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桃花源记》小测(我)

合集下载

桃花源记小测试(附答案)

桃花源记小测试(附答案)

中小学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设计试卷随堂检测一课一练《桃花源记》一、读•书(11分)1、请你选择一个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用工整的楷书将其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分))(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落英缤纷、无人问津4个任选其一)2、补充原句,并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9分)①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⑤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读•思(29分)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A、屋舍Shè俨然B、黄发垂髫tiáoC 、此中人语yǔ云 D、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4、下面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A、缘溪行(沿着,顺着)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人隔绝的地方)C、便要还家(同“邀”,邀请)D、无论魏晋(不管)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B)(3分)A、林尽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B、阡陌交通:田间小路是最主要的交通道路。

C、遂与外人间隔。

:于是就同外界的人断绝了来往。

D、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花源中的人感叹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自己逃脱了外界的纠纷与祸乱。

(可改为:“外面百姓的不幸”)B、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相对的美好世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

C、文章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块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

刘子骥是晋代名士,与陶渊明同时代,把他写进作品中,增强了文章的真是性。

D、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写实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A. 白居易B. 李白C. 陶渊明D. 孟浩然答案:C2. 以下哪一项不是桃花源中的村落特点?A. 安静宁和B. 山清水秀C. 资源丰富D. 高墙茅屋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桃花源人民的特点?A. 安于现状B. 热情好客C. 勇敢坚强D. 温文尔雅答案:A4. 桃花源的村民是如何保持与外界的隔绝?A. 设有封锁卡点B. 高墙茅屋限制出入C. 不与外界接触D. 山高地远无人发现答案:B5. 桃花源的发现者是谁?A. 司马迁B. 陶渊明C. 林则徐D. 老舍答案:B二、简答题。

1. 桃花源中的人民生活方式有哪些特点?答:桃花源中的人民生活简朴自然,他们居住在茅屋之中,纯朴而舒适。

他们耕种谷物养家糊口,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桃花源的人民热情好客,待人友善,喜欢与来访的客人交流。

他们不追求名利,安心于现状,过着宁静而满足的生活。

2. 桃花源对现实社会有何启示?答:桃花源是一个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同时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

它提醒人们应该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远离纷繁复杂的尘世。

桃花源警示现实社会中人们追逐名利的盲目,暗示社会里应该有更纯净和平静的空间。

桃花源对现实社会教育我们珍惜现有的资源,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三、论述题。

桃花源作为一篇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次对理想社会的设想,更是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批判。

桃花源以一个隐居的山林村落为背景,通过描述那里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与外界的隔绝状态,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

从桃花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那里的村民过着安宁舒适的生活,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纯朴而宁静。

他们不被尘世的名利所迷惑,安于现状,过着简朴而幸福的生活。

桃花源的村民热情好客,待人友善,向来客展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宽容和善良。

他们对外界的隔绝给了人们美好的遐想,让我们对于宁静和平的向往更加强烈。

然而,桃花源的隐居状态并非现实社会可以实现的状态。

《桃花源记》必考测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必考测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考题小测答案11. A. 通风换气12. 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2分)(1)缘:__顺(沿)______(2)俨然:____整齐的样子____1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3分)<1>渔人甚异之译文:_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__<2>林尽水源译文:_(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_<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文:_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__14. 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3分)答:__(1) 活动(2) 穿戴(3) 心情____《桃花源记》中考题小测(2)(2003年海淀)9分25. 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4分)不足为外人道也(2分);①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平、宁静;②百姓能安居乐业;③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2分,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2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 D.)(2分)27. 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 C.)(3分)选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

B. 节选的诗句与前面的选文有许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C. 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选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含了作者对桃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

7.(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阡陌:阡陌:田间小路(2)向:从前的、旧的8.(2分)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④)(填序号)①其中往来种作(耕种的人)②见渔人,乃大惊(吃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贵种)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翻起)③既出,得其船(找到)④设酒杀鸡作食(吃的东西)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恩德)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吃的东西)9.(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桃花源记小测试完整版

桃花源记小测试完整版

桃花源记测试一、填空题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名,字,(朝代)著名诗人2、根据文意在括号内填短语:发现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二、.给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加点并写出其古义及今义。

A.阡陌交通古义今义B.率妻子邑人古义今义C.无论魏晋古义今义三、解一词多义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寻向所志:寻病终:不足为外人道也武陵人捕鱼为业四、重点字解释渔人甚异之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便扶向路诣太守:欣然规往并怡然自乐五、重点句翻译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率妻子一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隔绝。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六、阅读理解 1、本文描写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句子是:2、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这里的原因是:3、本文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句子:4、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七、理解题。

1.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

B.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2.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

八、划分节奏(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画两处)(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画两处)九、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释义。

桃花源记练习题

桃花源记练习题

【标题】桃花源记练习题【正文】一、简答题1. 《桃花源记》是谁的作品?该作品属于哪个时期的文学作品?2.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故事中的桃花源是什么样的地方?3.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他的发现是否完全偶然?4. 故事中的主人公离开桃花源后,又回到了原来的村庄,向村民们描述了桃花源的情景,然而村民们并不相信他。

你认为这是为什么?5. 故事中的桃花源给人们什么启示?你对此有何感悟?二、阅读理解题请根据《桃花源记》中的内容回答如下问题:1.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何等美丽的地方?请描述一下你对桃花源的印象。

2. 故事中的桃花源到底是存在于现实中,还是仅仅是主人公的幻想?请列举几个理由进行论证。

3. 你认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怎么样发现桃花源的?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对待这个发现?4. 《桃花源记》中出现的桃花源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正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发展有何启示?三、创作题请根据《桃花源记》的内核创作一个小故事,你可以选择延续故事的情节或以这个故事为背景进行创作,但要保持故事的连贯性。

小故事的主题可以是友情、团结、勇气等。

【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 《桃花源记》是唐代文人陶渊明的作品,属于唐代文学作品。

2.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胡渭的渔夫,故事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风景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

3. 故事中的主人公胡渭是迷路后偶然发现桃花源的。

虽然偶然性很大,但也可以说是因为他有勇气和好奇心才能够在茫茫山林中找到桃花源。

4. 故事中的主人公胡渭返回村庄后,向村民们详细描述了桃花源的情景,但由于桃花源与现实世界相去甚远,村民们对他的描述并不相信,认为他在编造故事。

5. 故事中的桃花源给人们的启示是现实社会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理想境界,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追求真善美,或许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对我而言,桃花源更像是内心世界的一片净土,提醒我们要保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二、阅读理解题1.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美丽如画的地方。

《桃花源诗》原文及译文

《桃花源诗》原文及译文

《桃花源诗》原文及译文《桃花源诗》原文及译文《桃花源诗》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中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诗人以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突破了个人狭小的生活天地,从现实社会的政治黑暗、人民生活苦难出发,结合传说中的情形,描绘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立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诗》原文及译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原诗如下嬴(yíng)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qǐ)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yān),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qì)。

桑竹垂馀荫,菽稷(jì)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mí)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zǔ)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r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yì)。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狮,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niè)清风,高举寻吾契(qì)。

但现在《桃花源记》出名程度已远远超过《桃花源诗》译文: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

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

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入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

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

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

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

儿童纵情随意地唱着歌,老人欢快地来往游玩。

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变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

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

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

初二下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

初二下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

初二下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初二下册语文《桃花源记》练习题一、选择题1. 《桃花源记》中的作者是谁?A. 陶渊明B. 欧阳修C. 王之涣D. 杜甫2.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A. 一个美丽的花园B. 一个神秘的山洞C. 一个幽静的村庄D. 一个陌生的城市3. 故事中的人物对桃花源的印象是什么?A. 他们觉得非常宜居B. 他们对这个地方并不感兴趣C. 他们觉得这个地方很冷清D. 他们觉得这个地方太美了4. 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选择留在桃花源不回去?A. 桃花源的生活条件更好B. 他们觉得桃花源是一片净土C. 他们觉得回去会受到惩罚D. 他们觉得桃花源比现实更真实5. 故事的最后一段是什么意思?A. 人们都对桃花源怀有向往之情B. 故事中的人物最终选择了离开桃花源C. 故事中的人物在桃花源生活得很快乐D. 故事中的人物后来后悔了留在桃花源的决定二、填空题1. 故事中的桃花源里有__________。

2. 故事中的人物以什么方式发现了桃花源?他们是怎么进入的?3. 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觉得桃花源像“上古人间”?4. 故事中的人物发现桃花源已经有多久了?5. 故事中的人物在桃花源的生活是怎样的?三、简答题1. 描述一下故事中的桃花源的自然景观。

2. 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对待桃花源的动植物的?3. 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觉得桃花源是个人间仙境?4. 桃花源的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四、写作题请你以《桃花源记》为题,写一篇300字的小故事,内容可以是你自己的灵感,也可以是故事的延续。

【题目】桃花源记【正文】拾仙山上,有一群和蔼可亲的仙人,他们日日修炼,过着宁静而安乐的生活。

他们从不问世事纷扰,只有在广漠的云彩间才能找到出口,而这里,就是人间仙境——桃花源。

桃花源,处处可见如画般的桃花,天地间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水边的青苔上,孔明灯似地飘荡着火红的蜻蜓,蜜蜂也忙碌地在花蕊间舞蹈,仿佛世界上只剩下它们。

河中的鱼儿穿梭其中,无忧地游弋,争先恐后地接近渔夫手中的食物。

桃花源记练习题

桃花源记练习题

桃花源记练习题一、选择题1.《桃花源记》是哪位先秦时期文学家的作品?A. 陶渊明B. 陈寿C. 曹操D. 爱因斯坦2.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一个隐蔽的何处?A. 山脚B. 山洞C. 山谷D. 不详3.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如何被发现的?A. 无意间迷路找到B. 被别人向导带入C. 意外发现D. 历时多年的寻找后发现4. 桃花源中的人们独立自己的生活,没有和外界有什么往来?A. 是B. 否5.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A. 繁华的城市B. 人迹罕至的小村C. 世外桃源D. 世界名胜二、填空题6.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位于_________的地方。

7. 故事中的桃花源所在的山谷之中有清澈的溪水,泉眼不断涌出清甜的_________。

8. 桃花源中的人们没有和外界有什么往来,过着_________________。

9.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如何被发现的?人们迷路而至,并在此定居了下来。

10. 桃花源中的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田园生活,彼此邻里和睦,没有____________之事,生活无忧无虑。

三、简答题11. 桃花源中的人们是如何保护这个隐秘的所在,并防止外人发现的?12. 故事中的桃花源为何被认为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13. 桃花源中的人们没有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存在,其后代又是如何保守这个秘密的?四、翻译题14. 将下面一句话翻译成英文:桃花源中的人们过着宁静祥和的生活。

15. 将下面一句话翻译成中文:The story of Taohuayuan is a popular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work.五、判断题16. 故事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与外界保持联系,经常有人往来的地方。

()17. 桃花源是仅存在于小说中的虚构之地,现实中不存在。

()18. 陶渊明是唐代文学家,创作并著名的《桃花源记》。

()19. 故事中的桃花源所在山谷之中有四季如春的景象。

()20. 故事中的桃花源中的人们是完全与世隔绝的,从未见过外界。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21桃花源记(测)(提升版,学生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21桃花源记(测)(提升版,学生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40分 40分钟)一.积累运用(每题4分共8分)1.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的是()A王芳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

B 像《(论语)十二章》这样的好文章,一定要背诵下来。

C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D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二、按原文填空(7分)3.(1),并怡然自乐。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一览众山小。

(4)少壮不努力,。

(5),百战不殆(6)《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朝代)诗人。

三.课外古文阅读(25分)宗泽,字汝霖,婺州①义乌人。

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

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

泽日:“食禄而避不可也。

”即日单骑就道,从赢卒十余人,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

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皆捷。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

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

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④。

【注】①婺(wù)州:今浙江金华。

②靖康:宋钦宗年号。

③磁州:今河北磁县。

④薨(hōng):死亡。

4.解释加点字(8分)(1)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 ) (2)十三战皆捷.( ) (3)始.为固守不移之计()(4)度.将孤兵寡(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4分)()A.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具答之. B.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启窗而.观C.忧愤成疾,疽发于.背不必藏于.己 D.每为.潜善等所抑不足为.外人道也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03《桃花源记》自我检测-语文专项训练测试卷(解析版)

03《桃花源记》自我检测-语文专项训练测试卷(解析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自我检测03《桃花源记》1.(原创)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yuán()溪行(2)落英bīn()纷(3)huò()然开朗(4)屋舍yǎn()然(5)阡陌.交通()(6)黄发垂髫.()(7)遂与外人间.隔()(8)此中人语.云()(9)yì()太守【答案】(1)缘(2)缤(3)豁(4)俨(5)mò(6)tiáo(7)jiàn(8)yù(9)诣【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解答本题,给加点字注音要牢记汉语拼音的书写法则;根据拼音写汉字,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判断所要写的汉字。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缘.溪行缘:(2)复前.行,欲穷.其林前:穷:(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旷:俨然:(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5)见渔人,乃.大惊乃:(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7)咸.来问讯咸:(8)遂与外人间隔..间隔:(9)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10)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11)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扶:志:(12)欣然规.往规:(13)寻.病终寻:(14)后遂无问津.者津:【答案】(1)沿着,顺着(2)前,名词作状语,向前,往前;穷,尽(3)旷,空阔,宽阔;俨然,整齐的样子(4)类(5)于是,就(6)同“邀”,邀请(7)全、都(8)隔绝、不通音讯(9)邀请(10)不值得,不必(11)扶,沿着、顺着;志,做记号(12)打算,计划(13)随即,不久(14)渡口【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释义。

解释文言词语的意思时,要注意结合语境,特别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的文言现象。

另外,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要关注文言篇目下的课下注释,注重积累。

3.(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便舍.船,从口入屋舍.俨然B.遂.与外人间隔遂.迷,不复得路C.其.中往来种作得.其船D.忘路之.远近山川之.美【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

《桃花源记》测试练习

《桃花源记》测试练习

一、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第1—4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①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①[余]有版本写作“馀”。

1、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良田无论B、绝境问津C、问讯间隔D、交通妻子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便要还家要:________________(2)欣然规往规:_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1)才通人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便扶向路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5-9题。

《桃花源记》词语解释小测含答案

《桃花源记》词语解释小测含答案

《桃花源记》词语解释一、单选题1.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论魏晋(不管)B. 未果,寻病终(没有实现)C. 寻病终(不久)D. 后遂无问津者(探访)2.对下面语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B. 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 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D.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3.对下面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 便要还家(通“邀”,邀请)C. 便扶向路(沿,顺着)D. 寻病终(寻找)4.下列句子中加线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下列加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便舍船,从口入屋舍俨然B. 寻向所志寻病终C. 便扶向路寻向所志D.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二、填空题6.解释。

①捕鱼为业:________ ②渔人甚异之:________③才通人:________ ④屋舍俨然:________⑤乃不知有汉:________ ⑥此中人语云:________ ⑦便扶向路:________ ⑧欣然规往:________⑨寻病终:________ ⑩后遂无问津者:________7.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古今异义。

①缘溪行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②咸来问讯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③遂与外人间隔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⑤说如此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8.解释。

①渔人甚异之________②欲穷其林 ________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______⑤此中人语云 ________⑥便扶向路 ________⑦欣然规往 ________9.解释多义字词寻寻向所志 ______ 寻病中________ 志处处志之_______ 寻向所志________10.解释下面句中的词语。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试题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试题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试题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小测(一)(共100分)第五单元《桃花源记》(每题5分,共35分)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2.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

4.本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5.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6.《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7.出自本文的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其中两个:、。

《短文两篇》(10题15分,其它每题5分,共65分)1.《陋室铭》中的主旨句:,。

2.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3.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句:,。

4.从反面表现作者情趣高雅句:,。

5.运用类比表明作者志趣、抱负句:,。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7.《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格的主旨句:,。

8.《爱莲说》中“,。

”道出了荷花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落尘俗的品格。

9.《爱莲说》中描写莲的形象,先用衬笔,其中,,是一般映衬,和是重点映衬,菊是牡丹是。

10.文中描写莲的生长环境句:,。

描写莲的体态、香气句:,,描写莲的清高风度句:。

11.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小测(二)(共100分)第五单元《核舟记》(每题10分,共40分)1.闭之,则右刻“,”,左刻“,”,石青糁之。

2.船头坐三人,,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3.佛印绝类弥勒,,,神情与苏、黄不属。

4.,若听茶声然。

《大道之行也》(2题30分,其它每题10分,共60分)1.全文纲领性句子是:大道之行也,,,。

2.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句是:①故人不独亲其亲,,,,,,,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桃花源记》检测(附答案).doc

《桃花源记》检测(附答案).doc

检测一、解释划线词语,再完整译句。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螫英缤纷• • • •落英:缤纷:译句: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异:译句:简答:1、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桃花源在什么位置。

武陵郡中一条两岸长满桃花林的小溪的尽头2、桃花林的美景令“渔人甚异之”,这段描写对全文起什么作用?渔人“忽逢”桃花林,并且未曾见过如此之纯之广之美的桃花林,这为文章渲染了神秘的气氛,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做了铺垫。

检测二、先解释划线词语,再完整译句。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仿佛:译句:2、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才通人:豁然开朗:译句:3、土地平旷,屋舍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俨然:属:译句:检测三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來种作,阡陌交通:阡陌:相闻:译句:2、男女衣着,悉如夕卜人。

悉:外人:译句:3、并怡然自乐。

黄发垂看:-++- /f V 史友:M:译句:简答1、找出反映渔人发现桃花源经过的词语。

缘溪行一逢桃林一穷其林一得一山一从口入2、找出第二段中出现的成语。

豁然开朗鸡犬相闻黄发垂看怡然自乐检测四:先解释划线词语,再完整译句。

1、见渔人,卫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乃:译句: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要:咸:译句: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此绝境,妻子:绝境:译句:4、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遂:译句:检测五:先解释划线词语,再完整译句。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译句:2、此人一一为县直所闻,皆叹惋。

具言:叹惋:译句: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延:译句:4、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句:简答:1、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2、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桃花源记》小测
...
...姓名:
.........班别:
一、练习课文解释词语。

缘.溪行( ) 忽.逢桃花林( ) 芳草鲜美
..( )
..( ) 落英缤纷
欲穷.其林( ) 土地平旷.( ) 屋舍俨然
..( ) 便要.还家( ) 悉.如外人( ) 咸.来问讯( ) 延.至其家( ) 此中人语.云( )
无论
..路( ) ..魏晋( ) 处处志.之( ) 诣.太守( ) 便扶向
寻向所志.( ) 欣然规.往( ) 寻.病终( ) 后遂无问.津者( )
不足.( ) 未.果.( ) 妻子
..( )
二、翻译下面句子。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课文内容理解。

1、写出本文中出现的3个成语。

2、文中描写桃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4、结合背景考虑,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这个美好的世外桃源用意何在?(主题)
21..、《桃花源记》小测
.........班别:
...
...姓名:
四、练习课文解释词语。

缘.溪行( ) 忽.逢桃花林( ) 芳草鲜美
..( )
..( ) 落英缤纷
欲穷.其林( ) 土地平旷.( ) 屋舍俨然
..( ) 便要.还家( ) 悉.如外人( ) 咸.来问讯( ) 延.至其家( ) 此中人语.云( )
无论
..路( ) ..魏晋( ) 处处志.之( ) 诣.太守( ) 便扶向
寻向所志.( ) 欣然规.往( ) 寻.病终( ) 后遂无问.津者( )
不足.( ) 未果
..( )
..( ) 妻子
五、翻译下面句子。

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不足为外人道也。

六、课文内容理解。

5、写出本文中出现的3个成语。

6、文中描写桃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7、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8、结合背景考虑,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这个美好的世外桃源用意何在?(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