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普通物理A-2002真题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2002届理科综合练习(物理部分)试题()

高三物理2002届理科综合练习(物理部分)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班级姓名2002.4.12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本卷共20题,每题6分,共12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长度直径壁厚度细胞体积液泡体积阶段Ⅰ26μm 24μm 2μm 12,600μm3 600μm3阶段Ⅱ36μm 330μm 2μm 336,000μm3273,000μm3下列各图中,正确反应从阶段Ⅰ到阶段Ⅱ在植物细胞中发生的变化的是( )时间时间①②③④A.①和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有甲、乙两组噬菌体,甲组噬菌体有35S标记,乙组的有32P标记。

在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噬菌体的DNA。

B.将甲、乙两组噬菌体分别感染细菌,十分钟后将吸附在细菌外的噬菌体震脱,然后用离心机离心,细菌沉淀,噬菌体则留在上清液中。

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实验的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发现甲组中的放射性物质几乎都在沉淀物中,而乙组中的放射性物质则大多在上清液内。

C. 乙组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有较弱的放射性。

但甲组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则几乎没有放射性。

D. 本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

4.近年来,由于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结果抗药性昆虫逐年增加。

以DDT为例,当首次使用时,效果显著。

经若干年后,发现家蝇对DDT有抗药性。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DDT使家蝇的基因突变为抗药性基因B.DDT对家蝇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C. DDT使家蝇产生抗体,具有抗药性D.对DDT有抗药性的家蝇,在任何环境中都比无抗药性的家蝇易于生存5.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验纯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一定要将滴管伸入试管中D.在中和滴定的实验过程中,目光应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2002全国物理高考试题

2002全国物理高考试题

一、在下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 夸克和d 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的。

u 夸克带电量 为23e ,d 夸克带电量为13e -,e 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是是 A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 B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 C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 D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2.一束光线从折射率为1.5的玻璃内射向空气,在界面上的入射角为45°。

下面四个光路图中,正确的是3.一个带活塞的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气体。

若此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大而升高,则A .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必升高B .压缩气体,其温度必升高C .压缩气体,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其温度必不变D .压缩气体,同时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必升高 4.已知一束单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则A 这束光在水中传播时的波长为真空中的3/4B 这束光在水中传播时的频率为真空中的3/4C 对于这束光,水的折射率为3/4D 从水中射向水面的光线,一定可以进入空气中5.如图所示,物体a 、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为F b =5N 、F 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c 上,a 、b 和c 仍保持静止。

以f 1、f 2、f 3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A f 1=5N ,f 2=0,f 3=5NB f 1=5N ,f 2=5N ,f 3=0Cf 1=0,f 2=5N ,f 3=5N D f 1=0,f 2=10N ,f 3=5N6.图中,a 、b 、c 、d 、e 五点在一直线上,b 、c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d 、e 两点间的距离。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 理(广东、广西、河南用)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  理(广东、广西、河南用)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广西、河南用)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子射到金属表面时,可能有电子发出B.光子射到金属表面时,一定有电子发出C.电子轰击金属表面时,可能有光子发出D.电子轰击金属表面时,一定没有光子发出2.图中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连接如图所示并处于平衡状态.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3.处于基态的一群氢原子受某种单色光的照射时,只发射波长为λ1、λ2、λ3的三种单色光,且λ1>λ2>λ3,则照射光的波长为A.λ1B.λ1+λ2+λ3C.λ2λ3/λ2+λ3D.λ1λ2/λ1+λ24.如图所示,在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细杆ab附近P处,放置一个正点电荷.达到静电平衡后,A.a端的电势比b端的高B.b端的电势比d点的低C.a端的电势不一定比d点的低D.杆内c处场强的方向由a指向b5.分子间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总是大于排斥力B.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C.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分子间吸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排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6.跨过定滑轮的绳的一端挂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如图所示.已知人的质量为70kg,吊板的质量为10kg,绳及定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当人以440N的力拉绳时,人与吊板的加速度a和人对吊板的压力F分别为A.a=1.0m/s2,F=260NB.a=1.0m/s2,F=330NC.a=3.0m/s2,F=110ND.a=3.0m/s2,F=50N7.竖直上抛一球,球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球的速度.A.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B.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C.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D.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8.在图中虚线所示的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取坐标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沿x轴正方向进入此区域,在穿过此区域的过程中运动方向始终不发生偏转.不计重力的影响,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可能是A.E和B都沿x轴方向B.E沿y轴正向,B沿z轴正向C.E沿z轴正向,B沿y轴正向D.E、B都沿z轴方向9.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不变,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升压变压器的原线圈中的电流与用户用电设备消耗的功率无关B.输电线中的电流只由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C.当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减少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增大D.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10.一列在竖直方向振动的简谐横波,波长为λ,沿正x方向传播,某一时刻,在振动位移向上且大小等于振幅一半的各点中,任取相邻的两点P1、P2,已知P1的x坐标小于P2的x坐标.A.若<λ/2,则P1向下运动,P2向上运动B.若<λ/2,则P1向上运动,P2向下运动C.若>λ/2,则P1向上运动,P2向下运动D.若>λ/2,则P1向下运动,P2向上运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二、本题共3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11.(5分)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测小球直径时,示数如图所示,这时读出的数值是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12.(8分)现有器材:量程为10.0mA、内阻约30Ω~40Ω的电流表一个,定值电阻R1=150Ω,定值电阻R2=100Ω,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要求利用这些器材测量一干电池(电动势约1.5V)的电动势.(1)按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2)用已知量和直接测得量表示的待测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_________,式中各直接测得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7分)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它匀速转动时的角度速.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米尺,纸带,复写纸片.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固定在待测圆盘的侧面上,使得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2)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转动,同时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3)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①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的角速度的表达式为ω=_________,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某次实验测得圆盘半径r=5.50×10-2m,得到的纸带的一段如下图所示,求得角速度为_________.三、本题共7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1分)有人利用安装在气球载人舱内的单摆来确定气球的高度.已知该单摆在海平面处的周期是T0.当气球停在某一高度时,测得该单摆周期为T.求该气球此时离海平面的高度h.把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R的球体.15.(12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单位长度电阻为λ的均匀导体圆环固定在水平面上,圆环中心为O.匀强磁场垂直水平面方向向下,磁感强度为B.平行于直径MON的导体杆,沿垂直于杆的方向向右运动.杆的电阻可以忽略不计,杆与圆环接触良好,某时刻,杆的位置如图,∠aOb=2θ,速度为v,求此时刻作用在杆上安培力的大小.16.(12分)如下一系列核反应是在恒星内部发生的,其中p为质子,α为α粒子,e+为正电子,ν为一种中微子.已知质子的质量为mp=1.672648×10-27kg,α粒子的质量为mα=6.644929×10-27kg,正电子的质量为m-31kg,中微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真空中的光速c=3.00×108m/s.试e=9.11×10计算该系列核反应完成后释放的能量.17.(13分)雨过天晴,人们常看到天空中出现彩虹,它是由阳光照射到空中弥漫的水珠上时出现的现象.在说明这个现象时,需要分析光线射入水珠后的光路.一细束光线射入水珠,水珠可视为一个半径为R的球,球心O到入射光线的垂直距离为d.水的折射率为n.(1)在图上画出该束光线射入水珠内经一次反射后又从水珠中射出的光路图.(2)求这束光线从射向水珠到射出水珠每一次偏转的角度.18.(13分)现有m=0.90kg的硝酸甘油[C3H5(NO3)3]被密封于体积V0=4.0 ×10-3m3的容器中,在某一时刻被引爆,瞬间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反应的产物全是氮、氧……等气体.假设:反应中每消耗1kg的硝酸甘油释放能量U=6.00×106J/kg;反应产生的全部混合气体温度升高1K所需能量Q=1.00×103J/K;这些混合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常量),其中常量C=240J/K.已知在反应前硝酸甘油的温度T0=300K.若设想在化学反应发生后容器尚未破裂,且反应释放的能量全部用于升高气体的温度,求器壁所受的压强.19.(14分)下面是一个物理演示实验,它显示:图中自由下落的物体A和B经反弹后,B能上升到比初始位置高得多的地方.A是某种材料做成的实心球,质量m1=0.28kg,在其顶部的凹坑中插着质量m2=0.10kg的木棍B.B只是松松地插在凹坑中,其下端与坑底之间有小空隙.将此装置从A下端离地板的高度H=1.25m处由静止释放.实验中,A触地后在极短时间内反弹,且其速度大小不变;接着木棍B脱离球A开始上升,而球A恰好停留在地板上.求木棍B上升的高度,重力加速度g=10m/s2.20.(15分)如图(a)所示,A、B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板间距离为d(d远小于板的长和宽).在两板之间有一带负电的质点P.已知若在A、B间加电压Uo,则质点P可以静止平衡.现在A、B间加上如图(b)所示的随时间t变化的电压u.在t=0时质点P位于A、B间的中点处且初速为零.已知质点P能在A、B之间以最大的幅度上下运动而又不与两板相碰,求图(b)中u改变的各时刻t1、t2、t3及tn的表达式.(质点开始从中点上升到最高点,及以后每次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或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电压只改变一次.)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参考答案(广东、广西、河南卷)一、1.AC 2.AD 3.D 4.B 5.C6.B 7.BC 8.AB 9.C 10.AC二、11.8.473mm12.(1)如图所示;(2)(I1I2/(I1-I2))R2I1是外电阻为R1时的电流,I2是外电阻为R1和R2串联时的电流13.(1)(x2-x1)/T(n-1)rT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r为圆盘的半径,x2、x1是纸带上选定的两点分别对应的米尺上的刻度值,n为选定的两点间的打点数(含两点)(2)6.8r/s三、14.根据单摆周期公式,有T0=2π,T=2π.其中l是单摆长度,g0和g分别是两地点的重力加速度.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得g0=GM/R2,g=GM/(R+h)2.其中G是引力常量,M是地球质量.由以上各式解得h=((T/T0)-1)R.15.如图所示,杆切割磁力线时,ab部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vB(2Rsinθ),此时弧acb和弧adb的电阻分别为2λR(π-θ)和2λRθ,它们并联后的电阻为r=2λRθ(π-θ)/π,杆中的电流为I=E/r,作用在杆上的安培力为F=IB(2Rsinθ),由以上各式解得F=(2πvB2R/λ)(sin2θ/θ(π-θ)).16.为求出系列反应后释放的能量,将题中所给的诸核反应方程左右两侧分别相加,消去两侧相同的项,系列反应最终等效为4p——→α+2e++2ν.设反应后释放的能量为Q,根据质能关系和能量守恒得4mpc2=mαc2+2mec2+Q,代入数值可得Q=3.95×10-12J.17.(1)光路如图(a)所示.(2)以i、r表示入射光线的入射角、折射角,由折射定律有sini=nsinr,以δ1、δ2、δ3表示每一次偏转的角度,如图(b)所示,由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可知sini=d/R,δ1=i-r,δ2=π-2r,δ3=i-r.由以上各式解得δ1=(sin-1d/R)-(sin-1d/nR).δ2=π-2sin-1d/nR.δ3=(sin-1d/R)-(sin-1d/nR).18.化学反应完成后,硝酸甘油释放的总能量为W=mU,设反应后气体的温度为T,根据题意,有W=Q(T-T0),器壁所受的压强为p=CT/V0,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p=3.4×108PA.19.根据题意,A碰地板后,反弹速度的大小v1等于它下落到地面时速度的大小,即v1=,A刚反弹后,速度向上,立刻与下落的B碰撞,碰前B的速度v2=.由题意,碰后A速度为零,以v2′表示B上升的速度,根据动量守恒,有m1v1-m2v2=m2v2′,令h表示B上升的高度,有h=v2′2/2g.由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h=4.05m.20.设质点P的质量为m,电量大小为q,根据题意,当A、B间的电压为U0时,有qU0/d=mg,当两板间的电压为2U0时,P的加速度向上,其大小为a,则(q2U0/d)-mg=ma,解得a=g.当两板间的电压为零时,P自由下落,加速度为g,方向向下.在t=0时,两板间的电压为2U0,P自A、B间的中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g.设经过时间τ1,P的速度变为v1,此时使电压变为零,让P在重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再经过时间τ1′,P正好到达A板且速度为零,故有v1=gτ1,0=v1-gτ1′,(1/2)d=(1/2)gτ12+v1τ1′-(1/2)gτ1′2,由以上各式,得τ1=τ1′,τ1=(/2),因为t1=τ1,得t1=(/2).在重力作用下,P由A板处向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τ2,速度变为v2,方向向下,这时加上电压使P做匀减速运动,经过时间τ2′,P到达B板且速度为零,故有v2=gτ2,0=v2-gτ2′,d=(1/2)gτ22+v2τ2′-(1/2)gτ2′2,由以上各式,得τ2=τ2′,τ2=,因为t2=t1+τ1′+τ2,得t2=(+1).在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作用下,P由B板处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τ3,速度变为v3,此时使电压变为零,让P在重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经过时间τ3′,P正好到达A板且速度为零,故有v3=gτ3,0=v3-gτ3′,d=(1/2)gτ32+v3τ3′-(1/2)gτ3′2由上得τ3=τ3′,τ3=,因为t3=t2+τ2′+τ3,得t3=(+3).根据上面分析,因重力作用,P由A板向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τ2,再加上电压,经过时间τ2′,P到达B且速度为零,因为t4=t3+τ3′+τ2,得t4=(+5).同样分析可得tn=(+2n-3).(n≥2)。

200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江苏、河南)

200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江苏、河南)

200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江苏、河南)一、本大题共5道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1.(6分)一个带活塞的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气体.若此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大而升高则( )A .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必升高B .压缩气体,其温度必升高C .压缩气体,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其温度必不变D .压缩气体,同时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必升高2.(6分)已知一束单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43,则( ) A .这束光在水中传播时的波长为真空中的43 B .这束光在水中传播时的频率为真空中的43 C .对于这束光,水的折射率为43 D .从水中射向水面的光线,一定可以进入空气中3.(6分)如图所示,物体a 、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为F b =5N 、F 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c 上,a 、b 和c 仍保持静止.以f 1、f 2、f 3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A .f 1=5N ,f 2=0,f 3=5NB .f 1=5N ,f 2=5N ,f 3=0C .f 1=0,f 2=5N ,f 3=5ND .f 1=0,f 2=10N ,f 3=5N4.(6分)如图所示,a 、b 、c 、d 、e 五点在一直线上,b 、c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d 、e 两点间的距离.在a 点固定放置一个点电荷,带电量为+Q ,已知在+Q 的电场中b 、c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将另一个点电荷+q 从d 点移动到e 点的过程中( )A .电场力做功qUB .克服电场力做功qUC .电场力做功大于qUD .电场力做功小于qU5.(6分)如图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U 形导线框abcd ,线框处于水平面内,磁场与线框平面垂直,R 为一电阻.ef 为垂直于ab 、cd 的一根导体杆,可以在ab 、cd 上无摩擦地滑动.杆ef 及线框的电阻均不计.开始时,给ef 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 0,则( )A .ef 将减速向右运动,但不是匀减速B .ef 将匀减速向右运动,最终停止C .ef 将匀速向右运动D .ef 将往返运动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8分)6.(18分)在其他能源中,核能具有能量密度大,地区适应性强的优势.在核电站中,核反应堆释放的核能被转化为电能.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中子轰击重核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1)核反应方程式U 23592+n 10→Ba 14156+Kr 9236+aX 是反应堆中发生的许多核反应中的一种,n 为中子,X 为待求粒子,a 为X 的个数,则X 为 ,a = .以m U 、m Ba 、m Kr 分别表示U 23592、Ba 14156、Kr 9236核的质量,m n 、m p 分别表示中子、质子的质量,c 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则在上述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核能△E = .(2)有一座发电能力为P =1.00×106kW 的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η=40%.假定反应堆中发生的裂变反应全是本题(1)中的核反应,已知每次核反应过程放出的核能△E =2.78×10﹣11J ,U 23592核的质量m U =390×10-27kg .求每年(1年=3.15×107s )消耗的U23592的质量.200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江苏、河南)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大题共5道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1.【解答】解:A、将热量传给气体,因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可知,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则其温度不一定升高。

大学物理B下考试试题A2002级

大学物理B下考试试题A2002级

0 x y AB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A 卷)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B (下) 专业班级 2002级理工类本科各专业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题分 18 42 40 100 备注: 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倔强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下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系统的振动周期为T 1,若将此弹簧截去一半的长度,下挂一质量为m/2的物体,则系统振动周期T 2等于( )(A )2 T 1 (B )T 1 (C )T 1/2 (D )T 1/4 (E )2T 12. 图示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 时刻的波形曲线,若此时A 点处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在增大,则:( )(A) A 点处质元的弹性势能减小; (B)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C) B 点处质元的振动动能减小; (D)各点的波的能量都不随时间变化。

3. 三个偏振片P 1,P 2与P 3堆叠在一起,P 1与P 3 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P 2与P 1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为30°。

强度为I 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于偏振片P 1,并依次透过P 1,P 2与P 3,若不考虑偏振片的吸收和反射,则透过三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A )I 0/4 (B )3I 0/8 (C )3I 0/32 (D )I 0/164. 关于狭义相对论,下列几种说法:(1)所有惯性系对物理基本规律都是等价的;(2)真空中,光的速度与光的频率、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3)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其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1)(3)正确;(C )只有(2)(3)正确; (D )三种说法都正确。

5. 某种金属在绿光照射下有光电子逸出,若用一束强度相同的紫光代替绿光,则在单位时间内( )(A) 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加;(B) 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速度增大;(C) 没有光电子逸出;(D) 逸出的光电子数相同,速度增大。

期末考试试题02级A卷

期末考试试题02级A卷

得分 评阅人 三、简答题(40 分,共 4 题,每题 10 分)
2 利用边值关系计算并分析电磁波垂直入射时导体表面的反射与透射特征。
1 在无界空间传播的单色平面波, 它的磁感应强度 B 与电场强度 E 垂直。 证明在任何惯性系 观察,这一性质保持不变。
3. 在接地的导体平面上有一半径为 a 的半球凸部, 半球的球心在导体平面上, 点电荷 Q 位于 系统的对称轴上,并与平面相距为 b(b>a) ,试用电像法求空间电势。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课程名称 电动力学 课程编号 50112000 任课教师 胡响明、候德富
学号:
题型 分值 得分
判断题 20
填空题 20
简答题 40
综合题 20
总分 100
学生姓名:
得分
评阅人
一、判断题: (20 分,共 10 题,每题 2 分) 如果命题正确, 请在下列每题后面的小括号内打√, 否则打×。
5 写出采用洛伦兹规范和在此规范下的电磁场方程:
6 电偶极辐射的
围绕极轴,总是横向的,
是经面上的闭合曲线。 关,电磁能量可以传播到 。 。 。
7 电偶极辐射对球面积分后的总功率与球半径 8 要获得较大辐射功率的辐射,必须 9 四维波矢为,四维波Fra bibliotek构成的不变量为
10 介质中由于带电粒子运动诱导的电流激发的次波与带电粒子在超过光速时产生的电磁波
第 4 页(共 4 页)
4 电偶极矩只有在电荷分布对原点不对称时才不为零。
专业:
5 阿哈罗诺夫-玻姆效应表明,在量子物理中,仅用磁感应强度描述磁场是不够的,但用矢势
来描述又是过多的, 能够完全恰当地描述磁场的物理量是由磁矢势决定的相因子。 ( )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全国卷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全国卷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物理部分第I卷<选择题)在下列各题地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地.15.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地两类夸克组成.u夸克带电量为e,d夸克带电量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地是A 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B 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C 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D 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16、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地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地弹性势能为E P,则碰前A球地速度等于A B C 2 D 217.图中EF、GH为平行地金属导轨,其电阻可不计,R为电阻器,C为电容器,AB为可在EF和CH上滑动地导体横杆.有均匀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若用I1和I2分别表示图中该处导线中地电流,则当横杆ABA 匀速滑动时,I1=0,I2=0B 匀速滑动时,I1≠0,I2≠0C 加速滑动时,I1=0,I2=0D 加速滑动时,I1≠0,I2≠018.质点所受地力F随时间变化地规律如图所示,力地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地速度为零.在图示t1、t2、t3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地动能最大?A t1B t2C t3D t419.为了观察门外情况,有人在门上开一小圆孔,将一块圆柱形玻璃嵌入其中,圆柱体轴线与门面垂直.从圆柱底面中心看出去,可以看到地门外入射光线与轴线间地最大夹角称做视场角.已知该玻璃地折射率为n,圆柱长为l,底面半径为r,则现场角是A arcsinB arcsinC arcsinD arcsin20.在如图所示地电路中,R1、R2、R3和R4皆为定值电阻,R5为可变电阻,电源地电动势为ε,内阻为r.设电流表A地读数为I,电压表V地读数为U.当R5地滑动触点向图中a瑞移动时,A I变大,U变小B I变大,U变大C I变小,U变大D I变小,U变小第Ⅱ卷<非选择题)26.<20分)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地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地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地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地时间为1.2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地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地大小.<g=10m/s2)27.<20分)电视机地显像管中,电子束地偏转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地.电子束经过电压为U地加速电场后,进入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如图所示.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磁场区地中心为O,半径为r.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将通过O点而打到屏幕地中心M点.为了让电子束射到屏幕边缘P,需要加磁场,使电子束偏转一已知角度θ,此时磁场地磁感应强度B应为多少?29.<37分)大气压强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重要影响.Ⅰ.<17分)现用“验证玻意耳定律”地仪器来测量大气压强p0.注射器针筒已被固定在竖直方向上,针筒上所标刻度是注射器地容积,最大刻度V m=10ml.注射器活塞已装上钩码框架,如图所示.此外,还有一架托盘天平、若干钩码、一把M尺、一个针孔橡皮帽和少许润滑油.<1)下面是实验步骤,试填写所缺地②和⑤.①用M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全部刻度地长度L.②.③把适量地润滑油抹在注射器地活塞上,将活塞插入外筒中,上下拉动活塞,使活塞与针筒地间隙内均匀地涂上润滑油.④将活塞插到适当地位置.⑤.⑥在钩码框架两侧挂上钩码,记下挂上地钩码地质量m1.在达到平衡后,记下注射器中空气柱地体积V1.在这个过程中不要用手接触注射器以保证空气柱温度不变.⑦增加钩码地个数,使钩码地质量增大为m2,达到平衡后,记下空气柱地体积V2.<2)求出计算大气压强p0地公式.<用已给地和测得地物理量表示):30.<27分)有三根长度皆为l=1.00 m地不可伸长地绝缘轻线,其中两根地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地O点,另一端分别挂有质量皆为m=1.00×10-2kg地带电小球A和B,它们地电量分别为一q和+q,q=1.00×10-7C.A、B之间用第三根线连接起来.空间中存在大小为E=1.00×106N/C地匀强电场,场强方向沿水平向右,平衡时A、B球地位置如图所示.现将O、B之间地线烧断,由于有空气阻力,A、B球最后会达到新地平衡位置.求最后两球地机械能与电势能地总和与烧断前相比改变了多少.<不计两带电小球间相互作用地静电力)参考答案Ⅰ卷包括20小题,每题6分,共120分.15.B 16.C 17.D 18.B 19.B 20.DⅡ卷包括10个小题,共180分.26.<20分)将运动员看作质量为m地质点,从h1高处下落,刚接触网时速度地大小v1=<向下)①弹跳后到达地高度为h2,刚离网时速度地大小v2=<向上)②速度地改变量Δv=v1+v2<向上)③以a表示加速度,Δt表示接触时间,则Δv=aΔt ④接触过程中运动员受到向上地弹力F和向下地重力mg.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 ⑤由以上五式解得,F=mg+m⑥代入数据得:F=1.5×103N ⑦27.<20分)电子在磁场中沿圆弧ab运动,圆心为C,半径为R.以v表示电子进入磁场时地速度,m、e分别表示电子地质量和电量,则eU=mv2①eVB=②又有tg=③由以上各式解得B=④29.<37分)1.<17分)<1)称出活塞和钩码框架地总质量M将注射器针筒上地小孔用橡皮帽堵住<2)活塞地根截面积为S=①由力学平衡条件得p1=p0+g ②p2=p0+g ③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④联立解得大气压强p0=<)⑤30.<27分)右图中虚线表示A、B球原来地平衡位置,实线表示烧断后重新达到平衡地位置,其中α、β分别表示细线OA、AB与竖直方向地夹角.A球受力如右图所示:重力mg,竖直向下;电场力qE,水平向左;细线OA对A地拉力T1,方向如图;细线AB对A地拉力T2,方向如图.由平衡条件T1sinα+T2sinβ=qE ①T2cosα=mg+T2 cosβ②B球受力如右图所示:重力mg,竖直向下;电场力qE,水平向右;细线AB对B地拉力T2,方向如图.由平衡条件T2sinβ=qE ③T2cosβ=mg ④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α=0 ⑤β=45°⑥由此可知,A、B球重新达到平衡地位置如右图所示.与原来位置相比,A球地重力势能减少了E A=mgl<1-sin60°)⑦B球地重力势能减少了E B=mgl<1-sin60°+cos45°)⑧A球地电势能增加了W A=qElcos60°⑨B球地电势能减少了W B=qEl<sin45°-sin30°)⑩两种势能总和减少了W=W B-W A+E A+E B错误!代入数据解得W=6.8×10-2J 错误!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大学物理(上))末试卷A、B及其解答.

大学物理(上))末试卷A、B及其解答.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A强物理类《大学物理(上)》班号 姓名 学号 成绩一、单项选择题(1-6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质点作曲线运动,若r表示位矢,s 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v 表示速率,τa 表示切向加速度,则下列四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a tv=d d ,v t r =d d ; B 、τa t v =d d , v t r =d d ; C 、ν=t s d d ,τa t v =d d; D 、ν=trd d ,a t v =d d 2、在升降机天花板上拴一轻绳,其下端系有一重物。

当升降机以匀加速度a 上升时,绳中的张力正好等于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的一半,当绳子刚好被拉断时升降机上升的加速度为:( )A 、2a ;B 、 2(a+g );C 、2a+g ;D 、a+g 3、一弹簧振子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简谐运动,已知振动系统的最大势能为100 J 。

当振子在最大位移的一半时,振子的动能为:( )A 、 100 JB 、 75 JC 、50 JD 、25 J4、S 1和S 2为两列平面简谐波的相干波源,其振动表达式为ωt A y cos 11= , ()2cos 22π-=ωt A y S 1、S 2到达P 点的距离相等,则P 点处合振动的振幅为( )A 、21A A +B 、21A A -C 、2221A A +D 、2221A A -5、两个体积不等的容器,分别储有氦气和氧气,若它们的压强相同,温度相同,则下列答案中相同的是( )。

A 、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B 、单位体积中的气体内能C 、单位体积中的气体质量D 、容器中的分子总数6、如图所示,理想气体卡诺循环过程中两条绝热线下面的面积为1S 和2S ,则( )。

A 、 1S >2SB 、1S =2SC 、1S <2S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7-12题,共22分)7、(3分)质量为m 的小球,在合外力F= - kx 作用下运动,已知t A x cos ω=,其中k 、ω、A 均为正常量,在t = 0到ωπ2=t 时间内小球动量的增量为 。

武汉大学大二上大学物理期末考试题

武汉大学大二上大学物理期末考试题

7.In a Young's double-slit experiment, a thin sheet of mica is placed over one of the two slits. As aresult, the center of the fringe pattern (on the screen) shifts by an amount corresponding to 30 dark bands. The wavelength of the light in this experiment is 480 mm and the index of the mica is 1.60.The mica thickness is:A) 0.090 mm B) 0.012 mm C) 0.014 mm D) 0.024 mm8. A diffraction pattern is produced on a viewing screen by illuminating a long narrow slit with lightof wavelength . If the slit width is decreased and no other changes are made:A) the intensity at the center of the pattern decreases and the pattern expands away from the bright centerB) the intensity at the center increases and the pattern contracts toward the bright centerC) the intensity at the center of the pattern does not change and the pattern expands away from the bright centerD) the intensity at the center of the pattern does not change and the pattern contracts toward the bright center9.Two stars that are close together are photographed through a telescope. The black and white film isequally sensitive to all colors. Which situation would result in the most clearly separated images of the stars?A)Small lens, red stars B) Large lens, blue starsC)Large lens, red stars D) Small lens, blue stars10.In a stack of three polarizing sheets the first and third are crossed while the middle one has its axisat 45°to the axes of the other two. The fraction of the intensity of an incident unpolarized beam of light that is transmitted by the stack is:A) 1/2 B) 1/3 C) 1/8 D) 1/4II. Filling in the blanks (Points: 3’×7)1. A simple harmonic oscillator consists of a mass m and anideal spring with spring constant k. Particle oscillates asshown in (i) with period T. If the spring is cut in half andused with the same particle, as shown in (ii), the springconstant is the period is2. A beam of x rays of wavelength 1x10-10m is found to diffractin second order from the face of a LiF crystal at a Bragg angleof 30°. The distance between adjacent crystal planes, in nm, isabout3. A standing wave pattern is established in a string as shown. Thewavelength of one of the component traveling waves is4.Two identical but separate strings, with the same tension, carrysinusoidal waves with the same amplitude. Wave A has afrequency that is twice that of wave B and transmits energy at a rate that is _____ that of wave B.5.Red light is viewed through a thin vertical soap film. At thesecond dark area shown, the thickness of the film, in terms of thewavelength within the film λ, is6. A diffraction grating just resolves the wavelengths 400.0 nm and400.1 nm in first order. The number of slits in the grating isIII. Calculating (49’)1. A wheel is free to rotate about its axel. A spring is attached to one of its spokes a distance rfrom the axel, as shown in the figure. Assuming that thewheel is a hoop of mass m and radius R, obtain thefrequency of a small oscillations of this system in terms ofm, R, r and the spring constant k. (12’)2. A string, tied to a sinusoidal vibrator at P and running over asupport at Q, is stretched by a block of mass m. Theseparation between P and Q is L. The amplitude of the motion at P is small enough for that point to be considered a node. (a) Determine the resonant frequency based on the wave speed v on the string and the length L of the string. (b) If L=1.2 m, the linear density of the string is 1.6g/m, and the frequency f of thevibrator is fixed at120Hz. what mass mallows the vibrator to setup the fourth harmonicon the string? (14)3.Monochromatic light of variable wavelength isincident normally on a thin sheet of plastic film inair. The reflected light is a minimum only forλ1=510nm and λ2=680nm in the visible spectrum.What is the thickness of the film? (n=1.58) (10)4.Light of wavelength 600 nm is incident normally on a diffraction grating. Two adjacent maximaoccur at angles given by sinθ=0.2 and sinθ=0.3. The fourth-order maxima are missing. (a) What is the separation between adjacent slits? (b) What is the smallest slit width this grating can have? (c) How many principle maxima are produced by the grating? (13)武汉理工大学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 |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AI. Selecting (only one correct answer in each of the problems. (3’×10)1.C ,2.B,3. B4.C5.D6.A ,7.D,8. A9.B, 10.CII. Filling in the blanks ( 3’×7 )1. 2. (0.2) 3. (4m) 4 (four times) 5 (3λ/4) 6(4000)III. Calculating (49’)1. (12) Ans: Solution: when the wheel rotates an angle θ from the equilibrium position, the spring force issin F kx kr θ=-=- (2)The torque acts on the wheel is:()()2cos sin cos sin cos F r Fr kr r kr ττθθθθθ=⨯⇒==-=- (2)When θ is very small 2kr I τθα≈-= (2)2I MR = (2)Thus the angular frequency is ω== (2)The frequency of the system is 2f ωπ== (2)2. (14)(a) Suppose we send a continuous sinusoidal wave along the string toward the right()1sin m y y kx t ωϕ=-+ (1)When the wave reaches the right end, it reflects and begins to travel back to left.()2sin m y y kx t ωϕπ=+++ (1)The principle of superposition gives, for the combined wave()22sin /2cos(/2)m y y kx t ϕπωπ=+++ (2) There is a node at position x=l, 2mvkl m f L π=⇒= (4)(b) For n = 4, v is the speed of the wavev mg τμμ= (2)()()2232/2120 1.2/4 1.6100.8469.8fl n m kg g μ-⨯⨯⨯===(4)3. Solution: because the reflect conditions from bottom surface and top surface are not same. Thus thepath-length difference is2/2nt δλ=+ (2)When the reflected light is a minimum, the path-length differenceis()()2/221/2/2nt m t m n λλλ+=+⇒= (2)n is the reflective index of the film. Because the reflected light isminimum only for λ1=510nm and λ2=680nm, we can get()()11221221/2/2//680/5104/3t m n m n m m λλλλ==⇒=== (2)And m 1, m 2 must satisfy the condition 121m m =+, thus m 1=4, m 2=3. (2)The thickness of the film is ()11/24510/(2 1.58)646t m n nm nm λ==⨯⨯= (2)4. (a) The location of maxima can be determined by equation of grating.sin d m θλ= (2)λ is the wavelength, and m is an integer. Let m be the order number for the line with sin θ = 0.2 and m +1 be the order number for the line with sin θ = 0.3.thus the separation of between adjacent slits can be solved out()60.30.210610d d m λλ--=⇒==⨯ (3)(b) Minima of the single-slit diffraction pattern occur at angles θ given bya sin θ = k λ, (2)Where a is the slit width. Since the fourth-order interference maximum is missing, it must fall at one of these angles.6sin 1.5104m d d a m d a m λλθ-==⇒===⨯ (3)。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上下册全)武汉大学出版社 习题2详解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上下册全)武汉大学出版社 习题2详解

2-1 如题2-1图所示,弹簧秤挂一滑轮,滑轮两边各挂一质量为m 和2m 的物体,绳子与滑轮的质量忽略不计,轴承处摩擦忽略不计,在m 及2m 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秤的读数为[ ]A. 3mg .B. 2mg .C. 1mg .D. 8mg / 3.答案: D题 2-1图 2-2 一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 A.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变。

B.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断改变。

C.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

D.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断改变。

答案: C2-3 质点系的内力可以改变[ ] A.系统的总质量。

B.系统的总动量。

C.系统的总动能。

D.系统的总角动量。

答案: C2-4 一船浮于静水中,船长L ,质量为m ,一个质量也为m 的人从船尾走到船头。

不计水和空气阻力,则在此过程中船将:[ ] A.不动 B.后退LC.后退L 21 D.后退L 31答案: C2-5 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②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

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者所作功的代数和必为零。

在上述说法中:A.①、②是正确的。

B.②、③是正确的。

C.只有②是正确的。

D.只有③是正确的。

答案: C2-6 某质点在力(45)F x i =+(SI )的作用下沿x 轴作直线运动。

在从x=0移动到x=10m的过程中,力F所做功为 。

答案: 290J2-7 如果一个箱子与货车底板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μ,当这货车爬一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平缓山坡时,要不使箱子在车底板上滑动,车的最小加速度 。

< < < < <m 2m答案: ()cos sin g μθθ-2-8 一质量为1Kg 的球A ,以5m /s 的速率与原来静止的另一球B 作弹性碰撞,碰后A 球以4m /s 的速率垂直于它原来的运动方向,则B 球的动量大小为 。

武汉大学2002年度研究生入学考试量子力学试题选解

武汉大学2002年度研究生入学考试量子力学试题选解

武汉大学2002年度研究生入学考试量子力学试题选解名词解释(4分×5题)1.德布罗意假设:微观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粒子的能量E 和动量P 与波的频率ν和波长λ之间的关系,正像光子和光波的关系一样,为:⎩⎨⎧====k h p h λωνε/2.波函数:描述微观体系的状态的一个函数称之为波函数,从这个波函数可以得出体系的所有性质。

波函数一般应满足连续性、有限性和单值性三个条件。

3.基本量子条件:0]ˆ,ˆ[=βαx x0]ˆ,ˆ[=βαp pαββαδ= i ]p ˆ,xˆ[4.电子自旋:电子的内禀特性之一:①在非相对论量子力学中。

电子自旋是作为假定由Uhlenbeck 和Goudsmit 提出的:每个电子具有自旋角动量S ,它在空间任何方向上的投影只能取两个数值:2s z ±=;每个电子具有自旋磁矩Ms ,它和自旋角动量的关系式:μ±=→μ-=2e MS e Mszs。

②在相对论量子力学中,自旋象粒子的其他性质—样包含在波动方程中,不需另作假定。

5.全同性原理:在全同粒子所组成的体系中,两全同粒子相互调换不改变体系的状态。

计算题(20分×4题)1.粒子以能量E 由左向右对阶梯势⎩⎨⎧><-=0,00,)(0x x U x U 入射,求透射系数。

讨论如下三种情况:(1)-U0<E<0;(2)E>0;(3)E>0,但由右向左入射。

解: ⑴ -U0<E<0 写出分区薛定谔方程为:⎪⎪⎩⎪⎪⎨⎧>=-<=--0,20,2222221102122x E dxd x E U dx d ψψμψψψμ令:201)(2U E k +=μ,222E k μ-=可将上述方程简化为:⎪⎪⎩⎪⎪⎨⎧>=-<=+0,00,0222222121212x k dxd x k dx d ψψψψ一般解可写为:⎪⎩⎪⎨>'+=-0,2221x e B Be x k x k ψ由)(2∞ψ有限,得B =0由波函数连接条件,有:⎩⎨⎧-='-⇒='='+⇒=B k A A ik B A A 21'2'221)()0()0()0()0(ψψψψ解得: ⎪⎪⎩⎪⎪⎨⎧--='-+='A k ik k i B A k ik k ik A 21121212据此,可分别计算出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的几率流密度及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2,||,||2*2*222121=∇-∇='-==ψψψψμμμ i J e A k J e A k J D x R x1)(||||||||22121=-+='==k ik k ik A A J J R R0||||==J J D D满足R+D =1可见,总能量小于势垒高度的粒子必全部被反射,但在x<0的区域找到电子的几率不为零。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上下册全)武汉大学出版社-习题3详解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上下册全)武汉大学出版社-习题3详解

3-1 有一半径为R 的水平圆转台,可绕通过其中心的竖直固定光滑轴转动,转动惯量为J ,开始时转台以匀角速度ω0转动,此时有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转台中心,随后人沿半径向外跑去,当人到达转台边缘时,转台的角速度为 [ ] A.2ωmR J J+ B. 02)(ωR m J J + C.02ωmR JD. 0ω 答案:A3-2 如题3-2图所示,圆盘绕O 轴转动。

若同时射来两颗质量相同,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在一直线上运动的子弹,子弹射入圆盘后均留在盘内,则子弹射入后圆盘的角速度ω将:[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无法判断. 题3-2 图 答案: C3-3 芭蕾舞演员可绕过脚尖的铅直轴旋转,当她伸长两手时的转动惯量为J 0,角速度为ω0,当她突然收臂使转动惯量减小为J 0 / 2时,其角速度应为:[ ] A. 2ω0 . B. ω0 . C. 4ω0 . D. ω 0/2. 答案:A3-4 如题3-4图所示,一个小物体,位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与一绳的一端相连结,绳的另一端穿过桌面中心的小孔O . 该物体原以角速度ω 在半径为R 的圆周上绕O 旋转,今将绳从小孔缓慢往下拉.则物体:[ ]A. 动量不变,动能改变; 题3-4图B. 角动量不变,动量不变;C. 角动量改变,动量改变;D. 角动量不变,动能、动量都改变。

答案:D3-5 在XOY 平面内的三个质点,质量分别为m 1 = 1kg, m 2 = 2kg,和 m 3 = 3kg,位置坐标(以米为单位)分别为m 1 (-3,-2)、m 2 (-2,1)和m 3 (1,2),则这三个质点构成的质点组对Z 轴的转动惯量J z = .答案: 38kg ·m 23-6 如题3-6图所示,一匀质木球固结在一细棒下端,且可绕水平光滑固定轴O 转动,今有一子弹沿着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方向击中木球并嵌于其中,则在此击中过程中,木球、子弹、细棒系统对o 轴的 守恒。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部分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4题,每题6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图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图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图A、B中的F 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图A、B、D中的木块向下运动,图C中的木块向上运动,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wZOVLt2lO3A B C D17.如图所示,在两个固定电荷+q和-q之间放入两个原来不带电的导体,1、2、3、4为导体上的四个点,在达到静电平衡后,各点的电势分别是φ1、φ2、φ3、φ4,则wZOVLt2lO3A φ4>φ3>φ2>φ1B φ4=φ3>φ2=φ1C φ4<φ3<φ2<φ1D φ4=φ3<φ2=φ118.图中所示为一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此时质点A正向上运动,如图中箭头所示,由此可断定此横波wZOVLt2lO3A 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B正向上运动B 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C正向下运动C 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D正向上运动D 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E正向下运动19.氢原子的能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它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wZOVLt2lO3A 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加B 氢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C 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D 氢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小20.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1500kg向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了一质量为3000kg向北行驶的卡车,碰后两车接在一起,并向南滑行了一小段距离后停止,根据测速仪的测定,长途客车碰前以20m/s的速率行驶,由此可判断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wZOVLt2lO3A 小于10m/sB 大于10m/s小于20m/sC 大于20m/s小于30m/sD 大于30m/s小于40m/s21.图为云室中某粒子穿过铅板P前后的轨迹,室中匀强磁场的方向与轨迹所在平面垂直<图中垂直于纸面向里,)由此可知此粒子wZOVLt2lO3A 一定带正电 B 一定带负电C 不带电D 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22.图中L 是凸透镜,OO ′是它的主轴,AB 是垂直于主轴的肖源,P 是垂直于主轴的光屏,当两者到透镜的距离相等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将AB 向右移动任意一段距离后,再移动P ,则在P 上wZOVLt2lO3A 总能得到缩小的像 B 总能得到较大的像C 可能得到放大的像,也可能得到缩小的像D 可能得到放大的像,也可能得不到像23.质量为m 的三角形木楔A 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水平力F 作用在木楔A 的竖直平面上,在力F 的推动下,木楔A 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a 向上滑动,则F 的大小为:wZOVLt2lO3Aθθμθcos )]cos (sin [++g a m B )sin (cos )sin (θμθθ+-g a m C )sin (cos )]cos (sin [θμθθμθ-++g a m D )sin (cos )]cos (sin [θμθθμθ+++g a m 24.一个点源S 对平面镜成像,设光源不动,平面镜以速率v 沿OS 方向向光源平移,镜面与OS 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º,则光源的像S′将wZOVLt2lO3A 以速率0.5v沿S′S连线向S运动B 以速率v沿S′S连线向S运动C 以速率3v沿S′S连线向S运动D 以速率2v沿S′S连线向S运动第II卷<非选择题)29.<18分)图甲、乙是两组同样的器材实物图,用来测量待测电阻R的阻值,每组器材中包括:电池,电键,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等测电阻R,若干导线。

200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200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2002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7套)目录2002年上海市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2002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上海卷)及答案 (11)2002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21)2002年春季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参考答案 (30)2002年市春季高考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上海卷)及答案 (33)2002年高考试文理大综合(江苏、河南卷)试题及答案 (35)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及答案 (37)2002年上海市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40分)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图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成a、b、c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a为α射线,b为β射线B.a为β射线,b为γ射线C.b为γ射线,c为α射线D.b为α射线,c为γ射线2.下列各图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T表示热力学温度,t表示摄氏温度,各图中正确描述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等压变化规律的是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变阻器R3的滑动头p向b端移动时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4.如图所示,S1、S2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波源,振幅为A,a、b、c三点分别位于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且ab=bc。

某时刻a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c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则A.a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 B.c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C.b处质点的振幅为2A D.c处质点的振幅为2A5.如图所示,A、B大小、形状均相同且内壁光滑,但用不同材料制成的圆管,竖直固定在相同高度,两个相同的磁性小球,同时从A、B管上端的管口无初速释放,穿过A管的小球比穿过B管的小球先落到地面。

【AP物理C】【真题】2002年力学解答题答案

【AP物理C】【真题】2002年力学解答题答案

(1,000 kg )(12
1 point
(b)
3 points For any indication that the velocity u is the time derivative of position x dx 8 = dt 1 + 5t For correctly expressing the above equation as an integral, with or without using limits 8 x=ò dt 1 + 5t Substituting u = 1 + 5t and du = 5dt 8 du 8 8 x= ò = ln u + C = ln (1 + 5t ) + C (or equivalent using limits) 5 u 5 5 The condition x = 0 at t = 0 gives C = 0 For the correct answer 8 x = ln (1 + 5t ) 5 1 point
g = 10 m s 2 for ease of calculation, but use of 9.8 m s 2 is of course also acceptable.
2.
3.
4.
5.
Numerical answers that differ from the published answer due to differences in rounding throughout the question typically receive full credit. The exception is usually when rounding makes a difference in obtaining a reasonable answer. For example, in calculations of mass differences in a nuclear reaction, rounding to too few digits can lose the accuracy required to determine a mass difference.

O.普朗克常数的测量.05

O.普朗克常数的测量.05

实验名称 普朗克常数的测量一、前言量子论是近代物理的基础之一,给予量子论以直观、鲜明物理图像的是光电效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电效应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和许多科技领域。

普朗克常数是自然界中一个很重要的普适常数,它可以用光电效应法简单而又较准确地求出。

所以,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并通过实验求取普朗克常数有助于我们了解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及对光的本性认识。

1887年H.赫兹发现光电效应,此后许多物理学家对光电效应作了深入的研究,总结出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并给出了光电方程。

密立根用了十年的时间对光效应作进行定量的实验研究,证实了爱因斯坦光电方程的正确性,并精确测量出了普朗克常数h 。

爱因斯坦和密立根因光电效应等方面的杰出贡献,分别于1921年和192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利用光电效应已制成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光电器件,在科学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普朗克常数的公认值是346.6261755(40)10h J s -=⨯⋅。

二、教学目标1、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理解。

2、利用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数h 。

3、学会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

三、教学重点1、通过作图法找到光电效应的截止电压。

四、教学难点1、用实验法作出不同频率下的a U ν-直线,并求出直线的斜率。

五、实验原理光电效应的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

入射光照射到光电管阴极k 上,产生的光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阳极A 迁移构成光电流,改变外加电压AK U ,测量出光电流I 的大小,即可得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光电效应的基本实验事实如下:(1)对应于某一频率,光电效应的AK I U -关系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见,对一定的频率,有一电压0U ,当0U U AK <<时,电流为零,这个相对于阴极的负值的阳极电压0U ,被称为截止电压。

(2)0U U AK ≥后,I 迅速增加,然后趋于饱和,饱和光电流M I 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P 成正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