中共十一届三中后。县传统文化艺术事业进入蓬勃发
展的新时期。活化石泥泥狗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人民日
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美术.》﹑《美术史论》等报
刊先后刊文﹑截图介绍和评论,泥泥狗分别在北京和广州民间美术展
览,1986年向日本出口,现在已经走向世界很多国家。同时,像布老
虎﹑秧歌舞、狮子舞﹑龙灯舞﹑高跷﹑肘歌等具有民间传统文化特色
的民间艺术也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1)活化石泥泥狗
驰名中外的淮阳泥泥狗,是伏羲﹑女娲以及远古生灵群像高度概括变形的祭祀物,是县境民众世代口传心授的泥塑工艺,。其渊源久长,伴随着古代文化在境内民间的绵延流传而至今。6500多年前,淮阳就有民间艺人捏制泥泥狗的习俗,至今形象一直未变,仍保留着远古
时期“生殖崇拜”的遗俗,展示了人类的生命意识和种族繁衍的永
恒主题。这种稚拙的艺术,纯真质朴,艺稚寿高,代表着中国古老
文化的一个方面。如今,泥泥狗不但成为人们选购、馈赠和收藏的
珍品,而且对于研究有着图腾崇拜的原始社会及其人类生存状况、
风情习俗等都有着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泥泥狗是以胶泥(粘土)为原料,精造加工后用手指及竹签辅
助捏制成各种奇特生物的造型。它取材多为远古神话传说中的鸟﹑
兽﹑虫﹑鱼,每一造型皆通音孔,吹时可鸣,这些造型,焙烧或晒
干后收拢储存,待出售前以黑色铺底,绿﹑黄﹑赤﹑白﹑粉红彩绘
点线,构成装饰花纹。泥泥狗的突出特征是取材远古,造型奇特,
手法简约,设色古朴,颇似古代彩陶。按其造型大小和设色的不同,
可以分为四类:
小泥鳖用长约两厘米的泥锭,于1∕3处捏钝角,长段压扁作身,短段捏细作头颈,
顶端修尖嘴,插孔可吹,其声嘹亮。着黑底,彩点即成。以小巧为特征,高度简约,别具一格。
中小板比小泥鳖稍大,造型多样,主要有飞燕、奔兔、蝉、蛙、马、香龟,再稍大一点的有草帽老虎、八大高、十大象等。其特征造型古朴,皆取材于动物,彩绘趋于纹样化。
娃娃头又称梨喽、喔留,状似葫芦,细端捅发音孔,
粗端有调音孔3至5个,和我国古代乐器陶埙极其相似。
大花货是泥泥狗中品种最多的一个类型,由头至颈
捅吹空,音色浑厚,黑底彩线,中加色块,群众俗称“大花货”。
其造型有肚兜猴光板猴、抱桃猴、搬脚猴、骑虎猴、猫拉猴、
猴头燕、斑鸠、鸡、狗、鹅、双头狗,双头马等一百多种。大
花货塑型高低不等,一般为7厘米到30厘米不等,较大型组合
有猴山、猴树等。
近年来,随着淮阳旅游产业的发展,泥泥狗受到越来越多
的人们喜爱,各级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员,来保护和发
展使泥泥狗这一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逐步实现产业化,档次化。但是,泥泥狗的发展现状仍然令人担忧。自古以来淮阳捏泥泥狗的人家,都集中在县城东的十二个村庄。从前这十二个村庄,家家户户捏泥泥狗,尤其“二月会”前,每家的院里、屋里满满当当的全是泥泥狗。赶到“二月会”时,一篮一篮地擓到太昊陵,祭了祖宗再换些零花钱。现在什么都市场化了,什么都讲经济效益,做泥泥狗不如干其他活赚钱,村庄里捏泥泥狗的人家就越来越少了。
五谷台的徐述章从小跟爷爷、父亲也是捏泥泥狗,捏了一辈子,而且越捏越喜欢。徐述章不像一般农民只是简单地重复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他在与民俗和美术方面的专家们交往中得到灵感。老徐好动脑筋,他家捏的泥泥狗不仅品种多,保持了传统的那种古朴韵味,浑厚、拙实而不俗,但见一个个“灵儿狗”张扬的个性。
最近这些年,村里捏泥泥狗的人越来越少了,而老徐却想把儿子培养成接班人。他不想让儿子上专业的美术学院深造,说是进了那,回来就不会做灵儿狗了。今天的老徐还是河南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专家学者见了面都称老徐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彭行孝先生在现在淮阳捏泥泥狗的艺术家们中算得上辈分最老,做得最精美,声望最高的民间艺人之一。可是年已古稀,手脚不利索了,但老人说,这辈子算是离不开泥泥狗了。
一把黄土捏出了你和我,生于泥土,长于泥土,又归于泥土。这泥土里留下了先民们生活与劳作的历史,也承载着后代人对祖先的爱戴和崇拜。
如今像他老人家这样的艺人越来越少,后人只能从他们留下的传世珍品中体味泥泥狗的内涵,从那奇拙、夸张的形形色色造型得到视觉快感。这也不由得让我们担忧,这些老艺人他们走后,这些工艺由谁来继承下来。工艺的绝后也就意味着工艺品的绝迹,这怎不应引起我的思考呢?
(2)民间传统舞蹈曲艺
淮阳境内民间舞和歌同源,历史悠久。《诗经•陈风》就有载歌载舞的记载。历代民间歌舞,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翻新,至今广泛流行的有龙灯舞、狮子舞、高跷舞、竹马舞、旱船舞等形式。为祭祀太昊伏羲氏的巫舞“担经挑”为淮阳独有。每年元宵节及太昊陵古庙会期间,民间舞蹈龙灯、狮子、高跷、旱船等竞相上演。
担经挑又称挑花篮、花篮舞,为原始巫舞。表演者多为老年妇女,亦有青年妇女参见。舞者身着外镶彩边的黑色女便装,足穿黑色绣花鞋,头裹黑色纱包头,载歌载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