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学反思_2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优选篇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优选篇泊船瓜洲教学反思1《泊船瓜洲》是一首表达思乡的诗。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几个环节的设计让我颇有收获:1、读中求解,读中求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古诗朗读。
读的形式多样,但每一次都有明确的目的,都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体现了读书的层次性。
同时,精心处理好朗读的层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引入情境,感悟诗情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图画示意的渲染、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多种场景,让学生感受诗人创作的情境,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如:辨别京口、瓜洲、钟山方位时用简笔画的形式;讲解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时,引导学生想象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3、紧扣诗眼,感悟诗情由诗眼设疑,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诗的大意。
同时可以做到抓大放小,不因逐词逐句串讲而使教学显得枯燥。
《泊船瓜洲》这首诗字面意思相对比较简单,诗意容易理解。
于是在理解诗意时我引导学生紧扣诗眼“还”字,提炼出“很想还——早想还——不能还”这一教学主线。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2十月十三日上午,我们全县的教研活动在我校召开,我的公开课是《泊船瓜洲》,在接到教学任务到公开教学有10多天的时间,我在备课的历程中感受颇多。
我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升华,它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现象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所以文学与生活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文学真实不能可以违背生活真实,否则读者也难以接受,只有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文学真实,才能带给读者审美的享受。
语文教学中,由于古典诗歌距离现在生活时代久远,含义、语法等都有很大差异,且内容简单,理解困难。
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理解错位,对体会诗歌的内涵与情感产生阻隔。
在教学《泊船瓜洲》时,在理解“钟山只隔数重山”时,我让学生同桌交流讨论“数重山”是几座山,还是许多座山?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京口只隔几座山;而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瓜洲隔着许多座大山。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第1篇】同学们,其实从古至今,像王安石这样身在异乡,思家心切的诗人还有很多,也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思乡诗。
课前,老师收集了十首有关思乡的古诗,送给同学们。
回去大家可以按照今天我们学习《泊船瓜洲》的方法,读读、议议、背背、唱唱,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一起来赏读。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第2篇】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然而,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古诗距离现在生活时代久远,语意、语法等都有很大变革,且内容少而空洞。
常常会出现教师没动力教,学生没兴趣学,教学过程枯燥乏味。
古诗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广的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要求中提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巧用推想,不失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
我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诗时,在理解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一句时,学生的意见有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京口只隔几座山;而有的学生认为,是钟山与瓜洲隔着数重山。
而且坚持第二种说法的学生人数居多,这是我备课时万万没有想到的,教参中也未作重点、难点涉及到。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难点,我先让学生各自阐明观点,展开辩论,结果同学们争论得面红耳赤,胜负难分。
这时,我抓住机遇巧用推想,对学生说:刚才你们的辩论都很精彩,各有各的道理,倒让老师也不知所措了。
这样吧,让我们置身于画面中,模仿作者,去推想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会想些什么?弄清钟山到底与哪儿隔着数重山。
同学们各个学着作者背起双手,挺起胸脯,翘首远望。
教室里鸦雀无声,他们都进入了诗的意境中,静静的进行着各自的推想。
突然间,他们惊奇的嚷道:老师,老师,我知道了,是钟山与京口只隔数重山。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2篇)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十月___日上午,我们全县的教研活动在我校召开,我的公开课是《泊船瓜洲》,在接到教学任务到公开教学有___多天的时间,我在备课的历程中感受颇多。
我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升华,它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现象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所以文学与生活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文学真实不能可以违背生活真实,否则读者也难以接受,只有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文学真实,才能带给读者审美的享受。
语文教学中,由于古典诗歌距离现在生活时代久远,含义、语法等都有很大差异,且内容简单,理解困难。
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理解错位,对体会诗歌的内涵与情感产生阻隔。
在教学《泊船瓜洲》时,在理解“钟山只隔数重山”时,我让学生同桌交流讨论“数重山”是几座山,还是许多座山?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京口只隔几座山;而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瓜洲隔着许多座大山。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分歧,我先让学生各自阐明观点,展开辩论,结果同学们争论得面红耳赤,胜负难分。
最后我让他们联系上一句“一水间”,提出问题引导:为什么宽阔的长江在作者的眼中仅仅是“一水”之隔?为什么作者诗中“又绿江南岸”,而不是江北岸呢?他们稍作议论,便争先恐后地说:“因为作者马上就要到京城任宰相,远离亲人和家乡,此时勾起了作者悠悠的思乡之情。
”对于文学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区别,经同学们这么身临其境的推想,诗歌的理解便变得迎刃而解了。
而学生将保持这种高昂的情绪,顺利学完此诗,这真是无声胜有声啊!二、教材挖掘与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是教师的舞台,只有课前充分挖掘好教材,利用好课堂这个舞台,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课堂教学的筹划就像花园里德园丁,只有园丁们精心护理,因地制宜的筹划,才能有新颖别致的风景。
而古诗教学进入诗境、体悟诗情是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要求的目标。
一般的公开教学很少看到教师们涉足,为什么一些教师畏惧诗词教学呢?教学名家的“观摩课”与普通教师的“常态课”究竟有多少距离呢?我想在努力地寻求一个突破口。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精选20篇)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精选20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泊船瓜洲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1江老师执教的《泊船瓜洲》确实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1、音乐激情:一开课,江老师用音乐《永远的思念啊,故乡》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对《泊船瓜洲》的学习;在引导学生想象画诗人家乡的美景图时,江老师又用舒缓、优美的《故乡的云》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
2、语言激情:江老师的语言抑扬顿挫,富有激情,感染学生进入情境。
3、课件激情:江老师虽然已有50多岁,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却很熟练,课件展示出来的江南优美风景,使学生有亲临江南水乡之感,更能充分感受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美景。
江老师执教的《泊船瓜洲》遗憾的是时间安排欠妥,导致学生描画的春景图没有得到回扣,使整堂课缺乏完整性。
以上是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⑴ 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⑵ 引导学生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情感目标】了解诗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体会人文精神。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教学。
【教学过程】一、展示搜集的资料,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读过宋代王安石的诗吗?生:读过。
师:你对王安石这个人知道多少呢?生:各抒己见。
二、揭题、解题,简介时代背景师: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谁知道:“泊船瓜洲”什么意思呢?生:把船停在瓜州的岸边。
师:为什么这样理解呢?生:因为“泊船”是停船的意思,所以……师:当你再看到这个课题时会产生哪些疑问呢?生:诗人为什么会把船停在瓜州的岸边?他把船停在瓜州的岸边干什么?师:这些问题提得非常有价值,原来宋神宗在位期间,王安石任宰相,他主张改革政治,积极新法,力图抑制豪富特权,缓和了阶级矛盾,以期富国强兵,但这一主张也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守旧派的激烈反对,因此这一改革失败,王安石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回故乡途中路过瓜洲,天色已晚,在此停船过夜,你们的疑问找到答案了吗?生:找到了。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优秀8篇)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优秀8篇)《泊船瓜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
1、激情导入。
同学们以前我们已学过了许多古诗,回忆与月相关的古诗?(《静夜思》、《枫桥夜泊》等。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一首古诗也是跟月有关的,这首诗的题目我写在黑板上了,谁愿意大声地念给大家听呢?好,请你来读吧(微笑地请一学生)。
可以,谁再来?声音要大一点,你来(请学生)。
(大声地)泊船瓜洲。
非常好。
再来(请学生)泊船瓜洲。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瓜洲”,教师随机画画简图。
(2)“泊”,教师提示注意字音与字意的联系。
第一个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什么?(大声地)bǒ。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王安石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王安石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王安石与江苏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王安石的父亲在江苏南京当过官,他的童年是在南京度过的,因此他把南京当作第二故乡。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就是王安石接到圣旨,赴京任宰相途中写下的。
)二、读诗文,明诗意(一)轻声读诗,圈出自己读不准的字。
(二)同桌交换意见。
(三)师生合作读诗文,解诗意。
1、指名读诗,引导读准”间、重、还”。
2、共同动手正音。
拿出词典,动手查“间、重、还”的几种读音及每种读音所表示的意思。
出示课件作补充,你们看,瓜州在这儿,京口在它的对岸(江南),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无锡市。
京口和瓜州,一个在江南,一个在江北,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
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
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四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
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
古诗《泊船瓜洲》反思总结(通用3篇)
古诗《泊船瓜洲》反思总结(通用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会议记录、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meeting minute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诗《泊船瓜洲》反思总结(通用3篇)黑夜笼罩着大地,长江水静静地流淌着,波浪轻轻地拍打着岸边的岩石。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精选6篇)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精选6篇)《泊船瓜洲》篇1泊船瓜洲是一首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泊船瓜洲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泊船瓜洲教学反思一一、抓住诗眼悟诗情《泊船瓜洲》这首诗字面意思相对比较简单,诗意容易理解,于是我打破了传统古诗串讲串问、逐字逐句讲解的教学方法,而是紧扣诗眼“还”字,提炼出“很想还——早想还——不能还”这一教学主线。
而这一主线正是诗人情感发展的逐渐深入,如何让学生体会诗人的这一系列情感变化呢?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自读自悟、交流汇报,再及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眼,如抓住“一水间”“只”“数重山”体会诗人“离家近——很想还”,抓住“又”字体会诗人“离家久——早想还”,抓住“何时”体会诗人“思家切——不能还”。
并通过板画贴图帮助学生理解“瓜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关系,进一步体会诗人离家近却不能还的情感。
教学至此,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个强烈的疑问:为什么诗人离家近、离家久、思家切却不能还呢?然后让学生猜测诗人不能还的原因,最后教师简介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此时便会油然而然对王安石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能还的那种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高境界所折服,并深深地体会到诗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的思乡情。
二、学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一诗句不仅写出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而且道出了王安石改字的一段佳话。
于是我抓住“绿”字进行延伸教学,使学生不仅为诗人的高尚情操所折服,还为他咬文嚼字的创作作风所感染,在王安石炼字的故事及教师过渡语言的激励下,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了,不时地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对“选字练习”“自由填字”的推敲,确实有了学生独特的见解。
通过这一教学,相信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一定不会忘记要“咬文嚼字”。
我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诗时,先与孩子们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通过自主阅读自主理解,最后在集体交流。
在理解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一句时,学生的意见有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京口只隔几座山;而有的学生认为,是钟山与瓜洲隔着数重山。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第1篇】今天我上了《泊船瓜洲》这一课。
这是我第一年带语文,对于古诗词我又很多想法,大多都不是很成熟。
在请教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之后,我对这首诗有了初步的框架。
但上完课后,我又觉得有很多地方处理的不是很好。
经过听课老师的指导与评价,总结了以下几点:一、优点教态大方,思路清晰,语速掌控较好。
对学生的引导也很成功。
()课堂气氛好,学生发言踊跃,有激情。
在诗句的朗读、节奏处理上非常突出。
做到了在“读中自悟”。
对全诗中的“字眼”---“绿”做了较为精彩的分析与领悟。
二、缺点1.在作者王安石的简介中停留过多,政治性的东西给学生提提就行了,没必要说的那么透。
只要学生能感受到作者那淡淡的忧伤就可以了。
2.押韵未给学生普及,有点一笔带过。
古诗词重在押韵,学生应细细体会。
3.“间”字的读音在参考书中有两个版本,我提前没搞清,使该字在学生中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最终我虽自己辨识为四声,但还是业务部熟练,提前没做好功课。
今后的工作中要谨记这次的经验教训,争取做的更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学反思【第2篇】在五月份全县古诗文教学比武中,我执教了第九册教材《泊船瓜洲》一课。
教学这首学生耳熟能详的诗歌,我从新课标所提出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进行操作。
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收获是有的,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试梳理如下,作今后教学之鉴。
一、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学时让学生先通过自读自解,整体把握诗意;然后根据查找的资料,小组内交流,用现在的'话说说意思;诗歌中凝练、古今差异较大的词语一直是困扰学生阅读诗歌的障碍,如果单单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鱼”;通过古今词语的类比来解决,“授之以渔”,从课内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诗歌的能力,让学生收集、诵读有关思乡的诗歌。
泊船瓜洲反思(精选5篇)
泊船瓜洲反思(精选5篇)泊船瓜洲反思篇1十月十三日上午,我们全县的教研活动在我校召开,我的公开课是《泊船瓜洲》,在接到教学任务到公开教学有10多天的时间,我在备课的历程中感受颇多。
我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升华,它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现象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所以文学与生活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文学真实不能可以违背生活真实,否则读者也难以接受,只有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文学真实,才能带给读者审美的享受。
语文教学中,由于古典诗歌距离现在生活时代久远,含义、语法等都有很大差异,且内容简单,理解困难。
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理解错位,对体会诗歌的内涵与情感产生阻隔。
在教学《泊船瓜洲》时,在理解“钟山只隔数重山”时,我让学生同桌交流讨论“数重山”是几座山,还是许多座山?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京口只隔几座山;而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瓜洲隔着许多座大山。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分歧,我先让学生各自阐明观点,展开辩论,结果同学们争论得面红耳赤,胜负难分。
最后我让他们联系上一句“一水间”,提出问题引导:为什么宽阔的长江在作者的眼中仅仅是“一水”之隔?为什么作者诗中“又绿江南岸”,而不是江北岸呢?他们稍作议论,便争先恐后地说:“因为作者马上就要到京城任宰相,远离亲人和家乡,此时勾起了作者悠悠的思乡之情。
”对于文学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区别,经同学们这么身临其境的推想,诗歌的理解便变得迎刃而解了。
而学生将保持这种高昂的情绪,顺利学完此诗,这真是无声胜有声啊!二、教材挖掘与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是教师的舞台,只有课前充分挖掘好教材,利用好课堂这个舞台,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课堂教学的筹划就像花园里德园丁,只有园丁们精心护理,因地制宜的筹划,才能有新颖别致的风景。
而古诗教学进入诗境、体悟诗情是小学高年级古教学要求的目标。
一般的公开教学很少看到教师们涉足,为什么一些教师畏惧诗词教学呢?教学名家的“观摩课”与普通教师的“常态课”究竟有多少距离呢?我想在努力地寻求一个突破口。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15篇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15篇《泊船瓜洲》教学反思15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泊船瓜洲》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1《泊船瓜洲》是一首表达思乡的诗。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几个环节的设计让我颇有收获:1、读中求解,读中求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古诗朗读。
读的形式多样,但每一次都有明确的目的,都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体现了读书的层次性。
同时,精心处理好朗读的层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引入情境,感悟诗情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图画示意的渲染、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多种场景,让学生感受诗人创作的情境,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如:辨别京口、瓜洲、钟山方位时用简笔画的形式;讲解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时,引导学生想象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3、紧扣诗眼,感悟诗情由诗眼设疑,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诗的大意。
同时可以做到抓大放小,不因逐词逐句串讲而使教学显得枯燥。
《泊船瓜洲》这首诗字面意思相对比较简单,诗意容易理解。
于是在理解诗意时我引导学生紧扣诗眼“还”字,提炼出“很想还——早想还——不能还”这一教学主线。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2《泊船瓜洲》一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通篇立意含蓄悠远。
此诗对字的锤炼被人称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学时让学生先通过自读自解,整体把握诗意;然后根据查找的资料,小组内交流,用现在的话说说意思;诗歌中凝练、古今差异较大的词语一直是困扰学生阅读诗歌的障碍,如果单单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鱼”;通过古今词语的类比来解决,“授之以渔”,从课内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诗歌的能力,让学生收集、诵读有关思乡的诗歌。
泊船瓜洲课后反思(四篇)
泊船瓜洲课后反思一、令人欣喜之处讲到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时,我本打算饶有兴趣地讲诗人贾岛“推敲炼字”的故事,尔后,再给同学们讲了当年王安石是如何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终决定用“绿”字的,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
当我问到“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好”,原以为学生会费一番周折才会答出,谁知刚点第一个学生就一口答到“绿”,而且,给我们说了理由,把学生带人花红柳绿的春景中,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纷纷站起来补充了同学描绘的景色,后来竟然有学生提议要画出这幅美景,怎么办呢?就让他们现场画吧。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
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
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
学生把我们带人古诗“诗中有画”的意境,教师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板画所画的每一步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
”我想:板画设计的过程也是“授生以渔”的过程。
让学生不但能学会,还要会学。
在学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这怎能不让我欣喜?学生通过“钟山只隔数重山”中“数重山”看出路途比较远,特别是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要回到家应该不近,但却说“只隔”说明很近,看起来是矛盾的,却不矛盾,因为诗人心早飞回家了,再远也不觉得远,这里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想家呀。
此时,我再通过图画示意、音乐与图片的渲染、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多种场景,让学生感受诗人创作的情境,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在学生体悟到诗歌蕴含的情感后,再次指导个体、集体品读:(指名说)你有过思家的感受吗?你想家时心里是什么滋味?诗人和你是同样的感受,他会怎样吟诵这首诗?如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促使学生想象,让他们的情绪在情境中与诗人产生共鸣,更能体悟作品蕴含的情感。
泊船瓜州课后反思(四篇)
泊船瓜州课后反思《泊船瓜洲》这首古诗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佳作,此诗是诗人第二次上京任职,坐船远离家乡在上京途中写的。
这首诗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当时王安石并不是这样写的,没有用上“绿”这个字,他改了十几次才改成了现在的“绿”字。
这一句也是本首诗的教学难点,在教学这一句时,我将当时诗人如何改诗的过程告诉了学生,同时我也请班上的孩子们当一回诗人,也来改一改,此处还能用上什么字,话音刚落就有很多同学迫不及待的举起了手。
我让他们一个个轮流说,他们用上了很多字,有“吹,越,暖,过,掠,拂,飘,满,抱,入,来,去,栽,见,返……”听完孩子们的回答,我很意外也很高兴,意外的是想不到他们会想出这么多替代“绿”字的字来,尤其是“暖”、“拂”、“掠”几个字用得很贴切,他们说出这些字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表扬了孩子们,得到老师的表扬,孩子们更是来劲,又想出了一些字。
当孩子们沉浸在改诗取得的成就感时,我话峰一转,引回到本课的教学中,我问道:“为什么诗人不用你们刚才所说的字,而要用这一个‘绿’字呢?”学生又炸开了锅的讨论起来。
我再进一步的引导学生“诗人是什么季节离开家乡?他在船上看到了哪些景物?”这样一问,学生就更明白了,原来是春天来了,吹风吹绿了长江两岸。
这样学生对于“绿”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能理解诗人为什么会选择用“绿”字,也更好的体会了诗人的这一份思乡之情,这种教学又何乐而不为呢?泊船瓜州课后反思(二)《泊船瓜洲》是一首表达思乡的诗。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几个环节的设计让我颇有收获:1、读中求解,读中求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古诗朗读。
读的形式多样,但每一次都有明确的目的,都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体现了读书的层次性。
同时,精心处理好朗读的层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引入情境,感悟诗情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图画示意的渲染、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多种场景,让学生感受诗人创作的情境,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泊船瓜洲课堂反思(2篇)
泊船瓜洲课堂反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然而,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古诗距离现在生活时代久远,语意、语法等都有很大变革,且内容少而空洞。
常常会出现教师没动力教,学生没兴趣学,教学过程枯燥乏味。
古诗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
“读中求解,读中求悟”,顾名思义,读是解与悟的方法和前提。
为迎合这次活动的主题,在教学设计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读,但仍然无法实现读中求解、求悟,只能从解悟入手促读。
貌似指导学生“如何读”以促解悟,而细想,确实有些牵强。
这也是我在古诗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数十字,学生在不解的情况下如何读?这样的读又如何促解促悟?学生的画,虽然说得到,可又不能很好地用画笔把心中所想画出来,而我的绘画水平也太差,所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仅是哪一科老师可以完成的,需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而教师也要不但学习,尽力成为多面手,才会把学生带进更好的艺术殿堂。
泊船瓜洲课堂反思(2)泊船瓜洲是我们这次课堂实践活动的主题,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泊船瓜洲的这一天,我不仅收获了美景,也收获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这篇反思中,我将对这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今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首先,我想说的是对于泊船瓜洲这个主题的选择我觉得非常好。
瓜洲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而泊船是瓜洲的一个特色体验,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欣赏了瓜洲的美景,还让我亲身体验了泊船的过程。
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
其次,我觉得这次实践活动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团队合作的能力。
我们在泊船瓜洲的过程中需要分工合作,需要相互协调和配合。
我负责带领小组进行泊船的实践操作,需要和其他小组成员密切配合,确保泊船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范文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泊船瓜洲》教学反思范文《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泊船瓜洲》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参考。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范文(一)《泊船瓜洲》是一首表达思乡的诗,脍炙人口。
对于学生来说,读诗、背诗已不是重点和难点,因为他们早在三年级时就积累过这首诗。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感受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上,这也是我在请教同年组多位教师之后的共同意见。
于是,我便在怎样感悟古诗的情感上仔细揣摩,探寻方法。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几个环节的设计让我颇有收获:1. 注重朗读,熟读成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
朗读是古诗感情的最好方法。
通过朗读,学生和诗人的感受会贴得更近。
新课伊始,我先指名让学生朗读古诗,并指出多音字的准确读音。
之后,在学生讨论诗意汇报时,让学生读出诗句再解释诗意。
分析完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乡情后,又多次朗读,每读都有新的要求。
我觉得学生的感情应该是越来越强烈的,他们的这种感情恰恰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了。
2. 重点明确,安排合理真正优秀的教师不是讲好一节课,而是能根据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
这首古诗学生早就背诵过了,所以重点应放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上。
在时间的分配上,初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只用了半节课,后半节课意在品味诗情,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的重点。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本节课考虑多多,还有不足之处:课上,同学们能按着我的思路学习,不过在感受诗情的环节学生体会得还不够。
首先,学生对于诗人的资料、的写作背景还不是很了解。
虽然课下学生查找过相关资料,但不具体,也不翔实,所以诗人写这首诗的感情就不能够很好地去体会,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路途遥远,诗人却只觉得“ 一水”“ 只隔” 。
教师应该把诗人当时的心态,所处的政治环境,屡次的人生遭遇都讲解给学生,用他们的生活感受去体会作者的感情。
其次,王安石用字推敲、准确也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反思第1篇】【自我反思】本课教学,重在感悟诗人的思乡之情。
同过读准古诗、读通古诗,诵读古诗、吟唱古诗几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古诗是不能逐字逐句翻译的,我主要是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加上情境想象,和同意象诗歌的补充,让学生更深刻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情况。
通过学习,成员们给的意见和陈校的指导。
也让我对这一课有更清晰深刻地认识。
这一首诗的意象文化较多,“明月”与“绿”都是本诗的精彩处,但在这一课里,我主要抓住诗人在明月夜思念家乡的情感,让孩子们通过诗人离家“时间久”“距离近”以及“家乡美”等几个方面来体会诗人“想回家”却“不能回”的情感,以及诗人“爱国”的情怀。
每一次的学习都有新的认识。
对于古诗词,我也正在努力学习当中,希望能够把自己学到的也传递给学生。
这才是我们选择古诗词教学的目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反思第2篇】《泊船瓜洲》是一首表达思乡的诗。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几个环节的设计让我颇有收获:1、读中求解,读中求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古诗朗读。
读的形式多样,但每一次都有明确的目的,都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体现了读书的层次性。
同时,精心处理好朗读的层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引入情境,感悟诗情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图画示意的渲染、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多种场景,让学生感受诗人创作的情境,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如:辨别京口、瓜洲、钟山方位时用简笔画的形式;讲解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时,引导学生想象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3、紧扣诗眼,感悟诗情由诗眼设疑,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诗的大意。
同时可以做到抓大放小,不因逐词逐句串讲而使教学显得枯燥。
《泊船瓜洲》这首诗字面意思相对比较简单,诗意容易理解。
于是在理解诗意时我引导学生紧扣诗眼“还”字,提炼出“很想还——早想还——不能还”这一教学主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从事了多年的教学工作,也讲过不少次的古诗教学,总认为古诗非常好讲。
但是来到一实验之后,我对古诗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古诗教学并不简单,而是非常复杂。
前几天,我讲了一节达标课,我所讲的内容恰恰是一首古诗──《泊船瓜洲》。
这是一首表达思乡的诗,脍炙人口。
对于学生来说,读诗、背诗已不是重点和难点,因为他们早在三年级时就积累过这首诗。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感受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上,这也是我在请教同年组多位教师之后的共同意见。
于是,我便在怎样感悟古诗的情感上仔细揣摩,探寻方法。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几个环节的设计让我颇有收获:
1、注重朗读,熟读成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朗读是体会古诗感情的最好方法。
通过朗读,学生和诗人的感受会贴得更近。
新课伊始,我先指名让学生朗读古诗,并指出多音字的准确读音。
之后,在学生讨论诗意汇报时,让学生读出诗句再解释诗意。
分析完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乡情后,又多次朗读,每读都有新的要求。
我觉得学生的感情应该是越来越强烈的,他们的这种感情恰恰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了。
2、重点明确,安排合理:
真正优秀的教师不是讲好一节课,而是能根据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
这首古诗学生早就背诵过了,所以重点应放在体会诗人
的思想感情上。
在时间的分配上,初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只用了半节课,后半节课意在品味诗情,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的重点。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本节课考虑多多,还有不足之处:
课上,同学们能按着我的思路学习,不过在感受诗情的环节学生体会得还不够。
首先,学生对于诗人的资料、诗歌的写作背景还不是很了解。
虽然课下学生查找过相关资料,但不具体,也不翔实,所以诗人写这首诗的感情就不能够很好地去体会,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路途遥远,诗人却只觉得“一水”“只隔”。
教师应该把诗人当时的心态,所处的政治环境,屡次的人生遭遇都讲解给学生,用他们的生活感受去体会作者的感情。
其次,王安石用字推敲、准确也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
我想让学生从“绿”这个字感受江南满眼新绿,一派生机的景色。
我也感觉学生对于作者多次换字的典故熟悉万分,没必要进行换字练习了。
然而我的想法错了。
学生的体会不深刻,只有进行换字练习,他们才能体会作者用字的斟酌。
看来,看似简单的东西未必简单。
越是简单的文章,它包含的内容越耐人寻味,道理越深刻,需要教师付出的越多。